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在新隋朝-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坚的身子猛的一震,眼中露出不可置信。

    “我叫宇文靖勇,这个名字你也许不熟悉,但是宇文靖智,宇文靖仁这两个名字你应该熟悉的吧?就算这两个你也不熟悉,宇文贽你总熟悉了吧,我的兄长,我的阿爷是什么身份,陛下您应该知道的吧?是前朝皇室,而他们是被谁杀的,陛下您应该知道的吧,是你!”元靖勇一脸激愤:“明明已经将皇位让给你了,你为什么还是不肯放过他们,明明对你不会有人和威胁了你为什么还是要杀他们?”

    杨坚一脸恐惧的看着元靖勇手中寒光闪闪的匕首。

    元靖勇笑了,无声的笑了:“我听人说过一句话,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是啊,的确是轮回呢,当年你杀了我的父兄,现在,也轮到我来杀你了,你放心,我很快的,一下就够了。”

    杨坚呼吸越发的急促起来。

    元靖勇就要举起手中的刀,突然说道:“对了,我想你一定在想,你的皇宫戒备如此森严,我是怎么混进来的吧?我先告诉你哦,我不是阉人,我是十多天前才被人带进来的。”

    被人带进来的,这句话传到了杨坚耳中,他的脸已然发紫。

    “我想,你一定很想要知道那个人是谁对吧?”元靖勇笑得一脸神秘,他凑近杨坚耳边,压低声音道:“他啊,和你一个姓,也姓杨,我和他呢,是在七年前三堆城认识的。”

    能符合这句话的人有很多,比如说杨素,但是能够将这人带进宫里的――“他姓杨,单名一个承字,他啊,是你的小儿子呢。”

    话音刚落,杨坚的身子剧烈的颤动起来,随后停止。

    元靖勇觉得不对劲,手一探,却发现杨坚已然断气,这个……是被他气死了啊?

    看到杨坚那死不瞑目的样子,元靖勇确定了,的确如此,他看看手里的刀,苦笑一声,没想到啊,这刀却是排不上用场了,不过杨坚既然死了,那他也不会干出毁人尸体这种事情,于是他抬步就要走,却看到一个人影,举刀就要扔过去,才发现――是杨承。

    杨承一挑眉,这是在问他完事了没。

    元靖勇点点头,表示肯定。

    杨承如释重负的吐了一口气,然后瞟了一眼元靖勇手中的刀,手一伸,示意他把刀拿来。

    元靖勇一愣,一会就明白了杨承的意思。

    的确,如今中华殿就这么点人,其他人都死了,但杨承还活蹦乱跳的,当然也可以说是他在睡觉没有听到异常,可是终究还是不保险,既然如此,那就再放倒一个,不过杨承他只需要晕过去就好了,他和那些太监太医不一样,杨坚死了,他还活着,只要他能把话圆了,那杨广就不会对他有任何惩罚。

    打死杨广他也不会相信自己弟弟会杀了杨坚,甚至是视杨承为死敌的崔系也不会有这种想法。

    当然啦,杨承不能就这么晕了,他身上必须有点伤,表示他曾经战斗过。

    杨承苦笑一下,就在身上割了几道,再让元靖勇在他背后划了一刀,不致命,但这几个地方流血的话还是蛮渗人的,不过他有把握,四个时辰内是死不了的,趴在地上,眼睛一闭,这就算是晕过去了。

    实际上也就是睡觉,只不过很疼睡不着,但是疼着疼着,也就真的疼晕过去了。

    而此时,元靖勇已经出了中华殿,外面的侍卫根本就没发现里面的异常,对元靖勇点点头。

    元靖勇并没有再往原来的卧房走去,他朝宫门走去。

    不得不说,仲思和那些守卫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当他说出仲公公让他出宫取点东西,皇上急用,再拿出了仲思的铜牌后,守卫们没有半点疑问,就把他放出去了。

    两道宫门而已,但踏出延喜门的时候,他却觉得过了一个世纪。

    再往前走,除了守卫的视线,他脱下了太监服,里面是一件黑色的紧身装,他大步的向周王府跑去。

    遥子奉了杨承的命令,在周王府后门等候他多时了,为他打开了通往城外的那条密道,道:“马车和钱财都为你准备好了,沿路也都有人支援保护,你早些到洛阳便是,对了,你这脸……”

    元靖勇笑了笑,从脸上撕下了一张薄薄的皮,和前面顿时判若两人。

    遥子这才放心的点点头:“快走吧。”

    元靖勇看了一样皇宫方向,用力的点了点头。

    ===

    一基友问我,杨承封为周王,而隋承(北)周,出现周王这种封号不是很诡异的事情么,于是我去查了查书,貌似这种事的确不多,最后我给出了回复,杨承的周不是北周的周,是周文王的周(你们懂么)。
………………………………

第一期六章 谁干的?

