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祸引帝阁-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书妤将他拉起身来,捏了捏他带着婴儿肥的小脸,笑道:“九殿下这个月好像又长高了一些,不错不错,再过几年一定是大梁的第一美男子了。”
九皇子仰起脸认真说道:“我听宫里的宫女说,说大梁的第一美男子是摄政王哥哥,楚姐姐你说她们说的对不对?要是我长大变成了大梁第一美男子,摄政王哥哥会不会派清寒哥哥来打我?”
楚书妤“扑哧”一乐,揉了揉他的脑袋,“他不会,你就放心的多吃多喝,将来肯定会比他还好看!”
“真的吗?”
“楚妹妹说的自然是真的,九皇子表弟就把心放肚子里吧!”楚书妤和九皇子一起回头看,只见晏流苏一袭丹纱杯文罗裙,笑着走了过来。
楚书妤坐在藤椅上,见她过来便向她招手:“晏姐姐过来坐。”
晏流苏坐在楚书妤旁边,见九皇子靠在楚书妤的右肩上,像一只温顺的小白兔,晏流苏道:“九皇子表弟今日怎么出宫了?是不是没告诉太傅就偷偷跑出来了?”
九皇子哀嚎道:“晏姐姐,我真的没有!我是昨天在书房里表现得好,太傅今天这才让人把我送到楚姐姐这儿,等下就要回去了,母后临走的时候派了个这么严的太傅跟着我,好没自由啊!”
“姑姑也是为了你的安全和学业,你可要理解你母妃的一片苦心啊。”晏流苏说着,伸手摸了摸九皇子的头发,九皇子一转头,看见清月手中拿着一托盘的玩具,连忙跑到清月那边,顺手从托盘里拿出一样放在手中把玩,一会又拿起别的仔细研究。
“楚妹妹,九皇子表弟在你这里一向贪玩?”晏流苏的眼中有一丝探究,楚书妤并没有看她的表情,而是偏头只顾着看九皇子开心的模样,于是笑着说:“是啊,小孩子嘛,都是喜欢玩的,他又是九皇子,平时课业繁多也要劳逸结合不是?”
晏流苏见九皇子对楚书妤的态度,竟比对自己这个亲表姐还要亲热,心中暗自思量一番,想了想于是转变了话题,似是不经意提起般说道:“楚妹妹有一天早上是不是去了摄政王府呀?”
早上,摄政王府,这两个词连在一起,楚书妤心中暗叹,这要怎么解释?又想起那天的囧事了,那些大臣们怎么和长舌妇似的?呔!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
晏流苏见到楚书妤在发呆,于是轻轻拍了她一下:“楚妹妹?”
………………………………
第九十八章 流言太纷繁
“哦是啊,那天是我大哥偶感风寒,我这才去给他告个假,去得早了一些,正好被那些个朝臣看到了。”楚书妤心虚的解释。
晏流苏心中嗤笑,楚书妤还真会说谎,那晚自己明明看到上官重璟抱着熟睡的楚书妤进了王府,若不是夜宿在上官重璟那里,第二日怎么会起得那么早,不是说摄政王府守卫森严,插翅难飞,楚书妤一个女子,如果没有上官重璟的特殊命令,她也就只能止步在王府的大门外,连未出嫁之前的玉容公主都被挡在门外,何况楚书妤只是昙主的身份。
但是晏流苏表面上仿佛是信以为真的模样,颔首道:“我说的嘛,楚妹妹和摄政王殿下这样清白,偏偏上京城中有传言,说是”说到这里,晏流苏似乎是有些难为情,不肯说出口。
没等楚书妤追问下去,九皇子这边过来了,听到晏流苏的话,不服气道:“这些刁民,净会乱嚼舌根欺负楚姐姐!”说着一双小手把刚刚拿到的九连环扔到一边,然后握住楚书妤的手指,气鼓鼓的安慰楚书妤:“楚姐姐你放心,我这就回宫让五皇兄把他们都抓起来!”
晏流苏叹道:“楚妹妹,其实我也不想告知你的,怕让你徒增烦恼,刚才只是不经意一提,现在却也是要说完了上京城里有传言说,清梨昙主和摄政王早早纠缠在一起,清白怕是早就没了”
楚书妤还未到及笄之年,若是如外面的传言一般,失去清白,那楚国公府的百年名声即将毁于一旦,丢脸的是整个家族,怕是还会波及楚家后世。
楚书妤一听这话立刻站起来,也是极为生气,“清者自清。我倒是要查一查,是谁如此大胆,敢污蔑上官重璟和我的清白!”
