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情仇-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绍紧皱眉头,神情凝重的看了他们一眼后,就转过身,自顾自的,向众位诸侯下达了,进攻汜水关的命令。
而这前去攻打,汜水关的士兵们中,在袁绍特意的安排下,是绝对不会有,河内士兵,出现在其中的。
被袁绍赶出了营房后,刘烨没有丝毫停留的,就来到了张邈所在的阵营中。看着正在集结的,睡眼朦胧,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刘烨明白,袁绍在他离开后,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这个袁绍,是怎么回事,就算跟我有仇,也不应该,拿无辜士兵的生命,开玩笑啊,讨伐军中,明明有体力充沛的士兵,他却反其道而行,让这些疲兵去进攻,真不知道,他这样的人,是怎么当上盟主的,不行,我得去找元直,告知他,关于袁绍的决定”。
经过多番打听,刘烨在张邈的营房中,找到了,正聚精会神,看着地图的徐庶。
“元直,可算是找到了你了,我有一件事情,想不明白,你帮我分析一下。。。”。
随后,刘烨就把关羽,温酒斩华雄,还有在袁绍,营房中,发生的,所有的事情,都转告给了徐庶。
最后,他还说出了自己心中,对于袁绍,做出反常举动的疑惑,希望徐庶可以帮着分析一下。
“主公,袁绍之所以,把你赶出来,属下认为,这是掩耳盗铃之举,主公一定是无意中,说出了袁绍,最不想听到,但又害怕别人知道的事情”。
通过刘烨的口述,徐庶认认真真的,在脑海中,回想了一遍后,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我没有说什么啊,我就是提议,让那些以逸待劳的士兵,去攻打汜水关而已,难道是。。。”。
回想着刚才,在营房中,自己的言论,结合之后,袁绍反常的举动,刘烨的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
“主公想的没错,那些士兵,都是袁绍,还有早已驻扎在河内的诸侯的,我虽然现在,还不清楚袁绍到底是因为什么,而保全自己的实力”。
“不过,我想,他一定是早已跟河内的,其他诸侯,商议好了一些不可告人的阴谋,而这一次,讨伐董卓的举措,我担心,可能是袁绍阴谋中的一部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恐怕,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些堤防措施了”。
徐庶在刘烨,还没有说出答案的时候,他就接过话茬,向刘烨做了分析,并且,最后,他还建议刘烨,现在开始就,堤防袁绍。
“不好,元直,快快跟我一起,去阻止士兵们的集结,刚才,我进来时,袁绍已经下令,让那些疲兵去进攻汜水关了,我们就那么点人马,要是全都参与了战斗,恐怕,就算得知了袁绍的阴谋,我们也无力去阻止了”。
说完,刘烨不等徐庶反应,就赶紧拉着他,一起冲出了营房,想要去阻止自己士兵的集结。
………………………………
第八十章 首战告捷
第八十章首战告捷
拉着徐庶一路疾跑,终于,刘烨在将士们,出发之前,赶到了他们的面前,要求,他们就地解散。
对于刘烨的要求,四万名集结,在一起的士兵们,面面相视,他们不知道刘烨,为什么要解散他们,毕竟,他们所得到的命令,是进攻汜水关。
不过,在这之后,还是有两万的士兵,走到了刘烨的身后,站立着,等候着刘烨的命令。(曹操现在已经,成为了讨伐军中的一方诸侯,所以,他的两万士兵,已经不在这范围内了)。
而这两万士兵,刘烨发现,都是他,从蓟县中所带出来的,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部下。
“将军,请问,这是我家主公,所下达的命令吗”。
剩余两万个,属于张邈的士兵们,都跟刘烨见过面,他们想来,这或许是张邈,让他传达的命令,所以,一个军中副将,上前向刘烨提出了疑惑。
