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帝王-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刻,察觉不少联军撤离,向南面而去,留下来的联军,则在密切监视云霞山守军。

    侯铭封盯着赵鸿儒,嘴角露出笑意,道:“不管联军作何打算,先趁着对方撤离,把第一道防线夺回来再说。”

    四面潜伏的各路燕军不清楚什么时候抵达,他们占据云霞山要立于不败之地,唯有牢牢掌握战争主动权。

    “什么时候行动!”赵鸿儒问道,他与侯铭封为两军主帅,不过,侯铭封更主动,更善于歼灭敌军,常常会有出其不意的计划。

    “这会儿,趁着两军离去,大家好好休息,黎明时分,若联军返回,立刻主动发起攻击!”侯铭封淡淡的道。

    两万刀锋战士对抗博尔赤麾下骑兵绰绰有余,但自从卓力格率领军队投入战斗,联军数量暴增,燕军部队失去优势,两万刀锋战士肯定不能奈何联军。

    目前,侯铭封希望林虎,林石两人带领的刀锋战士,恢复体力后,全部加入战斗中,五万刀锋战士合体,一定会给联军造成重创。

    “嗯,老候,你带人去休息,养精蓄锐,我留下来监视联军举动!”赵鸿儒拍拍侯铭封肩膀道。

    侯铭封笑而不语,转身离开,躺在不远处的巨石上面,很快沉睡过去。

    时间迅速流逝着,各方都有自身打算。

    午夜时分,山下,从军营折返回来的联军,带着柴火,火油,迅速返回云霞山脚下,在博尔赤与卓力格联合调度下,联军快速展开行动。

    没花费多长时间,在云霞山三面架起一道长龙,底层铺满干柴,淋上火油,干柴表面铺面厚厚的青草。

    四面联军身边留有大量备用的青草,这个季节,草原中不缺这个东西。

    瞥了眼博尔赤,卓力格嘴角带着几分喜悦,催促道:“王爷,行动吧!”

    终于,即将把歼灭燕军的部署,全部实施出来,卓力格内心有几分着急和激动。

    只要冒着浓烟的火焰燃烧起来,云霞山中,燕军处境将会变得非常糟糕,那时,也不枉联军毁掉帐篷。

    此刻,不管卓力格,扎苏合或穆坤,心中都有几分小激动。

    按照先前商议的计划,绝非单单给燕军造成烦恼,倘若这样,那先前数万惨死的联军,岂不白白惨死。

    这会儿,他们安奈着内心激动,随时准备去而复返,登上云霞山顶峰,将钉子似得驻扎在山上的燕军连根拔起。

    博尔赤抬头望了眼山上面,横七竖八,来不及带走的联军尸体,狠狠的道:“兄弟们,你们不会惨死,复仇的时候到了。”

