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刘秀君临天下-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署、进行政治攻略、安抚天下黎民,不失为上好的选择。

    也就是说,如果从工作需要出发,更始王朝在洛阳办公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更始王朝的这些“劣币”们还是决定迁往长安,主要出于这样的考虑。

    一是长安作为西汉故都,向来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天下中心。

    前汉王朝以长安为都214年,王莽都此15年,大家已经习惯把那儿当首都、当天下中心了,我们争天下打的

    是复兴汉室的招牌,也就应该把办公室搬到那儿去。

    当然,至于前汉王朝是怎样为政的、是怎样生存200多年的,王莽又是怎样很快玩儿完的,我们不知道、不

    想知道,也顾不得知道。

    二是李松、申屠建率领的更始联军旅游团在京城地区老百姓的帮助下,占了长安、切了王莽之后,迅速把

    与当地干部群众的关系搞得极为紧张,强烈要求更始王朝迁都长安,解决这个棘手问题。

    大家可能还记得,去年8月,李松、申屠建完全依靠京城地区的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的鼎力相助,才轻松进入

    了长安,在王莽身上压上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个过程中,当地的干部群众有的自发组织起来,有的聚众自重,有的随大流,不少人自称“汉将军”。

    他们拎着脑袋投身反莽洪流,除了对王莽政权的刻骨仇恨,还怀有对更始政权的期望。他们期望打倒了王

    莽,更始能给大家带来好日子,能给领头反莽的人拜官封爵。

    但是,更始并没有拿出针对京城地区的成熟的政策措施,李松、申屠建也不是什么象样的干部。

    他们充分发扬了更始“劣币”的特长——愚蠢、残忍,一见王莽完蛋,马上卸磨杀驴,迅速收斩反莽最积

    极的著名人物,如王宪。

    在宣传思想工作上,他们说,京城地区的人都非常奸猾,合伙把自己的主子王莽给杀了。他们言下之意,

    就是更始将要对这些自称“汉将军”的人下手。

    京城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都很惊慌,纷纷结伙屯聚,相约抵抗更始军队。

    这样,在长安地区,李松、申屠建很快就成功地把广大干部群众树为敌人。

    更要命的是,不能控制长安,洛阳就很难安宁。

    三是在更始“劣币”们看来,长安比之洛阳,实在是恣意享乐的最佳去处。

    根据报告,长安作为都城数百年,城垣宫殿等基础设施远非其它城市可比。眼下,除了未央宫被老百姓撵

    王莽时给烧毁了,其它的宫殿、衙门、道路、设备,甚至仓库,都完好无损,连市井坊里都基本上原样如故。

    繁华享乐之地啊!

    李松、申屠建派人从长安送来皇帝使用的车马、服饰等奢侈品,请刘玄移都长安,把大家的心撩拨得直痒

    痒。

    还磨蹭啥,搬家吧!

    刘玄等人来到长安,一见果然正如报告所说,十分高兴。

    刘玄本人住进了没有受损的长乐宫。

    他把王莽用过的宫廷用品,什么舆辇、帷帐、钟鼓、器具等等,一律直接拿来使用。

    当然,还有王莽的数千宫女,他也一概接收。

    在长安,刘玄第一次早朝时,地点在前殿,前来朝拜的除了更始王朝的高级干部,还有留用的、原王莽中

    央机关的专业技术干部(侍从、郎官等)。

    他虽然称帝1年了,但从没有真正过过皇帝的组织生活——定期上早朝、接受朝拜、廷议大事。

    因为,他只是王匡、朱鲔、张卬等人的傀儡,是个被把玩者。

    同时,那几个人也是起于草莽,没有见过什么朝廷大典,只相信拳头刀枪,也并不拿什么礼仪当回事儿。

    现在不同了,进了大城市,大家都有官职在身,什么事都要弄得跟真的似的才行。

    由于实在没有见过、经历过皇帝的朝仪,刘玄很紧张。

    他很心虚,不好意思,这个位子本来不是我的,我也不是非要坐,盛情难却啊。

    他很害怕,不好意思,我不会为难大家,有话好好说。

    他面对新老臣子,羞怍不堪,不敢抬头正眼看大家,手指在座位上刮来刮去,显得既内疚,又无地自容。

    正尴尬间,几个迟到的将领来了,他脱口便问:

    “又抢到多少东西?”

