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帝王-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作为副将,忽然被皇上提拔镇守南方城池的将领,自然不敢有半点轻敌大意。

    好在长期来,南方四国,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安城等,蔡国三座城池上,让他肩上压力减轻许多。

    然而,在他刚耍完刀法,外面直接跑进内院,惊慌失措的大叫道:“将…将军,我们被楚军包围了!”
………………………………

第884章 孤城绝境,宁死不屈

    “将将军,我们被楚军包围了!”

    侍卫的汇报,超出古剑雄预料,吓得他差点连手中斩马刀,跌落青石板上。

    搓着手掌,急问:“究竟怎么回事,哪国部队,究竟多少人?”

    越江城,远离汉江城三座城池,距离最近的安城,也有百里之多。

    假若忽然被被包围,事情会变得麻烦许多!

    “清晨大雾,看不出对方有多少军队,不过,根据甲衣样式来看,多半为楚军!”侍卫不敢马虎,把他了解的全盘托出。

    闻声,古剑雄没有言语,抓起手中斩马刀,快步向府衙跑去。

    楚军,楚军攻城,太意外了。

    安城乃沿江四城核心,攻击安城,会彻底打断四城联系,好像钉子似得,死死钉在四城之间。

    越江城偏东,乃越国在长江边门户,仅仅与越国有关,楚国冒然出手,事情显得扑朔迷离。

    当古剑雄提刀抵达越江城南面城墙时,城墙上守军神情严肃,早在察觉楚军来袭之前,已经全面部署,欲拒敌于城门之外。

    目睹城墙中防御,古剑雄心中紧绷的弦依然没有放松。相反,越发紧张。

    非楚军之过,实乃天气异常,清晨大雾弥漫,仿佛处于混沌中,白茫茫一片。

    站在城墙上,仅能看到百步开外,更远的地方,则彻底无法看清楚。

    此刻,古剑雄隐约看到白雾中出现的楚军踪迹,却依然不能估量出楚军数量,与主攻方向。

    扑朔迷离的情况,使得古剑雄有种老虎吃天,无法瞎抓的念头!

    当然,他也不敢犹豫,急忙转身对身边燕军道:“备战,楚军袭击,马上攻城,誓死保卫越江城!”

    “誓死保卫,越江城!”

    “誓死保卫,越江城!”

    “誓死保卫,越江城!”

    四面燕军闻声,高举手中环首刀,大声咆哮。仿佛呐喊,可宣泄心中惊慌。

    城墙下,浓雾中,韩炙潼手中抓着战刀,听到城墙上燕军咆哮声,嘴角泛起笑意,语调却依旧阴冷,吩咐道:“攻城,不留活口!”

    闻声,传令官迅速宣布将令。

    “杀!”

    “杀!”

    “杀!”

    韩炙潼亲自带领的两万玄甲兵,在浓密大雾中,发出狮吼般巨声,气势丝毫不弱于燕军。

    声音落定,楚军开始行动,有士兵快速推出先前组装的投石器,床弩,有人架着云梯,前方盾兵掩护,借着迷茫大雾,快速向岳岩城靠近!

    楚军为数不多的战马上,韩炙潼灼灼双目,盯着四面攻城楚军,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在南方首次与燕军激战,不管天时也好,地理也罢,一切顺理成章。

    现在,天气出人预料弥漫着大雾,仿佛连老天都在帮他!

    燕军主力被纠缠在安城,根本不会了解越江城处境。

    假若有幸了解,百里之遥,援军尚未赶来,越江城怕已易主。

    “杀!”韩炙潼神态平静,盯着身边穿梭向前的楚军,口中冷喝一声,却带着滔天杀意。

    杀!杀!杀!

    楚军闻声,一边抓着兵戈快速前行,一边口中朗声呐喊。

    前锋架着云梯的攻城部队尚未穿过浓雾,抵达越江城下,后方投石器与床弩前的楚军,已经率先行动。

    “放!”

    “放!”

    “放!”

    有将领挥动手中短剑,口中发出阵阵喊声。

    砰!砰!砰!

    嗡!嗡!嗡!

