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人归-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斐的祖父李泰刚当京官的时候就在这条巷子住,屋子不是买,是租的,一家还租不起,是和一家韩林合租的,和乐家比邻而居,李斐在家时听李老太太说古,就听到过猫儿巷,这里头十家有八家都是租给京官的,不过乐家的屋子,是祖上在太宗年间买下来的。

    差不多的房子,在昆明府城衙门附近,六千两打住了,宋多福听得咋舌,念道:“住就那么贵了,还有吃用的开销,果然居京城,大不易!”

    李斐点点头,道:“你怎么问起了这个。”

    “都说是仕宦之家呢!”宋多福惊过之后,眉头反而舒展开来,问道:“李二姐能单住在外头,许家兄妹住在宣国公府,是许家在京城,没有一处像乐家一样的,体体面面不**份的的屋舍吗?”

    “应该是没有的,也没有听说许家在京有什么产业。”李斐疑惑的看着宋多福,宋多福一向于人宽厚,这眉眼这神色,说这话已经是对许家兄妹不善了。

    “许公子我不知道,但是许姑娘不是好人。”

    程安国嘱咐宋多福晚上说的,宋多福忍不到晚上了,附在李斐的耳边,轻轻的把事情说了,还说她已经说与了程安国知道,程安国把买手炉那天的事仔细和她说清楚了,许敏的手炉,不是他送的,也不是他让的,是同时各拿到了一只,是各买各的。宋多福愿意相信这些话,因为程安国说了,他对美貌的许敏没有多余的想法,说许敏家世不甚清白。

    老实说许敏的家世是不差的,比宋家高太多了,在成婚既两姓之好的婚姻中,程安国对许家和宋家的评判,让宋多福安心不少,以后见了许敏,她的腰板都能挺直起来了。

    李斐听了这件事,先庆幸了一句道:“幸好你先告诉了程安国,再与我说。”

    反过来,要是先告诉李斐会怎么样呢?宋多福是被退过一次亲事的人,这桩亲事再不能有一点不清不楚,不甘不愿的。如果宋多福张不开嘴来,李斐也很可能去问一问程安国,听说是一对的东西,一只给了宋多福,一只在许敏手里,算什么个意思?

    程安国就算解释了这个误会,李斐多少捞下了以势压人之嫌,他和宋多福之间另一种隔阂就种下来。

    一环又一环的,许敏是不想宋多福和程安国的日子好过啊,问题是,宋多福和程安国的日子不好过了,她就好受了?

    这心思多恐怖!

    宋多福细想其中的曲折心肠,染起了一种激愤,说道:“我要和程公子好好的,我一定要顺顺当当的嫁到程家去!”

    姑娘家是不应该说嫁的,不过这会儿李斐拍拍宋多福的手,鼓舞她的这种斗志。

    程安国,那一位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手有身手,家世摆着,气质冷峻,处事沉稳,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好男人,自然就会无意的招惹别的女人,而且绝不是丫鬟奴婢之流的女人,而是身份相当,自恃有才有貌,堪当婚配的女人,这种时候,只能宋多福自己立起来了了。

    男女之事,外人可帮不上忙,弄不好就是越帮越忙。

    由此及彼,李斐多想了一层,赵彦恒十八岁了,他还要特别一点,芸芸众生里的男男女女,他有执着过的人吗?或是被别人执着过?

    李斐抚摸自己的容颜,她一直也想问一问的,在赵彦恒的过往中,是不是遇见过一个和她相似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

第133章 讽刺

    李斐要来二姐家,是早使了画屏过去拜会一声,马车到了门口,李姜带着一丝烟火气儿,穿着一件银红色对襟暗妆花长袄子走出来。

    宋多福一双大眼睛弯弯笑起来道:“二姐下厨了?”

    “不过是使唤着人做了几样糕点。”李姜领着李斐和宋多福站在天井处,宅子的狭小就能感觉到了,空气中弥散着一股烘烤过的蛋奶味。李姜笑了笑,道:“宅子浅就是这样了,到了点儿就是不饿,闻着这味儿也有胃口了。”

    进了堂厅,乐曦提着一个黑漆食盒子倒是从外头来的,食盒子交给李姜,话对着李斐说道:“左手第二户住着一对姓蒋的堂兄弟,是广西平乐府人,如今都在国子监读书。”

    姓蒋的,广西平乐府,能住在这条巷子,祖上非富即贵而且有名望,李斐这样串连了起来就出口道:“可是蒋公,蒋阁老的后人?”