晏流苏也忙站起来,拍了拍楚书妤的肩膀循循善诱道:“楚妹妹先别慌也别气,既然外面有传言,不如楚妹妹日后和摄政王殿下保持一些距离,相信这种谣言会不攻自破。”
“奴婢参见摄政王殿下。”清月和血灵忽然的行礼,让晏流苏有片刻心惊,不过很快缓了过来,在楚书妤身旁依旧抚着她的肩膀,旁人看来这就是姐妹情深的样子。
“摄政王哥哥!”九皇子也连忙起身。
上官重璟今天好不容易处理完一上午的折子,想着到楚国公府看一看楚书妤,却没想到这天下竟然有女人敢劝楚书妤离自己远些,上官重璟双眸阴沉,终于正眼看了一次晏流苏,却让晏流苏没由来的心里有些害怕,他听到了自己刚才说的话!
晏流苏见到他向自己这边走来,连忙屈身行了一礼,声音温柔又沉静:“臣女参见摄政王殿下。”
“都起来吧。”上官重璟的语气里听不出喜怒哀乐,只是冷冷淡淡。
上官重璟看向还在生气的楚书妤,心中顿时有些无奈,可是还是要哄她的,先对九皇子说道:“九皇子到时辰也该回宫了,清寒,护送九皇子回宫。”
清寒面对这个小祖宗,心里比上官重璟要哄楚书妤这件事还麻烦,第一次见九皇子就是头疼,他和暗卫营的那群孩子比起来,简直脆弱的像一个瓷娃娃,哭声不小还持续时间长。自从那次把九皇子从树林中带了出去,九皇子对自己就像是自来熟一样,看到自己就嚷着要骑马,清寒心里搞不懂这个小孩子,上次就是因为骑马遇的险,怎么会这么没记性呢!
但是主子有令,自己只能硬着头皮把他送回皇宫里,交给他母妃淑贵妃临去江南时候托付的太傅,这个老头是出了名的严苛,庆景帝也很放心他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上官重璟将楚书妤的身体轻轻扳了过来面向自己,声音里带着承诺:“妤儿,相信我,三天后上京城里没人敢诋毁你的名声,和楚国公府的名声。”
楚书妤闷声道:“你说的是真的?”上官重璟看着她嘴角弯了弯,一点也不像刚才进来时冷冰冰的样子,缓缓开口道:“我什么时候,对你没有说到做到了?”
………………………………
第九十九章 护你一世安
晏流苏虽然不止一次见过上官重璟和楚书妤两个人举止亲密,每一次都是不甘心和心痛,可是这一次实在是险些濒临崩溃,差点保持不住自己一贯的端庄笑容,自己刚刚告退转身,还未走到院落门口,却听到——上官重璟旁若无人的将楚书妤拥在怀里:“妤儿,我说过,待你过及笄之年,你会是我的王妃,唯一的王妃。”
晏流苏的脚步顿住了,不敢回头看两个人相拥的场面,自己有什么地方比不过楚书妤吗?明明都是差不多的啊,为什么自己深爱着的摄政王不选择自己,到底是为什么?
