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品修真小农民-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也不是圣人,这两个死对头,见面就掐架不是这一天两天了,这时候因为邀请自己到两家喝酒的事情较劲,实在让他不知道如何应对。

    尤其是现在伐木队的作业已经竣工,他对这两个长辈的管理权也算是结束了,此时两人要是真干起来了,他也只有劝架的分,两人听不听,他都没办法。

    “哪个两位叔叔,咱今天发钱,是好事,别伤了和气。您二老要是觉得我去哪家都不好,要不咱们找个时间一起喝一个。为了公平,哪家都不去,要么就在我家,要么就去镇子里找个小馆子整上一壶?”无奈之下,李翰林只能如此劝说了。

    “大侄子,这不关你的事。我看这瘸子是铁了心要找我的不痛快,这事真没得商量,就去我家。”孙智摆摆手,瞪着眼睛看王顺喜。

    “就是,这哑巴就是故意找我麻烦,我要是认怂了,老孙家祖上十八代,后面十八代子孙都会觉得我丢人。”王顺喜针锋相对,开始捋起了袖子,一副随时可以迎战的样子。

    “唉两位叔叔”两人都是寸步不让,看得李翰林都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大沽村的村长王建祥以及象牙村的村长孙权也听着吵闹声走了过来,这让他松了口气。

    “祥叔,权叔,您二老可算来了。”李翰林像是看到救星一般,迎了上去。

    “这是怎么了?”领钱这种大喜日子,王建祥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停过,看到李翰林一脸无奈的表情,也没怎么变化,依旧笑着问道。

    在他身边,孙权也不比他的高兴劲少,“就是啊,这是咋的了?”

    事实上,王建祥和孙权作为各自村子的村长,因为两个村子的利益关系,相处并不算融洽,估计比起孙哑巴和王瘸子两人也就稍微好一点,只是没那么明显而已。

    可是现在,这两人看起来相当亲密,说是一对大男人小媳妇儿也不夸张。

    李翰林的心情都放在脸上,再加上他们也不是瞎子聋子,看得见孙权王顺喜的架势,听得见两人的争吵。

    但是意外的是,两人似乎并没有觉得这是大事,反而继续笑着。

    这两人的态度让李翰林觉得莫名其妙,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把头转向还在争吵的两人,示意他们自己看。

    哪晓得孙权却不以为然,非但不劝架,反而安抚起李翰林来,“这两个龟儿子啊,不碍事的。”

    “对球,不管这两个龟儿子。”王建祥也在一旁应和。

    李翰林这下算是束手无策了,刚才他还一心劝架,现在两个村长都觉得没事,他也只能在一旁看着。

    这一看,果然发现了一丝不对劲,这两人叫嚣得厉害,手上挥舞得不含糊,却一直在打嘴炮,嚷了这么久,就是没实质性地干上。

    “你奶奶的,有种一人整一瓶红高粱,喝趴下的就喊对方一声爷爷。敢不敢?”王顺喜凶神恶煞地对孙智咆哮道。

    “孙子,快叫爷爷吧!”孙智不甘示弱,指着王顺喜的鼻子骂道。

    这下把李翰林给看蒙圈了,说好的大战三百回合呢?说好的生死大敌呢?

    这怎么听都像是在拼酒劲啊!

    两人吵着吵着,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勾肩搭背的样子,跟亲兄弟似的。

    “意外吧,这两个龟儿子这几个月混出感情了,比所有人都铁。”王建祥看出了李翰林的疑惑,笑呵呵地解释道。

    孙权点头表示赞同。

    这下该李翰林吃味了,感情这两人早就言归于好了,难怪王建祥和孙权看到两人吵架后还不为所动,原来是早就知道了。

    看来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伐木队里的人变化很大啊。

    “活路工作都弄完了,也没啥事情做。今天估计没办法,要不明天晚上,到镇上去找个好点的馆子,好好的喝点。”王瘸子有点不好意思地朝李翰林笑了笑,正式邀请起李翰林来。

    大概是觉得刚刚骗了李翰林,脸上还有些红。

    “对头,翰林侄子要是看得起我们,就由我跟顺喜一起做东,带你去吃顿好的。权哥跟健祥也一起吧。”孙智附和王顺喜说道。

    他跟孙权往前推几代也是同宗,年龄稍微小一些。不过比王建祥年龄要年长一些,所以这么称呼。

    李翰林不想拒绝两人的热情,爽快了答应了下来:“行,几位叔叔要是不觉得我这个晚辈不懂事,我就去一趟。”

