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在新隋朝-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凳遣辉敢猓淮恚辉敢猓俗苁怯械紫叩模履镆淮斡忠淮蔚拇碳さ窖畛械牡紫撸圆湃醚畛杏辛苏庵窒敕ā

    府里对这位王妃娘娘有好感的本就不多,更不可能会去提醒陈宁蕊如何如何,而子衿又是对杨承惟命是从的人,更不会去关注这位惹恼了杨承的王妃娘娘,不过这也不代表陈宁蕊就真的孤零零得了。

    实际上她身边还是有个贴心人的,那就是那天拦了杨承路的侍女,不过这位侍女并非是陈宁蕊从下人中选出来的,她压根就没有这种脑子,这个侍女是她母亲施氏挑选出来的,陈宁蕊不懂那些门门道道,可施氏还是知道的。

    虽然施氏一家因为陈宁蕊的关系已经从陇右回到了大兴,也有了一座小宅子,衣食无忧,但是这依旧不能摆脱他们是旧陈遗族这个身份,施氏是女子,又是陈宁蕊的母亲,可一个月也就能和陈宁蕊见一次面,这明显是不够的,所以施氏才给陈宁蕊选了一名心腹。

    而这位心腹就负责向她汇报陈宁蕊的近况。

    得知了女儿的行为后,施氏也很是无奈,她也并非没有对陈宁蕊说过那种事情,只可惜女儿总是左耳进右耳出的,虽然说血的教训最有用,可她终究还是疼孩子,当然,血的教训也只能改变自身而不能改变外物,就算陈宁蕊真的变了,但万一那个时候杨承对她已经没兴趣,那也是没用的。

    若是没了杨承,那自己一家在大兴必然举步维艰,这点施氏还是很明白的。

    所以也顾不得什么禁忌了,这次施氏又进了王府,目的就是好好教训女儿一顿。

    对于母亲的到来,陈宁蕊还是很高兴的,没几句话后施氏就引入了正题,这让陈宁蕊有些恼怒。

    “母妃,这件事不打紧的啊。”

    施氏一个激灵:“都和你说了多少次了,叫我娘,不要再叫我母妃,陈国已灭,我不过是一个普通女子罢了。”

    陈宁蕊满不在乎:“不用在意啦……”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给周王生下子嗣了,就可以无所顾忌?”

    大概是施氏的眼神太过于凌厉,也也许是这句话说中了陈宁蕊的心思,陈宁蕊愣了片刻,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傻女啊!”施氏无奈的叹息道,“你也太天真了,生下孩子的确很重要,很了不起,但这不代表一切啊。你每天都被那些下人称为‘王妃娘娘’,可你难道忘了,你终究只是周王的一个妾室,只不过你为周王生下了子嗣,所以你的地位要比一般的妾室高罢了,但是你上面终究有一个正王妃在啊!”

    “可我生下了子嗣啊。”

    “那也是庶出啊!虽然这三个孩子居长,可并非嫡出。日后周王要选继承人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依旧是嫡子而不是长子。”

    陈宁蕊听到这话小脸垮了下来:“但是他答应过我……”

    “男人在床上的话都不能信!”施氏说了一句真话,“想当年你爹还是……他还曾对我说若是我生了儿子就立我为后呢,可结果呢,不能相信这种话,知道么!”

    陈宁蕊一听也没了主意:“那……那该如何?”

    “那三个孩子绝对不能去争那王位,不过现在你的问题不是这个,你现在和孩子那般的生疏,即便这三个孩子日后有多大的成就,那你能得到的也不会多,当然,你依旧可以过得很好,可是有些东西,不是用钱财就可以换来的,等过个十几二十年,你就会很希望自己的孩子陪在身边,可那些孩子已经和你生疏了,他们不会再愿意陪在你身边,明白么?”

    “可我是他们的亲生母亲啊!”

    “你是他们的生母不假,但是这不代表你就能将他们养大。”

    施氏这话把陈宁蕊搞糊涂了,施氏有些怜悯的看着女儿:“有些大户人家,孩子出生了,他们觉得那母亲的出生不好,便会将孩子交给那些出生比较高贵的女人抚养,正室无子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很多,你现在和孩子这般生疏,说不定周王一恼就将孩子交给别人抚养呢。”

    “这不会的!”