晏流苏不明白,爱情里从来就没有什么原因之说,有些人一旦遇上,就是一眼万年,生生世世。
从这里走到院落之外不过百米,晏流苏终于控制不住自己,回头望了一眼他们,上官重璟诸般温柔都倾献给怀中的女子了,两人犹如金童玉女般般配,可换成自己有何不可?自己没见过他的温柔,他从来对任何人都是眉目遥若高山般不可亲近,那只是因为自己从来不被他看进眼里,印在心间。
楚书妤,你抢了本该属于我的幸福,我晏流苏不会放手的!至死都不会!晏家的女儿配得上天下最优秀的男子,晏家的爱女值得拥有世间最尊崇的荣华和爱情!晏流苏硬生生的转过头,快步离开,生怕自己露出一丝眷恋摄政王的样子来。
“你莫要说话,我想安静的待一会。”楚书妤并未推开上官重璟的怀抱,闭着眼任由他抱着,只是心中感觉有些累了,人言可畏,即便是上官重璟用雷霆手段将上京城的谣言压了下去,可若是被朝中奸佞之人传到皇上耳里,自己的父亲和二哥还在皇上身边伴驾,这让他们如何自处?会不会真的就误会自己行为不检?上官重璟的真实身份自己已经知道了,皇上对他的看重自己也十分清楚,若是他的名声让自己连累的话,那带来的灾难是由楚国公府来承担的,自己倒是不怕,可家族的百年荣辱不能不顾。
上官重璟见她说完这句话也没有将自己推开,于是轻声道:“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妤儿放心,我的势力足以让你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我用我自己保证,保证你和整个楚国公府平安无虞。”
楚书妤的心里是半酸半甜半苦,上官重璟的肩上永远是青草的清香,满满是安稳的味道。半响,楚书妤道:“谢谢你,重璟。”
“你的名声,事关整个大梁国,比我的还要重要,你也要处理好。”楚书妤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上官重璟的眼睛正好落在远处一株花树上,听她这样说,心里有些感动,在自己被污蔑的情况下还同时想着自己的名声,这样的妤儿,世间仅此一人能入心中。
午后的阳光慵懒并璀璨着,照在楚书妤如黑丝绸一般光亮柔滑的发丝上,楚书妤未带任何装饰,亦是素净的白袍,任由长发被秋日的清风微微吹起,美得如九天仙女,不染纤尘,这是一种素净的极致的美。
府里的时光总是缓慢静好,上京城里的流言蜚语被上官重璟以雷霆之势全部压了下去,纠出了几个喜爱搬弄是非的“刁民”,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百姓们就是这个样子,有新的饭后谈资自然抛弃前一个,更何况这阵流言来去匆匆,根本不算什么,只是朝中的大臣那日亲眼目睹上官重璟对楚书妤的态度,个个都是人精,心中自然是有一番计较的。
这个月的初一,是上官重明回上京的第一次上议政殿议事,平日里都是在摄政王府里,上官重明也觉得上官重璟这个摄政王当得既谨慎小心又十分合格,盘算了他之前的一些决策,竟找不出一丝错误。
议政殿里,上官重璟站在左侧,面向众位大臣,上官重明站在朝臣的前面,身后是百官朝拜:“微臣拜见五皇子殿下,拜见摄政王殿下,两位殿下千岁——”。
“昨日本王接到天宁郡郡守奏折,南越国蠢蠢欲动,我国的探子亦是奏报,南越国正慢慢向我国边境分派军队,这件事情诸位大臣怎么看?”
兵部尚书道:“王爷,南越国此举实在是挑战我国国威,兵部在册的天宁郡防守士兵兵力是五万人,因为皇上曾经吩咐微臣,所以天宁郡的兵部防守在其他边境中人数是正常,可以应对南越国一般性的侵犯。”
“韩大人的意思是直接出兵了?”
“南越国在几个国家中野心勃勃,和我国天宁郡距离又如此之近,我又没说是直接出兵,不过是先准备着罢了,万一他们进犯我国,我国也好有个万全之策啊。”
“现在已是将近中秋时节,西南一代地势较高,想必从天气上来看,南越国的行军速度不会太快,遇到多河之地必定要小心慢行,我们不如先派使臣前往南越国,这样可以拖延他们军队一段时日。”
“那也只能是拖延,我看我们直接派兵过去,提前驻守在边境,这样哪怕两国不动,我国也能起到一个威慑的力量,也好稳定边境民心。”
………………………………
第一百章 廉颇不老矣
上官重璟站在上方扫视了一眼在下方的朝臣们,等到议论声稍微安静了下来,这才说道:“诸位放心,南越国向来对我国边境蠢蠢欲动,皇上临行前早已安排了万全之备,现在天宁郡境内已有我国五万将士,再加上皇上调去的三万人,即使他们想突然袭击也是一时无法得逞,现在就像。大人所说,先礼后兵。”
众位大臣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皇上圣明啊!”
“是啊,还好皇上提前防范南越国,不然我们可怎么办呐”
“摄政王殿下开明啊,先礼后兵这样才好”
五皇子上官重明听了一会他们的讨论,转过身来看向上官重璟,“若是他们赶在深冬腊月,待等两国之间的河水结冰后整军待发,这要如何准备?上京城距离南越都城来回快马加鞭的话起码要两个月,中秋一过,西南地区的水结冰那是很快的事,我国的士兵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行军速度亦不会很快。”
“所以明日便派使臣出使南越,另外再令两万士兵明日开始进入西南天宁郡,声势要大,不必遮掩,最好让南越探子回去禀报。”上官重璟下的这两道命令足以让众位大臣信服。
董云清出列问道:“这明日出使南越的使臣人选,殿下心中可否定下来了?”