    杨广将最后一本奏折合上,捏了捏鼻子,一脸疲倦,问道:“什么时辰了?”

    “殿下,已经过了五更。”

    “好,那本宫……”杨广刚想要说自己要去睡觉,就听到快步奔跑的声音,在夜晚格外的刺耳,他眉头一皱:“出什么事了?”

    “殿下!殿下!”跑来的是一个宦官,满头大汗,可脸上却没有剧烈运动后的红色,而是一脸惨白,“殿下,出事了!”

    杨广睡意顿时消失,他很快就明白这出事的意思,必然是杨坚驾崩了。

    对于这位父亲,杨广还是很尊敬很崇拜的,不过杨坚的去世对他的打击就没得知独孤后去世时的那么大了,也许是两人在他心中的地位不同,也也许是经受过了一次打击,有了抗性,杨广刚要开口缅怀一番,却听见宦官下面的话:“陛下驾崩了,可……可样子不对啊!”

    “不对?什么不对?”

    宦官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杨广心中大急:“你带本宫去。”

    杨广难得的在宫中奔跑了一次,来到中华殿时发现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包围的水泄不通,虽然外面这样,但是里面,也就案发现场倒是保持得很好,宦官们压根就不敢动里面的东西,杨广快步迈入殿中,才走了几步路,身子就动不了了——五个人,倒在桌子上,这原本没什么,可是这五个人的脖子上都有一道很刺眼的血痕。

    杨广冲到了杨坚的榻前,看到杨坚脸上已经被覆盖上了一块白布,脸皮子剧烈的抽动了起来,他当然不会觉得这外面五个人是自杀死的,既然不是自杀死的,他深吸一口气掀起了白布,看到的是一张死不瞑目的脸。

    换句话说,他杨广的父亲,大隋朝最尊贵的皇帝,是被人谋杀死的!

    还有比这种事更讽刺的事情么!?

    杨广猛地扯下白布,怒喝道:“谁!到底是谁!谁干的!”

    没人回答敢回答他,只是有个胆子大点的,战战兢兢的指了指一旁,那里处于一个死角,原本是不会有人关注的,可是现在那里趴着一个人……杨广看到那熟悉的孝服,身子猛地摇晃了一下。

    杨坚既然已经被人害死,自家弟弟倒在血泊中——他很自然的也以为杨承和杨坚一样,都死了。

    杨广已经发不出声音了,某方面来看这个场面对他说和灭他满门没什么区别了。

    最崇拜的父亲被人害死,最信任最疼爱的幼弟被人杀害,死相之惨让他无法接受。

    怎么会这样!?

    杨广只觉得自己脑子一团糟,什么都想不出来。

    突然一个宦官道:“周王殿下,刚刚动了一下。”

    其余人都面露恐惧,以为是遇上了诈尸,不过杨广却反应过来了,他刚刚认为弟弟和父亲一样也就是弟弟平时所说的惯性思维所怪,杨承不一定真的就走了。

    他上前探了探杨承的鼻息,面露喜色:“太医,快传太医!”

    ……

    钟,是古代的报时工具,为了不让人搞混时间,钟除了报时外,一般是不会轻易让它发出声响的。

    所以,也都说是了是一般,特殊情况下另计。

    皇帝驾崩当然就是特殊情况了,而且还是最特殊的特殊情况了,在这个情况下,大兴城内但凡有钟地方都要敲,而且要敲满三万下。

    但是一直到杨坚驾崩半天后,这钟还是没有敲响。

    原因很简单,杨坚的确驾崩了,可是他驾崩的有些莫名其妙,贸然将他的死讯传出去,天下人又会怎么想呢。

    杨坚的遗体已经被清理干净,就等死讯传出去,将他陈灵在大兴殿了,他是皇帝,有资格陈灵在那里。

    而杨广站在杨承身旁,沉默不语,过了一会,杨承的手抖了抖,杨广赶紧上前:“阿承,怎么样了?还疼么?”

