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野心家-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你挺漂亮一个小姑娘,怎么就比地主婆还狠呢。

    “附近的农家就有人,城里还有不少流民,雇来就行。”

    “最要紧的是,咱们雇人,干得好的,可以留下。干不好的,随时可以解雇,再雇别人。”

    “若是买人,干得不好,你还能天天买人,卖人?”

    牲口贩子也不能这么随便吧。

    “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就听你的,你怎么不早说?”

    好好好,妙玉姑奶奶,全都是我的错。

    “如今虽然入冬,但是大地还没有封冻。搭锅灶,砌火墙,铺地面这些泥水瓦匠的活儿,还来得及。”

    “不过也要快点儿,再等个半个月,大地封冻,动不了土,就得等来年开春儿才能动工。”

    “那你还等什么,我这就回去给你拿银票。你就去张罗。反正是你主外,我主内……,啊,不对,不对,你不要误会啊,我没有那个意思的,你可不要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你个死丫头,谁给你的自信?我会看上你?我宁愿娶个丫鬟做老婆,也不娶你这个活祖宗回家哄着,供着。

    “谢谢姑娘看不上我,我也没那个意思,回去拿钱吧,我这就去城里找工匠,明日就开工。”

    什么?你还敢看不上本姑娘?本姑娘跟你多说几句话,都是给你面子,竟然敢瞧不起我?

    小人,小人,渣男,渣男。

    妙玉回去,很快就拿了一千二百两银票来。

    “这事儿就都交给你了。”

    “也不能都交给我,该跟你请示的,还是要请示。该禀报的,还是要禀报。”

    “嗯,这还差不多。对了,你怎么还不走,快点儿张罗去啊。”

    好好好,我走,我走,走还不行嘛。

    我怎么就遇上这么个神经病啊。

    老天爷啊,你开开眼吧。你就不能咔嚓一声响,打个雷把这个死丫头……。

    算了,就是一个惯坏了的小丫头而已,我跟她较什么劲。

    生意伙伴儿,合伙人,我忍了。

    很快回到城里,贾瑞和王三就到了崇文门,找了一家专门介绍工匠的牙行。

    牙行的人很快就找来了工匠,于是就一起回到水月寺,去查看场地。

    贾瑞说了自己的要求,谈好价钱,交了定钱,约定明天就开工,十天之内完工。

    工匠走了,王三到妙玉那里拿来纸笔,贾瑞就开列需要购买的各种物料单子。

    “少爷,你一天事儿多,这里的的生意,你能照顾过来么?是不是该找个帮手啊?”

    贾瑞一想也对。

    开始的时候需要自己规划张罗,等到将来走上正轨,进入正常运转之后,自己就不能把时间耗费在这些琐碎事务上。

    一年两千来两银子的利润,还不值得自己天天守着这个摊子。

    “王三,你行啊,如今连这事儿都能看出来。你手里有什么合适的人么?”

    “还真有一个。”

    “谁?你把他找来我看看。”

    “你不是天天都能看见么?”

    “天天都能看见?你是说你自己?”

    “是啊,少爷不是说过么,不想当姨娘的丫鬟,不是个好丫鬟。不想当将军的兵丁,不是个好兵丁。”

    “你叫我们跟你学,学会了都是我们的。我可是天天都暗中跟你学呢,如今算数都会了。”

    “少爷是干大事儿的,这种小事儿,就交给我来干。”

    “你觉得你能干好?”

    “少爷把路给我指明白,我就能干好。”

    也是,自从跟了我之后,王三确实进步很快。这件事儿交给他,还真是个合适的人选。

    “好,就交给你了。不过,妙玉姑娘很难缠的,你要小心。”

    “少爷,妙玉姑娘就是口冷心热的人,刀子嘴、豆腐心,跟她打交道,得顺毛驴儿。只要多跟她说点儿奉承话,哄得她高兴,就好办事儿。”

    贾瑞不禁心里一怔。

    我今天才总结出来的经验,原来王三早就知道。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

第100章 正如烈火烹油

    贾瑞骑马,王三骑驴,两人就回到了城里。

    把银票和清单交给王三,简单地交代了一下注意事项,王三就去买东西,贾瑞回家。

    路过荣国府门口的时候,就见一群人聚集在门口。

    见到贾瑞,林之孝赶紧过来。

    “瑞大爷刚刚回来,府里的事儿还不知道吧?”

