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野心家-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就罢了,毕竟是以前的事情,与我无关,我可以不管。”
“但是,我刚刚上任第一天,他就去找我麻烦。”
“我自己花钱,请同仁吃夜宵。想他们可能也会去,就多买了一份,跟我自己吃的一样。”
“那个王总旗去了之后,对夜宵还不满意。当着我属下的面儿,就嘲笑、威胁我。我是正七品,进士出身,好歹也是贾家的人。他不过一个九品,竟然连一点尊卑都不讲。”
“这也就罢了,我懒得跟他们计较。可是他们又放出话来,叫我们东城交出冰敬。还把炭敬提高到一千两。”
“东城兵马司本就没钱,若要交冰敬,就得我自己出钱。刚刚上任,俸禄还没领一回,就要先给他五百两银子。”
“我一个月俸禄才二十两,两年的俸禄,都不够他半年冰敬的。我这个差事还做个什么劲儿?我难道就给他做奴才,就是给他赚钱的?”
“他还发出威胁,说以后见到我的属下一次,就打骂一次。谢大哥,若是你的属下整天被外人打骂,你这个统领怎么做?谁还会给你卖命?”
“好吧,刘大力做的是过分了些,可是也不至于就弄死他吧,你是不是就想弄死他?”
“对,就是想弄死他。”
贾瑞毫不犹豫地说道。
“你身居高位,不知道他有多么该死。他做的坏事,简直罄竹难书,根本就不给别人一点儿活路。对我都能那样,何况对别人呢。”
“他已经膨胀到了极点,不知道自己是谁。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我若是不弄死他,他就会弄死我。你说说,我该留着他么?”
“这么说,鞑靼人细作的事情,也是假的?”
“谢大哥凭什么就认为是假的?为什么就不是真的呢?”
“好吧,瑞兄弟果然出手老辣,来,喝酒,喝酒。”
两人喝了一杯。
“谢大哥既然能找我来吃酒,就证明还拿我当兄弟看,兄弟有几句肺腑之言,不知道谢大哥愿不愿意听。”
谢鲲又是微微一笑。
“这话我爱听,若是不拿你当兄弟,也不会找你来吃酒。有什么话就说,我洗耳恭听。”
“那我就不客气了。小弟以为,谢大哥的手伸的太长。”
“哦?说说看。”
“锦衣军本是皇上的亲信,是对付那些王公贵族和大臣的。如今这些人,却整天在街头上横行霸道,欺男霸女,欺压百姓。”
“难道谢大哥就不觉得给你丢脸么?锦衣军什么时候沦落到跟市井无赖一样了?”
“再说了,都是些平民百姓,有什么油水可捞的?钱没弄到几个,却落下遍地骂名,何苦来哉?”
“一个东城兵马司,想拿出五百两银子都费劲儿,何况那些百姓呢?”
“你的意思是,叫我专门对付那些有钱有势的人?”
“我可没这么说,谢大哥怎么做,用不着我教。我若是有你那本事,我也做锦衣军统领了。”
“哈哈哈……,你把我的手下给整了,让我丢了脸,可我偏偏又挑不出你什么毛病来。行,有本事。”
“你在兵马司屈才了,到锦衣军来怎么样?我给你个千总干。”
“还是算了吧,我还得张罗省亲别墅的事情,这个兵马司的差事清闲一些。我可不想到你那里受累。”
“唉,那就遗憾了。算了,喝酒。”
………………………………
第171章 卫若兰来试探
东城兵马司把锦衣军刘百户扳倒的事情,很快在另外几个兵马司中引起了轰动。
巡捕营、巡城把总两家,也在密切关注此事。
对于扳倒锦衣军,他们虽然暗中高兴,但是也为东城兵马司捏了一把汗。
锦衣军是好惹的么?若是好惹,他们早就惹了。
就在他们以为锦衣军会对东城兵马司大举报复,甚至会牵连到自己的时候,传来了刘百户已经被皇上勾决,秋后问斩的消息。
随着这个消息的传播,他们发现,在另外几个城区的锦衣军,也悄悄地撤了回去。
担心中的锦衣军报复没有来临,反而撤了回去,锦衣军是认栽了么?