    言罢,从侍卫手中接过火把,直接投进淋满火油的柴火中,瞬时,一条火龙在云霞山脚下迅速蔓延开来。

    好像一条赤色红龙,环绕着云霞山,在漆黑夜空下变得非常醒目。

    烈火延烧起来,意味着四人计划开始实施,他们目光全部死死盯着飘到空中,向山上移动的浓烟,直到消失在黑色夜空中。

    “快,添加青草,压低火焰,力争生出浓烟!”卓力格在旁边催促道。

    火焰燃烧时,上面盖着厚厚青草,一下子已经引起大团,大团滚滚浓烟,顺着吹向云霞山的风势,向着云霞山上面流窜而去。

    不过,这些浓烟根本不足以持续伤害到燕军,且随着木柴燃烧起来,该在表面的青草,不久也燃烧起来,若不添加潮湿的青草,迟早会变成灰烬。

    闻言,旁边待命的联军,迅速行动起来,抱着大团大团青草,丢在燃烧的火焰上面。

    攻山不行,放火却是他们的强行,懂得怎么样让火焰燃烧的更旺盛,也懂得怎么样制造出滚滚浓烟。

    大团大团该在燃烧的火焰上面,压制了火势,源源不断产生许多浓烟,他们很清楚,只要保持底层火焰不灭,表面潮湿的青草会产生许多浓烟。

    空中漂浮的烟雾,让云霞山变得好像一下子充满灵气,烟雾缭绕,美轮美奂。

    然而,却苦了山中监视联军的铁甲步兵,特别是守在第二道防线内铁甲步兵,浓烟升起,他首当其冲遭遇伤害。

    一个个被浓烟呛得不断咳嗽,自流眼泪,龟缩在沟壑中,却依然不能化解燃眉之急。

    徐浒不敢大意,急忙派人将山腰发生的事情通报给赵鸿儒,浓烟来袭,若没有解决方法,铁甲步兵唯有撤离,倘若联军趁机攻山,事情就大条了。

    顶峰,赵鸿儒同样闻到飘上来的浓烟,忍不住咳嗽几声,站起来望向山下。

    面色不由得惊愕起来,侯铭封打算黎明时分进攻联军,不料联军提前发动攻击。

    在山腰没有看到联军踪迹,瞧着山下稀稀疏疏火焰,嗅着空中烟味,赵鸿儒很快明白燕军意图,心中惊慌渐渐舒缓开来。

    这时,徐浒派来的探子迅速跑上来,将燕军处境,全部通告,闻言,赵鸿儒瞥了眼不远处青石上面熟睡的侯铭封,在探子耳边交代几句。

    探子领命转身而去,赵鸿儒转身走进营帐内,撕下黑袍放进水盆中,黑布被凉水淹没,他伸手把黑布,从水盆中捞出来,拧干之后,紧紧绑在脸上。

    先前呛人的烟雾味道,一下子全部消失。

    山腰中,徐浒获悉赵鸿儒的方法,派出不少铁甲步兵去山腰水流处,如法炮制。

    一时间,缓解了延误对大家的困扰。

    山下卓力格帐下骑兵,也从身上掏出提前准备湿巾,绑在脸上,一个个牵出战马,准备攻山。

    博尔赤观之,瞬间明白,没有出手阻拦,任凭对方行动。

    此刻,山中燕军肯定不好过,趁机攻山,效果事半功倍,兴许一举夺下云霞山也不意外。

    山顶,熟睡的侯铭封,在马蹄声与浓烟侵袭下,快速清醒过来,望了眼山下进攻的联军,神情中没有半点惊愕之色,对赵鸿儒道:“老赵,迅速通知徐浒,让他放弃阻击,撤回山顶。”

    “老候,你睡糊涂了吗,这时候,怎能让徐浒撤回呢,岂不是放弃第二道防线吗?”赵鸿儒着急的道。

    长期来,两人不断努力,争取延长在云霞山防御时间。然侯铭封此举,却与两人计划相违背。

    “怎么会呢,联军攻山,我们必须以牙还牙!”侯铭封斩钉截铁道,他有自身计划,绝对不会乱来。

    见侯铭封神情坚定,赵鸿儒不再阻拦,两人极有默契,又同时出自苍岩山,他相信侯铭封计划。

    徐浒接到命令时,同样拒绝撤离,奈何将命难违,他不得不惋惜撤离。

    山下卓力格带着骑兵冲锋,察觉联军尚未抵达,第二道防御内燕军竟然撤离,卓力格内心不禁一喜,燕军龟缩,看来烟雾给他们造成了伤害。

    忍不住催动战马,加快冲锋速度!

    然而,卓力格很快察觉事情不妙,燕军撤离前,竟推翻修建的防御,大块,大块巨石从山腰滚落下来。

    没有规律,毫无章法,给艰难前行的联军,造成不小的困扰,许多战马被砸伤,彻底退出战场。

    更倒霉的是,穿过第二道防线之后,后面出现陷马坑,削尖的目光,一时间,联军再次引起一大波伤亡。

    卓力格面色渐渐铁青起来,终于理解博尔赤为何进攻一天一夜,没有攻下云霞山,实在是燕军太卑鄙了。

    好在终于攻克第二道防线,即使这次有燕军骑兵从山上冲下来,在卓力格看来,也改变不了燕军溃败,失去云霞山的命运了。

    经历千辛万苦,付出惨重代价,终于要夺取,这座平日里不起眼,却给联军造成重大伤亡山峰了。

    在卓力格踌躇满志的时候,让他吐血的事情发生了,山下竟然传来号角声,催促他快速撤军。

    卓力格拒绝执行博尔赤命令,好不容易有现在的局面,博尔赤却命令撤退,难道他的脑子坏掉了吗?

    不清楚良机千载难逢的道理吗?