    施氏摇摇头:“周王怕已经有这个心思了。”

    陈宁蕊握紧小拳头,白皙的肌肤上暴起了一根根青筋:“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你想想前几天周王对你说的话,他说你要完那是你的事,但后果得自负,这言下之意就是说,你若是真的不愿意带那就别带了,让别人带,而你也不是孩子们的母亲了。”

    这话当真是细思极恐,陈宁蕊赶忙抓住母亲的手:“那我该怎么办?”

    “能怎么办?对孩子好些,现在孩子还小,不懂事,等他大了你再对他好他就未必能记得你的好,明白么,还有,周王现在之所以这么宠孩子,也许是因为这是他头一次有孩子,以后的事情,谁都难以保证,你在他宠爱这些孩子的时候这般惹恼他,等他以后儿孙满堂的时候,你必然会被他冷落,明白了么?”

    “哦……”

    “你这孩子啊,记住,人呢都是会变的,男人又是喜欢新的,周王现在对你宠爱那是因为他还没有什么看得上眼的,可若是他真的遇上看得上眼的,那你的宠爱就会比现在少很多,但是你要记住,即便遇上了这种事情,你也不能吵闹,你要用聪明的手段去夺回宠爱,不然的话你就会连最后的一点宠爱都没有,明白么?”

    “恩。”

    施氏拍拍陈宁蕊的手:“我先走了,今天周王回来的时候,你一定要好好道歉,男人好面子,你之前的一些行为也的确很伤他面子,人的容忍都是有量的,他能忍你一时,不能忍你一世。”

    ===

    这是真・最后一章。
………………………………

第一五四章 独孤后和杨坚

    对于杨广的无赖行径,杨承也只能表示淡定。

    既然杨广已经是打定主意要率军出征,那杨承他也不会在反对,且不说反对有没有用,万一引起了杨广的不快,再加上一些有心人的添油加醋,惹得杨广对自己产生了猜忌,那可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所以杨承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全心全意支持杨广,摆出一副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样子就好了,恩,顺便再作为狗头军师给杨广出些没什么用处的主意。

    吐谷浑大概是在后来青海省的位置,虽然并州和吐谷浑也算是相邻,可现在并州军都在东州那里收拾高句丽的遗老遗少,雍州自然也和吐谷浑接壤,可雍州兵基本都是禁军,把禁军派出去打仗――除非杨广疯了。

    所以比较好的选择就是益州军了,离得近,兵力充足。

    唯一担心的,大概就是将益州军抽出之后,一旁的党项还有附国会不会做出称火打劫的事情,虽然说可能性不高,但是还是要做好准备。

    元业元二月廿日,监国太子杨广率十五万益州军,两万雍州军,总计十七万大军奔赴吐谷浑战场,周王杨承、晋王杨昭留守朝廷处理朝政。

    接下来的事,和杨承基本上就没关系了,吐谷浑拼死拼活也就只能凑出一支十万人的队伍,而且里面还是良莠不齐,即便他们是游牧民族,这次的战斗力也实在够呛,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骑术再好没有马一切白搭,箭术再佳没有弓矢一切别谈。

    和吐谷浑对打,虽不至于像吃饭喝水那般容易,割草那般爽快,但是却也不会太困难。

    所以杨承将那些奏章往杨昭的桌子上一搁,杨昭虽然心智比较成熟,却也被杨承吓得半死,以为是杨承不干了想要趁他爹不在自己当太子呢,而实际上杨承他只是不干了,后面那是十几个字和他没半点关系。

    无事一身轻,杨承大摇大摆的回到王府,心中想着的毫无疑问只可能是他的宝贝儿子们。

    这几天杨承一直在宫中给杨广出谋划策,所以基本上只有晚上才会呆在府里,这次倒是几天来的头一次白天回家。

    回到府中正是平时兔崽子们午睡的时候,杨承耳朵比较尖,还没进门就听到了哭声,想来是孩子不愿意午睡吧,不过哭声越来越轻,大概也是快睡着了。

    杨承很自然的朝儿子们的卧房走去,在路上,他撞上了陈宁蕊,这让他有点惊讶。

    陈宁蕊平时去的地方也不多,除了她自己的房间,大概也就是花园了,而这条路是明显不会到花园,更不会到她的房间,那她刚刚去哪里了?

