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帝王-第5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坚持,坚持,大家坚持住!”关键时刻,李东溟不敢掉以轻心,在他看来,只要蜀军全力以赴阻挡出滚石冲击,将会大大减少对蜀军伤害。

    只要不冲破盾阵,蜀军凭借盾阵掩护,凭借刺出,可灵活移动的长枪,基本可阻挡燕骑冲击,那时孰胜孰败,尚难预料。

    此刻,蜀军心中虽恐慌,却亦坚持着,听闻李东溟言语,全军越坚持起来。

    半人高巨石滚落下来,在蜀军眼前,狠狠撞击在盾阵中。

    砰砰!

    砰砰砰!

    巨石与盾阵出巨响,阻挡巨石的蜀军前锋,在滚石巨大冲击力下,身体晃动,步伐不由自主向后退后。

    一时间,盾阵出现巨大裂痕!

    倘若盾阵破裂,滚石势必从蜀军身上碾压而过,盾阵之内,蜀军咬牙切齿,使出浑身气力坚持着,生怕盾阵破裂,毕竟,生死攸关时,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生命开玩笑。

    但是,山峰中滚石很多,不断撞击在盾阵上,每一次撞击在盾阵上,盾阵中,蜀军都会情不自禁后退,致使盾阵裂痕越来越大。

    好在滚石受到盾阵阻挡,冲击力彻底被消弱,即使后续滚石之间互相碰撞,冲击力亦没有之前那么强悍,不然蜀军形成的盾阵,早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了。

    然而,问题随之而来,盾阵出现缝隙,蜀军争取弥合时,燕骑冲击上来后,手中连弩开始天女散花似得,箭雨乱飞,射入盾阵之中。

    这种威胁,更甚于滚石冲击造成的巨大冲击力,凌乱的箭雨,射进盾阵中,导致拼尽全力的蜀军,不可避免出现伤亡。致使本来就困难的盾阵,开始出现破裂。

    好似打碎的镜子,许多地方出现空缺。

    这种现象非常糟糕,完全是无限循环恶化,蜀军伤亡越大,空缺的地方越多,又会增加伤亡,使得盾阵逐渐瓦解。

    李东溟目睹破裂的盾阵,冲击而来的燕骑,他第一次意识到,燕军在江北东征西讨,连灭数国,取得傲人战绩,绝非靠运气,燕军战斗力亦非浪得虚名。

    对方有今天地位,全靠强横战斗力及将领对战局的通盘把握。

    此刻,他及麾下蜀军处境忽然变得糟糕起来,盾阵防御力量在消弱,多亏在蜀军倒地后,不断有人补上缺口,但是,依然不能彻底避免蜀军伤亡。

    滚石被盾阵阻挡,一旦燕骑冲击而来,蜀军迎战,势必遭遇滚石碾压,那时,盾阵防御将变得零散,蜀军会变成案板中鱼肉,任由燕骑宰杀。
………………………………

740第740章蜀燕之战下

    昏暗天际下,夜色渐渐降临,二龙山南面,燕蜀两军开始搏杀。> 壹 w<wom

    此战,乃联军北上第一战,对联军至关重要!

    特别燕军出其不意的战术,完全出联军主帅韩炙潼,蜀军主帅温知明预料,战事开启,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枕戈待的联军大营中,气氛肃静而低沉,联军士卒手中紧紧攥着兵刃,等待随时可能到来的军令。

    五名将帅,韩炙潼,王政文,温知明,吴捷邵,身着铠甲,挎剑站在辕门下,借着黄昏光亮,全神贯注盯着二龙山战况。

    他们希望通过蜀军进攻,试探出燕军部署,及战斗力强大,唯有亲眼目睹燕军临战应变能力,大家才会根据燕军力量,做出针对性部署与计划。

    山道中,两侧竖起的山峰,遮挡了山道,暂时很难看清山道中究竟生什么事情。但是,山坡南面突的状况,他们却看的清清楚楚。

    从燕军全面潜伏,到忽然滚石冲出,再到燕军毫不犹豫杀出,战场局势瞬息万变,燕军度之快,在韩炙潼等人预料之中,燕军战术变化,又在他预料之外。

    作为百战老将,韩炙潼彻底看出来了,战遭遇的燕军将领,及燕骑,均不是无能之辈,不然,对方不可能在电光石火之间,使得进攻的蜀军,陷于被动地位。

    不过,这时候,韩炙潼,张雨亭等人,并未急于出手,相反,在等待燕骑精锐尽出,抓住合适机会,最好在燕蜀两军陷入胶着状态,联军出动,一举歼灭二龙山燕骑。

    蜀军主帅,温知明却不这么想,攻山之前,他预料到燕军很强大,但是,照着二龙山当前情况来看,燕军之强大,之狡诈,全然出他预料之外。

    此刻,山道中局势不明朗,山坡中,蜀军显然处于被动防御状态,已经开始出现伤亡了。

    目不转睛盯着二龙山南面战事,处于危险境地时,他已经吩咐帐下两名副将,郭骁虎,耿忠彪积极备战,若山上情况恶化,李东溟不能应付燕军,郭耿二将,会迅杀入山中,解救李东溟于危难之中,从而强行扭转局势。