    杨承似乎没能听到杨广的话,嘴里喃喃道:“父皇……父皇……刺客……”

    听到这话,杨广面色更是难看,不过他也明白了,自家弟弟必然是遇上了那个刺客,可是一番搏斗下来却没能敌过,故而杨坚才惨遭毒手,不过只要杨承还活着,那这刺客就跑不了!

    “父皇!”

    杨承大喊一声,猛地做起,可一不小心扯到了伤口,龇牙咧嘴道:“父皇呢!父皇呢!”

    “阿承,冷静!你先冷静下来,别急,别急!”杨广轻轻的拍了拍他,柔声道:“你别急,慢慢说,你慢慢说……”

    虽然说要冷静,可是杨承怎么可能“冷静”,他一把抓住杨广的手,语无伦次道:“二哥……哥,有刺客!父皇他……”

    “我知道,我都知道,你先冷静,躺下来,你看伤口又崩裂了……”

    安抚杨承花了杨广大半个小时的时间,可即便如此杨承依旧一脸恐慌,说话也还是有些语无伦次,但是和之前相比,条理要清晰,内容也详实了不少。

    杨承给杨广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昨天晚上他累得厉害,所以睡得比较早,然后到了凌晨他就进入了半梦半醒的时候,此时他听到不远处正殿内有古怪的声音,所以他赶紧起床来到正殿,却不想正好撞上了一个穿着宦官服饰的人,手中握着一把尖刀,刀尖还滴着血,那人见他醒来立刻上前,而杨承他虽然武功不低,可最近实在太累,反应也下降不少,况且刚刚醒来,身体很多地方还没能唤醒,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被刀刺中,晕了过去。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杨广也能想象到,那个刺客将杨承刺晕后深怕被人发现,于是赶紧将杨坚杀害后就离去了,而也因为如此,杨承保住了命。

    “你说,那个人是宦官打扮?长什么样子?”

    杨承思考不过几秒就用力的抱住了脑袋,面露恐惧之色,嘴中吚吚呜呜的发出一些无意义的音节,就像当年他“发疯”时的那样。

    一旁的王鹰道:“殿下,在下曾听说过,有些人在因某件事而受到巨大打击后会对那件事产生恐惧,所以他们心中不想再要记起那件事情,尤其是事情的关键,想来周王殿下便是如此。”

    “可……”杨广皱起了眉头,他虽然不忍心看到弟弟这般痛苦,可父皇被人杀害,这种事情他又岂能无视?

    但杨承还是很争气的,他貌似想起了什么:“我见过他!我见过他!”

    “见过他?你是说在之前就见过他?”

    既然是宦官,而且杨承还见过他,那刺客很有可能是宫里的人——杨广道:“去问问昨夜的侍卫,有谁进过中华殿!”

    他先前也派人问过,只不过问题是“有没有可疑的人”,但是很明显,对于侍卫们来说,元靖勇不能算是可疑的人,所以自然没有答案。

    王鹰刚离开不久,杨承抱着脑袋,他又“想起”了一个关键词:“仲思!仲思!”

    “仲思?”听杨承这么说,杨广才发现,皇帝驾崩这么大的事情,可是作为皇帝贴身太监的仲思却一直都没有出现在他身边。

    再想起刚刚杨承所说的见过他……

    “殿下,有人。”王鹰回来了,“那人名为晋勇。”

    “晋勇?”杨广对这名字比较陌生。

    “他是仲思仲公公的义子,这段时间便是他来照顾的陛下!”

    杨广勃然变色,如此一来,一切也都说得通了。

    “仲思那个老阉奴呢!让他滚来见本宫!”

    ===

    电脑貌似又出问题了,一早上重启了少说也有二十次,杀毒啊什么的也都做了,硬盘空间也很大,可还是卡的难以直视。
………………………………

第一七七章 大仇得报

    仲思在哪里?

