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帝王-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国占着兵多将广,不光迅速拿下衡阳郡,南阳郡,还闯入少凉郡,以迅雷不及之势,快速占领少凉郡大半区域,这次罢兵。
虽说少凉郡是晋东地区面积最大的府君,可宋国在这场战事中攻下晋国七郡,又先后占领少凉郡与少阳郡大部分地区。
晋东九郡,宋国占据八个,燕军夺得晋北安庆郡和广元郡,及少凉郡大部分区域,想象这些,林枫只恨得咬牙切齿,连宋攻晋,简直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他相信,宋国若非因为朱亥死守的凉鸣关,是邙山北面第一险关,从东面难以撼动,依照宋国的狡诈,肯定会丢下燕国,独自攻郑。
但是,面对女帝的来信,他又不能不出兵,眼下宋国东面直接与燕国接壤,惹恼对方,尚未撤离的大军,一股脑涌入燕国,可是灭国之灾啊
再说了,南面占领郑国的州府,虽然肥沃,但在军事上看,不是很好,除非彻底消灭淮南道郑国实力。
不然若让宋军攻克,燕国南面也与宋国接壤了,事情就大条了。
。。。
………………………………
第105章凉鸣关之战上
眼下燕国的情形,让林枫有种想哭的冲动,这场战争后,燕国国土面积扩充,国力提升,他反而越来越不心安了。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万般惆怅,千百次考虑,他拿定主意,决定调张羽麾下数万人回京,取代赵鸿儒拱卫京城,赵鸿儒则带六万步兵,直接出庆州向东南,袭击凉鸣关。
不过,在见识过宋军攻击速度后,为防止又一次竹篮打水一场空,林枫特意留了心思。
嘱咐赵鸿儒,抵达凉鸣关时,不急于出战,守住凉鸣关西面,务必等待雷杰英等人,夺下淮南道,山南道区域,在与宋军联合,东西夹击凉鸣关。
避免宋军破了凉鸣关,又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淮南道,山南道,自己吃肉,不给燕军喝汤的机会。
最关键,此战之后务必要把凉鸣关控制在燕国手里,不然东南两面与宋国接壤,西面又是巨无霸赵国,北方满满草原,燕国真是危机四伏,毫无出路了。
思考良久,林枫觉的燕国眼下唯有先依附一个强国,最好能牵制宋国。
只是,宋国四面强国似乎都与自己有矛盾,西面的郑国,两国还在打仗,根本没法谈,南面的越国,因为段梦柔,恐怕也没戏了。
东面的梁国,似乎有点门道,但偌大的梁国,整个西面全部与宋国截然,余下三面全是大海,搞毛线,根本没法弄。
又花费心思正在变法,面对宋国暗地里挑衅,大多会选择妥协。
西面的赵国,更没戏了,两国之间有苍岩山,赵国无法攻打燕国,当然,肯定也就保护不了燕国了。
况且赵王武吉,这人靠不住,唯利是图,上次坑了燕国,这次又坑了郑国,再与他合作,迟早被坑死。
思前想后,林枫真的无助了,覆巢之下无完卵
南方,山南道,凉鸣关西面。
赵鸿儒带兵自庆州抵达后,既没有铁桶般围住凉鸣关,亦没有积极攻打,反而派出副将,曾经的红衫军首领冯异,带着三万人,开始攻城掠地,肃清凉鸣关一带,山南道各个州府,让凉鸣关成为山南道内一座孤城。
此时,山南道和淮南道已成为一片孤地。
西面,燕军切断了两地与余林道联系,刑伊柯带领的六七万残兵,早逃到邙山西面的上虞道。
余林道大部分地区不是沦陷,便是被水患湮灭,又有赵国攻占大片区域隔离,根本无力救援。
东面,凉鸣关,宋军二十万人,正兵临城下,凭借强大攻城器械轮番攻击,若非守将朱亥老成,守关有道,凉鸣关不晓的失守多少会了。
凉鸣关,西据邙山平原,东临绝涧,南接邙山,北塞群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北地东北第一雄关。
