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变-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他们便是十二宫。十二宫当年横行江湖之时,其实也只有十二个杀手,但就这十二个人却引来了整个江湖的围剿,其本事当然深不可测,只是不知这一批突然出现的十二宫还是不是以前的那十二人。
锦袍男子微微一笑:“十二宫早在二十年前便已覆灭,除了‘羊’,你们也早就不是以前的那些人物,就算小猴子扔了那枝花过去也说明不了什么,并且你们的重组是随着更大的计划和安排才实现,只要不要再去招惹到宗师之境的人,谁还能把你们怎么样不成!所以小猴子既然已经让独孤丘顺利脱身,这点琐事就随他去吧。”
“可是…”白脸男子抬头还欲辩解,但转眼看见脸上已经变色的督公,却再也说不下去。
锦袍男子走到门边,双手搭上门户,此时也作势开门,但见房屋阴暗角落里突然又出现了一个人,撑起一把黑伞直接罩着锦袍男子。
门开,外面正是艳阳高照。
锦袍男子接过黑伞,点头示意这人不必跟着,脸上带着高深的笑意,径直走出院落,却是离开了。
待得他彻底走远,身影消失在视线内,后出现的那位持伞男子这才呵呵笑着转过来头来,面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这名男子的身躯竟是比那“猴”都还要矮小,生得尖头尖耳,唇间留着一对八字长髯,形象猥琐得不行。只是其方才隐在角落里,却一直没有被人发现,可见他的隐匿之术真是已入化境。看来但凡江湖上以“鼠”称名的,都是这种偷鸡摸狗的特点。
“草,鼠老哥,你什么时候来的,想吓死兄弟们啊!”黄脸男子不屑地说道,毕竟最早他们在谈论的就是这名“鼠”的失手。
“鼠”哪里听不出来黄脸男子的语气里的嘲讽,面色更沉:“这场子我早晚得找回来!”
谁知那三人,黄脸望着天,猴脸对着白脸调笑道:“阿龙啊,别做出这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一会儿蛇姐问起,还以为我们又欺负你了,来,给本大爷笑一个!”
白脸笑到是笑了,随着得便是一巴掌把自己的猴老弟拍在了地上。
三人却是没一个人理那鼠形男子。
“嗨,我就是说笑,你们不要这样无情啊,讲真的,我确实打不过他们……”
………………………………
第九十六章 西出秦州
花开时节,天地正色。
刘衍几人在洛阳等待多时,终于是将此间事了,下一个目的地还在远方,所以还是得启程上路。洛阳也不愧是北境的第一大城池,往来的贩夫江湖客比之南人武林也毫不逊色。
所以几人或多或少得到点消息。
据说柳仓待在西边的一座重镇,敦煌。
说来这敦煌也是赫赫有名,前秦一位僧人乐尊过敦煌城东南一座名叫鸣沙山的山麓,忽觉此地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随之而来的,便又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佛家得道高僧于此地开洞成窟,隐隐然成为了一处佛门胜地。
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所以日后发展至今此地也便渐渐叫成了莫高窟。
刘衍这一次西去却是一行五人,看这阵容也是当世一等一的武林团体,自然沿途不太可能遇见什么巨匪挡路,最搞笑的也就是些武艺平平的宵小眼光短浅,居然拦这五人的路想夺点财钱。
一路上光靠元章出手,就顺顺风风的。
说来这个皇子也着实怪异,好好的王爷不去当,非得和江湖中人厮混在一起,这一次还偷跑出王府,打算去敦煌一顿那佛家胜地的风采,不带随从不置丫头,一应包裹还都是他自己背着。其实,除了许旭许老夫子必须背着他的那副大书卷,其他几人真是没什么行礼。刘衍在出寨之前,都早早被自己的义父柳仓灌输了,“其他一概不用拿,有银子有钱就行!”的思想,所以也就风起海身上背着一个小小的包裹装衣物等事物而已。
这么一看,也就是他这师徒两带着大包小包。
年轻皇子以前从来没出过远门,凌若水自收其为徒之后,也是亲身赶赴洛阳授其内家功法,却从来没有带到天山去过。那里据说终年是雪,且是雪山派山门所在,元章当然心向往之。
这一次好不容易得到机会离开洛阳,当然死皮赖脸地拉着凌若水的衣袖,当时那小眼神,看着还真是感人泪下。
凌若水虽然傲气十足,但终究是个妇人,又由于柳仓当年不知因何原因抛妻而去,所以这妇人一直有做母亲的心愿,但从来没有得以实现。
收了元章这一徒儿之后,却是把半生的慈爱灌注了下去,最大的瑕疵也就一点,她从不愿吐露为何不教自己徒儿武艺的原因。
这一行五人的组合,也就是一个字。
强!