他们这些年一直受锦衣军的气,现在这个样子,让他们有点儿不敢相信。
另外四城兵马司的头目们聚集在一起,核计了半天,决定派卫若兰到东城兵马司去打听一下动静。
卫家跟贾家是世交,卫若兰跟贾瑞也认识,派他来打探消息,最为合适。
卫若兰是南城兵马司的副指挥使,跟陈也俊也认识,首先找到了陈也俊。
“天祥不在么?”
“回家去了,他还主持着省亲别墅的事情,一连几天没回去,今儿个回去看看工程上是否有什么事情。你怎么想到这里来了?”
陈也俊对卫若兰其实多少有些不满,不仅对卫若兰有些不满意,对于另外四个兵马司的头头们,也都有些不满。
原因也简单,就是因为在东城兵马司跟锦衣军博弈的时候,另外几个兵马司都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躲得远远的。
即使刘百户已经被移交到了都察院,都察院已经定案,他们也对这件事情不闻不问。没有一家前来跟东城兵马司接触,更没人表示支持。
直到如今锦衣军的人悄悄撤走了,卫若兰才来到这里。
陈也俊也明白他们的心里,就是怕跟东城兵马司接触,引火烧身。
“你们扳倒了锦衣军,我来祝贺一下,也请教一下,看看你们有什么秘诀。”
“若兰,你也不是外人,我就给说实话吧。没有秘诀,就是被逼无奈,才奋起反抗。”
“不会吧,贾瑞和郑天伦都刚刚上任,两眼一抹黑,哪里有这个本事?”
“他们确实两眼一抹黑,但是我们知道详细请啊,也知道刘百户的把柄和弱点。你们那里不也一样么,你可别说,你们不掌握自己辖区那些锦衣军的把柄。”
“虽然掌握了,但我们既不是国舅爷,巡城御史也不是我们的座师。”
“若兰,你以为贾瑞是依仗自己的靠山才敢出手么?这你就错了。”
“我们动手的时候,巡城御史徐大人并不知情,似乎他还曾责怪贾瑞鲁莽。贾瑞跟贾贵妃,也不是亲姐弟,关系也不十分亲近。”
“郑天伦虽然是郑贵妃的亲哥哥,但此事也没有依仗他的妹妹。此事他虽然参与了,但完全是听贾瑞的调遣。”
“此事原因很简单,就是刘百户逼得太紧,又要冰敬,还威胁打骂我们的属下,忍无可忍之下,我们就干了。”
“此刻想起来,我们这些年忍气吞声,实在有些窝囊。若是我们不是一味地忍让,锦衣军也许不敢步步紧逼,那么嚣张。”
“你或许说的有理,不过,这回锦衣军为何悄悄就撤了,是否有什么计谋在里面?”
陈也俊看看卫若兰,不禁叹了口气。
唉,也难怪他如此小心,看来是锦衣军的淫威之下,让他们至今还心有余悸。
“此事我也不清楚。不管怎么样,他们撤走,对我们也是一件好事儿,至少不用再受他们的盘剥。”
锦衣军悄悄撤走的原因,陈也俊是清楚的。
贾瑞曾经跟他分析过原因。
那就是谢鲲接受了贾瑞的建议,不再把精力放在百姓和兵马司这样的小衙门身上。
这当然不是谢鲲因为刘百户事件,就怕了兵马司。而是他从自己的利益考虑,觉得贾瑞的建议对自己有利。
别的不说,就以捞钱为例,在一个普通百姓或者市户身上,甚至周总甲这样的人身上,有多少油水儿可捞的?榨干了他们的骨髓,也拿不出几个钱儿来。
相反,如果把精力放在那些大商人和大臣身上,一开口,就是几千两上万两银子。
再从破案的角度来说,一个百姓的小偷小摸案子,一个小商人的缺斤短两案子,能跟一个三四品、二三品官员的案子相比么?
