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三国争天下-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攸见此书信,他大喜:“破曹操之良机来了!”

    几乎同一时刻,审配从冀州告知的事,以及许攸曾是曹操旧识的事情先一步传到了袁绍耳中,恰在此时,许攸来见袁绍。

    “主公,曹操缺粮,且许都空虚,可分一军星夜奇袭许都,则许都可破,曹操可擒!”许攸非常激动,却没有注意到袁绍脸色阴沉。

    袁绍根本不听许攸之计,不说他与曹操从小长大,深知曹操诡计多端,认定这是曹操的诱敌分兵之计,更何况审配从冀州传来的消息非常令他愤怒,他在前方征讨曹操,粮草匮乏,而许攸的子侄竟仗着许攸之名,逃避税粮且中饱私囊,再加上得知许攸竟然是曹操的旧识,更让袁绍无法信任许攸。

    袁绍将手中冀州传来的书信扔到许攸身上,冷哼一声,怒斥许攸道:“汝乃品行滥坏之匹夫,有何颜面在吾面前献计!汝与曹操有旧,此莫非收受曹操财物,为曹操奸细,诱我分兵,好让曹操败我?”

    当前,袁绍与曹操对峙,已经稳据上风,只要再拖一个月,曹操不战自溃。这般时候,袁绍只需稳住己身便可获胜,怎还会听信什么计谋,冒险分兵去偷袭许都?

    许攸都惊呆了,他乘兴而来,却忽然被袁绍如此斥骂,他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

    看了审配从冀州发来的书信,许攸这才大惊,他急忙道:“主公,此乃审配害我!”

    袁绍岂会信许攸,他冷笑道:“休要再胡言,今日本当将汝斩首,看在往日还有些许功劳,便将汝头暂且寄在项上,还不速速滚出帐外!”

    许攸呆呆的被赶出帐外,可谓乘兴而来却差点丢了脑袋,再没有比这更憋屈的事情了。许攸这是越想越不舒服越愤怒,他咬牙道:“袁绍不纳忠言,必被曹操所败,我何不去投曹操?”

    越想,许攸便越觉得可行,左右袁绍已经不信任他了,就算袁绍能败曹操,也一定不会再用他而会只相信还他的审配。

    “我若投曹操,一计可让曹操大败袁绍,曹操岂会不重我?”

    想罢,许攸趁夜出袁绍军营,直往曹军营地而去。

    曹营之中,曹操刚刚解衣入睡,闻许攸来投,他惊喜过望,连鞋履来不及穿,便赤足出迎,遥见许攸,便欢笑招手:“子远,多年不见,吾甚想子远啊。”

    曹操激动且热情的握着许攸的手,真好似老友相见一般,把许攸感动得心头发热,你看曹操真比袁绍更加重视他呀。

    ……
………………………………

第100章 火烧乌巢

    曹操的态度得到了许攸的认可,加之许攸几番试探,见曹操确乃明主之像,遂不再隐藏,说出袁绍屯粮重地是乌巢,向曹操出计偷袭乌巢。

    曹操疑问:“乌巢既是屯粮之地,袁绍必有重兵把守,可轻取?”

    许攸笑道:“袁绍于乌巢有兵两万镇守,然其守将淳于琼嗜酒如命,疏于防备,此乃致命破绽,丞相派五千兵便足以奇袭成功。”

    曹操大喜,起身对许攸深深一拜:“此战若胜,公当为第一功臣,吾必当为公于天子面前奏请封侯!”

