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在新隋朝-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拗不过白弘的杨素于是只能这么将奏章递了上去——现在想想,早知道就算狸猫换太子也不能这么蠢啊。

    杨坚那双“jing光内shè”的眼睛向下一扫,沉声说道:“太子、越国公、齐国公、观王,随朕入书房议事,散朝!”

    ====

    史书上宇文贽有两子,一子靖智,一子靖仁,靖勇纯粹是杜撰之名。

    求收藏。
………………………………

第十六章 念头

    ()  杨坚等人在御书房的议事自然是不为外人所知的,门口的太监听到类似于咆哮,砸东西各种声音,可是由于杨坚一早就说过,除非有他的旨意,任何人不得进出御书房,所以太监们也只能很尴尬的,如同一根根木桩杵在门外,背后的汗水却是哗哗的流。

    直到独孤后的出现。独孤后虽然铁血霸道,但是在她温柔下来的时候,还是很好的。就比如她虽然不允许杨坚和别的女人接近,但是她对杨坚那是绝对意义上的温柔和体贴,她对杨坚的生活起居照顾的无微不至,杨坚每餐的食谱,每天的装束她都要亲自过问,然后妥当处理好,能让杨坚专心的处理朝政,必须说杨坚之所以能够成为如此明君,独孤后是居功至伟的,所以说一个伟大的男人背后一定也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每当早朝,黎明钟鸣之际,独孤后就会小心翼翼的服饰杨坚洗漱穿戴,然后和他同坐龙凤辇,共同来到大兴殿,杨坚在前殿上朝,她则是在后殿等候,等到散朝之后,再同坐龙凤辇回**,这个习惯一般来说是雷打不动的——除了一个情况,那就是两人当中有一个人生病,只要两人当中有一个人生病,那不只是不能同坐一辇,甚至不能同床同食。

    因为白弘长达三个月的踪信全无,又恰逢冬chun交际之时,独孤后在担忧儿子的安全之时便染上了风寒,直到现在才堪堪好,走出她的昭阳宫,独孤后自然是直奔杨坚而去,却不想来到御书房,发现宫女太监全部像木桩似的杵在门口,之后独孤后便听到了书房内传来的各种声音,让她听得有些心惊胆战。

    于是独孤后立马举步准备走入御书房,却被大太监仲思给拦住了,仲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娘娘,陛下和几位大臣正在御书房内议事,陛下有旨,无他旨意,任何人不得出入。”

    独孤后的眉毛虽然细长但是生得很是威严,眉头一皱,问道:“书房中还有那些人?”

    若是常人过问这件事情,那仲思等人即便是死也不会说的,可面前的却是独孤后,这个大隋王朝的无冕之皇,仲思点了点头:“有尚书左仆shè高颎高国公,尚书右仆shè杨素杨国公,还有观王爷,对了,还有太子殿下。”

    独孤后眉头皱的很是厉害,她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简而言之,这御书房内中的那几个人就是当今最有权力的几个人。

    独孤后是看着杨坚建立隋朝的,她在中间其实也有极大地辅佐之功,对于这种集结了隋朝几个大权臣的议政,她自然不愿意错过,也不管仲思的阻拦,就这么直挺挺的走进了书房。

    “不是说了么!没有朕的——爱后!?你怎么来了?”听到传来的脚步声,心烦意乱的杨坚忍不住咆哮出声,可当他看到来人是独孤后时,他明显萎了。

    独孤后却没有接杨坚的话,她愣愣的看着地上跪着的四人,其中那个头戴金冠身披明黄sè袍服的人很是明显,因为他的额头上红了一片,而且并不是那种红肿,而是溅了血的。

    这是太子杨勇。

    “陛下,你这是做什么……?”独孤后一下子没能反应过来,她宠爱次子和幼子不假,她也知道自己的丈夫更加宠爱长子,杨勇头上的伤口自然不可能是高颎等人干的,能干出这事的也就只有杨坚——可杨坚干嘛要对一向最宠爱的儿子下如此狠手?

