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在新隋朝-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只是一对一的话,李家是不会贸然和崔家对抗的,因为结果只会两败俱伤,让别家获了利,但如果后面站了朝廷的话,那就是两码事了。

    别以为那些姻亲可以如何如何,若不是真的没办法把他们彻底灭了而自己又不受损伤,那么大的蛋糕,当然还是独享的好。

    杨俊走出了大兴宫,王鹰和他的部下也撤出大兴宫,而宫女和太监早已不知道到了那里去,大兴宫从未如此的只有一巴掌能数出的人,杨承呆愣愣的看着天花板中央盘着的那条张牙舞爪的龙,微微叹口气,转身进入了后殿。

    杨广还没有睡着,他恐怕也睡不着,或者说,他现在非常渴望自己能够睡着,但是他现在一闭上眼就会想起几个时辰前的惨剧。

    远处传来脚步声,按理说杨承是不会这么用力的走路的,不过为了提醒杨广,他用了很大的力。

    “阿承?”

    杨广的声音还是有些有气无力。

    “二哥,都处理好了,三哥已经带人去抄家了。”

    “恩……”

    这个字一出,空气再度凝固,过了片刻,杨广道:“崔家你们准备怎么处理?”

    杨承老老实实的将他和杨俊的商量结果汇报给了杨广,杨广愣了片刻:“很好,那就这么办吧,你赶紧将这事处理完,对了,明日的朝会就免了吧。”

    “遵旨。”

    ……

    这些天大概是崔家最悲剧的日子。

    前几天家中的顶梁柱们才纷纷升官,随之而来的是车水马龙和成堆的礼物。

    可是现在呢?冷冰冰的甲胄和寒光闪烁的大刀,让她们都不能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然,最让她们不能理解的,大概就是那道圣旨了。

    什么叫没收家产土地,什么叫皇帝仁慈,男子一律赐毒酒一杯白绫一丈,什么叫女子没入掖庭宫?

    她们完全不能理解,或者说她们在拒绝理解。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况且她们原本就不是什么平民老百姓,本是家中的大小姐公子哥儿,如今的日子和以前相比也就是锦上添花的节奏,把这花扯了,她们可以接受,但若是不让他们过这种日子,那是不行的。

    看着面前那个一身孝服的俊秀男子,崔世聪走了出来,他因为职位比较低,所以崔后没有将他召进宫中,此时他也是这座府邸暂时的顶梁柱,深吸一口气,崔世聪强抑住双腿的颤抖,道:“殿下,这当真是今上的旨意么!?”

    “你还会鉴定圣旨?”

    崔世聪被杨承这句话堵得半死,半响才重新开口:“殿下,在下实在怀疑这道圣旨的真实性,在下要进宫面圣!”

    他也是从叔伯那里听说过和周王交恶一事,他和杨承的接触不多,所以和叔伯们的认知也不一样,在他看来,杨承是很有可能为了争权夺利而走钢索的。

    杨承瞟了他一眼,就像在看一个死人一样,不过这话也没说错,即将要成为死人的活人。

    手一挥,杨承有些不耐烦了:“你才几品官?就想进宫面圣了?圣上仁慈你们还真当饭吃啊,来人啊,把这位崔……崔什么来着给孤送上路!”

    “你!”崔世聪虽想要抵抗,可他本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立马就被送去见他的叔伯了。

    杨承冷冷的看了一眼跪了一地的崔家人,声音仿佛是从阎罗殿里传出来的一般:“不多废话,男的赶紧上路,女的也可以赶紧准备上路,孤就给半盏茶的时间,到时候原本的全尸就成尸骨无存了。”

    杨承现在有些窝火,不仅是因为睡眠不足还有计划被打乱的原因,还有的就是——面前的士兵们正将一箱箱的箱子搬出来,在不远处已经累成了好几个三米高,面积约有十多平米的小山,越看他越窝火,他一个亲王,这么多年也没积累这么多钱……吧?

    ===

    感谢打赏的大大~~嘛,不过想要拿到打赏可是要上架的撒……
………………………………

第一八五章 拉拢

    等和杨俊分头行动把几个崔府都抄空清空后,天已经亮了,宵禁的时间也已经过了,可是大街上却依旧空无一人。

    为什么?

