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花小瓶的热血生活纪-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瓶,实在是太感谢你了!我已经从警察那里知道具体经过了,要不是你,我家涵涵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

    张一涵的爸爸毕竟是男人,不怎么善于言辞,张一涵妈妈就代替张一涵的爸爸说了这番感激涕零的话。

    花小瓶的妈妈赶紧去拉:“哎哟,不要这样子啊,人找到就好了,不要伤心了,没事了,已经没事了,你们这样折煞了小瓶了。”

    花小瓶也吓坏了,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向她下跪,赶紧也是一闪身避开,忙不迭的去拉张一涵的父母:“叔叔阿姨,不要这样,折煞我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

第七十九章 人贩子(三)

    张一涵的父母还是跪在地上不肯起来,非要磕头:“这孩子是我们的命啊,要是找不到这孩子,我们是真的没法活了!这是救命之恩啊,磕头都是应当应分的,不会折煞你们的,不磕头才会折煞我们呢!”

    张一涵的父母泪眼婆娑,张一涵的妈妈非常能说会道,一番话说的民警们都眼睛泛起水花。

    花小瓶的妈妈怎么也不同意让他们向花小瓶磕头,硬要扶起来,没办法,最后还是张一涵的父母妥协了。

    这一路来的寻找孩子让他们吃了多少的苦头,和多少孩子失踪的父母交流过,深知一个孩子失踪后再次寻回的可能性之低无异于中五百万彩票,所以对于老邻居花小瓶帮他们寻回张一涵,他们是感激涕零的。

    当然同时他们也不忘记问一问那些和张一涵在小区里一起消失的孩子们去了哪里,有没有找回来。

    得知这是同一个犯罪团伙干的,极有可能所有的孩子都会被寻回的时候,两人着实高兴了一把。

    不过由于这个犯罪团伙非常狡猾,所以要逮住他们,寻回所有的孩子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所以民警们就要求张一涵的父母暂时保密孩子已经被找到了。避免引起犯罪团伙的警觉,从而转移根据地。

    不然就麻烦了,天大地大,犯罪团伙们就如一针入海,要再次现身就很不容易了。

    张一涵的父母深知孩子丢失的痛苦,所以也不会去做那些妨碍人家孩子被早日寻回的事情,只是这孩子找到了,总不能不说的啊。

    那就只能说是自己找到的,不能说是警察已经介入调查了,万一那些孩子没有找回来,对于那些丢失孩子的父母们来说,将是又一次致命的打击。

    花小瓶妈妈听到民警的嘱咐,就邀请张一涵一家先到自己家里歇一歇,反正在这里无处可去,家里有空房间,不如就去家里歇几晚再说。

    张一涵的父母怕给花小瓶家里添麻烦,极力婉拒,然而抵不过花小瓶妈妈再三热情邀请,于是勉强答应在花小瓶家里歇一晚。

    由于事先怕家中老父老母着急,所以已经提前打过电话说明了情况。当然没有说民警们交代过不能说的事情,毕竟现在案子还不算已经破了,此时正是关键时期。

    说不定没两天就可以一举破案,寻回所有当时一起失踪的孩子,灭了这个杀千刀的犯罪团伙。

    若是由于自己漏了口风导致此案不破,或者再生事端,那就是造孽了。

    两个奄奄一息的人贩子经过一夜的休整还有及时的救治已经好了很多,最起码精神状态比刚进来的时候好了不少。

    张一涵的父母想起女儿受的苦就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无奈两人现在已经收到法律的保护,要是他们两个真敢以真实身份这样走出去,还真要活活被人打死。

    两人都来自一个非常偏远的小山区,那里因为气候不好,土地贫瘠,所以贫穷不堪。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有时候还是有道理的。人一旦穷到一个地步,活都活不下去了,怎么还会在乎做事情是不是犯法呢。

    村里有几个残疾的孩子,被外村的几个出去的打工的向残疾孩子的父母们租走了这些残疾的孩子,反正残疾的孩子在家里又不能干活,还多一个吃饭的,租出去又能收点钱,又少一个吃饭的。多划算啊。