    他还在睡觉。

    昨天元靖勇给他的那杯茶里放了蒙汗药,可以保证他绝对意义上的睡眠充足,五个时辰内即便在他耳边打雷他也不会醒过来。

    这么做的原因嘛,也就是元靖勇不希望自己在杀杨坚的时候,仲思突然出现给自己添乱。

    好吧,其实还有一个原因,皇帝驾崩的时候仲思在睡觉,那仲思的结果会如何?即便当年杨广登上太子位仲思帮了很多的忙,但是那又能如何?

    恩,元靖勇这么做是不是很过分很不近人情?

    人家仲思可是真心想要对他这个义子好的,可是他却要做一个白眼狼?

    元靖勇表示自己心安理得。

    为什么?

    因为宣读诛杀宇文贽父子那道圣旨的就是仲思,换句话说,仲思也是元靖勇的死仇。

    既然如此,元靖勇为什么不一刀杀了仲思?

    因为他知道无论自己动不动手,只要杨坚死了,那仲思必然会跟着死,于是他自己出手,还不让他被他一心效忠的主子家杀了,这样仲思不也会死不瞑目么,这样他这口恶气不出的更加彻底么?

    他唯一可惜的就是自己看不到这个场景了。

    仲思最后还是在五个时辰内醒了,好吧,其实也不是雷打不动的,一桶冰水浇上去就醒了。

    醒过来的仲思很茫然,也很愤怒,他在宫中几十年,不曾被人这般的对待过,心中极是愤怒:“混蛋,你们对洒家做了什么!”

    没有人回答,因为杨广来了,没有了往常的淡然,他一脸愤怒,杀气腾腾的来到了仲思的面前,一拳就送过去了。

    仲思惨叫着斜飞出去,几颗牙滚落到了地上。

    杨广身强力壮,况且他也一直习武,用尽全力的一拳虽然不至于打死一个人,但可以把一个人打得半死。

    仲思现在就是那样,疼的大脑都失去思考能力了,等到又一桶冰水浇下来时,他才恢复了思考能力,尖着嗓子道:“太子殿下,您这是做什么!?”

    “本宫这是做什么?”杨广嘴一咧,就准备再送他一个拳头,给他来个左右对称。

    不过被王鹰叫停了:“殿下,您再来一拳他保管醒不过来,若真的要这个老阉货的命,不用急在一时。”

    仲思气的脸皮发紫,他是阉人不假,但是这些年有几个人敢这么说他,何况这王鹰他还是很熟悉的,当年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给仲思送礼这件事基本都是王鹰负责的,想到当年王鹰的卑躬屈膝,仲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王鹰,你当年那奴才样又好到哪里去!”

    “掌嘴。”

    杨广冷冷的说道,等仲思脸上又印上了一个五指印,他才开口,表情要比刚才冷静了些许。

    “晋勇,是谁?”

    仲思一愣,作为一个在宫廷中混迹几十年的老狐狸,虽然他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这种情况下杨广先问晋勇是谁,那说明晋勇那里肯定出事了,既然出事了,那就只能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义子又怎么样?终究不是亲生的,仲思若是想要义子,要多少就能有多少。

    “是一个宦官罢了。”

    很明显,杨广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掌嘴。”

    “啪!”

    仲思的头歪到一边,本就没剩几颗的牙更是一巴掌数过来。

    “他们说,他是你的义子。”

    “是。”仲思只能承认,“但老奴其余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前些年看到他手脚勤快,所以……”他看到杨广表情很是恐怖,于是想也不想就拿出了一个挡箭牌,“我和他见面的时候,周王殿下也在。”

    “啪!”

    这次出手的是杨广本人,在他看来,仲思居然还好意思提到自家弟弟,想到离开时杨承像一个神经病――不对,已经是神经病发作了,杨承像一个受伤小兽般抱着头缩在墙角的样子,杨广就更是愤怒。

    仲思这算盘是打错了。

    “可老奴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晋勇那小畜生做了什么?殿下才会这般愤怒?”因为牙齿都被打落,仲思一口血腥,含糊不清道。

    “你还有脸问!?我父皇对你如何!是谁给你的狗胆敢做出弑君之事!?”

    仲思这一听真是魂飞魄散。

    弑君!

