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风水怪盗-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小牧心想:这蛤蟆子虽然日常胡混不堪,未想到还有些许孝心。

    大熊却问:啥叫雷劈之礼?

    杨二狗笑了笑,打趣道:啥叫雷劈之礼?比如说,叔公跪在你面前,给你不断磕头,这是大不敬之罪,老百姓的话就是说要遭雷劈,你这就叫受了雷劈之礼。

    大熊听杨二狗拿师傅来比喻,不高兴起来,说:休要胡扯,快说后面怎么了?

    王小牧也问道:那妖物寿没做成,岂肯散罢甘休?

    杨二狗说:这位师傅说的没错。于是又开始讲了下去。

    众人把黄一吹拖了回家,天已经亮了,也不敢将昨夜的事讲与黄一吹老婆听,只骗她说黄一吹喝醉了,尔后纷纷作鸟兽散。不少人回家后少不了去庙观里求了平安符、辟邪咒来穿戴。黄一吹这一睡就是几天。

    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何况在山上还死了几个人,虽然彼时恰逢乱世,也没有什么人来追查,但这么大的事一出,十里八村早就传了个遍。黄一吹婆娘一直见不到自己儿子,老公又在这昏睡,惶惶不可终日起来。

    第四天,黄一吹总算起来了,他婆娘一把将他拽住,问他儿子到底去哪了?黄一吹这几日竟做恶梦,但那晚的事却记得尤为清晰,又不好怎么回答自己婆娘,只好对她说:他整日在外胡混,十天半个月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我哪知道他到哪胡混去了?!

    黄一吹婆娘听了,却“哇”地一声哭起来,说:你就是在撒谎,人家说儿子被妖物迷了,变成个女人睡棺材里去了!

    黄一吹听了,烦躁起来,骂道:哭,哭有个球用,哭能把他哭回来。未想到,这句话刚一说完,门外却传来了敲门声,一个声音在说:娘,快开门,我回来了。

    三十四、百年冤尸

    黄一吹听了,全身毛孔都张了开了。

    这蛤蟆子看来已经不是自己原来的儿子了,实足是一个被妖魔附体的鬼怪,可害了不少村民,此番回来,还不要把自己跟婆娘给祸祸了?想到此,黄一吹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顺手从墙角拿起把镰刀,径直就往门口走去。这时门“吱呀”一声开了,蛤蟆子一脸嬉笑地站在夫妇俩面前。

    黄一吹知道眼前这人已再不是那吊儿郎当的儿子,当下狠了狠心,一咬牙,拿起镰刀直直地就往蛤蟆子的头劈将过去。镰刀劈到半空中,却瞬间停住了,原来自己婆娘正泪眼婆娑地抓住了他的手。

    那蛤蟆子此刻却“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说:爹,我就是在外多胡混了几天,你缘何发如此大脾气,要杀了我?!

    黄一吹看这蛤蟆子的声音形态,却又完全是自己儿子原来的摸样,见他跪在地上可怜兮兮,再也狠不下心来,慢慢地把那拿镰刀的手垂了下去,长长地叹了口气,狠狠问道:你这几日做什么去了?

    蛤蟆子辩解道:还能做什么,你带我去给人家闹白,我多喝了两口,睡了过去,一觉醒来,你们也不管我,全部都走了,我在外面玩了两天,这不是回来了吗。说完这话,蛤蟆子转头又对黄一吹的婆娘说:娘,我肚子饿得紧,赶紧给我下两碗面条。

    要说“妇人之仁”这话可谓天下通用,那婆娘见自己儿子回来了,早就把先前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赶忙跑到厨房忙活起来。黄一吹见蛤蟆子此刻摸样清爽、中气十足,当真迷惑不已,这又是咋个回事嘛?!黄一吹想了一想,一脚踏出门去,急匆匆地出外寻找道士了。
………………………………

第十一章 棺材钉

    话说黑心老道遇见讨了口封的柳仙,欲将其捉来驯服,好为己发财所用。于是偷偷地跟在柳仙后面,等到了一个风雨雷电交加的夜晚,柳仙正欲乘机渡劫,老道等了个上佳时机,手中打出了“天雷咒”,直接将巨蟒击落在了河中。

    老道见施术成功,心中无比高兴,冒着大雨朝河中奔去。

    而那巨蟒被挨了一下,身子感到无比疼痛,但脑子却还清醒,知道自己是被人算计了。在河中挣扎的时刻,看到雨中跑过来一个廋骨嶙峋的老道士,一下就明白了,正是这老道士陷害了自己,如果落在这老道士手中,不死也得脱层皮。于是,用劲全身的力气朝河底下钻去,欲图快点逃离。