    父母们很高兴的就把残疾的孩子们租出去了。听那些回来的残疾孩子说,出去是去大城市要饭去了,一年能要老多钱,村里人眼红,就纷纷起了这个心思。

    于是一个带一个的,村里好多人都靠这个在大城市里发了财。后来做这个的人越来越多,可孩子不多啊,那怎么办呢,就只有去偷人家的孩子,拐人家的孩子。

    做这一行做的久了,也就认识了很多同样做这一行的人。

    阿波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他们村里最早开始带残疾孩子去大城市里要饭赚钱的小伙子。他发了大财,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什么人只要往他跟前一过,是好是坏他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村里的残疾孩子毕竟有限,附近村子的残疾孩子,镇上的残疾孩子,都被搜罗来了,也不够越来越壮大的丐帮们剥削的了。

    于是他打算自己单干,开始的时候他是跟着隔壁村子的人一起干的,只是自己给他们打打下手,学了个驾照后每日就开车早出晚归的把那些残疾孩子们带出去放在各个繁华路口。

    到了饭点就去给他们送饭,深夜十一二点再把他们接回来,随时看他们身前的破盆里有没有堆积的零钱,有的话就收走。

    和村子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日的干农活还没有多少收成的日子比起来简直太快活了。

    阿波迅速爱上了这种不劳而获的来钱方式,而且他永远也不想再回到那个生他养他的故乡了。他要买车买房,他要凭自己的本事在这个繁华的城市扎根。

    俗话说人不狠,站不稳。

    阿波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有了一点积蓄,摸透了这种经营模式,很快就回村组织了一帮也想发大财的小伙子出来赚钱了。

    那么问题来了,附近已经没有残疾的孩子租了,别人的孩子也一时之间偷不到,拐不来,怎么办呢?那就自己扮惨吧,越惨越好,于是一大帮有志青年第二天就或跪过躺的出现在了各大街头。

    跪在那里的身边必然有一位躺着的,躺着的那位地下垫个破草席,身上盖个脏的发黑的破被子,头上缠个白布,两眼一闭躺那里就可以。

    而跪在那里的则要不停的向路过的众人凄惨的呼号:“求求各位好心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给点钱吧,给条活路吧,谢谢,谢谢!”

    只要有人路过就磕头,头上也缠一块白布,白布还要沾好多像鲜血一样的颜料,好让路过的人以为这磕头都磕出血了。

    也是敬业到了极致了。
………………………………

第八十章 人贩子(四)

    这些手段一开始还是很有效果的,没有见识过这些场面的大城市里的人被唬的一愣一愣的,几乎每个经过的人都会多多少少扔点钱下来。一天下来不得了,顶他们一个月打工的钱。

    回报是如此的丰厚,以至于所有人都红了眼睛。

    人的眼睛一红,心就会黑了。

    慢慢的他们发现来钱最多的还是小乞丐,人们普遍都有同情弱小的心理,于是也动了拐几个孩子打残了要饭的心理。

    反正孩子而已,谁家没有,不见了可以再生一个嘛。

    一开始只偷了一个三四岁的孩子,那孩子哭闹不休,怎么也不肯乖乖听话,哭的心烦,阿波失手就把那个孩子打死了。

    阿波惊慌失措的把那个孩子冰凉的尸体埋到了荒郊野外。

    又继续了一段之前乞讨的日子。

    后来实在眼红别的有残疾孩子的团伙日进斗金,加上上次弄死的那孩子没有被发现,于是胆子又大了起来,这次一次性弄回来了两个孩子。

    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

    都是差不多五六岁的年纪。可能是父母在这边打工,爷爷奶奶在老家带孩子,暂时带过来看望一下父母,没想到孩子就被拐了。

    也有可能是父母只有一方在上班,一方全职带孩子又要做很多家务,孩子能跑来跑去的玩了,又有小伙伴陪着一起玩,所以就在家放心的做了一会儿家务,然后就和孩子从此天各一边。

    不管哪一种可能,阿波可懒得去猜,他只知道孩子到手了,可以用来要钱了。或者实在不听话,也可以转手卖掉。反正这样粗心大意带孩子的父母多的是,随便可以拐到的。

    实在不行还可以去一些偏僻的农村抢孩子啊,一般年轻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年幼的孩子都会丢给要忙地里农活的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要顾地里的农活,孩子就顾不上。