    “爱后!你不知道……这个孽子!这个孽子!承儿在边境不要命的击退了突厥,现在以皇子的身份留在西北苦寒之地为朕守着边境!可是这个孽子,让他去领兵打仗他不愿意,让他做什么他都不愿意!不愿意也就罢了……啊!晛地伐!你倒是告诉朕,什么叫‘阿承的功劳都是假的’!你倒是说啊!”杨坚也不顾周围有其余的外人,不过也算不上是外人,杨雄杨素和他同族,高颎则是他长孙女婿的父亲,大声的咆哮着,还未曾换下的冠冕上的玉旒激烈的抖动着。

    独孤后也不禁面露怒sè,且不论幼子最受她宠爱,之前白弘还没失踪之时,他们夫妇曾经派出太医前往三堆城查看过他的伤势,结果太医回报的结果:非小伤,假如不是殿下身体极佳,那这必然要大损他的元气。

    简而言之,是比较重的伤了。

    你弟弟代替你出征受了这么重的伤,更何况现在还生死未明,你怎么敢在这里说风凉话!

    独孤后怒火中烧,上前几步,一脚踢中了杨勇的胸口,怒喝道:“晛地伐!”

    杨坚在一旁背着手,脸上极怒,心中却病态的冷静了下来,他开始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一个王朝的灭亡不外乎几种原因,天灾**,天灾他是无力阻止的,**也分两种,一种是伴随这天灾的,一种是不伴随天灾的,而在这不伴随天灾的**中,有一种**,便是亲族相残。

    南北朝大多如此,比如北周,宇文护杀叔杀弟,假如不是宇文邕,那北周估计也未必能这么传承下来,北齐同样如此,而且杀人的方法各种残忍。

    杨坚他无论是作为一个父亲也好,作为一个皇帝也好,他都不希望看到他的儿子在他百年之后手足相残,最后国家分崩离析。

    他的长子现在已经或多或少的容不下那几个立有战功的弟弟了,次子之所以成为扬州总管,长子“居功至伟”,幼子之所以差点死在突厥,长子同样“推波助澜”,这是在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杨坚也清楚,次子和幼子虽然看上去人畜无害,但是一旦有人加害于他们,他们必然会反抗,更何况两人都是手握重权之人,在军中也素有威望,况且两人除了军功之外,在治理国家上也都有一套,如果他们两个能够安心做臣子去辅佐君王的话,那他们大隋必然可以延续,而且更加辉煌,可是——长子未必能容得下他们啊。

    杨坚的心都在纠结,这个时候他的脑子里突然闪出了一个想法,废黜杨勇,重立太子。

    这个想法倒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可是上次的时候那是自己头脑发昏,根本就没有细想所胡乱说出的,但现在冷静下来仔细想想……这件事,并不是没有可能。

    幼子的治国手段在那谏言五疏中已经能看出其凌厉,而次子在扬州担任总管处理各项政务中的有条有理,百姓皆服,也能看出次子的手段同样不一般。

    幼子尚且年幼,但次子——杨坚很清楚,自己的次子同样也拥有做皇帝的本事。

    但是……太子毕竟是国本,最好还是不要轻易废黜了,更何况现在太子还是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过失,而且太子并不是那种城府深沉之人,他之所以这么肆无忌惮的说出那种混账话,那也是因为他心思单纯。

    看着地上瑟瑟发抖的长子,杨坚眼中闪过一丝不忍,说道:“起来。”

    “是!”杨勇战战兢兢的起身,看着面前怒气冲冲的父母,他有些像小孩似得缩了缩脖子,显得很是可怜。

    看到长子如此,杨坚和独孤后都不由得想到了他的小时候,心中不忍,叹了一口气,杨坚收起了脸上的怒气,抽过了一旁的奏本,递给独孤后,说道:“忘记和爱后说了,承儿已经找到了,这是他递上来的奏章,看看。”

    独孤后听到幼子的生讯,不由的大喜,原本有些黯淡的脸庞也突然泛出了生气,看上去就像新粉刷过的佛像一般,迫不及待的翻看起奏章。

    杨坚则是坐回了他的龙椅,闭目养神,心中却是一团糟。

    杨勇心思单纯,自然不知道自己父皇在刚刚站着的一会里心中居然想了那么多东西。

    他更加不会知道的是,废太子这个念头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看似被杨坚抛之脑后,实际上是扎进了他的心里,终有一天,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

    二更,求收藏。

    等会要出去聚会……没钱好可怕!
………………………………

第十七章 奇巧淫技

    ()  独孤后辅佐杨坚立国,在政治上自然由她独到的眼光,白弘这份奏章的措辞之犀利,让她都有些心惊胆战,第一条的教育普及,第二条的储粮问题,第三条的提高商人地位,第四条的为“奇巧yin技”的辩白,第五条的对外战争,白弘洋洋洒洒写了近千字,千字在文言中已经算的上是相当意义上的长篇大论,但是独孤后还是看出了在这长篇大论的背后,有一句话,这句话才是自己儿子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天下望族,唯弘农杨氏也!

