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三国争天下-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布趁势掩杀,杀至天明,又撞见纪灵一路人马,顿时又与纪灵交锋。

    战不到一刻钟,杨奉、韩暹又从两路杀奔出来,夹击纪灵,纪灵一路也大败。

    三路人马追着纪灵败军横冲直撞,突然又见前方一路人马打龙凤日月旗幡,四斗五方旌帜,金瓜银斧,黄钺白旄,此乃皇帝仪仗,竟是袁术亲领的一路中军。

    黄罗销金伞盖之下,袁术身着龙袍,他见吕布与杨奉、韩暹者,顿时怒而指着三人大骂:“杨奉、韩暹叛逆,吕布,汝更背主家奴尔!”

    “袁公路国贼,找死!”吕布气得脸色铁青,赤兔马杀奔出去,直取袁术。

    袁术身边大将李丰飞马迎击吕布。

    只两回合,李丰便被吕布一戟刺伤,连兵器都不敢要了,转身便逃。

    “袁公路,谁还能救你,受死!”吕布追着李丰,继续直扑中军袁术而去。身后张辽、高顺等部将,杨奉、韩暹二人也各自领兵冲杀过去。

    袁术惊得脸色煞白,大军也混乱一片,顷刻间被吕布等人突破。

    吕布英勇无敌,在万军从中直取袁术,无人能挡。

    袁术为躲吕布之锋,在纪灵等人的护卫下,弃大部分中军败走。

    吕布等人继续追杀,整整杀了一日一夜,杀得袁术大军尸横遍野,损兵远超十万之众。袁术吓破了胆,不敢继续攻打吕布,引着仅剩的数万残兵逃回淮南。

    吕布大捷,竟以一己之力大破袁术二十一万大军的征伐,还令袁术前后损兵近十二万,震惊天下。

    ……
………………………………

第71章 被坑惨的吕布

    取得如此大捷,缴获粮草军械无数,吕布自是得意无比。

    面对立下头功的杨奉、韩暹二人,吕布准备表两人为沂都郡太守和琅琊郡太守,让两人为他坐镇徐州北面。

    陈登、陈珪父子得知此事大惊。

    “父亲,吕布若得杨奉、韩暹二人效命,岂非如虎又添爪牙,丞相恐不易灭之。”陈登对父亲陈珪说道。

    父子二人早就投靠曹操,之所以还在吕布帐下,便是为曹操谋划败坏吕布而已,怎么能让吕布实力增强呢。

    陈珪想了想道:“吕布虽败袁术,缴得大量粮草、军械,然其麾下大军亦折损不少。徐州民寡,短时间难为吕布恢复多少兵马,如若吕布得杨奉、韩暹二人投效,则有杨奉、韩暹二人之兵,吕布实力将更胜从前。唯有设计让吕布用不得杨奉、韩暹之兵,外加败坏吕布名声,吕布不仅实力不得恢复,且四面皆敌,败亡不远。”

    陈登问道:“父亲有何计策?”

    陈珪想了想,定计道:“可密告丞相杨奉、韩暹二人前往沂都郡、琅琊郡之路线,让丞相派人伏杀杨奉、韩暹二人,待二人死后,我父子便说服吕布接收二人遗留兵马。后暗散谣言,言正是吕布为吞杨、韩二人兵马,遂才密杀杨、韩二人。届时,杨、韩二人遗部必不满吕布者甚多,吕布不仅用不得二人遗留兵马,且反而要防范,一消一涨,吕布实力不仅没有得到增强,还更弱上几分,再加之杨奉、韩暹才为吕布立下大功,却被吕布‘密杀’而夺其众,吕布名声全坏亦,无人再敢信任吕布。”

    许都。

    曹操得到陈珪、陈登父子的密告,直笑道:“此计真歹毒啊,届时吕布内部不稳,四面皆敌,焉能不亡?陈珪、陈登父子二人却有些才能,不过一叛便对旧主这般狠毒,不留一丝情面,也难堪大用!”