    那老道见巨蟒往河底钻,倒也不着急,心说你这畜生受了我“天雷咒”,谅你也逃不到哪里去。老道站在河中,从怀中摸出了七根长长的铁钉来。

    这七根铁钉可不是普通铁钉,全是老道从老墓里撬出来的“棺材钉”。所谓“棺材钉”,是指有人故去,亲人吊唁仪式举行完毕之后,就要对死者进行入殓仪式,将死者尸体、殉葬物品放进棺材后,接着要钉棺盖,一般要用七根钉子。钉棺盖的人还不是一般人,一般由死者的长子或者长孙在道士的带领下,先钉左上角的钉子,谓之“钉头钉”,尔后,由入殓道士边念“盖馆封钉咒”边钉完剩下其余六根钉子。

    “盖馆封钉咒”分地域不同,咒词也不尽相同,岭南地区道士封馆念咒也颇有意思,这里,跟各位读者稍微讲一下。长子或长孙钉完头钉后,入殓道士将死者刚死之时就已经做好的米饭、煎豆腐等食物用簸箕放在棺材盖的左上角,喊声:吃久长饭喽。

    于是,死者家中的男丁(女丁是没有资格吃的),由大到下,排着队开始吃,其实所谓吃,也就是用嘴巴吧唧一点,表示一下。那米饭、煎豆腐不搁油盐,哪有什么味道?更何况,这些东西在死者死时就已经做好,到入殓时,短则搁了四五天,长则搁了半个月,碰到天气热,都长霉了,吃起来都恶心。但又不能不吃,此饭吃了寓意着日后饭餐不愁,不会挨饿。

    吃完“久长饭”之后,道士就开始念起了“盖馆封钉咒”,那咒语念道:手持金斧来封钉,东西南北四房名。一钉添丁钱财进,二钉旺运永不停,三钉三羊开泰运,四钉全家享太平,五钉老少康乐享,六钉金星饶屋循,七钉得道成仙形。一路平安喽!

    最后一钉,入殓道士会放上一道符咒,以图在上山封土途中辟邪。所以,这七枚棺材钉,民间称之为“镇钉”,又俗称“子孙钉”,寓意能让后代子孙兴旺发达,所谓“添丁进口”,也有这个缘由在里面。

    棺材钉虽然在民间寓意里是“子孙钉”,但在道家手中,却是实实在在充满邪气的厉害物事,棺材钉被封上阴毒的符法之后,阴性尤其剧烈。有些害人的道士,把死者的棺材钉给撬了,封上符咒,会造成死者后人宅运、家运破败,所以,有人又称被封了符咒的棺材钉为“绝户钉”。但如果棺材钉被法力高深的道士、和尚用来开光,则是很好的镇宅佑体的利器,所有,南方很多人用开过光的棺材钉打成小铜手镯,给小孩子戴。任何东西都是如此,用得好,则是好东西,用得不好,则害人害己。

    那老道手中拿的棺材钉,可是有点年头了,且经过符法阴封。老道见巨蟒沉入河中,拿起棺材钉就朝河中抛去,别看这简单的七根钉子,在巨蟒看来,却好比七把从天而降的锋利无比的巨剑,泛着巨大的金光,团团地将其围困了起来。

    巨蟒身上血流不止,如今又被棺材钉给团团困住,死命地挣扎不出,身体慢慢虚弱下来,最后蠕动了几下,逐渐地往河底下沉。

    老道欣喜不已,心说这畜生现在是逃不了了。于是,开心地在河里唱起了歌谣,那歌谣唱道:伏羲赐吾先天卦,文王后天护吾身。四大天将前引路,八大金刚后面跟。头上毫光千万丈,身披彩霞四方行。天地逍遥太自在,稍嫌日子过太快。哎呦喂,过太快来过太快!

    也合该那巨蟒命不该绝,由于刚刚巨蟒渡劫时,已引发天雷感应,那天雷受到巨蟒气息感应,以为巨蟒还在渡劫,一阵裂天的光芒猛然划过,直直地朝河中击去,未想到,这一击,却并未击到沉在河底的巨蟒,倒是击中了七根棺材钉当中的一根。那棺材钉再厉害,也抵不过雷霆万钧之势,瞬间被烧成了灰。

    那巨蟒本以为获救无望,此刻却见挡在眼前的一根棺材钉的光芒忽然消失,不由地精神一震,使劲最后的力气,奋力地朝那缺口冲去。老道本来正自得意地唱歌,哪能想到竟然会发生此等事,当下一惊,暗叫声糟糕,匆匆地朝河中跑去。那巨蟒怎么会放过如此逃生的大好良机,不顾身上的伤,疯狂地朝岸上游去,不出一会儿,就上了岸,直直地溜走。