    将这句话扩充一下,意思是:天下可以有望族,但唯一能够长存的,只有弘农杨氏。

    再扩充一下,弘农杨氏乃是皇族,可以旦夕之间建立起一个望族,同时也可以在眨眼之时毁灭一个高门。

    独孤后看着杨坚立国,自然知道杨坚在立国之初是靠关陇集团的力量,但是在做了十年皇帝之后,杨坚对于关陇集团的感情便不再是最初的感激,而是有些厌烦,甚至有些yu处之而后快。

    独孤后的父亲是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出生于独孤世家,属于关陇集团,而杨坚的弘农杨氏也同样属于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的全称应该是关陇贵族军事集团,以西魏的八柱国为基础,以军事为手段所形成的一个集团。关陇集团因军事而兴起,同样也因为军事而衰亡,因为现在天下一统,再无大的战乱,关陇集团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而一直被他打压着的山东士族,却因此而起了。

    山东士族靠的是文化传承,武力是最直接最暴力的方式,但是治国终究不可能只靠着武力,所以拥有在政治上各种资源的山东士族渐渐抬头,此次的科举中超过六成的人来自于山东士族。

    但这都不是杨坚想要的,山东士族也好,关陇集团也好,对于他来说都是威胁到自己皇权的存在,所以他要提拔那些寒门庶族来遏制住关陇集团和山东士族的发展。

    山东士族靠的是文,以文来控制经济以及政治,他们拥有自成体系的文化传承,教育他们的子弟,所以想要山东士族衰落的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将人才的选拔范围扩大,当那些寒门庶族同样拥有像山东士族那样的文化,而且有皇帝在后撑腰时,那山东士族的衰落也就不可避免了。

    对于第一条,独孤后是啧啧称奇的,但是同样看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她和杨坚都愣住了。

    开放粮仓,以民富来达到国富,不能以国富而使民穷。

    这种超时代的思想让独孤后一时接受无能,看到独孤后怪异的表情,杨坚笑道:“看来爱后和朕一样啊……第二条,还是要好好斟酌一下啊,让臣工们好好讨论一下……杨卿你以为呢?”

    被点了名的杨素拱手说道:“臣之前听殿下说过一句话‘实践出真知’,哪怕把一件事说的再怎么好听再怎么天花乱坠口若悬河,那还是不如直接实践一下比较好,殿下也说过此事是yu速而不达的,那么就先从并州,或者再小一点的大同那里,以大同做一个标准然后推行,若是大同那里没有什么例外,然后慢慢的推广到并州,直至天下。至于让群臣商议一事,臣认为多此一举,殿下还曾说过一句话‘术业有专攻’,那些臣工并不是这方面的行家,他们只能凑个热闹,其余什么也做不了,甚至会人云亦云,那样就要得不偿失了。”

    “高卿,你怎么看?”

    “臣以为第四条,大谬,奇巧yin技就是奇巧yin技,如何还能鼓励支持,乃至推广呢?”

    “这是高国公您的不是了,国公似乎没能明白殿下所说的‘奇巧yin技’的意思。”杨素淡淡的瞟了高颎一眼,对杨坚说道,“此次大胜突厥,除了赖将士用命之外,‘奇巧yin技’功不可没!”

    “此言何解?”

    “陛下,请容臣告退片刻,臣要回府拿那‘奇巧yin技’。”

    午饭过后,杨素便带着一个箱子进了宫,杨坚看着眼前一个个竹筒,有些哭笑不得:“杨卿,这就是你所说的‘奇巧yin技’?这不是爆竹么。”

    “陛下,这可不是普通的爆竹,臣可为殿下展示其奇妙之处,不过,需要一个宽阔的场地才行。”

    “御花园可否?”

    “这……御花园中多山石,最好还是没有那些山石的地方……”

    “那便设在大兴殿前,那儿足够空旷,”杨坚轻巧的说道,“召集百官在大兴殿前,和朕一同看看这‘奇巧yin技’,如何?”

