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在新隋朝-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厥也好,匈奴也好,所有的草原民族的立国根本就是其骑射,当他们关注于贪图享乐,当他们每个人都吃喝不愁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会去经受那种艰难?当他们失去骑射的技术后,他们所失去的,就不仅仅是马背上的民族这个称号,还会失去更加多的东西

    他们会像那些八旗子弟一样,到了最后,除了天桥遛鸟,什么都不会

    等到那个时候,兵不血刃,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当然,杨承想得很美好,想要实施起来并不怎么容易,首先,想要让突厥一方的决策者通过这个条件,他就需要很多功夫

    毕竟塔鲁克不是什么头脑简单的人,只要稍微往深处想点,就能明白杨承的用意

    所以她拒绝了

    这倒也合乎杨承的意料

    但是有些事,并不是能放到谈判桌上谈的,在杨承眼里,真正能决定这件事情的也不是塔鲁克本人,而是突厥的那些贵族

    塔鲁克虽然现在仍然是可汗,但是看得出来,她和她弟弟在突厥的处境相当艰难,这原因自然就有臣权过大,突厥是由大大小小几十个部落组成的,这些部落当中真的每个部落都和隋朝有仇?未必那些部落里每个首领的头脑也都像塔鲁克那样?同样,这也是未必

    仔细想想吧,假如在这个部落遭遇到某些困难处境时,隋朝很慷慨的伸出了手,那会如何?

    一个部落不够,那就两个,两个不够,那就四个――等到大部分部落都支持杨承的建议后,塔鲁克有这个能力镇压下来么?

    杨承觉得,应该是没有的,假如塔鲁克要是有这个能力,她也就不需要巴巴的跑来大兴求援了

    就算她有这个能力,突厥发生内乱,无论谁胜谁负,国力必然衰落,到了那个时候,隋朝发兵,不仅会赢,而且死伤也会小的多得多得多

    无论如何,对自己都是有利的

    所以杨承脸上的笑容可是真的发自内心:“敢问可汗,这是为何?孤觉得这个条件并不过分啊”

    塔鲁克差点就想要爆粗口了,可是她看到杨承的脸时还是硬生生的将这种冲动压了下来,毕竟这里是大兴,不是她的地盘,不是她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方,她看着杨承的脸,然后很果断的将杨承真的不知道这个条件意味着什么的这个可能性排除

    一个满肚子坏水的人会这么纯洁?

    相信这个还不相信母猪会上树呢

    塔鲁克咬着牙:“为何?这点还需要本汗来说么,殿下应该很清楚么?”

    杨承表情很正经,眼神很清澈,心跳很平稳,语调很沉静:“孤,不知道”

    明人不说暗话?

    说这种话的人才不会说明话呢

    我就是不知道,你能拿我怎么样?

    杨承的想法很无赖,塔鲁克气的身体都有些发颤,牙齿也是咔呲咔呲的摩擦着,假如不是因为这里不是她的地盘,她真的想要把桌上的银刀子把杨承的内脏做成串烧

    这是一个自己打不得,也骂不得的人,塔鲁克将怒火好不容易压下去之后,朝杨承挤出一个杀气满满的笑容,咬牙说道:“既然殿下这么说了,那本汗也没什么好说了,天色已晚,本汗这就送殿下回府”

    杨承顺水推舟的起身朝塔鲁克拱了拱手,他可不觉得塔鲁克真的会送他,而且他也不确定这夜黑风高的,塔鲁克万一真的急了会不会在自己身后捅自己一刀,笑道:“可汗留步就好,孤自己可以回去”

    在塔鲁克杀人般的注视下,杨承举步,不过他走到门口就停下了,回头朝塔鲁克露齿一笑:“对了,可汗,孤刚刚说的话,您可一定要记得,此次朝贡,无论是突厥,还是倭国,所有的事项的决策权都在孤的手上,你们自然可以去拜见父皇拜见皇兄,可决策权在孤的手里,还有此次倭国的目的和你们也差不多,但是孤现在就可以告诉你,倭国想要的那些,大隋是绝对不会给的,至于原因,您也可以理解是孤和您的私交比较好,但是,假如您不答应这个条件,那么……孤想,您想要成为孤义姐这件事,也会有点困难呢”

