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祸引帝阁-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楚书妤狼吞虎咽的样子,宋司药微笑说道:“因为这菜里有毒啊。”

    “宋司药,虽然知道你是骗人的,但现在我真的还有些吃不下去了。”楚书妤白了一眼。

    “你就这么相信我?”宋司药挑挑眉,盯着楚书妤。

    “感觉。”书妤又吃了几块小巧玲珑的点心。

    “下次这种轻信于人的毛病要改改。”宋司药也随手拿了块点心。

    “你的意思是,你不值得信任喽?”

    “不,除了我以外,不要信其他人。”

    楚书妤没说话,只是用筷子夹了一口菜送到嘴里,半晌问道:“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你这个凤池馆可是这个意思?”

    “你知道我是这里的主人?”

    楚书妤瞪了他一眼:“我又不傻,刚刚艾伯唤你少主,我就明白了。话说你开这家凤池馆做什么?能用李顾大师的手书做牌匾的,恐怕只有你这个人了。”

    “那你觉得我这个凤池馆如何?”宋司药不回答她的问题,反而反问她一句。

    “棋馆,博弈之地,这风雅之事自然由风雅之人去做,穿过走廊时见大厅中都是读书人,想必都有心求个一官半职,难不成凤池馆除了下棋,还有些别的什么用途?”

    “别的用途么,自然是有的,不过你总得亲自看看才知道,现在说出来太无趣了。”宋司药笑着说道。

    “那有机会你再和我说,我定要来亲自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鹊锦新恩,得帝王赏识,是天下士子梦寐以求的事情,为名为利,都是俗人罢了,我这个凤池馆恐怕没有外面传的那般清雅。”
………………………………

第十四章 良将征漠北

    漠北罕多

    三月的草原,没有所谓的草长莺飞,黎明的微光只在天边隐隐露出一线,广阔无垠的沙地偶尔有几处小山丘,天地交接,日月无光,死一般的沉寂蔓延在漠北苏鲁木多克地域的这片草原上。

    “禀告将军,距罕多驻扎营地不到三里,我军前锋已在二里之外设好埋伏,一切就绪。”

    “原计划行动,罕多战力强盛,不可掉以轻心。”

    “遵命!”

    这时才看清,草原深处有一只军队在缓缓前进,罕多部落的营地已被大梁的军队在暗夜里包围,大梁的军队行动训练有素,现在好像一只慢慢靠近猎物的狮子,蛰伏着,等待天亮,将对手一击而毙,消灭殆尽。

    “虎烈将军。”

    “末将在。”

    “传我军令,全军加速前进!”

    “是!”

    片刻已到了距离罕多大军营帐一里之外,此时一缕阳光已从乌黑的天空中映射下来,混沌却又明亮,映在这梁国五万大军铠甲上,顿时寒光阵阵,震慑不已。

    为首的汗血宝马上坐着一位身披银色铁甲的少年,透着春寒料峭,九天之上的微光落在眼眸里,如繁星坠入千年波澜不惊的深潭,不起涟漪,肩上玉色绣团纹的披风被塞外的风吹得高高扬起,这般高高在上,如战神莅临人间,这般风华绝代的人物,非梁国上官重璟莫属。

    此时只见他一挥手,雄厚却不低沉的声音从他嘴里发出号令:“进攻!”

    身后万人大军顿时呐喊声一片:“杀——”

    上官重璟一马当先冲入敌阵,身后是五万雄兵,霎时叫喊声,兵器碰撞的声音,长枪没入胸口的声音,此起彼伏,各个营帐里被惊醒的罕多士兵一时没有军令,乱作一团,而清醒的一些则拿起兵器拼死作战,此时也许是为了家国利益,但更多的是为了保命。罕多的主将摩隅见势不好,在与上官重璟交手几个回合失败后带领着亲队狼狈逃走,失去主将的罕多士兵犹如一盘散沙,很快便全军覆没。

    草原上罕多驻扎的三个营帐被一一攻破,横尸遍野,此时滚圆的太阳升起,大漠日出,说不出的绚丽,阳光遍洒整片苏鲁木多克草原,却是鲜红满地,血腥的味道和青草混在一起,染红了沙地和青草,可这丝毫打动不了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只因习惯了战场,便不觉得可怕。上官重璟站在高处,看着士兵清点战场,深潭般的眼眸里不带一丝情感,没有骄傲,没有怜悯。

