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风水怪盗-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小牧说:胖子,我们也下不去了,这下面是银壁。
大熊惊道:不会吧?这怎么可能,我们明明是捅穿了木板才爬上来的!
王小牧说:事实就是这样。
大熊说:这小娃娃实在太坏,抓到他必须先好好整一顿。
王小牧说:他带我们来到这里,肯定是有原因的。这个时候,我们先要保持冷静,不然没被别人弄死,自己就先吓死自己了。
大熊恼道:怎么冷静,这鬼地方暗无天日,压抑憋屈,我再多待一刻都会疯掉。说完,用后肘不断地去砸边上的银壁,砸得“咚咚”直响,但那银壁却岿然不动。
王小牧见火把在大熊手中不断晃动,照得周边银壁影影憧憧,突然之间,发现银壁上好像镌刻着图画。王小牧赶紧叫大熊停下来,然后拿起他手中的火把,往那出现图画的地方照去。
这一照,果然有了发现。
银壁上镌刻着好多幅图画,一幅接连一幅,布满了整个银壁。而且这些图画似乎经过特殊处理,如果拿火光直接在跟前照,只会显示出模糊的一些刻痕,根本看不出来是一幅画,极容易让人以为是银壁上的锈迹。但如果火光不断地在移走晃动,那些图画却能清晰地显现出来,而且每一幅都连贯着,似乎组成了一个长长的故事。
两人朝第一幅画看去。画面上显示的是一片天空,让人奇怪的是,天空中竟然同时挂着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地上刻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孩,男孩用手在指着太阳,女孩用手在指着月亮,似乎在说着什么,也好像在互相争论某个问题。两人看到那男孩,毛孔直竖,因为,这男孩的长相竟然与引两人进银葫芦的小娃娃一摸一样!
大熊问:你刚才说你觉得这小娃娃好熟悉,难道你做梦曾看到过这副图画?
王小牧说:我没有梦到过这图画,但那小娃娃的脸我真的好像见过,现在却怎么想都想不起来。
两人继续看第二幅图画。第二幅图画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刻的是一个老者,长眉长须,红光满面,目光深邃,神采飞扬,左手执拂尘,右手捏葫芦,身着锦绣袍,脚踏登云靴,骑一头威武神气的青牛,伴一身霞光紫气,正笑容可掬地看着第一幅画当中那一男一女两个小娃。那两个小娃双手举过头顶,虔诚地向老者作揖。第二部分图画则相对简单,刻的是老者带着两个小娃腾云飞空的场景。
这个骑青牛的老者,对两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其全名为“大清仙境大圣道德天尊”,也就是百姓口中常说的太上老君,为道教之开山祖师。
王小牧说:莫非这两个小娃竟得老君点化,荣登仙子之位?但缘何那男娃又在这鬼地方出现。
大熊说:小孩子长得都差不多,就像我师父做的纸扎小人,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你怎么断定这图画里的小孩就我们刚刚见到的小娃?我看刚才那小娃就是个心眼极坏的小鬼。
王小牧一听到大熊说“我师父做的纸扎小人”这句话,脑袋突然开窍清明,对大熊后面讲的什么根本听不进去,盯着大熊说:胖子,我终于知道我在什么时候见过这小娃了?
大熊觉得奇怪,反问道:你还真见过?
王小牧点点头说:没错,而且你也见过。
大熊说:不会吧,你是不是记岔了,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王小牧说:我们在猫子岭斗猫妖时,叔公最后一刻曾拿出一个纸扎小人,那猫妖见了,竟然害怕伤及这小人,最终导致落败,这小娃娃的模样就跟那纸扎小人一样!
大熊愣了一愣,说:你这样一说,我倒想起来了,一般纸扎小人都不画眼睛,但师父不仅在这纸扎小人上画了眼睛,而且额头还多画了一只,我当时还觉得很奇怪。
王小牧问:所以我之前一直想不起来,正是因为叔公在那纸扎小人多画了只眼睛。
大熊说:你还别说,那模样还真是像。
王小牧问:你记得当时叔公拿出那纸扎小人时嘴巴里说的是什么吗?