(士兵的驻扎营地,是跟将领们的驻扎地,分开的,都是由军中副将负责管理,所以,现在属于刘烨的部将们,并没有出现在这里,只有战斗开始的时候,将领们,才会前来带领士兵出战,也算是主公们,对自己手下武将的约束吧)。
“不是,这是我临时做的决定,我也还没来得及,去向张邈伯父做出汇报,总之,你们先不要跟着大部队出发吧,我现在就去找张邈伯父,汇报此事,你们原地休息吧”。
说完,刘烨不等张邈士兵,做出反应,再让自己的士兵,原地休息后,他又拉着徐庶,火急火燎的,来到了袁绍的营房中,想要找张邈,告知,他先前跟徐庶的猜测。
现在袁绍的营房中,除了张邈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人存在,而其他的诸侯,已经全都跟着袁绍,前去汜水关前,指挥战斗。
“伯父,太好了,你还在这里,刚才,我还担心,没有机会,跟你说出我的猜测呢”。
再来时的路上,刘烨因为担心,张邈会跟袁绍在一起,故而,他跟徐庶一起,想出了很多,让他能够跟张邈,单独在一起说话的借口,不过,现在看来,是不需要了。
“我是被本初差遣过来,拿取军令的,刚才我们走的匆忙,本初忘记拿了,要是没有这军令,他可无法下令全军,对了,刘烨,你是不是又想到什么,快跟我说说”。
有介于前几次刘烨的猜测,大部分都对应上了,所以,现在张邈一听,刘烨又有了猜测之后,他赶紧问道。
刘烨闻言,跟一旁的徐庶,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后,他就把,再被袁绍赶出营房后,前去跟徐庶,所商议的结果,告知了张邈。
“这不可能,刘烨,你想多了吧,就算本初先前,不听我跟曹操的求情,把你赶出营房的行为,有些反常,但也不能就此断定,他有着不可告人的阴谋啊”。
对于刘烨猜测袁绍,可能有阴谋的事情,张邈当初就被否决了,别人或许不了解袁绍,但是,身为袁绍好友的他,可是太过于了解袁绍的为人了,他认为,哪怕袁绍真有什么阴谋,也不会,有这样的胆量去实施的。
见张邈如此坚决的否定了自己,刘烨跟徐庶两人,相视苦笑后,先后向张邈,继续劝说着。
只不过,这件事情,是他们两人的猜测出来的,并没有真凭实据,所以,在劝说了好一会儿,张邈依然没有相信他们。
不过,对于刘烨所说的,堤防袁绍,这件事情,张邈倒是经过沉思后,就同意了下来。
“我虽然不相信本初,会有什么阴谋,不过,他先前的行为,倒也,确实有些掩耳盗铃的意味,况且,堤防他,对我而言,也没有什么坏处,好了,我们出去吧,本初,还在那等我送去军令呢”。
虽然成功没有说动张邈,相信自己的猜测,不过,既然能够让张邈,开始堤防起袁绍,刘烨认为,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对了,伯父,我过来之前,把陈留的事情,全都解散了,他们一个个疲惫不堪的模样,实在很难去跟董卓军的士兵对抗啊,况且,既然我们已经决定了,堤防袁绍,那为自己保留下一些实力,也是无可厚非的”。
看着手拿军令,快要离开营房的张邈,刘烨想起,来之前所做的安排,赶紧追上张邈,汇报道。
“哎。。。算了,现在战斗都已经快要开始了,就算在把他们集结在一起,也来不及参加战斗了,就让他们在营地里休息,为以后的战斗,做准备吧,只是,本初那边,我却不好交差了,走吧。。。”。
尽管张邈此刻,很想埋怨,刘烨的肆意妄为,不过,他转念一想,又觉得刘烨的言论,有些道理,所以,无奈的叹了口气后,就带着刘烨还有徐庶,一起走出了营房,来到了营寨外,跟袁绍,还有其他的诸侯,会合在了一起。
袁绍从张邈的手中,接过军令后,他看着眼前,在他的命令下,集结在一起的,来自于各方诸侯的将士们。他高举着军令,简单的向他们下达了出战的命令。
将士们得令后,在自己将军,还有诸侯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气势如虹的,朝着汜水关走去。
汜水关现在的守将,原属于华雄的副将――杨定,望着如潮水般,向汜水关涌来的讨伐军们,他赶紧,命令士兵在城门口,放置土石沙袋,以防止讨伐军用圆木破城。