越往西走,遇见的汉人越来越少,形形**的胡人却越来越多,有那碧眼的,有那紫髯的,有那红发,有那高鼻梁大胸脯的,也有那戴面纱露出俏眼的,还有那吹着胡笛弄蛇的,更有那持着铁圈玩火的。
这一趟不仅是元章,除了许旭之外的其他人都着实开了眼界。
就连在江湖沉浮许多年的中年妇人,雪山派前掌门,细水剑凌若水都不曾来过这些地方。
“以前常听义父说,这西边凉州一带,黄沙漫天,戈壁千里,毫无生气,可我们行来的这条路,怎么如此多的奇异人物?”刘衍双眼里满是好奇,连忙向队伍里的百事通许旭问道。
老夫子许旭呵呵一笑,也不卖关子,开口解释道:“我们一路行过来的,便是当年的那条丝绸之路,这沿途都是商队客旅,再说此时才刚出秦州,才到陇西境内,距离那真正的张家凉州还有点距离呐!”
“啊?这还没到凉州呢?走了这么多天,可累死本王了!”皇子元章大吃一惊,看着这么多胡人来往,他还以为此时已经到了西域。
元章从来没有出这么远的门,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嘿,这一抱怨连“本王”这个称呼都抬出来了。
许旭一闻言,登时就眉毛一挑,语气带点嘲弄之意说道:“我们自打得洛阳出来便一直沿着渭水坐船到了秦州,要不是陇西这山高地厚,船是不能再上了,要不然还能坐到陇西郡去,这才刚走几天,你就喊累了?哼,你这小子,不能吃苦扮什么武林中人,老夫实话给你说吧,等出陇西过了洮水,那就是百里的步行路程了,到时候才是真正的戈壁荒漠,你要是怕了,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许旭此言竟是一点面子都不留下,不过出奇的是凌若水也不置可否,什么也不表示,这也太一点不像以前那个护犊子的妇人!
说来,接下来的前路确实会变得很艰巨,不仅是因为地理荒凉,更大的隐患也会渐渐涌现出来,以后没准会遇见大漠里的悍匪,那可不是中原里的小小匪徒可比的,那些悍匪的修为都是高深莫测,不然也不能在这千里无人之地生存了下来。
凌若水也有些担心到时候保护不了自己这个爱徒,所以这个时候能把他逼回去当然是极好的。
毕竟眼观这许旭,仓哥的两个徒弟,凌若水自然能看出他们的境界,这三人当然有完全自保的能力,独独这元章,空有一身绝世内功,却压根没有学习到一点高深的招式。凌若水自然觉得,与其自责,还不如诓这小皇子回家去,那样才更妥当。
所以就连这重重的包裹都交给了徒儿来背。
只是元章是谁,皇家的第十四子,自打出生以后,面对的都是皇权里的政治倾轧。而这世间最可怕的,也不是这天灾地祸,豺狼猛兽,盗匪强人,最可怕的便是这人心。
两个人面对面的坐着,你都想不到对方其实心里一直在盘算杀掉自己。
元章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了起来,所以,这前路,他惧吗?