大熊说:早就忘了,估计也就是胡乱说了句咒语。
王小牧说:错了,当时叔公口中说的是“礼仙银鼎童子何在”。
第六十五章抽丝剥茧
话说两人随着那小娃娃的步伐追到了一个封闭空间里,被银壁围住,大熊受挤压不住,气得左右砸起了那银壁,没想到火把随着手臂姿势的晃动,竟然照出了银壁上的图画,两人看了两幅图,发现里面的小男娃不仅与先前带路的小男娃长得一摸一样,还有吴叔公斗猫妖时画得礼仙银鼎童子纸扎小人一摸一样。
大熊惊得合不拢嘴,说:什么意思?难道这小鬼娃是礼仙银鼎童子?
王小牧说:暂时还不能作出这个结论,只是,我觉得其中肯定有莫大关系。
大熊说:这都是你在胡扯,说不定就是个巧合。
王小牧说:我也希望如此。
两人讨论不出一个结果,只得继续往下看去。
火光移动到了第三幅图。这副图里显示的是一个宫殿,宫殿里面陈设极为简单,仅仅摆了两个银鼎,一张座椅。而前面图画里一男一女两个小人,此刻却分别被浇筑成了银鼎的基座,头顶银盘蛟油,蛟油上还亮着火光。正殿中央有一位道者,正拱手向两个银鼎行礼,而道者边上,则站着三十六位面带微笑的神将。整幅图画的构建,似乎在向看图的人传达一个仪式,仪式主角是那道者,而作为银鼎的童男童女,则是整个仪式的核心。
王小牧看完,倒吸了一口凉气,说:这不是叔公口中说的礼仙仪式吗?难道竟真有其事!
大熊却没有回答王小牧,呆立在那里,看着这副图其中一点,一动不动。王小牧问:胖子,你怎么了?
大熊幽幽地说:我发现两个银鼎里面,好像各有两只山臊。
王小牧赶忙往那两个银鼎里面看去,果然,在隐隐约约中,确有两个人样的东西,而且,这两人只有一条腿,正是山臊。
大熊迫不及待地将火光转到了第四幅图。第四幅图的模样,则完全出乎了两人的预料。
这副图构图非常复杂,只见在半空中刻画了个宫殿,宫殿上梁正中央似乎有个匾额,匾额上有字,已然看不清楚。下面有朵朵云彩,周边霞光普照,一条长长的阶梯直接连通地下。地面则画的是芸芸众生,夹杂其中还有各色各样道士模样的人,个个气质不凡、神采飞扬。有几个道士正仰头望着天上宫殿。这图画虚实结合,上面宫殿和部分阶梯均用虚线表示,芸芸众生却用实线表示。让人一看就明白,宫殿与地下实为凡间与仙间,有几个神采奕奕的道者,正期待踏阶梯往宫殿而去。
两人看完这副图画,已彻底无言以对。第三幅、第四幅图画组合在一起,虽然在细节处有不少区别,但总体来看,竟然与蛤蟆子红肚兜绣的东西没什么两样!
礼仙银鼎童子、山臊、蛤蟆子、妖妇、三十六位鬼魂,这中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存在着怎样秘密,已完全超出两人的想象。
王小牧脑海中一幕一幕图画不断地转换,所遭遇的一件件怪事接踵而至,直想得头疼欲裂,却未想出个所以然。此刻,大熊在一旁却说了一句话:小牧,我们现在待的地方,到底是一个葫芦还是一座银鼎?
这句话一下提醒了王小牧,王小牧大惊道:这地方下宽上窄,我原以为是葫芦,但如果说是银鼎也确实可疑。难道,我们两人就是图画中的两只山臊?!
大熊白了王小牧一眼,说:胡说八道,我们怎么可能是山臊。
王小牧顺着此思路继续往下想,片刻之后,突然一拍大腿,说:我好像知道的差不多了。
大熊喜道:就知道你脑子转得快,快说。
王小牧说:山洞中宫殿与图画中礼仙仪式的宫殿差不多,甚至,连阶梯都与蛤蟆子红肚兜里绣得一样,它们中间,肯定有联系。经过之前的推论,我们知道,山洞中宫殿是山臊建造,从目前来看,有本事驱使山臊建造宫殿之人,非妖妇莫属。那么,这就存在个问题,妖妇建造宫殿的目的是什么?
大熊说:宫殿唯一作用是用来接引成仙道者,而且,从铜镜中影像来看,那妖妇那做派,跟女王登基一般,莫非她也想如图画中道者一样,得道成仙?