同时,他还叫来了汜水关的主簿,让他赶紧书写一份信件,送往洛阳,告知董卓,在汜水关发生的一切事情,做完这些后,他回到了城楼之上,准备指挥战斗。
“咦,孟卓,你怎么还在这里,难道,你不用去,指挥手下将士战斗吗?”。
袁绍看着在众位诸侯的带领下,已经兵临城下的讨伐军将士,他的嘴角不禁,浮现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喜色。
可正当他,转过身想跟自己的弟弟――袁术,商量攻占汜水关之后的相关事宜时。
却见到张邈,刘烨还有另外一个,自己并不认识的儒士,站在自己的身边,好奇之下,他询问道。
张邈闻言,跟刘烨还有徐庶,交换了一下眼神后,他抱拳向袁绍告罪“盟主,并不是我不想,派出士兵,去战斗,而是出发前,我突然得到手下来报,说是,我手下的将士们,有大部分人,感染了风寒,我担心他们,会传染给其他诸侯的士兵,所以,就遣散了他们,并没有让他们加入战斗”。
张邈这不是借口的借口,让袁绍不禁,紧皱起了眉头,而正当他,想出言,询问张邈,为什么不派兵出战的,真实原因的时候,却被一旁的袁术出言打断了。
“大哥,快看,我们跟董卓军士兵,交战了”。
袁绍闻言,顺着袁术手指的方向,见到,讨伐军的将士们,已经兵临城下,开始搭建云梯,准备攻城了。
见袁绍没有继续询问下去,而是转移了视线,张邈跟刘烨还有徐庶对视一眼后,顿时松了口气,随后,他们也跟着袁绍一起,关注着战场上的变化。
讨伐军的将士们,刚刚一来到汜水关的城下,打算设置云梯攻城时,就遭到了城墙之上,来自于董卓军弓箭手的猛烈打击。
毫无防备的他们,顿时有不少的士兵,死在了董卓军的弓箭之下,不过,好在紧随其后的盾牌手,为他们抵挡住了,来自于头顶上的威胁,使得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安放着云梯。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我们必须要让弓箭手还击才行”。
骑在战马之上,聚集在士兵,后方的诸侯们,见到这样的场景后,长沙太守,孙坚提议道。
而他的这一命令,很快,就被实施了下去,有了弓箭手的帮助,参与为攻城的士兵们,压力顿时小了不少,他们嘴里咬着砍刀,顺着设置好的云梯,爬了上去。
不过,他们刚爬到一半的时候,却见到,城墙之上,有董卓军的士兵,正往下扔着石块,滚木。
已经身在半空中的他们,没有可以躲避的地方,只能硬着头皮,想用后背,去抵挡,可是人的力量,又怎么能跟石块,下落的力量相比,所以,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继续派兵上去,想要攻下城墙,只能用人去堆了,另外,弓箭手,加强打击的力度,尽量做到,让城墙上的董卓军,无法抬起头”。
曹操紧皱着眉头,注意着战场上的变化,当他见到,董卓军的士兵,开始往下扔石块,还有滚木之时。
曹操赶紧建议众位诸侯,继续派出自己的士兵,去参战,毕竟,攻城战中,比的就是双方人员的消耗。
讨伐军弓箭手的强力打击,再加上后续,不断有诸侯派出自己的士兵,上前加入战斗。
终于,讨伐军在付出了足足三万人的损失后,第一个讨伐军的士兵,登上了城墙,不过,迎接他的,却是来自于董卓军的刀枪。
尽管第一个登上城墙的士兵,被斩杀了,不过,紧随着他的,第二个,第三个讨伐军,也陆续的登上了城墙,他们坚守在云梯的旁边,哪怕不敌对方,也为自己的同伴,登上城墙,争得了时间。
随着汜水关城墙上的讨伐军士兵,越来越多,董卓军士兵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只不过,现在城墙上,已经出现了空缺。
他们想要重新,把讨伐军士兵,赶下城墙,已经是做不到了,所以,只能奋力的,挥舞着手中的武器,抵挡着讨伐军前进的脚步。
讨伐军的将士们,经过攀爬战斗,本就已经疲劳的他们,现在也没有多少的力气,去战斗了,所以,一时间,倒也被对方,压制住了攻势。
“不行,不能光靠士兵,他们本身就很疲惫,战力更是不够,让将领们,也都登上城墙吧”。