    乐曦颔首道:“都是蒋阁老的重孙辈了,倒是才学不凡的,一位年十六,一位年十五,都已经是举人出身。”

    宋多福懵懵懂懂的样子,李斐对她解释道:“蒋冕,蒋阁老是太宗末年的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礼部,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在先帝末年成为首辅大学士,当今皇上登基之后,他辞官归隐,又著书立说,汇编成了广西第一部通志。”

    先帝末年,先帝身子不好,全靠蒋冕协助处理朝政,当今皇上登基之后,他又懂得急流勇退,总之,这位老人家赢得生前身后名,是文臣心目中的典范。

    家族渊源就是这样了,李斐能闻弦歌而知雅意,宋多福就要给她说透了才明白,不过宋多福神色恬淡,走向李姜说道:“二姐,你给我装一盒糕点,我带着回去吃了,我要先走了,你们姐妹说私房话,我就不杵着了。”

    李姜看向李斐,李斐温笑着点了点头,李姜就攒了一个食盒来,雪花奶豆卷,红豆桂花条,松仁太白糕,还是热热乎乎的从厨房拿出来,姐俩儿送了宋多福上车,说好了马车送了宋多福回府再折回来接李斐。

    李姜牵着李斐回身,说道:“多福不甚聪慧,但是从南到北,这份不改初心的心性是难得了。”

    “多福聪慧着呢,她的聪慧和有些人的不一样而已。”李斐轻抬眼睑,面上淡淡的笑意:“有些人是九曲心肠,多福是一副直肠子,这样的人反而让人算计不到,反被着了道。”

    乐曦正在摆碟摆筷子,三人悠闲的背靠大椅,吃茶吃糕点,再听乐曦说说他从蒋家兄弟那里听来的广西局势。

    广西的盗匪固然猖獗,都猖獗到了偷盗官府武库的兵器,准备起事了,但是官逼民反,在广西的官吏怎么样呢,巧立明目,苛捐杂税,假公济私,雁过拔毛。那个一直被朝廷通缉,谁也没有见过的僮人首领王玉会一直在鼓动广西的百姓效法安南。

    安南是怎么一回事,本朝仁宗年间,在老宣国公三度征战下,安南已经是朝廷的一个布政司直接统治,但是,朝廷驻在安南的官吏太过横征暴敛,和平统治不过十五年,就是这一处抗税争税,那一处袭击官员,总之,各处当地百姓的反抗层出不穷。朝廷骂的是刁民刁民,骂南蛮之地不服教化,但是稍微自己能思考一下的人该知道,民心不归,依李斐的见识看来,安南百姓挣脱了朝廷直接的统治,近十年来百姓的日子好过多了,如此,朝廷的教化不服也罢了。

    但是安南是安南,朝廷直接派驻官吏统治只有十五年,失去了那块地盘就失去了,安南重新做回了附属国。广西一直是朝廷的地盘,那里要是反了,朝廷是必定得不惜一切代价剿灭的,到时候只会是血流成河,两败俱伤。

    李斐听了一出群魔乱舞,心绪复杂,她现在不想顾忌那么多,顾忌那么远,取出一叠银票来递给李姜道:“二姐,我在宣国公府住着,总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劳你给我跑跑腿,在京中租赁一处宅子。”

    “租赁吗?”

    李姜接了李斐的银票问,李家在十六年前,在京中就没有一点产业了,如今的李家也不是没有钱,李斐刚刚就赚了六万多,现在李斐拿出来的银票是一万,只是租赁吗?

    李斐平淡的说道:“租赁吧,租在仕宦显贵群居的地方,先租个一年,宅子也不用太大,是预备着娘上京来住的,我的屋子也要预备起来,我偶尔也要过去住的,地方别大了,就我们母女俩儿住的,宅子里,像个住人的样儿该预备的家具被褥,锅碗瓢盆这些东西,除了人手,二姐就帮个忙把这些个预备齐全了,东西不必奢华,照李家那样子就够了,家具一水的老榆木,钱不够我再补。”

    李姜思量了一番,道:“照你的意思置办起来,照着李家的样子置办起来,只有宅子的租金是大头,其他都是小钱,一万两银子尽够了。”

    李斐沉寂了一下,漠然的提醒道:“二姐办事的时候谨慎一些,别让人知道是为我们母女预备的。”

    李姜正喝茶了,咽下去一大口,柳眉倒竖,迟疑了一下就直言问了,道:“这个防备的人,是朱伯父吗?”