他当然惧,但是远没有在皇宫里那样令人窒息与危惧。
这北魏十四皇子恨恨地看了许旭一眼,咬了咬牙,背起包袱,一言不发地埋头继续走了下去。
老夫子脸上笑意盎然,低声对凌若水说道:“凌门主,恭喜,收了个好徒弟,不过在这里也别怪老夫多嘴,早日教习他武艺才是正道,他这璞玉的底子已经全部打通,再不雕琢,等真过了时间废了,那时候可就来不及了。”
几人又继续走了下去,奈何凌若水心里未尝不想教其武艺。
只是那里有一根刺扎着,没有取出来罢了。
………………………………
第九十七章 停滞陇西
八百里秦川,行到陇西却也到了尽头。
陇西自战国时秦昭王设郡,至今也过了许许多多的年头,而真正得到发展的时期也不过一百年前,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姚苌诞于此地,才将这个郡治给建设了起来。
姚苌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淝水之战后姚苌在关中羌人的推戴下自称万年秦王,建立后秦,并与苻坚领导下的前秦作战。后姚苌擒杀了苻坚,并乘西燕东返而进驻长安,不久称帝。
这便是五胡十六国的后秦。
说来前秦大厦将倾,符氏与慕容氏打得火热,姚苌从中得了便宜就应当更加奋发图强,奈何这个君主安居于陇西之地,不思进取,吃了败仗居然把苻坚的尸体拖出来鞭尸,这当然乃不仁之为,后来姚苌被惊吓而死也足以说明了其做事不地道不算,还没有勇于承认的勇气。好在其子姚兴谋略神算,消灭苻登,终于统一了关中,这才让后秦成为了当时北方最强政权之一。
当然这是别话不谈,姚兴即位后虽然定都长安,但是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老家,大兴土木修缮,那之后的成果。
也就是此时呈现在刘衍等人面前的陇西坚城。
鲜卑拓跋氏兴起魏国,一统北方中原之时。当时的陇西却早已不在后秦的手上,因为后秦当时早已被北凉国取代。北凉亡于北魏之手,但是当时的沮渠皇室却更名保留了下来,出自北凉皇室等人脱胎一变,成为了陇西李氏,这些人在北凉灭亡之后,不得不紧紧依附于北魏政权。陇西李氏众多家族成员入仕北魏说明了其对北魏政权权威的认可和服从,同时也表明陇西李氏与北魏政权利益的逐步融合。
本身作为世家大族之一,但支撑其存在的却是一个少数民族国家政权,这是陇西李氏不同于同时代其他大族的属性。
所以这陇西坚城里面倒是有趣,十个人中有八九个都是姓李的。
只是刘衍一干人等也不是来找这姓李的麻烦的,不过欲出陇西还要再更往西边,此时的行走却不如在秦川境内方便容易了,到这里就是出关出塞的说法了。
且接下来的路途将会便得很艰难,虽有洮水在前,但已是不能再乘船而行,所以一行人到了这里自然需要去办些手续和做些准备了。
出关的文牒自然需要上陇西郡府里去完成,不过队伍里既然有一位皇子,当然那陇西郡府里的府吏自然是屁颠屁颠地就给办成了,这事还引得许旭不住感叹朝里有人好办事。
第二件事自然便是要去采办点干粮清水,以备挺过最艰难的环境,甚至于还需要几头骆驼。至于第一次出关经商的那些人要雇佣的什么向导,这几个人倒是不用,有许旭在,就是一本活着的地图。
粮食和清水也好弄,也就唯独这骆驼…几人却是遇见了一点小麻烦。
城里的骆驼商人居然异口同声地都宣布,那些个沙漠畜生早都被人预定好全买走了。要知道这城里就算只有四个骆驼商人,但每个人都是有二十余头的存量的!
“这…买不到骆驼可如何是好?光靠走能走出戈壁吗?”元章刚刚安稳了几日,乍一闻听此消息,整个人又炸了锅起来。
这次不等许旭出言,他自己的师父都一巴掌拍到了脑袋上:“哼!你这一身内功是吃素的吗!要不是需要骆驼来驮食粮,我们几人随随便便都能去那大漠里闯一闯!”
