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之绛珠重生-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徒瑜是奉诏求见太皇的,奉的自然是当今圣上的诏书。

    太皇在寝殿见到了曾经自己最喜爱的儿子,却并不表现的有多欢喜。他是被自己的大儿子和面前这个幼子所软禁在这里,自然对他们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徒瑜当然是不会在意这些的,就像从前一样,行礼,问安。

    太皇冷淡的问道,“你来做什么,皇帝让你来看看我死了没有?”

    徒瑜道,“父皇身体康健,无论是皇兄亦或儿臣都不会做这等大逆不道之想。”

    太皇冷哼一声,道,“你如今是忙人,无事并不肯来见我这糟老头子的。说吧,究竟是何事。”

    徒瑜道,“此事本当早报给父皇,只是先前父皇身体不好,怕叫父皇忧心,这才瞒着。如今儿子和皇兄商议许久,还是不敢再欺瞒父皇。”

    太皇一下子瘫在榻上,半天才道,“你不必为你皇兄打掩护,他究竟是不能放过他兄弟,还是不能放过朕。说吧,吴王没了,是不是。”

    徒瑜静了静,道,“父皇糊涂了,哪里来的吴王,是庶人徒珏。他没死,只是犯了颠症。”

    太皇终究放下心来,半是真心半是嘲讽道,“颠症,颠症也好啊,总比没了命要强的多了,他比起他两个兄长,倒是有福气的多了。”

    徒瑜道,“是,相比和朝臣勾结的逆贼,他犯得事儿也不算太大逆不道。”

    太皇被噎了一句,冷道,“和朝臣勾结谋逆,那你又如何?私带大军入城,一点也不比宫变的罪轻。朕把禁军交给你,可你是怎么回报朕的信任的。虽是那两个逆子发动宫变,可若非你不是早有消息对策,又如何会想到带禁军入城。若你能早早回报与我,又如何会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徒瑜嘲讽道,“不知如果儿子没带那禁军入城,不知父皇如何收拾宫变。”

    太皇道,“总归不会骨肉相残。”

    徒瑜便不再说话了,半天才道,“若是异地而处,他们也不会放过我们,由来帝王之争,便无骨肉亲情,这点父皇该比儿子们还要明白才是。”

    太皇心里明白徒瑜说的没错,可是想到三子,六子死去的惨状,如今七子也成了废人心下恻然。却又听徒瑜道,“更何况杀母仇人之子,又如何能当他们是骨肉同胞。”

    这一下饶是太皇也惊得非同小可。

    好半天才道,“其实你母后的死和穆妃并。”

    徒瑜截断了他的话,“母后难道不是因为难产而死,难道不是因为穆妃故意冲撞才会早产难产。穆妃是我们兄弟二人的杀母仇人,难道说错了?”

    太皇无言,半天才道,“这才是穆妃连全尸都不能留得原因?因为你们早就知道了?”

    徒瑜点头。

    太皇仿佛老了好几岁,道,“是朕对不起你们兄弟二人,朕知道了。你去吧,告诉你的皇兄,让他好生做这个皇帝,朕累了。”

    徒瑜其实对这个父皇其实感情颇为复杂,他是太皇幼子,从小便十分受太皇宠爱,他虽是太子抚养,可是太皇对他也从来不曾忽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徒瑜虽然没有母亲,然而一父一兄,也足够弥补他其实并不缺少的母亲角色。

    照理说他该对这样的父亲仰慕而敬爱,然而他又并不是那真正的幼童,纵然知道父皇疼爱自己,也始终去不掉对身为帝王的父亲的那一丝戒备。何况,还有一个对自己不怀好意的穆贵妃和不得不小心翼翼自保和保护自己的太子兄长,更不用说那个虽未见过,却让自己存活下来难产致死的母亲,还有这个父亲对异母兄长的偏宠,以及朝堂上的威严。这一切都时刻提醒自己,小心这个掌握了生杀大权的人。

    可是,纵然再理智的人,也并不是一块捂不热的石头,太皇作为父亲的好,徒瑜也是看在眼里的,他其实并不愿意和他为敌。然而为人子为人弟,他总该站在一边,因为太皇对穆妃一系的偏宠,他选择的是作为同胞兄弟的皇帝。

    太皇宠爱穆贵妃,喜爱穆妃所出三子,却也同样器重自己的嫡子,甚至在先后死去多年后,无论如何穆妃如何歪缠都没有再立继后,又把皇后所出幼子交给太子照料。因为愧疚,所以对幼子十分宠爱,因为担心自己死后太子会记恨穆妃和穆妃所出的孩子,也担心太子登基后会压不住自己的兄弟,所以大肆给自己的孩子封王,早立君臣名分,无一不是尽力的在保护自己的孩子。