    奈何山脚下号角声越来越急,甚至发生两只号角同时响起的场景,卓力格抬头望了眼百步之外的燕军第三道防线,非常恼火,惋惜的撤离了。

    下山后,博尔赤若不给他满意交代,他将以通敌之罪处置博尔赤。
………………………………

第619章 坏消息

    山腰,卓力格恨不得把山下吹号的联军直接宰了,号声响起,联军气势骤降,冲锋速度锐减,

    不管博尔赤何意,联军情绪都受到了影响,纵然他想继续冲锋,也远远没有先前效果了。

    何况,山下号角声不断,简直像催命的鬼,扰的人心魂不宁,忍无可忍,怀着满腔怒火,卓力格率领全军撤离。

    这次,博尔赤若不给他满意答复,他非把博尔赤活剐了。

    怒不可歇,抵达山下,不等他率先开口,博尔赤面色惊慌,匆匆靠上来,贴着他耳畔,低声道:“什么都别问,赶紧返回大营,出大事了!”

    突然撤离,已经引起卓力格内心不快,此刻,博尔赤神秘兮兮,不说明缘由,要带领大军返回大营,卓力格怀疑博尔赤用心。

    拽着博尔赤衣领,喝道:“博尔赤,你什么意思,故弄玄虚,不说明具体情况,休想离开!”

    博尔赤理解卓力格的心情,若他处于卓力格的位置,不知情的时候,主帅忽然吹起号角,他也会暴跳如雷。

    只是,事情太过严重,四面大军目光集中在两人身上,若当众宣布消息,肯定会引起军心大乱。

    然瞧着卓力格气势汹汹的样子,不告诉对方肯定难以离开,博尔赤靠近卓力格,低声道:“从卧马平原逃出的百姓,不久前,抵达联军,告诉塔沐,卧马平原各部落百姓全部落入燕军手里,存放在卧马平原的粮草,军械,均被燕军占领,估计约莫半日时间,会有燕军从西面杀过来!”

    惊慌,恐惧,不可思议,卓力格了解事情真相,一下子慌乱起来,面孔中,表情千变万化,简直不敢相信事实。

    卧马平原被占领,联军不光失去百姓,钱粮,更失去故地,将没有生存的地方。

    一下子明白博尔赤用心,难怪他派人紧急吹起号角,召集全军返回。

    发生这么大的事儿,与东胡灭国没有什么区别,若不谨慎对待,东胡各部落当真要没了。

    猛地抬头,向博尔赤问道:“消息是否属实?”

    “多半属实,逃出来的三人,来自不同部落,不可能全部撒谎,目前,塔沐派出探子侦查,顺便召集大家回营,商议解决方法。”博尔赤道。

    “这群王八蛋!”卓力格手掌狠狠拍在大腿上面前,语气暴躁的吼道。

    若卧马平原的各部落百姓被燕军生擒,对方用百姓勒索各部落首领,在场各部落首领,不投降燕军都不行。

    “别浪费时间了,赶紧返回大营,商议应对措施吧!”博尔赤提醒道。

    事关重大,绝不能再耽搁了,若没有解决方法,各部落将没有前途了,要么舍弃百姓,继续向东迁移,要么与燕军拼死一战。

    两人没有再啰嗦,连扎苏合与穆坤也被蒙在鼓里,急忙向着联军大营而去。

    此刻,云霞山上,侯铭封率领刀锋战士冲下来。亲眼目睹联军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却掉头停止攻山,并且全军撤离云霞山。

