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刘秀君临天下-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前赤眉在糟蹋长安的时候,邓禹没有听从刘秀要他立即拿下长安的饬令,而是固执己见,继续分兵攻打

    上郡诸县。同时,他又回师大要,征集补充兵员,收集积累粮食,养精蓄锐。

    说到这儿,我们似乎明白,刘秀要求邓禹立即拿下长安,至少是希望他快点摆平赤眉,以免这支疯狂的队

    伍老是糟蹋长安。而假如邓禹听从刘秀的命令,赤眉在长安至少不会那么放肆。

    当然,事情还不仅仅如此。

    邓禹的失误开始了。

    他把指挥中心从栒邑西迁到大要,留下积弩将军冯愔、车骑将军宗歆守卫栒邑。

    按说邓禹知人知事明察秋毫,以至于刘秀重用为首席智囊,他想问题、办事情应该是很稳当的。

    但这次,他对自己手下的这两员大将看走了眼。

    由于年代久远,我们无法知道邓禹留下这两员大将守卫后方是出于什么考虑,只知道这是明显的失策。

    冯愔、宗歆级别一样,都是大将军;特点也一样,都有很大的野心。

    不知是谁说过,潮水和野心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汹涌澎湃的。这句话用在这两个家伙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中国有句俗话说,一个槽里拴不了两匹烈马。另一句相同的俗话是,一个槽里拴不了两头叫驴。

    现在,这两个家伙就是这样的烈马或者叫驴。

    邓禹一走,冯、宗二人就争斗起来,目标很简单:这儿谁说了算。

    权力竟然如此诱人,使这两个将军大打出手,各率自己的兵马,要灭了同事。

    世道竟然如此混乱,使这两个无名之辈也蠢蠢欲动,拿出自己的性命一搏,想在英雄与狗熊的游戏中捞点

    儿好处。

    (二人争权相攻。)

    冯、宗二人不能算是好鸟儿,他们身为军人,没见在攻城拔寨、保民安邦上有什么表现,所能让人记得的

    ,只有这次窝里斗。

    这次窝里斗的后果,是冯愔将军杀了宗歆将军。

    一见后院起火,邓禹立即回军来扑。

    冯将军一不做二不休,率部抗击邓禹。他还打算好,击败自己的主帅邓禹,即向西边天水一带发展。

    谁知邓禹本来手握主力,竟然不能控制冯愔。

    邓禹知道这一下麻烦大了,无奈,只好如实报告刘秀。

    邓禹的使者匆匆跑到洛阳。

    刘秀听到报告,问使者:

    “冯愔目前最亲近、最信任的人是谁?”

    使者忙答道:

    “护军黄防。”

    刘秀才是真正的知人知事明察秋毫、洞若观火。

    他凭自己的了解,断定冯、黄必然不能合作太久,两人很快就会闹崩。

    权力可以使人疯狂,忠诚也能使人坚定。

    刘秀肯定地让使者回去报告邓禹:

    “下一步捉拿冯愔的人,必定是黄防。”

    (缚冯愔者,必黄防也。)

    与此同时,刘秀派尚书宗广带着符节前去招降黄防。

    这场窝里斗持续了一个多月,结局果然不出刘秀估计,黄防拿下冯愔,控制了随同冯愔造反的将士,押往

    洛阳认罪。

    (后月余,防果执愔,将其众归罪。)

    冯愔被送到了洛阳,见了刘秀,膝行叩首,反复谢罪,得到刘秀特赦,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对这场内斗有两点疑虑:

    一是凭邓禹的智慧和谋略,为什么要留下冯愔、宗歆两个级别一样的将军镇守后方?或者说为什么没有明

    确谁是管事的?谁是镇守后方的主要责任人?

    邓禹是真的不察下情,还是一时糊涂?

    二是冯愔杀了同事(宗歆)、抗击上级(邓禹),还想向西独立发展,其实已经是典型的谋反,为什么刘

    秀不给与严惩、反而要特赦他?

    刘秀是真的宽大为怀,还是有难言之隐?

