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活在新隋朝-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事实上,即便李世民想要来抱自己大腿,自己也不想让他抱。
而如今看来,曾经的那位二公子成为了李渊嫡子中混的最差的那个,这让窦氏有些受不了了,而二儿子却死活不愿意求助自己亲哥哥,所以窦氏只能转而去求助自己的娘家。
顺带一提,窦氏是京兆人。
看,知道什么是扫把星了吧。
“还有太原王氏。”
杨承冷笑一声:“王家还真是不安分啊。”
王家当时投靠杨昭试图给他背后一刀的这笔账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只不过碍于杨昭才死不久,杨广还很是哀伤,他也不好贸然就对王家动手,万一惹得杨广不快怎么办,可是没想到啊,王家――也算是破罐子破摔了吧,看来他们一家人在这方面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杨承之所以不动手绝对不会是因为原谅了他们。
不反抗那就只有死路一条,既然如此,还不如反抗,说不定还能弄条活路呢。
不过这想法倒也没错,杨承他现在……的确不想弄死他们了――他想把这群人弄得生不如死。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作为一个在网上见识过各种酷刑恶心事的人,想要把这群曾经高高在上的人逼疯,说实在的,非常的容易。
杨承皱着眉头,手摩挲着腰带上的玉,道:“你现在就传消息给并州那里,让他们好好盯着王家老宅,一有点风吹草动……额,看程度吧,如果出现了什么大规模迁徙或者财产转移……”
杨承手猛地一劈。
“明白!”
回到后院,杨承并没有立刻回到书房,他看着天上的那轮娥眉月,脸上似笑非笑。
他现在可是真心希望杨俊能够抗住那种**,如果抗不住的话――杨承突然哈哈大笑。
他可以把自己的大哥弄到万劫不复之境,可以把尚不知事的侄子给害死,可以把**给母亲,可以坐视不管甚至于是纵容去帮助人杀死他父亲,可以把惹他讨厌的侄子活活逼死――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怕的?
杨承大笑了一会,停住了,不是因为听到了孩子哭声,也不是那些女人回来了,而是他觉得,头有点疼……
===
上火,张嘴都痛得半死。
果然官店里还有阿酱的东西qaq去不了香港啊啊啊!求代购啊!
………………………………
第四十八章 杨阎王
深夜,秦王府灯火通明。
杨俊颇为无奈的看着面前的老人,如果这个老人是别人,他估计早就一茶杯泼上去了,不对,估计连门都不会让他进,但问题是,这人是他老婆贺氏的祖父,贺颂南,也就是如今贺家的掌权人,江湖人称贺老爷子,当然更多的人都会叫他贺狼,因为这厮在做生意上实在像一头饿了半死的狼,从辈分上来说也是杨俊的祖父了,将祖父赶出门,实在不是正常孙子可以做的事情。
把贺颂南迎进门,杨俊当然不会认为贺颂南是因为什么担心自家孙女怀孕这种原因才来他的秦王府。
唯一的解释,当然就是昨天朝堂上杨广立杨曦为嗣子这事了,不过话说回来他们的消息还真是有够灵通,这事发生了才不过一天,贺颂南居然就亲自登门了,难道说他背上张了翅膀么?
贺颂南抿了一口茶,将茶盏放在一边,赞叹道:“不愧是贡茶,香气四溢,口齿留香,老夫活了那么多年也是第一次喝到这种好茶啊。”
杨俊默然,心中却是各种吐槽。
第一次?你在逗我么,这又不是那六株大红袍母树,那六株倒是真的只有皇室,准确来说只有杨广杨承和杨俊三家才能喝得起,其余像观王卫王这些旁支也是没有的,但是现在这茶又不是那些大红袍,那些世族大家若是连这种皇家贡茶都没喝过,还有什么资格说自家是世家大族?
典型的睁着眼睛说瞎话。
一阵寒暄过后,贺颂南摸着手腕上的佛珠,开始正题:“老夫进京之时,听闻……圣上决意立建安王为嗣?”