    “这……此物很有可能会伤及周围之人……”

    “不妨事!”杨坚哈哈大笑。

    未时一刻,文武百官聚集在了大兴殿前,看着几个太监搬着一块块石头放在广场zhong yāng,之后文武百官在杨素的指挥下全部都离那石头远远地,杨素看着坐在上首的杨坚,行礼说道:“陛下,可以了。”

    “好,让朕看看这‘奇巧yin技’!”杨坚的身边坐着独孤后,他的右下方站着已经包扎好头的太子杨勇。

    杨素也后退到了群臣那里,朝一旁候立着家人一挥手,家人驾轻就熟的拿着火折子冲上前点燃了引线,随后以最快速度跑到了角落,捂着耳朵趴在地上,杨素同样也捂住了耳朵,身旁那些大臣有些好笑的看着杨素,不就是一个爆竹么——

    “轰!”

    竹筒上的石头已经被炸得粉粉碎,杨坚等人感觉到了脚底传来的震动的同时,也感觉到了耳膜的震动。

    杨素放下了手,有些得意的看向杨坚。

    这箱竹筒是王虎在得知了白弘失踪的消息后,按照白弘的“遗嘱”送过来的,并且还送来制作的方法。在从突厥回隋朝的路上,杨素和白弘提过,换来是白弘无力捂住脸和无奈的呢喃:“这厮明显不明白失踪十年才算死亡啊……”

    杨坚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扶着龙椅上的扶手站起来,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一片狼藉的满地碎石,手指颤颤巍巍的指着那里,问道:“这便是杨卿你说的‘奇巧yin技’?”

    杨素摇了摇头:“非也,此乃周王殿下所说的‘奇巧yin技’,臣以为,此乃强国之技!”

    “善!”杨坚用力的点了点头,“定是强国之技!”

    “殿下曾对臣说过,这不过是‘奇巧yin技’中的一种,还有比这些更加厉害的。”

    杨坚像是一个孩子看到心爱的玩具一般咽了口口水,迫不及待的问道:“还有别的?那是怎么样的?”

    “殿下说,刀也好,剑也好,能伤的人终究少,可是这样名为‘火药’的却不是如此,若是能够好好研究,一个竹筒便就可以炸山开路,杀伤近百!”

    杀伤近百,只要一个竹筒——这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杨坚虽然有些不可置信,可是面前的景象却告诉他,这并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真的能够如此的话,那么近来不怎么听话的高句丽,便完全不是问题了,突厥也好,那些曾经被当做汉人最大威胁的,都不会再成为威胁。

    而他杨坚也可以做到功超秦皇汉武的,千古一帝!
………………………………

第十八章 圣旨到

    ()  开皇十二年三月十二ri,大同城并州总管府后院的书房。

    虽然此时天气已经渐渐回暖,但是白弘的状态似乎已经处于盛夏的状态,他满头大汗的拿起面前的棋子,很有气势的举起,颤颤巍巍的放下。

    对面的人看到他满头大汗的窘样,笑道:“你确定走这里?”

    “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白弘眼露凶光,死死地盯着对方修长的手指优雅地拈起一枚棋子,优雅的放在了棋盘上。

    “啪!”虽然声音不大,但却让白弘的心为此抖了三抖,他咬着嘴唇死死的盯着棋盘。

    “咚咚咚!”对方用手指敲了敲棋盘,没好气的说道:“我这车上去,你来得及回防么?”

    白弘闻言大惊,急忙将目光转到对方所说的地方,过了一会,面露凄苦之sè,重重的倒在了榻上――不对,倒在了暖玉温香之中,他用力地嗅嗅了兰烟那淡淡的体香,很是不服气的说道:“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噗嗤!”兰烟虽然这几天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这话,可是还是忍不住笑出了声,看到怀里的白弘如同小孩子般鼓起了嘴巴,更是好笑的抚摸着他的脸,轻轻说道,“你这话说了好几天了,奴家也没见你……”

    “嘁!”兰烟话没说完,白弘就从她怀里起身,愤愤不平的看着棋盘对面淡定喝着茶的某人,恶狠狠的说道:“再来!我就不信了!我还赢不了你!”