    那老道也从河水中出来,追着巨蟒而去。

    老道毕竟是外来之人,对娄底的地形根本没有巨蟒熟悉,七钻八钻,果然被巨蟒逃了。老道只好运起法来,闻着巨蟒身上的气息来寻找。原本气息还很浓,但找来找去,那巨蟒的气息却突然一下中断了。外面一直下着暴雨,老道无法,见今晚追不到,只得先回住所去了,心思反正这畜生受了伤,逃不远,明日再来寻找也不迟。

    原来,那巨蟒逃出来后,径直地溜到了李高里家中,马上叫李高里去河塘里掏了淤泥,将门窗上的缝隙给全部糊住了。那河塘甚是肮脏,平日里小孩粪便、女人月污,甚至死的鸡鸭猪之类的尸体,全部抛到河塘里,因此,塘底的淤泥,可谓乱七八糟,什么气息都有。李高里家中门窗被封上河塘里的淤泥后,阻挡了巨蟒身上散发的气息,那老道自然找不到。

    尔后,巨蟒又吐出自己修炼多年的体丹,和着老鼠、蟑螂粪便燃烧起来,通过这些食五谷东西的粪便燃烧出来的烟,替换自己体内被天雷符打进的符气,又将烧成黑疙瘩的体丹给李高里吃了,诱发李高里体内血液里带出的男人的精血气,来疏通自己被阻塞的血脉。总算堪堪保住了一条命,但渡劫失败,多年修为却一下变废。李高里其实也没什么损失,就是流失了点血液,但李高里自己却不知道,以为是吃了什么毒物。

    李高里听柳仙讲完这些事,惊得张大了嘴巴,说道:竟然有这等事!俗话说,宁栽花,莫栽刺,这老道当真是黑了心!

    柳仙讲完,却“噗呲、噗呲”地流起泪来,说:我多年苦修,却被他一朝损毁,此仇不报,我有何脸面存于天地,再者,这臭道士必然还会寻我来做傀儡,现在的情况,不是我死就是他死,没有余地了。

    李高里说道:你法力尽失,如何能斗得过他?

    柳仙说道:所以我要请你帮忙,杀了他。

    李高里见这柳仙还是要自己去杀人,忙说:这老道存在世间本是害人之物,除去他倒还真算是替天行道,但您真找错人了,我可是连一只鸡都不敢杀。

    柳仙知道李高里根本不愿意帮自己,只好恐吓他道:你吃了我的体丹,中了巨毒,解药只有我知道,你不杀了他,就别想得到解药,也一样必死。

    李高里听了,吓得面如土色,骂道:你也不是好东西,我好意应你口封,后又救你性命,你竟然如此害我!

    柳仙冷哼了一声,说道:多说无用,你到底愿不愿意?

    李高里内心无比痛苦,暗叫真是命苦,凭白无故碰到这档子事,正不知道如何是好,却听到门外的敲门声,那声音问道:李兄在否?李兄在否?
………………………………

第十二章 阴兵墓

    多年以前,我家还是个书香世家。。しw0。祖上最厉害的做过知州,七品以上的官员更是不胜枚举。

    传至我太祖父一辈,家道却日渐衰落。太祖父十八岁考中了秀才,但此后却霉运不断,不是因病因事错过考试时间,就是答题释义对不上主考官胃口,屡考不第。

    太祖父年纪渐长后,便把所有希望寄托在祖父身上,自己选择在乡间私塾教书终老一生。

    到了祖父却更是不济,祖父本人无“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终日喜欢与香草药物为伍,虽未正式拜谁为师,但凭着其天资聪颖,十来岁倒是出落的一身看病治人的好本事,诸多民间医生看不好的病,被祖父瞧过后,施以医治,药到病除。

    祖父十五岁那年,不堪太祖父要求科考的责辱,愤而离家出走。几年后,祖父留着一把大胡子回到乡间,除了医术更为精湛外,更添得一手驱魔辟邪的本事,从此名震乡里,人称“王大胡子”。