    毕竟是长辈邀请,他不去实在说不过去。大不了到时候自己把饭钱掏了就行。

    “那几位叔叔先忙着,我去看看其他人。明天啥时候走,几位叔叔吩咐一句就行了。”就在这时,李翰林发现郑致远正在朝自己走过来,便跟几个人打招呼告辞。

    “你这个大老板,不在那边发钱,往我这里钻做什么?”看到郑致远一脸贱笑,李翰林不忘打击他一番。

    面对李翰林无情地打击,郑致远已经是刀枪不入了。毕竟,这比起以前的不待见要好上不少。

    堂堂大少爷,被李翰林这个山野莽夫鄙视还乐意接受,还真是纨绔界的耻辱。这也难怪李翰林要说他贱了。

    郑致远没有回答李翰林的话,对王建祥孙权等人礼貌地笑了笑,便直接掠过李翰林,在他周围东张西望起来,像是在找什么东西似的。

    看了半天也没什么动静,不禁皱起了眉头。

    “在我身边站半天了,也不说话,到底在找什么?”李翰林纳闷,轻轻拍了拍他肩膀。

    郑致远还是没有说话,一脸失望地看了李翰林一眼,一边张望,还一边自言自语起来,“奇了怪了,人呢?”

    “你到底在找谁呀?”李翰林加了点劲,推了郑致远一把,追问起来。

    他觉得这厮是不是闲得蛋疼了。

    “别闹,没你的事儿。”郑致远抖肩将李翰林的手挣开,这才扯着嗓子呼喊起来,“小海”

    他这一嚷,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原本吵杂的空地忽然静了下来。

    “白痴!”几秒钟后,一道带着嫌弃的声音响了起来。
………………………………

第155章 朴实的母子

    郑致远觉得自己很受伤,莫名其妙地就被人骂白痴,可是看到声音的主人之后,就更受伤了。

    在众人的注视下,宋小海慢慢地走了过来,一米九的大个头,显得格外魁梧。

    尤其是的脸上的嫌弃之色,更是让他看起来相当高冷。

    “你在这里鬼叫什么?都不嫌丢人吗?”

    郑致远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可是宋小海接下来的话,就让他仅存的侥幸都没有了。

    这还是那个呆傻憨厚的小海吗?

    这还是那个自己每次被李翰林欺负,只要大喊一声名字,就会被吓得往李翰林身边躲的小海吗?

    可看宋小海现在的言行举止,往日的呆傻和像模像样学人说话的样子全然消失,更是在这么多人的情况下叫自己白痴。

    带着这份疑问,郑致远把目光投向了李翰林,希望能从他身上得到答案。

    “别看我了,如假包换的小海。他脑袋已经被我治好了。”李翰林知道郑致远心里的疑惑,主动给他解释道。

    事实上,昨晚宋小海就已经被他治好了。虽然治疗的过程有些血腥,宋小海也承受了莫大的痛苦。要知道,将头颅内的死穴通过七窍强行排出来,那画面和感受当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所幸的是,宋小海熬了过来,并且在昏迷了一整晚后,在今天早上醒了过来,李翰林有考验过他,他的智商已经比起一般人要高出了许多。

    痊愈后,李翰林让他第一时间去跟爹妈报喜,好让宋大奎和周昌菊老俩口高兴高兴。

    所以在发钱这种大喜事上,也没见宋小海的踪影。

    这不,刚刚跟着爹妈一起过来,想向李翰林道个谢,却听到郑致远叫魂似的喊。

    “臭小子,怎么跟郑老板说话的。”宋小海身后,周昌菊不满地责备着自家小子,赶紧向一脸懵逼的郑致远道歉,“郑老板,我这小子脑子刚好,不懂事,你多担待一下。”

    郑致远跟宋小海去过宋大奎家,周昌菊对他也就熟识了起来,而且看得出他对小海不错,所以一直心存感激。想着感谢李翰林的时候,也不能少了郑致远。

    宋大奎腿脚不方便,并没有来,一切都得靠她。

    这个坚强的妇女吃了好几年的苦,现在宋小海终于恢复了正常,甚至比害病前更好,这让她心里的负担全部放下了,整个人精神都饱满了许多。

    “婶子,不碍事,不碍事!”郑致远连连摆手,安慰周昌菊说道:“小海哥能恢复是好事,我哪能因为这种好事生气啊。”