王小牧说:确实不错。不然她也不会弄来三十六魂魄充为三十六神将。
大熊“嘿嘿”一笑:她倒想得美,以为在山洞里建一个假冒宫殿,弄些孤魂野鬼冒充三十六神将,就能修成正果?当真可笑。成仙仪式最关键是要有礼仙银鼎童子接引。
王小牧问道:从图画来看,礼仙银鼎童子已被浇筑成两座银鼎来接引成仙道者。为什么蛤蟆子红肚兜里只有一个银鼎,而且,山洞中宫殿也只有一个童男银鼎,我们又恰好就见到了一个极像童男的鬼娃?
大熊听了,惊道:莫非那小鬼娃真是礼仙殿童男吗?
王小牧说:十有*就是。你刚才说,我们所处的地方,可能正是一座银鼎,我想,如果是银鼎,那必然就是童男银鼎,也就是说,我们此刻正处于他身体当中。从目前来看,我们确实是被当成图画中的山臊了。而蛤蟆子红肚兜,银鼎上东西没有绣完,看起来却像两个人,我猜,妖妇准备锈的而未绣完的,就是我们两人。
大熊说:你的推测倒有些道理。只是怎么光有一个童男银鼎,没有童女银鼎?!
王小牧狡黠地笑了一下,说:我问你一个问题,成仙接引仪式好比你找对象,童男童女如同媒婆,你会既自己找对象,又自己当媒婆吗?
大熊恼道:你瞎扯什么!这问题与此事有什么关系?
王小牧说:当然有关系,我估计,要成仙的就是童女自己,她怎么能自己接引自己?有一个童男银鼎接引就足够了。
大熊听到王小牧这匪夷所思的推测,一时接受不了,说:你讲这些,到底有什么根据?
王小牧继续讲道:你不要忘了,近百年前,梁村曾经有礼仙银鼎童男转世。你想想,童男都转世了,那童女必然也转世了。我算了一下,童男被梁村害死的时间,与妖妇下葬的时间,非常吻合。此外,之前我们总在猜测山洞中宫殿影像与礼仙仪式之间的关系,但却忘了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礼仙仪式具体细节怎样,叔公不知道。如果我们不看这些图画,根本推断不出来。那么,最清楚这些细节的,就只有童男童女两位。但妖妇怎么会对细节如此清楚,而且还绣在了红肚兜上?所以,我断定,妖妇就是童女转世无疑!
大熊说:若她果真是童女转世,本应来人间匡扶正义、恢复仙界接引之序,却为何害人?
王小牧摇了摇头,叹道:按道理,童男童女均为上界仙子,肉身即使被害,也无需走阴阳轮回,仙魂可马上升天恢复正身,再行转世才是。但刚才我们看到了,不仅童女,连童男的仙魂仍在此间。这中间,必定被什么强大的力量给压制住,至于具体是什么原因,我就不清楚了。
大熊听完,并未接话,突然发起怔思考起问题来。
王小牧问:你又怎么了?
大熊不解地转过头,说:我在想,正因为包裹里一根定尸银针掉来,那小娃才出现,莫非,童男的原魂竟然还被封在了这根定尸银针里面?
话刚刚说完,大熊胸前的铜镜却突然剧烈地抖动起来。王小牧和大熊赶紧将铜镜拿了出来,放到火把前一看,铜镜里面果然出现了模糊的影子,但里面的情景,却让两人彻底慌了神。
第六十六章断桥关
大熊正在思考那定尸银针与小鬼娃之间的关系,却发现胸前的铜镜在不断地抖动。两人赶紧将铜镜拿到火把前看,发现里面果然出现了模糊的影像。
影像里,先是出现了王小牧和大熊两人从宫殿的房梁上爬下来,后面跟着一条彩色小蛇,然后彩色小蛇追着两人出了宫殿大门的场景,接着,又看到两人与群蛇搏斗,群獴出场驱赶群蛇的景象。
随后,神奇的一幕出现在两人眼前。铜镜中整个影像的格局突然变大,那偌大的宫殿显示在影像的正中间,宫殿整体给人的感觉,与先前实地观看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似乎是一个龙头构造,而在宫殿的周围,有着七条山脉,恍若有七条巨龙,但“七条巨龙”竟然共用宫殿这一个“龙头”,宫殿的大门,此刻则像极了这些“巨龙”的嘴巴。
宫殿大门口出现了七条长长的山洞,这些山洞,似乎是“七条巨龙”伸出的龙舌!而在七条“龙舌”的正中央,都有一个的巨大发光体。毫无疑问,这些发光体都是由萤火虫裹着物体形成的,而此时看来,却似乎是每条“龙舌”上熠熠生辉的“龙珠”。每条“龙舌”的末端都有一个巨大的瀑布,此外,瀑布外面竟然都有青石板、山臊、鹅卵石台阶!看到这里,铜镜里影像开始模糊起来,又什么都看不见了。
大熊惊道:老天,七龙聚首八蛇缠!这竟然小儿“断桥关”的风水格局!