    一次不要多的,能拐到一个孩子就够了,中国这么大,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谁知道呢。

    这些年下来经阿波的手也不知道拐了多少孩子,打残了多少孩子,弄死了多少孩子,卖了多少孩子。

    数目虽然不是无限的,但是他从来没有去数过。

    午夜梦回时也有惊出一身冷汗的时候,但是金钱带给他的刺激又让他选择继续做下去。不做这个,他已经不知道自己还会做什么了。

    总有一天自己会蹲大牢的,但不是现在,既然还没有蹲大牢,那就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吧。

    阿波用组织乞丐们要来的钱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一掷千金。

    阿虎阿华已经两天没有回来了,他负责的那几个小乞丐也没有回来。

    可是阿波并不知道。

    他已经连着好几天没有回大本营看看了。

    但是一起住着的其他小乞丐头子们心里直泛嘀咕。

    这俩小子才出来几天啊翅膀就硬了?想带着几个小花子逃走单干?不可能啊,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都在一个村里住着,除非永远不回去,要不就不可能干这个事啊,那究竟是为什么不回来了呢?

    大家都在揣测的时候,两人回来了。

    是空着手回来的,那些小乞丐一个都不见了。据他们自己所说是被抢了地盘,挨一顿揍不说,手上的小乞丐也被抢走了。两人一身是伤,这一点也瞒不过众人。

    这还了得,众人愤愤不平,直喊着欺人太甚,一副要去拼命的样子,实际上却无一人起身,不过是嘴巴上说的热闹罢了。

    只是这事情还是要阿虎阿华他们自己告诉阿波,不然到时候不好交代,虽然现在已经是很不好交代的状态了。

    阿波是在酒店的床上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被按住的。

    一帮便衣警察如天兵天将一般从天而降似的出现在他的床边,他一睁眼看见床边围了这么多人吓得一声都没有惊呼出来就华丽丽的尿了。

    于是一身尿骚的被带到警察局。

    所有的人贩子都被一网打尽。

    警察连夜突审那些孩子的下落。问出来一个孩子就联系当地警方,然后出警。

    阿波被判了死刑。

    其余的人贩子都得到了轻判。是的,对于他们犯下的罪行来说,他们得到的审判都是轻判了。

    所有的和张一涵一起丢失的孩子都被找了回来。但是有一个已经变成终身残疾了,因为他太不听话,他们打断了他一条腿。

    所幸没有孩子死去。

    但如果这场救赎来的再晚一些的话,也许就会有孩子开始死去了。

    也许就连张一涵也活不下去。

    这个犯罪团伙是一个吃人的团伙。

    经过几个月,这个案子才算是彻底的结了。

    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伤痛。

    花小瓶没想到自己无意中看到张一涵最后竟然还能扯出这样一个惊天答案。

    不过这次的事件由于要对花小瓶保护,所以媒体并没有过多的宣扬花小瓶在此案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但花小瓶还是在学校里再一次火了一把。

    大家表示都已经习惯了花小瓶过一阵子就要风靡一下全校的风头了。

    要说现在学校里最风光的人是谁,那就是花小瓶了,除了花小瓶,没有人比她更风光。

    甚至还有好多人在高二即将分班的同学录上写最崇拜的人是花小瓶。

    高一结束了,马上就要升高二了,高二就要分文理科了,所以要再一次进行分班。

    说起来其实大部分高中的高中三年是要经历三次分班的。

    高一一次。高二一次。高三还要来一次。

    高一是没办法,这么多学生,肯定要分班。

    高二也是没办法,要分文理科,也必须要分班。

    至于高三分班,那就是要分出快班和慢班了。
………………………………

第八十一章 放假了

    “花小瓶,你要读理科还是文科啊?”夏天问道。

    周围人竖起了耳朵听,都想听听花小瓶的志向是什么。

    “我无所谓的啊,文科理科都一样。”没办法,花小瓶还真是一个不偏科的好孩子。

    由于文科班只有三个,剩下的全是理科班,但是历来报文科的人太多,所以只有成绩好的才可以报文科,要是成绩好的都报了文科,那后面成绩不好的想选文科的只有被迫去读理科了。

