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活在新隋朝-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汉王军有七万人,蒲州军才一万人都不到——嗯?城墙上那面绣着“高”的旗帜是怎么回事?
有“隋”很正常,那是国号,每个城都有这面旗,这次杨谅出征也带着这面旗
有“杨”也很正常,因为蒲州兵的现任统帅就是刺史杨弘,军旗上绣统帅的姓氏很正常
可是高……蒲州有什么姓高的,还地位很高的人么?
作为先锋的裴文安一时想不通,于是立刻就派人将这条消息汇报给杨谅,而他则是前去叫阵,在他看来,即将到来的七万兵足以让蒲州城不战而降
骄兵必败,这句话是没有什么错误滴
往后百里,就是汉王杨谅的大帐,此时他和王頍萧摩诃等人正对着地图指指点点,在听到了什么高姓将领的旗帜时,他们都没能反应过来
但是史万岁反应过来了,同为隋初四将,他怎么会不知道高姓将领是谁?
“让裴文安立刻撤退,快!”
杨谅看到史万岁这幅样子,心中有些不悦,他的想法和裴文安差不多,蒲州兵就这么点,有什么好怕
史万岁很快就给了他回答:“那应该是高颎的军旗了”
“什么?”帐中的气氛顿时不对劲了,虽然高颎这些年备受冷落,但是威名依旧存在
史万岁继续说道:“高颎既然敢把这面旗帜插在上面,说明杨广已经有了准备……蒲州里面不可能只有一万军队了,应该会更多!”
一直被呵护着长大的杨谅顿时觉得自己这颗小小的钵心要碎一地了
===
貌似前面有点错,我一直以为蒲州也在江南的,没想到居然在大兴这边,都是年过半百的了,跨大半个天朝做暂代总管,这是什么精神啊
于是……又是一年卖肾日,肥秋你不坑我可好?
a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a
………………………………
第九十三章 给你一个下马威
虽然史万岁吼得很响,但是这声能还是没办法转换成动能,等到传令官赶到蒲州城外时,他只能看到地上一滩滩血印子,七零八落的武器——还有一字排开悬在城墙上的那一颗颗人头。
嗯,高颎的手段粗暴而又简单。
你既然叫阵了,那我就陪你打。
裴文安所率领的先锋军只有五千人,很快就被高颎的三万人马草虐的连妈都不认识。
高颎有意给杨谅一个下马威,也希望借此能够让大兴的杨广放下心,所以他也不管斩俘虏符不符合道德,噼里啪啦一通斩,然后根据他们的铠甲装饰分高低贵贱的挂在城头山上,而最瞩目的那个位子,自然是裴文安的。
至于剩下的尸体,高颎倒是很人道的——挫骨扬灰了。
他要借此向杨谅的叛军喊个话——想要逃得话,现在就给我逃,假如你撞在我手里,对不起,裴文安他们就是你们的下场。
得知了自己先锋部队全灭这个消息的杨谅气的脸皮发紫手脚发凉,他也不知道摔了多少东西,但即便这般疯狂的摔东西,也没有办法熄灭他内心的怒火还有——恐惧。
没错,他在害怕,他很害怕。
历史上杨谅在很轻松的取得蒲津关,眼看京畿就像一个没穿衣服的姑娘躺在他眼前,但是他最后却缩了,却逃跑了,不继续往里面打了,这是为什么?因为一旦跨过黄河,这就意味着他要和隋炀帝正面对抗,很可惜的是,杨谅有这个胆子去造反,却没有胆子去和隋炀帝正面对抗,于是就在反军撤退之时,他们也错失战机,最后被杨素率军割草无双了。
这个时代的杨谅并没有比历史上好到哪里去,甚至还不如历史上的,历史上的杨谅好歹参与过和高丽的战争,虽然说他只是一个挂名统帅,但是这个时代他干了什么?和突厥的战争中他把所有的脑细胞都奉献给了和高颎内斗上。
如果他是一个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人也就算了,很明显,他两个都很外行。
相比起杨谅的一张白纸,杨广给出的答卷就要令人满意的多了。
杨谅也在生气,嗯,他再一次,出师不利了。
拉拢大同边军没成功,没关系,这是准备阶段的事情了,拉拢各州刺史没成功,没关系,这也是准备阶段的事情了,拉拢各州军队没成功,没关系,这还是准备阶段的事情了——反正,还没开打的时候都是准备阶段。
可是这次呢?