宋国若想从东方攻入中原,必须夺下凉鸣关这个咽喉,郑国欲攻宋,占据东部大地,亦需从凉鸣关而出,可以说,凉鸣关向东进可攻,向西退可守。
百年前,郑国先祖自从小诸侯手中夺凉鸣之地,在此设置凉鸣关。此关关城东西长七多公里,峡谷幽深,从东到西有近百里之多,谷道仅容十匹战马并行,地形与燕国北地的黑旗关无二。
从立夏到夏至,近两个月时间,雷杰英等人十五万骑兵,与冯异三万步兵,东西夹击。
雷杰英,白易生发兵十万,趁着兵锋正盛,与赵鸿儒汇合黑旗关西面。
三人相见,赵鸿儒出营招呼两人,雷杰英,白易生下马,把缰绳交给部下,两人匆匆走上来。
雷杰英一拳打在赵鸿儒胸前,笑呵呵道:“老白,真有你的,铁甲步兵太强大了,攻城时像群饿狼,太可怕了。”
“雷将军说笑,你们的骑兵也很厉害啊,南方三郡全被你们吃下了。”赵鸿儒抱拳轻笑。
“哈哈哈:”白易生大笑,兴奋的道:“还别说,这半年南征北战,真他娘过瘾。”
“恭喜二位将军了,这邙山一役,两位将军功不可没啊”赵鸿儒道。
“言胜过早,皇上在信中嘱咐,一旦两军合并,不光要攻克凉鸣关,更重要必须把凉鸣关掌控在燕军手中,此事难度不小啊”雷杰英到底老成,寒暄后,尽管面容中带着喜色,却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望着巍巍雄关,心中犯难,南征北战,攻城掠地,倒也难不倒他。
皇上下达的命令,让三人不光要攻下凉鸣关,还要在宋军手中夺回凉鸣关,更要保住邙山地区广袤沃土。
他自认为两军合力,十多万部队,与宋军东西夹击,纵然朱亥善于守城,也未必攻克不下来。
可皇上要求攻下凉鸣关,必须控制在自己燕军手里,他也深知凉鸣关重要性,乃东方到中原门户,宋军侵犯燕国的桥头堡,没了凉鸣关,燕国在邙山地区土地,恐怕会被宋军轻而易举夺走。
可宋军不是傻子,不会不晓的凉鸣关及邙山地区重要性,岂会轻易放弃凉鸣关。倘若双方争夺,燕军目前很难抵挡宋军兵锋。
赵鸿儒点点头,肯定了雷杰英的话。
目前燕军在邙山地区已经取得有利地位,若背面攻入凉鸣关,穿越山谷,出奇兵,远比东面来的容易,但两军东西夹击,如何把凉鸣关控制在手中,这的确是个不容忽略的问题。
宋军在晋国战场上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那风雨雷动之势,简直有荡平天下之气魄。
现今,燕国在南北两个战场也取得大胜利,但燕国上下,无不清楚,这与宋军掣肘郑晋有莫大关系。
一旦攻下凉鸣关,与宋军发生冲突,这既不是林枫所愿意看到的,亦不是燕军当前能够阻挡的,所以,攻陷凉鸣关,务必仔细盘算。
“先进入大营再说,此事务必尚需详细规划,我准备了好酒,大家边吃边谈”赵鸿儒邀请两人进大帐,再做盘算。
此时,二十万宋军已经连续攻击阳凉鸣关两月,期间用遍了各种攻城器械,可惜凉鸣关地形实在诡异,又城高墙厚,这两个月来宋军伤亡极重,却寸步难行。
“大将军,燕国人实在可恶,两月来攻陷郑国山南道,淮南道,这才合并凉鸣关西面,而今依然围而不攻,这早违背两国盟约,无耻至极,太无耻了。”
“很正常,肯定是宋军在晋国战场上的表现,惊到了燕国。若我是燕军统帅,为占领更多土地,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先占领土地,再消灭敌人。”宋国大将宋起说道:“况且,燕军在西面的做法,并非百无一例,他们占领了淮南道,山南道后,凉鸣关已成为孤城,饶他朱亥有多大能耐,城内没有余粮时,看他如何守得住。”
宋起,亦叫林起,宋国皇室子弟,女帝林疏影亲弟弟,为区别与燕国林氏,宋国林氏,通常亦会按国家名称取名。
此人,比林枫年长一两岁,是女帝林疏影亲自培养长大,极有才学,善于谋略,虽未在诸侯国声名鹊起,但攻晋之战,就由他全盘指挥。