    曹操重待许攸,将许攸留在军中。

    兵贵神速,被袁绍发觉许攸投靠于他,很可能功亏一篑,因此曹操连夜点齐五千精锐,亲自统帅,并以曹仁,许褚,李典为将,马不停蹄的直扑乌巢而去。

    十里外,刘宇刚准备休息,突然被叫起,闻五千曹军秘密出营。

    “是乌巢方向,袁绍要败了。”刘宇目中精光一闪,火烧乌巢,课本上都学过的经典转折之战,便袁绍官渡惨败的重要转折。

    “即刻传消息给云长,让他此战过后,立即返回关中。”刘宇做出安排,官渡之战,他选择帮曹操击败袁绍,是因为袁绍拥兵七十万,实力确实太强了。但官渡之战若败,袁绍前后损兵五十万,已是日薄西山,那么他便又准备反过来帮助袁绍拖曹操后腿了,此乃‘平衡’!

    ……

    乌巢。

    淳于琼一如既往的宿醉,曹操领五千精兵杀到乌巢的时候,刚好进入五更天,这是深夜与清晨交接的时辰,是人最为熟睡的时辰,因淳于琼上行下效,整个乌巢守军都处于一种疏于防范的形态。

    曹操极为顺利的就杀进了乌巢,这令曹操激动得满面红光。

    “杀!”

    曹军杀进乌巢,不为斩杀袁绍军士兵,第一件事便是放火,顷刻之间,整个乌巢火光冲天。

    粮草失火,袁绍军士兵也乱作一团。

    点燃了粮草,曹军才开始趁乱斩杀袁绍军士兵,杀得本就混乱不堪的袁绍军士兵哭爹喊娘,四处溃散,而本应在第一时间带领士兵抵抗曹军的淳于琼等将领却宿醉未醒。

    当淳于琼等将领终于被惊醒的时候,乌巢已经无法挽救。

    淳于琼骇然失色,满额冷汗,这会他终于酒醒了,可是乌巢已失,粮草已毁,袁绍定然不会放过他。淳于琼也不管其他,只想逃走,不过还没跑出百米,又被无数曹军士兵围困。

    听到许褚大喊:“谁是淳于琼,吾许褚要他脑袋!”

    有旁边投降的袁绍军士兵指着淳于琼所在。

    “哈哈!”许褚飞马便朝淳于琼扑了过来。

    淳于琼惊惧万分,却逃无可逃。想到自己失了乌巢,就算能逃出去,也不敢回到袁绍处,而曹操袭取乌巢,袁绍败局已定,他何不投了曹操。

    “勿杀我,我愿降曹丞相!”淳于琼请降道。

    淳于琼一降,其他将领也齐齐投降,连带着剩下的一万六七千袁绍军士兵也降了。曹操袭乌巢前后不到一个时辰时间,竟便得了乌巢。

    淳于琼被押来见曹操。

    曹操冷笑:“败军之将,因宿醉而失百万斛粮仓之乌巢,袁绍用汝,哪怕要败于我手,亦不冤!”