    同样因为年代久远,我们不在现场,又缺乏资料,无法剖析真相。我们只知道,上面所述,均为事实。

    对了,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

    就在宗广完成使命返回洛阳的途中,原更始将领王匡、胡殷等人前来投降。

    在不久前更始王朝散伙时,这几个家伙投降了赤眉。

    由于赤眉与更始一样没有政治眼光,就象当年樊崇等赤眉高干投降更始没有被看得起一样,这几个家伙也

    没有被赤眉看得起。

    他妈的,你们更始干部也有今天!

    这时候的赤眉高层,已经是心态十分狂妄、行为十分暴虐,根本不把这几个更始老干部放在眼里,经常羞

    辱他们。

    王匡、胡殷等人非常郁闷。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现在看宗广代表刘秀来这儿出差,哥儿几个就偷偷找个机会,投降了他。

    这些日子哥儿们打打杀杀,实在太累,还是投降刘秀吧!

    这些日子接触了这么多人,还是刘秀厚道。当然,他还是熟人。

    宗广接受了这几个家伙的投降,就带着他们、押着冯愔返回洛阳。

    谁知这几个更始“劣币”打天下没本事,做人也很不堪。

    当宗尚书带着大家走到安邑时,王匡、胡殷哥儿几个又想反悔,密谋逃跑。宗尚书十分恼火,立即把他们

    都给斩了。

    (至安邑,道欲亡,广悉斩之。)

    可怜王匡等拎着脑袋出来混,当时和后世留下响当当的名字,却落得这样个死法。

    邓禹这边的窝里斗刚刚平息,就从洛阳传来对他增封晋爵的消息。

    刘秀并没有责怪他的抗命和用人失察导致窝里斗。为了表示犒劳和鼓励,刘秀专门派使者到长安前线宣布

    朝廷的命令:加封邓禹为梁侯,食4个县的赋税。

    这时候,赤眉已经被饿得从长安跑了,邓禹趁机率部进入长安。

    他把军队驻扎在长安城西南的昆明池,大摆宴席,犒劳三军,庆祝胜利。

    其实,小邓这是在自我表扬。

    因为赤眉并不是被他打跑的,而是人家自己饿跑的,跑的时候还气势汹汹、趾高气扬的。

    而小邓本人,至今还磨蹭着没有跟赤眉直接过招,为此还挨了刘秀一顿熊。

    不仅如此,他的部下窝里斗,大家都看到了,要不是刘秀出面,他能不能摆平还很难说。

    小邓确实是个人才,但他目前确实没有什么可以庆祝的。

    即使日前被老百姓夹道欢迎,他也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要努力啊!

    那我们宁愿相信小邓完全是为了鼓舞军心,同时提醒大家,别忘了前些日子的胜利、以及刘秀的信任。

    是的,假如不是刘秀的绝对信任,小邓即使功劳不小,也早因抗命和部下叛乱被撤职查办了。

    作为回报,他也始终对刘秀忠心耿耿。

    现在,小邓在长安刚安顿下来,首先做的,就是表达对刘秀和刘氏宗室的尊崇。

    对此,他是这样做的:

    首先,他率领将士们斋戒几天,为了拜祭刘汉祖宗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其次,他选了个黄道吉日,备足厚礼,大张旗鼓地率众到刘家高庙拜祭。

    小邓对刘氏的尊崇是真心的。

    拜祭完毕,他又安排人收集西汉11位皇帝的牌位,专门派遣使者护送到洛阳,交给刘秀安排。

    第三,这还不算,他还亲自巡查西汉刘氏帝王的墓地,核实之后,立即专门安排官吏和将士认真看守。

    邓禹在长安休整的时候,赤眉在今天陕西、甘肃交界的山区中陷入困境。

    他们严重缺乏给养,又遇到大雪,连饿带冻,人员伤亡大半。这还没完,就在他们向陇西(今甘肃东南部

    )转移的时候,又遭到隗嚣部将杨广的阻击。

    这时的老隗,对邓禹西征给与了大力协助。

    他自半年前跟更始闹翻后,就回到家乡天水,招兵买马,广揽人才,自称西州大将军,据地自立。

    其实老隗一直看好刘秀,只是没有机会结交。

    他前些日子投奔更始;多少有点不甘心,因为他根本看不起更始的这些“劣币”。

    刘秀在河北刚一称帝,他就劝说刘玄赶紧把国政交给刘秀的叔父刘良,遭到拒绝。

    老隗的意思很清楚,还是让刘秀领导大家吧。

    刘玄的意思也很清楚,我刚尝到当一哥的甜头,岂能轻易让给别人?再说,这事儿我也做不了主。

    (流闻光武即位河北,嚣即说更始归政于光武叔父国三老良,更始不听。)

    眼下老隗虽然称雄西北,但绝不甘心仅仅如此。

    权力之美,谁都可以放胆去追!