开打了。
然后被草虐了。
这游戏还怎么玩!
前面几次虽然失败了,但是知道的人并不多,对士气也不会有什么大影响,可是五千人全灭,灭的连渣渣都不剩,这种事情怎么瞒得住!军队的士气又该怎么办!
杨谅很想咆哮,他同时也很想要逃跑。
并州是他的地盘,他在那里有地利有人和,并州又是一座坚城,里面的粮食储备也很好,在里面缩一年半载还是没问题的。
打仗的时候,你不可以骄傲,因为那会输,但是你也不能觉得害怕,因为那同样也会输。
杨谅既然存了这种心思,这场闹剧差不多也就要落幕了。
……
蒲州城墙上,高颎一身戎装,手扶腰间宝刀,虽然他已年过半百,而且因为这些年的不顺,头发也有些花白,可是此时依旧英气勃勃。
一场开门红是相当重要的,之前的草虐叛王前锋队无疑让全城军民士气大振,让高颎也振作了起来。
他这段时间受尽冷落,所以就窝在书房里读书,看到了孟子的一些言论,然后他想起似乎某人比较推崇这位,仔细读了一下,他倒也不完全认同,但是里面有些言论还是很得他心的。
比如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没错,他现在不就是在经受磨难么,等到磨难过去,他不又是那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仆射么!
至于年龄……姜尚古稀之年尚且被周文王拜为相,他今年距离七十岁可还有十几年呢!
远处传来马蹄声,虽然不响,但却很清晰。
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mp3啊金属乐啊的来摧残人的听力,况且高颎又是武将出身,所以听力也算不错,他微微眯起眼睛,伸出左手,一会就有一个人在他手上放了一个棍子——望远镜。
这不是蒲州府军的装备,这是大同边军的装备,因为他们要随时测探突厥有没有什么动作,望远镜明显是很好的帮手。
高颎在刚刚抵达蒲州城看到几个大同边军时差点吓得不行。
大同边军都出动了,那这事可就不简单了啊!
好在大同边军很快就向高颎解释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虽说他们的理由貌似很充分,但是较真起来,还是脱不开一个擅离职守的罪名。
不过高颎他不会这么蠢的要给大同边军扣这个帽子,他不害怕大同边军,他害怕的是大同边军身后的那个人。
周王杨承。
汉王杨谅造反这条消息传回大兴,高颎就想过平叛人选,除去杨广,也就他和杨素杨承两人,然后当时他觉得最有可能领兵的应该是杨承,事实却出乎他意料,这个大馅饼居然砸在了他的头上,他后来稍微调查了一下,在他去东宫之前,太子杨广先是见了杨承——这么一来也就是两种可能,一是杨广一开始就想着由高颎领兵平叛,但是害怕杨承多想,所以特地告知一下在说明一下原因,另外一个可能,就是杨广起初是想要让杨承领兵,但是杨承却推荐了高颎。
高颎和杨承——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他们当年关系最不好的时候也就是杨勇还是太子的时候,但是现在太子已经换人,那他们两人的关系也就这么没有交集,仅此而已。
买卖不成仁义在,官场上其实也很讲究这种事情。
……
马蹄声越来越响,望远镜里的景物也越来越大,到了最后,不需要望远镜,也能看清出了什么事,杨谅的大军到了!
那么一瞬间,高颎感觉到了杀气,但是这杀气后面就变成了恐惧。
一个没有杀气的军队是没有任何存在价值的。
高颎居高临下的欣赏着叛军士兵眼中的恐惧,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在裴文安那只瞪大了眼睛的头颅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诡异。
===
magi延迟了半小时,我表示我不高兴,我表示我要像富奸一样休刊!开玩笑的,看了一下36单的预计阵容……这么挤真的……没问题!?