    似淳于琼这样的将领,曹操怎敢用之,怎肯赦之。

    因此,曹操命人割去淳于琼的耳鼻四肢,以儆效尤。

    而后,曹操又下令全军换上俘虏的袁绍军士兵甲衣,假扮溃败的乌巢守军往袁绍军大营方向‘败退’。

    话说乌巢百万斛粮草大火,那火光冲天,就算在官渡也能清晰可见熊熊火焰。

    袁绍军大营。

    “乌巢?”袁绍大惊,眼睛死死的盯着乌巢方向的熊熊火光,不用人禀报,他也知道乌巢失守了。

    “速唤文武众将前来!”袁绍召集文物众将商议对策。

    当前,审配回了冀州,许攸投了曹操,沮授因多次为田丰求情,也不得信任,袁绍身边仅剩郭图一自私自利的小人。

    且郭图志得意满,如今只有他能为袁绍出计了,他的谋略也终于能够完全施展。

    本来应该是张郃、高览领重兵去救乌巢,那样一来,曹操仅五千精兵,虽诈作乌巢守军,也讨不了多少便宜,甚至曹操有可能反被张郃、高览围困。

    但郭图却断言曹操带重兵去偷袭乌巢,曹营空虚,建议袁绍只派将奇领一万兵马去救乌巢,而张郃、高览领重兵去攻打曹营。

    袁绍同意了郭图的建议,名张郃、高览领兵十五万攻打曹营,并严令二人务必将曹营攻破。另外,将奇领一万兵马也迅速去救乌巢。

    将奇非大将,且只有一万兵马,遇上曹操五千精锐,加上曹操诈作乌巢败军,将奇不备,被许褚一刀斩于马下,一万援军尽数投降曹操。

    张郃、高览方面攻打曹营,但曹操只带走了五千精兵,几乎未损曹营兵力,往时袁绍四十万大军齐出都攻不破曹营,张郃、高览怎么可能攻破。

    不仅攻不破曹营,曹操偷袭乌巢之前,还在许攸的建议下部署了埋伏。

    张郃、高览带着十五万袁绍军攻打曹营疲惫之时,曹操事先预留的一支生力军,由乐进,夏侯渊带领,突然从后方杀出。

    张郃、高览遂不及防,军士大乱。

    不过,张郃、高览不愧为河北四庭柱之二,论勇武远不及颜良、文丑,但统兵能力却反远胜颜良、文丑,他们很快领一支未乱的中军拦住乐进、夏侯渊,并各自飞马与乐进、夏侯渊厮杀。

    张郃对夏侯渊,乐进对高览,虽夏侯渊武艺更胜张郃一些,但百回合之内最多压制张郃,却不会分出胜负,倒是乐进只能和高览打成平手,谁也奈何不了谁。

    “张郃、高览鼠辈何在!”这时,关羽突然从乱军之中杀来,声如惊雷,气势如虎入羊群,八尺余陌刀每一斩皆杀数名袁绍军士兵,万军之中无人能挡。

    张郃、高览大骇,他们并不认识关羽,但关羽赤面长须,面貌太好辨认了,颜良、文丑皆是被赤面长须者斩杀,他们一见关羽的面貌,哪里还不知关羽便是那连斩颜良、文丑者。

    张郃虚晃一枪,拨马便逃,高览也想逃走,但他离关羽最近,当他脱离乐进之时,关羽已经杀至他的面前,寒光凛凛的陌刀向他横劈而来。

    高览惊慌失措,不及闪避,被关羽一刀劈中腰部,顷刻被腰斩!

    被腰斩坠马后,高览并未立刻死去,他瞪着双目,拖着半截身体在地上爬行了数米才终于气绝,死状之惨,不仅吓到了周围的袁绍军士兵,连夏侯渊和乐进都被吓到了,两人脸色都有些发白。

    斩了高览后,关羽又准备去斩张郃,可惜张郃已逃入乱军之中,关羽寻了好一会都没有寻到张郃身影。

    “竟让那厮跑了,也不知是张郃还是高览,终还剩一人,吾愧对大哥所托。”关羽叹息,大哥刘宇要求他将河北四庭柱尽斩,可他如今只斩了三人。

    “不过,此战未至最后关头,吾还有机会!”关羽想着,接下来的大战,他必再找机会,把张郃也斩了,四庭柱一个不留!

    高览身死,张郃大败,十五万袁绍军,折损近十万,其中超过六万成了曹军俘虏。

    ……
………………………………

第101章 袁绍大败

    袁绍连番大败,不仅失了乌巢,百万斛军粮被烧为灰烬,前后还损兵近十三万,且近十万成了曹操俘虏,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正所谓祸不单行。

    话说张郃、高览领重兵攻打曹营,却久攻不破,还遭惨败,高览身死。

    郭图如今成了袁绍身边仅剩的军师,消息首先传到他耳中。

    张郃、高览之败说明什么,对于郭图而言,说明他用错了计谋,曹操袭取乌巢的并不是重兵,曹营也并不空虚,张郃、高览之败,他至少要负一半责任。

    想到此,郭图不禁皱眉:“高览都死了,张郃为何还活着?”