    这是比起大不敬谋反更可怕的罪行,一个皇族,若是他大不敬,他谋反,他很有可能就只是被贬为庶民,但他若是做出弑君之事,那就是死路一条了。

    当然啦,仲思他也不是什么皇族,所以也享受不到那种待遇。

    “弑君?老奴不知道!老奴真的不知道呀!”仲思慌忙摇头,眼泪鼻涕横甩。

    此时一个侍卫在王鹰耳边说了什么,王鹰来到杨广身边,道:“殿下,问过延喜门的守军了,约莫四更的时候,有个人说是奉了仲思的命令,要出城拿什么东西,而且他还出示了仲思的铭牌,所以……”

    杨广此时也大概明白,仲思是被人当枪使了,他是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的那个义子是什么玩意,可那又能如何?不知者不罪这句话是不可能适用在这个情况下的,因为他的不知,让一个君王驾崩,这种大罪,即便是从犯――仲思他除了死,别无他路。

    杨广深吸了一口气:“罢了。”

    这句罢了一出,仲思仿佛又看到了希望,不过杨广下一句话就将他重新打入地狱。

    “手脚干净点,给他留个全尸,也算是他多年伺候父皇的奖励吧。”

    说罢杨广就离开了,而仲思他愣在原地片刻,突然剧烈的挣扎起来:“殿下,老奴求你了殿下!老奴……”

    他突然闭嘴了,因为他看到门口有一个人探头探脑的。

    “阿承,你怎么来了,不是,你怎么可以起身呢,你身上的伤……”

    杨承笑的很是傻气,口水就从嘴角留下来了,嘴里叽叽咕咕的说着什么,看他的样子,他似乎是在对仲思说话。

    “罢了,阿承,你这身体还是赶紧回去休息――你们快点。”

    王鹰应声点头。

    仲思他又要大喊,此时杨承突然回头,而这回头就仿佛是点住了仲思的大穴,让他动弹不得。

    因为杨承他笑了,和前面那种傻子般的笑不一样,这次的笑很是狡黠,也有浓浓的讥讽,换句话说,一点都不像一个疯子能有的笑容。

    而仲思他也不傻,想到当时那一幕幕,他突然明白了什么,他张口想要喊话,但王鹰眼疾手快已经将白绫绕在了他的脖子上,狠狠的一用力……

    仲思他到死,那句话也还是停在他的喉咙那里,和他一样都沉入了地底。

    ===

    没存稿你们懂,但是你们要相信我的人品,断了还是会补的。
………………………………

第一七八章

    杨坚这事也伴随着晋勇的逃跑成为了暂时的悬案,既然已经将事情理得差不多了,当然也就要把杨坚的死讯昭告天下。

    史书上云:元业二年夏六月,丁未,崩于大宝殿,时年五十九。

    看,这就是历史,而他的真相早就被碾做了灰尘,风一吹,就消失了。

    杨广是不可能将杨坚是被人杀了的事实昭告天下的,甚至他没有将这件事再告诉任何人,当时知道杨坚是被人所杀的那些侍卫和宦官也都被他以各种理由送去见杨坚了。

    这就像是宋史中的赵匡胤一般,无论某些人说的有多么言之凿凿,好像亲眼看到赵匡义把他哥杀了一般,但是书上有的也就是帝崩于万岁殿这句话罢了。

    当然,杨广和赵匡义又不一样,赵匡义若真的做了这事,并且将这事说出去,那他的帝位会如何?

    而杨广不同,若是将杨坚是被人刺杀的事情说出去,那百姓对皇家的那种尊敬可能就会减少很多,对皇权也不会再像原本那般信任,这是杨广不想要看到的,他想要做一个千古一帝,想要开疆扩土,这必须要百姓的支持和信任。

    杨坚走了,大兴城中鸣钟三万下。

    虽然说杨坚在执政的最后几年有些脑残,什么一文钱偷盗者死的荒唐事都有,但是大兴城乃至整个大隋土地上,对他还是多有感谢的,因为他终结了那时不时就会出现的兵荒马乱,因为他让百姓们不再过那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因为他让百姓不用太担心有贪官污吏来侵占他们的土地财产。

    这就是百姓们要的日子。

    和原本的历史一样,庙号高祖,谥号文。

    这当然没有什么疑问,因为所有人都被另外一件事吸引住了目光。

    周王杨承这一年来安静的像只鸡,若是在几年前问百姓对周王杨承的看法,基本都是战神啊英雄啊之类的,但若是现在再去问,他们的答案基本都是“孝子”,可就是这么一位在母亲停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