    远处走过来一个少年,身上也披着铠甲,年纪和上官重璟差不多,开口问道:“兄长,为何要放走摩隅?你明明可以杀了他。”

    “他逃走,下场是自取其辱后,死在罕多首领手里,没有其他出路。”上官重璟淡淡说道。

    “可他并没有向我们投降,听说他可是罕多某位公主的准驸马呢,说不准罕多那个变态首领会放过他一马。”

    “既然你都说罕多首领变态,那么想必更不会放过摩隅了。”

    “嘿嘿,这倒是,兄长深谋远虑,我就不行。”

    “重慎,做事要——”上官重璟指了指他的脑袋。

    “是——”眼前的少年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接着说:“要动脑子,不要总问为什么,对不对?我早就猜到你会这么说了,哼,每次都是这样!”

    上官重璟看着眼前的弟弟,倒也真是拿他没办法。上官重璟自从少时被送到临安怡安王府,这些年便和九皇叔的儿子上官重慎一起长大,这孩子比自己小了两岁,文功武略自然是没的说,极其聪明,就是喜欢玩闹。

    “诶?对了,对了,兄长,你说这摩隅武功可不低,虽然照你是差了很多,但也和我差不多,已经很不错了,那个什么罕多大王会不会因为爱才就把他赦免了呢?”

    “你这是在自夸?”

    “哎呀,兄长,你不要答非所问啊!告诉我好不好!”上官重慎虽爱玩闹,但见上官重璟今日格外波澜不惊,就知道他一定是心情不好,“兄长,你可是为了明日军队启程回上京的事不开心?”

    自己和上官重璟从小一起长大,他自小就知道,兄长越心情差的时候,越是安静,一旦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任谁人都打扰不了。

    “无妨。”上官重璟说完这两个字后就走开了,上官重慎跺跺脚,大喊:“兄长,我还没去过皇叔的上京呢,你开心点,我们一起去畅游天地啊!”

    深夜,上官重璟军帐

    上官重璟拿着一壶酒自斟自饮,回想许多年前,当时的皇宫里,母后对自己像护着生命一般,对父皇却是不冷不热的态度,即使这样,父皇依旧把该给母后的尊荣都给全,万千宠爱,对自己也是在众多皇子里是最好的,不顾当时杨太后一派的反对,立自己为太子,不,那个人,不是自己的父皇,那是成文帝,那是二皇叔,如今的皇帝才是自己的父皇,真是一场笑话!

    那一场叛乱,让自己的人生都从此逆转,在海陵王府的那个夜晚,自己忘不了窗外重兵把守,暗卫重重,屋内墙壁高悬着自己母后的画像,栩栩如生,而白瓷碗里两滴鲜血相融的一幕让自己终生难忘,自己虽然年纪小,却也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在皇宫里长大的孩子,没有几个是真正的单纯。他恨母后,恨当时眼前那个抱着自己痛哭流涕的一代枭雄,自己的生父,如今的庆景帝。

    自己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自己现在的身份是什么?

    那晚庆景帝说自己还小,不明白他和母后之间的故事,嘱咐一番之后,便让九皇叔秘密带自己去了临安,那是九皇叔的封地,在那里,算是自己疗伤的乐土,逃避着,把它当成一场梦,回到从前无忧的日子,但自欺欺人终究不能够长久,他很自己是个懦夫。

    直到几年前再接到庆景帝的亲笔书信,信中详细告诉他事情的原委,信纸上甚至还有几滴斑驳的泪痕,他突然发觉过了这些年,自己原来不恨了,除了很可怜这个远在京都的父皇,还有怀念自己的母后,感情随着时间变得很复杂尴尬,自己想要重新逃避一段时间,这次的逃避不叫做逃避,叫做冷静。

    偷偷到了军营,却没想到庆景帝对自己的关心超乎想象,几乎是有求必应,何况自己没有求过他,安排在自己身边的暗卫有多少,自己都未曾发觉,风吹草动立刻传回皇城。

    庆景帝把他放在军营里,这些年上官重璟按照他的期望成长,直到成为了叱咤风云的将军,风华绝代的英雄,军功累累,每一次的浴血杀敌,都是自己是骄傲。

    上官重璟明白庆景帝的想法,但自己不想再按照他为自己铺的路走下去了,那条通往权力巅峰的路金灿灿下掩埋着无数白骨森森,忠的,奸的,良的,诈的,善的,愚的,慧的,最后的结果无非是两种,两种而已——活下去的和活不下去的。