    山腰中,一时间,风云变幻,大风迭起,征战彻底爆!

    燕骑不顾盾阵中刺出的长枪,直接无视那锋利尖锐的枪头,跃马跳起,跃马冲入盾阵中。

    他们刚毅,他们果断,他们无所畏惧!

    战马跃起,凭借出色马术,快跳跃,滚落地面,避开盾阵中蜀军长枪,任凭狂奔的战马冲击盾阵。

    那些战马跃起,直接飚向蜀军盾阵,几乎是眨眼中,强行破开盾阵,给后面奔袭而来的燕骑,造成冲锋射杀的机会。

    这个方法效果极好,却及其冒险,稍有不慎,骑士可会被摔成重伤,亦或者跳跃太迟,步入蜀军长枪之内,当场被将枪林刺杀,且死相异常凄惨。

    但是,燕骑却没有人退缩,一个个迎难而上。

    燕骑类似敢死队似得冲锋,使得盾阵中,情况异常糟糕的蜀军,在遭遇战马撞击后,处境变得越糟糕。

    不少盾阵,直接被狂奔从山坡跃起的战马撞击,冲击力异常强大,简直比滚石带来冲击还要强大。

    燕骑冲锋,战马成为活靶子,不时,有盾阵被战马冲撞出裂痕,阻挡的巨石滚动,引起蜀军混乱,盾阵彻底失去防御作用,后面控弦的燕骑,趁机箭雨射击,一鼓作气扩大战果!

    倒下的蜀军越来越多,燕军竟然没有任何人做作,直接动反击,不少人骑兵收起连弩,挥动环刀,冲杀了过来。

    马蹄震动,骑兵宛若山洪,从山坡中滚落下来,好似要冲破山坡中,一切阻碍的力量。

    黑衣骑兵,在阳光下,手中环刀闪烁寒光,使得这股力量变得越可怕。

    此刻,目睹燕军疯狂攻势,李东溟彻底着急了,心中暗自忌惮,事先根本没有想过燕骑会这么强大。

    而今,三万蜀军,面对十万燕骑,蜀军防御与攻击变得捉襟见肘。

    盾阵破裂,蜀军身影暴露,燕骑冲击,挥刀斩杀,山坡中,不少地方,两军接触,短兵相交,仓皇蜀军,开始四处逃穿。

    李东溟很清楚,若被动局面继续延续下去,蜀军肯定被燕骑彻底冲破防线,那时,将为有被宰杀的分了。

    临危之际,他忍不住大喝一声,咆哮道:“坚持住,伺机斩杀燕骑!”

    局势在恶化,一味死守,只会徒增蜀军伤亡,李东溟决定不再坚持死守,最好的防御乃是进攻,唯有蜀军全力以赴反攻,才会给燕军造成伤亡,改变局势。

    何况,蜀军仅仅被燕骑冲破盾阵,阵型被打乱,失去防御,引起全军惊慌。

    却非败军之兵,惊弓之鸟,快聚拢,依然会形成强悍防御力,消弱燕骑威力,从而减少蜀军伤亡。

    这时,仓皇而逃的蜀军,在李东溟吩咐下,好似受惊的恶狼,在狼王召唤下来,又快聚集起来,虽然仓皇中形成的盾阵,没有先前那般密不透风,把蜀军包裹的严严实实,但是成排盾牌上,架着一丈多长长枪,好似刺猬背部凸起的尖刺,依然进可攻,退可守。

    特别处于山腰中,燕骑迂回包抄很困难,反而增加了蜀军盾阵威力。

    这些之前散乱的蜀军,一字排列,盾牌保护全身,端着长枪,开始齐步前行,瞬间由逃离状态,又变成攻击状态。

    瞬时,使得燕骑冲击难度增加,杀戮蜀军的数量伤亡减少,李东溟察觉局势生微妙变化,不顾盾阵前局势,急忙解散盾阵,开始形成长龙,一字排开,直接迎接燕骑。

    大喝道:“兄弟们,打起精神来,全力以赴攻山,登上山顶,没人奖励饷银五两。”