    投石器前端凹槽猛地被弹出,发出巨大声响。

    长枪脱离床弩,好似脱缰野马,在空中快速穿行,刺破空气,发出嗡鸣,好像蜂群在天空中飞动。

    巨石,长枪,交织在空中,似千军万马,直直朝越江城而去。

    城墙上,古剑雄带领燕军,迅速组建防御,奈何与冯异南下骑兵,渡江时,不曾携带多少攻城或防御器械。

    此刻,城头上,仅仅摆放不足百架床弩,面对扑朔迷离的楚军,唯有借助城墙守城。

    奈何,越江城靠江,虽说用巨石修建,却城墙不高。

    南北不发生战斗,越江城在越国地理位置并不明显。当初仅仅为沿江小城,因此,才会轻松被燕军夺取。

    因此,在楚军面前,不管装备,地势,均不占优势。

    毫不客气说,攻取不足,守城亦不足。

    唯一优势在于,古剑雄帐下三万骑兵,曾经在南方与楚军多次激战,非常了解楚军作战方式。

    “将军,快趴下!”

    此刻,旁边侍卫竖耳聆听到空中嗡嗡声,急声狂喝,身子像猛虎似得,把古剑雄虎扑在墙角,猝不提防下,古剑雄脊背,狠狠撞击在城墙上。

    身体巨痛,让古剑雄感觉全军都好像散架似得,情不自禁倒吸口冷气。

    奈何,不等他搞清楚状况时,余光自墙垛之间的孔隙望过去,浓浓大雾中,天空飞来的巨石,长枪,好像怪兽,自云层中出现,初现狰狞。

    空中骇人的东西,以极快速度猛攻上来!

    嘭嘭嘭!

    眨眼之间,城墙受到剧烈攻击。

    巨大石块击中城墙,重力下,砸在城墙走道中,破裂成无数小石块,猛地飞溅四面,杀伤力非常强大。

    砸在墙垛上,巨石砌成的墙垛,被毫不留情砸的塌陷,巨石滚落城墙走道中。

    长枪凶狠,自空中落下,猛然抵达,噗噗噗刺入城墙,城墙走道中。

    顿时,城墙变得残破不堪,巨石七零八落,长枪横七竖八刺入,龟缩在城墙内侧,古剑雄大吃一惊。

    楚军凶悍攻势,远远超出预料。

    照楚军猛攻趋势,三万燕军,在极少有防御器械时,怕很难阻挡楚军攻势。

    这时,不远处有燕军叫道:“古将军,楚军开始大肆攻城了!”

    蒙蒙浓雾背后,楚军时隐时现的踪迹,逐渐穿过大雾,出现在城墙下方。

    他们肩上架着云梯,急速前行,后面盾兵手持铁盾掩护,弓箭手不时射出箭雨。

    古剑雄亲眼目睹楚军强悍有秩序的攻城节奏,咬了咬牙,厉声道:“暂时停止攻击,放楚军靠近,百米之内,射杀。云梯靠墙,把地面巨石,全部丢下去,力争消灭楚军。”

    言罢,古剑雄转身对身边两名侍卫道:“你。迅速带领少数军队,观察东西北三门情况,告诉守城将领,必须全力以赴。你聚拢战马,若楚军破城,在城中与楚军巷战,力争保住越江城。”

    “是!”两名侍卫听闻将领,齐齐抱拳厉声道,转身冒着城墙上枪林石雨,冒险离开。

    吩咐完,古剑雄躲在墙垛旁,双目直视城墙下楚军,预估对方距离,时刻准备行动。

    越江城被神不知鬼不觉包围,现在城池四面大雾浓厚,根本无法向安城求援,即使释放信号,也仅相传十余里,不能抵达安城。

    因此,他内心很清楚,越江城在楚军包围下,变成孤城,不管成败,三万燕骑要苟且偷生,必须全靠在大家。

    楚军在强大攻势掩护中,全军快速逼近,气势如虹,洪流似得快速冲上来、

    “一百五十步!”

    “一百二十步!”

    “一百零三步!”

    “放”

    目睹城墙楚军抵达连弩进攻范围内,古剑雄心提到嗓子眼上,一声大喝。

    瞬时,隐藏在城墙内侧的燕军,忽然自墙垛空隙中,伸出连弩扣动,直接对楚军射击。

    铺天盖地短箭,仿佛密集的蜂群,自城头快速冲下,飞向楚军方向。

    “结阵!”箭雨仿佛瓢泼大雨而来,步兵前方将领目睹,惊起浑身冷汗,急忙喝道。

    箭雨太过密集,超出预料。

    楚军闻声,迅速移动,利用手中盾牌结阵。可惜百步距离,对空中疾行的箭雨而言,不过,眨眼即到。

    楚军防御速度奇快,却依旧有不少楚军暴露在箭雨下。

    噹!噹!噹!