    陈珪、陈登父子不知道,他们的计策虽然即将坑惨吕布,但也坑到了他们自己,注定了他们就算以后在曹操麾下做事,也绝难得曹操大用,自身前途也已经毁去。

    曹操一直都想灭了吕布,有这等计谋,他当然不会犹豫,当即按照陈珪之计派出伏兵,多携弓弩,伏杀杨奉、韩暹二人。

    有心算无心,加上有利的地形,连孙坚那样的英雄人物都得死,杨奉、韩暹二人自然逃不过,先后被曹操派去的人伏杀而亡。

    二人死后,陈珪、陈登父子即去让吕布接收杨奉、韩暹死后遗留的人马,只道:“将军不取,恐为他人抢先,白费此数万兵马也。”

    杨奉、韩暹二人相加可是有着将近四万人马,吕布当前也不过剩下不到五万人马罢了,徐州民少,短时间内难为吕布增添多少人马,吕布也不想放过杨奉、韩暹二人死后遗留的人马。

    遂派张辽、高顺二将各领一军前去接收。

    见吕布中计,果然忍不住前去接收了杨奉、韩暹二人死后遗留的人马,陈珪、陈登父子立刻施行下一步计划,与曹操的人手一同,四处散播吕布正是为了吞并杨奉、韩暹二人的人马,才密密派人伏杀了杨奉、韩暹二人,当真无情无义也。

    这一通谣言,不仅在杨奉、韩暹二人遗留的人马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就是在吕布本部大军当着,也引发了不小的动荡。

    这真可谓是让吕布焦头烂额,里外不是人。

    内部大乱,外部,诸侯们也又刷新了对吕布人品的认知,觉得吕布这样的人,当真是太无义,太不可信任了。

    刘备是枭雄,颇有一些眼光,他暗道:看来吕布败亡不远了,曹操若得徐州,将争霸彻底中原,吾之大志又该向何途发展?

    刘备心中颇为不定。

    关中,长安城。

    满宠将徐晃带来引荐给刘宇,刘宇见到徐晃大喜,例行考较一番后,已知徐晃在统兵方面果然有独到的见解,顿时厚待徐晃,不仅设宴为徐晃接风洗尘,还直接任命徐晃为汉中郡太守。

    汉中郡可是刘宇下辖唯一的一个人口达到三十万的大郡,可见刘宇对徐晃何等看重。

    士为知己者死,徐晃感动涕零,心悦诚服的叩拜道:“徐晃拜见主公,此生必不负主公。”

    安排了徐晃,数日后,刘宇又获知徐州的情况。

    吕布会被陈珪、陈登父子二人坑死,这是刘宇早就知道的事情,所以刘宇并不稀奇,更没有提醒吕布的意思。

    其实,对于吕布这个天下第一猛将,刘宇一直都是有些心思的。

    当初吕布刚从关中出逃,路过上庸的时候,便曾想投效于他,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吕布志向仍旧太大,仍旧太过傲气,未经足够的挫折磨练,难以久居人下,因此刘宇并未接纳。

    而后,吕布先是被袁术拒绝,又被袁绍怀疑,走张杨,投张邈,兜兜转转,好不容易在陈宫的计谋下攻下兖州,却又被曹操夺了回去,落脚徐州,又因徐州人口有限,加之曹操虎视眈眈,以至于数年下来仍难有大的发展。

    “奉孝,吕布乃猛虎,多番打击,已比数年之前稳重不少,若其再失徐州,且彻底陷入孤立无援,无人信任,众叛亲离之绝境,将之折服后,其可还会再生叛逆之心?”刘宇问郭嘉道。

    其实吕布还是其次的,勇猛则勇猛,但刘宇已有关羽、赵云、马超,多吕布一个不多,少吕布一个也不少,他更看重的是吕布麾下的张辽、高顺两将,还有陈宫。

    张辽自不必多说,与徐晃一样,乃三国时期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统兵能力一绝

    高顺一手训练出陷阵营,且高顺常劝吕布,其实论统兵才能眼光等应不逊于张辽。

    还有陈宫,或许不如郭嘉,比荀彧也还差一些,但也是不可多得的谋士。

    也正因为有张辽、高顺、陈宫第三人辅佐,吕布才能稳坐徐州这么些年,且成为曹操的心腹之患,这三人相加,可远远比一个吕布重要得多得多。

    郭嘉想了想道:“那般境地下折服,吕布如还敢再有叛心,已非人耳,彼时亦不会有人再追随于他,叛亦无惧。”

    刘宇点了点头,心里已经有了决策。

    掠过此事,刘宇和郭嘉又谈起了袁术,算算时间,曹操以朝廷为名义,号召讨伐袁术的时间也差不多到了,刘宇既然宣扬自己为汉室宗亲,立志匡扶天下,曹操如果相邀讨伐袁术,他是不能拒绝的,必须要派兵。

    淮南,寿春。

    刚刚败回寿春的袁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四面楚歌,马上就要迎来诸侯的围攻。

    袁术对于自己危险的境地一无所知,他甚至还遣派使者去江东,开口向已经雄霸江东的孙策借粮又借兵,准备再一次去攻打吕布呢。

    然而,他派去的使者别说跟孙策借得兵粮了,还直接被孙策怒斥:“袁术赖我玉玺,僭越称帝,造反汉室,乃大逆不道之国贼!我还欲兴兵问罪,岂会反而助纣为虐?”