    大军追出十余里地,联军没有半点停留的意思,直接向大营而去,这让侯铭封彻底陷入迷茫之中。

    好好地,怎么说撤就撤,还撤的那么干脆呢,简直不可思议。

    思来想去,侯铭封始终没有想明白事情缘由,思绪有点踌躇。

    此刻,非但没有因为联军全部撤离感到高兴,相反,有点紧张和沉重,此番燕军全部撤离,再卷土重来时,将有可能全军攻山。

    不敢有半点逗留,迅速带兵返回云霞山部署的同时。派出百名刀锋战士,密切监视联军举动,同时寻找草原上各路燕军踪迹。

    联军王帐内,塔沐在王帐中央来回度步,内心惶恐不安,额头上面,充满了细汗。

    两个时辰前,有卧马平原逃出的百姓,来到军营向他汇报了燕军出现在卧马平原,且迅速占领卧马平原,生擒各部落百姓。

    就在刚才,派出的探子回来,告诉他距离云霞山西北百里有余的地方,出现大量燕军踪迹,塔沐彻底懵了。

    云霞山的燕军,尚未解决,此刻,西北方面又出现燕军,况且,撒出去的燕军,尚未全部回来,草原究竟发生什么事情,很难全部知道。

    不过有件事情,他很清楚,燕军占领卧马平原,各部落百姓被生擒,粮食军械落入燕军之手,若消息在联军中传开,势必会引起全军混乱。

    另外,失去粮草和百姓,联军接下来前往何方,严重困扰着他。

    前两日,卓力格刚刚向他效忠,博尔赤也任凭他调遣,总觉得只要击败云霞山的燕军,他将有机会统一东胡,南下攻取燕国。

    谁知,局势变得太快,歼灭云霞山的燕军计划尚未实现,就有燕军夺取了他的老巢。

    统一东胡称王的想法彻底落空,接下来,能否逃离燕军包围都成不可预料的事情。

    旁边,拓跋衍坐在兽皮上面,面色苍白,内心惶恐不安,满是懊悔和失落,从得到消息至今,短短两个时辰,整个人仿佛老了十岁。

    他后悔自己没有听从女儿的建议,一意孤行,随着东胡部队离开卧马平原,现在燕军未灭,族人反而被燕军再次控制到手里。

    失去百姓,没有了根基,复兴匈奴的计划全部落空,即使想投降燕军,也找不到对方踪迹,何况,对方占据绝对优势,未必会答应接纳自己。

    他心中有许多想法,奈何塔沐乃东胡人,未必会接纳他的意见,此刻,整个大营,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这时,外面传来急报声,塔沐,拓跋衍迅速走出王帐,只见探子下马,从从上前,惊慌失措的道:“王爷,西南地区出现大量燕军骑兵,快速向大营防线而来。”

    西北,西南,西去之路,被燕军封死,

    这群混蛋明显企图将联军与卧马平原百姓割裂,大军西归,几乎没有可能,当前情况下,似乎唯有向东方移动。

    塔沐暗想,将燕军将领咒诅数十次,可惜愤怒之余,依然需要快速想出解决之道,不然,先前百姓被俘虏,接下来,各部落骑兵可能被歼灭。

    抬头望向拓跋衍,对方双手撑在王帐前的木桩上面,整个人面色铁青,显然内心更复杂。

    无奈,害怕,毫无解决方法,塔沐手掌狠狠砸在木桩上面,发泄心中怒气。

    来不及返回王帐,卓力格,博尔赤,扎苏合,等人带兵策马飞奔而来,进入辕门,卓力格快速跳下马,塔沐也匆匆走去上去。

    两人会面,卓力格快速道:“塔沐王子,博尔赤说的是不是真的?”

    此刻,卓力格内心怒气未消,只觉得博尔赤在欺骗自己,燕军在赵国不是发生意外吗?怎么可能会迂回到卧马平原西面,从那里进攻呢?

    塔沐默默的点点头,语气沉重的道:“事情远比想象中更糟糕,大家快点进账,我们细谈!”

    几人快速进账,甚至没有召集各部落首领,塔沐亲自拉下帘子,示意几人落座,匆匆道:“最新消息,卧马平原失守,各部落百姓几乎全部陷入燕军之手,另外,不久前得到消息,西南,西北两面出现大量燕军骑兵,迅速向着云霞山方面靠近,倘若我估量不错,天亮之前,燕军肯定会出现在大营附近。”

    言毕,塔沐目光集中在几人身上,希望有人能给出解决方法,不然,东胡与匈奴会彻底被燕军抹去。

    “这群混蛋,竟然深入卧马平原,塔沐王子,实在不行,我们与燕军拼了”扎苏合初闻消息,只觉得惊愕不堪,但想到联军还有三十余万骑兵,完全有能力一战,忍不住脾气暴躁的吼道。

    “目前不能确定燕军骑兵数量,与燕军血战到底未必合适,另外,燕军控制各部落百姓,若对方拿百姓做挡箭牌,我们该不该攻击?”塔沐道,局势忽然变得异常糟糕,他有点不清楚该怎么做了。

    再说,能想的办法他都想过了,可惜压根没有十全之法。

    “实在不行,向东面转移吧,我们东胡的领地,本来就在东方!”穆坤提醒道,燕军虽生擒各部落百姓,只要大家保存实力,寻找合适机会,再把百姓抢过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恐怕不行了,若我猜的没错,燕军驻扎在云霞山,并非看住云霞山,而是以云霞山为诱饵,吸引联军主力,再派出各路骑兵,从卧马平原西面攻击,从而与东方的骑兵,合围燕军主力,所以,目前东面肯定有燕国的骑兵部队。”博尔赤道。

    况且,粮草问题,博尔赤尚未提起,不然,若提及粮草问题,肯定会引起全军惊慌,到时大家全变成惊弓之鸟,也不是不可能事情。

    众人闻言,尽管清楚博尔赤的说法,多半是猜测,依然惊得大家坐卧不宁,若被博尔赤一语中的,燕军从四面八方而来,岂不是说,联军陷入包围之中了吗?