    他只是不该偏宠穆妃,让穆妃仗着生了三个皇子又得宠爱,顶撞了皇后,致使皇后难产早亡,使得太子年少失母,幼子甚至没有见到自己母亲的机会。只是不该在事后袒护穆妃,致使太子和自己有了间隙,和穆妃所出三子成了仇家。只是不该偏宠穆妃三子,使得他们以为自己有了一争储位的能力和筹码。

    而最后,他也得到了他的报应,二子亡,一子废,最器重的儿子如他所愿成为了皇帝,却和他离了心,甚至不愿来看他一眼,曾经最喜爱的儿子站在自己面前却是告诉自己那个已经成了庶人的儿子犯了颠病。

    可是旁人呢,皇后死了,穆妃也已经死了,他的儿子,两个走的比她还早,一个已经成了废人。当今的圣上虽是九五之尊,却年少失母,甚至险些在宫变中败亡,更不用说那些在宫变和动荡中死去的人了。

    徒瑜走出京郊别宫,纵马回城。他忽然觉得心里很空荡,原本在穆妃的虎视眈眈下,自己只是想着如何让兄长平安继位,如何不再受旁人的辖制。很少想过,那之后会如何,可是真的到了这一天,他又好像是猛然失去了生活的目标。

    成王败寇,他并不怜悯他的敌人。

    只是,他突然有了闲心去胡思乱想的结果是,他想知道,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他,或者说是原本那个不存在前世记忆的徒瑜,这个世界会是怎么样?

    他忽然很想去见见原本这个世界的主角:荣府的贾宝玉,还有林府的大姑娘,被自己救过的,林黛玉。
………………………………

第二十八回

    转眼间又几月过去,荣姑姑当日里虽说和家人久无联系,好在她祖宅还在,林如海又是一方大员,为她寻亲倒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只是到底她年纪也大了,父母自不用说是早早的仙逝了,如今唯有一幼弟还依稀记得早年入宫为奴的长姐,却也只是和老婆孩子靠爹娘留下的几亩贫瘠土地刨食罢了。

    姐弟二人算起来也有一二十年未曾见过了,若论情分,自是有的,却也不够荣姑姑能将身家全部托付。姐弟两个叙了旧时之事,又泣了一回逝去的父母兄弟。荣姑姑见弟弟弟媳一家过的实在穷苦,便将那随身所携的首饰分了些赠给弟媳侄女,又临时遣人去布店扯了些厚棉布给弟媳教她给家里人做些衣裳。

    荣姑姑是记得当日家中穷苦的,不然也不至于让小小年纪的她进宫去做宫女。宫女之中,虽有些能飞上枝头当凤凰的,但那毕竟是极少的,更多的是背井离乡多年,人老珠黄方得离宫,多年不得见亲人。更有甚者,自入宫起,至死也不得出宫再见亲人一面。因此,比起做宫女来,穷苦人家甚至更愿意把女儿卖进富贵人家作婢女,那样好歹还有相见的机会,若是主家开恩,凑足了银钱还能赎出。

    荣姑姑多年未归家,虽知家中境遇不会很好,然而亲眼见到,心里还是极不好受。只是她在宫中多年,看的事情多了。哪怕是对至亲亦是留了个心眼,从林家出来虽带了平素并不戴的好些首饰,却都是些不大值钱的金包铜或是银饰,这些大多是她作小宫女时积攒下来的,至于那些她后来所得的私房,却是还牢牢的锁在她箱子里。她私房中虽有从京城带来的上好的衣料和林夫人所赠的束修,却并不敢随意拿出来,只另拿了银钱教林家派来服侍她的小丫鬟临时去布庄里买。

    林家跟随她的小丫鬟虽奇怪,却也不敢质疑。她哪里知道,这荣姑姑虽心疼这骨肉至亲,然而更知道防人之心不可无。多年未见的兄弟和从未见过的弟媳,情分也就那么多,谁知道心性如何。多少离宫的宫女回到家是被兄弟夺了傍身钱,一把年纪还不得不当教习做绣娘养活自己,这倒也算好的了,更有甚者是被自家的亲人强卖去做奴仆和填房的,上半辈子在宫里熬着,下半辈子还得受人辖制半死不活的混日子。她原也算是个有见识的了,又素来有主意,自然不愿有丝毫可能使自己落到那种田地。因此她一直是打着过继一个侄儿养老的主意。横竖她也不过三四十岁,私房也不算少,自己养个孩子到也不算吃力。日后在乡下买几亩地租出去,盖个一进的小院子,再买个婆子,下剩的也够她的棺材本。