上官重璟点了点头,宽大的袖摆一挥,众臣望向他手指指向的地方,那是——尉迟大人。
尉迟边显然没有想到这次这么重大的任务会交给自己,他性格耿直,在朝堂上直言不讳,和韩青一样,在朝中得罪了不少权臣,只是与韩青还有些不同。这么多年来他们官职一直不升,庆景帝也没有意思要怎么重用他们,所以众臣不解上官重璟的这个做法,连尉迟边本人也觉得有些诧异。
愣了一会,出列行礼道:“殿下,下官已经多年没有出使他国,此次任务又极为重大,下官”
尉迟边刚入仕的时候,身份是以梁国科考榜眼的身份进入的朝廷,庆景帝一次宫宴上突发奇想,出对子叫官员们答,见到他文采斐然,龙心大悦,正好一个小国家需要梁国派人安抚,庆景帝便把这个差事交给尉迟边,本以为这是个可以提拔他的好时机,可偏偏他当时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成功完成任务后又因着皇上给了封赏,不免得意忘形,其他暗中忌恨他的人趁此向庆景帝参奏,庆景帝本也有些不满意他的所作所为,这才找了个机会把他贬成了朝中可有可无的闲官,一直官场失意了十年之久,不过尉迟边好像是不在意一般,在朝中依旧是直言不讳,时不时的还帮衬谏议院的大夫来弹劾一些行为有差池的官员,庆景帝惜才,这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他自己小打小闹。
五皇子是知道这其中曲折的,心想摄政王也不是什么都知晓,皇上不喜欢尉迟边,又怎么能放心把这件事情交给他呢,还是得自己举荐一个人才好,五皇子正思考在自己一派里选谁才好,就听见徐提摸了下胡子道:“依老臣看,摄政王殿下,尉迟大人出使南越国可以倒是可以,但这身边还得再加一位使臣,臣举荐礼部侍郎钱卜,他们一同前去更为妥善。”
“徐副相所言极是,礼部侍郎钱卜能言善辩,跟在尉迟大人身边也好提点提点。”五皇子说道。
反正礼部侍郎既不是自己的人也不是太子的人,谁去不是一样,五皇子间接的卖了个面子给徐提这位即将继任的左相,有何不可,反观太子一派,大家心里明镜似的,这次出使南越国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大臣们个个都是人精,谁肯毛遂自荐,这差事落在尉迟边身上,意料之中的没人反对。
在尉迟边看来,自己又可以继续为国效力,即便这个人不是当今皇上,但是自己仍旧在朝中有施展自己才能的价值,这让他如何不对上官重璟感激涕零,尉迟边跪在地上正中的向上官重璟行了一个大礼,眼中坚定:“下官定会不辱使命,完成这次任务,方返回大梁,叩谢皇上、殿下隆恩!”
第二日,尉迟边和钱卜一早辞别五皇子和上官重璟,带上一对随行人马直奔南越国而去,同时,上官重璟连夜召回远在青州军营练兵的上官重慎,进行军队调遣。
………………………………
第一百零一章 支持摄政王
上官重慎被上官重璟的副将连夜带回上京城,在路上副将已和他说明了南越国移兵梁国边境这件事,上官重慎气的把手边的一张上等弓弩直接拉断,怒道:“这南越国简直狗胆包天!自打我出生就知道,没一天消停!”
副将跟随上官重璟多年,深知这位世子爷的脾气一上来,肯定要墨迹好半天才动身,于是在一旁提醒:“世子爷,王爷还在府里等你呢,你看我们这是否可以动身了?”
上官重慎瞪了一眼他:“啰嗦什么,本世子这就启程,烈将军,备马!”
摄政王府里,五皇子和贺道,徐提,董云清正在书房商讨应对事宜,上官重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兄长!南越国这件事我已经听说了,也不知道谁给南越皇帝这么大的胆子,让我即刻出兵灭了他们!”