    “府里出了什么事儿?”

    “天大的喜事儿,大姑娘被皇上封为贤德妃,宫里的内相夏守忠来宣旨,刚才走了。”

    原来如此,这一天终于来了,怪不得一个个都兴高采烈的。

    贾元春封为贵妃,标志着现阶段,贾府的权势达到了全盛时期。

    目前贾府的形势,看起来一片大好,犹如烈火烹油,繁花似锦。

    不过,这也是过眼云烟,用不了多久,贾元春去世,加上修建大观园,贾府在财政上亏空,就渐渐衰落下去。

    “原来如此,还真的是天大的喜事啊。”

    “不少人都到里面贺喜去了,瑞大爷……。”

    这次江南之行,林之孝算是知道了贾瑞的本事,非常佩服他。

    现在的意思,就是提醒贾瑞,也进去贺喜,别落下了这个过场。

    “我自然也要去贺喜,我这就进去。”

    “府里已经准备酒菜,明天就要开宴庆祝,招待来宾。”

    好啊,这回又有借口大吃大喝。

    你说你们也不缺营养,山珍海味也都吃遍了,怎么就这么愿意吃呢?

    唉,一帮吃货。

    到了荣国府,遇到的人都是喜气洋洋的,似乎这一下子,从此就有无尽的荣华富贵。

    到了老祖宗的上房,屋里屋外人已经挤满了。

    贾瑞也不愿意硬往上靠,遇到了王熙凤,就想打个招呼就走,也证明自己来过。

    “二嫂子,老祖宗和二太太闲下来的时候,就跟她们提一声,我来过。这么多人,我就不进去了。”

    “来都来了,就进去恭喜一下呗。”

    “说好话儿的人有的是,也不差我一个。我这个人,就喜欢雪中送炭。至于锦上添花,也不差我一个。”

    “哟哟哟……。”

    王熙凤直撇嘴。

    “就你会说话儿,好像我们一天都闲着似的。”

    “二嫂子别误会,我不是这个意思。”

    “行啦,我知道。我会你传话的。唉,我倒是觉得,咱俩倒是差不多呢。”

    我跟你差不多?

    “二嫂子,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我是说,露脸的时候,轮不到咱们。忙碌的时候,就找到咱们了。这不明儿个又要开宴,我又得累个半死。”

    “你呢,遇到棘手的差事,就想到你了。”

    似乎也有些道理啊。

    这个王熙凤虽然嘚瑟,也干了不少坏事儿,但却是个工作狂,事业型女人。一天倒也蛮辛苦的。

    “二嫂子其实不用那么辛苦,一些不太大事儿,分派给别人干就是,不用事必躬亲。”

    “你说的轻巧,我倒是巴不得天天在家闲着呢,可是这帮人,一个的就知道偷懒耍滑,离开你的眼睛,就不知到她们会干什么坏事儿,不盯紧了行么?”

    造船那么大的事儿,我都敢放手交给贾芸去做。

    扑克生意的事儿,我交给舅舅和楚贺云,馒头的事儿,我都敢交给王三。

    这么大的府里,管了这么多年家,你就没有几个可以替你分忧之人?

    还是你不愿意相信别人,不培养自己的团队,一点点权力都抓在自己手里。活该你受累。

    “好好好,你愿意盯着就盯着,我走了。对了,你说给我跟你堂妹提亲的事儿,办的怎么样了?这都半年多了,也没个准信儿。”

    “去去去,你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再不走,我叫人拿棍子轰你出去。”

    “说话不算数,你也不讲个理了,走了。”

    “明个儿个过来吃酒。”

    “知道啦。”

    庆贺,庆贺,有什么好庆贺的。

    元春十几岁入宫,熬了十几年,终于出头。

    宫里那地方,是人呆的地方么?这些年她受了多少苦,多少委屈,多少风霜雪雨,多少惊心动魄,容易么?