    思绪回到现实,良久,上官重璟在心底已做出了自己的原则,给了自己一个答案,一个他自己都不太确定的答案。
………………………………

第十五章 七弦寄相思

    楚国公府

    “老爷,听说大梁和罕多的战争停了,是吗?”楚国公夫人温月边为楚青云宽衣边说道。

    “是啊,昨日上朝时得来的捷报,夫人的消息倒也知道得快。”

    “最近这件事京城里传的很盛,我还奇怪,怎么以前的捷报没这么大动静,今儿和张尚书夫人看戏时才知道,原来是一直为国效力却一直却没露过面的上官重璟将军要和军队一同回京面圣了,听闻这个小将军可是人中翘楚。”

    “是啊,快回来了,再过个两日就到了,皇上可高兴着呢。”

    “这些年,我们家的廷儿玩闹够了,这回上官将军回来,也该让他认识认识,好好向他学习学习,走向仕途才是贵族子弟该做的事,不能一直胡闹下去了。”

    楚青云还未答话,就听见一阵委屈的假哭声传来:“娘——,你这么说,孩儿真是委屈,家里有大哥不就好了,我胡闹胡闹也无伤大雅嘛~”

    “你这小子,还敢偷听我和你娘谈话,罚你去万书斋抄写家训吧”

    “不要啊!”一听这话,楚书廷顿时正了正色,煞有其事的说道:“爹,我来是有事来找你谈的!”

    “你能有什么大事,说吧。”

    “爹,我听说住在我们府的这位景元公主,有意嫁到我们梁国,这消息是真的吗,她要嫁给哪个皇子或者世子?”

    楚青云面不改色,问道:“廷儿,你这消息是从哪里听到的?”

    “刚才我去找袖宛,她偷偷告诉我的,说是下午给董伯伯送茶的时候,不小心在书房听到董伯伯说的。”

    “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应该没有太多人知道,再说我们也不会让太多人知道的。”

    “你倒是有心,知道了,你去吧。”楚青云倒是一脸风轻云淡,看样子是早就知道了。

    楚书廷似乎是有什么话想说,却又欲言又止,末了行了个家礼,说了句:“那我去回去了,孩儿告退。”

    楚青云看着儿子,他明白,楚书廷的性子像自己年轻的时候,放纵不羁,最不喜欢束缚,这朝堂,他不想的话,不如就保留一份本心,随他去吧。

    温月也懂得楚青云心中的想法,也不多说。

    “老爷,刚才廷儿说的景元公主的事情是真的吗?若是邻国的公主过来和亲,虽说对两个国家关系能够有所改善,可毕竟她这孩子也在我们国公府里住了些时日,她要是和亲的话,那就真的是背井离乡了,哎……”温月略显惋惜的叹了一口气,“哪家的父母有希望自己的儿女离自己远的,将来我们家妤儿……”

    见到温月略有些伤感,楚青云连忙握住她的手,安慰她:“夫人何必想得那么遥远,景元公主最后能不能嫁到梁国,这还说不准,况且我们的女儿还未过及笄之年,夫人想的虽有一定道理,但还是太早了。”

    楚青云对自己的夫人一直是好的,甚至从未有过一房小妾,因此楚国公府内从不会出现什么妻妾之争,嫡庶子女相斗的局面,可见楚家家风之正,能够历任太傅之职。

    “是了,我想的那么久远做什么,妤儿还未到嫁人的年龄,我们是不该太操心的。”温月笑了笑。

    楚国公府里的景色宜人,楚书妤由于白天多吃了两盏茶,也不知道里面放了什么花瓣,晚上居然精神得很,丝毫没有睡意,拿起一件披风,也没叫清月青竹跟着,出了自己的院子随意散散步。

    “孟卿,这么晚了,怎么不去歇息?”楚书妤在湖边散步时遇到了孟卿,有些意外,这个时辰了还能见到他。

    孟卿坐在凉亭里,一拢白衣,玄纹云袖,席地而坐,前面放着一架七弦琴,修长的手指轻触琴弦,流光溢彩。听到楚书妤的声音微笑道:“妤儿这么晚,怎么也没休息?”