虽然知道贺颂南是在装傻,但是杨俊还是回答道:“首先,皇兄并非是立他为嗣,只是以他为嗣子。”
相差两字,差别还是有点远的,前者就是立他为太子的意思,后者则是过继他做儿子,虽说杨曦必然是要做太子的,但他现在还不是。
“其次,如今已经不是建安王了,而是晋王。”
贺颂南呵呵一笑,看起了比后世那些大善人还要慈祥,所谓面慈心黑估计就是如此了:“殿下,如今我们两家也算是荣辱一体了,那么老夫也就直说了吧,嗣子虽说距离太子有不小的距离,但是如今圣上只有一个嗣子,说他是太子其实也不为过了,况且……老夫和太医院的一些医官有些许的交情,听说圣上的龙体似乎也有恙。”
杨俊眉毛一挑:“这是皇兄的决断,外人无权干涉。”
“若圣上只是一个普通人,那他过继一个嗣子自然是老夫无权干涉的,但圣上是皇上,一举一动都关系着国家的安危,建安王生母乃是旧陈公主,他身上留着旧陈皇室的血脉,让他做一个逍遥王爷当然无妨,但若是牵扯到国本社稷,那不得不慎重啊。”
“那又如何?”杨俊瞟了贺颂南一眼,打定主意便是要装傻。
贺颂南眯起眼睛,浑浊的老眼居然有一丝精光闪过:“如今王妃殿下已有了身孕,若是诞下一子,便是嫡子,况且血统上也要比建安王好上不少,若是他为圣上嗣子,那社稷必然安然无忧。”
杨俊微微咬牙:“但若不是男子呢,况且,既然是嫡子,理应做孤的世子,而不是皇兄的嗣子。”
“王位继承可谓家事,皇位继承乃是国事,家事当然是比不得国事重要的,况且殿下春秋正富,子嗣当然是不用愁的。”
杨俊的眼神已经不是无奈,而是带着敌意了,声音也冷了许多:“夜已经深了,老太爷也该休息了,若是不嫌弃就在王府宿一宿吧。”
说罢,他便留下贺颂南准备往书房走,贺颂南眯起眼睛:“王爷是聪明人,应该知道老夫的意思,还希望王爷可是好好考虑一下!”
“呯!”
一向淡定的杨俊此时也不淡定了,往书房的路上看到一个家仆正在擦拭廊柱,吩咐道:“给贺老太爷弄间卧房。”
“是。”
半个时辰后,杨承被人叫醒,子衿为他套上大氅,打着哈欠,杨承连书房都懒得去,就直接坐在卧房内的逍遥椅上听遥子的报告。
虽然还有眼神依旧朦胧,但杨承的脑子还是很清楚的。
“先来的是贺家么……这话,还真是厚脸皮啊。”
“那殿下,我们是不是要有什么措施。”
“能有什么措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啧,看来孤和那些世族大家真的是八字不合,好吧,措施、措施,让盖世太保们注意那几家最近的近况,有什么轻举妄动,以最快速度向孤报告,然后……贺家是在扬州,现在的扬州总管……是谁来着?”
“是萧琮。”
“萧琮?这名字有点熟悉……谁来着?”
遥子抹了一把汗:“是王妃娘娘的兄长。”
杨承捂住脸,原来是自家大舅子啊,那样的话不就更加好了么。
“强运啊真是,给孤准备笔墨。”
过了片刻,杨承拿起一张墨迹淋漓的纸,将其吹干后,递给了遥子:“装好,明日一早就让人把这信给扬州那里的负责人,告诉他,若真的出了什么事……不但要告诉孤,同时也要告诉萧琮,有他在扬州,很多事都会便利不少啊。”
“是。”
“退下……等等,李家哪里有没有什么动静?”杨承刚要挥手让遥子下去,却突然想到这个让他一直不安心的存在。
遥子思索了片刻:“赵郡李氏没有什么动静,陇西……好像有点动静。”
“注意一下吧,有必要的话……警告一下也无所谓。”
这是他对李家的最后一次仁慈,若李家真的要弄什么幺蛾子——反正他手下那些亡魂也不少,多几个也无所谓。
遥子退下了,子衿听到没有说话声了,便走了过来,准备替杨承将大氅脱下,却不想被杨承阻止了。
此时的杨承已经是睡意全无了,摸着下巴走进书房,可半响也没什么动作,突然从一旁的案头上抽出一本小册子,翻到某一页,上面密密麻麻一堆人名,杨承歪着头看了片刻,从笔架上拿起一支狼毫,这是一支朱笔,原本有些无神的眼睛陡然间锐利起来,猛力的在上面一划,看得出来他用力不小,因为纸张都没划破了,仿佛手中拿着的不是一支毛笔,而是一把利刀。
将笔往旁边一扔,杨承满意的看着小册子。
“做阎王的感觉真好啊……”
打了一个哈欠,杨承觉得头有些疼,看来还是得回去睡觉,这么一想,睡意顿时涌了上来。
===
去转账,结果转不出去,找柜台,柜台一看是外地的就说什么骗子什么的,转个账还要jc签字,但是啊,我转的是两百八又不是两万八!