眼看着登上城墙的讨伐军,隐隐有被压制的驱使,曹操赶紧,又向众位诸侯,提出了另一个建议。
曹操的这两个决定,都是符合现在实际情况,所考虑的,所以,所有在场的诸侯,都没有反对,就纷纷派出了自己,手下的武将,去参战。
有了这群武将的加入,董卓军顿时压力大曾,这些无一不是,以一敌十,甚至是敌百的武将们,他们这些普通的士兵,又岂会是他们的对手。
所以,结果毫无疑问的,在众多武将的率领下,讨伐军的士兵们,尽管已经非常的疲劳,但还是成功的,把董卓军的士兵,赶下了城墙,取得了汜水关的第一道防线。
一直关注着战场变化的袁绍,见到讨伐军,势如破竹的,把董卓军赶下了城墙后,他兴奋的大笑了好几声后,便跟袁术,王匡还有鲍信一起,朝着汜水关的方向走去。
似乎,被胜利而冲昏头脑的他,已经完全忘记了,去质问张邈,为何不出兵的原因。
………………………………
第八十一章 进攻虎牢关
第八十一章进攻虎牢关
讨伐军的士兵们,在城墙之上,把董卓军的将士们,赶下了城墙后,便不做停留的,在各位武将的带领之下,继续追击着董卓军的士兵。
尽管,他们经过这一场战斗,已经很是疲惫了,不过,眼看着胜利在望,他们又怎么会,半途而废呢,所以,攻城之战,在此刻,已经演变了街头巷战了。
只不过,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董卓军的将士们,在退到城下后,非但没有放弃战斗,反而,在汜水关守将,杨定的带领之下,向他们发起了反驳。
本就疲劳,而且伤痕累累的他们,现在怎么可能,会是这些,精力充沛的董卓军士兵的对手。
尽管一直都在奋力的战斗,可力不从心的讨伐军将士们,还是不断的死在董卓军的反扑之下。
好在,还有数十位,以一敌十的武将,在守护着他们,这才暂时,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境地。
只不过,来自于后方的援军,要是还不到来的话,不仅是他们,恐怕就连这些武将,也都要全都交代这里了。
刘烨,徐庶还有张邈,跟随着袁绍,袁术两人,来到汜水关前,跟诸侯们会合后。
却听到,诸侯们之间,竟然发生了争吵,在好奇心的作用下,袁绍出言问询,众位诸侯,争吵的原因。
“大家是怎么回事,我们首战告捷,应该开心才是,为何还会发生争吵呢”。
“盟主,我们的将士,在前方追击着董卓军的士兵,可他们却不愿意,再派出援军援助他们,还说,那些去追击的士兵,已经足够对付败退的董卓军了”。
“可他们也不想想,光靠着去追击的一万士兵,就能占领下整个汜水关吗,难道董卓军,就不会反抗吗,还望盟主,能够及时出兵,如果晚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曹操见到袁绍到来后,他赶紧把事情的经过,告知了袁绍,并且,希望袁绍,能够及时的派出援军,去救那些追击董卓军的将士们,而他的这一番话,也得到了孙坚,还有刘备的赞同。
“是啊,盟主,追击董卓军的将士,还有武将们,要是没能得到,及时的援助,恐怕,凶多吉少啊‘。
“那快派兵去救援啊,还愣着干什么,难不成,还想让我,亲自去救助他们?”。
袁绍闻言,心中不由的涌出了一股怒气,他对于这些诸侯,现在的做法,实在太过于气愤了。
虽说,他很想通过战斗,让众位诸侯损失一些战力,使他的阴谋,可以更好的实施,但是,让他眼看着,为自己奋战的士兵们,被敌人围困着,而无动于衷,袁绍自问做不到如此。
有了袁绍的命令,众位诸侯,相视了一眼后,就安排着手下士兵,继续出战汜水关。
这些援军的到来,使得快要处于奔溃边缘的,被董卓军,包围在汜水关,城门口的,几近绝望的讨伐军将士们,终于有了一丝希望。
只不过,面对着董卓军士兵的猛攻,仅剩下不到数百人的讨伐军士兵,还有守护在他们前方,拼尽全力,但却伤痕累累的武将们,他们实在很难想象,自己是否能够坚持到,援军冲开包围圈。
双方的战斗,依然持续着,讨伐军援军的出现,使得董卓军的士兵,不得不分出兵力,去牵制他们,为歼灭包围在,城门口的讨伐军,争取时间。
