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帝王-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帅帐内,沉默许久,张博陵面色尴尬的道:“大将军,此事需要从长计议,短时间内,末将等人根本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

    “恩,此事必须严肃对待,否则,下次虎贲军面对燕军,依然有伤亡。况且,燕军不光拥有刀锋战士,更有十余万铁甲骑兵,倘若没有破解的方法,冬日,乃至明年开春,或者更长时间内,燕赵两国战事肯定不会结束,我不想有更多虎贲军为此伤亡,该怎么做,希望你们好自为之。”

    李牧作为赵国名将,目光长远,不光盯着眼前战局,更在考虑赵国未来,甚至考虑未来数年的战事。

    赵国有条件的情况下,只要他镇守北方,定要将燕军主力军团,乃至燕帝本人牵制在塞外数年,利用战争削弱燕国力量,为赵国争取喘息机会。

    “将军放心,两日内,末将定与张将军商量出计策!”沉默许久的燕无双诚恳接受李牧建议与批评。

    昨夜与燕军激战,倘若有能力击杀燕军,虎贲军不会败得这么惨,这么快。

    不管为复仇,或者为下次与燕军激战,作为将军,他都必须想出解决的方法。

    然而,燕无双心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询问李牧,宁武关被燕军攻陷,燕军有能力南下闯进赵国腹地,相较于塞外战事,燕军南下对赵国构成的威胁更大。

    “大将军,宁武关失守,燕军有机会南下侵入赵国腹地,即使燕军没有野心,或者考虑天气问题,也有能力短时间内占领赵国北方数郡,对邯郸城威胁会越来越大,况且,不久前,皇上要求大将军进击燕国黑旗关,大将军却选择攻击燕军大营,此战落败,倘若事情传回邯郸城,皇帝肯定勃然大怒,大将军肯定会受到朝廷驳斥。”

    燕无双之言,既考虑到赵国北方郡县接下来处境,更考虑到李牧处境,这两件事情,在他看来,这两件事情,直接关乎赵国危亡。

    特别是李牧接下来处境,更是重中之重。

    李牧闻言,平静面色中微微生出异色,端起茶杯,喝了口道:“战事不利,确实是我的责任,倘若皇上怪罪,我会全部接受。但是,我相信,皇上不会做出糊涂事情,毕竟,当前朝中没有大奸大恶之徒,皇上也非善恶不分之人,我的安危倒不会有威胁。但宁武关之事,确实非常严重,不得不提早做出防备。”