    荣姑姑的想法对她自己而言不可谓不好了,只是她也知道弟弟家虽穷,若要人家儿子,虽是亲姐弟,也未必肯应。旁的族人家养不活孩子巴不得送走的倒是也有,只是哪里有自己的亲侄儿亲近。弟弟家正好两个儿子,女儿虽多,日后却是要出门子的,依靠不得。她小侄儿正好两岁,还不记事,却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了。纵然此事未必可行,只要自己掌着钱财,也不愁侄儿们不孝顺。

    只是这事却是急不得,她虽在教导黛玉的闲隙时候回过好几次弟弟家,却从未提过此事。只是待小侄儿格外的好,每次带回的礼物,面上看起来大小侄儿并无差异,然而却总是最讨小侄儿欢心的。她弟弟弟媳虽然看出她待小的分外不同,却也没往别处想。还说她傻,她又不打算嫁人,日后还不是要靠两个侄儿照顾。她年纪又大了,哪里好指望小的照顾。不对大的好些,倒心疼小的。只是父母多疼幺儿,这对夫妻也不例外,横竖得利的都是他们儿子。

    又见她每次必带礼物,随身还跟着小丫鬟,又听说她在城里给大官家的女儿做教养嬷嬷,他们穷苦人家是不知道教养嬷嬷是什么意思,只当她是从宫里出来继续给大户人家当奴才。饶是如此,心里也不由得暗暗谋划起她的私房起来,想着她虽是奴仆,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好歹日子比他们庄稼人好些。又想着他年纪也老大不小了,日后必当是仰仗她侄儿过日子,还不得把钱财奉上。给了他们的儿子,还不就是给了他们。因而对这有钱的姑奶奶到越发殷勤起来。

    荣姑姑倒也安之若素,心里到更安定了几分。许是眼见终生有靠,她也没了后顾之忧,越发对黛玉尽心起来,这教导之事繁杂枯燥,却是不必在多提了。

    却说黛玉,如今父母双全,眼见弟弟也日渐懂事,本来应是心满意足。只是记忆中前世便是此年冬末得了父亲病重的信,因那会行路艰难,自己这个不肖的女儿到了春末才回了扬州,父亲勉力撑了几个月的时日,便也去了。黛玉虽知父亲如今身体甚为健朗,然而也不由得平日里十分小心,哪怕是林如海偶一咳嗽,也要立逼着要去请大夫调养。

    因她素来孝顺,林如海林夫人倒并不以为意,只说她越大越晓得心疼人了。

    再有黛玉之弟晋贤,虽不过垂髫之年,却是十二分的早慧,早前便已过了县试,府试,只待过了院试,便算得了秀才功名,正经算是个读书人了。便是一贯对儿子严厉的林如海心里也是十二分的欣慰。

    这日里,恰逢林如海归来,却说是朝廷来了公文,扬州盐政另有人来接任,却令他回京就任户部尚书,虽则回京乃是林如海意料之中,然而接到户部尚书的任命却也实在叫林如海措手不及。

    无他,林如海虽是地方官员,却也十分清楚,如今朝野上下虽说面上四海升平,然而因为多年的党争,加上各地又频发灾祸,内囊早已虚了。太上皇在位时,令自己出任盐政,也是信得过自己,不欲叫那些过于贪心的污了这一笔大进项。然而自己到底并非是当今的心腹,当日太子一系和三王一系均有拉拢,然而自己却是做了纯臣,既不肯为太子卖命,也不肯为三王出谋划策,虽是臣子本分。然而圣心难测,谁知道这在当今眼中是不是不识时务。盐政一职权重位高,油水颇丰,圣上另有打算也是寻常。

    林如海本就想着自己年老,欲谋个清闲的官职聊以度日的,之所以不愿告老还乡,却偏想回去做个不掌实权京官,说来也不过是为儿女存着一点私心罢了。只要自己仍在朝中,哪怕无甚权位,只那品级资历在那里。无论是黛玉出嫁,或是晋贤出仕,都还是有些助益的,但若是自己致仕了,许多事情便不那么方便了。