    “听父亲说,你们明晚便要走了,我本想着去看看景元姐姐,后来一想夜深了,她也该歇息了,不如明早再去,这便沿着小路回来了。”

    楚书妤一身单薄,青色的衣裙随着晚风轻轻飘动,青丝只用一根发带松松束着,微微在身后飘扬,书妤将衣服拢了拢,看见孟卿向她招手:“妤儿,过来。”

    楚书妤走上凉亭,在孟卿旁边坐下,孟卿将放在一旁的披风给书妤披上,道:“夜深露重,若是着凉了怎么好。”

    孟卿的声音永远是不紧不慢,温柔的像这圆月夜色一般皎洁。

    “你瞧,我身上披了两件披风,就差点把我裹成一个粽子了!我真的不冷,你莫要担心。”楚书妤看了看自己的身上,哭笑不得。

    “妤儿,明日我便要回国去了,想必你也略有耳闻,我齐国现在政局混乱,此番我已在梁国耽搁太久,明日回去,定要还我齐国百姓一个安平天下。”孟卿沉默半响开口说道。

    “孟卿,我相信你,你是个好的皇子,将来也会是个好君王。”书妤侧头说道。

    “这几日在国公府暂住,同你……”孟卿顿了下,接着说:“同你们一起游玩,很开心,妤儿,谢谢你。”

    “这有什么,孟卿你既然把我当成好朋友,又何必言谢呢,只是你的国家有要事,我不便久留你,不然留你一年,冬日里带你去逛一逛梁国的上元节,花灯璀璨,最是好看。”

    只是朋友吗……孟卿微笑一下,来日方长,没关系。

    “下次若有缘,妤儿你定要带我去看看,可不许食言啊!”孟卿一脸认真的望向书妤。

    楚书妤被他的眼神逗乐了,“这是自然,我说过的话,不会食言的!”

    “这把琴是你的?”楚书妤看了看琴弦,认得出这是用上好的冰丝做的,比一般的琴弦弹起来要清澈一些。

    “是啊,这把琴是我最爱的,是我小时候一次生辰上,我的父皇送我的礼物,我十分钟爱它,几乎是寸不离身。”孟卿接着道:“妤儿,我把齐国的乐曲弹给你听,说起来,这是我第一次给别人弹琴。”

    “好啊。”楚书妤很有兴致的眨了眨眼睛。

    乐曲清远绵长,弯弯绕绕的流淌过心灵,夜色温柔,徜徉在心间,似乎就这样过了安稳一世。

    “我回国,会想你的,会很想你的。”良久,孟卿望着熟睡的书妤,微微拢了拢她的发丝,轻轻说出这样一句话。

    只是,这心事今夜注定被掩埋了。
………………………………

第十六章 上京风云起

    议政殿

    “臣等恭贺吾皇罕多之战大胜,愿大梁疆土千年永固。”

    庆景帝坐在龙椅上,俯视下方的一众大臣,龙颜大悦:“此次罕多之战,我梁国的军队以少胜多,朕心甚慰。”

    “陛下,罕多草原处在我大梁和漠北交界之地,多年来这罕多首领左右摇摆,前两年竟自作主张附属于漠北,造成大梁边境不宁,十分可恶,陛下英明,派遣上官将军前去讨伐,大获全胜,这下漠北至少有阵子不敢轻举妄动了。”

    “张爱卿说的不错,漠北自恃这几年兵力日渐强盛,竟敢觊觎朕的边境,断不能忍。”

    周黎正气凛然道:“此次战役不仅可以打击罕多和漠北,也可以震慑其他几个国家,尤其是南越,让他们知道我们梁国的军队战力有多强大。”

    “军队明日便要到达京城,传朕旨意,厚赏全军!”

    此时站在群臣最前面的左相董平执望了庆景帝一眼,想了想道:“陛下,上官将军年少有为,多年来却一直没在朝堂上见到过,不知这次是否可以得见,臣心中实在是仰慕已久啊。”

    众臣听董平执这样一说,纷纷点头附和:“是啊是啊,这些年只听说这位将军立下不少功劳,却一直没在上京见到过他,这次可算能见到了。”

    “这次自然是要让你们见识见识,朕明晚在宫中设宴,齐国使团和我军大胜,双喜临门。”庆景帝向董平执点头示意。

    周黎回到府邸,换了一身便服,便直接奔到左相府,见董平执在大厅中不紧不慢的喝茶,也顾不得虚礼,“董兄,你说陛下为什么明日要让禁军人数增加一倍,虽说齐国使团来到宫中是需要加强安全巡视,可这也有些太夸张了吧。”

    董平执这些年也知道周黎的性子,一急起来什么都想不明白,只能来问自己,倒也习惯他这个样子了,毕竟多年的交情摆在那里。

    董平执看也不看他,只道:“嗯,还有呢?”