    天下之大,谁都可以纵马驰骋!

    世道之乱,谁都可以算计别人、壮大自己!

    ……。

    关于老隗,我一直想跟大家好好聊一聊,因为刘秀德才卓越、一生辉煌,抛开立场、观点不说,按照个人

    能量级别真正够得上作为他的对手的,唯独隗嚣一人!

    但是世道确实太乱,刘秀确实太忙,前些日子老隗为人处事确实太低调儿,我们在追着刘秀和他的粉丝作

    解说时,往往顾不得说老隗太多。

    即使现在,老隗对邓禹西征的协助也是做的多、说的少。但大家放心,他的精彩表现还在后面。

    大家可能还记得,刚才邓禹手下冯愔窝里反的时候,闹的动静很大,邓禹竟然一时无法控制局面。

    冯愔本来的打算是杀了同事宗歆、抗住上级邓禹,然后抽身西去,独立门户的。但是,他率部跑到高平(

    今宁夏固原)时,遭到隗嚣的阻击。

    冯愔败得很惨,连许多军需辎重都被缴获了。

    (嚣逆击,破之于高平,尽获辎重。)

    可以说,冯愔叛乱事件的妥善处理,除了刘秀的运筹、宗广不辱使命、黄防的配合,隗嚣在西边军事上的

    支持也是很关键的。

    对于隗嚣的表现,邓禹很满意。

    在请示刘秀之后,邓禹专门派使者、发文件任命(其实就是承认)隗嚣为西州大将军,辖治凉州、朔方一

    带事务。

    (于是禹承制遣使持节命嚣为西州大将军,得专制凉州、朔方事。)

    凉州的治所在今天甘肃的张家川,朔方大约在今天山西吉县、陕西宜川以北黄河流域地区。而“西州大将

    军”一职,是隗嚣自己创意用来自我提拔、刘秀事后又专门下文承认的。

    现在,眼看赤眉撤出长安后到处杀人、掠地、抢东西,还想到陇西发展,隗嚣派出自己的大将军杨广出马

    ,打击赤眉。

    在上陇(今甘肃陇山),杨广迎头痛击赤眉。赤眉大败,转身就跑。杨广不肯罢手,乘胜追击,在乌氏(

    今甘肃固原南)、泾阳之间,又把赤眉痛扁一顿。

    (及赤眉去长安,欲西上陇,嚣遣将军杨广迎击,破之,又追败之乌氏、泾阳间。)

    连连被扁,又饿又冷,赤眉走投无路,只好向东返回长安。

    他们认为,长安太好欺负了!

    在路过今天咸阳西汉皇帝陵墓时,他们又做起了禽兽不如的事儿。

    他们不仅糟蹋活人,连死人也不放过。

    他们把西汉皇陵一个一个掘开,把里面陪葬物品抢掠一空。

    这还不算,他们还侮辱了吕后的尸体。

    按西汉规制,不少后妃下葬时用玉匣(或称玉衣)装殓,尸体被挖掘出来时还保存完好、犹如生时,赤眉

    畜牲们就对其大肆奸污。

    (乃复还,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侮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污秽。)

    邓禹在长安得知赤眉又打了回来,赶紧派兵阻击。在郁夷(今陕西虢镇西),双方展开激战。

    很不幸,邓军大败。

    自从冯愔窝里斗之后,邓禹不光威信受到影响,部队战斗力也减弱了。同时,他的决策水平和组织领导能

    力也表现得不如以前。

    赤眉象急了的疯狗一样,仍然有相当的战斗力。

    拿下长安,一定要拿下长安!

    要不我们就再也没有落脚的地方了!