    对于自身安危,李牧不担心,他相信赵帆不会在国难时,是非不分。

    倒是宁武关,当前赵国四面危机,四面极有可能有来自燕国的威胁,倘若燕军再南下,赵国之内,怕没有有担当,有能力的将领阻挡燕军了。

    毕竟,当前燕国将领冯异,在南赵地区发兵,东南之地,又有新赵政权,封子修全力应付,赵国之内,即使有自己留下的半数虎贲军,但没有独当一面的将领。

    在燕军步步蚕食下,赵国极有可能布晋国后尘,被燕军步步蚕食,逐渐吞灭。

    越想李牧觉得自身肩上担子更重了,一念之间,令赵国陷入危难,随时有灭国可能。
………………………………

第516章 你们这是要逼宫

    李牧对赵国忠诚不二,也相信赵帆分得清是非,所以,即使麾下部将为他人身安危担心,李牧依然没有过多放在心上。

    宁武关失守,对赵国影响极其深远,作为主要将领,他必须弥补宁武关带来的威胁。

    目前,宁武关虎贲军流窜来的虎贲军,配合大营内虎贲军,合计足有十余万人,该想方设法把注意力转移到黑旗关了。

    从而弥补袭击燕军大营产生的损失,及宁武关失陷带来的威胁。

    然而,李牧绝对没有想到,他高估了自己,高估了赵帆,更高估了赵帆分辨是非的能力。

    宁武关失守,周边郡县将领得到消息后,估量了宁武关失陷,给赵国造成的伤害,急忙派出探子,连夜飞马早把消息传回邯郸城朝堂。

    消息传回邯郸城,赵国朝堂震惊,邯郸百姓闻风丧胆,半日内,邯郸城变得大乱,百姓仿佛变成惊弓之鸟,许多人,拖家带口逐渐撤离。

    邯郸东门,前往东方诸侯国道路中,百姓熙熙攘攘,拖家带口,带着金银细软,举家迁移。

    曾经赵国给他们带去了无上荣耀,身为赵国人,他们感到荣幸与骄傲。

    而今,昔日荣耀,早尘归尘,土归土,消失的烟消云散,不但没有给他们带去半点荣耀,相反,因为赵国整体实力江河日下,百姓早处于水深火热中。

    当前,燕军又攻破黑旗关,观察赵帆继位来种种表现,邯郸城许多百姓,特别是那些曾经拒绝给朝堂捐助粮响物资的人,深深意识到,接续待在赵国,多半会丢掉性命。

    与其等着赵国到了穷途末路时,朝堂强行征粮,抓壮丁,不如提前逃难。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赵帆继承皇位来,做了多少丧权辱国的事情,早使得民怨沸腾,百姓对赵国的眷恋,被赵帆一点一点消磨光了。

    “老哥,你也准备离开邯郸?”

    “哈,何止离开邯郸城,宁武关失陷,赵国完了,前往东方诸侯国避难?”

    “是啊,燕军太凶猛,宁武关失陷,赵国确实危险了,照着目前来看,也是该离开邯郸,离开赵国的时候了。”

    东门,官道中,迁徙的百姓成群结对,即便前路漫漫,不清楚将在何处安家,却依然改变不了百姓离开赵国的决心。

    一日之间,邯郸城大乱,百姓人心惶惶,事情很快传到朝堂中。

    此时,赵国朝堂中,柳灼崖离去,赵穆前往东南,李牧,封子修两位赵国肱骨之臣,分别在南北战场。

    诺大皇宫内,唯有赵帆孤零零一人,没有多少人给赵帆出谋划策。

    又因柳灼崖离去,在赵国朝臣中,掀起不小风暴,不少朝臣不肯也不敢与赵帆太接近,免得祸从天降。

    毕竟,先皇时代,朝中官员犯罪或者处事不当,多罚钱粮或者扣除俸禄。赵柯一朝,为保证变革顺利推行,扣除俸禄,处罚钱粮得事情极少发生。

    当赵帆登上皇位,语言不合,却直接要命,曾经连柳灼崖都想痛下杀手,那些普通朝臣,他怕是更不屑一顾了。

    所以,朝中官员与赵帆离心离德,根本不会与他推心置腹,言语之中,多会变得没有主意。

    赵帆又非独当一面的君王,遇事多依赖朝中大臣,当前朝中官员与他离心离德,对他深深忌讳,深深影响朝堂政令实施。

    一时间,独揽朝政的赵帆,出了不少昏招,烂招,朝堂上下不和,导致政令不通,朝堂与百姓之间,也变得越发疏远。

    邯郸城长官,将邯郸城情况传回朝堂时,赵帆初闻,表现的非常惊愕,接下来,神情彻底惊慌了。

    宁武关失守,邯郸城百姓撤离,若不能迅速挽回,赵国颓废之势,将彻底不能扭转了。

    可是,身边没有任何名臣辅助,按照他的性格,根本难以做出更好的选择,或者说,心中根本没有选择。

    想来想去,赵帆卷起龙袍,喝道:“召集群臣,准备召开朝会。”

    此刻,赵帆没有主张,即使对朝中大臣忌讳莫深,却依然希望从大臣口中获得富有主见的主意。

    同时,对李牧得怒火,仿佛泄洪治水,难以克制。

    依照事先部署,李牧率军出征,抵达北方该直接攻击燕国黑旗关,占据战争主动权,然而,李牧公然违抗君令。

    此战失败,在他看来,与李牧违背君令,不按照部署行事,有着密不可分联系。

    君令传出,朝中官员迅速行动起来,不久,朝堂中,赵国大臣聚齐了。

    赵帆内心着急,怒海澎湃,急需得到解决宁武关危难,扫了眼诸位大臣,他开门见山的道:“诸位皆为赵国肱骨之臣,当前,赵国处于生死危亡之际,朕希望诸位大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实。各抒己见,不要有所隐瞒和忌讳。”

    深知朝堂中君臣关系,赵帆怒火中,稍稍放下姿态,希望听到有帮助,能够解决北方局势的言语。

    言毕,大殿中瞬间变得静默起来,静可罗雀,诸臣彻底皆沉默不语。

    宁武关发生的事情,前线探子连夜把消息传递回来,在场大臣,差不多全部了解事情端倪了。

    李牧没有按照君令,进击燕国黑旗关,相反,独自抉择,选择进击燕军大营,岂料,非但没有取得胜利,相反,被燕军趁机夺取了宁武关。

    诸位大臣清楚,事情与李牧有关,却不能怪罪李牧,毕竟,李牧在前线,更可根据前线情况,做出实际部署。

    况且,此战目的在于击败燕军,生擒燕帝,一旦成功,不说一劳永逸,也会彻底扭转赵国局面。

    奈何老天不庇护,或许李牧部署失当,或者轻敌大意,非但没有击败燕军,还导致虎贲军失败,却是不折不扣的事情。

    说起来,李牧罪责难逃!