五皇子显然没想到他这么快从青州回来,许久不见这个皇叔的儿子,见他这性子有些孩子脾气,先是一愣,然后道:“重慎不必心急,对策我们已经想好了,但现在父皇不在上京,我们应该先将奏折上奏给父皇,请父皇具体定论才好。”
“五殿下,这恐怕会延误时日,陛下已经在江南,上京书信即使快马加鞭也要十日,这十日之内若再有什么变数,岂不是给了南越国极大的优势,相反的,我国将处于被动地位。”
“贺大人,你的意思是这件事情不必奏报父皇,来一场先斩后奏了?”
“五殿下,现在使臣已经奉命去南越国拖住他们,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去南越国路途遥远,前后来回几个月,再加上西南气候原因,这一仗是怎么也打不起来的,您请稍安勿躁。”徐提缓缓说道,解了贺道的尴尬,贺道感激的望了他一眼,表示感谢。
上官重慎挠了挠头:“说来说去,这仗是不打了,你们在这里还商量什么奏报皇上的事,写信送去就行了不是么!”上官重慎有些烦闷,五皇子这些人就喜欢这些形式上的东西,为自己谋利,让皇上高看他这才是他的目的,国家利益倒是放在第二位了。
“世子稍安勿躁,这奏折当然要写,可是写的内容才是关键,南越国只是将边境增加防守士兵,还没有向我们下战书,我们自然不能请求皇上派兵增援,各个郡县都是有固定的士兵人数,京城的防卫更是马虎不得,所以还需请示皇上之后才能做具体的调遣。”董云清看向上官重慎,给他分析了一番情势后,这才退回原地,继续听着上官重璟和五皇子之间的讨论。
商议完后,已经是申时,众人散去后,上官重慎自然而然的留在府内,祝朝阳从偏殿走出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重慎这段日子在军营里历练的怎么样?”
上官重慎答道:“朝阳兄长,你先别管我历练的怎么样,你刚刚在偏殿里都听到了吧,南越国这件事情可怎么处理?快给我兄长提提意见!”
祝朝阳走到案桌前,优雅的掀起衣袍坐了下去,看着在一旁思考着的上官重璟说道:“监国归监国,军权在手,这是荣誉也是烫手的山芋,不能轻举妄动。”
“这个我知道,所以这奏折五皇子愿意写便写,他是主战的,我们再给皇上送去一封信,阐明厉害关系,相信皇上自有决断。”
“太子在皇上身边,他应该是不主战的。”上官重慎插了一句话。
上官重璟“嗯”了一声,“太子和五皇子党两派明里暗里互相使绊子,这次南越国若要进犯,他们两个在皇上那里免不了又是一场权力之争,我既然要维持朝中局势,就不能只考虑一方面。”
“太子没当上储君多久,这若是两国起战乱,五皇子一派必然极力推举太子前去带兵,太子没有经验,再加上后宫里陆皇后必然百般阻挠,太子怎么可能去战场,你说是不是?”
“你说的不错,我们先斩后奏也并无不可,国家的安宁,岂能因为党争来消耗国力。”上官重璟又补充了一句:“按原计划办。”
庆景帝在江南收到上京城里的奏折和上官重璟的书信,面对两份不一样的意见,庆景帝有些犹豫,五皇子是主战一派,建议在南越国还没完成调兵遣将时候提前出击,打散他们的计划,趁机可以逼退南越军队,甚至可以要求对方割地给梁国。而上官重璟的计划则是两万士兵声势浩大进入天宁郡,实则令派一万士兵潜伏在边境候命,一旦南越先对梁国出手,这些士兵再动手不迟。
一方面太子也知道了五皇子的计划,太子的态度果然和上官重璟想的一样,太子当上储君没多久,自己也知道,一旦两国开战,五皇子一派必将推荐自己去前线,趁机在军营里挑事,到时候自己的境地可不好过,自己学的都是权术和太傅教授的为君为国之道,这战场凶险,并非自己所长,更要担心五皇子要报自己暗杀他不成之仇。
太子是聪明人,虽然不喜欢上官重璟,这时候也不得不和他站在一条战线上,当庆景帝问太子的意见之时,太子跪答道:“儿臣觉得摄政王的建议甚好,南越国若是先对我国出兵,那时我国的两万大军和正常驻守在天宁郡的将士再动手不迟,这样在其他国家看来,终究是南越国理亏,我国胜利后,向南越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