    孙策冷笑连连,直接将袁术的使者轰离江东。

    ……
………………………………

第72章 向袁绍借粮

    回到淮南,将孙策的话告知袁术。

    袁术大怒:“孙策黄口小儿,也敢如此欺吾,吾先伐之!”

    杨弘赶忙阻止:“陛下不可,我军新败于吕布,损兵折将甚多,不宜立即再行刀兵,且若攻孙策,也怕吕布偷袭后方。”

    袁术咬了咬牙,与吕布一战,不仅是损兵折将,还损失大量粮草军械,仓促之间,确实不好立刻又伐孙策。无奈,袁术只能隐忍。

    袁术虽然最终没有真个兴兵,不过孙策也依旧做足了防范,派重兵屯驻江口要地。

    正当这时,曹操派遣使者来到江东,以汉献帝的名义,正式拜孙策为会稽郡太守,并令孙策起兵讨伐袁术国贼。

    对于能得汉天子的名义正式册封为会稽郡太守,孙策当然很高兴,可让自己起兵去讨伐袁术,这就让孙策很为难了。

    袁术虽新败于吕布,损兵过十万,可袁术统治地广人丰,仍可组织不下三十万之众,而孙策看似占据江东六郡势力不小,可实际上区区十万余兵罢了,且分守各地后,能动之兵最多不过六万,这点兵力去讨伐袁术?太有些不自量力了。

    周瑜出计道:“袁术实力仍强,无可轻敌,不如上书曹操,劝他上奏天子,以朝廷的名义南征袁术,我方许诺为后应,只待曹操打败袁术,我方轻易可夺袁术州郡,增大实力,成就将来问鼎天下之大业。”

    孙策点头道:“当如此!”

    遂,孙策让使者将其意回复曹操。

    许都。

    曹操本来也正准备上奏天子,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诸侯共伐袁术,接到孙策的回复,他冷笑一声道:“哼,孙策竟想渔翁得利?打的一手好算盘啊。”

    不管孙策会不会出兵,曹操既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朝廷自居,是一定要出兵讨伐袁术造反称帝逆贼的。

    程昱对曹操道:“丞相,天下诸侯,除已成造反国贼的袁术,和丞相之外,唯剩袁绍、刘宇、刘璋、刘表、吕布、孙策、公孙瓒、张杨九人,张绣算半个。”

    “袁绍与袁术是同亲,且正谋划吞并公孙瓒,定不会出兵来攻打袁术。公孙瓒自身难保,张杨也要防备袁绍吞并。刘璋只想守住益州蜀郡等地,倒是刘表会趁机联手张绣攻下南阳郡,但二人绝不会与丞相联合。吕布处有陈宫,他与丞相不和,不可能让吕布与丞相联合,只会劝吕布坐山观虎斗,而孙策也只答应为后应,实不过想最终坐收渔翁之利耳。唯剩秦侯刘宇可与丞相联军。”

    荀彧也道:“程公所言甚是,丞相应邀请秦侯刘宇为联军,刘宇号称汉室宗亲,陛下当年东返洛阳,还曾亲口称呼其为‘皇叔’,既为汉室宗亲,又为‘皇叔’,面对造反称帝的国贼,他岂能无动于衷,丞相相邀,他必领兵而来。”

    曹操点了点头,笑道:“吾与刘世民自十九路诸侯讨董解散后,也多年未见,正好借此相聚。”

    随即曹操上表汉献帝,遣派使者抵达关中,以汉献帝的名义受封刘宇为大司马,下诏刘宇发兵与‘朝廷’兵马会和共同讨伐袁术。

    所谓的‘朝廷’兵马,自然便是曹操的大军。

    挟天子以令诸侯,就真的以朝廷自居,以朝廷的名义行事了,若非当年刘宇还未攻下关中,势力未强,真舍不得让汉献帝就这么落入曹操之手。

    刘宇接了诏书,从骠骑大将军秦侯,变成了大司马秦侯,其实也只不过是名义更好听罢了,对于实力没有半分增长。

    刘宇道:“发兵肯定是要发兵的,但发多少,什么时候发,以谁为将,要先商议一番。”

    刘宇安排曹操的使者先住下后,召集郭嘉、刘晔、吕虔,关羽、赵云、马超等一同商议。

    郭嘉道:“大哥,曹操既以朝廷的名义下诏大哥发兵,那么此‘朝廷’当管大哥兵马之粮草,可回复曹操,关中初定不久,粮草匮乏,且关中距离淮南遥远,‘朝廷’当为关中之兵马准备好粮草。”

    刘宇点头,笑道:“奉孝所言甚是,吾之地界与淮南相隔甚远,打败袁术也注定捞不到什么好处,出兵与曹操联合,已经让曹操占了大便宜,怎能不一力承担吾大军之粮草?”