    杨承快速的瞟了一眼陈宁蕊,便和她擦身而过了。

    “殿下。”

    杨承一愣,这似乎不是幻听啊,回头就看到陈宁蕊一脸纠结,手指绞着衣角,看来的确不是幻听,这让他有些愕然,毕竟从他和陈宁蕊那次大吵之后,两人虽然住在一个屋檐下,不碰面是不可能的,但是碰面基本上也都是把对方当空气的姿态,这次陈宁蕊主动来打招呼……

    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什么事?”

    陈宁蕊黛眉微蹙:“若是……若是要去见他们的话,还是再等一会吧。”

    杨承当然明白陈宁蕊话中的他们是谁,有些不解的问道:“为什么?”

    “他们还没能睡着,若是殿下您现在就过去了的话,可能他们一时兴奋就……”

    这话倒是有点道理,杨承点点头,深深的看了一眼小媳妇样的陈宁蕊,道:“你有心了。”

    说着他便转身朝书房走去,想着过几个时辰再去看孩子把。

    虽然对陈宁蕊这次的行为和语言有些惊讶,但是杨承很快就明白了原因,不过说实在的,即便明白了原因,杨承觉得还是维持现状比较好,他现在是真的有些累,没那个精力再去安抚陈宁蕊,讨好陈宁蕊了。

    也算是一种劣根性吧,到手的总比没到手的差。

    出乎杨承意料的,陈宁蕊并没有因为他的冷淡而放弃,此时的她很像子衿,口中吐着吴侬软语,各方面只能说是温柔如水,这让杨承觉得这女人是不是换了精神分裂症,不然他实在是难以将这个女人和前些天和他大吵大闹的女人联系起来啊。

    虽然惊讶,但是杨承依旧没有任何表示,每天照常的白天进宫,晚上出宫。

    没错,他是将那些政事全部交给了杨昭,但是政事能够交给杨昭,独孤后的身体难道也能够交给杨昭?

    开玩笑,杨昭估计长这么大压根就没看过一本医书吧。

    当然,杨承去宫里不是给独孤后把脉问诊的,独孤后她早已到了药石无效的地步,杨承即便n大神医附身,手持各种高端工具,除非他能彪悍到成功给独孤后换个身体,不然不出意外,独孤后差不多也就是今年的事了。

    仔细算算的话,距离历史上独孤后去世也不过四年的时间,四十四岁放到后来当然是英年早逝,但这个时代平均年龄差不多也就这样,这还是除掉那些早夭的,独孤后这年龄当然不能说够本,但是她享受到的那些东西却是彻彻底底的够本了。

    杨承他现在每天进宫所做的也就是陪着独孤后。

    独孤后现在基本上就已经不走动了,不是她不想要走动,而是已经动不了了。

    不过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轮椅,所以独孤后即便脚动不了她依旧可以在外面晒太阳,顺便看看那些花草树木是如何发芽的,这对于一个半个身子躺进棺材的人来说,其实是一种心理安慰。

    而杨承就是陪着独孤后下下棋,有时候也会给她讲点故事,当中有些故事他曾经不止一遍的对独孤后说过,可是独孤后依旧听得津津有味,也许是因为这是儿子讲给她的,但杨承认为更大的可能应该是独孤后她的记忆力已经大幅下降了,虽然不至于到七秒记忆,但也没好到哪里去。

    儿子在身边陪着,独孤后当然很高兴,不过她也没有忘记让杨承去处理政务,对此杨承只能笑而不语,然后离开独孤后,去处理那所谓的政务,实际上他是去看了杨坚。

    杨坚的精神头倒是越来越好了,作为一个中风人士,他现在居然能够动嘴皮子蹦出几个简单的音节,也算是很不容易了,这么话说回来,自家大儿子的小名大概也就是因为杨坚他压根说不出什么正常的字眼所以才会这般的槽点满满吧。