    “听见没有,人家郑老板大人有大量,不跟你计较,还不赶紧道个歉。”见郑致远没有生气的意思,周昌菊松了口气,不过还是不忘责备宋小海。

    宋小海脑袋恢复了,但是这几年的记忆依然在,知道他娘的不容易,也更加孝顺,被他娘一说,很听话地回应说:“娘,我晓得了。”

    说着,也朝郑致远笑道:“刚才不好意思啊,一时没忍住,失礼了一些。”

    郑致远对他如何,宋小海很清楚,所以除了对李翰林充满感激,对郑致远得感激也不少。

    不过他也有些不好意思,刚才对郑致远的态度,也是下意识地表现出来的。估计是受李翰林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学坏了。

    恩,一定是这样的!

    宋小海在心中这样感叹了起来,接着又觉得不妥。毕竟李翰林治好了他的脑袋,是他的恩人。他把自己的错推到恩人头上,实在是不应该。

    郑致远没有责怪宋小海,反而笑了起来,嘴上说着“你他娘的真是个白眼狼”,却也伸手从拉开皮包拉链,从里面掏出一叠毛爷爷,“喏,这是之前跟李翰林这货谈好的工钱。”

    说着便把钱递给宋小海。

    李翰林当初从周昌菊手上把宋小海带走的时候就跟二老说过,给宋小海四十块一天的补贴,自然也跟郑致远提过。

    发钱的时候,宋小海没来,这钱便被郑致远放在了自己的皮包里。

    因为宋小海情况特殊,算下来要比其他人多三分之一,也就是八千块,其他人或多或少知道他的补贴,却没说什么。

    厚厚的一沓钱,摆在眼前,宋小海心情十分复杂。以前脑子不好,不懂,可现在好了,对李翰林也好,郑致远也罢,多出了许多的感恩。

    只是这钱他确实不太好意思接!

    “收下吧,这是你应得的。”李翰林见宋小海迟迟不接,知道他在顾虑什么,出声提醒道。

    “这”宋小海还是有些拘谨,只能望向自己的老娘,让她做做主。

    这倒是把周昌菊给难住了,她一直以来都是个自尊心特别重的人。如果不是自己身体状况实在太差,也不会做出向李翰林下跪求助的事情。

    现在宋小海的病好了,她的自尊心又回来了。按理说这钱她不应该拿,可数目确实不以她家现在的状况,用处极大。

    拿还是不拿啊?

    周昌菊陷入了矛盾当中,沉思了很久,这才对宋小海开口,说道:“拿着吧。”

    老娘都这么说了,宋小海终于从郑致远手上接过钱,顺便转手递给了周昌菊。

    意外的是,周昌菊接过钱后,也没有清点,转手就又递向李翰林。

    “周大娘,你这是啥意思?”

    眼看钱辗转到自己手上,李翰林愣了一下,赶紧推手。

    “侄子,这钱本来就该是你的。你先是保住了你奎叔的命,又治好了娃子的脑子,这又是免费给药,又是三天两头上门调理,最后一分钱没收。大娘心里有数,所以这钱你就收下吧。”周昌菊解释道。

    生怕李翰林不收,又补充道:“之前不是说过吗,让娃子到伐木队做事,工钱就抵药钱。”

    周昌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翰林不收也不合适。他知道,如果自己不收,周昌菊会良心不安。

    想了想,最后还是勉为其难地收下了钱。

    “这钱我先保管着,以后您要是有什么需要,随时可以找我拿!”将钱放进口袋后,李翰林不忘添了一句话。
………………………………

156。第156章 今晚是别想睡着了

    大荒山来了二十几个妇女,支起来的十几口土灶上堆着十几口大锅,加上一些自告奋勇进山打猎的汉子,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总算是把四五百口人需要的一顿饭给张罗了出来。

    发钱的事情搞定之后,一些心思细一点的村民都第一时间把钱拿回家藏了起来,当然,回家之后,是不是跟屋里的娘们好好折腾了一番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有少数人眼神明显有些点虚,连走路的时候脚杆都在打颤。

    差不多快中午的时候,总算是把所有人都凑齐了,风风火火地开了宴席。

    大荒山本来就大,而且村子与村子之间分割比较开,所以没有特殊情况,很少有人相互走动。就算是在同一个村子,也有相互矛盾的关系。

    哪怕是哪家有红白事,能凑在一起吃饭的人也不多。

    今天算上开了大荒山的一次先河,四五百个人聚在一起吃饭,场面壮观得很呐!