    能不能逃出燕军保卫,谁也不敢确定!
………………………………

第620章 投降之心

    静,出奇安静!

    王帐内,好像空无一人似得!

    当博尔赤道出心中猜测,在场几人,瞬间变得安静起来,一时间静可罗雀。

    不管心存侥幸心理的拓跋衍,或者踌躇满志的塔沐,及始终不相信燕军出现在草原的卓力格。

    一个个面色全部变得凝重,内心惶恐更是无言以表。

    若四面被燕军围堵,配合云霞山燕军,茫茫大草原,竟没有大家容身之所。

    沉默,长时间沉默,王帐内死气沉沉,全没从前的豪情壮志。

    猛然之间,卓力格抬起头,扫了眼在场几人,语气悲凉的道:“不管燕军是否按照王爷的怀疑,出现在东方草原,我们都必须派人去详细侦查,当前草原各部落到了生死关头,大家必须谨小慎微,倘若王爷一语中的,我们必须从长计议,做出选择!”

    此刻,卓力格怒气早已消除,开始静下心思,考虑怎么样迎敌。

    对云霞山燕军,再也不闻不问了。

    随着四面八方可能出现的燕军,草原各部落联军,早没有主动进攻的资格了。

    若在不了解详细情况时,冒然与燕军开战,在场不少人,恐怕将要黄土埋骨,死在草原了。

    因此,要突围,必须提前做好打算,在燕军从四面八方合围之前,定下应对之策,迎敌,投降,不管怎么样,都必须有合适方法。

    前往东方草原,确定燕军是否出没,必须做到心知肚明,所以,诸位部落首领并没有反对。

    接下来,便该是商议该如何应对来袭的燕军了,此事直接关乎联军生死,在场之人,一个个却没有合适方法,哑口无言,闭口不语。

    又是一阵沉默,拓跋衍轻轻咳嗽两人,意味深长的道:“随着西面出现燕军,草原各部落百姓落入燕军之手,局势对各部落极为不利,若大家没有合适方法,万不得已时,大家投降燕军吧。

    此举,不但保住大家性命,还会保住被燕军俘虏的百姓性命,各部落虽然依附燕国,却依然能够勉强生存下去。”

    从前,拓跋衍为复兴匈奴,立场最为坚定,即使拓跋玉儿两次三番劝阻他,带领部落骑兵投降燕国,也全被他厉声拒绝了。

    现在匈奴百姓全部燕军俘虏,在外几万大军全称为无根之树,局势几乎没有逆转的可能。

    确定复兴匈奴无望,拓跋衍唯有改变想法,希望为匈奴百姓谋得生存的机会。

    识时务者为俊杰,只要匈奴投降,燕帝多半不会为难匈奴,侥幸渡过难关,保证部落继续延续下去,将来或许还有再次**的可能。

    相反,若继续与燕军抗争,草原各部落为数不多的骑兵,将有可能在战乱中,全部被燕军绞杀。

    因此,这会儿,他毫不犹豫提出投降燕国的建议。

    若遭到众人反对,他会想方设法寻找机会带着部队投降燕军,争取为匈奴争取一线生机。

    “拓跋衍,你敢蛊惑人心,信不信本王不顾情面宰了你。”闻言,塔沐压低声音,几乎是吼出来的。

    晌午之前,他都觉得随着各部落联合起来抗击燕军,东胡汗位唾手可得,不料局势逆转,汗位却渐渐远去,连生存也变得非常困难了。

    若投降燕军,岂不直接证明放弃汗位吗?想要东山再起,怕是没有任何可能了。

    塔沐不甘心,不死心,不管怎么样,纵然各部落骑兵全部战死,也要放手一搏,也要给燕军造成重创。

    “没错,万万不能投降,燕国太卑鄙了,投降之后,大家处境非但不会变好,反而会变得更糟糕。

    你们也要看到了,戎族处境历历在目,投降燕军后,纵然两位公主均为皇妃,在燕国崇高地位,为戎族保驾护航。

    却依然改变不了戎族百姓被分散燕国各地,逐渐融入当地的事实,而今,戎族想要崛起,根本没有可能。

    倘若今日东胡与匈奴为苟且偷生,投降燕国,两个部落人数更多,军力更强,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