    历史上杨坚要比独孤后晚去世两年,原本杨承觉得杨坚会因为中风而走到独孤后的前面,现在看来,这种东西是没办法轻易改变的,只能说这就是命了。

    ===

    生病,状态略(ji)差。
………………………………

第一五五章 五月病

    杨承他本来就不是那种与天与地与人斗都其乐无穷的人,对于他来说,现在这种日子可以说是相当不错。

    当然,如果他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看看自家儿子们的话,那就更好了。

    他依旧在宫中陪独孤后谈天说地,有时候会遇上琼花,琼花期初表情还有些不自然,不过到了后来,似乎也习惯了这样。

    但终究,也只是似乎罢了。

    杨承很悠闲,杨广一点也不悠闲。

    兄弟两人的带兵方式完全不一样,杨承是属于运气型,或者说是急智型,他不会在打仗之前布置太多的东西,在他看来,很多事情不是人可以决定的,如果把全部筹码都放到了布置陷阱上面,那最后必然会满盘皆输,他是直接靠战场上的变化来做出反应。

    其疾如风,侵略如火,就是杨承所奉信的。

    而杨广和他相反,杨广是稳扎稳打型,他当然也不会将全部筹码都放到布置陷阱上,但比起杨承的少布置乃至一点都不布置,杨广算是一个四六开,四成的兵力去布置陷阱,这么一来速度也就慢了许多。

    杨承从营州一路杀进平壤所用时间不过五十天,而堪称秋风扫落叶,杨广从大兴带兵攻入洪和城,也有五十天,但平壤算是高句丽的终点,而洪和城只是吐谷浑的起点,两者的不同之处显而易见。

    不过这和杨承——也没太大的关系,前线打仗花钱如流水,这事是民部管得,再往上面说那也是杨素高颎该去处理的,至于他,让他处理还不如直接给他一根面条上吊呢。

    而杨昭则是抱着一堆奏章,对于他来说,奏章上的每一个字他都认识,可是组合起来之后他就不明白意思了,等他明白了意思之后,他就觉得自己的三观被一次又一次的刷新再重组。

    崔家一派也从起初的惴惴不安转变为淡定至极,杨承的甩手掌柜行径让他们有些惊讶,也有些失望,但同样也有喜悦,惊讶的是杨承可以无视这如同罂粟花般诱人的权力,失望的是他们一心将杨承当做敌人,可人家似乎完全没把自己当一回事,至于喜悦……那就不用多说了。

    京城很平静,但是这平静总有些诡异。

    平静终究不会太长久,五月初五是杨昭的生辰,同时也是端午佳节,独孤后虽然身体每况愈下,但在这天还是打起了精神,让太子妃崔氏带着杨昭,陈宁蕊带着杨承的三个儿子进了宫。

    每逢佳节倍思亲,端午同样也是佳节嘛。

    端午节的习俗也无外乎那几种,比如说吃粽子,比如说喝雄黄酒。

    按照习俗,雄黄酒一般都是男人喝的,女人当然也喝,但基本就是抿一口的样子,而孩子是不喝的。

    在场的男人就只有杨承一个,杨昭他们还属于孩子,杨承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放下酒杯,神色如常。

    女人们则是抿一口,而在陈宁蕊举起酒杯,侧过身子的时候,杨承轻轻的说道:“嘴唇碰一下就好,千万别喝。”

    陈宁蕊虽然不解,但还是照做了。

    众所周知,雄黄酒里面是有毒的,而现在杨承面前的雄黄酒又是温热过得,毒性更强,杨承服食过江昂,百毒不侵,所以喝这玩意没半点压力。

    当然,这个众所周知也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现在的人们依旧将雄黄酒当做一种美酒。

    虽说抿一口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杨承觉得这事还是小心为妙。

    独孤后看到自己“儿孙满堂”,心情大好,于是——她喝了一大口。

    虽然说雄黄酒里有毒,但是并不代表你喝一口就会死,同样也不代表你喝一大口也会死,这是要看人的——小孩子也许喝小半口就会死,而大人喝小半口却没有任何事,独孤后是大人不假,可是独孤后现在病体沉疴,这一大口下去足以致命,就算不致命也绝对可以打破她现在所维持住的那副“健康”假象。

    杨承很紧张的握紧了拳头,可他的表情依旧淡然,即便他的心已经快要跳出嗓子眼。

    独孤后将酒杯放下,絮絮叨叨的说这些什么,大体也就是杨广出征在外,杨承和杨昭要好好处理朝政,然后再问了问杨睿三人最近的情况。

    “恩,开枝散叶是你们必须要做的事情,莺儿,等到太子回来后,你也要再抓把劲啊。”

    “儿臣明白。”

    “恩……”独孤后微笑的点着头,可点着点着,就不对劲了,笑意突然凝固,随后脸皮开始剧烈的抽搐,身子也疯狂的扭动,见到此景,杨承还会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可他还是弄出了一副惶恐至极的神色,起身冲到了独孤后身边,急声道:“母后,你怎么了?”