    关于祖父离家出走那几年的故事,无人知晓,只知道他大约是去了赣粤交际的南岭,拜了一孙姓道士为师。

    老家地处偏僻乡村,民间妖魔鬼怪故事流传甚多,现在看来,有些是愚昧所致,但有些却至今也无法解释。

    祖父治病救人和驱魔辟邪的功夫,我所知道的有几例。

    一例是邻村一平日活蹦乱跳的两岁小孩,忽然之间不吃不喝,尽是呕吐些黄水,黄水还泛着死尸味,瞧过许多医生均不见好转。

    小孩父亲属中年得子,眼见小孩成天呕吐,日渐消瘦,心疼得不行。听人说邻村的王大胡子治奇症有些本事,一天晚上,急匆匆摸黑抱到我家来,恳请祖父医治。

    祖父细看后,问小孩父亲最近是否有孕妇摸过这小孩。

    小孩父亲回忆起前不久一远房女乡亲路过讨水喝时,这女子感觉小娃娃乖得很,曾跟小孩一起耍了一会儿,看那样子,这女子腹部隆起,势必怀有身孕。

    祖父说,这必是阴胎换子之故。那妇人怀孕时肯定过一坟场,被一咒怨极深的枉死小鬼缠体,如今借你小娃来还魂来着。

    小孩父亲一听,大骂道,日你先人哦,借我家娃来还魂,太没道德了。当即恳请祖父救这小娃。

    祖父说道莫急,我且叫它有来无回,魂飞魄散。

    于是叫家人在屋前遍撒石灰,屋堂中间摆了一祭台,上面放祭一死公鸡头,下面摆一盆水,水中放一鸡蛋。

    摆完这些祭品,祖父嘴巴嘟囔开始念了起来,不到一盏茶功夫,却见微风轻飘,窗台稍曳,屋前平整的石灰面上缓慢地显现出一对东西,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对小脚印,步履轻缓地朝祭台走来。

    此时,小孩父亲吓得浑身哆嗦,但嘴巴兀自喋喋不休地骂,真来了,真来了,日你先人哦。

    眼看脚印就要上得祭台,祖父桃木剑一指,死公鸡头忽然“呱”一声张开嘴巴,原本闭着的眼睛突然怒目圆睁,嘴巴却朝脚印狠狠地啄了过去,啄完后,在地上奋力地扑棱一会,就不动了。

    此刻那对小脚印也消失不见了,只见原本毫无动静的盆中鸡蛋却在水中忽上忽下起浮沉来。

    祖父见状,喊声“受死!”,举起剑猛地砍向鸡蛋,“噗”地一声,鸡蛋裂开,奇迹一般,生鸡蛋却慢慢流出许多鲜血,布满了整个脸盆。

    待鲜血流尽,祖父把剑收起,对小孩父亲说,好了,那妇人腹中阴胎已破,即将流产,不日你娃便可痊愈。

    小孩父亲感激地向祖父磕了数个响头,才抱着娃回去。不出几日,果然如祖父所言,那小孩又恢复了原有活波可爱的模样。

    另一件事,现在想起来也颇为有趣。

    老家农村的妇女大多勤劳能干,却又大大咧咧,说话不像城里人那么文明,口中也经常带着脏字,本村一妇人便因此吃了个大亏。

    话说有一日,这妇人天刚蒙蒙亮就起床扫晒谷坪。

    正扫期间,却隐约看见河对岸凭空多出两块几十米高的巨型石块,并且在缓慢移动,两石块中间弥漫着团雾,仿若有一个巨人在空中挑担,将这两石块挑走一般。

    妇人惊讶之余,大喊道:亲娘哎,哪个死鬼恁大力气,挑着大石头赶死去呦!话刚刚说完,那两石块却兀自不动,“轰”地一声从空中掉落,停在原地了。

    此刻空中却莫名其妙地吹来了一阵大风,大风扫脸而过,硬生生把这妇人的嘴巴给吹歪了,无论这妇人怎么撇嘴,却再也恢复不了原状。

    妇人无法,只得歪着嘴流着哈喇子来求助祖父,并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同祖父讲了。

    祖父听完,骂道:你这不长眼的东西,这是仙人挑担去堵上游发大水河堤的窟窿眼,你却嘴贱去挑破,没吹歪你这棵糊涂头,算是祖师爷开恩了!

    妇人吓极,忙问祖父该如何破解。

    祖父告诉她,你需耗尽家财,去两块巨石落脚处修座道观,道观修好后,向道观磕九九八十一个响头,每磕一个响头,虔诚地喊一句:爷爷我错了,您收了神通吧。磕完头再来找我。

    妇人果真将家中钱物变卖了个精光,去那两石头落脚的旁边修了个道观,并按祖父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将头磕完了。

    回来后,妇人歪着嘴巴哭着对祖父说:大胡子,您看我头都磕出了血,祖师爷咋还不开恩呢?