………………………………
第九十四章 加点料
假如叛军中的士兵仔细的看一下杨谅出征时的命令,那么他们大概会逃得无影无踪吧。
其中有一条,大将军綦良从滏口出发,前往黎阳。
而滏口就在慈州境内。
历史上杨谅也下了这道令,但是历史上的军令和现在却是两码事,因为历史上杨谅集结了三十万大军,他可以给綦良至少五万的人马,但是现在杨谅一共才十几万人马,怎么可能给出三分之一的人马去攻打别的地方?
他能给出五分之一就很了不起了。
而事实上,綦良这次只分到了两万人都不到。
这仗还怎么打?
慈州的确只有一万人马不假,但是这不代表他们不能从别的地方借兵啊!
他们也这么做了,上官政动员慈州府军的当天,王蛇就派遣一名大同边军前不远处的赵州借兵,带着他大同边军镇守将领的信物去的。
赵州当时还不知道自家刺史已经死在并州总管府这件事,看到一个士兵带着敲有不远处慈州刺史上官政官印的手令,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毕竟他说的实在是有些骇人。
汉王杨谅造反?
这块地方有多少年没遭遇过战事了?
就在他们将信将疑之际,这位士兵又掏出了一枚玉器,作伏虎状,赵州此时的最大掌管,赞治倒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了,看到这枚玉虎表情就有些不对劲了。
虎符,是封建时期最常用的调兵遣将的信物,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左边的交给将帅,右边的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合二为一,成为完整的虎符,才可以调兵遣将。
这枚也是虎符,但是却不是一般的虎符,全天下独一无二,只有大同边军才拥有的虎符。
形状和朝廷保存的右符相同,但却由玉雕刻而成。
这也是当年杨承“病重”时期从杨坚那里讨来的一个便宜,杨广现在虽是监国太子,重权在我,但终究不是皇帝,所以也没有对当年杨承所得到的那些特权动什么刀子,但是等到杨广登基了之后,那可就难说了。
这是因为大同距离朝廷实在有一段距离,万一突厥入侵时发现兵力不足,那么就要去最近的地方求援,而这枚玉虎就是求援的最佳信物。
有上官政官印的手令,还有大同边军的虎符,这样的话——赞治手一挥,借兵!
两万兵vs一万兵,那么大部分人都会押人多的那边赢,但假如是两万兵vs两万兵,甚至是两万兵vs三万兵,那可就难说了,谁让杨谅动作这么慢的?
更何况,按照他们的战略目标,只有杨谅本部的七万人才是精锐兵马,而警惕大同边军的乔钟葵那支则是次精锐,至于剩下三支……其实都是一群老弱病残,虽然不能说一点战斗力都没有,但是基本也不怎么能打。
真是一场好戏……
……
十月二十六日,在某个旮旯角落里得知杨谅大军开拔消息的宋波终于结束了为期近八天的闭关,摆出了好几个pose之后,大手一挥,目标——汉王杨谅那鲜美娇嫩的菊。花!
众禽兽顿时被点燃了,摩拳擦掌,有不把杨谅的小菊。花爆了再爆,不把它爆成爆米花誓不罢休的态势。
他们这支队伍一共就两百人,而且清一色的骑兵,不过大半天他们就很快的追到了杨谅大军的屁股尾巴这儿。
宋波看到面前一堆堆的粮草,泛起了难。
就这么一把火烧了,会不会太浪费粮食了啊。
于是他放弃了烧粮草这个行为,但是他——
人,是必须要喝水的,你做饭也是需要水的。
所以宋波立刻派人想办法弄来了整整一盒的,砒霜。
打开盒盖,看着里面白乎乎的砒霜,他笑弯了眼:“这可都是好东西啊。”
的确是好东西,米粒大小的砒霜基本就可以让人去见祖宗了,而这么一大箱……
“这附近,有几条河?”
“就一条。”
得到了这样回答的宋波很是兴奋,目标就一个,这么一箱下去,啧啧……但是话说回来,他又问道:“附近村子里还有什么百姓么?”