    更始王朝的高级军政干部们听了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起事以来,打王莽、抢东西就是主要工作。

    而那些留用的原王莽中央机关专业技术干部都惊呆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更始羞怍,俯首刮席不敢视。诸将后至者,更始问掳掠得几何,左右侍官皆宫省久吏,各惊相视。)

    这些人虽然知道,抢东西并非强盗的专利,在这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时代,抢与盗已成为社会的常

    态了,但是,从一个在职的皇帝嘴里、又是当众说出来,还是很搞笑的。

    王莽在职时,也是什么都抢,但人家就是光做不说,不,人家也说,而且说得比唱的还好听,做什么都说

    是为了普天下老百姓。

    现在,更始裸地廷议抢东西,实在让人惊愕、让人脸红!

    接下来,刘玄等人在长安仔细看看,更感到眼花缭乱:大城市太漂亮了!房屋(宫殿)太大了!皇宫里、

    衙门里的摆设用具太豪华了!这饭这菜太好吃了!还有这成千上百的宫女,比起村姑村妇太好看了!

    …………。
………………………………

81、 分肥

    住下来后,他们决定首先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搞到手。这种要优先搞定的东西当然就是权力和爵位。

    根据李轶的建议,刘玄以更始皇帝的名义大封诸王。

    如果按前汉祖制,应该“非刘氏不王”。这是汉高祖刘邦的遗训,前汉一朝基本上这么执行了。

    更始王朝复兴汉室既然不重内容重形式,按说也应该这么做。

    但是,李轶、李松、赵萌等一班新贵坚决主张大封功臣为王:大家都那么辛苦,利益都有份儿嘛!

    朱鲔则不同意,说应该按刘邦的遗训办,不然老百姓有意见。何况,我们自己研究这样高规格地提拔自己

    ,也确实不好意思。

    经过窃窃密谋、明争暗斗和讨价还价,刘玄宣布封20个同姓和异姓的更始权贵为诸侯王。

    其中,刘氏宗室6人,非刘氏更始功臣14人,后者也就主要是王匡、王凤、李轶三兄弟,及其亲信。

    不过,朱鲔明确表示不肯接受“胶东王”的称号。

    朱鲔是更始功臣,在挖坑害刘縯时表现十分抢眼。

    为了安抚朱鲔,当然也是内部协调的结果,刘玄任命他为左大司马,执掌兵权,与李轶等镇抚东方。

    刘玄等人还安排李通继续镇守荆州,王常镇守旧都宛城,其他诸侯王也各把一方。

    同时,刘玄等人还再次任命李松为丞相、赵萌为右大司马,共同执掌朝政。

    大家可能看到了,更始王朝迁都长安的这首次核心层人事调整,毫无公平公正可言,纯属个人利益分肥。

    其中,加官进爵的,除了拿少数刘氏宗室当幌子,基本上就是刘玄及其控制者的亲信。

    比如刘秀,无论凭宗室身份、凭功劳,还是凭个人品德能力,在更始干部队伍中无人能及。

    但刘玄等人就是不用他。

    这充分说明,“劣币驱逐良币”在更始王朝,已经形成了深厚的思想基础、顺畅的运行机制和牢固的利益

    格局。

    我们应该说,更始王朝迁都长安,本来面临着极为有利的历史机遇:老百姓寄予希望,赤眉军主动表达善

    意,刘秀在河北还没有形成气候。

    如果刘玄及其操纵者有一定的政治眼光、军事谋略和驾驭能力,或者自己不行、但给能行的人提供机会,

    这个王朝完全能够走得更远。

    但是,一切都未如我们假设所言。

    在全国远未统一,自己仅仅控制少数几个城市和地区的情况下,更始权贵们便迫不及待地分肥,催生了那

    么多权力很大、拥兵自重的诸侯王,直接增加了内部分裂因素。

    更始王朝不仅在核心层人事安排上大搞顺者昌、逆者亡,而且滥授官职,在中下级干部使用上毫无条件、

    程序可言,、混乱无度。

    更始权贵、他们的亲信,乃至他们亲信的亲信不仅胡作非为,而且随意封官许愿。一些根本不具备干部条

    件的人,甚至本来就是街头混混,吃喝嫖赌、敲诈勒索之徒,很快进入干部队伍,转身登堂入室、招摇过市、

    欺负百姓。

    这个时候,长安有句民谣形容更始的干部队伍:

    “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更始王朝用人及其干部队伍素质可想而知。
………………………………

82、 玩乐

    更始皇帝刘玄本来就无德、无才、无大志,贪图享乐,重大决策还得听命于人,现在看看定都长安了,干

    部都安排好了,大功告成了,就索性一门心思玩儿起来。

    更始权贵们本来就是拿他当招牌、当傀儡的,为了便于自己胡来、专权谋私,巴不得他只玩儿、别干活儿。

    那就玩儿吧!

    刘玄在前殿办公时脸红口讷、笨手笨脚,在后宫与嫔妃们喝酒玩乐则如鱼得水、有声有色。

    他原来就妻妾成群,现在又娶了赵萌的女儿,还把原来王莽后宫里没有逃跑的姬妾全部拿来享用。

    从白天到黑夜,他不是玩儿着女人喝酒、喝得烂醉,就是喝着酒玩儿女人、玩儿得昏天黑地。

    至于工作,外面的由那些诸侯王看着办,朝廷内政则全部交给老岳父赵萌等人处理。

    但是,皇帝毕竟是皇帝,身处一线岗位,别人有的工作还必须当面汇报。

    群臣见他时,他总是醉得不省人事。

    (日夜与妇人饮宴,群臣欲言事,辄醉不能见。)

    官身不自由啊!何况是皇帝。

    大家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我国封建社会几百个坐在龙椅上的人,无论你是怎么坐上去的,无论你美丑贤愚

    、个人条件如何,一旦坐上就再无自由!

    忠良者希望你兢兢业业地工作,把每一件国家大事都办好,他们自己忠于职守,每天忙碌,也不希望你闲

    着;奸佞者希望你把事儿办砸、处处碰壁,有的还希望你把大事儿、甚至于把大位、把生命都交给他,为此,

    他们什么样的坏点子都能想出来、什么样的陷阱都敢挖;老百姓可能虽然永远无法知道你每天在干什么,但都

    希望你好好干活,不断地把大家往好处领。

    在广大老百姓眼里,你可以拥有无上的权力,你可以享受无上的荣耀,你可以用一切公共资源来满足自己

    的感官之欲,你可以尽情地玩儿,你甚至还可以犯错误。

    但是,你就是不能不干活儿!

    无论谁,都不会容忍你不干活儿!

    皇帝不自由啊!

    刘玄为帝,虽然不过是一个傀儡,还有很多人不承认、很多地方没有归顺,但他也很忙。

    除了他自己忙于喝酒玩乐,主动找他汇报工作的也并不少。

    有一次,刘玄在后宫正喝得高兴、玩儿得起劲,有几个将领有紧急公务要回报。

    他实在不想听,但又躲不过,就想了个馊主意:安排一名工作人员(侍中)装扮成他,坐在帷帐里,听取

    汇报、部署工作。

    但刘玄的音容笑貌也是有特点的,不知是这名工作人员演技差演得不像,还是几个将军太熟悉他了,他们

    们很快就发现里面坐的这个家伙根本不是刘玄。

    他们又惊又气!

    他们当面倒没有说什么,出来以后则十分生气和怨恨,议论道:

    “这打天下最终的成败还不知道,能不能拿下天下还不知道,就这样放纵!”

    (成败未可知,遽自纵放若此!)

    刘玄宠爱的女人中,有一个韩夫人,历史对她的纪录很少,只说她脾气大、好骂人,酒瘾大、好喝酒。

    我们还要说,这个韩夫人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眼眶高、素质低。

    韩女嗜酒,经常跟刘玄对饮。

    有一次,韩女正与刘玄琢磨壶中日月、杯里乾坤,身边的工作人员(常侍)有重要工作报告。

    我们猜想这肯定是很重要的工作,要不然身边工作人员以对这两个人了解,不敢在这个时候说事儿。

    韩女见有人来打扰,很恼火,气呼呼地斥责道:

    “皇帝正在跟我喝酒,非得这个时候来报告工作吗!”