    刘晔不愧是搞民生和后勤的高手,一说到粮草,他比郭嘉反映得还快,他笑着对刘宇道:“主公,益州刘璋,甄夫人的‘义父’袁绍那里,主公也可以书信向他们借兵借粮,只要他们表面上仍维护汉室正统,或多或少能借与主公一些。”

    郭嘉也道:“子扬此言大善,不过嘉认为,刘璋不会借兵也不会借粮,当初诸侯讨董,刘璋与其父刘焉都能无动于衷,大哥占据汉中后,刘璋又畏大哥如虎,怎肯白借兵粮徒增大哥的实力,不过大哥也仍要写信于刘璋,他若真不借,也不强求,只为将来大哥伐他之借口。倒是袁绍那里可谋划一番,其正处于吞并公孙瓒的重要关头,必不愿意在此时背上与袁术同流之造反国贼的骂名,况且袁绍不是甄夫人的‘义父’吗,大哥即为他的‘女婿’,女婿为除国贼开口借粮,他岂能丝毫不予?我测至少能从袁绍处借得十万斛粮。”

    刘宇笑了,争霸天下的前提是什么,是兵马和粮草,谁也不会嫌弃粮草多,如果能从刘璋和袁绍处坑来粮草,自然最好不过。

    随即,刘宇去找甄洛。

    大半年时间过去,甄洛已经习惯了在关中的生活,没有了早前刚被迫嫁来时的无奈和彷徨,她发现刘宇根本就没有‘传言’的那样好色,全都是迷惑他人的。她所见到的刘宇其实极好,不失为比肩袁绍的枭雄,甚至比袁绍更厉害,毕竟袁绍的成功靠的是四世三公的出身所带来的海量人脉与资源,而刘宇虽是汉室宗亲,可却是一刀一枪拼出的这份基业。

    另外,甄洛是次妻,与正妻的蔡琰相处得也极为融洽,两女一个是汉末第一才女,一个是汉末第二才女,且都容貌美丽,性情典雅善良。蔡琰偏喜琴艺书画,似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而甄洛喜舞蹈书画之余,也善于处理庶务,她将刘宇府院打理得井井有条,无需刘宇为家事操一丝心,其实甄洛比蔡琰更像一个能帮扶刘宇成大业的贤妻。

    “洛儿,你致书去冀州给袁绍,就说吾要向他借粮讨伐国贼袁术。”刘宇道。

    甄洛无奈道:“夫君,妾身与袁绍名为义父女,可实乃并无丝毫义父女之情。”

    刘宇笑道:“无碍,只是要一个名义罢了,袁绍真敢拒绝,我就敢给他挂一个袁术同党的黑锅,在他灭公孙瓒的时候联合曹操给他扯后腿。”

    甄洛不再多问,随即按照刘宇的要求书写信件,刘宇命人快马发去河北给袁绍,同时也让曹操的使者传讯回去给曹操,他同意发兵四万联盟攻打袁术,但要曹操提供一应粮草消耗。

    ……
………………………………

无题

    河北。

    袁绍愕然:“刘世民竟然通过甄洛,以讨伐袁术国贼为由,开口向我借粮二十万斛,诸位以为我这是该借还是不该借呀?”

    天下谁人不知,袁术与他同出袁氏,乃同父亲兄弟,刘宇竟然开口向他借粮讨伐袁术?

    不是袁绍与袁术有什么兄弟感情,而是冀州虽富庶,但他也连年用兵,余粮也不丰厚。刘宇这样的要求,让袁绍不知道是该笑话还是真该借。

    粮草这玩意,诸侯之间互借,几乎都是有借无还的,就算要还也不知道会拖多少年,说好听是借,其实就跟白送没多大区别。

    田丰道:“主公,我认为不该借,就算要借,最多给个十万斛,堵一堵刘世民的嘴巴,不让天下诸侯以为主公与袁术同谋即可,二十万斛太多了。”

    沮授也道:“主公,我认为给个五万斛足矣。”

    袁绍苦哈哈一笑道:“那就是总得给一些咯?”

    审配道:“主公,袁术妄自称帝,已成天下公认之国贼,今正是主公倾力以全灭公孙瓒的重要关头,且不可与成为国贼之袁术有半分瓜葛。刘世民以讨伐袁术国贼为名借粮,又是叫主公义女甄洛代写之书信,主公若半分都不允,岂非被说成不顾国家,与袁术同流之国贼?”