    但这户部尚书一职,于本朝而言,虽是位高权重,然而也实实在在的算是风口浪尖上了。自己在盐政这里纵然小心翼翼,可多年以来办差亦是得罪了不少同僚亲贵,好不容易以为能卸下重担,却不想得了这个官位。说不欣喜那也是矫情,读书人,那一个不想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呢,便是林如海,也不是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

    然而不管怎么说,林家进京已是必然。只林晋贤仅差一院试便可得秀才功名,然而回京必是得耽误这一次了。晋贤年少,不免心中郁郁,他原是想一鼓作气考下来,日后也学父亲做个少年探花的。却又心知父母是决计不肯教自己独个儿留下来来赴考的,可父亲赴任耽误不得,林家几十年未回京,母亲也是必得回去的,也不可能为了自己考一个童生留下来。但他从小乖巧,纵然心中不快,也不曾有所表露。

    林如海夫妇多年以来唯有这一对儿女,又如何能不时时小心照料。只是二人都是许多年纪的人了,哪里晓得幼子少年心性。虽明知晋贤不虞,却也只当他在扬州呆久,有些不舍罢了,并未想到这一节。倒是黛玉,唯有这一个兄弟,又素来细心敏感,自是明了他心中所想,便好言安慰。这晋贤却也有趣,自诩是个大丈夫,哪里肯教姐姐担心。纵然心结仍未解开,却在黛玉面前强作镇定。

    黛玉哪里不晓得他,虽说姐弟两个实际年纪相差并不算大,但黛玉因有前世记忆,行事便比那同龄的女孩要成熟多了,待这兄弟也很有些长姐如母的意思,见他这番作态,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却也知他一贯是懂事的,如今虽有些执拗转不过弯来,却也只是暂时的。又知他少年心性,自己说多了恐教他反而更记挂着,倒不如等他自己慢慢想通了的好。

    离开扬州前,林夫人黛玉如荣姑姑心意,给她立了单独的女户,送了两个不愿离开扬州的婆子给她,又有金银等物馈赠。荣姑姑自己在城里买了处一进的小院子,又私下里寻经济买了两顷水田,一家铺子收租子。虽说几乎耗空了积蓄,却好歹也是有产业的人了。她在嫂子那里做了些功夫,她兄嫂一合计,虽不知她有多少产业,但见她在城里买的起院子,铺子等产业,倒也同意了过继幼子给她。

    又另有林夫人之前从外头聘来特地教导黛玉女红的绣娘等,亦有不愿离乡的,亦有愿继续在林府待下去的,林夫人亦一一安排。又有单独教导晋贤的先生,林府供奉的清客等等,却是林如海需要操心的了。

    闲话亦不需再赘叙,两个月后,林家四口皆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京城。
………………………………

第二十九回

    因林如海需得入宫面圣,比家眷早了一步归京,林夫人便独领了一对儿女回府。

    林家祖上本也是列侯,虽如今爵位袭至林如海之父便止了,但当日钦赐的侯府却蒙先帝殊恩,并未收回,只是把那侯府的门匾给换去罢了。

    黛玉也是头一次回来,前世里林家仅有她这么一个女儿,算是绝户,因而父亲一去,朝廷便按例收回了宅子。而因为她身体素来怯弱,外祖母担心她恐她操心太过,便只叫琏二哥哥处理这些杂务,自己一个孤女,寄人篱下,自然也不好多做要求。因而这京里林家先祖住了几代的宅院,竟也从未来过。

    因为本是侯府规制,即使在寸土寸金的首善之地,也并不比扬州的官邸窄小。虽比不得荣宁二府占去一条街的豪阔,内里却也并不逊色。

    林府里,林如海夫妇自是住了正房,却将林如海幼时住过的院子与了晋贤,又让黛玉住了原先老姑太太住过的菁萱斋。

    众人梳洗过,复又回了林夫人院里,闲话一回。却是午时了,林如海仍旧未归,林夫人便道,“只怕圣上赐宴,又或是旁的什么,一时半会回不来。罢了,咱们娘仨先用。”一时又传了饭,也不过是些家常菜蔬,并两三碟子鱼肉罢了,却是另从外头采买的。因厨子是从南边一路跟来的老仆,倒无有什么不合口味的,只是因为路上疲倦,也没甚好胃口。

    草草用了饭,林夫人便打发姐弟二人离开道,“一路上颠簸,你们也未曾好好休息。且都会去歇着吧。起来再把东西归置了,看看有什么缺的,回头列了单子叫人去库里取。”晋贤黛玉皆应了,又见母亲没有旁的嘱咐,方退下了。