    朝堂中,诸位大臣却很明白,李牧乃赵国名将,即使失败也会自查,迅速弥补战败带来的损失,当前,朝堂官员只需安抚邯郸城,乃至赵国百姓。

    许久,没有得到诸位大臣回应,赵帆直接怒了,手掌猛地拍在案台中,咆哮道:“朕召集你们前来,需要正确答案,你们倒好,一个个竟然鸦雀无声,你们说,朕要你们何用?”

    龙颜大怒,诸臣恶寒,谁也不敢言语。

    此刻,若不提出建议,将得罪赵帆,若提出建议,又会得罪李牧。

    从目前气氛来看,赵帆似乎有惩罚李牧的意思,然而,诸位大臣清楚,当此之际,赵国越是危难,越不能开罪李牧。

    许久,邯郸城长官站出来,拱手向赵帆道“皇上,前线局面复杂,朝堂中仅有宁武关传回的消息,具体情况不得而知,微臣觉得,只需安抚百姓,保证前线将士寄养,余下的事情,只有李牧将军筹划。”

    万般无奈,邯郸城守将,不敢太过牵扯过多,唯有说出自己心中想法。再不言语,他怕赵帆怒火中烧时会杀人。

    消息是他传回来的,若不言语,多半会变成赵帆刀下亡魂。

    闻言,赵帆面色没有改变,相反又增加几份温怒,言语不爽的道:“李牧作为前线将军,对战局成败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朕把北方事情全权交给他处理,然白氏子弟不曾抵达宁武关,宁武关就被燕军占领,虎贲军损兵折将,李牧该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皇上,李牧将军乃赵国名将,即使有过错,当前也不可惩治李牧将军!皇上何不给大将军将功赎罪的机会呢?”赵国老臣多忠臣,分得清大是大非。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听闻朝堂两名大臣言语,赵帆稍稍平息心中怒火,却依然不依不饶的道:“朕不追究李牧打了败仗,然而,李牧出征前,朕要求他直接攻击燕国黑旗关,李牧却背道而驰,罔顾皇命,又引起兵败,该是罪加一等,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皇上,不可!”

    “皇上,万万不能啊!”

    “”

    朝中大臣,听到赵帆依旧有惩罚李牧的意思,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这般言语与执着,不管怎么惩罚李牧,势必引起军心动乱。

    朝堂中,数十名大臣,不约而同跪拜,替李牧求情,请求赵帆能够根据当前情况宽大处理。

    李牧乃赵国护国大将军,即使先前赵无极,赵柯,对李牧也是恭恭敬敬,多方拉拢,才延续赵国北方霸主地位。

    今日若因为李牧兵败,而对他施加惩罚,必然引起虎贲军诸位将领不满,倘若对方哗变,或是留守皇城的虎贲军愤慨,对赵国没有任何好处。

    当前情况下,非但不能惩罚李牧,还需要越发拉拢和重用李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好,好!好!”赵帆连续说了三声好,突然,手掌拍在案台,猛地站起来,咆哮道:“你们是要逼宫不成?”

    诸臣不约而同为李牧求情,令赵帆越发不快,只觉得身为一国之君,在群臣中威望,难道还不如李牧。
………………………………

第518章 树倒猢狲散

    弑君?篡位?

    望着地面叮铛作响地匕首,再听赵士德言语,瞧他神色冷酷,得意神态。瞬时,赵帆清楚对方准备干什么?

    这个贼子,简直胆大包天,敢在赵国金銮殿弑君,难道不担心群臣反抗,不担心宫门外守卫的虎贲军吗?

    今日,他敢行刺,不论成功与否,岂有机会再踏出金銮殿半步。

    然而,瞧着静坐的百官,赵帆不禁面生恶寒与愤怒,赵士德当朝准备弑君,百官为何无动于衷?