    所以大家迫切想知道究竟有多少成绩好的要选文科。

    没想到花小瓶根本就没有想好要选哪个,顿时一个个都失望了。

    不过想想花小瓶说无所谓,都可以,于是一个个想想又激动的建议花小瓶选科,有的选文科,有的说选理科。吵得不可开交。

    花小瓶嫣然一笑:“我回家问问我妈妈吧,她叫我选什么就选什么咯。”

    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这一招最狠了,建议再多也没用,人家要回家问妈妈呢,还是不操那个闲心了。

    期末考试很快就要到了,大家也都打起精神来准备考试了,成绩不好的则开始四处拜托成绩好的到时候考场上关照关照自己。总之各有各的忙。

    反正文理分班还有一学期,到时候再急也不晚。

    还是先顾好眼下的期末考试吧。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对于高中及一下的学生来说,大多数时候都是至理名言。

    考个好成绩,回家好过年呐。

    差不多考完了,大家又开始讨论寒假去哪里玩了。

    “花小瓶,你寒假去哪里玩啊?”陈泛问道。

    “不去哪里啊,就呆在家里。”花小瓶道,“你去哪里玩啊?”

    “我爸说今年过年要去乡下过年,我奶奶今年过大生日了,她是正月初一的生日,所以今年也就在奶奶家过年了。”陈泛道。

    “回乡下过年多好啊,空气清新。话说你奶奶的生日好大啊,那岂不是同一年的人中最大的了。”花小瓶打趣道。

    “是啊,我奶奶生日是老大。人也是老大,以前做农活做家务,在村里各方面都是第一,厉害着呢。”陈泛说起奶奶就一脸骄傲。

    花小瓶看的直羡慕。

    她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早就去世了,所以每次过年都只有在自己家里过,以前在师父那里学功夫的时候每次回家过年能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就是最开心的事了。

    后来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去世了,过年也就渐渐的没有了那么多的快乐。

    要不今年过年还是去师父那里过吧,也不知道师兄们过年会不会去陪陪师父。

    “什么?你今年过年不在家里过了?那你要去哪里?”花小瓶妈妈被女儿的话惊到了。虽然女儿一向很有自己的主意,但是如果大过年的往外跑还是不太好的吧。

    “我打算今年和师父一起过年,好久没和师父一起过年了,也不知道今年过年师父会不会还像去年过年一样一个人。叫他来他又不肯来,那就只有我过去咯,妈你要不要陪我一起?”花小瓶说到后面开始央求妈妈道。

    “到时候问问你爸爸吧。”花小瓶妈妈很保守的回了一句,她知道要是现在说一句不行,花小瓶一定会把她的耳朵轰炸开的。受不了花小瓶的碎碎念,又舍不得她不在家过年,只好把这个难题丢给老公去解决。

    花小瓶的爸爸正在上班了,好端端打了个喷嚏,心中暗道,奇怪了,好好的怎么打喷嚏,是不是谁在算计我呀。

    回到家就被花小瓶妈妈提前堵在门口:“小瓶说今年过年要出去过,千万别答应她啊。”

    说完不待花小瓶爸爸细问就一闪身回了屋子里面:“小瓶啊,你爸爸回来了。”

    花小瓶听见妈妈的呼喊连忙从房间里出来,笑眯眯的看着老爸:“老爸你下班啦!辛苦啦!”

    花小瓶爸爸一脸警惕:“你又有什么阴谋?少来这套啊!”

    花小瓶故作伤心道:“老爸你干嘛这样一副防狼的样子,太伤人心了。”

    花小瓶爸爸犯了一个白眼:“你少来这套,你自己说说,你坑爹坑的还少吗?”