    牺牲了自己的青春生命,就为了博得皇上宠幸,能够给家里人带来荣华富贵,平安幸福。

    你们倒是享受个够,有几个人会想到她的牺牲呢。

    元春既然封了贵妃,明年大概就要修建大观园。

    这可是一块肥肉,是个捞钱的好机会。

    到时候,各路人马怕是都要红了眼,想趁机捞一把。

    这些人,到外面赚钱没本事,也就只能内斗,争夺家里这点儿资源。

    晚上王三回来,跟贾瑞汇报了购买物料的情况。

    王三虽然学会了阿拉伯数字和算术,但是却不会写字。

    不过这个家伙也有自己的办法,不会写字就画画。

    红砖就画个长方形,青砖就画个正方形。

    竹竿就画一条长线,还有的贾瑞也看不明白,只有他自己懂,不过倒也都能记住,给贾瑞解释得清清楚楚。

    也算是个有本事的人,抽象派画家。

    不识字不要紧,能识数,能做事就行。

    王熙凤也不识字,算数还不如王三呢,管起家来,干得也很不错。

    除了贪污公款,若是论职业精神和工作成绩,其实也是个比较出色的行政经理。

    晚上吃过饭,贾瑞就开始画图。

    一边画图,一边给王三解释。锅灶放在什么地方,火墙怎么走,水缸放在那里,面肥箱放在那里,笼屉多大等等。

    王三不懂就问,虽然一时记不下来那么多,贾瑞也不苛求,让他心里有个大概轮廓和思路就行。

    反正这些日子自己也要顶在现场,到时候王三自然就学会了。

    自己带着他创业,实际流程都走一遍,积累了经验,将来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他就差不多能自己操作。

    王三毕竟是自己的家人,比别人要可靠得多。

    想做事,没有一个团队是不行的。没准儿王三将来就是自己的一个有力助手。

    能叫别人做的事情,就尽量让别人去做。

    象王熙凤那样,大事儿小事儿都自己去干,一天累的象狗似的,便是再有钱有势,活着又有什么意思?

    自己穿越一回,总得好好享受生活吧。

    要是整天累得像狗似的,还不如死了呢。


………………………………

第101章 你怎么不早说

    第二天一早,贾瑞就和王三出去。

    在外面吃了饭,王三到水月寺监督施工。贾瑞到木匠铺去定做面肥箱、锅盖、托盘,又到篾匠那里订做笼屉。然后到成衣铺定做保暖的棉被。

    办完这些事情之后,就去流民营招工。

    将来做馒头、送货需要人,现在搞建设,也有很多杂活儿,这些都需要人来干。

    现在就把工人招回去,也省得雇别人干活儿。还能叫他们早点儿适应环境。

    流民营里有大量的流民,有的是灾民,有的是失地农民,有的是逃避徭役、赋税的逃户,还有的就是逃亡的奴隶。

    不少人都是拉家带口来的。

    户部为了不让流民到处乱串闹事儿,就设立了好几个流民营,供给他们最基本的食宿。

    流民营也是个劳动力市场,有人想用工,就到这里来招人。

    贾瑞一到,就有不少流民围了上来。

    “老爷,我人品好,有什么活儿我去干。”

    第一次见面,我哪里知道你人品好不好?你这个自我推销方法就不对,没强调出卖点来。、

    “老爷,我会瓦匠,有手艺,用我吧。”

    小子,瓦匠我已经雇了。再说了,现在手艺人少,瓦匠也算是高级技工,很紧俏的,市场上供不应求。

    你要是真有那个手艺,也不用呆在流民营等着吃救济,早就到外面赚钱去了。

    便是你真的会两下子,也不过是会点儿粗浅功夫,叫你砌个猪圈,你都未必能干得了。

    你以为我是那些四六不懂的纨绔子弟啊。

    “我不要瓦匠,就要力工。”

    “我就是力工啊,你要多少人,我们村里有十来个人在这里,可以一起去。”

    现在的人乡土观念比较重,一个村里的人,很容易抱团儿。时间久了,就容易形成小团体,排斥外人。这样不利于管理。

    “不要,我要拉家带口的,最好两口子都在。”

    “我和娘子都在,带了两个孩子,一个六岁丫头,一个十岁小子。”

    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凑上来。

    “把你家人都叫来,你娘子能干活儿,我一块儿用了。”

    “能干,能干,她壮实着呢。我这就去把他们找来。”

    “老爷,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他有十来岁小子,用他不合算啊。”

    自称瓦匠的家伙说道。

    “无妨,我不怕他吃。”

    他再能吃,也是吃他老子,跟我有何关系?