所以,对于谢鲲来说,把锦衣军跟五城兵马司负责的琐碎小事搅合在一起,就是吃力不讨好。
遇上刘百户这样的手下,引起公愤,还让自己惹得一身骚。
权衡利弊之下,谢鲲就做出了调整。
至于贾家和谢家是世交,贾瑞跟谢鲲的兄弟情谊,贾瑞对这些从来就没抱有多大的幻想。
一些小来小去的事情,谢鲲可能给贾瑞一个面子,卖他个人情。
涉及到公事,和自己的官位、前程之类的重大利益上,世交和情谊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没有多大用处。
最核心的东西,还是自己的利益。
如果贾瑞认为自己对谢鲲有很大的影响力,未免就想的太简单。
在官场上混,如果抱着这种天真的态度,几乎就跟白痴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这些只是贾瑞和他私下的分析,陈也俊也不便于跟卫若兰直说。
“贾瑞刚刚上任,这第一把火算是烧起来了,他下一步有何打算?”
探听东城兵马司的动静,也是卫若兰来此的目的之一。
“若兰,这件事儿你还真就问着了。不瞒你说,贾瑞说了,下一步他还真就要弄出点儿大动静出来。”
“什么动静?”
“具体想做什么,他还没有透露,但是他确实在策划此事。其实,我觉得你们南城那边,也不妨有些动静。”
“贾瑞的意思是,只有弄出一些大动静,叫人见识到了兵马司的本事和业绩,才能树立咱们的权威。有了权威,别人自然就尊敬咱们,没有谁敢轻易就来欺压咱们。”
“道理是对的,可就咱们兵马司这些差事,能有什么出彩之处?这么多年了,不就是那些婆婆妈妈的琐事?”
“琐事也能做大文章啊,我相信贾瑞会有不同寻常的举动。”
“其实,咱们五个兵马司,以往都各自割据,孤军奋战。若是能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别人未必就敢小瞧咱们。”
“也俊,你说的有道理,等贾瑞有了什么新举动,你就知会我一声。若是可行,我们南城也不妨跟你们合作一回。”
“贾瑞确实有些不同寻常之处,若是紧跟他的步伐,还真的可能闯出一条新路来。”
“哈哈哈……,这才象我兄弟的样子么。好,等贾瑞那边有了消息,我就告诉你。”
………………………………
第172章 前来取经的
贾府的省亲别墅工地上,今天来了两拨客人。
说是客人,其实不太准确,他们是来参观的,准确地说,是来取经的。
一拨客人是周侍郎家,也就是周贵妃的娘家。由周侍郎带队。
另一拨客人是郑家。也就是郑贵妃的娘家。由陕省布政使郑向带队。郑向的儿子郑天伦也在其中。
陪同的客人的是贾政、贾珍、贾瑞、贾琏,还有省亲别墅项目部的人员:山子野、贾环、晴雯、林之孝、张华。
此时,这群人站在工地门口,正由贾政给客人介绍情况。
“我家的工程,进展顺利,进度很快,主要得益于两个举措。其一就是成立了一个监事会。负责监督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金钱使用,物料采买,安全劳作等诸项事宜。”
“每隔七天,就由主持贾瑞向监事会禀报一次,若是有什么不当之处,就及时纠正。”
贾政的意思,主要就是监事会领导得好。
其实这个监事会根本也不领导什么,除了贾政和贾珍还时常到工地上走两圈儿,问问情况之外,老祖宗和贾赦根本连问都懒得问,更不用说管了。
贾瑞虽然不时地跟他们汇报一下情况,绝大部分事情基本上就自己做主。
但既然有人来取经,就不能这么说了。所以贾政就临时发挥。好在他是官场中人,套话总会说一些。
“另一个举动,就是我家的一个创举,那就是在开工之前,所有的主子都签订了承诺书。”
“这个承诺书,主要承诺两个事项,一是不把自己的亲戚朋友送往工程上管事,二是不往工程上送货。”
“哦?这个倒是新鲜,还是第一回听说,存周,你详细说说?”