    箭雨击打在玄甲军身上铠甲,除非伤及要害,很难射杀玄甲兵。

    一波箭雨,勉强找给玄甲兵造成数百伤亡,并未阻挡玄甲兵前行步伐。

    城墙中,不但古剑雄感到惊讶,旁边守城燕军,亦感到惊讶。

    大家不由得想起燕军中刀锋战士与铁甲骑兵,他们利用身上甲衣,可大大减少箭雨伤害。

    不过,古剑雄也仅仅沉默片刻,冷声吩咐道:“控制箭雨,力争提高杀伤效果。城墙守军,积累巨石,待对方靠近,全部砸下去。”

    箭雨对楚军伤害不大,却不必阻挡,不能让对方轻松攻上越江城。

    不管对方进攻速度多么强势,只要越江城控制在大家手里,哪怕将来城池失陷,也要做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吩咐完,古剑雄没有停止命令,继续对聚集身边的燕军道:“马上准备火油,滚水,尽可能全力阻挡楚军。”

    “是!”

    城墙上,烽烟四起,烟火弥漫,局势变得异常凶险。

    然而,燕军上下并没有放弃,相反,准备全力以赴,与楚军大干一场。

    城墙下,楚军在燕军乱翻箭雨攻击下,形成盾阵,虽有伤亡,却不足以撼动全军,急速前行中,前锋部队,架着云梯,已经提前靠近城墙,正在架起云梯,顶端搭在城头。

    楚军气势如虹,准备快速攀登,开始夺城。
………………………………

第885章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越江城南面,楚军攻城军队,好像翻山越岭的蚂蚁,密密麻麻,沿着云梯,快速向上攀爬。

    空中飞动的巨石,长枪,不时袭来,砸在城墙,刺入走道中,使得城头枪林弹雨,险象环生。

    城头燕军唯有贴着城墙内侧,猫着身子谨慎前行,不然,随时随地,有可能发生意外。

    “可恶,这群混蛋!”古剑雄盯着顶端搭在城墙上的云梯,耳边不时传来距离撞击声,心中怒不可遏,连连暗骂。

    瞧着楚军不间断进攻,对方似有一鼓作气,攻陷越江城的心思。

    扭头扫了眼龟缩在城头内侧的燕军,古剑雄喝道:“准备巨石,还击。”

    先前连番箭雨射杀上千玄甲兵,却不曾重创对方,古剑雄事先命令军队,收集砸在城墙尚未破碎的巨石。

    此刻,楚军攻击上来,恰好变成燕军以牙还牙的利器。

    闻声,城墙中燕军,不顾枪林石雨,冒着随时可能被巨石砸伤,被长枪刺死的风险,站在城头,端起巨石,不畏生死投入战斗中。

    顿时,城墙上,巨石从楚军攀爬的云梯上面滚落,砸向正在攀爬的楚军,有些燕军,干脆直接拔起插在走道中,密集的长枪,快速行动,利用长枪,推翻搭在城头的云梯。

    还有燕军,利用手中连弩,站在墙垛后面,寻找机会,趁机射击楚军要害环节。

    燕军忽然还击,勇猛作战,给正在攻城的楚军,造成不小伤亡!

    不过,燕军挺身而出,没有任何防御的战斗,也造成不小伤亡。

    有燕军刚刚举起巨石,尚未扔下,远处飞来一杆长枪,恰好从燕军身体穿过,枪尖刺入走道石板中,枪身依旧刺在燕军身体中。

    燕军手中巨石脱落,身体直接被枪身力量挑起,直直悬在空中,看起来非常恐怖。

    还有燕军,端起巨石,空中一块巨石落下,恰好集中燕军手中巨石,两块巨石连击,鲜红血液自燕军额头留下,非常惊悚。

    更有燕军探出身子,趴在墙垛之间,端着连弩射杀正沿着云梯快速攀爬的楚军,一杆长枪袭来,自燕军后背穿过,整个人被射杀在城头,仿佛被倒挂在城墙顶端。

    林林总总,燕军各种各样的遭遇,攻城部队,伤亡极大。

    几乎是与楚军以命换命,短时间内,燕楚两军,在城头上展开拉锯战。

    城墙上方,皆为燕军血液,城墙下方,则为楚军鲜血。

    整座越江城南面城墙,被鲜血染得通红,好像艺术大师,刚刚用诛杀把城墙重新涂抹一样。

    燕军依然再守,楚军依旧在攻,花费巨大生命代价,联军谁也不肯主动放弃进攻。

    古剑雄率领城头燕军猛攻,面色变得越来越难看,照着目前情况,继续持续下去,纵然燕军勉强守住越江城,燕军上下,也不会有多少人死里逃生。

    何况,楚军攻势实在太猛,他不敢确定,燕军依仗城墙,能否继续坚守下去,或者说,即便坚守下去,又能守多久!