    便是真的让他吃,开个馒头作坊,还怕几个小孩子吃?老子撑死他们。

    很快,那人带着老婆孩子来了。

    那女子和孩子的衣服虽然打着补丁,但是还比较干净。从这一点来说,这个女子就是个比较勤快的人。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张老财。”

    地主老财怎么成了流民了?这名字起得不成功啊。

    “行,你们两口子我都要了。”

    “敢问老爷干什么活儿?若是我们干不了,别耽误老爷的大事儿。”

    这个人不错,知道替别人着想,从这一点来看,人品就不会太差。

    “做馒头,不会做不要紧,到时候教你们。供吃供住,孩子可以带去,馒头随便吃。顿顿有菜,隔几天有一顿肉菜。”

    啊?馒头随便吃?

    人们立刻议论纷纷。

    现在别说流民,就是一般百姓,能吃饱就不错了。馒头随便吃,顿顿有菜,还能吃上肉,那简直就是神仙过的日子。

    “敢问大爷,工钱怎么算?”

    这个人比较冷静,也有点儿头脑,没有被吃的冲昏头脑。

    “头一个月男的一两银子,女的八钱银子,试用一个月,若是好了,可以涨工钱。”

    供吃供住,两口子一年至少能赚二十多两银子。这太合算了。

    “老爷,我们干了。”

    “好,你们回去收拾一下东西,我再招四家,凑够十个人就走,也不远,就在城外水月寺那里。”

    贾瑞之所以专门找一家一家的,自有他的算计。

    男的可以干挑水、劈柴、和面、送货这些重活儿。

    女的虽然干重活儿差一些,也不方便外出,但是揉制馒头,烧火这些活儿,完全能够胜任。

    农民都比较恋乡,手里有俩钱儿,就惦记着回家盖房子置地,惦记孩子和孩子他妈,工作不稳定。

    一家人都在一起,就能有效地避免这一点儿,有利于长期在这里干下去,过年过节都不耽搁。

    很快就招够了十个人,五男五女,外加十一个孩子,最大的十三岁,在这个时代也是半个劳动力了。最小的四岁,是个扎着坠马髻的小丫头,天真活泼。

    贾瑞雇了一辆牛车,拉着这五家人的破破烂烂,浩浩荡荡地朝水月寺奔去。

    到了地方,贾瑞就去查看工匠们的工程情况。王三则给各家安排住处。

    这里原来是水月寺香火旺盛的时候,用来招待外来居士和香客的地方,火炕、锅灶都有。

    原本还有炕席,后来疏于看管,炕席都被附近百姓给偷走了,昨天王三新买了炕席,已经换上。

    每家两间房子,一间住人,一间厨房。

    餐具也是昨天新买的,干柴和大柴外面就有,自己拿回来就能烧火。

    至于吃饭,就做大锅饭,一饭一菜,各家都是一样的。在一起做好了之后,打回家里各吃各的。

    能吃能住,就有了过日子的样子。

    安顿的差不多,王三就开始给各人分工,男的就出去清扫院子,劈柴挑水,女的做饭收拾屋子。

    贾瑞虽然没插手,但也暗中观察王三。

    见他安排的还算有条理,也就不再去管他,任凭王三做主。

    见这边来了人,妙玉过来。

    见这些人衣衫破烂,带来的行李又脏又破,皱着眉头找到贾瑞。

    “你从哪里招来的这些人?简直就是要饭花子么。”

    “哪里就是花子了,是从流民营招来的。”

    “流民营?跟要饭花子又有何区别?你看看他们那衣衫行李,哪像个样子。”

    “我说大小姐,他们若是象你一样有钱,还能到这里来么?不也成天拿着成窑杯子喝茶,一边浅斟慢饮,一边吟诗作画?”

    “哼,你总是有理。”

    “你若是看不顺眼,我倒是有个办法。”

    “什么办法?”