    为鼓舞士气,他不得不临时做出决定,倘若激出蜀军战斗力,成功攻陷二龙山,蜀国朝堂与温知明肯定会大肆奖赏,每名蜀军五两饷银,根本不是问题。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每名蜀军奖励五两饷银,相当于他们一月的饷银,蜀军士气一下子被调集起来,进行度越来越快,与燕骑,好似来自两个不同方向的龙卷风,在山坡中相遇。

    一时间,两军攻伐,战斗开始就进入白热化,谁也没有放过对手的意思。

    蜀军防御力强悍,燕骑灵活性极高,两军接触,伤亡很大,前面的燕骑不断被蜀军长枪刺穿,失去盾阵保护的蜀军,亦成为燕骑,刀下,连弩下的活靶子。

    燕骑中,冯异目睹战场局势变化,亦不耽搁,即使山坡陡峭,他亦开始率领不少骑兵迂回。

    骑兵优势在于机动性,若抛弃优势,转而强攻,是非常愚蠢的方法。

    半山腰中,蜀军防御,燕军冲击!

    征战越恶劣,许多燕骑连人带马被长枪刺中,直接从山腰滚落,蜀军被冲散,遭遇射杀,尸体则被冲击的燕骑,踩踏的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这是一场比拼战斗力,比拼耐力,比拼双方将领临阵作战能力的消耗战。

    此刻,李东溟亦狠下心来,彻底放弃盾阵对滚石的阻挡,即使滚石下落,给蜀军造成伤亡,他依然选择一字长龙,阻击燕骑。

    不然坚持原地死守,蜀军会变成活靶子,一旦盾阵彻底破裂,蜀军将会陷入燕军包抄之中。

    杀戮可怕,十万燕军,很快分为猛攻和迂回两拨队伍,很显然,冯异不但要包围李东溟麾下部队,还准备把眼前这三万步兵全部消灭。

    山腰中,两军局势快变化,好似空中变换的云彩,蜀军变成圆形,把自己人保护在中央,避免遭遇燕军冲杀。

    冯异亲自带领骑兵迂回,这个过场非常艰难,山道崎岖,根本没有平原中那般让人肆无忌惮的横冲直撞。

    这一攻一守,主攻的燕骑,不仅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而且战斗力丝毫不弱,若非蜀军盾阵变化奇快,李东溟乃战场宿将,此刻,战争怕已经尘埃落定了。

    但是,当前冯异率领的燕骑,扣动手中连弩,箭雨飞,形成狂风暴雨式的攻击。

    簌簌,簌簌!

    箭雨穿过盾阵缝隙,射击在蜀军身上,横七竖八的蜀军无意被射伤,纷纷倒地。

    前面燕骑凭借骑兵度优势,不惧长枪刺出,利用冲击力直接横冲,前军战马与士卒被长枪刺穿,后军骑兵会快补上。

    即使蜀军防御很强大,即使给燕骑前军造成不小伤亡,但是依然阻挡不了燕军冲锋度。

    不久,两翼薄弱环节,在燕骑经过艰难突围后,双方短兵相接,手持盾牌长枪的步兵,瞬时再无优势可言。

    毕竟,燕骑距离他们实在太近,长枪难以回旋,在蜀军手里,简直变成多余的之物,唯有依仗盾牌保护自身安全。

    但是,在燕骑利刃之下,居高临下的攻击,手中盾牌亦不会形成全面有效防御,蜀军防御开始崩溃,伤亡逐渐增大。

    李东溟目睹战场局势再次被燕骑逆转,亦不敢掉以轻心,喝道:“前军防御,后军斩杀!”

    万不得已,唯有利用后军,穿梭在盾阵中,争取利用手中短剑,与燕骑搏杀,改变当前被动局面。
………………………………

第764章进退维谷,身陷重围四千字大章

    帅帐中,韩炙潼目光集中在张雨亭身上,三国联军将领,为帝国利益,确定选择主动撤离。>  1 >> 1xiaoshuo

    此刻,唯有越军将领张雨亭尚未表率。

    虽说楚越有矛盾,他与张雨亭不和,在众叛亲离时,依然对张雨亭抱有非常大期待,希望对方选择支持自己。

    况且,五国联军中,楚越实力最凶悍,若越军留下来,纵然没有蜀蔡吴三军,大军数量减少,却越精锐,亦有资格与燕军一战。

    再说了,东线岳云山部队生死存亡,扑朔迷离,若探子传回的消息,乃谣言呢?