    带着燕军猛攻中,忽然有侍卫形色匆匆,穿过强林石雨,抵达古剑雄身边,语调着急道:“将军,西门告急!”

    “将军,北门告急!”

    “将军,东门告急!”

    几乎在半盏茶功夫内,东西北三处城门迎敌的将领,都派来守城侍卫,向驻守南门的古剑雄军团求援。

    闻声,古剑雄望着城墙下楚军,又看向城墙四面缠死的燕军,内心彷徨。

    东西北三门告急,南门楚军虎视眈眈,向三名等待将领的侍卫低声吩咐几句,三人冲冲离开。

    这时,古剑雄扭头对城墙中燕军喝道:“全力进攻一波,力争消灭城墙下半数楚军。”

    “是!”

    今日情形,超出古剑雄预料,非他可扭转局势,唯有尽可能消耗楚军有生力量。

    清晨,浓密大雾被江面吹来的冷风吹散,天气晴朗,阳光普照。

    安城,连夜激战,冯异,冯石虎两人里应外合,不仅成功驱逐韩奚桐帐下两万楚军,更夺取对方数十家抛石机。

    更重要,冯石虎通过俘获的楚军口中了解道:“昨夜有七万楚军出动,两万楚军进攻安城,余下五万楚军,在主帅韩炙潼带领下,向东而去,下落不明。”

    楚军口中下落不明,也许不想说,也许当真不清楚韩炙潼率军去向。

    冯石虎作为主帅,南征北战,听闻楚军出动七万,五万前往东方,很快猜出越江城去向。

    越江城,韩炙潼肯定带领军队前往越江城。

    沿江四城,唯有越江城在安城东方,且距离安城有百里之遥。

    倘若楚军冒然对越江城发动攻击,安城守军根本无从了解。况且,今日清晨安城附近有淡淡薄雾,影响视线。若楚军趁夜袭击,单凭越江城低矮城墙,及三万燕骑,很难阻挡五万楚军!

    策马疾行返回安城,冯石虎与冯异谋面,道出自己心中猜想。

    一面吩咐侍卫侍卫寻找楚国商船,协助侯尚明两人渡江,早日把江南情况告诉皇上。

    一面准备带领骑兵,解救可能陷入水深火热的古剑雄及越江城。

    避免越江城失陷,三位燕骑遭遇不测。

    在冯石虎心中,燕骑重要性,远胜越江城。

    城池没有了,燕军继续征战,失去三万燕骑,却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训练出征战善战,用丰富战斗经验的精锐。

    昨夜,冯异守城,吸引大量楚军主力,又利用床弩射出的火枪,暴露楚军行踪,对冯石虎骑兵征战取胜,有至关重要作用。

    却不曾听说楚军意图,更无从知晓楚军声东击西,主力军团进攻越江城的事儿。

    初闻,越江城处境,他就准备亲自带领军队前往越江城,解救城中三万燕骑。

    这支军队跟随他南征北战,又从江北抵达江南,长期在蔡国南方作战,在南方可谓战功卓著,变成楚军眼中刺,肉中钉。

    若被楚军破城,估计难留活口。

    可惜,他建议刚刚被提出,直接被冯石虎否定。

    相对而言,冯石虎擅长野战,奇袭,对守城之事,没有把握,更没有兴趣。

    总觉得,骑兵待在城中,不如在广阔平原中,杀的痛快。

    何况,冯异了解南方楚军攻城套路,两人对比,冯异更善于守城。

    闻声,冯异没有多言,时间不多,越江城处境扑朔迷离,又必须快速护送两名使者成功渡江,双方谁带兵前往越江城,均可以。

    冯石虎没有耽搁,仅仅把昨夜出征袭击楚军的留在城中,相反,重新带领一万铁甲骑兵,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赶往越江城。

    解救古剑雄与三万燕军于水火。

    此刻,越江城中,大雾在北方而来的江风吹拂下,逐渐散去。

    城墙前面,终于出现楚军踪迹,密密麻麻,南门被围困死死,欲从南门逃离,插翅难飞!