    “你们那寺院里面,不是有很多被褥闲着不用么?放的久了,虫子咬,耗子嗑的,用不了几年就烂了。何不拿出来给他们,既避免了腐烂破败,又救人于水火,做了功德。”

    “还有那施主们捐赠的衣服鞋袜,一堆一堆的,你们也不穿。我佛慈悲,何不成全了他们?”

    “对啊,我这就带他们拿去,你怎么不早说?”

    怎么又怪上我了呢,现在说还晚吗?
………………………………

第102章 叫你知道厉害

    上午,老祖宗带着两府的男主子和有诰命的女眷进宫谢恩,中午的时候回来,未时开宴。

    王家和史家以及贾府的世交纷纷来人祝贺,贾家的族人和其他亲戚也纷纷来人。

    荣禧堂平常都不使用,今天也破例开门,在这里摆下宴席。

    老祖宗的上房,王夫人居住的正堂,宝玉和黛玉居住的绛云轩,也摆上了宴席。

    晚辈的小主子,贾府的姑娘,以及王家、史家和其他家族的姑娘们,也都在这里。

    其中就有王子腾的女儿王采薇。

    贾瑞到这里的时候,人们已经齐了。

    因为去年曾经给讲过标点符号应用法,不少人都认识贾瑞。

    “瑞兄弟,听说你中了举人,恭喜啊。”

    冯紫英迎了过来,向贾瑞连连拱手。

    “冯兄弟客气了,小事一桩,不值得一提。”

    “哈哈哈,这要是小事,还有什么是大事?瑞兄弟这么说就矫情了,分明是瞧不起我们这些没有功名的人么。”

    牛继宗也凑了过来。

    “牛大哥说笑了,虽然没有功名,但你有爵位啊。我听说你如今在水云关又立下了军功,牛大哥前途看好啊。”

    “不算什么,运气好而已。瑞兄弟如今已经是举人,可以做官儿,怎么样,是否有意到我那里去啊?”

    “以瑞兄弟的才华,只要到了我那里,升官儿指日可待。”

    “谢谢牛大哥,小弟还没想好将来干什么。或许明年要下科场呢。”

    “也好,你下科场一定能中了进士,位列三甲也未可知呢。”

    “谢牛大哥吉言。”

    跟牛继宗说完,贾瑞又跟柳芳、陈瑞文、马尚德、陈也俊、卫若兰、裘良等人打了招呼。

    其中的柳芳、陈瑞文如今都从军,跟牛继宗一样,都在水云关。

    水云关号称天下第一关,目前是大德帝国防御北方鞑靼帝国的最重要关隘。

    裘良是景田侯的孙子,目前在京城,任五城兵马司中的中城兵马司副指挥使。

    这些人中,牛继宗年纪最大,今年28岁,其余的人也都二十出头,跟贾瑞属于一个年龄段。

    正在闲聊中,宝玉过来,把贾瑞拉到一边。

    “瑞大哥,能否到姑娘们这里来应付一下。”

    姑娘们都在另一头黛玉的房间那里,一般的男子,即使象贾瑞这样的贾家人,都不方便进去。

    当然,宝玉是例外。

    除了老祖宗的宠爱之外,他从小就在脂粉队里混,人们早就习以为常,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这就是宝玉的特权,别人眼气也没用。

    “宝兄弟,叫我去做什么?”

    “林妹妹说了你那首《木兰词》,姑娘们就想看看到底是何人才能写出来这样的惊艳之作。”

    “唉,那就进去走一趟吧。”

    这样的粉丝队伍,这点儿愿望怎么能不满足她们呢。

    跟着宝玉进屋,就见莺莺燕燕的,全是衣着华丽,容貌漂亮的女子。

    除了府里常见的姑娘们之外,其余的不少也依稀有些印象。

    “瑞大哥,我们都好奇,你那首《木兰词》究竟是如何写出来的,能给我们说说么?”

    黛玉说着,调皮地扮了个鬼脸,吐了一下舌头。

    哦,这是要我谈创作的心得体会呢。

    可是抄诗就是为了装的,哪里有什么心得体会啊。

    “林姑娘,这首诗说来也偶然,就是在江上旅行的时候,看着大江东去,突发奇感,于是就写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