    ===

    嘛,关于文化侵略那些话……你们当做是胡诌就好啦,不要当真

    ah

    ef=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a
………………………………

第二十六章 两国的目的(十二)

    杨承撒谎了

    他对于倭国不仅仅是要对方付出很大的代价,并且,他压根就没想过要把这些技术文化交给倭国

    原因的话,倒也是很简单,倭国离得太远了,而且这当中还有日本海的阻隔sg

    一个人假如想要从隋国到突厥需要什么?一匹马,还有一些干粮钱财以及防水武器,足矣

    一个人假如想要从隋国到倭国需要什么?一艘大船才可以

    而且即便是一艘各方面都完美无缺的船,也未必能安全的到达倭国,因为在这个依旧靠风来行船的时代,天公做不做美,实在是很重要的问题

    倭国在隋唐两朝派遣了大批的遣隋使遣唐使,但是这当中所有人都能平安的到天朝,然后顺顺利利的回倭国么?不是,有一部分人就会死在这往来的船中

    即便是到了七百年后的元朝,蒙古铁骑横扫欧亚,但是在倭国这里,却吃了一个大憋,他们遇上了一场诡异的暴风,然后大批人马死于这场风暴中,这也就是二战时期,11区的那个敢死队“神风突击队”里的神风

    一面是难以预测的风浪,另一面是只要人品不差到极点就不会遇到的暴风雪寒流

    杨承当然选择后者

    天朝属于大陆文化,其特点就是封闭,墨守成规,但是拥有着自己独立体系,倭国属于海岛文化,有着兼容性和拓取性,所以按照原本的历史流程,倭国在隋唐两朝获得了自己想要要的,然后凭借着其地理的独特性,他们也慢慢的发展出了独属于自己的体系

    而棒子就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存在,它既不是天朝这种大陆文化,也不是倭国这种海岛文化,它属于半岛文化,它既不能像天朝那样独立的发展自己的体系,也没有办法像倭国那样在吸取了大陆文化后发展出独属于自己的体系

    所以棒子的历史很尴尬,棒子的文化,也很尴尬,等到二十世纪,他们开始想着如何摆脱当时属于落后国家的天朝时,他们的措施就包括了禁止汉语,开始推广十五世纪时,他们本国世宗所主导发明出来的训民正音,也就是现在的韩文,然后当时他们还在沾沾自喜,可是过了几十年后,当他们想要去查看本国的古籍之时,全部都傻住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书写他们本国的古籍的文字不是他们所用的韩文,而是汉文

    于是这群傻了的棒子们就开始轰轰烈烈的,大韩冥国创造全宇宙运动

    好吧,扯远了

    倭国离隋国太远了,有种天高皇帝远的感觉,再加上其地理位置,杨承实在很难放心将这些技术交给他们,因为他知道一旦交给他们,他们就会发展出所谓的“和风”,这和杨承消融合的想法背道而驰

    等到倭国有了“和风”,在想要同化那就困难的多,既然如此,还不如就让他们继续守着落后的文化,等到各方面时机都成熟了,再想办法去进行同化

    相比起倭国,突厥里的近,交通也比较方便,派人视察也容易,而且以杨广好动的个性,他登基之后必然会去那里巡视,突厥想要弄出什么幺蛾子,也是很困难的,这样一来,也就加速了同化的进程

    杨广是很好动的,按照历史流程的话,他在位十四年,可是安安分分待在皇宫的时间不过三四年,其余时间都在车驾或者龙船上,各地巡游,三下江都,两巡塞北一游河西,三至涿郡,和他相比,某十全老人也算是弱爆了

    既然已经打定注意不让倭国获得那些技术,那杨承也就无所谓再和他们说些什么,随便从礼部派出一个口才不错的人去和他们打太极拳便可,至于他们怎么互打嘴炮,那就不是杨承能管得到的了,毕竟他口才这方面只能说是笑而不语,但是无论怎么样,礼部的那群人都是读了十几年书的,又是在官场里混了这么多年的老油子,要是这样都弄不过那群倭国猴子,实在是说不过去啊