………………………………
第四十九章
杨俊最终还是没能有一个安稳觉,瞪了大半夜的眼睛,随后沉沉睡去,原本是想要睡个日上三竿的,结果却得知又有人来访了。
强打起精神洗漱完毕,衣冠楚楚的来到前厅,看到一个锦衣华服的老人坐在客座上,老人其貌不扬,但是明显久居上位,一举一动气势十足。
杨俊只觉得这人眼熟,却想不起来这人到底是谁。
随后他转移视线,发现贺老太爷也坐在一旁,眼睛半眯,嘴中却是念念有词,和他手里转动的佛珠一配合,看来是在念经。
“秦王殿下!”那老人看到杨俊,站起来朝他拱了拱手,“老夫在并州时曾听闻殿下乃是不出世的俊杰,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听到老人说并州两字,杨俊才算是明白为什么看到这个人有点眼熟了。
他之前见过这人,当然,不是真人,而是一副画像。
当年宫中曾传出过让他去担任并州总管的传言,所以他也算是事先准备,让人准备了那些并州的地头蛇的画像,其中就有这个人,虽然天朝国画版的画像都比较抽风,但人的一些特质还是抓的比较准确。
这个人,是太原王氏的当家人,王彦宥。
那么贺颂南出现在这里的原因也显而易见了。
杨俊也许不知道自家弟弟和那些世族大家错综复杂的关系,但是贺颂南还是略有耳闻的,王家在他印象里一直都是和杨承一条船上的,这个节骨眼上突然过来拜访杨俊,必有蹊跷。
若是平时,贺颂南是摆不出这么嚣张的样子的,毕竟虽说都是世家大族,但是太原王氏明显要比他会稽贺氏的底蕴深厚的多,不过已经快要成精的贺颂南能看得出来,王彦宥脸上淡淡的忧虑,明白这次他过来绝对是出了什么事,有求于自家孙女婿的,况且强龙不压地头蛇,这里是他孙女婿的地盘,对他也是半个主场,此时的他,自然是对王彦宥半点不怵。
“呵呵呵,原来是太原王家的王老爷子,在下会稽贺氏贺颂南。”
王彦宥的脸皮子不易察觉的抽动了几下,混了这么多年他哪里听不出来贺颂南话中的讽刺,但是没办法,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原来是王老太公,孤也是久仰大名了,一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杨俊也朝王彦宥拱手示意,“那不知道到王老太公前来所为何事?”
王彦宥看了一眼一旁看似放空状态的贺颂南,明白这件事会脱离他的预想,不过总的来说不会脱离太多,该有的总还是有的。
“如此,老夫便也就直说了。”
“老太爷请讲。”杨俊看王彦宥神情一肃,他也重视了起来。
“圣上前日下旨以建安王为嗣,昨日前往太庙祭祖,并为建安王改名,不仅如此还将曾经的封号晋王赐给了他,对么?”
杨俊听到这事就是一阵心烦意乱,这群人为什么非得这样,非得要来插手自家事?
但自幼的教育让他有着良好的教养,点点头:“的确如此。”
“此乃大谬,论长,该是以王爷您的儿子为长,论嫡,那杨睿乃是庶子,论长论嫡都是比不得济北候(杨浩),为何最后圣上却以杨睿为嗣,而不是以济北候为嗣呢!”
杨俊无语了,贺颂南也睁开了眼睛,两个人仿佛看到怪物一般。
过了片刻,杨俊颇为艰难的开了口:“济北候他……”
不行。
但为什么不行?