    为了不使袁绍质疑自己的才能,不再继续信任自己,郭图便想要曲解此事,他去对袁绍道:“主公,曹操果然带重兵去袭乌巢,曹营并无重兵把守,奈何张郃、高览二人无心攻战,拖延时久,致使曹操及时回援,张郃、高览大败,高览身死。张郃迟未归营,乃见曹操势强,竟已有投曹之意。”

    袁绍闻言,大怒:“气煞我也!”

    他杀心并起,要拿张郃回营问罪。

    郭图为了不使张郃于袁绍面前辩解,他于是派心腹先一步找到张郃,对张郃说道:“将军,郭图大人遣小人来报将军,主公大怒,说将军作战不利,怎不与高览死于战场,主公要杀将军,以此号令军心!”

    “什么?”张郃又惊又怒,主公怎能说出这等言语。

    张郃本还有些不信,但随后袁绍果真来人,要他即刻回营。

    副将质问:“主公要将军回营,所为何事?”

    使者吱吱唔唔,只有些畏惧道:“吾并不知何故。”

    副将大怒,对张郃道:“将军,主公不听田丰、沮授等良言,只信许攸、审配等谗言,今失乌巢粮草,军心涣散,早晚被曹操败擒,他既要杀将军,将军岂能坐以待毙,何不投曹操,也趁此立些大功?”

    张郃心动,其实他早有此心,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与许攸、审配交好。而张郃、高览与田丰、沮授交好,早在田丰入狱,沮授被排挤,张郃便一直心有不平,对袁绍为人处事极为不满,如今袁绍居然因一败便要杀他,不仁不义,而曹操素闻有爱才贤明,且麾下猛将谋士如云,天下迟早是曹操的,他当投曹操!

    做为河北四庭柱仅剩的一人,张郃有果断,随即便带着身边剩下的五万败兵前往曹营,投奔曹操。

    曹操刚从乌巢回到曹营,便听到张郃来投,他惊喜过望,唯有关羽凤眼厉忙,皱着眉头,张郃此番投了曹操,他还如何有机会把张郃也斩了?四庭柱终要剩一人予曹操?

    关羽轻轻一叹,那边,曹操已经亲自迎出营门。

    张郃感动曹操果然礼贤下士,倒戈卸甲便拜服于地,曹操连忙扶起张郃:“将军乃河北四庭柱之一,多为袁绍征战,战功赫赫,但袁绍并非明主,今来投我,我必重用!”

    曹操封张郃为将军、都亭侯,与于禁、夏侯渊、夏侯惇等同列,可谓重用!

    袁绍先是去了许攸,又去了张郃,加上乌巢丢失,粮草尽毁,且如今仅剩不到十七万兵,大势已去!袁绍颓废无比,以酒消愁。

    两日时间,袁绍军便彻底断粮了,到了第三日,袁绍军更是不战自乱,逃跑的士兵甚多。

    曹操自感打败袁绍的时机已到,他集合全军:“破袁就在今夜!”

    张郃请为先锋,曹操八路合击,轻而易举便攻入袁绍军大营,袁绍与长子袁谭以及郭图只带八百骑亡命逃过黄河,逃回冀州。

    先后五十万大军南下攻打曹操,现如今全军覆没,袁绍败得太惨了。

    袁绍和长子袁谭逃回河北后,十七万袁绍军士兵被斩五万余,逃走三万余,剩下八万余尽皆投降了曹操。

    曹操大胜,若算上前翻打败颜良、文丑俘获,曹操打败袁绍,前前后后光是俘虏的降兵便得了近三十万,先前袁绍未败,他还不敢用这些俘虏的袁绍军士兵,但袁绍大败,曹操已经能够完全放心的使用这些俘虏的袁绍军士兵,虽然曹军前前后后也损失了十万,但这近三十万降兵足以弥补曹操的损失,且让曹操实力大增。