    独孤后却只是不停抽搐,半句话都说不出来,下面的一群人都已然傻眼,杨承厉声喝道:“太医!快传太医!”

    宫中顿时一阵慌乱,很多人都不明白,好好地端午佳节怎么就会出这种事情。

    眼看着太医搭上了独孤后的手腕,杨承抹了一把额头上的薄汗,转头对陈宁蕊说道:“你先带着孩子回府,这几日我怕是要呆在宫里了。”

    陈宁蕊虽然不明就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件事绝对和杨承有关系,这让她很自然的就想起当年杨承所说的独孤后没几年可活的话,现在想来,如今这一幕杨承估计早就已经料到了吧。

    杨承作为儿子,母亲重病卧床,他当然得贴身伺候,而如今杨广不在独孤后身边,就由崔莺儿代替了。

    病来如山倒,况且独孤后这病不是小病,倒的山当然也不是那种小土山,至少是海拔千米的大山。

    虽说是伺候,但实际上杨承能做的事并不多,毕竟独孤后是一个女人,很多事情不是杨承这个男人该去处理的,他所做的其实也只是每天在昭华宫里打酱油而已。

    虽然独孤后依旧活着,可是太医们现在也明白了,死,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在这种不安下,前线传来了一个个好消息,杨广在同德那里列阵与伏允大战,最后自然是杨广赢了,缴获了大批的俘虏和战利品,美中不足的是,伏允逃了,这让杨广有些恼火,所以下令朝吐谷浑的都城伏俟城前进。

    原本按照独孤后的意思,她病重的消息最好不要告诉杨广,毕竟杨广在前线打仗,万一因为这事分了心酿成大祸那就不得了了,不过在杨承和崔氏的商量下,还是将这件事告诉了杨广,原因很简单,若是杨广连自己母亲病重都不知道的话,绝对会被人扣上一个不孝的帽子,这个时代不像后来那般宽松,如今不孝还算是一个罪名呢,让杨广成为一个千古名君,这不仅是杨广本人的梦想,也是杨承和崔氏的梦想。
………………………………

第一五六章 所谓母爱

    五月的时候,独孤后大部分时间都还比较清醒,但进入六月之后,就和杨承家的兔崽子们一样,闭着眼睛的时间比睁着的长,所以说,人生果然就是一个轮回。

    杨承负手站在昭华宫的屋檐下,宽大的屋檐为他遮住了刺眼的阳光,同时也给他脸上留下了**不清的阴影。

    作为一个前生今世都曾接触过高深医术的人,杨承可以用节操表示,独孤后绝对活不过这个月了,他现在有些担心的,大概也就是独孤后什么时候死,对于他来说,六月可是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日子呢――万一独孤后在他生辰那天死了怎么办,杨承虽然有时候会忘记生日,也并不怎么热衷过生日,可你生日那天有人死了,而且死的那个人还是你妈,怎么想都觉得怪怪的。

    当年萧霓裳那事官方宣传出去的都是萧霓裳为独孤后祈福学艺云云,这件事原本会因为时间而慢慢的被人遗忘,不过独孤后的病重又让不少太医重新记起了这件事,毕竟当年杨承献给独孤后的那药的确是相当管用,所以会有“如果萧霓裳回来了,那皇后娘娘的病就会好”这种想法也很正常。

    只不过,太医们记得这件事,不代表别人也记得――或者说,他们是选择性的遗忘了。

    比如说杨承,他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那事原本就是瞎掰歪的,就算把萧霓裳弄进宫里,这姑娘估计连搭脉都不知道怎么搭。

    比如说崔氏,官方虽然这般宣扬,但是后来杨承还是对杨广大概的讲了一下萧霓裳的事情,当然,他没作死的和杨广说那药丸的问题,所以杨广对于这事也算是了解,虽然杨承曾要求他不准外传,不过在杨广眼中,告诉自己老婆大概不算是外传吧……崔氏虽然和杨承有点嫌隙,但却也不敢在这事上给杨承捅刀子,杨广和杨承有兄弟之情,所以很多事是没办法用旁观者的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