    而那些和尚留在这里,杨承倒没什么异议,反正只要让他们死死的待在寺庙里,不能外出一步,谅他们也弄不出什么花样,当然,杨承也不介意向他们推广某名为净土真宗的玩意

    嗯,先要喝酒?没问题,想要吃肉?没问题,想要结婚生子?没问题,想要开后。宫?没问题,只要你们有这个钱,有这个能力可以

    当然我们也消你们回国后能够举起一杆大旗,土一揆来一发,国一揆也来一发,等把倭国搅得乱七八糟后,我们可以发誓,把你们送去见佛祖

    至于驿馆那里,倭国使团也要好好地监视一下

    虽然说倭国这次进贡的那些东西都是隋国遍地都有的玩意,但是倭国作为一个金山银山不算少的国家,那些使臣们身上没点钱,杨承也是不信的

    可以想象,当他们不能按照正规途径获得那些技术,他们就会另辟蹊径,会从百姓那里入手一些书籍,虽然说什么去其糟泊取其精华,但是前提是得要有艾这样一来的话,倭国还是会获得一些东西的

    杨承,是一个很小气的人,而这个时候,他就是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严监生以及等等等等古今中外吝啬鬼灵魂附体,倭国别想从他的手里夺得任何东西――不过那些春。宫图之类的倒是可以免费附送,消他们能为全世界的绅(hen)士(tai)们奉献出新的喜闻乐见的东西,创造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女艺术家……

    杨承觉得自己虽然吝啬,但是还是像黑夜里的那盏明灯,为倭国指明了未来的发展道路

    他觉得自己其实也很伟大

    他知道自己这五年里,虽然貌似没做什么事情,但是毫无疑问是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而对倭国的行为,应该是最大的一次改变,至少在他认知范围里,是这样的

    他拯救了不只是石头城三十万无辜百姓,甚至可以说是救了整个战争中三千多万人

    杨承看着自家王府房檐上挂着的一个个鲜红灯笼,脸上露出了很放松的笑容

    虽然他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孩子是男是女,但是有一点他可以确信,他的孩子一定不会是什么歪瓜裂枣

    佛教里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救了三千多万人,论功绩给他立个丰碑也不为过,相信老天爷应该不会这么缺心眼,折腾他不够,还去折腾他的孩子吧

    ===

    被审核了,我很欣慰(够)然后发现了一件奇了葩的事情,的字数应该只有两千四多点,可是,难道是我眼睛有问题?现在怎么变成两千八?
………………………………

第二十七章 两国的目的(十三)

    接下来几天,杨承当然不只是要去帮忙布置王府,还有一些别的事情要做

    比如说,和杨广一起接待突厥使团

    虽然杨承和塔鲁克在私下里已经算是相互摊牌了,可是以天朝的来者便是客的习惯,假如不摆酒宴请的话,实在是很丢面子,更何况这其中的一方还是朝廷的话,那可就算得上是国耻了

    因为这次突厥使团的人员地位都不低,所以他们的待遇规格也要比倭国高上不止一个档次

    和倭国差不多,觥筹交错之时塔鲁克向杨广献礼,当然,他们的礼物也要比倭国的木竿草绳高不止一个档次,都是黄灿灿的金子,而且出手非常的狗大户

    见到这个场景的杨承,很自然就有了打土豪分家产的想法

    塔鲁克也在席间递上了国书,向杨广报告了此次来朝贺的目的,当然,她只说了第一个目的,想要成为杨坚的义女

    突厥和隋国虽然这些年纷争不断,但是多多少少都对隋国有些一些认识,知道隋国以天朝上国自居,知道该用怎么样的语言措辞去书写这封国书,所以他们的国书要比倭国的国书更得杨广的欢心

    不过杨广的喜悦在听到塔鲁克提出想要成为杨坚的养女时就被击的粉粉碎

    然后他就开始了顾左右而言他

    这让塔鲁克很气恼,你东西收了,不干活,怎么可以?

    的确不可以,但是人家是监国太子,不可以也变成了可以

    塔鲁克拿杨广没办法,于是就把气撒到了杨承身上,当然,她不可能拿把刀把杨承nb,但是那眼神——毕竟昨晚,是杨承亲口告诉她,他会阻止自己成为杨坚养女这件事的,所以现在塔鲁克将错都归到杨承头上,倒也是情有可原

    不过杨承这次是真的膝盖中了一箭,非常的无辜

    平心而论,杨广倒真的不在意自己是否会多出这么一位妹妹,甚至可以说,他很消自己能够有这么一个生猛的妹妹,毕竟从某方面来说,这也能从侧面表现出他的彪悍

    但是,杨坚那里怎么办?