    百姓又不是聋子,半夜三更传来的马蹄声,脚步声,还有悲鸣声,这足以让他们脑洞大开,虚构出一个可怕的事情,恩,比如说改朝换代。

    这个时候谁还敢出门?嫌自己命长了?

    嘛,当然,这指的是百姓,那些高官当然不会认为是出了这种事情,不过他们可以肯定,朝中必然是出了事情,他们的想法是有什么人谋反了。

    其实这个想法和改朝换代一样不靠谱,只不过前者是没成功后者成功了。

    杨素走出府邸,看了一眼皇宫的方向,发现街道依旧干净整洁,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般。

    虽然有些官员怕死,可是该上朝的时候他们还是来了,来到朝房的时候他们发现,貌似这气氛的确要比以往紧张的多,不过周围的那些士兵倒还是熟面孔,这让他们心中也松了一口气,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他们发现了一件事。

    那就是以往那些趾高气昂仿佛别人欠他几百万贯前的崔家诸人,一个都没有到。

    要知道这些人也占了京官不小的比例,突然少了那么多人,说没出事,鬼才信。

    杨素当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眉头一皱,难道周王神经病发作把崔家端掉了?

    不应该啊,虽说周王前去守陵有崔家的原因,但若他不是心甘情愿的,谁又能逼他去做这种事情呢?

    眼看着上朝的时间就要到了,可是还没有宦官前来通知他们,这让朝臣们有些骚动。

    不过过了一会,就来人了。

    来的这个人,穿着很奇特,在一群穿的花团锦簇的宦官的衬托下,他穿的异常朴素——废话,孝服哪有奢华的道理。

    “殿下。”不少朝臣面露惊异之色,要知道周王杨承自从杨广宣布他去守陵后就再没出现在过众人的眼前,不少人都以为他是被崔家打击后郁郁不已,不过现在看来似乎不是如此啊。

    崔家的人都消失了,可是这位周王却是在宦官的簇拥下到来的,而且有不少眼尖的人发现,周王身后的那个是杨广的贴身太监,南鉴度,若周王当真不受圣上宠信,怎么可能由南鉴度带路?

    杨承朝他们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随后南鉴度上前一步,双手高举,明黄色的布卷有些灼伤人的眼。

    今天是怎么了?还没上朝就先颁了圣旨。

    虽然满心不解,不过他们还是乖乖的摆出一副聆听圣旨的姿势。

    南鉴度抑扬顿挫的将圣旨读完,被点了名的几个大臣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不解。

    为什么圣上会突然龙体不适?

    若现在的皇帝还是杨坚,发生这种事很正常,可现在的皇帝是杨广,刚过而立之年,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况且上次朝会的时候,杨广还是精力充沛到不行的程度,怎么会突然间就龙体不适呢?

    这不科学啊。

    难道周王失心疯犯了把杨广给——这也不可能啊,圣旨里明明白白的写着杨素高颎这些人来辅政,半个字都没提到杨承的名字,若杨承真的要做什么,他大可以踢掉杨素这些人自己来做个摄政王。

    杨素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杨承,却没从他的表情上读出什么,只能接了旨。

    杨素接了旨,杨承也就走向了大兴宫,此时杨俊也从东宫回来了,看到杨俊一脸苦笑,杨承就知道这事大概不怎么顺当。

    “怎么,太子发飙了?”

    杨俊摸摸鼻子,尴尬道:“他接受了监国的旨意,但是他想不通明明前几天还看到皇兄好好地,怎么突然身体就不好了,于是揪着我问呢,这种事……唉,你说我怎么说得出口,这个时候我的随从又向我报告把崔家那些女人已经安置好了,他也不是傻人,猜到了几分,满心的恼怒,说是要见皇嫂呢,可是你说这个时候怎么能让他见皇嫂……”

    “让他见了又能如何?”杨承不以为然,“你就是让他见了皇嫂,难道崔家那些人就能活过来?不过……”

    杨承面色有些黯然,杨俊好奇道:“你怎么了?”