周侍郎立刻来了兴趣。
“是啊,存周,我也是头一回听说,愿闻其详。”
郑布政使说道。
见两人急切的样子,贾政心里就有些得意。
于是就介绍了这个承诺书出台的过程、意义和好处。
至于过程,自然就是他和老祖宗、贾珍几个人的功劳,是他们为了避免亲友插手的种种弊端,主动提出的回避措施。
接着就大谈这个措施带来的好处,比如把真正的人才用在了关键位置上,在物料上严格把关,物美价廉,有效地控制开支,每一文钱都花在刀刃上云云。
在一旁的贾瑞听了,都觉的贾政讲的很不错。
只是有一点,这个承诺书当初可是我逼着你们签下的,现在叫你这么一说,似乎全是你们主动的,没我什么事儿。
你们什么时候变得如此高风亮节,我怎么就不知道呢?
贾政说完,郑布政使就有了感慨。
“存周说的有理啊,对于一些不知进退的亲戚,你对他好,他觉得理所应当。对他跟别人一样,他就觉得吃亏。我家就在这件事情上吃了亏,不仅误了工程上的事情,还伤了亲戚情分。周侍郎,你家如何?”
“唉,不说也罢。如今好几家亲戚见了我,就像仇人似的,到处说我六亲不认。他们把事情管得乱七八糟,各种物料多是质次价高,至今还有一大堆废料在那里堆着呢,白白花了许多冤枉钱。”
“存周啊,这件事情我可要怪你啊。咱们可是多年的交情,你有这种妙招,竟然不跟我说一声,是不是就想看着我破财啊?”
“岂敢岂敢,这是事情都是家事,我哪敢随便就去指手画脚的。”
贾政听说周侍郎在这事儿上倒霉,就不禁有些幸灾乐祸。
哼,你是侍郎又能怎么样,还不是当了冤大头?
一群人准备进入工地,在门口被一个门子拦住。
“各位大人,请带上安全帽。”
说着,门子就把胳膊上托着的一摞藤条安全帽,发给各人。
“这个……。”
周侍郎和郑布政使等人就愣住了。
“哦,这是工地上的规矩,无论何人进入,必须带上安全帽,防止什么东西落到头上,伤了脑袋。环哥儿,你给说说安全的事情。”
贾政急忙给予解释,用鼓励的眼神儿看了贾环一下。
贾政以往总是看贾环不顺眼,第一次进工地的时候,还曾经因为不想带安全帽,被贾环给拦住。
他感到被冒犯,还曾经想打贾环,幸亏贾瑞在场拦住了他。
后来贾政在工地上亲眼看见一块砖头落在一个瓦匠头上,因为带了安全帽,没有受伤,这才认识到了安全帽的作用。
以后每次到工地来的时候,就主动戴上安全帽。就是因为这件事情,他对贾环的看法也有了转变。
今天叫贾环说说安全管理的事情,既是显摆贾家管理有方,也是给儿子贾环一个表现机会。
贾环清了一下嗓子,挺直了身体,看了贾瑞一眼,见贾瑞点点头,心里有了底。
“安全之事,有三个要领。其一是人身安全,其二是财产安全。其三是劳作安全。各位大人请随我来,从这里进入工地。”
“这条路就是安全通道,所有人员进出,都走这条通道。请注意指示牌上的提醒。注意脚下是否有异物。”
“我们这个工地,是全封闭的,那边的围挡,可以阻止人随意进出……。”
“请各位大人看看里面干活儿的人,他们头上的安全帽,颜色各有不同。每一个颜色,代表一种人。”
“比如各位大人,就是红色帽子。只要看帽子,就知道是临时的外来嘉宾。”
“那些白色帽子的,就是管事人员。想在工地上找管事的,只要找戴白色帽子的便可。”
“蓝色帽子的,是工匠。灰色帽子的,就是力工。绿色帽子的,就是值更守夜人员……。”
安全管理这一套业务,贾环早就烂熟于心,今天又有意在父亲面前显摆一下自己的本事,一条条说下来,侃侃而谈,不时地列举一些数字说明自己的观点。
用贾瑞的话来说,就是用数字来说话。
“此子年纪轻轻,说话有理有据,不知是哪一家的子弟?”