    “还有?还有就是陛下让我明日参加过晚宴,开始着手准备南越边境的事宜,可这不是兵部尚书该办的事?若问这登记在册的各地兵丁,尤其是南越和我国的边境郢州城,那里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虽然我是镇国将军,可我也得有军师参谋不是,郢州城离上京千里迢迢,这样一来,若想做万全准备,来来去去怎么也要三四个月,陛下的旨意说下就下,这也太突然了。”

    “哦?那你是怕自己误了行程?”

    “不是啊,我的行军速度没问题,只是想来想你抱怨抱怨。”看到董平执盯着自己,周黎连忙摆手:“你接着喝茶,喝茶。”

    “说过你多少次了,做事要用脑子,你说,陛下给你规定日期了吗?”

    周黎摸摸头,想了想:“这倒还是真没有,陛下没说。”

    “陛下的意思就是,这件事不着急,你慢慢办就好。”董平执确定的说。

    “你真是好聪明,董兄,就照你说的办!”周黎恍然大悟,接着说:“对了,我虽然是个粗人,但今日的宫中气氛虽然比往常热闹些,但总感觉明晚会出点什么事,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静观其变吧。”董平执心中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也不好让他知道的太多,所以淡淡说道。

    御膳房

    “奴婢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御膳房里一群群的宫女太监忙得不可开交,见皇后前来,忙诚惶诚恐的跪下行礼。

    陆皇后身旁的女官正色道:“想必你们也知道明天是宫中盛宴,你们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御膳房这里,任何环节都不能出错,若做得好,娘娘自有重赏,若是谁犯一点错误,小心重罚,听到了吗?”

    宫女们和太监们大气也不敢喘一下,跪了满院子满屋子的人,齐声答道:“是,谨遵皇后娘娘懿旨。”

    陆皇后对女官说道:“琳儿,你去清韵宫,传荣妃到椒房殿,本宫有事要见她。”

    “是。”

    椒房殿

    “荣妃,这段日子你辛苦了,丽妃帮衬着你,想必也不太轻松吧,明晚宫宴之后,本宫定会向陛下请旨,厚赏妹妹。”

    “嫔妾不敢,理应为皇后娘娘分忧。”

    “嗯,丽妃帮衬的你可还好?听说这段日子以来,她可是没出现几次。”皇后看着荣妃,缓缓说道。

    “丽妃妹妹想必是有事情耽搁了,嫔妾这里还有兰嫔妹妹帮衬着,倒也还好。”荣妃回道。

    “你们的功劳,本宫都记着,有劳你了,荣妃。”

    皇后待荣妃走后,看了看自己身下坐着的凤椅,金碧辉煌,金雕玉琢,只是坐在上面,冷暖自知罢了。一切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只等明晚的结果,自己和弟弟派出去的家族死士遇上上官重璟,总会受到各种阻碍,打探不了多少消息。

    至于上官重璟到底是不是徐宁那个贱人的儿子,至今都确定不下来,不过,陆皇后心想,自己就是错杀一百,也绝对不会放过一个,庆景帝和自己说过,这个上官重璟是怡安王的养子,但如果真的如此,有何至于对他这么好,还赐给他和皇子们一模一样的名字。

    如果就这么放过上官重璟,自己的心里总是不安,即便是为了自己儿子重枭,也要忌惮皇上对上官重璟的宠爱,总觉得,这种宠爱是父对子,而非君对臣,可是自己手里没证据,到现在都只是怀疑。

    此次上官重璟第一次到上京,京城不比军营,想要动手需要顾虑的太多,又怕引来庆景帝的怀疑,暂时收手是最好的选择。

    陆皇后这样想着,不禁又回忆起往事,直到身旁的琳儿担忧的提醒:“娘娘,娘娘。”陆皇后这才醒来,疲倦的摆了摆手,道:“本宫没事,你下去吧。”

    京城此时也是极热闹的,从达官贵胄到平民百姓都在好奇的议论着上官重璟,楚书廷坐在左相府里向董云清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