    李翰林、郑致远以及伐木队机械师傅的头头和几个村长聚在一起,就占了一桌,这自然便是这顿宴席的主桌了。

    经过好几个月的辛苦,现在总算是能够放松下来,所以也就没了身份差距,没有阶级划分,一桌子人喝得天南地北,也不管什么辈分关系。

    李翰林因为修炼关系,是真正的千杯不倒。可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就连牛根生和王建祥几个按道理讲应该是李翰林叔叔辈的人,都喝得跟他称兄道弟起来,完全没了个正行。

    对此,李翰林倒没怎么厌烦,陪着几人喝得差不多的时候,也就开始走动起来,郑致远一看,也在他身后当起了跟屁虫。

    饭菜野味是山里现打的,不过这酒,很多都是各自从地窖里挖出来的陈年老酿。用的粮食虽然粗糙,但是时间绝对足,比起那些被炒到天价的茅台五粮液绝对要好得多。

    “喂,老哥,这酒是真不错啊。比我从我老爹那里偷来的特供酒都给力。”郑致远跟着李翰林一桌桌地敬酒,到现在已经语无伦次了,舌头都在打转。

    他在自己桌上陪几个村长喝得就不少,跟李翰林一起敬酒又喝了小半斤下去,不醉才怪。

    可是他就记得一点,酒是好酒。

    “这些都是经得起推敲的好东西,少说也是窖藏过二三十年的,能不好喝吗?”李翰林白了他一眼说道:“不过这些还算不上啥,我小时候听说咱们村子里有那种放了上百年的极品,啥时候我去搜罗搜罗。”

    郑致远一听,眼睛都亮了,说话也利索了起来:“这么给力?老哥,你啥时候帮我弄上一些,我给老头子带一点。”

    “再说吧。”李翰林没有立刻答应,毕竟这种先人留下的东西,有些念旧的乡亲并不愿意卖出去。

    给多少钱都不卖。

    郑致远一口一个老哥的叫着,让李翰林觉得挺别扭的,不过这厮也是喝得不省人事,也就懒得计较。

    不过他这无意一嘴话,倒是又生出了一个想法,酒!

    虽说很多村民不愿意卖自家老酒,但毕竟还是有一部分人是不愿意跟钱过意不去的。

    如果家里窖藏的多,卖一点出去也无所谓,关键价格给得高的话,也算是享受到先人留下的福泽了。

    现在这社会,有钱人一大把,愿意花钱的更多。尤其是这种有特色的东西,跟古玩似的,价值不大,价格却高得离谱。

    李翰林觉得这想法有些理想化,也就没多想,摇了摇头,继续挨个儿敬酒。

    整个宴会从十二点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多才结束,李翰林辗转在不同的酒桌上,到后来自己都不知道喝了多少。

    因为以他的身体,竟然已经出现了醉熏的迹象。

    直到太阳快要落山,宴会才在他的宣布下结束,几百号吃饱喝足的汉子,在各自家人的搀扶下相继离去,只留下一群收拾残局的人。

    看着来来往往搬动桌凳的人,李翰林忍不住发起了呆。

    他脑袋懵懵的,有些沉,所以觉着眼前看到的场景有些不真实,就像自己莫名其妙得到医仙传承一样,跟做梦似的。

    以他现在的精神力,能够分辨现实。瞥了一眼跟个死尸一样瘫倒在身边的郑致远,李翰林忽然忍不住笑了起来。

    不过让他发笑的不是郑致远,而是有些不正经地想到伐木队里那几百号汉子。

    在伐木队里憋了四个多月,估计那玩意儿里的东西早就从蝌蚪变成青蛙了吧?

    今天回去,指不定得在炕上把自己家的娘们儿折腾成啥样?

