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帝王-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口气说完,赵帆直接他说的够煽情了,当前该不会有人继续询问了,该是他继续发表宣言的事情。
然而,事情依旧出乎意料,有百姓继续道:“皇上,既然我大赵虎贲进攻燕国,当前,即使我大赵再穷,再艰难,也不该苦了在外征战的将士,他们全是我大赵的栋梁,没有他们,岂会有赵国。
当此之际,草民觉得,我大赵子民该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齐心协力,共赴国难。“
赵帆闻言,松口了气,庆幸这位百姓没有提出由皇室提供粮草,支持李牧军团作战。
此战,为扭转赵国在北方被动地位,赵帆派人变卖了许多皇宫物品,奈何燕军洗劫邯郸宫后,宫内已然没有多少值钱东西,即使变卖了,所筹钱粮也仅够支持李牧军队三日消耗。
万幸李牧征战梁国时,占领梁国郡县时,缴获不少粮草军饷,凭借这些东西,才敢率军前往燕国。
否则,没有粮草军械,李牧率领军队前往燕国,怕是没有走出赵国,虎贲军就彻底瓦解了。
这时,百姓中,有人继续言语道:“既然皇上有雄心,我提议,在场诸位,及邯郸城,乃至燕国百姓,大家有钱出钱,有粮储粮,有力出力,支持李牧将军。”
此言一出,仿佛平湖之中,投入巨石,顿时在百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自从燕军洗劫赵国后,当前赵国之中,即使世家豪族,除了当初家族有密室着,大多数人家族没有多少余钱。
倒是普通百姓,因为燕国执行禁止扰民的政策,燕军过境,或者在邯郸城时,对普通百姓倒是侵扰极少。
当前百姓中有余粮,有余钱之人不少,奈何当前赵国风雨飘摇,倘若出现任何意外,或者,虎贲军惨败的事情,将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谁提议谁捐钱,捐粮,反正我家没有多余粮食。”
“是啊,当下时局不稳,不管有没有余钱余钱,都该为自己打算。”
“没错啊,皇上言语不错,奈何燕国部队也不是吃素的,况且,当前赵国四面被燕国包围,这场战争能不能胜利,很难预料。”
“我都虎贲军处境保持同情,但我不会捐粮。”
“”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何况当前赵国风雨飘摇,很难让大家看到希望,没有人配合哪位百姓提出的建议。
“我捐”
然而,在众人犹豫踌躇时,忽然后面传来巨声,顿时让吵闹的广场变得平静起来。
………………………………
第503章 苟利天下生死以
突然出现的声音,不但惊起邯郸宫下百姓,连邯郸城墙中赵帆,柳灼崖也被惊吓。
那声音太洪亮了,完全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随着人群撒开,让出条通道,众人目光逐渐集中在一名老妪身上。
来人老态龙钟,手中拄着龙头拐杖,即使衣着朴素,依然掩盖不掉对方高贵身份。
白老夫人,好!
老妇人,安康!
。。。。。
老妪穿过人群,两位丫鬟在旁,小心翼翼呵护着老妪,来到人群中央。
老妪扫了眼四面百姓,朗声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会因祸福以蔽之,既然皇上有奋发图强的雄心,作为赵国子民,不管大家处境有多困难,只要有图强之心,就该支持朝堂举措,而不是重视私人利益,而忽视我大赵利益。
想当年,我大赵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那时国家安慰,百姓富庶,再看看而今,燕军洗劫之后,国家风雨飘摇中,百姓穷困潦倒,那有我大赵当年霸气,作为赵国子民,你们不觉得羞耻,老身都替你们羞耻。”
来人不是别人,乃赵国第二大家族白氏的白老夫人,白氏在赵国地位仅次于门阀李氏。
随着李氏被赵柯驱逐,白氏随赵帆前往南赵,不日前,白氏又返回邯郸城。
即便经历燕国洗劫后,白氏同样不可避免损失严重,然而,当前白夫人依旧没有忘记赵国当前处于国难中。
言毕,并没有完全说教,而是用实际征服在场所有人。
咚一声,她手中龙头拐杖狠狠撞在地面,声音洪亮的道:“来人,把东西抬上来!”