    可惜,张雨亭给出的答案,让韩炙潼大失所望,只听对方语气淡淡的道:“韩将军,五国联军,皆为各自国家利益,当各自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或者面临伤害时,我想韩将军亦会坚持选择国家利益,所以,越国亦西进,确保越国利益不受损害。”

    连张雨亭亦不想为韩炙潼的冒险买单,纵然韩炙潼明白,数十万生命的代价,张雨亭也负担不起!

    奈何临危之时,众叛亲离的局面,依然让韩炙潼受不了,只觉得有种背叛的感觉。

    黯然伤神,神情冷漠,再也不言语,盯着一个个转身离开的将领,许久,语气轻飘的对陈侗羽道:“陈将军,迅整军,派出探子,快侦查刀锋战士动向,打探岳将军行踪。”

    “将军放心,两日之内,必有岳将军与燕军消息!”陈侗羽朗声道。

    此刻,四国将领全部率军离去,使得陈侗羽有种严重被羞辱的感觉,内心憋得怒火,更甚于被燕骑击败。

    兵贵神,中午时,吴越蔡蜀四军迅迁移,向西面而去,空荡荡大营内,楚军则原地驻扎,寂寞,空旷,有几分萧条。

    不管联军分也好,合也罢,出点全为在保全有生力量的情况下,争取歼灭燕军。

    所以,在联合达不到预期目标时,解散不可避免。

    而各国将领做法,非消极应对,相反,在积极备战,力争获取更大收益。

    大军分裂,为确定刀锋战士踪迹,各军纷纷派出大量探子,详细侦查燕军动向,希望在短时间内,掌握刀锋战士动向。

    若说起初联军将领,尚不清楚刀锋战士实力,当岳云山军团被全部歼灭,及温知明有意无意宣扬,使得诸将,大概清楚刀锋战士实力。

    特别温知明那句,联军遭遇的军团,均非燕军最精锐部队时,他们对燕军的恐慌,更甚于几份。

    沿途行军时,联军将领不断加强防御,派出更多探子,提防四面可能随时随地出现的燕军,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万幸一切顺风,西进之路中,暂时没有现燕军踪迹,使得心绪紧张,提心吊胆的诸位将领,稍稍松懈下来。

    两日过去,驻扎在越城北面的楚军,及西进的四国联军,先后收到有关刀锋战士的消息。

    消息远比想象中糟糕,燕军率领刀锋战士,不但击败了岳云山麾下楚军,更在南下途中,击败联军运粮的部队,彻底切断联军粮道。

    燕帝亲率刀锋战士,气势汹汹从南面而来,好似长江之水,冲击北岸之上,向内6蔓延。

    越城,韩炙潼率先获得消息,浏览消息后,身体微微晃动,面色一刹那,变得苍白,捂着胸口重重喘息,内心几近崩溃。

    他相信岳云山能力,相信玄甲兵战斗力,唯独不相信刀锋战士会击败楚军。

    可惜,事实与他期待中,截然相反,玄甲兵败北,岳云山被生擒,刀锋战士大获全胜。

    更重要,刀锋战士南下,先抢夺了联军粮草,又断绝联军粮道,使得联军处境,忽然变得非常糟糕,处在一个非常可怕地位。

    对他麾下的玄甲兵而言,更有遭遇燕军南北夹击,大军孤立无援的状态。

    一句话,岳云山军团失败,使得战场局势生翻天覆地变化。

    作为出色将领,曾经塑造出不败神话的将领,韩炙潼至今没有想明白,林枫怎样获悉岳云山消息,又怎么会在联军探子密切监视下,率领部队南下呢?

    倘若刀锋战士从燕国南下,联军散布在燕国南部探子,岂会探查不出来。

    莫不成,刀锋战士飞过燕南地区吗?