    别想歪,喝这么多酒,肯定会吐得稀里哗啦的!到时候还不是得媳妇儿去解决。

    又是清理秽物,又是洗漱的,不是个轻松的活儿。

    当然,李翰林也不担心这帮爷们儿会受到什么抱怨,毕竟刚拿回家一沓红彤彤的票子,以前再窝囊的人,这次都能硬气一回。至于硬的是气还是什么,就不是他关心的了。

    “小林子,走吧!”

    当其他人都打点得差不多的时候,李翰林也清醒了过来,这时,苏小玉走了过来。

    她跟蒋秀琴都在下厨的队伍里,现在把一切都收拾完了,所以来叫李翰林回家。

    李翰林也是为了等她,这才傻乎乎地坐在这里发呆了两三个小时。

    “好勒,小玉姐。”

    李翰林应了一句,突然看着身边瘫软的郑致远,只能无奈地摇摇头,扛着他跟在苏小玉身后。

    郑致远喝成这样,也不愿意回县城,而宋小海也早就回了自己家,李翰林也只能把他带走了。

    徐娇娇没有过来,李翰林屋子里自然就空了一间房,所以他打算跟郑致远回家歇息一晚。

    一来可以保护下苏小玉,二来也方便苏小玉帮着照顾郑致远。

    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八点了,几人也懒得再吃晚饭,直接睡觉。

    苏小玉帮着给郑致远擦了擦脸便回到了自己房间,李翰林则跟郑致远挤在自己的房间。

    没过多久,苏小玉房间响起了均匀的呼吸声,而郑致远一直没醒,也打着鼾。

    可唯独李翰林哭丧着脸,相当忧郁。

    因为修炼关系,他的听觉已经可以用逆天来形容了。只要他愿意,方圆几十公里的声音都能捕捉到。

    平时还能控制,可今天喝了酒,不知怎地,耳边总是传来一阵阵特别的声音。

    又是惨叫,又是撞击,还有床板摇晃的吱嘎声……

    去他娘的……李翰林也不是白痴,自然知道这些是什么声音,只能恨恨地骂了一句。
………………………………

157。第157章 难言之隐

    伐木队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让李翰林的神经也放松了一些。

    郑致远这个富二代第二天酒醒之后,跟李翰林打了声招呼便匆匆忙忙地赶回了县城。说是准备把积累的最后一批木材卖出去,这样才算圆满。

    临行前,特地跟李翰林强调了一下,这批木材一旦结款,李翰林靠着分红将会成为实打实地的百万富翁。

    李翰林倒是没太在乎那些钱的多少,因为他原本一开始就没打算拿那个钱。

    只是后来接到柳荫茵的电话,县委书记宋伟宁也说这钱他必须得拿,他这才没有拒绝各方的好意。

    用宋伟宁的话来讲,就是劳有所得。毕竟他对大荒山的贡献摆在那里,这些钱也是他应得的。

    而李翰林愿意接受这笔钱,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

    与此同时,柳荫茵也向他传达了一个好消息,被小黑发现的那片玉矿开采权,也被批准了下来,应该过不了多久,就能下发经营许可证。

    得到消息之后,李翰林格外振奋,他知道这其中的利益关系。这不仅仅是钱财方面的收获,还对他修炼有所帮助。

    当然,虽他即将拥有的钱足以让他进行初期开发,李翰林却没有把郑致远踢出局的打算。跟郑致远达成的意见保持一致,让家耀集团也参与到玉矿开采的项目当中,甚至把主导权交给郑致远。

    这天,李翰林如往常一样,晾晒药草,打理诊所,没过多久,便有人来看病,是隔壁大沽村的人。

    如今李翰林的名气在大荒山相当高,这不仅限于为村子通路,医术上的声望也相当高。

    据说从诊所开办以来,不管是大大小小的病,几乎所有人的病都给他瞧好了。

    更重要的是,无论病情多严重,李翰林从来不收诊费,就连必须的开的药,都只是象征性地收一点成本价。如果只是用大荒山就能找到的药材,分文不取。

    这样一个不为赚钱,只为造福乡亲的医生,自然会得到村民的拥戴。所以很多人哪怕是跋山涉水,也愿意到李翰林的诊所看病。

    “李医生,你在呢!”

    来诊所的是一对年轻夫妇,说话的是个小媳妇,的大概二十四五,跟李翰林差不多大。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