王小牧问:什么叫小儿“断桥关”?
大熊说:这很复杂,我简单地跟你解释一下。我派祖师认为,每个小娃从出生到上大运前都会带有一个关煞。而关煞种类有十六个之多,其中一个就是“断桥关”。凡正二月寅卯时生的小娃均容易犯此关,说白了就是犯水厄,小娃若犯此关,必死于水中。
王小牧说:话讲清楚点,里面还有什么道道?
大熊继续说道:这里面有句口诀,叫做:“正寅二兔三猴走,四月耕牛懒下田,五犬六鸡门外立,七龙聚首八蛇缠,九马十羊十一猪,冬季老鼠闹喧喧”。而“七龙聚首八蛇缠”就是指这“断桥关”。
王小牧问:七龙容易理解,但是八蛇呢?怎么没有遇到?
大熊咽了下口水,说:怎么会没遇到?这七条龙本身就是巨蛇,我们在宫殿里还碰到了一条古怪的彩色小蛇,加起来,不正好八条吗?
王小牧说:有道理。但“断桥关”出现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大熊说:你不要忘了,礼仙银鼎男童是怎么死的?
王小牧惊道:沉深潭死的!难道礼仙银鼎男童是正二月寅卯时出生?!
大熊说:没错。但正二月寅卯时出生小娃没有说一定会犯“断桥关”,大部分人还是不会犯的。这必然是有人在暗中操作,下了咒,让他必犯此关而死。小牧,你的推断没有错,刚刚我们见到的,果然是礼仙银鼎男童。
王小牧听完大熊的解释,觉得两人此刻正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当中。但有一个疑点大熊却并未说清楚,那就是,“七龙聚首八蛇缠”中的七龙,已然固定在这里,但八蛇中的一条,也就是那彩色小蛇,却是活物,并非随时随刻就在此处,那至少说明,风水格局在这之前或之后却不一定能够形成。王小牧将自己的想法跟大熊讲了。
大熊若有所思,听了王小牧的疑惑,答非所问地说:礼仙银鼎男童是被我们带过来的。
这一下,王小牧脑中的疑团一下消散了。
刚才定尸银针落地,礼仙银鼎男童马上出现在两人眼前,这表明,礼仙银鼎男童的原魂在其死后是一直被封于定尸银针之上的,可能基于某种原因,从未将其唤出。而两人阴差阳错进入这风水格局之后,遇到了不知是提前预设还是巧合碰到的彩色小蛇,于是,“七龙聚首八蛇缠”巨大风水格局瞬间形成,礼仙银鼎男童的原魂彻底唤出。
王小牧问:礼仙银鼎男童触发这风水格局之后会怎样?
大熊幽幽地说:他的仙魂将永封于此暗无天日之处。
王小牧惊呆了,未想到下咒之人如此阴险毒辣,害死了他还不算,竟然还有这么残忍之目的。王小牧心中一股被利用的屈辱感陡增,忍不住问了大熊一个问题:定尸银针的问题怎么解释?
大熊看了王小牧一眼,突然愤怒起来,说道:我怎么知道,师父又没有告诉我是怎么来的!
正在此时,铜镜又开始抖动起来。
两人虽觉得甚为沮丧,却仍忍不住朝铜镜看去。铜镜里的影像显示出,王小牧和大熊两个人,正在七条“龙舌”当中转来转去,虽然每次都转到了不同的“龙舌”当中,却冥冥之中有股力量,让他们一直遇到“龙舌”之中的“龙珠”。直到礼仙银鼎男童的出现,两人跟着他走,此时,铜镜一片黑暗,但马上又重新显示出来,两人已经进入并已被完全封闭在一个银鼎当中,那银鼎的摸样,正是礼仙银鼎男童的摸样。
让人窒息的一幕出现了。宫殿中此刻来了一群人,为头的正是女儿身的蛤蟆子,她坐在宫殿座椅正中央,三十六个鬼魂各分列成一排,站在两侧,而那两个白衣小矮人,此刻却拿着把扇子,正在起劲地扇那男童银鼎丹炉的炉底,炉底也变得通红起来。此时,铜镜又开始变的模糊不堪。
王小牧大吃一惊,赶紧拿手去摸了一下炉底,炉底果然开始发烫了。大熊也觉察出来,说道:我们要被做成黄焖鸭了?