郑布政使诧异道。
“不过是个黄齿小儿罢了,不知天高地厚。你这孽子,就知道胡说八道,哪里这么多废话,还不退后。”
“叫两位大人见效了,此人正是犬子。”
贾政嘴上呵斥贾环,心里却是满满得意。
我一个庶子,都能如此出色,嫡子……,唉,罢了,罢了,宝玉那个孽畜,如今连环哥儿都不如了。
………………………………
第173章 晴雯很出彩
在工地上转了一阵,就从另一道门出去,进了生活区。
“晴雯,你给各位大人说说咱们这里工匠和力工们的吃住情形。各位大人,这个丫头就是个丫鬟,也不懂事,说的不好,还请不要见笑。”
一个丫鬟?也是啊,谁家的小姐能到这种地方来抛头露面呢。
可是她就是个十几岁的小丫头,能说个什么啊?
便是受宠的丫鬟,你贾政也不能拿她来糊弄我们吧?
周侍郎和郑布政使心里就嘀咕上了。
听说周、郑两家要来参观,贾政就找贾瑞商量接待的事情。
按照贾政和贾珍的意思,全程由贾瑞给讲解。
贾瑞固然可以给讲解,这一套制度和程序都是他设计的,其实是最合适的人。
但是贾瑞提出了另一个方案,就是叫贾环、晴雯、林之孝、张华几个人分别讲解。
目的就是全方位地展示贾家的人才,告诉来宾,我贾府即使是十几岁的小主子、丫鬟,乃至于一个管家,都是人才,随便拎出来一个,就能独当一面。
贾瑞的本事,周、郑两家基本上都了解,讲的再好,别人也觉得应该的,起不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贾政和贾珍觉得也是这个道理,在贾瑞保证贾环他们能讲好之后,就同意了贾瑞的方案。
他们其实比贾瑞更加愿意显摆贾家有人才。
晴雯本来胆子就大,也不怯生,对于业务熟悉,又得到了贾瑞的指点,她也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就大大方方说了起来。
“这里就是工匠和力工的食宿区域,目前一共住了三百二十一人。东院是男区,共有二百七十人。西院是女区,共有五十一人。”
接着就进了宿舍里面。
一进来,来宾们就眼前一亮。
里面虽然是大通铺,但是地上干干净净,铺上的行李摆放得整整齐齐,叠的也大致上方方正正的。
叫人感到特别的是,行李枕头都比较干净,屋里也没有什么异味。
“便是工匠和力工,住的地方也要干净整洁,不仅仅是好看,要紧的不容易得病。”
“每天有人值日,清扫地面和庭院。被褥和衣裳都要定期清洗。每天我们都要检查督促。”
宿舍里看完,就到了食堂。
就见这里也是干干净净的,桌椅餐具摆放的整整齐齐,做饭的女人们,都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白色帽子。
“为何都要穿白衣,戴白帽?”
郑天伦问了一句。
“其一是表示身份,整齐划一。其二才是最紧要的,白色容易脏,埋汰了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就要她们经常清洗衣裳,始终保持干净整洁。”
“她们干净了,做的饭菜才能干净,为的是防止病从口入。”
“至于戴帽子,是为了防止头发脱落,掉进饭菜里面。”
来宾们互相看看,都有些不可置信的样子。但看看墙边的衣架上还挂着不少白衣服,都是穿过的,似乎又不是做样子的。
“工匠和力工们吃饭不限量,随便吃,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每两天就有一顿肉,每人每次至少三两,每三天有一顿鱼,还有豆腐和鸡蛋。”
“大人们可能要问了,这么吃岂不是要多花钱么?”
“确实要多花一些钱,但是要看这个账怎么来算。”
“虽然多花钱,但是吃的好,吃得饱,心情顺了,干活儿也卖力,也不糊弄,也有力气,总的算下来,也不吃亏。”
“若是他们吃的不好,心里就有怨气,偷懒耍滑不说,一会儿摔一块砖,一会儿摔一块瓦,咱们人再多,也看不住。”
晴雯人长得漂亮,口齿伶俐,声音娇媚,说的条条是道,听得众人频频点头。
贾瑞看了晴雯的表现,心里也暗自高兴。
小丫头出息了,有点儿白富美总裁的样子啊。
在几筐鸡蛋面前,周侍郎和郑布政使停住。
“这个鸡蛋也是给工匠们吃的?”
“这是煮熟的鸡蛋,每人发一个。”
“哦?为何不炒了吃?”
“固然可以炒了吃。但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