    “哈哈哈哈,吾霸业成矣!”曹操大笑,什么叫志得意满,什么叫满胸涛涛豪气,便是他此刻这般。

    曹操除了俘虏袁军大量士兵将领之外,还俘虏了沮授。

    如果说袁绍帐下,有两人让曹操钦佩的话,沮授是一个,田丰是一个,且曹操更重沮授,他认为沮授才是袁绍帐下第一能人,袁绍能得冀州,后统一河北,沮授制定的种种韬略最为重要。

    沮授被押解到曹操面前后,曹操诚心想招揽沮授,他亲自为沮授松绑。

    然而,沮授为人也傲,他不愿意做那等投降之人,也不愿意为曹操效命,趁曹操亲自为他松绑,他竟然推倒曹操,夺了曹操身边的马匹,意图逃走。

    曹操大怒:“沮授匹夫,吾诚心以待,你竟这般!”

    “左右,与我射杀沮授匹夫!”大怒之下,曹操下令射杀沮授。

    沮授逃出不过三十米,便被许褚一箭射杀坠马。

    官渡之战大胜曹操,宜乘胜追击,攻下河北。仅休整一日,曹操便准备挥军渡过黄河,彻底覆灭袁绍,占领袁绍河北四州地盘。

    曹操雄心勃勃,但就在他进兵之前,关羽来向曹操请辞,归返关中。

    关羽对曹操道:“丞相,我大哥命吾来相助抵御袁绍,现如今袁绍已败,吾当返回关中。”

    曹操大惊,他即刻挽留道:“云长怎忍舍我而去,云长斩河北四庭柱之三,若无云长,我此战不能胜,云长何不留下来,待我奏请天子,封云长为万户侯。”

    关羽义薄云天,自然不会为曹操这等高官厚禄的拉拢所动,他冷漠道:“万户侯当封给我大哥,我何德何能,告辞!”

    说完,关羽不等曹操再说,转身便走,甚是干脆。

    ……
………………………………

第102章 刘宇搅屎

    盯着离去的关羽,曹操脸色难看,极为痛心。

    关羽离去,让曹操从大胜袁绍的得意当中清醒,袁绍虽败,然关中刘宇才是他的大敌,待他吞并袁绍,携兖、豫、徐,青、冀、幽、并,七州之力,定攻入关中,扫灭刘宇,他要刘宇知道,帮助他打败袁绍,是最大的错误。

    不过,当务之急,还当先乘胜挥军北上!

    距官渡七十里,关羽在此和刘宇、赵云相聚。

    “大哥,云长有负所命,未能尽斩四庭柱,终剩张郃一人。”关羽一脸惭愧的对刘宇道。

    刘宇摇头笑道:“怎怪云长,吾本就只说尽力而为,云长已尽力,不可强求。区区张郃,虽投曹操,但将来吾必有与曹操争雄之时,云长害怕没有机会斩了张郃?”

    “今袁绍已败,五十万大军尽丧,曹操马上挥兵渡河北上,要攻略袁绍之河北四州,吾决不让曹操轻易得逞,云长、子龙,先与我回关中,待我谋算袁绍、曹操二人。”随即,刘宇和关羽、赵云回返关中。

    回到关中,刘宇立刻召集郭嘉、贾诩、陈宫、刘晔等人商议。

    按照官渡之战前的设想,助曹操打败袁绍之后,应当再反助袁绍抗曹,不使曹操轻易吞并袁绍河北四州,务必要曹操付出更大的代价来覆灭袁绍。

    很快,谋略商定,刘宇派出信使,火速赶往冀州见袁绍,他必须赶在袁绍杀田丰之前。

    帮助袁绍也不是白白帮助的,刘宇怎么也得索要一些的好处,田丰就是其中之一。

    ……

    官渡大败,损失惨重,袁绍逃回河北之后,心情受到巨大的打击,整个人都是颓废无力的。

    “吾不听田丰之言,今果然兵败而归,有何面目见他。”袁绍咬了咬牙,他有悔恨,却并无赦免田丰的念头,因为田丰之言岂不是更加显得他无能?