    莫非,难道,赵帆脑洞大开,迅速推测与估量事情原因。

    赵士德来到邯郸城,不出半日,却敢在酒宴中准备弑君篡位,百官对此不闻不问,莫不是对方早有预谋。

    倘若这样,也难怪对方主动将新赵并入赵国,主动派出军队阻击青阳郡燕军。

    获取自己信任,冒险弑君,成功篡位,他将获得更多好处,简直一本万利。

    顿时,赵帆恍然大悟,赵贼举动,那是为君分忧,实则做足姿态,准备夺取皇位。

    再看大殿中央百官,一个个置身事外的样子,赵帆越发肯定内心猜测了。

    情不自禁咆哮道:“赵士德,你敢弑君,来人,来人,快拿下这个贼子。”

    赵士德转身,扫了眼后面,百官无动于衷,虎贲军继续向赵帆前行,很快几名虎贲军登上大殿上方,抓住赵帆。

    “来人,来人,拿下赵士德这个逆贼,拿下他!”情况突变,超出赵帆预料,前一刻,乃九五之尊,下一刻,沦落阶下囚,有死亡威胁。

    赵帆不断呼救,希望召集大殿外虎贲军,生擒赵士德,解除危机。又或者,有官员挺身而出,解救自己于危难。

    然而,大殿宫门并未从外面推开,也没有官员站出来,有解救他的意思。倒是旁边虎贲军,一巴掌甩过来,喝道:“昏君,闭嘴!”

    一巴掌将赵帆打得七荤八素,虎贲军,平日对他恭恭敬敬的虎贲军,竟敢当众殴打他,简直有没有王法了。

    欲继续抗争,那么虎贲侍卫又狠狠甩来一巴掌,打得赵帆趁机不敢再言语。

    这时,赵士德手里拿出份文书,展开后,扫了眼,向赵帆喝道:“赵帆,你可知罪?”

    赵帆大懵,却神情强势抬起头,盯着赵士德,反问:“赵士德,你叛逆作乱,妄图弑君篡位,犯下死罪,你可知罪?”

    闻言,赵士德朗声大笑,百官中,也有人轻轻笑出声来。赵帆发现自身被孤立,神色极其尴尬。

    至此,他彻底明白了,赵士德敢弑君篡位,不但依靠自身实力,更有群臣支持,否则,赵士德不会顺利进行,又岂会在朝堂撒野。

    挣脱身边侍卫,竭斯底里咆哮道:“佞臣,一群助纣为虐的佞臣!”

    丝毫不顾忌赵帆癫狂的神情,有位官员站出来,来到大殿中央,也掏出份文书,摊开,浏览,抬头,盯着赵帆,声音洪亮的道:“赵帆太子期间,为争夺帝位,妄图弑兄杀弟,违背伦理纲常,此乃一罪。”

    接着百官中不断有人站出来,每人数列着赵帆罪责。

    “争夺帝位失败,勾结佞臣,别有用心之徒难逃,导致赵国分裂,国之不国,失去霸主地位,此乃二罪!”

    “为南赵皇帝期间,与诸侯国君王勾结,陷害,出卖北赵利益,严重阻碍赵国统一,此乃三罪。”

    “被燕帝生擒,为求自保,割地赔款,导致南赵国力衰弱,百姓赋税增加,民不聊生,此乃四罪!”

    “返回邯郸城,为登帝位,不惜借助燕国力量,燕军横行,强割南赵,洗劫南北财富,门阀世家,国库公馆,金银钱粮损失无数,导致赵国积贫积弱,此乃五罪。”

    “燕军占领邯郸城,赵国六百年基业,受到威胁,你摄于燕帝龙威,献出皇后,苟且偷生,有辱赵国尊严,此乃六罪。”

    “百姓支持战事,主动募集钱粮,身为皇帝,你在内宫骄奢淫逸,奢侈无度,不顾及百姓死活,不顾及前线战士冷暖,此乃七罪。”

    “竖子无德,刚愎自用,拒绝接受忠臣良将忠言,言语不合,驱逐良臣,陷害忠良,导致朝堂人心惶惶,此乃八罪!”

    八名大臣逐一站出来,拿着文书,先后语气森然,声音洪亮有力,道出赵帆数年来所犯罪行,即使某些罪行有夸大嫌疑,然当前群臣准备弑君,势必不会顾及事情真与假。

    只需把赵帆贬的一文不值,毫无建树,弑君之事,便越发会赢得百姓支持,减少舆论压力。

    这时,赵士德穿过八名大臣,来到大殿中央,目光如炬,利剑似的盯着龙椅中,面色苍白,气喘吁吁,有气无力,欲争辩却无能力的赵帆。冷喝道:“赵帆,而今你可知罪?”