很快人群中再次引起骚乱,广场人群潮水般向两旁褪去,人群后面,只见上百青年男子,四人相互帮助,抬着数十个箱子,吃力的走上来。
这些人,不但抬着箱子,上百青年皆清一色穿着白色素服,倘若不是白老妇在场,四面百姓多会认为白老夫人病故。
上百青年,全部是白氏子弟,其中许多人,乃是白氏嫡系子弟,与白老妇人,有极进的学员关系。
此刻,宫墙中,赵帆,柳灼崖瞧见白氏族人出现,众人皆意外。
柳灼崖低声向赵帆道:“皇上,白老夫人在赵国德高望重,白氏又多次追随皇上,此时,皇上该亲自接待白老夫人。”
“哦哦哦”赵帆恍然大悟,迅速带着群臣向城墙下走去。
不论白老夫人今日来意图何在,单单对方先前慷慨激昂的言语,都会让那些不肯捐钱,捐粮的人,受到最严厉的讽刺。
势必会有所改观邯郸城。乃至赵国百姓对李牧出兵的看法,极有可能得到赵国百姓支持。
走出宫门,白老夫人及白家子弟向赵帆行礼,随即赵帆又向白老夫人还礼,同时,群臣向白老夫人行礼。
赵帆有点懵,扫了眼四面白氏子弟,及整体摆放在地面的箱子,神情不解的向白老夫人问道:“老妇人,这是何意?
白老夫人向赵帆道:“皇上,我赵国危亡之际,老身及族人变卖家产,共赴国难。白家子弟全部上前线,纵然万死,不击败燕国,绝不离开战场。”
“不败燕国,死不休!”
“不败燕国,死不休!”
白衣素服的白氏子弟,齐声高喊!
他们当中年长者不过三十,年幼者也有十五六岁,当前全部出现在邯郸宫前广场,着实让人深深震撼了。
依老妇人所言,这百余人将全部要上战场,进击燕国。
且不论事情成败,这百余人势必会有人惨死战场,白家将会出现很多孤儿寡母。
赵帆闻言,深深被白老夫人及白氏子弟行为感动,倘若在场之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赵国纵然身处国难,面对燕国有何惧哉?
“白老夫人大义,我等岂有不效仿之力,我捐粮!”
“我捐钱,砸锅卖铁,也必须支持李将军征战燕国”
白老夫人举动,很快引起众人效仿,连白家这样的大世家。都慷慨解囊,倘若他们不捐,简直猪狗不如。
当然,在场之人,并非人人受到白老夫人举动都慷慨捐助。
且不管白老夫人捐多少,在场百姓捐多少,赵国处于燕国四面围攻,这是不容置疑的事情。
有些有危机意识的人,宁愿被人骂,也不想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子,当然,这些人目前来看,属于少数。
不肖半刻,许多人纷纷响应,四面百姓,也纷纷围上来,瞧见白老夫人义举,当场慷慨解囊,喜称赵国有救了。
赵帆被围在人群中央,他感觉到肩头重担越发沉重,倘若李牧不能击败燕国,倘若燕军杀入赵国
不,赵帆不敢想象,直言否定了脑海中产生的想法。
赵国肯定胜,肯定,赵帆握着拳头,暗暗给鼓励自己。
稍稍抬起头,望向四面热血百姓道:“乡亲们,百姓们,今天大家义举,朕没齿难忘,有了大家支持,李将军在前线将会有充足粮响,将不必惧怕燕军,即使燕国进军赵国,也会陷入我大赵子民的汪洋大海中,倘若人人拿起武器,倘若人人保家卫国,赵国必胜,必胜。”
赵帆越说越动情,忍不住高举手臂高呼起来。
“赵国必胜,必胜!”
“赵国必胜,必胜!”
受到感染的群臣与百姓,也高举手臂,高呼起来,一时间声音震天动地,响彻邯郸城上空。
邯郸宫内,赵帆性质昂扬,斜躺在软榻中,嘴角露出笑意,自从前往梁国会盟至今,他还没有像今日这般愉悦高兴过。
今日,邯郸城数千百姓支持,经过赵穆与各部官员统计,捐募的粮食有上万石,捐募的银两更多,特别白氏捐出的数百万银两,只需购买粮食军械,完全足够支撑赵国与燕国征战半年时间了。
李牧一旦破开黑旗关,粮响军械之事,多半将无需赵国支持了。
想想赵帆就觉得开心,仿佛看到赵国振兴希望,仿佛看到燕军进入赵国,陷入赵国泥潭中似的。
兴高采烈的像柳玄远道:“柳爱卿,你当真乃神人也,今日之事,若没有你出谋划策,朝堂怕是难以收到百姓这么多资助?”