不过,面对着源源不断,出现在城墙上的,讨伐军的将士们,自觉没有,胜利希望的董卓军将士们,现在,一个个只是器械般的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完全没有了,继续战斗的勇气。
汜水关,现在唯一的守将――杨定,见到自己手下士兵,只是挥舞着武器,抵挡着讨伐军的进攻,而丝毫没有去跟对方拼命的意思。
他非但没有大声的呵斥他们,反而向他们表示了理解,毕竟,他自己也已经,对这场战斗,不抱什么希望。
除非,这时候有洛阳的军队,出现在汜水关前,他们还有一线的生机,只不过,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发生吗。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推移,汜水关内的,讨伐军的援军,也越聚越多。他们来到城内后,纷纷自发的朝着,被董卓军包围着的,讨伐军汇聚着。
而本就,毫无战斗情绪的,董卓军的士兵,面对着,气势如虹的,讨伐军援军的猛攻,他们被打得频频后退,根本无法抵挡讨伐军援军,前进的脚步。
终于,经过一番奋战,讨伐军的援军,冲开了包围圈,跟包围圈内,仅剩下,不少五十人的讨伐军将士,还有伤痕累累的武将们,会合在了一起。
杨定眼看着,冲破包围圈,跟围困着的讨伐军,会合在一起的援军,他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明白,这场战斗,到这里,已经算是结束了,再让士兵们,战斗下去,也不会改变结局了。
“大家都住手吧,再打下去,也没有必要了,我们投降了”。
随着杨定的叫喊,正在跟,讨伐军战斗的,董卓军的将士们,惊疑不定的面面相视,不过,随后,毫无斗志的他们,还是放下了手中的武器,跪在地上,向讨伐军表示了投降。
汜水关,董卓军投降的消息,通过士兵,传到在汜水关前,等候战斗情况的袁绍的耳朵里。
得知这一情况的袁绍,再大笑了数声后,在众位诸侯的陪同下,顺着云梯,爬上了汜水关的城墙,准备接受董卓军的投降。(汜水关的城门,现在还被堵着,他们只能通过云梯,才能进去汜水关)
来到城墙之上,眼看着城下,已经放下武器,在各位武将,还有讨伐军士兵安排下,围成一个圈,蹲在地上,等待着受降的,董卓军士兵们。
袁绍跟身旁的众位诸侯,相视一笑后,他率先走下了城墙,来到了,汜水关武将,杨定的身前。
“你叫什么名字”。
“败军之将,无颜通报姓名”。
“哈哈,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不用感到羞愧,这样吧,往后,你就加入我的帐下,为我效力吧”。
袁绍的心中,其实并没有想真的招募杨定,刚才的这番言论,不过,是他一时兴起而已。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杨定一听到他的招募后,竟然毫无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对此,袁绍只能无奈的接受了下来,毕竟,他总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出尔反尔吧。
至于那些投降过来的,足有十二万的董卓军士兵,袁绍丝毫没有理会,其他诸侯的反对,而是把他们,全都归纳到了,自己的帐下,成为了他的士兵。
至此,经过半天的战斗,讨伐军在付出了六万多人的代价后,终于是,彻底的打下了汜水关,为往后攻打洛阳,建立了据点。
时近黄昏,袁绍安排着,士兵搬开放置于城门口的石块,沙袋,并且命人,把所有在外的讨伐军,全部安置到汜水关后。
他在曹操,张邈还有刘烨,三人的陪同之下,来到了,放置讨伐军,伤兵的地方。
先前,他们得到了战后的统计情况,讨伐军这一战,竟然战死了六万人多人,其中受伤两万人中,有近一半,在往后的日子里,根本就无法继续参与战斗的,也就是说,这一场战斗,足足让讨伐军,减员了近七万的人员。
对此,袁绍跟其他的诸侯,商量了一下后,大家都觉得,完全有必要去慰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