    “三哥你也知道,太子他和我们这些叔伯并不亲热,相反,他对崔家那些血统八竿子打不着一边的所谓舅姨很是亲热,并且这次事情里还牵扯到了皇后,说他不记恨我们,我是不信的,他如今还只是太子,虽然监国,但也有很多事不能做,可是他这太子只是一时的,如今二哥成了那样,不可能再有子嗣,如今二哥还在,我们尚能周全,可是若是有一天,二哥驾崩了,他登上了帝位,又会如何?退一万步说,我们势大,他不敢对我们动手,可是我们总有一天也会走,而我们有子嗣,若是他对我们的子嗣动手,那该怎么办?”

    杨俊不是蠢人,他听到这话表情就变了,毕竟这话已经有了点谋反的意味,可是他也得承认杨承说的这是大实话,于是眉头也锁了起来。

    没有人会比杨俊杨承他们更希望隋朝的千秋万代,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同时也是为了子孙后代,拥护杨广登基也是这个原因,拥护杨昭同理,可若是这个皇帝会让自己绝了后,那他们的拥护岂非完全没了意义?国祚永延千秋万代又能如何?自己享受不到,子孙也享受不到。

    杨俊也没了主意,他原本性格就有些懦弱,此时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这个素来比较强势的弟弟身上:“那我们该怎么办?”

    杨承摇摇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并非真的不知道,只是现在他的想法还不能告诉杨俊,因为如今杨俊只是慢慢的朝他这里靠拢,但还没到上一条船的地步,毕竟杨俊的妻子也是崔家的,虽然不是清河,但也是一个崔啊,况且在杨昭的认知中,自己要比杨俊更该死,若是日后杨昭当真即位,杨承觉得,杨俊和他的后人最多应该也就是被贬为庶人,而自己和后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当务之急,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杨俊和杨昭交恶,把他彻彻底底的拉到自己这条船上。

    杨承有些懊恼,如果知道会发生这种事,也不会说要去守陵了,可是再懊恼这也是既定事实,让他厚着脸皮留下来,也不怎么好,不仅是面子问题,杨广说不定也会有点小看法。

    看来他在守陵的三年里,也要搞不少动作了啊。

    ===

    散伙饭结束,就剩毕业证书了,果然我的高中三年和初中小学一样,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感情……明天开始上班,淡定中,你们看到的时候应该是“今天”了吧
………………………………

第一章 三年后

    三畴原是一个好地方,面前就是渭水,周边又有终南山岐山包围,若较真一下,勉强也算是一个三山一水,从风水学来说,这是一个风水宝地,用来做陵寝是再好不过的。

    既然是风水宝地,那这种好地方也不是那种老百姓可以用的,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便是如此。

    这里是隋皇朝开国皇帝杨坚的陵寝,而他的身边则是葬着发妻独孤文献皇后,这座陵寝名为太陵,又做泰陵。

    太陵周围有山有水,有树有花,可以说自然风光相当秀丽,而且山上林中也都有不少飞禽走兽,可以说是一个狩猎的好场地,不过没有人敢在这种地方放箭,因为这里是皇帝的陵寝,你在这里动刀剑形同谋反。

    拜这条规律所赐,周边的飞禽走兽繁殖的越发快,有没有什么天敌相克,于是已经有泛滥成灾的样子,不过此时天降神兵,据太陵附近守陵的那些侍卫农户所说,他们这段日子常在森林中看到过老虎的样子,只不过这老虎太过于诡异,居然是白色的,这对于土著们来说自然是难以想象更加难以理解的事情,于是乎他们就找了一个很顺当的理由——此乃传说中的神兽,白虎。

    真相在一边哭泣呢。

    反正有了那只所谓的神兽,森林中即将造反的动物们终于安分下来了。

    陵寝周围很安静,安静如鸡,这也很正常,谁会没事找事在陵墓中放炮仗,更何况这又是皇家陵地,在这里搞出任何动静都可能被人举报说是打扰了先帝他们的安宁,而这结果自然是死啦死啦地。

    当然,这条规矩基本不会影响到太陵东南方向的一座府邸,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这座府邸已经过了太陵的边界线,严格上来说这里甚至不属于太陵,至于这二么,也就是里面住的人了……

    镜头往后挪,挪,挪。

    没错,看到那里没有,亭子里坐着三个人,人手一卷书。

    两个看上去五六岁的小孩,还有一个看起来十多岁的男,恩,应该是男人了。

    两个小孩都长的极为可爱,肌肤雪白柔嫩到足以让一堆女人含恨而终,一双点漆的大眼睛恰到好处的嵌在脸上,鼻子高挺,他们的脸都像是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技术在最好的美玉上雕琢出来一般。