    赤眉朝着长安死缠烂打,邓禹招架不住,不得不撤出,退守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伺机再战。
………………………………

正文 117、   一团乱麻            

公元26年9月,赤眉再次打进长安,把老巢设在未央宫北面的桂宫。

    这时候的赤眉,早就没了年初离开时的威风,又饿、又累、又狼狈,又气、又急、又疯狂!

    他妈的,我们吃什么?!

    他妈的,老子累死了!

    他妈的,几十万兄弟说没就没了!

    ……。

    赤眉确实疲惫不堪了。

    半年多来,哥儿们一大帮到处跑,也不容易。

    大家虽然可以胡来、可以放纵、可以欺负人,但顶严寒、冒酷暑转战几千里,有的饿死了,有的冻死了,

    有的累死了,有的被敌人揍死了,怎么也不能说划得来。

    百十万人出去,只回来一小半,怎么说也划不来!

    更要命的是,大家转了一圈儿,除了丢掉几十万哥儿们的性命,并没有筹集到什么粮食!

    还有,这剩下的几十万哥儿们回到长安,没有粮食,老百姓已经被欺负多少遍了,就是没人来打,自己饿

    也饿死了!

    长安早就被大家糟蹋过了,哥儿们就是心再黑,也没有多少戏可唱了!

    恼人,实在恼人!

    赤眉狂徒们这次进长安,表面上看起来是打败了邓禹、取得了胜利,其实是自己钻进了死笼子。

    说到这儿,我不由得想起一部热播电视剧里的一句经典的话,就是:

    “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

    我不能说邓禹的撤退是胜利,因为他确实是被赤眉打败、不得不放弃长安的。

    但是,赤眉这回对长安的再次占领肯定是个失败,因为他们是走投无路才钻进这个死笼子的。

    大家不妨来看看长安周边的形势。

    长安城的东、北、西三面,均有邓禹的部队占据要津。

    必须说明的是,邓禹眼下虽然败给赤眉,但这是邓禹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安排所致,他手下刘秀的汉军(因

    刘秀已称帝,故称,以后不再说明)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还有一种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就是,刘秀一旦更换上更生猛的主帅,或者邓禹抖擞如前,这支汉军其实

    是很可怕的。

    邓禹近来状态不好,我们也搞不清楚原因。

    大家可能还记得,邓禹出这趟差之前,我们曾帮他分析,由于他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前面两个对手赤眉

    和更始旧部打仗不论套,他要想不辱使命,一要争取人心,二要把兵用活。

    目前看来,他争取人心的工作做得不错,但打起仗来动作就太拘谨了。

    至于长安的南面,军事形势十分险恶,政治玄机更加诡谲,已经远非赤眉草莽所能思议。

    既然话说到这儿,我们就不得不仔细交待清楚了,一来这种复杂的局势很重要,把几个名人都绕得稀里糊

    涂的,二来我们要是不细说,大家可能都会一头雾水。

    这时长安南面有三支力量:刘秀的堂兄、汉中王刘嘉,汉中的军事个体户延岑,更始的柱功侯、大将军李

    宝。

    刘嘉是熟人了,他自幼是个孤儿,被刘秀的老爸收为养子抚养成人,曾经与刘秀一道在长安太学里求学。

    舂陵刘氏扯旗反莽时,他积极参加,为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埋葬王莽政权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所以也是个老同

    志了。更始王朝开张时,他即被封侯拜将,直至汉中王、扶威大将军。他设国都于南郑(今陕西南郑东北),

    拥兵数十万,是典型的地方实力派。

    刘嘉与刘秀兄弟情同手足。刘秀在河北发展时,他总想帮一把,目前刘秀手下的得力干将贾复、陈俊就是

    他推荐去的。

    延岑是南郑人,王莽末年趁乱起兵,曾一度占据汉中一带。更始王朝开张那年,刘嘉率军在冠军(今河南

    邓县北)把延岑打败,并收降了他。

    所以,他还算是刘嘉的下级。

    延岑本来是个绿林流寇,想在乱世赌一把青春。

    但他的德才远不如刘秀、邓禹、冯异等人,凶残也不如赤眉悍将。史称他和手下奔驰抢掠象盗贼一样,但

    又比起赤眉来稍有纪律,当然,与刘秀的仁义之师又不可比。

    也就是说,老延作为一个军事个体户,虽然野心勃勃,但在这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他治军行事没有多少自