对燕国在西面攻城掠地,他从不着急,每日直让士兵猛攻凉鸣关,虽唯有破关,攻城器械强大威力却让凉鸣关残破不堪,守城将士死伤惨重。
临行前,女帝亲自交代,一旦凉鸣关破关,立刻挥师西进,占领邙山以北全部地区,直接打通宋国与陈国之间全部区域。
这是一片极大的区域,相当于五个燕国面积,上虞道依然控制在郑国手中,余林道部分地区亦在赵国控制下。
可宋国上下,却毫不怀疑,在女帝统筹下,宋国能占领这片区域,为将来争霸奠定基础。
所以,宋起在等,等待燕郑内耗,一旦时机成熟,可直接破关,挥师西进了。
“可是,可是,凉鸣关内,铁骑军上下同仇敌忾,似有死守之态,咱们在东线猛攻,燕军却在西线掠地,即便像将军说的,末将以为就该从少凉郡出兵,灭了燕国,从北方攻入邙山平原,东西夹击凉鸣关,收获会更大。”副将有些不甘,继续问道,在他心里,燕国这样的小国就不该存在。
此次,攻晋伐郑虽说由燕国挑起,可宋国暗地里准备了五年,五年来宋国积攒大量财富,训练士兵,便是为了今日。
尽管宋军在晋国取得不俗战果,占领五郡之多,燕国却也浑水摸鱼,占领了晋北的弋阳郡,晋国少阳郡东面的确。
而今又在南方,趁着郑国西部主力被消灭,东部主力被困凉鸣关,贪心不足夺下山南道,淮南道,及余林道大部分地区。此行此举,实在可恶
“糊涂,燕国岂是说灭就能灭的,若能灭燕,燕国怎会苟延残喘至今,燕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注定是赵宋之间的缓冲地带,否则与赵国接壤,赵宋必发生战争,不利于宋国。”宋起说道:“皇姐曾说过,若无意外,燕国还会苟延残喘十年,一旦北方有诸侯国,实力大幅超出赵国,燕国注定首先被灭。”
。。。
………………………………
第106章凉鸣关之战中
燕国太小,小到不被任何人放在眼里,就像两块巨石夹缝中,艰难生长的野草
邻邦赵国又太强,无论谁攻燕,赵国潜意识里总会觉的对方会冒犯自己,有争夺北方霸主地位的念头。
这么多年来,无论晋国,郑国,或者塞外戎族,但凡攻燕,赵国必参与,可赵国的位置又决定了,要灭燕国,必须翻越漫漫苍岩大山。
微妙的地理位置,致使燕国在历代皇帝败光先祖遗产后,依然能苟延残喘数十年,不得不说也算得上奇迹了。
雷杰英三人聚兵自凉鸣关西面后,三日内日,每日仅派小股步兵,穿越山谷不断尝试攻城,试探虚实。
收效甚微,却也骚扰了凉鸣关内铁骑军,可惜朱亥似乎猜出燕军试探性意图,所以凉鸣关西面守军并不多。
宋军方面的消息,雷杰英三人自是了解,连日来宋军不断猛攻,肯定晓得燕军占据了邙山东中部地区,急于夺下凉鸣关,挥师西进。
“雷将军,围而不攻,终究不是好办法,一旦西面上虞道的铁骑军喘过气来,东进,赵俊五万骑兵未必能够阻挡,到时眼前有利局面,会化为泡影,咱们反而会陷入两面夹击之中。”经过数日观察,赵鸿儒察觉铁骑军主力多集中在凉鸣关东线,希冀一鼓作气,攻下凉鸣关。
可惜又不敢保证夺关后,控制在燕军手中,经过数日思绪与观察地形,心里大概有了主意。
“老白,你有什么办法直说,别拐弯抹角”雷杰英问道,三天内没有丝毫头绪,他开始稍稍上火,变的有点急躁。
在宋军面前夺下凉鸣关,难度无意登天,倘若动刀兵,两国发起战争,燕军失败不说,这不是林枫愿意看到的。
赵鸿儒也不隐瞒,示意雷白两人走到地图旁,指着凉鸣关地形,道:“二位将军,你们看,这凉鸣关在大山东线,距离咱们驻扎之地足有百里,这中间是一条狭长通道。
我以为,既然无法在宋人手中夺下凉鸣关,不如在山道之间,建立两座新的关卡,一座设在山道中央称之爻关,一座设在此地称之雷鸣关。留下雄兵,阻挡宋军西进兵锋。
需知,凉鸣关是中原通往东面的咽喉,若处在进攻地位的。对于自邙山向东方进攻来说,是必须控制凉鸣关的。否则,宋国势力控制了凉鸣关,则郑国的东进之路会被封闭。