    认个义女不是说说就算完的啊

    这要内史省拟旨,门下省纠核,皇帝本人花圈通过,盖上玉玺,然后才能给尚书省中的宗正寺,让宗正寺去处理宗族的谱牒……

    就算,忽视皇帝本人花圈通过这个问题,下了旨让塔鲁克成为杨坚的义女,但是这事也没这么简单的就算完了

    按照传统,一个人家得了一个孩子,无论如何都是要庆贺一番的吧?皇家更是如此,即便这个孩子不是亲子,是义子,那也是孩子,你不用像得到嫡长子那样大赦天下,免多少多少年的税收,你还是要表示一下的对吧?

    至少你得弄一个认亲仪式吧

    可杨坚,他能出席这个认亲仪式么?

    明显不能

    他现在连起身这种动作都做不到,哪有这个闲工夫去出席什么认亲大会?

    毕竟天朝人都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现在除了像杨素高颎这种比较核心的官员知道杨坚究竟病到什么地步,大部分官员和百姓一样,只知道皇帝得了不能处理朝政的重铂但到底是什么铂他们也不清楚

    那突厥使团所得到的消息也就是如此,塔鲁克怎么知道杨坚居然是中风?

    如果现在的皇帝不是杨坚而是杨广,那这事倒也就真的这么成了,虽然说杨承很难接受突然间冒出来一个比自己还大一岁的侄女——但是,凡事没有如果

    所以这只能对塔鲁克露出一个悲伤地表情了——嗯,杨承笑的仿佛看到天上突然掉了几百万……

    这个比喻貌似不怎么恰当,因为他就是被一捆钱砸穿越的……

    塔鲁克的金钱攻势没有什么用处,她只能愤愤然的回到驿馆,至于她在驿馆中破坏了多少花花草草,不可考

    突厥和倭国也算是难兄难弟了,一夜十四郎翻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努力地想要说服那位大腹便便的鸿胪寺官员,可是这位鸿胪寺官员只是像一个孕妇一样扶着肚子笑啊笑的,一夜十四郎的舌头都快翻烂了,这官员还是像个弥勒佛一样的笑容满面

    这个时候,一夜十四郎身边的一个官员向一夜十四郎提了一个建议:你光在哪里说大白话,这谁不会,你好歹要出点血表示出点诚意吧?

    一夜十四郎听后恨不得把那个官员给大卸八块,你行你上啊他也不是不想给东西,但是实在是囊中羞涩,他也没想到大兴这里的物价居然会这般的离谱,买本书都那么贵,他才买了两三本,居然就没钱了

    他原本倒也想要靠隋国的回礼来改善一下生活,但是隋国的回礼似乎还在准备中——那他总不能在那些官员面前打白条吧?

    但是,就算他想要靠隋国的回礼来度日,恐怕也很困难

    按照常理来说,隋朝应该回比贡品高十倍乃至百倍的礼,这次隋朝也的确是很大方的回了百倍的礼,一共就进贡了那么点青铜器还有草绳竹竿,不回百倍实在是丢脸,可问题是,谁说回礼一定要回金银珠宝的?

    杨承很慷慨的,回了他们一堆佛教经典——你看,我都不要你手下的那些和尚去抄经书了,直接让工坊用活字印刷把这些经书都印出来了,你把这些带回国家也算是能交差了吧?

    一夜十四郎欲哭无泪,可是他能怎么办,跑到皇宫抱着杨坚的大腿求资助?把这些书倒卖出去?这些书籍都是市面上流通的佛经,没事找事谁会要,而且上面还印着皇家的标记,普通的小老百姓谁敢碰?