柳灼崖微微摇头,回应道:“皇上,与百姓捐粮捐钱相比,今日皇上所作所为,更让百姓看到皇上雄心,极其百姓热血,这才是重中之重。”
今日之事,不论百姓中提出捐钱捐粮,或者白老夫人出现在广场,白氏捐出不菲巨资,皆是柳灼崖提前派人扮作。
唯有白氏家族子弟,身着素衣,全部亲赴战场,着实超出了柳灼崖计划,依照他的猜想,白老夫人答应捐钱,却断然没有想到白氏子弟亲赴战场。
唏嘘之余,对白老夫人所作所为,发自内心的敬佩。
倘若赵国有这般仁人志士,赵国何愁不振兴,何惧燕国兵峰。
只是,柳灼崖瞧见赵帆神色,神色中微微不悦,赵国百姓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赵帆依旧没有降低三餐档次,依然胡吃海喝。
非但没有节俭之意,相反,偶尔会提出特殊食材,做出奇珍异品。
长此以往,倘若事情传出宫外,势必引起百姓反感,再想让百姓出钱,捐粮,将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柳灼崖深吸口气,拱手向赵帆道:“皇上,百姓钱粮来之不易,今日支持百姓者,多信任或对皇上抱有雄心,末将建议,为不让百姓寒心,微臣以为皇上该为天下做表率,争取天下明心。”
柳灼崖言语非常委婉,希望赵帆能够听进去,毕竟,当前赵国处境不妙,百姓投入极大心血,千万不可让百姓寒心。
毕竟,齐聚民心很难,得罪民心却很容易,倘若失去百姓,赵国就彻底没有希望了。
赵帆闻言,问道:“恩,朕懂你的意思了,你不说,当前朕确实忘了。”
这时,柳灼崖继续道:“当前民心开始向朝堂靠拢,微臣建议,皇上颁布罪己书,这样更容易吸引民心,百姓与朝堂齐心,更容易取得百姓信任。”
得民心者得天下,当前赵国状况必须齐心合力,断然不能出现半点披露。
但是,他只提出建议,赵帆能不能答应,他不敢确定。
必定罪己书,将意味着赵帆对自己过往得失认错,这需要极大毅力和勇气,而赵帆作为皇上,向天下人认错,更需要大毅力,大勇气。
闻言,赵帆果真面色变得低沉起来,罪己书,柳灼崖想让他在天下百姓面前难堪吗?
罪己书一书,赵国百姓岂会有人再支持他。
直言道:“柳大人,此事,无需再提起!”
柳灼崖暗暗关注赵帆神色,加之听到赵帆言语,意识到赵帆为面子,决定不会在认错。
尽管他觉得这件事情会给赵国带来巨大利益,奈何赵帆不答应,即使事情再好,他提出来也是浪费口舌。
内心窘迫,不免对赵帆失望,赵国崛起,百姓民心,竟然抵不过赵帆面子,世上简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
………………………………
第504章 拒绝罪己书
宫殿内,君臣两人争执,双方沉默许久,柳灼崖决定且不论赵帆心思几何,且不论是否顾及颜面,作为赵国臣子,他有必要再提醒赵帆,为赵帆讲清楚罪己书的好处。
倘若今天不向赵帆讲清楚,赵国或许会失去一次聚齐民心的大好机会,来日,赵国极有可能有灭国之祸。
他作为赵国臣子,沦落敌国阶下囚,将是件非常可耻的事情!
稍稍整理思绪,柳灼崖拱手向赵帆道:“皇上切莫动怒,且听微臣一言,罪己书表面看,是皇上向赵国百姓认错,实则乃争取民心的大好机会。今日皇上举动,引起邯郸城百姓支持,倘若皇上趁热打铁,写下罪己书,昭告天下,更能显示皇上诚心,亦更会赢得赵国百姓尊重。
此举皇上非但不会失去面子,相反,百姓看到皇上真诚,会更清楚皇上为人,配合白老夫人今日举动,赵国百姓势必会与朝堂共进退。”
察觉赵帆没有急于打断自己言语,柳灼崖说完缓口气,继续道:“若能发动赵国百姓,那时,全民抗击燕国,即使朝中不派出军队,燕军进入赵国,也会自发阻击燕军,此乃百利而无一害之事。”
不顾赵帆警告,柳灼崖再次进言,他内心做好充足准备,倘若赵帆不接受,他会直接离赵帆而去,不再为赵国效力。
因为,这个国家让他看不到希望!