    李斐的生父,敬呼宣国公是太冷淡了,敬称姑父,早不是那种关系了,所以李姜称呼朱伯父,是对长一辈的男性长辈最寻常的称呼。

    “我出嫁,我回门,我都是要叩拜父母的,到时候我的父亲母亲坐一块儿。”李斐的表情有些苦恼:“我现在最内疚的事情,就是因我之故,让母亲和父亲再有牵连,在我出嫁的那一天,回门的那一天之外,他们还是尽量不碰面的好,这相互关切的种种问候,也实在没有必要,所以母亲在京的吃穿住行,还是尽早打点妥当的好。”

    李斐是在防备朱钦的,防备自己的父亲像自己的母亲献殷勤。

    嘱咐完这种事,李斐的心情难免有点苦涩,在李姜家里也没有心情再待下去了,默默然回到了宣国公府。

    数日之后,吴王和荆王启程回京,寿春公主也和驸马柳潭离京,寿春公主和驸马是前年大婚,一直在京城居住,这一次是回驸马的祖籍宿迁过年。景王和襄王获准留在京城,景王是因为皇后的挽留,赵彦恒是皇上开口了,还下放了一桩差事给他,命襄王和吏部官员一同重新考核广西官员过去三年的政绩。

    许敏在这数日,是第三次找这由头那由头往李斐和宋多福两处送东西了,跑腿的小丫鬟烟儿从宋多福那里回来,许敏双手放在琴弦上,眼儿淡淡的一扫,在自己的屋里也是温笑着说话道:“宋姑娘在顽什么?”

    烟儿是有目的去的,脆生回道:“我进屋的那时候,宋姑娘正在看书呢,宋姑娘问姑娘要的,收罗了好些书,垒起来有那么厚一摞!”

    烟儿是许敏带进来的丫鬟,是不识字的,看不懂书名,只是用手比划了一下,垒起来两尺厚的书。

    早前送东西进去的时候,宋多福都是在做针线的,这几次都是在看书了,这是想做个才女?才女不是相当就能当的,宋多福看着就不是聪明像,许敏嗤了一声,又笑问道:“宋姑娘与你说了什么话?”

    烟儿怀里揣着宋多福赏的二两银子,她在许家,工钱加赏钱,一年还没有一两银子,所以这时明明知道宋多福说的话不太好听,还照着宋多福嘱咐的一字不差的说了,反正这也是她家姑娘想知道的嘛,她就据实说了:“宋姑娘说,让姑娘以后不要往她那里送东西了,有些麻烦,她收了东西,还得费心还礼。宋姑娘说,她不是公府的姑娘,她借居在此,一针一线用着公中的,每次收了东西需要回礼,尽是拿着府里的东西做人情,怪难为情的,所以姑娘还是不要再往她那里送东西了。”

    砰的一声,是一根琴弦崩断了。

    许敏的脸色忽青忽白,咬着牙切着齿,厉声道:“滚出去!”

    当丫鬟的都是看主子的脸色,烟儿看出来了,许敏是生气了,生了大气,忙不迭的缩着身子后退了出去。

    许敏气得脸颊成了胭脂色,发育丰满的胸脯起起伏伏,白皙纤美的手掌啪的一声拍在琴案上,裂断了养了半年的指甲。

    若在襄王生辰之前,许敏也不知道宋多福是有钱还是没钱的,可是襄王的生辰一赔八,宋多福当天压下去七百两,她一出手的赌注就是七百两,又赢了四千多两银子,没钱也是有钱了,这阵子李斐和宋多福两处地方天天放赏,屋里扫地的粗使都吃得满嘴流油了,这时候,宋多福说,尽是拿着府里的东西做人情,怪难为情的?她说谁呢,分明是说她呢!

    许敏盛怒之后,眼泪吧啦吧啦的滴落下来。

    宋多福讽刺她的话原也没错,她是一针一线都用着公中的,除了第一回是老家带来的桑葚酒,以后往各处送的东西,都是从公府厨房要来的精致点心。富举人穷秀才,他们许家的男丁已经两代只是秀才了,除了一些固定的田产,许家真没有那么多的钱。分到她的手里,她手里的使用银子……许敏的眼泪掉得更多了,眼泪聚成一汪,许敏在泪水中看到了自己艳丽的容颜。

    看着这份出众的容貌,满面泪痕的女孩子缓缓的收回了凄然之色,嘴角轻扬,变成了一个妩媚微笑。

    作者有话要说:  送点了!