    赵士德也不曾预料,朝堂官员会这般配合自己,数落赵帆过往罪责,当真体会到什么叫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但对这种场景,赵士德喜闻乐见,百官数落赵帆罪行,将更有利于他除掉赵帆荣登帝位。

    “哼,贼子,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赵帆长喘口气,扶着龙椅站起来,惊慌又暴怒。

    本以为赵士德作乱,百官置身事外,岂料百官也参与其中,敢站出来助纣为虐,可见早有预谋。

    可笑事情在他眼皮底下进行,他却一无所知,望着神色各异的百官,赵帆深深认识到,赵士德作乱,百官支持,今日他多半难死里逃生了。

    哼哼,赵士德冷笑,上前两步盯着赵帆直言道:“胜者为王,败则为寇,是不是欲加之罪,你心里清楚。”

    言毕,赵士德把地面的匕首,踹到赵帆面前,直言道:“自裁吧,给自己留点面子,否则,身首异处,别怪任何人。”

    赵帆退缩两步,惊慌失措来到赵穆身边,拽着赵穆手臂道:“六叔,六叔,赵士德这贼子弑君作乱,你身为皇室成员,该清军侧,助朕铲除逆贼。”

    赵穆甩掉赵帆手臂,直接站起来,语气生冷的道:“天作孽,尤可活,自作孽,不可活,群臣支持,微臣唯有随波逐流。”

    接着,赵穆有继续道:“目前,赵国处于水深火热中,必须有位铁血君王重整朝纲,你不行?”

    闻言,赵帆彻底懵了,无力的坐在地面,拽着赵穆大腿,急道:“六叔,六叔,朕退位,朕退位,还不行吗”

    名将与万里江山相比,赵帆宁愿杀名将,也保住皇位,保住江山。而今象征无上权力的皇位与苟且偷生相比,他宁愿放弃皇位,放弃万里江山,苟且偷生。

    “此时,六叔置身事外!”赵穆拍拍赵帆肩膀,道:“六叔带赵士德回来,但事情超出六叔掌控之外,你好自为之。”

    赵穆无情,把事情推脱的干干净净,好似只是旁观者,言毕,目光转向赵士德。

    赵帆目光随之转向赵士德,匆匆忙跑过去,乞求道:“赵王叔,求你,求你放过朕,朕退位,朕隐姓埋名。”

    赵士德一脚踹走赵帆,冷语道:“你不死,我不安心,你不自裁,我帮你!”

    落音,赵士德袖中抽出白灵,迅速环绕在赵帆脖颈,转身来到赵帆身后,紧紧勒了起来。

    顿时,朝堂内,气氛变得抑迫起来,除了赵帆挣扎声,简直静可罗雀,百官瞧着赵帆面色苦楚,赵士德神色狰狞的样子,忍不住深深喘气。

    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子杀父,弟杀兄,而今大殿内上演叔杀侄,百官胆寒,对赵帆面目胆寒,对赵士德手段胆寒。

    为登上权力巅峰,赵士德敢亲手弑君,将来荣登帝位,若言语不合,大臣岂不是会轻易丢掉性命。

    先前支持赵士德返京,拥护赵士德荣登皇位的大臣,浑身忍不住生出冷汗。

    有些人,能够共苦,但不能同甘,赵士德手段残忍,权力**极其强大,或许不可与其久谋深交。

    随着赵帆挣扎,赵士德越发用力,不久,赵帆面色渐渐变得涨红,双腿来回挣扎,蹬在地面,手掌猛烈拍打青石板,求生**表现的淋漓尽致。

    赵士德背对赵帆,望着前方不远处金灿灿的龙椅,那象征无上权力的地方,那个赵国权力核心之处,拽着白灵,拖着气息尚存的赵帆,一步一步徐徐前行,向龙椅前行。

    赵帆气息越来越弱,不曾靠近登上龙椅的台阶,就彻底气绝身亡,面色苍白的像张白纸,身体坚硬躺在冰冷地面。

    赵士德无视赵帆死相,把手中白灵丢在地面,拍了拍手中,阔步向龙椅走去。

    这次,谁也阻挡不了他登上九五之尊,掌握无上权力了!

    哈哈哈,哈哈哈,赵士德朗声大笑,声音传遍整个大殿内。

    靠近龙椅,赵士德神情激动,双手战栗,伸手准备抚摸龙椅,等到百官朝拜,成为赵国帝王。

    大殿下,赵穆静坐,把赵士德举动尽收眼底,嘴角忍不住流露出玩味笑容,随着对面官员向他点头,赵穆嘴角笑意越发浓烈。
………………………………

第519章 如法炮制

    人死如灯灭,一切已成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