但眼下情形,燕国不似郑国,东进有多条路可走,目前又处于守势,设立两座新关,并守住两座新关卡,切断东面来犯之敌,防止进犯邙山地区,保存战争胜利成果才为上策。
且两座新关修建成功,距离邙山平原更近,补给方便,容易防守。饶是宋军攻破凉鸣关,咱们死守爻关一线,宋军未必能攻克,知难而退也未尝不可能。
若执意攻打,侥幸破了爻关,也有雷鸣关抵抗,宋国西进中原步伐会被阻止,除非咱们无能,依仗两处天险,依然无法守住。
总而言之,凉鸣关利于攻击,也有防守功能,但新建的两座关卡,目的在于防守。
对于燕国来说,雷鸣关,爻关是门户,凉鸣关是向东的隘口,对于宋国来说,凉鸣关是门户,雷鸣关,爻关是西进的隘口,一旦两关建成,宋国很难从凉鸣关一线西进中原。
皇上下令,让夺凉鸣关,既有凉鸣关地理位置优势,更主要希望保住邙山地区,一旦两座新关建成,阻止宋军兵锋,自是不必夺凉鸣关,亦保住胜利果实,如此,两位将军以为如何”
没有任何犹豫,白易生便肯定了赵鸿儒的计划。“此计甚好,可与皇上意图违背,不晓的皇上是否同意,而且,若欲修建两座关卡,就必须立刻着手准备,否则,一旦宋军攻破凉鸣关,便无法阻挡对方脚步了。”
白易生支持这个建议,却也有顾虑。
“老白,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皇上不了解前线情况,才会做出夺下凉鸣关的决定,而皇上真正目的在于,保住邙山平原地区,所以,只要保住邙山平原新增州府皇上怪罪。”赵鸿儒解释道。
“老赵所言不假,此计划必须马上执行,你二人立刻寻找险峻之地,设立关卡,我去向皇上写信解释,倘若将来皇上怪罪,我承担责任”雷杰英道,他觉得赵鸿儒所言不错,很有战略眼光两座关卡一旦修成,宋燕两国将以三道关卡对峙,
无论任何地方发生战事,燕国邙山平原地区,却不会受到宋国攻击。
三人一致决定,说修建便修建,时间紧,任务重,赵鸿儒不敢耽搁,好在这三天驻防时,他带人亲自勘察了山谷地形,早已选好了地点。
既已说服了雷白二人,而今他只希望,凉鸣关守将朱亥可多坚持些时日。
凉鸣关战火依旧在继续,面对关外二十万宋国士兵,守城之将,朱亥依然沉稳有度,调兵遣将,御敌于关外,没有丝毫怯战,或弃城而逃的想法。
只是让他揪心的是,探子汇报,凉鸣关西面山谷内,燕军没有主动攻击,数万大军却利用山上岩石,把山谷中断一部分阻断,开始在上面修建工事。
在那段地方前,燕军设下了无数陷马坑,绊马索,山腰之上,巨石盘横,若战滚滚巨石,不光会短时间内堵死山道,还会给攻击者造成伤亡,基本上堵住了西撤之路。
赵鸿儒的想法很简单,绝不让凉鸣关之敌踏进爻关一步,要么死,要么降,况且修建城关期间,为防止铁骑军偷袭,他不得不小心谨慎。
十六万精兵强将,为修爻关与雷鸣关是夜以继日,在凉鸣关战火连天时,三日内,山谷中,一座雄关雏形拔地而起,横在山谷中央,把悠长山谷分为两段,具有了阻挡凉鸣关来犯之敌的作用。
宋军方面,宋起初时察觉燕军围而不攻,不觉的有什么意外,可时间久了,燕军攻下邙山地区,依旧围而不攻,宋起有些动怒了。
写信回国,给燕国压力,可惜林枫事先收到雷杰英来信,已默许了雷杰英等人举动,十几日又攻克不下,燕军依旧不见动静。
却收到消息,燕军攻凉鸣关久攻不下,饮酒作乐,似乎没有从西面攻破凉鸣关的意思。
又过十多日,宋军每日几乎打残西凉鸣关,铁骑军又会连夜加固,双方你死我活争夺,一时间陷入胶着状态。
不过,散布在各地探子,送回的消息却让宋起盛怒,燕军留守凉鸣关月余,寸步不前,竟在山谷中修建城关,看完信,宋起再也忍不住了,把手中书信撕成粉末。
亏自己先前从燕国方面着想,但燕军竟不光食言,还瞒天过海,暗修城关,这不明显在防备宋军么
凉鸣关雄关万丈,却非难以攻克,至今未破,多因宋起希望郑燕两国大战,宋军浑水摸鱼克关,挥师东进,趁机夺下邙山地区。
如今好了,燕军西面大军寸步不前,在山道,及大营四面埋下伏兵,禁止外人靠近,躲在山谷修建了爻关,又在山口修建起雷鸣关。