    祖父不说话,冷不丁地狠狠扇了这妇人一巴掌,边扇边说:弟子代祖师爷教训你个不长眼的家伙!没想到,巴掌过后,妇人嘴巴竟然合拢了。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催之”。王大胡子名声威震乡里,却给全家招来了一场祸事。

    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也就是我们说的慈禧太后,生了重病,众太医束手无策。也合该祖父走霉运,老家邻县有一人在京城做太医,他听闻祖父医术惊奇,无病不除,便推荐祖父进京给太后瞧病。

    消息传到祖父耳朵,祖父吓得全身发软,自知此去凶多吉少,弄不好丢了自己性命还不止,倒是要连累家人。

    父亲安慰祖父,给太后看病到也不失是个机会,瞧好了可光宗耀祖,重塑王家辉煌也未可知。

    祖父大骂父亲,你懂个屁,太后得病能不能治好尚且不论,治好了,岂不是要强行把我留下专给这帝王家瞧病。所谓伴君如伴虎,但凡有个小失误,势必客死京城,难以落叶归根,我走后,你带领全家离开此地,隐姓埋名躲起来。

    没几天,祖父收拾完行当,悄悄拉我到一旁,说:太后已是七十四岁高龄,近年来革命党闹翻天,红毛洋鬼到处窜,估计太后心焦力竭,大限之日不远,爷爷十有*是回不来了。你父亲性格急功近利,自小不为我喜欢。你虽年幼,但天资聪敏,悟性较佳,爷爷很是宽慰,我一生行医,又学术于岭南王氏,对治病救人自有独特理解,全在这羊皮包裹里,你且拿去,有兴趣就学,若无兴趣,附赠有缘之人即可,但不得丢失,切记。

    当年我才八岁,只顾流泪扯着爷爷那长长的胡子,叫他别走。至于他老人家说的话,也只是一知半解,他给我的羊皮包裹,后面也不知被我随意丢弃在哪个角落。

    正如爷爷所言,他走后再也没有回来。

    听说爷爷给慈禧太后的病出了一方,但该方子需要茅房陈年旧疴作为药引。太后震怒,认为是大不敬之罪,连同邻县举荐的太医一并处斩,并派官府要将我家全投牢役。

    幸好父亲按照爷爷嘱咐,一早远远的搬家离乡,隐姓埋名起来,才免受了一场灾难。

    当年冬天,慈禧太后去世,本以为至此可过上太平踏实的日子,但是突发的一场大水,将我们新家冲得一干而净,父母亲人至此失散,独我抢回来家里一榉木箱子。

    二、夜拜真君观

    爷爷给我取名王小牧,具体是啥涵义,也没人跟我解释过。

    可惜我出生时太祖父已然逝世,不然以太祖父自以为傲的肚中墨水,祖父给我取这名字必然被骂个狗血淋头。

    但在农村,能取出登堂入室的大名,已然非常不错。我小时候的玩伴,大多叫些诸如猪古、瘌痢头、告化佬、烂卵鬼之类的名字,现在想来,也甚是可笑。

    后面我遭遇的一些故事,颇为离奇怪诞,为叙说方便,我姑且用“王小牧”这第三人称。

    前面说到,王小牧家里遭遇变故,父母亲人至此失散,众多邻里乡亲死得死,伤得伤,失踪的失踪,独他抢回来一个榉木箱子。王小牧对着残破不堪的家,伴着萧瑟的妖风,在家门口痛哭了一场。

    人在任何时候,总是有求生的*。

    王小牧人虽小,但总归没亲眼看到亲人的尸体,更没有就此死去的念头,只得开始边流浪边寻找失散的亲人。

    王小牧一十来岁小娃,手无缚鸡之力,干不得重活,只好做些给东家割稻子、西家看仓库这类勾当,有活干且主家方便时,住在主事家里,没活干时,就找些破庙观来住。

    榉木箱子被王小牧打开后,里面除了些许旧衣物,竟然还留着他爷爷当年给他的羊皮包裹,打开一看,却是一本线装的书。

    在家庭的熏陶下,王小牧倒是识得许多字,这本书没有书名,但里头却分上、下两篇,全是蝇头小楷写成,上篇是《医术本辑》,下篇是《方术小论》。

    王小牧对医术不大感冒,倒是对下篇的《方术小论》充满了兴趣。

    这下册集子又分为“本术驱妖、御灵降魔、邀仙涤世”三个章节,每个章节环环相扣,逐相进阶,到得第三章“邀仙涤世”部分,对他来说,完全就成了天书了。

    晚上无事,王小牧拿出爷爷留下的书来研读,时间久了,倒也囫囵学到个二三成本事。

    在破庙观居住,王小牧最担心的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