“没了,看到叛军能逃得就都逃了,怎么可能再留在这里。”
回答他的士兵脸色一黯:“他们就是一群禽兽,先前有个大户人家没来得及逃,他们有人就去要钱财,见到那大户人家的女儿长得不错,就……”
宋波恶狠狠的拍了一下大腿:“干他丫的!”
“是!”
蒲州就在黄河边上,而杨谅所在的地方就有一条黄河的支流的支流。
因为已经是十月,迈入秋天,天也晚的越来越早。
并州军晚上并没有什么巡逻兵,这是史万岁带兵的习惯,他自信并州军可以在敌人来袭时临危不乱。
可这样就给了宋波等人很好的机会。
天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
不过他们不放火,他们只杀人。
子时,在夜色的掩护下,十几个身穿夜行衣的人迅速来到这条支流的上游,打开了一个木箱子,他们也没丧心病狂的全部倒进去——万一凝结起来没办法融化怎么办?
小勺子一勺勺的倒入河水中,很快就消失不见溶进水中。
杨谅虽然不知道该如何打仗,但是却很遵守三更做饭五更出发这个规矩。
子时,正是叛军取水做饭的时候,没人会料到他们舀起的那一桶桶水都是毒水。
和之前一样,到了丑时,杨谅就被人叫醒,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杨谅看着面前的美味佳肴,打了一个哈欠。
他可没有杨承这种“自虐”精神,和士兵吃一样的干粮?你tm在逗我?
不过纵然面前是满汉全席,此时杨谅也吃不下多少,因为战局实在是出乎他意料。
和高颎撞上一事实在是出乎他意料,他更没想到杨广的准备居然这般充分,十二万大军说调就调。
这么一来该怎么办?
要不……和杨广划江而治?
不对,杨广肯定不会答应自己的。
洗漱结束,杨谅就要去吃他的那顿大餐了,不过他还没来的及吃,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一丝痛苦的带着哭腔的呻吟声,这让他很是不满,拿筷子狠狠地戳了一下面前的菜肴:“这是这么回事?”
他眼下最受不了有人发出这种声音,这是什么意思,他还没输呢,哭什么!
愤怒的将视线转移到食物上,他决定化悲愤为食欲,只有吃得饱了,才能好好的去——嗯?
银筷子怎么发黑了?是上面脏了么?
此时史万岁突然冲进了帅帐:“殿下,别吃这些东西!”
杨谅一惊,手中的筷子掉在了地上。
===
欠的大概还有六七章的样子,看来月底前能补完,然后就要开始暂存稿,四月或者五月的时候要旅游撒~
………………………………
第九十五章 送你一份功
面前的景象相当凄惨——无数士兵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捂着肚子打滚,而有些人已经连打滚都停止了。
嗯?这个场面很有即视感啊……啊,对了,就是血洗并州时差不多就是这样,只不过现在地上没那么多血而已。
杨谅脸色苍白,嘴唇发抖:“怎么回事!谁来告诉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史万岁脸色也有些苍白,但好歹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所以没有像杨谅这般情绪失控:“应该是高颎在河流的上游下了毒,所以……”
“高颎!高老贼!孤和他势不两立!”杨谅一听是自己的老仇人高颎更是愤怒,恨不得立刻生啖其肉。
史万岁也没料到高颎会如此的“卑鄙无耻”,虽然是敌军,可毕竟是同族,这般丧尽天良的手段他怎么使得出来!