王小牧已经没有精力去思考一团乱七八糟的事情,为今之计,想办法逃离出此丹炉才是关键。于是,一下将身边仅剩的黄符全部掏出,认真地跟大熊说:胖子,我们不要再讨论这些事情,等见到叔公之后,一切自然可以解释。现在,那妖妇正在外面,想完成礼仙仪式,很明显,我们是仪式中的一部分,也就是银鼎中的山臊,眼下必须想办法自救。
大熊说:这样最好,本来我脑子就不好使,想这些事头疼的要命。先别用符,看我的!说完,艰难地抽出那杆土铳,将所有火药塞了进去,朝着银鼎上方,“嘭”地开了一枪。
火药塞的过满,这一枪,对炉里的两人来说,堪比山崩地裂。两人感觉丹炉晃了一晃,却并未倒下,随后,药屑末哗哗直落,有些还带着火星,撒了两人一身。待屑末落尽,两人抬眼望去,那炉顶竟然纹丝未动。
王小牧见此办法不行,直接念起了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最厉害的咒语,即,“泰山镇妖咒”:三清往生吾世尊,手托名山押乾坤。左手三山并五岳,右手堪托塔万斤。塔内十万八千将,泰山压顶破煞魂。此间念动泰山法,斩尽妖魔押鬼神。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本以为手中的黄符会幻化燃烧起来,两人会就此脱离困住两人的银鼎,但黄符竟然什么反应都没有。大熊却说:妈拉个巴子,我怎么闻到了烤肉的味道。
两人互相往对方身上一看,只见半个炉壁已变的通红,两人挨着炉壁的衣物已然开始冒起了烟,但也许是长时间挤压,肌肉变得麻木,被烫伤了还没有太大的感觉。
王小牧苦笑:这下完了。等下最好先把我烧死,不要让我看见你身上烤出的肥油,否则下辈子都不敢吃猪肉。
大熊说:放屁,哪这么容易死。说完,就伸手过去摸王小牧的裤兜。
王小牧骂道:你个混蛋,我就几个铜钱,准备贿赂阴差用的,你也要弄去吗?!
大熊却从王小牧身上掏出了第二个锦囊。
第六十七章殿内之斗(一)
两人被捆在丹炉之内,外面熊熊烈火正在燃烧,已然开始烧着了两人衣物。在紧急时刻,大熊从王小牧身上掏出了第二个锦囊,迫不及待地打了开来。打开一看,却发现里面只有一张白纸,那白纸的形状,竟然是被折好的一把刀,捏起来纸刀在手中,发现绵软不堪,完全看不出有什么作用。
王小牧说:这纸片有什么用?
大熊见了,却欣喜若狂,说:是符刀,是符刀!
王小牧问:什么叫做符刀?
此时此刻,两人的衣服已经开始烧到了上半身,整个身躯也被炉火焖的通红,而且,丹炉里面的氧气显然也不够了,呛得两人胸腔开始痛疼。大熊说:来不及细说了,我们必须赶紧出去!
说完,大熊嘴巴开始叽叽咕咕念了几句咒语,王小牧也听不懂他嘴里到底念得是什么。但是,咒语念完,那白纸状的符刀竟然在大熊手中突然变硬了起来,拿手一触碰,却发现刀刃锋利无比,似乎还闪着耀眼的光芒。
大熊赶忙举起了符刀,就要往银鼎壁刺去。
王小牧一惊,慌忙拉住了大熊的手,说:此丹炉乃礼仙银鼎童子原魂所化,你这样划下去,岂不是等于把他给彻底废了?
大熊挣扎开王小牧的手,捂住胸口咳嗦了两声,说:都这个时候,哪管得了这么多,你还能想出其它逃命的办法吗?
王小牧听大熊这样说,暗忖,眼下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要捡回两人的小命,只能期待吴叔公藏在锦囊里这把符刀了,至于礼仙银鼎童子的原魂将会如何,倒还真管不了那么多。想到此,抓住大熊的手顿时一松。
大熊一下挣脱开来,骂了句:你就是个榆木脑袋!然后,举起手中的符刀,大喝了一声:破!
那符刀竟然如切白嫩豆腐一般,“噗”地一声就刺进了银鼎壁里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