    这个时候,许攸也出来道:“主公,许攸认为,不仅该给,还该全给,冀州富庶,区区二十万斛粮草罢了,起码让天下知道,主公此刻还是忠于汉室,不耻袁术此等造反国贼的,总而言之,相比之主公灭亡公孙瓒,张杨,统一河北,兼并天下相比,不值一提。”

    田丰怒斥:“许攸,你不要误导主公,就算要给,最多十万斛足矣,何须给足二十万斛。”

    其实,许攸何尝不知道,就算要给,给个十万斛完全足够了,但若是如此,岂非说明田丰的策略比他许攸的策略在袁绍这里更有用处?岂非说明,袁绍更愿意听从田丰的建议?那么他凭什么还能自认为自己是袁绍麾下的首席谋士?

    如果说,袁绍身边众谋士分为两派,那么田丰、审配、沮授是一派。许攸、逢纪、郭图是一派,以许攸为首的一派专事打压田丰一派。

    因此,这已经不是借多少合适的事情了,而是两派到底哪一派在袁绍面前更得信任的事情。

    郭图冷哼道:“田丰,你才是误导主公。既然要给,何不大方一些,也显主公魄气。”

    两派相互争吵,田丰等是真心为袁绍考虑,只不过他们大多数时候说话都太直接了,并不好听,而许攸一派名利更重,更希望袁绍只信任他们,说话很多时候都喜欢往好听的说,吹得袁绍身心舒畅,因此一般争到最后,总是许攸一派获胜得多。

    这一次,仍旧是许攸一派获胜,袁绍同意借给刘宇二十万斛粮食。

    关中。

    刘宇都愣住了,他说要借二十万斛,纯粹是为了给袁绍削减的余地,怎么也没有想到,袁绍一点都不削减,直接给他来了二十万斛粮食,他这该说袁绍财大气粗还是败家?

    不管怎么样,粮食到手就是好事。

    同时,许都传来消息,曹操同意全权负责刘宇出征大军的粮草。

    说实话,曹操压力其实很大,兖州前两年才遭遇蝗灾,存粮有限,他自己都不丰裕,却还要负责刘宇大军的粮草,但又无奈,他以朝廷自居,诏命刘宇出兵共发国贼,又不得不全权负责粮草。当年十九路诸侯伐董,袁绍、袁术兄弟为了争夺联军盟主和粮草官之位,不也几乎负责了联军大部分的粮草消耗。

    负责粮草就负责粮草吧,反正是来帮他打仗的,打赢了人口地盘全部都是他的,刘宇带不回关中。

    从袁绍那里坑得二十万斛粮草,曹操又答应全权出则他出征大军的所有粮草后,刘宇决定发兵了。

    随即,刘宇以刘晔,吕虔,关羽坐镇长安,而他自己则亲率四万铁骑,以郭嘉为军师,赵云、马超、庞德为将出关会和曹操征讨袁术。

    之所以全部出动骑兵,是因为刘宇不想参与攻城。

    历来攻城都是伤亡最大的,淮南远离关中,注定打败袁术他也得不到多少好处,全部出动骑兵那么他便有借口只负责野战,而不负责攻城,这就是最大的原因。

    与袁术地界只有二百里的兖州谯县是曹操和刘宇约定的会兵地点。

    曹操十七万大军已经早两天驻扎在此。

    “袁绍急着灭公孙瓒和张杨统一河北,吕布和刘璋也果然无动于衷,刘表、孙策、张绣出兵也只想捡便宜,不会与我联合,却没想到,除了秦侯刘宇,刘备那厮也带着他那区区几千兵马前来助阵。”曹操呵呵道。

    刘备自从被吕布赶出徐州投靠曹操后,便被曹操安排在了豫州一个毗邻徐州的县城中。

    曹操是万万没想到刘备会自己带着自己剩下的全部人马前来助阵,张绣勉强还能算半个诸侯,刘备现在连半个都算不上。

    程昱道:“主公,刘备素有英雄大志,恐也难久居人下,我观他比吕布、刘表之流都要有枭雄气质,如有机会他还会崛起成为一列诸侯,甚至威胁比先前更大。”

    曹操点了点头,以他的眼光,当然也看得出来刘备有枭雄气质,所谓看上去的大仁大德,别人或许会信,可能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曹操是绝对不会相信的,他一直以来都是防着刘备的。

    “刘备将来如何,到底还有刘宇珠玉在前,刘备自称汉景帝第十八代玄孙,刘宇自称第十七代,两个家伙这一点有些搞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