    不仅如此,她还配合有肢体语言:起身把刘玄的办公桌砸了(抵破书案)。

    古往今来,在任何一个单位,因为影响喝酒就砸一把手的办公桌,这既不是好现象,也不是好兆头。

    王莽后期到了千夫所指的地步,身边的人也没有谁敢砸他的办公用品。

    但在更始王朝,类似的事儿还真不少。

    赵萌作为一枚显眼的“劣币”,是凭着把女儿送给刘玄得宠的。

    赵女肯定很会来事儿,很得刘玄欢心。

    她能让刘玄在千百个女人中喜欢自己,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儿,看来爷儿俩确实是花了功夫的。

    刘玄整天在后宫与赵女、韩女等妃嫔玩乐,把本职工作全部交给赵萌、李松等人去干。

    赵萌并没有什么品德才学,也知道用女人换来的权力不一定能长久。

    他生怕权力过期作废,更怕一旦女儿失宠自己丢掉权力,就想方设法把自己手中的权力玩好。

    他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极端自私,专横跋扈,作威作福。

    这样,更始王朝中央机关的干部们苦不堪言:

    他们找刘玄汇报工作没机会,赵萌又是这副德性,那些王侯们各把一方忙于经营自己的势力范围,朝政就

    一天天败坏下去了。

    更让他们难受的是,这要搞起责任追究,还是他们的事儿。

    大家实在不能忍受这种令人窒息的局面!

    有一次,有个副部级干部(郎官)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找了个机会,向刘玄弹劾赵萌,说赵专权横行,威福

    自己,为所欲为。

    其实,这个干部说的完全是事实。

    但是,刘玄根本听不进去,大怒,立即拔剑斩了这个干部。

    从此,再没有敢说赵萌一个不字。

    (赵萌专权,威福自己。郎吏有说萌放纵者,更始怒,拔剑击之。)

    不知更始王朝的核心层是否知道,许多王朝的衰亡,都是从不让人说话,特别是不让人说实话开始的。

    不过,他们知道不知道也并不重要,因为他们的政治寿命不长,现在已经迅速到了晚期。

    不久,王朝的兴亡就再也跟他们没有关系了。

    刘玄不允许别人说赵萌不好,显然是出于对赵女的宠爱。

    但他始料未及的是,他身为皇帝,也不能把赵萌怎么样。

    有一次,赵萌想毁一个人。

    这个人位居侍中,相当于皇帝办公厅主任,官秩比2000石,与司隶校尉和光禄大夫、驸马都尉等军政干部

    级别一样,属于手握重权的高级干部。

    只是,这位老兄不知道怎么得罪了赵萌。赵萌决定公报私仇,利用手里的权力来毁他。

    这很容易。

    有一天,赵萌随便找了个理由,吩咐手下人把侍中拿下,就要推出去斩了。

    可是,偏偏这个侍中又是刘玄看着顺眼的人。

    刘玄一见不好,连忙为侍中求情。

    赵萌很固执,根本不听,还是把侍中斩了。

    可怜的刘玄,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人被拉出去灭了。

    (萌私忿侍中,引下斩之,更始救请,不从。)

    作为更始王朝最大的一枚“劣币”,刘玄既无力与朱鲔、李轶、张卬之类的狂徒争斗,也拿赵萌这样的小

    人没办法。

    身为一哥,混到这个份儿上,郁闷,不,丢人啊!