    用杨承的话来说,这是《xx经》倭国皇室特别版

    当然,杨承也没丧心病狂到让他们活不下去,假如他们只是乖乖的待在使馆,什么事都不干的话,一日三餐好酒好菜都还是有保证的

    虽说是难兄难弟,不过突厥看样子要比倭国好得多,因为他们兜里有钱,而且杨承也没像对待倭国那样派人监视他们,他们想要买什么书籍,随他们的便呗

    但是塔鲁克她想要的不是这些书籍,所以她现在也很纠结,理智告诉她绝对不能顺了杨承的狼子野心,答应她的要求,可现实告诉她,假如她不答应的话,既没有隋皇义女的头衔,也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技术匠人,那么她这次的出使就算是彻底失败,这已经不是花了大量钱的问题了,而是她回到突厥后,那些突厥的王公贵族会有怎么样的反应

    相比之下,她这次带来一同出使的贵族就要好得多,至少心情很好

    塔鲁克她自然不会去选那些对隋廷有仇恨的贵族一同出使,那是彻底的作死行为,她选择的都是那些对隋廷有好感,甚至非常消成为隋人的贵族

    所以,任何地方,都有x奸

    这群贵族原本就偏向于隋廷,当面前出现小山般的金银珠宝时,他们就真的差点没把自己名字改成汉名了

    然后送礼的人还给出了各种贸易优惠条件,让他们垂涎三尺,一座座更大的金山正在向他们招手呢,不过那人话锋一转,表示这一切的前提是,塔鲁克答应杨承的条件

    已经被金山迷了眼的贵族们忙不迭的答应,纷纷表示自己一定会说服可汗的,事实上,现在假如让他们杀了塔鲁克,估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塔鲁克的情况很危险啊……

    不过杨承才不会管这种事情呢

    贸易优惠条件,能和突厥人做生意的可能是什么老百姓么,当然是官商,全天下最厉害的官商出自谁手?这不就是在从杨承身上割肉么,所以心疼到发颤的杨承自然不会再给一分钱,那些送出去的金银珠宝,全部都是从国库里拉出来的

    杨广很支持自家弟弟的坑人行为,因为这种行为一时半会也是起不了太大效用的,等有很大成果的时候,就是他成为帝王,为自己功劳薄上记上浓墨重彩一笔的时候

    ===

    居然连续码了三章,看来状态不错翱
………………………………

第二十八章 有情人终成兄妹(划掉)眷属

    杨承要结婚了

    再一次结婚

    明明他和陈宁蕊已经是法定意义上的夫妻,而且是已经做了五年的夫妻m

    可是直到现在,才算真正的举行仪式,而且还是非常残缺的仪式

    没有轰轰烈烈的迎亲,没有什么却扇诗,甚至没有什么宾客来迎亲

    杨承觉得实在很对不起陈宁蕊,特别在看到陈宁蕊很满足的时候,心中的愧疚更深了

    陈宁蕊放到他穿越前,那应该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不论身份,单论相貌就是足以让众多钓丝顶礼膜拜的女神

    那以前世杨承的条件来说,能够娶到这么一位女神简直就是祖上冒青烟福分,不放个三天三夜的烟花爆竹简直对不起给自己和女神牵线的月老

    可是,一切都只是假设,现在他们所拥有的,就只是这么一个不能算是简陋,但是非常冷清的布置

    他们有点像电视剧里的那些私奔情侣,情到浓处了,双膝噗通一跪,然后就开始拜天拜地拜父母,再来一个夫妻对拜,于是开始没羞没躁的啪啪啪

    和他们相比,自己也算是比较幸运的吧,至少该有的那些东西,还是有的,杨承在心中安慰自己,试图减轻一点沉重的愧疚感

    但事实上,唯一能让杨承轻松一点的,就是陈宁蕊身上的嫁衣了

    他答应过陈宁蕊,一定会给她一件远远超过萧霓裳当时所穿的嫁衣,他做到了

    萧霓裳的那件嫁衣并不是那么好超越的,杨承是独孤后最宠爱的小儿子,萧霓裳也是独孤后非常满意的儿媳妇,当时那场婚事又是为了给独孤后冲喜,所有的一切都是高规格高标准的,比如说,萧霓裳的那件嫁衣

    没记错的话,那是由江南绣工最佳的十几个处子绣娘花了近一年才完成的,而上面所用的金线几乎有小半斤重,然后镶嵌了各色宝石玛瑙珍珠,与其说是一件嫁衣,不如说是一件艺术品,虽然当时杨承眼中那只是一件“绿色绣金喜服”,可其中的门道完全不仅于此,只不过他不曾去关注罢了

    所以假如想要在绣工以及喜服上的事物上胜过萧霓裳的那件,胜率非常渺茫

    萧霓裳那件衣服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中规中矩的嫁衣,而且已经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