    掷地有声的说完了这句话,转身恼怒的捏了捏兰烟的鼻头,咬牙切齿的说道:“这盘我一定能赢!”

    兰烟似乎也不介意在别人面前和白弘打情骂俏,有些享受的接受着白弘的“蹂躏”,她风情万种的白了他一眼,伸手将他转了个身,脸贴到了他的背上,懒洋洋的说道:“成,那奴家就祝您马到成功了。”

    半柱香后,白弘推开了面前的棋盘,像个小孩子一样伏在了桌子上,吼道:“你绝对是开挂了!这不科学啊!一盘都没赢这是闹哪样。”

    对面的少年,宇文靖勇,此时就像是前不久审问他们时的白弘那样,风轻云淡的拿起了一块糕点塞进嘴里,细细地咀嚼完了后,淡淡的说道:“我也不知道啊。”

    “你!”白弘刚想脱口而出说你这家伙绝对是穿越来的对,但最后还是咽下了这句话,怒气爆缸的说道:“这象棋可是我教你的啊,尼玛我一盘都没赢是什么节奏啊!你是读书人难道不知道要尊师重道么!”

    宇文靖勇淡定的抿了一口茶,也没看白弘一眼,自顾自的重新摆起了棋盘,说道:“你前几天还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呢。”

    “你!”白弘顿时语塞,嘴巴一撇一撇的,几乎要哭出来了。

    什么叫自掘坟墓?

    这就是自掘坟墓!

    什么叫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这就叫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你们不能理解一个下了十多年象棋,在同学间是出了名的高手,结果和一个才学了几天的菜鸟下,一盘都没赢的悲伤……

    白弘此时都快要悲伤逆流成河,他现在就在四十五度仰望着窗外的天空,看着那明媚而忧伤的阳光,顿时感觉一阵蛋疼。

    “你还下么?”宇文靖勇摆完了棋子,问道。

    “不下了!”白弘气急败坏的说道。

    “哎呀,殿下您别急嘛,”兰烟搂住白弘的脖子,用甜到忧伤――不对,用甜的发腻的声音说道,“不如让奴家为您挣回一局面子?”

    “你?”白弘斜眼看着背后的尤物,嘴一撇,“你行么?”

    “哎呀,奴家可都看您下了这么多局了,早就无师自通了,而且这些天一直看着您下,奴家也手痒了,您就允了奴家。”兰烟拉着白弘的衣襟,吃吃的笑着,笑的白弘心头一热,对面的宇文靖勇也红着脸低下了头。

    “殿下,圣旨来了。”门外突然传来长孙无忌的声音。

    白弘无奈的从兰烟的怀抱里挣脱开来,整理了一下衣服,没好气的说道:“我去前殿接旨,你在这里下,必须给我下赢了知道不!?”

    “假如没有赢,那殿下要给奴家什么惩罚?”兰烟似乎一点也不在意白弘的威胁,手指滑过他的脸颊,眼中满是爱恋。

    白弘一阵哆嗦,急忙打掉了她的手,逃命似地逃出了书房,再这么下去迟早要上演一出妖jing打架。

    我还很纯洁,我是正人君子!

    白弘心中默念着走进了前殿,看到眼前媚笑着的太监,轻轻地点了点头,身边的长孙无忌早就递过去了一个成sè十足的金元宝,太监见到金元宝自然是顺水推舟的接受了下去,脸上的笑容更是灿烂三分。

    白弘虽然对这些阉人没什么好印象,但是他知道这些阉人是一根稻草,可能是压倒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有可能是溺水时的那根救命稻草。和杨坚最亲近的人是独孤后,独孤后之下呢?并不是他们这些皇子,而是太监,因为他们是杨坚所亲近的人,所以白弘明白,自己有必要纡尊降贵的去结交。

    比如独孤后身边的沈华,比如杨坚身边的仲思。

    隋朝的礼节并没有明清时期那样的繁琐,什么开正门正厅迎传旨官,堂上摆香案,换官服,正襟双腿下跪,上身挺直传旨官读完圣旨后,双手接旨叩谢隆恩三称万岁……这些都不用,其实以白弘的身份,他就算坐着接旨,也不算逾矩。

    “周王杨承,心xing纯良,文武兼备,着加并州刺史,赐《王母游瑶池》,望不负朕心。”

    “儿臣接旨!”白弘心中一喜,明白杨坚圣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