    己的特点,没有多少自己的个性,因而不大被人注意,在历史上没有多少名气。

    李宝是更始旧部,感情上、关系上与刘嘉较近一些,拥兵一方,想找仗打,是一个想开发大项目的政治军

    事投机商。

    延岑不老实。

    就在邓禹在长安附近腾挪转移时,他起兵攻击自己的上级刘嘉,很快占据南郑,控制汉中,刘嘉被迫败走。

    老延一不做二不休,稍稍站了站脚跟,就立即进军武都(治今甘肃西和南)。

    但是,他在这儿遭到赶来支援刘嘉的李宝的打击,败给了李宝。

    于是,他逃向天水。

    (岑遂定汉中,进兵武都,为更始柱功侯李宝所破。)

    正在这边打成一团的时候,割据成都的公孙述想浑水摸鱼、扩大势力,立即派将军侯丹出兵,攻克了南郑。

    刘嘉的老窝被端,很不甘心,就收拾残部,算算竟有数万之众。

    他聘请李宝为丞相,以武都为根据地,出兵收复南郑。

    李宝与公孙述是有旧仇的。

    公元24年,更始王朝还没有散伙,看到公孙述在成都坐大,就派李宝和益州刺史张忠率军讨伐。

    在绵竹,李宝遭到公孙述的弟弟公孙恢的阻击,惨败而回。

    绵竹之役,更始王朝和李宝颜面尽失,却使公孙述威名大震。

    当然,这也大大刺激了公孙述的政治欲望。于是,公孙述立即称王建都。

    但是,这次,刘嘉、李宝出师不利,败给了侯丹。

    没办法,刘嘉、李宝只好退兵河池(今甘肃徽县西北)、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

    刘嘉满腔怒火:不能收回老窝,又败得灰头灰脸。

    于是,他就立即转身再找延岑开打。

    老延打不过自己的上级,只能跑。刘嘉穷追不舍,在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又把老延痛扁一顿。老延很

    狼狈,东撤到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北)。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都明白了,这时候的长安周围,已经是战云密布、玄机重重、一团乱麻。

    躲在城里没有粮食吃,城外其实就是一个包围圈,赤眉十分郁闷。

    为了避免被扪死在长安,赤眉觉得必须突围。

    于是,他们派左大司马逄安率10余万大军,出城去撕包围圈,突破口选在屯踞杜陵的延岑。

    邓禹虽败,但队伍还很整齐,刘嘉怎么说也是汉中王,那就只有先拿延岑开刀了。

    延岑不光没有名气,实力也不强,现在正被刘嘉撵着打,也正是最好欺负的时候。

    这儿顺便补叙一下,刘嘉这时候反正是豁出去了,打起仗了十分生猛。赤眉也不是不想对他动手,只是怕

    动手了却占不到便宜。

    刘嘉在陈仓一带痛扁延岑时,赤眉认为应该乘人之危,就派出大将军、投降来的原更始邓王廖湛,带领18

    万大军进攻刘嘉。

    大家过去虽然是同事,但此一时彼一时也,世道太乱,各有所为嘛。

    刘嘉目前状态很好,虽然手里的兵力明显少于廖叛徒,但他毫不畏惧,勇敢迎敌。

    在谷口(今陕西淳化南),双方展开激战。

    刘嘉身先士卒,亲手杀了廖叛徒,大获全胜。

    获胜之后,刘嘉率军北上云阳一带,一边休整,一边筹集粮草。

    就是在这儿,他与邓禹有了接触。

    刘嘉见到邓禹就象见到刘秀,很想合作,不,就目前的形势看,准确地说应该是归降。

    但是,丞相李宝劝他别急,先观察一段形势再说。

    (劝嘉且观成败。)

    这样,邓禹、刘嘉都不好打,捏柿子先捡软的,就只能打延岑了。

    对!打延岑!

    周边都是对手,只有老延是个软柿子,就捏他了!

    说到这儿,我想提示大家一位伟人说过的两句话,第一句是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第二句是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

    这两句话都是说一定要分清敌友,前者说重要性,后者说方法。

    第一句事实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凡是有斗争就必然有敌人、有朋友,看清方向、分清敌友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