    看上去有点小老成的,穿着蓝色锦袍的,是建安王杨睿,而他对面那个有些不安分坐着的,穿着青色锦袍的,则是他的弟弟,安平王杨松。

    而坐在主座上的那个表情淡然,身着一身骚包白衣,几乎就要和雪地融为一体的,就是他们的老爹,周王杨承了。

    杨松屁股一扭一扭的,一会看看自家老哥,一会看看自家老爹,心中痒痒的,因为不远处传来了清晰的大呼小叫声,而那声音则是他弟弟,睢阳王杨威利。

    孩子都是爱玩的,除了少部分奇葩,而杨松他明显不是这种奇葩,比起面前枯燥无味的书籍,他显然更加希望像弟弟一样玩闹。

    不过也别觉得杨松没出息啊什么的,他虽然才不过六岁,可是口齿清晰,字写的也不算差,如果真的让他坐下来写一篇小作文,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只不过,他真的是不喜欢读书,对他来说这书上的每个字他都认识,可是连在一起——也不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不想去思考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和他比起来,杨睿明显要更加符合大部分人眼中的有出息,乖孩子,他很认真的看着手中的书,除了翻页和眨眼几乎没有更多的动作,乖宝宝。

    并非装的,而是杨睿他就属于前面提到的那种奇葩,不希望玩乐的孩子。

    杨松左瞟一眼老爹,右看一眼大哥,努力的想要静下心来乖乖读书,可是弟弟的欢呼声实在抓心,杨松都觉得自己的小心肝跟着这欢呼声来到了弟弟身边。

    最后他还是按耐不住,将书放下,蹑手蹑脚的朝声源走去,毕竟他还只是一个孩子。

    他原本是想要走的神不知鬼不觉,却不想踩到了雪地中的某根枯树枝,咔擦一声不刺耳,但很明显,杨松战战兢兢的回过头,大哥依旧淡定的看着手中的书,而老爹——恩,他的大部分姿势也没有变,唯一变的,也就是那双眼睛从书页移到了自己身上。

    饶是平时已经看惯了这双眼睛,此时杨松也觉得自己冷汗直流,杨松很清楚,自家老爹虽然平时很无节操很无下限,脾气也很好的样子,很少会像自家老娘一样虎着脸对自己,可是,自家老爹的可怕程度,绝对比老娘高!

    可过了一会,杨承就垂下了视线,也不说话,这让杨松有些无所适从,没错,老爹是发现他准备逃跑了,可是发现了之后老爹也没说什么,更没有什么警告眼神,那自己该怎么办?

    是乖乖回到原位捧起书,还是去找弟弟玩?

    杨松纠结了片刻,最后决定知识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玩乐故,两者皆可抛。

    于是他就很欢脱的跑走了,而一直到他消失在拐角处,他也没能听到自家老爹那仿佛从阎罗殿里冒出来的声音,当然,这不是说老爹的声音难听,只是老爹说话的内容会很残酷而已。

    绕过几个弯,面前豁然开朗,一望无际的雪地上,有一个人,也穿着一身青衣,不过和杨松身上那件纹饰不一样而已。

    这个穿着青衣的小孩正在雪地上翻滚,浑然不觉得冷一般,手中则是搂着一只小小的雪狐,而在他不远处,一只体积约有两个小孩大小的白虎,不对,是雪虎正在假寐。

    这个在翻滚的孩子就是杨威利了,熊孩子这三个字放在他身上仿佛就是为他量身打造般的合适。

    “二哥,你来啦!”杨威利嬉皮笑脸,随后往他身后看了一眼,“大哥他没来?”

    “在看书啊,和父王。”

    杨威利脸揪成了包子:“书一点都不好玩,他们干吗老看书啊,陪我们玩不是挺好的么?”