    地面上,燃烧火焰,火焰中,楚军与燕军尸体,互相层叠在一起,还有尸体被大火燃烧,散发出刺鼻气味。

    伤亡惨重的情况下,楚军依旧没有放弃进攻,不顾城头攻击,沿着云梯,迅速向上爬。

    城墙上,燕军处境更糟糕,纵然不断利用走道中石块,长枪,击杀沿着云梯攀爬的楚军。

    走道中央,依旧铺满一层石块,从石缝中,能看清晰看到燕军尸体,及石块下方猩红血水。

    经过半个清晨激战,楚军虽尚未攻破越江城,却凭借投石器强大攻势,把城墙墙垛砸的塌陷。

    整个南方城墙,仅仅剩下光秃秃的城墙,及各种死相燕军的燕军尸体,

    两个时辰的战斗,单单南面城墙,就战死约有五千燕军,虽然击杀更多楚军。

    但五千伤亡,对征战中,向来伤亡很小的燕军而言,亦是非常大的伤亡。

    燕军伤亡越多,意味着力保城池的希望越小。

    更重要,不久前,燕军侍卫汇报,东门楚军,已经利用投石器砸开城门,在燕军凶猛阻挡下,依旧强行向越江城中进攻。

    北门与西门情况亦非常糟糕,城门岌岌可危,随时有被破开的可能。

    越江城形势燕军,要么全军转移,在利用城中大街小巷与楚军作战,要么快速弃城而逃。

    越江城本身不大,楚军数量又远超过燕军,古剑雄没有与楚军在巷战中,展开拉锯战的想法!

    否则四门被攻陷,燕军无疑被堵死在城池中,插翅难逃!

    古剑雄满脸血液,也不清楚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不少地方已经结痂,

    他抬头再望了眼外面踊跃进攻的楚军,抓起斩马刀,吩咐道:“全军撤离,转移安城”

    闻声,凡听到古剑雄吩咐的燕军,不约而同望向他。

    征战中,燕军极少被迫转战撤离,今日越江城却被楚军逼得被迫转移。

    单单城南城墙上,就有数千燕军战死,就此撤离,实在太过羞耻。

    然而,古剑雄面不改色,抬手抹去脸上血迹,厉声喝道:“愣着干什么,迅速转移,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他何尝不愿继续坚守,可惜破碎的城池,燕军根本无法坚守。
………………………………

第886章 突破重围(四千字)

    古剑雄言语不错,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唯有保住性命,燕军终有卷土重来,东山再起,夺回越江城的机会。

    军令如山,燕军射出两拨箭雨,逼退攻城楚军,与古剑雄快速转移。

    撤离中,古剑雄扫了眼四面受伤燕军,对身边疾行燕军吩咐,道:“凡喘气的兄弟,不管伤势多重,务必全部带走。”

    楚军攻势太猛,似有拼死一战念想。

    在越江城南面,战死数千,乃至上万人,伤亡惨重。

    依他估计,楚军破城,肯定不会留下燕军活口!

    因此,绝不可拉下受伤燕军,否则,不曾战死沙场,亦会被楚军斩杀!

    “是!”

    一首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铿锵有力,荡气回肠,塑造燕军信念。

    使燕军不管在多么艰难情况下,都不会丢下受伤袍泽,独自逃之夭夭。

    先前古剑雄尚未吩咐,燕军士卒,便搀扶背着受伤燕军,快速自城墙中退去。

    大家互相搀扶,向越江城主街而去。

    起初,古剑雄命令侍卫带燕军,把城中所有战马聚集主街中,希望在楚军破城时,带领少数残军,与楚军进行死战。

    然而,越江城东门被攻破速度,远远超过事先预料,城中尚存大量燕军,若继续留下,反而会成为燕军屠杀对象。

    古剑雄带全军,撤离城墙时,在城墙浇上火油,把先前被投石器破坏的床弩,全部点燃,形成一道屏障,暂时阻挡燕军离开。

    此刻,主街上,三万战马,全部集中。

    四门燕军仓皇逃穿过来,形色匆匆跃上战马。

    骑上战马,那一刻,燕军仿佛在沙漠中,找到水源的行者,再次恢复士气。

    端坐战马上,整理甲衣,为连弩填充短箭,蓄势待发,准备冲出城门。

    自南门下来的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