因为他娘企图毒死自己。
可这是家丑,不能说出去啊。
王彦宥也看出杨俊有难言之隐:“济北候是殿下亲子吧?”
“这当然!”杨俊立刻明白面前这个老头也是一个老不修。
王彦宥点点头:“只要是亲子便好,无论犯了什么过错,都无所谓。”
“这是为何?”
“因为……”王彦宥突然压低了声音,“殿下可否以大隋社稷起誓,绝不将此事散说出去,而之后……也绝不可以对老夫以及王家行灭口之事。”
这话就有点严重了,杨俊愣了片刻,最后还是按照王彦宥说的发了誓。
“因为,说实在的,在先帝所余几子中,即便是杨秀,也要比那杨承有资格继承皇位,并非是因为什么长幼之序,而是杨承早已犯了十恶不赦之罪!”
这话有点熟悉啊……啊,当年杨勇就是这么弹劾杨承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一个花甲老人早已过了满嘴跑火车的年纪,可问题是――“十恶不赦,这词可不能随便用啊。”
王彦宥摇摇头,坚定道:“元德太子不仅是杨承的侄儿,同时也是我大隋的太子,杨承谋害元德太子,这算不算十恶不赦!?先帝不仅是他的父亲,同时也是我大隋的圣上,杨承他弑父,这算不算十恶不赦!?”
“啪!”
饶是杨俊此时也忍不住了,一杯子就砸了过去,不过大概是他过于愤怒,所以扔的也没有什么准头可言,直直的扔到了王彦宥不远处的柱子上。
“开什么玩笑!来人!送客!”杨俊嚯的站起便要离开。
对王家来说,杨俊算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了,王彦宥怎么会让这根稻草离开,大声道:“这种事情殿下觉得是可以开玩笑的么?”
“你这是什么意思!?”
“殿下不妨冷静一下,听老夫好好为你解释一番如何?老夫不至于在无凭无据的情况下说出那样的话。”
直觉告诉杨俊,他应该把这人赶出去,但是此时贺颂南开口了:“既然如此,那就劳烦王兄了,不过王兄也要明白,若是你只是说了一堆废话,那么……”
按照他印象中王家和杨承的关系,是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真的发生了,那十有八。九就是真的了。
不过……还真是令人难以相信。
“老夫明白。”
杨俊不解的看着贺颂南,但贺颂南只是用眼神示意他坐回去。
重新做回主位,王彦宥开口了:“王爷可知为何听说老夫前来造访,贺兄弟就这么急的过来了?”
杨俊摇摇头。
王彦宥微微一笑:“这件事,王爷的确是不会知道的,杨承他在十多年前和陇西李氏交好,随后因为圣上当时的身份渐渐提高,作为当时还是太子妃的皇后娘家当然也受益不少,可是饼只有那么大,别人一旦多吃一口,就意味着你得少吃一口,甚至于更多,眼看着崔家做大,我们这些家族自然是不愿意的,但是光凭家中的实力,是不能和崔家一斗的,即便我们这里有好几家,崔家那里只有两家,因为崔家背后站着太子,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人来站在我们的后面,这个人的身份地位,绝对不能和太子有太大的差别,而那个时候,最受宠的除了太子,就是杨承了,所以我们……也都算是做了杨承的走狗,这之后的结果,殿下也都明白,崔家元气大伤,没个百年是缓不过气的。”
贺颂南朝杨俊点点头,表示王彦宥没有撒谎。
“崔家元气大伤,可是这事并没有就这么简单的结束,殿下也应该知道,元德太子和崔家交好,也正是因为崔家的缘故,他才和杨承交恶。”
“的确如此。”
“说有点大逆不道的话,当时我们都和杨承脱不开关系,若是他输了,那我们所有人都得陪葬,原本……老夫原本也是打算站在杨承这边的,可是后来老夫得知了一件事,也就不敢再去和杨承狼狈为奸,老夫举家向太子效忠,而太子也对老夫的弃暗投明极为赞赏,并且说那件事并不知情,也不可言罪,此番弃暗投明,也可将功补过,只可惜……老天无眼啊。”
说着说着,王彦宥居然还落下了眼泪。
………………………………
第五十章 名侦探王彦宥
“殿下也应该知道杨承虽然看似大大咧咧,但实际上生性谨慎,很多事情不试个百十来遍,不做好几手准备他是绝对不会下定决心做的,殿下可知当年先帝还在时,曾有几次将杨承召进宫中,杨承得到旨意后的第一反应并非是沐浴更衣,而是安排人准备好逃跑的路线,每次杨承进宫之时,周王府的戒备就最为森严。”
“这个,孤倒是知道,不过这也是有原因的……”
这个状况是在杨承差点被杨坚下旨烧死后才有的,那个时候杨承整个人都不正常,在他眼中杨坚不是他父亲而是一个杀手,会有这种举动也算是正常。
“但是不可否认,他的确挺谨慎的,可是……这又如何?这和元德的崩逝又有什么关系?”