    花小瓶顿时尴尬:“老爸……”

    “吃饭啦,先吃饭,吃完再说啦。”花小瓶妈妈及时出来打岔。

    于是父女俩走向饭桌。

    吃完饭。

    “老爸,我想今年过年去师父那里。”花小瓶道。

    “过年?这不还早着呢吗?你不是才放假吗?”花小瓶爸爸愕然。

    “去年过年师父都是一个人过的年,大家要接师父去家里过年,师父都没有同意,所以就一个人过的年,太可怜了。”花小瓶撅嘴道。

    “唔……”花小瓶爸爸沉思起来。

    说起来花小瓶能有今天可以说全是师父的功劳,当年要不是老头子豁出去求他收下花小瓶做徒弟,以花小瓶当时的身体素质能不能活到现在真的很难说。

    就算靠药物撑着活下来,说不定也是一个毫无生气的活死人一般,根本不可能有现在这样活蹦乱跳,充满生气,像春天树上刚长出来的嫩芽一般的精气神。

    做人要知恩图报哪。

    花小瓶妈妈一看花小瓶爸爸沉思就暗道不妙,拼命的一个劲的朝他使眼色,可惜花小瓶爸爸两眼已经放空的看向窗外,接收不到她的信息了。

    “那行吧,你要是想过去过年,今年就在那边过年吧。”花小瓶爸爸最终拍了板定下来了。

    “太好了,老爸你太英明神武啦!”花小瓶立即不失时机的拍上一记马屁。

    花小瓶妈妈反对:“那怎么行,春运那会儿火车多挤啊,太吃苦了!”

    花小瓶乐淘淘的:“那我可以早点去嘛!”

    “……”花小瓶妈妈顿时被噎得无语了。

    于是花小瓶没过几天就收拾收拾行李踏上了去师父家的旅途。

    寒假作业嘛,当然是早早写完了。

    其实这次去师父那里除了陪师父过年,她是带着一个秘密一起去的。不过她谁都没有告诉,因为师父不让自己告诉任何人。

    没错,这秘密就是那本秘籍。
………………………………

第八十二章 秘籍的来历(一)

    。

    “赶紧吃吧,快来常常师父的手艺,看看师父的手艺有没有退步,吃吃看这面条还是不是天下第一好吃的面条?”王沪生打趣道。

    花小瓶小时候最爱吃的就是面条,恰巧王沪生下面条也很有一手,所以花小瓶就经常说师父煮的面条是天下第一好吃的面条,听得王沪生哈哈大笑,甚是宽慰。

    “那当然啦,都不用吃,一闻到这味道,那就是天下第一好吃的面条呀!”花小瓶眼也不眨的拍马屁,毫无心理负担。

    王沪生哈哈大笑:“你这小丫头啊,哈哈哈,就会忽悠我这个老头子!”

    两人很开心把面条一扫而光。

    夜色四合,山下村子里的村民们星星点点的点亮了灯火,再过会儿就该洗洗睡了。

    农村里的夜晚没什么娱乐,最多也就几个实在睡不着的聚一起打会儿麻将消磨时间。

    王沪生这里在山上只有他们这一家,所以现在是完全放心说话不用担心被偷听的状态了。

    之前到家的时候毕竟是白天,说不定是会有路过的口渴的村名进来讨杯水喝的。

    “师父,现在可以说了吧,那秘籍到底是哪里来的?”花小瓶直切主题。

    “怎么啦,你练了没有?”王沪生笑眯眯的看着花小瓶,以一种非常慈爱的眼神,花小瓶觉得那眼神自己在爷爷的眼里也看见过。

    “练了一下,没有招式嘛,不过很神奇,越练越想练,虽然看着不是很厚的一本书,可是我几乎每天都看,却到现在都还没有看完。这是怎么回事啊?”花小瓶疑惑不解。

    “其实我也不知道这秘籍是怎么回事,这秘籍是我师娘给我的。”王沪生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

    “师娘?师父你还有师娘啊?我都没有师娘。”花小瓶嘀咕着。明显注意力又跑偏的,这是计较谁有师娘谁没有师娘的时候吗?

    王沪生直接忽略了花小瓶的嘀咕,接着往下讲道:“我师娘是一个很传奇的女子,能嫁给我师父,是我师父的福气。”

    花小瓶直接呆掉了。这是一个说自己师父的口气吗?正常剧情不是这样演的好不好,不是应该是师父是一个很好的人,师娘能嫁给师父是师娘的福气吗?不是应该这样说才对吗?

    “其实我是一个孤儿,没有遇到师娘之前,一直都是在街上流浪的。”王沪生道,“对,你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