    今天,亲眼看到听到一幕很呕人的事。

    我家前面,有一对三十左右的夫妻,刚结婚不到一年的,丈夫在休假中,妻子在工作中。

    今天,丈夫在洗自己的球鞋,一个邻居大妈就走过去道:“在洗鞋子呢。”

    丈夫是很腼腆的,嗯了一声。

    邻居大妈就拽拽的说了一句:“叫老婆洗。”

    那位丈夫是用很惆怅很无奈的语气说的:“她不肯洗。”

    邻居大妈就吼了一句:“她不肯,你就洗了,老婆娶来是干什么的!”

    呵呵呵!

    也许那位邻居大妈闲着没事,有故意挑拨他们夫妻关系的嫌疑。

    但是那对夫妻结婚快一年了,关于洗个人衣物这件事,我看见妻子给丈夫洗过,还没有看见丈夫给妻子洗过,最多是洗洗自己的鞋子。

    老婆娶来是干什么的,是娶来洗衣服刷鞋子的!

    可是夫妻两个都是有工作的。

    丈夫还在休假中,凭什么!

    据说,我国,女性参加工作的比例是全球最高了。

    中国的女性,社会呼吁着她们**自立,可有时候我想想,是更深层的压迫了,除了生儿育女,负责家务,还得忽悠她们负责赚钱。

    然后家庭该干的这部分,一点儿都没有减少。

    要去外面打拼,回家还得当保姆,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在工作了挣钱的情况下,这些活儿也一点儿都没有减少。

    因为一个家里,如果不整洁,家里人穿出的衣服不干净,周围的人第一句就是:这家女人太懒!

    只会说女人懒,从来没有听过男人懒
………………………………

第134章 捐监

    许氏的眼圈是青黑的,面庞是浮肿的,头上包着一块貂鼠皮抹额,中间镶了一块拇指大的蓝宝石,坐靠在床头,脸上凄凄惨惨之色。

    柳嫂子站在床头轻声的道:“太太,四位姑娘和三位少爷都在外头了,大少爷下不得床,也使了人来,姑娘那一边,来了季青家的。”朱清身上有伤是下不得床,许氏和李斐不是母女关系,李斐是不必亲来的。

    许氏病了,大半夜的头疼和呕吐,连夜请了太医开了方子煎起药来,到了清早儿,儿女们都知道,纷纷前来侍疾。

    许氏闭着眼睛头晕目眩得难受,心里懊悔不已。

    当年李氏生下个丫头,她应该大度些,左不过是一个丫头,她应该大度些,站在丈夫那一边或许能把这个丫头要过来,如果是那样的话,一群丫鬟婆子伺候着,只要是在府里养着的,养一年养十年,这丫头或许得改口叫她一声母亲,至少也是一句太太,而不是现在的夫人。如果是那样的,她也得站在外头,而不是使了一个管事媳妇来……

    如今这个局面,许氏心里懊啊,所以明明知道追悔不及,脑子还是止不住的想,当年如此怎么样怎么样,把李斐养在眼前,她绝不会让这个丫头搭上襄王,搭上任何皇家的人。

    柳嫂子站了一会儿,又轻道:“太太,是不是请少爷姑娘们进来?”

    许氏揉着太阳穴道:“别让孩子们来了,一屋子的人看得我头疼。”

    柳嫂子正点头,许氏弱声弱气的说了后半截话,道:“请大姑娘进来吧,我这会儿也歇不下去,许是和人说几句闲话舒坦点儿。”

    柳嫂子掖了掖被角,脚步声也没有的退了出去,朱妙华转眼之间进来,脸上的关切之色有几分真意:“娘,昨儿还好好的,你这是怎么了,太医怎么说?”

    许氏睁开眼,对跟在后头进来的柳嫂子的道:“你和姑娘少爷们说,就说我这身子没什么要紧的,就是饮食不调,脾胃不适!”

    朱妙华看着人走了,在床沿边坐下了,看见床几上温着安神茶,倒了一杯捧过去。

    许氏支起身,扣住了朱妙华的手,声音颤着把梦里的恐慌都带了出来:“华儿啊,我梦见是襄王登位,襄王登基做了皇上,这下好了,李氏母女是真真得了意了,皇上下旨,废了我的国夫人诰命,李氏来了长筵堂,就在这长筵堂,她把我射死了。”

    许氏点着自己喉咙,滚泪道:“就射在这里,把我射死了!”