挨了这一巴掌后,元章才看清是自己师尊动的手,眼见平日里爱护自己的师尊此时都焦了急,小皇子自也不敢再多抱怨了。
其实如果不吃不喝闯这几夜,这几个江湖人当然能够到达目的地,只是这大漠隔壁里危险连连,一旦力气耗尽,任你武艺再强,也不得不任命等死,所以这说法也不过就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话罢了。凌若水当然也很焦急,寻不到骆驼,她怎么去敦煌,去不了敦煌,还怎么去找那柳仓,甚至于到时去晚了也可能就来不及了。
许旭自然也沉默不语,毕竟今日之事确实蹊跷。
到最后还是刘衍机灵。刘衍自打陇西以来,却是换上了一身黄布粗袍,以作当风沙只用,连头上都包裹上了黄布头巾,这可真是武装完整。不过是她,这几人的打扮都或多或少靠近了那些胡商的打扮,一是这种打扮确实有好处,二便是也不会引来更多的注意力。
毕竟自打出得洛阳来,风起海隔个几天都老是会莫名警惕起来。
这当然也不是个好兆头。
甚至于许旭都怀疑,今次找不到一匹骆驼,都是有人暗中作梗。
一身西胡打扮的刘衍此时领着自己的师弟才刚刚回到几人落脚的客栈,女子倒是带来了一段详细的消息。
“什么?真武门人?茅山派?南宗?龙虎山?他们把骆驼全定走了?”听得消息的许旭大吃一惊。
刘衍方才在街上打探,却是得到了一段惊人的消息。
不管这南方道门还是北方道门,这修道家一门的大小门派居然全都窜到这陇西来了,也就这几日,他们也是要启程到那敦煌去。至于为何会这样,刘衍从一位自打河西走廊一路过来的行脚汉人商贩处,也了解了个清楚。
原来敦煌大佛寺自打迎来了那位番僧达摩,也就是那位一直追着跑柳仓的番和尚,居然起了佛教彻底东渡的心思,他们要向这魏国皇帝说“法”,以争取定佛教为北方国度国教的希望。
佛这一教,并不是在汉人领地里土生土长起来的宗教,而是诞生于西边的一个异邦国度——天竺,此时天竺归于笈多王朝统治,也涌现出了一大片的佛教高僧。而那位被誉为天下五大宗师之一的禅师达摩,也是天竺人。
这佛教里的一些思想却得到了中原大地许多人的追捧,自然佛教也在中土开枝散叶了起来。
但别忘了中原大地里还有一门土生土长的教派,也就是那倒骑青牛过函谷的李耳创立起来的道之一门。
道门发展至今虽然分裂成了不同的宗门,但一旦这外来势力真要强势东进,说不得他们也必须团结起来。
这一波全体道门出动,便是要去那西边“斗法”。
而所以,从刘衍的表情里看得出,这所有的事情还真是恰好通通撞在了一起。
………………………………
第九十八章 巧得骆驼
道教一脉虽脱胎于春秋李耳,但直到东汉末年才真正地成了气候。
祖天师张道陵创天师道,茅山道人葛玄创丹鼎道,旌阳令许逊立净明道,几大道家先祖结合黄老之说,墨家鬼神方术之说,神仙术之说,《易经》一脉……凡此种种,才将道家一门彻底发展出了神学哲学、符箓丹道和斋醮科仪等方面。其中在东汉末年的太平道,可以说是道家最鼎盛的时期,太平道领袖张角借《太平经》之说,创出《太平青领书》,俨然将其个人理解的道门推向了统治阶级的对立面。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太平道和东汉政权同归于尽,其后便开始了三国鼎立的那个大时代。
而近些年,也就在北魏太武帝时期,封建史上第一位被皇帝承认的的天师——寇谦之,称奉太上老君之命,以去除“三张伪法”和礼教为原则对北朝道教进行改造,道教彻底成为了北魏国教,所以北朝历代皇帝都得临坛受道家法箓,老氏之教大行于天下。而在南朝,于前宋文帝时期,上清派传人陆修静吸收儒家、佛教仪式对南天师道进行了改造,在南朝也确立了茅山上清派的正统地位。
所以在这块整壁江山里,各种道家武林门派依附于山室道家宗门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其中最顶尖的人物当然就属那道门第一人,道玄真人左游岳是也,这左游岳不仅是道门中地位非凡的道士,其一身通玄的本事也忝居在天下五大宗师之列里。
这一次,大部分道家门派的出动当然有点有恃无恐。
自打大佛寺方丈传出消息,要于天下讲经,以助佛教东渡,甚至于那番僧达摩都参与了进去,这样当然引起了道家门派的抵触与反弹。再过不久,就是大佛寺讲经的日子,道家的许多人物虽然不会说直接就打上门去,但是去当场辩这一辩还是免不了的,所以因为这样,最近几日这沙漠之舟——骆驼,当然是真心不好弄的。
许旭听完,猛地冷哼一声:“这些老牛鼻子,整天儿个正事不干,人家还没抢到他们饭碗呢,这个时候就闹得挺欢了,什么道家的‘清静无为,乐生好善’,老夫看他们也忘到姥姥家去了!”