闻言,赵帆从软榻上起来,来到柳灼崖面前,来回打量着柳灼崖。
忽然,暴跳如雷的道:“柳灼崖,你过分了,不要以为朕信任你,依仗你,你就敢口无遮拦,罪己书,朕若下罪己书,岂不是向赵国百姓证明朕无能吗,那时,赵国百姓怎么看,天下人怎么看,你将朕置于何地?”
柳灼崖闻言,心中暗笑,笑自己有眼无珠,早该离开赵帆另寻名主,却依然心存幻想。
抬头望了眼赵帆,拱手道:“微臣提出建议,忽视皇上威严,微臣该死!”
“行了,行了,别啰嗦了!”赵帆厌烦的摆摆手,今日心情愉快不与柳灼崖计较。
若在往常,柳灼崖提出这个建议,他断然不会轻易饶过柳灼崖,不过,今日柳灼崖建议,让他得到巨资和粮响。此时,柳灼崖言之不恭,也情有可原。
柳灼崖悻悻离开,走出大殿与进宫汇报事情的招募相遇,柳灼崖瞥了眼赵穆,却未曾与对方打招呼,急匆匆向宫外走去。
赵穆进宫,向赵帆汇报事情后,赵帆怒意未消,道:“六叔,柳灼崖越来越过分了,不久前,竟提议让朕下罪己书,向赵国百姓认罪,你说,他是不是疯了?”
赵穆不清楚事情缘由,只觉得先前与柳灼崖相遇,对方神情极其古怪,似乎急事。
当前听到赵帆言语,大概猜出柳灼崖意图,忍不住问道:“皇上非但没有答应柳大人提议,或许怒骂了柳大人,对吗?”
赵帆点点头,怒道:“柳灼崖在自找没趣,朕不骂他,难以消除朕心中怒火。”
言语之中,赵帆充满得意之色。
赵穆愤恨的拍了下大腿,道:“皇上,你糊涂啊,柳大人建议,皆为赵国考虑,皇上怎么能拒绝呢?”
“可是赵帆正欲解释,赵穆道:“没有什么可是了,皇上,微臣这便派人召来柳大人,此事再与皇上细谈。”
赵穆迅速走出大殿,派侍卫将柳灼崖抓回来,罪己书之事,赵穆俨然看到其中好处。
罪己书一出,赵国百姓归心。
赵帆威望将会达到空前高度,对赵国接下来发展,将有十足好处。
然而,不久,侍卫返回,向赵穆道:“六王爷,据城门侍卫汇报,柳大人不久前快马出东门,向东而去。”
向东而去?赵穆闻言瞬时疑惑了,向侍卫摆摆手,示意对方下去,心中嘀咕,柳灼崖向东而去,为何?
当他走进大殿,瞧见赵帆斜躺在软榻上,半眯双眼假寐,顿时,心中豁然开朗。
烂泥扶不上墙,或许,就说赵帆这种人吧。
赵柯之死,简直把赵国推向了绝境!