    许氏一张口就说襄王登基,朱妙华惊得一跳,还以为许氏如她一样了,不过许氏最后一句对不上,朱妙华缓了缓心神道:“原来娘昨晚是梦魇了!”

    许氏昨天是梦魇了,梦境太真实,许氏是被吓病的,她拭着泪道:“你不知,你不知,李氏是有这个胆量的,杀起人来眼睛都不眨一下,她就这样杀过人。要是襄王登基了,我可没有活路了!”

    外头有的说宣国公夫人许氏糊涂软弱,但是许氏自有她的智慧。十六年前,李氏就是因为太过霸气强势才失去了宣国公夫人的位置,而她巧遇了天时地利人和,才有幸取她而代之。所以许氏的行事完全和李氏反着来,李氏善妒,她大度,朱钦抬了一个个姨娘进门她不管,外头有几个相好的她不管,她胆小懦弱,由着姨娘承宠,庶子庶女一个个的出来,她心里看着不顺眼,也没有下一次黑手。李氏为儿媳的时候,和婆婆蔡氏是一点儿都不和睦的,她当儿媳的时候,是处处依顺蔡氏,宣国公府的对牌十几年都捏在蔡氏的手里,她都没有起过夺||权之心。

    十几年,只要没人威胁她宣国公夫人的地位,她什么都不管,不管就不会有错,没人可以把她赶下来。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像当年李氏狼狈的离京一样,如果是坐在皇位上的那一位看她不顺眼,她这一生的荣华富贵就到头了!

    许氏抖着身子,颤着唇和朱妙华轻咛的道:“妙华……万一那件事情怀疑到了我们头上,襄王登基,我们都没有活路了!”

    根本就不需要确凿的证据,只要怀疑就够了,上位者宁可错杀不可错放,要是让襄王当了皇上,他只要有一丝丝的怀疑,不说她荣华富贵的日子没有了,连命都没有了。

    许氏的梦境,也是朱妙华最隐秘的恐慌,她的瞳孔急剧的收缩,脸色瞬间惨白了道:“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朱妙华扶着床沿的手在抖着,但是脸上的神情狠戾又倔强,一遍一遍的告诉自己,这一世,赵彦恒不可能当皇帝。

    许氏捂着头泣声道:“可是吴王荆王回藩,襄王怎么留在京城了?他九岁便就藩了,他还没有成婚,皇上就让他负责广西官员的考核,这样盛宠,就是景王十八岁的时候也没有过的!”

    “这样也好,景王先前就是太||安逸了,以为自个儿众望所归呢,眼里没有他这个七弟。”朱妙华尽量让自己镇定下来,声音冰冷的道:“这样很好,景王襄王,这会儿指不定谁登基呢!”

    上一世,是赵彦恒登基的,在朱妙华的心目中,景王的赢面本来就小。所以朱妙华在长兴侯府故意和景王做了那场交易,给景王解决了一个大患,作为交换的条件,让景王动手杀了蔡氏。

    景王不知道蔡氏早前动手杀了李斐。

    以赵彦恒的本事,应该能查到景王身上去。

    赵彦恒会以为是景王和蔡氏合谋去杀李斐,然后差点儿把他杀了。

    这一招叫祸水东引。

    这种误会不会解除的。

    这一下,他们两兄弟会斗得你死我活的!

    而且,上一世她的襄王妃和皇后不是白当的,她能提点景王一次,还有第二次第三次。这样一来,这一世,赵彦恒能不能顺利登基,且得另说。

    朱妙华这样想着,娇弱的脸庞高昂的抬起来,嘴唇薄凉,下巴坚毅。

    许氏不知道朱妙华是哪来的自信,反正她是没有这样的自信的,跌坐在床头,自怨自艾。

    “母亲,胜负未分,你可不要自己泄了底,这样就死的太冤枉了!”朱妙华附在许氏的耳边冷酷的道,眼底黑暗幽深,眼角闪过一丝泪光,然后她勾起笑意,把安神茶捧到许氏的面前,宽慰道:“襄王领了差事,景王也马上就有差事了,母亲就放宽心吧?”

    “是谁说的?”许氏急切的道。

    她有点知道,她这个女儿是入了景王的眼。然后她又一声叹息,当初蔡氏和她忙上忙下的忙了多久,她们想着朱妙华是有这个福气,可惜福气来得晚了些,景王妃定都定下了。

    “还能听谁说的,还不是范慎说的。”朱妙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