    有郭图也随袁绍逃回了河北,他闻袁绍此言,为避免袁绍放出田丰,他便对袁绍谗言道:“主公,我刚听到有狱卒言,田丰在狱中得知主公兵败,他抚掌大笑说:‘果不出吾之所料’!”

    袁绍大怒:“田丰佞臣,安敢笑我,我必杀之!”

    毫无疑问,袁绍已起杀心,要斩田丰泄愤。

    正当袁绍准备命人持他的宝剑往狱中杀田丰之时,有快马入冀州城。

    “报,关中来使要见主公!”军士进来后大声禀报道。

    袁绍嚯的站了起来,道:“关中,刘世民?他派人来作甚,莫非是笑话于我?”

    不过,袁绍自然不会不见刘宇的人,毕竟曹操大军正在渡河,即将杀来冀州,刘宇坐拥关中、汉中、凉州,实力强劲,在此想保住河北之际,刘宇绝对是一个强援。

    使者不是他人,正是陈宫!

    陈宫见到袁绍后,便对袁绍道:“我主公秦侯得知曹操正挥军渡河,准备攻打冀州,他欲发兵东出,为袁公牵制曹操保住河北。”

    袁绍闻言,大喜过望:“果真如此?”

    虽然颜良、文丑、高览皆被一名疑似关羽的赤面长须者斩杀,但当前情形,袁绍不可能去追究这种事情,他只要刘宇能够发兵牵制曹操,让他能够保住河北。

    陈宫答道:“确实如此,不过我主公有两个条件,希望袁公能够应允。”

    袁绍急需刘宇的援兵,他没有犹豫,问道:“是何条件?”

    陈宫道:“关中贫瘠,去年我主公才伐匈奴,消耗粮草甚多,如今关中依然缺粮,希望袁公能出三十万斛粮草,另外,我主公刚收复之河套三郡缺一名有才干之统吏,闻袁公麾下田丰有大才,欲得此人治理河套,望袁公应允。”

    袁绍沉吟,三十万斛粮草大约只够五万大军吃一年,他虽失乌巢,但冀州富庶,轻易便能凑足,倒是要放田丰去关中为刘宇效命,他此刻恨煞了田丰,因此很是不情愿。

    见袁绍犹豫,陈宫当即皱眉道:“袁公,赎陈宫多言,我主公欲发二十万之众为袁公牵制曹操,而袁公难道却连区区田丰一人也不舍?”

    袁绍虽不愿,但也不至于昏庸到此刻得罪刘宇,遂不再胡思,立刻道:“误会,区区田丰,怎有不舍,吾立刻传令。”

    袁绍派郭图前往狱中放出田丰。

    于郭图而言,他先前唆使袁绍杀田丰,不过是为了排除异己罢了,并不是说必须要田丰死,秦侯即索要田丰,田丰去了关中,同样影响不到他在袁绍身边的地位,到是便宜田丰了。

    ……

    狱中。

    袁绍官渡惨败的消息有狱卒告知了田丰,这名狱卒敬佩田丰的为人,还曾祝贺田丰即将出狱,袁绍今后定然继续重用田丰。

    然而,田丰却只摇头笑道:“错矣,吾死期将至!”

    狱卒大惊:“先生算无遗策,若主公当初用先生之策,怎遭惨败,这表明先生大才,主公定会重用先生,何人敢杀先生?”

    田丰叹息道:“主公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免于我;今战败则归,羞于见我,我岂有生路?”

    田丰性情刚烈,并不畏生死,早在当初力劝袁绍之时,他便将生死置之度外,只尽臣佐主公之能事,今死期将至,他却并不后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