赵穆心中暗叹,他乃三朝老臣,从没有见过国家危难时,作为帝国之君,有心思休息。
难怪柳灼崖会弃赵国而去,倘若他不是赵国王爷,遭遇赵帆这等昏君,也早已弃他而去,免得将来变成亡国之臣。
没有再看赵帆一眼,赵穆转身离开皇宫。
心思惆怅,暗想,当此赵国危难之际,想来需要一位手段强势,有勇有谋的君王吧。
十日后,恒邦昌由睢阳城抵达燕军在塞外军营,与林枫会晤后,前往黑旗关。
离开睢阳城前,他不清楚为何被突然调往黑旗关,这般远距离调遣,除非发生极大的事情。
与林枫会晤,获悉被派遣至黑旗关,将要阻击赵国名将,恒邦昌觉得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揪心了。
李牧乃赵国名将,他却毫无名气,让他阻挡李牧,初闻,他着实没有信心。
即使有黑旗关天险,心中也没有多少把握。
然而,诸将之中,皇上千里迢迢将他从睢阳城调集回来,亲自指挥黑旗关十万燕军,阻击李牧。
倘若他在皇上面前说不,不仅皇上寒心,他怕也是没有出头之日。
何况,第一次黑旗关守卫战,相对其他地方,他亲自在前线战斗过,说起来,对黑旗关是非常了解。
担心失败,只是突然获悉对手为李牧,不曾适应而已,倘若为其他敌国将领,他会丝毫不惧。
向林枫立下军令状后,恒邦昌离开燕军大营,悄无声息潜入黑旗关中了。
当前李牧率军尚未抵达,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毕竟,黑旗关乃燕国第一道屏障,倘若黑旗关失守,接下来,白马关与狼关很难阻击赵军。
与此同时,林枫叮嘱恒邦昌后,率军也向赵国进发了。
这次,赵国与燕国之战,黑旗关乃重中之重,但是,侵略赵国,夺取赵国领土,削弱赵国力量,也是极其重要的事情。
………………………………
第505章 自求多福
赵国派出名将李牧,率领二十万虎贲前往黑旗关,按照柳灼崖计划,把边塞接近塞外地宁武关,与镇远关打造的固若金汤。
两座城关距离不算太远,相隔之地多为山地丘陵,地势险要,不利于行军。然而,两地北方塞外之处,满是宽阔平坦之地,适合骑兵作战,
赵军在两关中囤积不少重兵不说,百姓捐赠的钱粮,也开始源源不断送往这里,再周转运往李牧大营。
从而支持李牧进军黑旗关,所以,确切得说,两关成为赵军后方大营,失去两关,李牧率领的虎贲军,将会完全被架空,失去粮草与军械支持。
所以,镇远关与宁武关,对准备夺取燕国黑旗关的虎贲军。或者,准备南下闯进赵国的燕军来说,均有非常重要意义。
然而,赵国最先出现问题,且引起朝堂惊慌的,非塞北两关,而是接近邯郸城的青阳郡。
柳灼崖离去后,赵国朝堂失去肱骨之臣,赵穆空有外交才能,却缺乏军事经验,唯有向赵帆通报后,把北方军事全权交给李牧。
同时,开始派出官员前往新赵,争取与赵士德和谈,调回封子修军团,全力应付南赵地区的冯异。
即使赵穆做出调度,心中依旧惶恐不安,
在柳灼崖离开十余日后,东线青阳郡传来消息,林枭率领军队穿过苍岩山,十万大军显身青阳郡。
消息传回朝堂,顿时,气氛刚刚缓和的赵国朝堂,瞬时,又仿佛炸开了锅。
连抱着嫔妃寻欢的赵帆,也吓得仓皇撵走嫔妃,意识到赵国危机。
青阳郡,距离邯郸城仅有两郡之地,燕军穿过蒙城郡及郎溪郡,将会再次出现在邯郸城下。
他实在没有想到,燕军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准备直接掐住自己命脉。
况且,数日前,柳灼崖因罪己书之事离开赵国,前往东方诸侯国,另寻名主。
当前,赵国朝堂早变得混乱,他能够依仗的人,唯有六皇叔赵穆了,而先前随他前往南赵的名臣,多被冯异扣押,北赵旧臣他又不信任。
“六叔,燕军忽然显身青阳郡,距离邯郸不过两郡,若不能形成有效防御,赵氏江山怕要覆灭了。”
危机来临,赵穆不想袖手旁观,奈何军事事务,他一窍不通,有种老虎吃天无法下抓的冲动。
瞥了眼火急火燎的赵帆,忍不住暗叹,天作孽尤可活,自作孽不可活,赶走柳灼崖时,可曾想过今日处境。
倘若有柳灼崖在,今日危机,柳灼崖肯定有妙计解除。
何况,他敢预料,林枭率领十万军队,出现在青阳郡,仅仅是个开始,南方,西方,北方,很快也会有燕国部队出现,那时,真的就到了穷途末路之际。
思前想后,赵穆也没有想出好方法,赵帆观之,神色中露出苦楚之色,语气艰难的道:“皇叔,要不朕这便下罪己书?”
因为罪己书得罪柳灼崖,导致柳灼崖一气之下离开赵国。
后来赵穆心平气和向他讲解罪己书带来的好处,当他意识到自己做出事情时,可为时已晚,柳灼崖弃他而去,百姓中,也流出不利于他的传言。
当前燕军来袭,他希望颁布罪己书,平息民愤,聚齐百姓之力,共御燕军。
“不可,万万不可!”闻言,无精打采的赵穆,猛地抬起头,急言阻止。
当初,柳灼崖提出发布罪己书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