宋军再夺下凉鸣关管个鸟用,延绵百里的山道,根本不适合战斗,倘若强行破关,宋军不损失惨重才怪,但不夺下凉鸣关,这三月不是白白浪费了。
何况凉鸣关因为燕军修建的两道新关,西进困难,可若不夺下,来日被燕军攻克凉鸣关,依仗凉鸣关东进可攻的地理位置,宋军会遭受威胁。
他算瞧出来了,燕国上下全提防着宋国,明明联合夹击郑国,而今你却在西面围而不攻,修建雄关,这与坑爹有何区别,好在宋国携胜利之师,力压铁骑军,若其他战况,怕早被燕军坑死了。
恼怒之下,宋起下令猛攻凉鸣关,务必在燕军彻底修建完成两道关卡之前,抵达邙山以北平原,夺了山南道,淮南道等地,以泄心头只恨。
凉鸣关内的朱亥,在获悉燕军在山道内修建了爻关,又在西面山口修建了雷鸣关,已经知晓西退之路被堵死。
眼前凉鸣关内十多万铁骑军,活命地唯一机会,便是死守凉鸣关,等待来西面上虞道的救援。
不然,一旦破关,不是被宋军斩杀,为苟全性命,怕又须投降燕军,这对他,对铁骑军而言,是裸的耻辱。
被誉为郑国名将,东西两面却被一群籍籍无名的小辈围困,这是他无法忍受的。
“快,弓箭手,弩兵,全部在城墙上铺开”眺望着外面密密麻麻的宋军,攻城器械上,投出的箭矢,长枪,巨石,在空中乱飞,朱亥不得不做出决定了,把为数不多的弓箭手与弩兵,配送到城墙上。
两个月来,你攻我守的局面从来没有停止过,宋军凭借超级强大的攻城利器,没日没夜对凉鸣关发动袭击。
若非凉鸣关险峻,城高关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便是城内有二十万守兵,恐怕早也被破关了。
。。。
………………………………
第107章凉鸣关之战下
随着宋军攻势越来越猛,每一颗巨石落下,都会像石子落进平静湖水中,给城墙上造成不可愈合的裂缝,城墙上墙垛坏了又修,修了又坏,反反复复不知修建多少次了
十丈有余的城墙,在宋军强悍攻城器械打击下,在一点一点破裂,降低,整座城墙早被两军鲜血染红,在夕阳下,仿佛一堵矗立红墙,看起来十分血腥。
朱亥不清楚面对宋军昼夜不停攻击,凉鸣关中守军还能继续坚守多久。
粮草一天天减少,军械损耗严重无法补给,眼看着大军无法维持了,士兵伤亡惨重,没有药品来不及治疗,伤口开始溃烂,化脓,死亡,一个个被抬出去匆匆掩埋。
而今凉鸣关东西两面一攻一围,让关内人心惶惶,关内时常传播着宋军破关消息。而且不少铁骑军已获悉,西去返回家园的道路被燕军堵死了。
此战,不胜必败,已无退路
更可恶是,宋军在东面猛攻,燕军在西面修建关卡,派出不少人,经常在凉鸣关西面散播谣言,什么凉鸣关不保,铁骑军趁早投降不杀等等,这四起地谣言,像一柄软刀子,一次一次捅在快要绝望的铁骑军心窝里。
一晃数日,宋军攻击不曾停止过,凉鸣关在对方猛攻下残破不堪,根本来不及修葺,残壁断桓,岌岌可危了。
屋漏偏逢连阴雨,凉鸣关内所剩不多的粮食,也在今天早上消耗完了,朱亥及时差人压制了这个消息,可十几万铁骑军的伙食,根本瞒不了多久,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铁骑军士气恐怕又会下降。
朱亥心痛,心痛似刀绞,凉鸣关乃郑国在北方重要关卡,一旦失守,郑国在邙山平原四郡,恐怕迟早会易手。
他心中清楚,不是郑国朝堂放弃了凉鸣关,放弃了他们,相反郑国朝堂上下,非常重视凉鸣关内十多万守兵,刑伊柯大败,铁骑军在北方主力丧失几乎全部丧失,西面又有燕国大军汇聚,郑国朝堂也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而今,刑伊柯大败,自己若再败,郑国五年来花费数以万计巨资,无数心血,训练出的铁骑军,将全部付之东流,郑国国力势必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