    这菁萱斋原就是给林家的姑娘住的院子,因而十分靠近正堂,且又宽阔。只是林家人口单薄,上一位住在这里的还是林如海的姑妈,这院子久无主人亦有几十年了。平日里不过几个婆子,几个粗使丫鬟洒扫看门罢了。虽不至荒芜,却也没甚人气。房里原有的名贵家什,珍稀摆设要么锁到了库里,要么被运回了姑苏老宅。之前里头也不过是些陈旧的家什摆在那里,虚应故是罢了。

    林夫人原也晓得这些,便事先遣来人专门将那些原有的家什一一换了去。碧纱橱和床换了整套花梨木的,书桌案几换了黑漆紫檀等等,不可尽数。至于那些更精细的摆设,却是打算待黛玉自己来挑选了。

    黛玉虽是疲倦,却也不过只是和衣而卧了些许时候便起了。正房三间,正中乃是会客之所,两侧房间,一间做了卧房,一间做了书房。卧房倒也罢了,书房却是不一会儿便被那些黛玉从扬州带了的各色书籍塞了个满满当当,桌上整整齐齐的放着黛玉用惯的湖笔,端砚,徽墨,墙上挂着一张用惯的古琴,另有书画卷轴等物和南边书房并无甚差异。

    黛玉一看便知是萦雨,凝霓两个收拾的,心里到还算满意。这两个虽是外头买来的,平素做事却十分妥当,并不比家生子差。

    黛玉身边的这几个丫鬟,最得用的莫过于当日的茉莉,锦瑟,都是林夫人给的。自茉莉出嫁后,黛玉房里的掌事丫鬟又成了锦瑟。原本茉莉被林夫人给了黛玉前便是锦瑟并王嬷嬷管着房里的。如今黛玉房里种种事务,锦瑟接过来也是得心应手,处理的井井有条的,另有蕙芷两个,并絮雪,素绫等,也因日渐大了,处事慢慢老成起来。

    黛玉左右转了一圈,也并无可挑剔之处,各种摆设原是扬州带来的,均是黛玉用惯的,不过略有增减罢了。只那窗纱黛玉嫌它颜色不正,令人加紧换了,又有林夫人令箜篌拿了册子来叫黛玉挑摆设。这册子上是京城库房里原封存的东西,也有御赐之物,也有林家历年积攒的,原是当年林家合家回乡守孝,有些过于贵重恐在路上碰坏了的古物,也有不便带回老宅的珍宝。林夫人拿来给女儿的自然是上等的,有些比在老宅,扬州用的还要好些。黛玉便道,“母亲可挑了不曾?”

    箜篌便笑道,“夫人已看过了,这是家里公中库里摆设的册子,方才才对完。夫人说了,让姑娘先挑几样合心的,若没有合意,若没有,再去和夫人说。老夫人和夫人原在这里的私库还没开始对账,怕要等上些时候。

    黛玉便不说话了,也无心仔细着那厚厚的册子,随手翻了翻,便把原本书房里用的一对羊角的宫灯换作单子上的玻璃美人灯,又添了架屏风,便道,“且先这样罢,我这里暂时也不缺什么,如有想要的,我再去找母亲要。”

    箜篌听了自然也无话,便先退下了,不过一小会,又领着几个身强力壮的婆子搬了屏风来,并美人灯来。锦瑟便忙收了,屏风放在卧房里,美人灯便给了萦雨,把那羊角的收了,又重新记了册。

    一时又到了夜间,林如海也回来了,一家四口便在一起用了晚饭。饭毕,林如海便道,“如今咱们既回了京城,那些亲戚旧友也不好忽视了,横竖圣上给了我几天假,便趁这几天合家去亲戚家拜访一二。”

    林夫人便道,“说的正是,西宁王府如今当家的虽是后头过继来的,可那府里到底是老爷的母家,原也该去拜访的。只是不知道老爷什么时候有空,故而还没有递拜帖。”

    林如海便道,“无妨,明儿派人去便是了。”

    黛玉前世原本只当自己祖母不过是姑苏一世家女罢了,因为祖母去的早,家里提起也不过是称之为老夫人,谁也不会特特的和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提过世祖母的家世,待到了贾家,就更不可能有谁告诉自己了。

    她也是前些年听父母闲聊说起过,林老夫人原是西宁王府的郡主,西宁王本是出身姑苏一世家大族,因而西宁老太妃年纪大了便回乡养老。彼时还是郡主的林老夫人便服侍祖母一同回乡,在姑苏待了好些年,后来定了亲才回的京城。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