“元德太子崩逝那天,杨承是收到了所谓的旨意,随后从玄武门入宫,之后才发生了兵变之事,不可否认,这件事情里,玄武门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地势高,易守难攻,况且又是宫中,将玄武门一关,那进宫的后路就等同断了一半,若将玄武门对面的景贞门一关,除非是将其中一门攻破,那即便是插了翅膀也是无法逃走的,殿下,老夫说的可对?”
“不错,可……”
“玄武门乃是宫中重要门户,驻扎大量禁军,这些禁军足以将景贞门控制住,而殿下可还记得,当时的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是谁?”
“朱学。”
“没错,是朱学,朱学原本只是一个小小旅帅,为何能够一跃成为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现在得到的答案都是因为王鹰的宠妾被朱学的正室所救,但是,殿下应该也曾和王鹰共过事吧?王鹰是怎样的人,您应该很清楚,王鹰性格死板,有恩必报,但绝不是那种会为了这种事让一个小旅帅变成手掌重兵的禁卫总领,即便当真要感谢,给些钱财不就够了么?”
听到这里杨俊明白过来了:“你是说……你是说……王鹰突然将朱学提拔到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是有更深层的原因,而且和元德太子有很大的关系?”
“没错,当时元德太子对于杨承日渐嚣张极为不满,又从老夫这里得知了那件事,决意为国锄奸,但是他也知道,这件事必须速战速决,因为杨承在军中朝中极有势力,况且他武功不低,若是将他召进宫,由圣上发落,说不定他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来谋求逃跑,而他一旦逃跑出宫,这之后的后果殿下应该明白,但如果是将他打入天牢,那么以他在朝中的势力,递个条子完全不是问题,无论如何,后果都不会好。”
杨俊接着他的话:“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见不到皇兄,而且让他无法逃脱……所以玄武门这事,元德太子他在场并非是为了劝阻朱学,而是他本身就是策划人之一对么?”
“正是如此,当时元德太子和其幕僚商议许久,虽然步骤都已经定下来了,但是地点却迟迟找不到好的,而就在那个时候,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换人了,在那个节骨眼上换人了,而且主持这件事的还是和杨承有些私交的王鹰,换上一个没有势力,能力也只能说一般,但是――极好权势的朱学,殿下不觉得有些滑稽么?”
杨俊脸色巨变:“你是说,周王很早就知道太子的想法,所以直接给他准备好一切,但是这其实是一个陷阱,为的就是……是啊,玄武门的确易守难攻,但是人一旦上去了,下来也难啊……但是,周王他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我太原王氏并不是第一个和杨承搭上线的大族,第一个大族,是陇西李氏,而陇西李氏的底下有一批人,称为观天司,这观的天当然不是指上天,而是天子,当然,陇西李氏想要将人插入皇宫还是有点麻烦的,但如果是杨承来安插人,那么老夫觉得会很容易吧?”
此时杨俊对王彦宥的话已经信了三成:“所以你是说,东宫中早已有了周王的人?”
“实际上,老夫猜测,东宫里有杨承的人,应该不止是元德太子为太子的时候,在这之前,圣上还是太子,乃至房陵王还是太子的时候,东宫就已经有人了,当年房陵王和杨承交恶,当中有不少事情看似偶然,但后面必然是有人操纵,而这个人,很有可能就是杨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