    赵萌不拿刘玄当回事儿,刘玄背后的那些操纵者、把玩者们,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李轶、朱鲔镇守山东,就把那儿经营成了自己的**王国。

    而王匡、张卬等人,则把京畿一带变成了自己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的领地。

    (时李轶、朱鲔擅命山东,王匡、张卬横暴三辅。)

    其他的更始高级干部也是如此,除了争权夺利,就是鱼肉百姓,谁要是胡作非为累了,就再来欺负刘玄一

    下。

    老百姓强烈不满、怨声载道。

    更始王朝由老百姓众望所归的、复兴汉室的希望,一年之间威信一落千丈,常常让人想起王莽的和残

    暴来,充分说明它的气数将尽,已到晚期。
………………………………

83、 病入膏肓

    更始“劣币”们进入晚期,才导致这个王朝进入晚期,就像人的主要器官坏了,导致人病入膏肓一样。

    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用人完全受“劣币驱逐良币效应”的支配,小人坏人当道,好人能人被排斥。

    这看起来有点象王莽现象,都是用人失败,其实各有自己的特色。

    事实证明,王莽用人在条件、机制、结果上十分不堪,其危害也是极其严重的。

    但他本人擅长搞阴谋诡计,始终注意笼络人,前期又继承了不少前汉的干部,真正能干活的人虽然越来越

    少,但还是有几个的。

    比如,中央高级干部刘歆和严尤、副厅级干部冯异、正县级干部岑彭,等等。

    更始“劣币”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王朝建立的同时就拼命排斥“良币”,而且下手太黑。

    他们为了攫取和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利益,认真地实践“抹桌布理论”,在用过之后,把自己的战友、“良

    币”刘縯和刘稷害了。要不是“良币”刘秀手段高明,他也跑不了。

    他们通过驱逐刘縯、刘秀兄弟表明,这个王朝是根本容不下德才兼备的人的。

    于是,有抱负、有才干的人,要么被害,如刘縯;要么曲意逢迎、忍气吞声,如邓晨、李通。

    更多的则是选择离开这个丑陋的名利场,追求新的事业。

    比如冯异,他在刘秀被冷藏、处境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放弃副厅级干部待遇追随刘秀,坚守着父城,怎么

    也不肯交给其他更始将领。

    比如耿弇、耿纯,也都是放弃自己的高干家庭生活和更始的重要职务,情愿跟着刘秀从头开始创业的。

    至于刘秀本人,我们一直在说他。

    二是他们没有、也不能制定实施安定天下、造福百姓的政策措施。

    他们追求的目标就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权力、地位、享受,以及为了这些不断地坑害别人。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也根本没有水平制定实施正确的政策措施。

    这并不是因为“时间关系”。他们有很充足的时间、有很多机会,就是没有胸怀百姓的君子之心和治国安

    邦的将相之才。

    直说吧,他们既无德,也无才。正是这两个方面决定了他们作为“劣币”的成色。

    三是他们没有处理好关系自己生死存亡的两个要害问题,就是大家熟悉的赤眉军问题和河北地区问题。

    其实他们也很忙。

    刘玄忙于喝酒玩女人,其他的虽然也好这个,可更抢眼的表现是忙于争权夺利、横行不法和自重坐大。

    这样,赤眉军已经生气了,刘秀决心单干正在河北从头再来。

    这是更始王朝的两个掘墓人。

    这两个掘墓人目前之所以不干别的,专门为更始王朝挖墓坑,完全是被这些“劣币”们逼的。

    大家熟悉中国象棋的都知道,有一个棋局叫“重炮将军”,就是进攻方双炮在同一条直线上重叠,一炮在

    前充当炮架,一炮在后将军而把对方将死的杀法,也称之为“重炮杀法”。

    这个棋局或曰杀法很厉害,守方把攻方的哪一门炮先吃掉,都不影响自己挨另一门炮轰。

    现在,赤眉和刘秀都在努力成为对准更始王朝的大炮,两个掘墓人不谋而同地在构筑“重炮杀法”。

    好了,更始“劣币”们的晚期症状还有很多,我们来不及说了,因为并不只是我们看到了,还有一个人看

    到了,并且要急于奋不顾身地说出来。

    对于为了公事奋不顾身的人,我们都应该给与必要的尊重。

    这个奋不顾身的人名叫李淑,时任军帅将军,也是个高级干部。

    李将军有很多工作要报告,多次求见刘玄不得,就采取了上书的办法,这也是正常的组织程序和渠道。

    他的上书大意说,现在平定天下的工作刚开始不久,各级干部都应该尽心尽力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百官有

    司宜慎其任)。现在公卿大臣都是行伍出身,部长级干部文化素养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