倒是凌若水却有不同的意见,凌若水的真实年龄其实比之许旭小不了几个年岁,但因其雪山一派独立隔世,自有一套独特的驻颜方法,若不是亲近之人真实了解,妇人和刘衍站在一起更像是姐妹。凌若水虽然眉头皱起,但却看不出一丝皱纹,连身旁的许旭都偷着眼瞧了瞧不由感叹,妇人叹了一声,接口说道:“道家一脉,虽然好像确实没有干过什么事实,但毕竟我们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东西,这佛教讲求六根清净,居然还要剃头,着实不是什么好玩意儿。”
凌若水却是因为早前得到柳仓被达摩四处追赶的消息,这个时候有点迁怒于佛门。
此言当然饱含着埋怨之意,许旭嘿然一声,却是不敢反驳,因为他知道,面前这个妇人虽然在小辈面前表现得如此和蔼,但比之柳仓都更加难缠。
几人在原地长吁感叹,居然没有一个去想办法的!
刘衍风起海俩人刚入得世来,与外人没啥交情也就算了,这两个成名多年的老夫子以及……自己的师尊,为何也不见动静。
元章当然觉得莫名其妙,以“许评”的名声,雪山派掌门抑或者柳仓的威望,难道搞不定这事,本王去拿出关文牒不就是一句话的事么!
小皇子也只敢在肚子里暗自嘀咕,但不敢说出话来,就是脸色有点不好看。
“章儿,你可是身体有恙?”凌若水何等心思,当然注意到了自己徒弟黑着的老脸。
元章一惊,连忙摆摆手示意没事。
这不抬手还好,一抬手却从袍袖里掉出了一锭银子。
许旭一眼就瞧见了,摸着胡须呵呵笑道:“元公子这是要帮我们去买骆驼去吗?”
然后这不提还好,一提元章登时就脱口埋怨了出来:“许前辈,以你们的江湖地位,去搞几匹骆驼是什么难事吗?!”
语气里自然带着点质问与不满,虽然没有将凌若水带进去,不过几人一听就知道这小子竟是生气了。
刘衍终于忍不住脸上也笑将出来:“你们也别瞒元公子了,他这皇家子弟不识江湖来往,实属正常。”
元章还是莫名其妙:“到底什么意思?”
凌若水微微一笑,只能出言解释:“傻孩子,不用老许和为师我出面,就以你手上的雪山派扳指出面便能办妥这些事,既然你都是一派的掌门了,那何不拿出自己的权威来?”
“这…〃元章还真是一时没想到自己也算是个江湖人物,之前的那些行为表现出来,也还就是个皇家小子,不懂世事的表现。
元章本就白皙的脸上此时也羞得绯红。
只能撤身跑了出去,空气中传来的便是一句“你们等着,小子我这就搞骆驼去!”
接下来的事当然顺理成章了,随便一个道家门派虽然并不识得这个毛头小子,但他们都认识那块猫眼玉扳指,所以在元章抬出雪山派掌门人身份的时候不仅没有受到质疑,甚至于连换骆驼的钱都被那些道士给免了。
之后元章回来讲述这事的时候不免眉飞色舞。
“师父,我们雪山派居然有这么大的面子?”元章满脸笑意。
这个时候倒是许旭别有深意的一笑,插口道:“元小子,不是你们雪山派面子大,是你师父面子大才对!”
“老许,别废话!”凌若水一声娇叱。
就这个动作,却把许老夫子拉回了从前,从前刚遇见柳仓的时候,那名剑客身边就跟随着这么一位脸颊绯红,但骂起人来却毫不含糊的小姑娘。
为何让元章这个毛头小子去搞几匹骆驼都这么容易?因为那位带着扳指的小姑娘的名声真心是响当当的。
当年的那一次武林盟会。
柳仓单剑败群豪,却被暗器所伤,凌若水虽然以前打架的本事不行,却将当时的天下各大门派掌门人骂了个狗血喷头。
“嘿嘿,你师父可真是一战惊天下啊~~~”
………………………………
第九十九章 大佛寺内
二十年前,十盟会武,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