    杨松思考了片刻,发现这个问题实在太深奥了,于是便没有再想下去。

    “给我起来!”突然传来一声厉喝,杨威利和杨松一个激灵,杨威利差点就把手中的雪狐给扼死了,不过他很快就松了手,雪狐从他身上跳下来,窜到了假寐的雪虎怀里,舒舒服服睡起了午觉。

    两个小孩大的老虎,小小的雪狐,非常违和的组合,可却的确出现在了这里。

    杨威利和杨松齐齐回头,看到了一个披着水绿色羊袍的妙龄少妇正蹙着眉头,少妇生的很好看,即便是杨松这种对男女之事没有半分了解的小孩也知道少妇长得很好看,不过此时他和弟弟并没有看到了美好事物的高兴,有的只是懊恼,还有害怕。

    懊恼的是被少妇抓住了,害怕的是,不知道少妇会做什么。

    少妇姓陈,闺名宁蕊,是他们两个的妈,亲妈。

    虽说是亲妈,不过——“姐姐何必这般激动,小松和威利还是孩子呢。”

    开口的这个也是一个少妇,不过看上去她要比陈宁蕊年轻的多。

    此女姓萧,闺名霓裳,也是他们两个的妈,专业术语为嫡母。

    “姐姐,小松和威利是妹妹我的孩子,如何去教导他们,不需要您来指导吧。”陈宁蕊皮笑肉不笑的用眼睛招呼着萧霓裳的肚子,意思很简单,老娘不需要你这个没生过孩子的人来教导。

    杨松和杨威利有些囧然,平心而论,他们更加喜欢这位霓裳妈妈,因为霓裳妈妈不会对他们红脸大叫,而他们的亲妈,用霓裳妈妈的话说是对你们好,只是你们不懂,但是他们觉得这更加符合老爹口中的“更年期提前”。

    当然,还有一些问题,他们也不明白,不明白的他们有不懂就问的好习惯,跑去问了那个在他们心中无所不能的老爹。

    问题是这样的,阿娘叫霓裳妈妈“姐姐”,霓裳妈妈叫阿娘也是“姐姐”,那么他们当中到底谁才是姐姐?为什么都用的是姐姐?难道她们当中有个人嘴中的姐姐其实是妹妹的意思?

    这一串问题简直就像绕口令一般的神烦,而杨承听到了这个问题后,表情有些尴尬,他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陈宁蕊叫萧霓裳姐姐是因为萧霓裳是正室,而她是侧室;萧霓裳那里则是因为陈宁蕊比她大,所以叫她姐姐。

    两个人都没有错,可是如何能把话说的让能孩子听懂,是一个问题。

    于是杨承选择了闭嘴,不过在闭嘴之前他还很神棍兮兮的对儿子们说道——等你们成为男人了你们就明白了。

    看着面前两位阿娘又有吵起来的架势,其实也不能说是吵起来,至少他们没见霓裳妈妈也像自家阿娘一样说过什么话。

    一场大战即将来临,突然府门传来了敲门声,过了片刻一名宦官走了进来,手中高举一卷黄绫,声音尖利而刺耳:“周王杨承接旨!”

    ===

    今年jz真是一场好戏,日拍那群淋逼不吸的畜生们啊,还有一堆没节操的票源,出了事全都怪瘫吹……艹
………………………………

第二章 正义的伙伴

    杨承靠在垫了厚厚毛毯的椅子上假寐,身下时不时一个颤抖。

    不要想歪了,只是因为他现在在马车上罢了,虽然如今大兴城四周的那些主干道早已从土路变成了水泥地,而马车也修的很好,可终究不会如履平地,颠簸那是必须的。

    杨威利趴在车窗上,一脸好奇,他虽然也被杨承带出去过几次,可是到大兴,这个他的出生地,却是三年来的头一次。

    不过等这好奇劲过了后,他就开始问问题了:“父王,阿娘还有大哥他们怎么没和我们一路啊。”

    杨承脸抽搐了几下:“他们先我们一步回了王府。”

    “可为什么要先我们一步呢?”杨威利的眼睛眨的很闪亮。

    遇上这种问题,杨承就只能默默捂脸了,因为他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解释这件事。

    好吧,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是五天前的那道突如其来的圣旨,说是突如其来也不合适,毕竟现在已经是大业四年,再过一个月就要迈入大业五年的时候了,杨承也早已完成了守陵三年的任务,想来杨广没有忘记这事,所以三年还没过几天,就急吼吼的派人来传旨,让他带着一家老小回大兴过年,之后嘛,也就不用再回太陵,在大兴安心过日子就好。

    行李什么的收拾的倒不慢,不过杨承觉得这三年都没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