    自己对岳云山,对玄甲兵的过于自信,导致麾下十余万玄甲兵,忽然间,处于非常危险的地位。

    此刻,北上有强军,南下被堵死,粮道不通,韩炙潼不敢有半点耽搁,与陈侗羽短暂商量,带着麾下十余万楚军,直奔西线,追击四国联军。

    之前,他在赌,堵岳云山不会失败,可惜赌错了,导致在联军主力撤离后,楚军彻底变成一支孤军。

    更可怕,燕帝亲率十万刀锋战士,轻而易举击败十五万玄甲兵,其实力之可怕,不敢想象。

    亦表明,对方手下部队,有力量,击败他麾下军团,因此,若不迅逃离,楚军损伤将会越严重。

    一旦三十五万玄甲兵葬身燕国,即使熊魁率领部队,从东线登6,成功击败燕军,对楚国来说,亦是非常可怕的解决。

    此刻,玄甲兵要保全力量,他必须率领军团马不停蹄追上四国联军,不然,若与燕骑遭遇,事情会变得非常可怕,也许会造成他军事生涯的终结。

    前往西线的联军,在得到岳云山军团大败的确切消息后,四国将领短暂谋面,准备迅前往蜀国在江北势力,之后,率军南下,渡江回国。

    五国伐燕,联军屡战屡败,此番,十五万玄甲兵,又彻底被全部歼灭,他们见识到燕军真正战斗力。

    坚持在北方作战,对联军而言,没有任何好处,相反,还会不断损兵折将。

    他们彻底明白,连玄甲兵亦不是燕骑对手,联军在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之前,绝对不能轻易与燕军对战,不然,6地之战,将会成为联军坟墓。

    相反,联军转战南方,可利用长江天险,倘若燕军南下,滔滔长江,将会是燕骑坟墓。

    而且,南方江河湖海众多,每一处,都有可能让燕军损兵折将。

    加之,北伐之战,联军损失数十万部队,需要两三年时间恢复,才有机会继续与燕军作战。

    张雨亭,王政文,吴捷邵快渡江南下,准备训练新军,专门对抗燕骑,温知明却想将联军留下,共同抵抗燕军,争取保住江北势力。

    温知明心似明镜,蜀与燕主动分裂,却与联军伐燕,无疑是捅了马蜂窝。

    此番联军大败,燕军被吸引至西线,江北势力肯定会成为新的战场,若没有联军在协助,蜀军怕很难对抗燕骑。

    更重要,燕军若有机会渡江,蜀国孤悬西面,不可避免成为燕军率先攻击的目标。

    思前想后,温知明没有任何解决方法,相反,有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

    南面,杀气腾腾而来的林枫,率领部队迅北上,在他预料中,五国联军得知岳云山军团大败,该积极备战,与燕军进行一场决战。

    那时,燕军全力以赴,争取一战击败联军,一劳永逸,转而肃清四面残余势力。

    可惜,他收到消息,联军却望风而逃,向西线撤离,这使他异常恼火,觉得联军太过无能,让燕军失去全歼联军的大好机会。

    局面与他预估中稍稍背离,按照他的预定,战争结束,燕军该多数集聚燕宋边境,好穿过宋国,抵达燕东,袭击熊魁,平息燕东军事叛乱。

    而今局面与之截然相反,大量燕骑将向聚集西线,陈兵燕蜀边境。

    万幸,事情没有想象中糟糕,虽说局势与预料中不符合,但若稍稍调兵遣将,依然会向着有利于燕军的方向展,更重要,他无需调遣兵力,可一举横扫蜀国在江北势力,给对方重重教训。

    长期来,林枫都把蜀国当做燕国进入南方的跳板,即使燕军在没有战船的情况下,借助蜀国水师,依然可轻松进入南方。

    节骨眼上,蜀国却出尔反尔,与南方诸侯联合伐燕,给燕国带来不小危害,眼见局面越来越好转,灭蜀,将要逐渐提上日程了。

    不过,燕军目前任务,还是要先歼灭联军,特别是歼灭楚军,像林疏影所言,擒贼先擒王,狠狠教训楚国,严重消弱楚国力量,对方肯定会蛰伏。

    这个时期,便是燕军开疆辟土的大好时机。

    他行事向来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确定想法,就派出探子,给赵鸿儒等人去信,力争大军迅西进,联合追击联军。

    另外,抽调东线阻挡陈军的侯铭封部队,快进军宋国,直接向燕东方向转移。

    此后,连续两日,燕国南部地区,不断上演千里追击局面,虽说相差数百里之遥,刀锋战士短时间内没有追击楚军,但是,刀锋战士战马行进度,依然给楚军造成非常大的恐慌。

    行军途中,但凡有任何异动,楚军都会迅备战,准备迎敌,似有几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味道。

    第三日时,刀锋战士探子,已经追击到玄甲兵踪迹,而玄甲兵亦似乎察觉刀锋战士到来。

    毕竟,这两日内,对燕楚两军而言,不仅仅是拼度,更在拼情报,拼双方将领对战场情形的预估。

    但是,刀锋战士度优势,很大程度上左右决定局面。

    双方距离保持在三十里左右时,刀锋战士已经变得非常从容,淡定,好似牧羊的猎人,渐渐开始对玄甲兵进行围堵了。

    楚军得知四面出现刀锋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