但是他冷静一下,将自己放在中立的位置上,他也必须要说“高颎”这手玩的虽然毒,很没天理,但是效果极佳——战争原本就是你死我活的,在战场上讲道义,那会被人说成是宋襄公一般的傻子,但若是不讲道理,固然也会有人对此有什么微词,但是历史终究是胜利者书写的。
“殿下,切莫着慌……”史万岁看到杨谅呼吸一阵比一阵急促,赶紧上前拍拍他的背,生怕他一口气就喘不过来。
虽然嘴巴里说着不要着慌,但是史万岁现在也有些慌了,虽然他知道自己领兵打仗的能力不错,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手下若是无一兵一卒,他要怎么才能打败高颎的十万大军?即便是李元霸那般的非人生物也做不到这点啊。
“总之……先将那些中毒不深的将士集中起来,让郎中看看,能救多少救多少,总比现在这样干看着他们死好。”良久,史万岁干巴巴的说出了一句比较有意义的话。
杨谅此时已经停止了咆哮,并不是他不再愤怒,而是心中的恐惧已经压过了愤怒。
如果说之前他还抱着一丝侥幸,觉得靠史万岁和手下的七万大军可以打过高颎的话,那现在的他真的是要绝望了。
能救多少救多少,这不假,但是救了又能如何?
经过了这件事情,大军还能有多少士气?他要如何才能用这支残军击败高颎,攻入蒲州城?
逃吧,赶紧逃,现在逃回并州,还是有一线生机的,不然等到高颎他主动出击,那自己就真的……
可是这种事情毕竟不是小事,残存不多的理智还在告诉杨谅,他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咽了一口唾沫,等到眼前不在发花,杨谅勉勉强强的说道:“那么,史将军,这里就先拜托你了……”
现在回想起刚刚的那一幕,杨谅就阵阵后怕,若是史万岁晚冲进来那么一会,自己现在会不会就像那些士兵一样,也只能在地上无力地挣扎呢?
虽然很想要道谢,但现在他已经没有这个心思了。
……
也算是杨谅的运气不错,现在是晚上,蒲州附近的草木植被也没被怎么破坏,在天黑以及树木的掩护下,蒲州城上的守卫是很难发现敌军大营的变故。
但只是说很难,并不是说肯定发现不了。
一个人的呻吟声虽然轻微,但是十个人,百个人,乃至上千上万个人同时呻吟,那声音就不小了,特别是在如此静谧的黑夜中,格外的刺耳。
况且救治人不可能黑灯瞎火的救人,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发现敌军大营有些不对劲的城门守卫很快就通过望远镜发现敌军大营已经有些乱了。
他们很快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高颎。
高颎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是这场战争关系着他的余生,他的儿孙,他自然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但是让城门守卫出乎意料的是,高颎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露出了喜色,但是很快又有一丝愁意。
“好了,你们先下去吧,传令下去,全军集合!”高颎下达了这条军令后在房中开始踱步。
虽然不知道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但是杨谅军中出了乱子这件事明显是他喜闻乐见的,可问题是……他这次出征不仅要镇压叛军,还有一条不为人知的命令。
“要怎么样才能不被人发现的完成这条命令呢?”高颎很苦恼,但好歹是多年官场老油条了,他很快就想出了办法,而且他发现,老天似乎真的是在帮助自己,能够帮助他完成这条命令的最佳人选居然就在自己身边。
这么想着,他很快就带上了头盔——他这几天都不曾卸甲。
来到城墙上,看着城内长街上满满当当的士兵,他深吸了一口气,回过身再去看杨谅大营,多年来的经验和直觉告诉他,这并非是陷阱,而是杨谅大营真的出事了。
果然是上苍护佑,天意在朝廷啊。
这么想着,他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大同边军:“诸位将军,老夫有一事想要拜托你们。”
两人很快就到了一个阴暗的角落里,过了两分钟不到,他们就回来了。
高颎又将目标转向了另一人:“叔德,老夫年事已高,实在无力再去打打杀杀,如今逆王大营有变,若是你带领大军前去,必能生擒逆王!”
这话倒不是骗人的,那位被称为“叔德”的人也明白,他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高颎会将这么一个大馅饼砸到他头上,但是想着两人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这么好的一个立功机会送给了自己,自己哪里有不接受的道理。
他一生都想要恢复祖上荣光,但是苦于没有这个机遇,被高颎指名成为此次讨逆大军的副帅,即便未能亲自上阵,那军功也是逃不掉的,而现在生擒逆王,大破敌军,这份功劳简直就是唾手可得,他怎么能够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