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秀君临天下-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说过,刘秀用兵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没有一定之规,所用的组合动作变化无常。
这次也是这样,他在派出伯姬、岑彭的同时,对铫期、景丹也有安排。
为了配合伯姬、岑彭,铫期按照刘秀的安排,并没有找对方的将军过招,而是单捡小兵卒打。
他身高力大,就像一尊煞神;挺戟冲入敌阵,就像砍瓜切菜一般,一会儿亲手毙敌50多个。
突然,他正杀得起劲,额头受了伤。
但他毫不在意,草草用头巾裹了一下伤口,接着再战。
他的手下受到鼓舞,个个奋勇当先,杀得敌人溃不成军。
(期先登陷阵,手杀五十余人。被创中额,摄帻复战,遂大破之。)
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同样很抢眼的还有偏将军景丹。
刘秀安排景丹率领来自上谷、渔阳的突骑,参加下半场的战斗。
当倪宏、刘奉已死,王郎的将士溃退时,景丹率众突然纵马追击,效果很好。
他率众追杀敌人,追了10余里,杀得敌人尸横遍野,取得完胜。
(丹等纵突骑击,大破之,死伤者纵横。)
战斗结束后,景丹回来向刘秀复命。
刘秀高兴地赞赏他说:
“我早就听说北方突骑是天下精兵,今天亲眼见到作战的风采,不是名不虚传吗?!”
(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乃见其战,乐可言邪?)
不过,这次战斗虽然取得胜利,但巨鹿城仍然在王饶的坚守之下,讨王军连攻不克。
正在这时,耿纯向刘秀建议说:
“王饶他们长时间防守巨鹿,将士早晚会疲惫、防务早晚会出现漏洞。我们不如调集主要精锐力量进攻邯
郸,如果灭了王郎,巨鹿将不战自服。”
刘秀认为耿纯言之有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留下将军邓满继续围攻巨鹿,自己亲自率领主力部队猛攻邯郸。
(光武善其计,乃留将军邓满守巨鹿,而进军邯郸,屯其郭北门。)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大家可能还记得,当年昆阳血战前夕,王邑面对昆阳,正如目前刘秀面对巨鹿。
但是,刘秀远远不如王邑愚蠢、自负。
王邑没有听从严尤对昆阳围而不打,南下攻取宛城的建议,以至在刘秀手下惨败。
刘秀从善如流,果断采纳耿纯的建议。
刘秀指挥部队连战皆捷,很快控制了邯郸的外围。
王郎也并不想束手待毙,可是他安排阻击刘秀的部队,不是被刘秀歼灭了,就是被打回了邯郸城。
刘秀你太厉害了!
看来我前些日子拼命缉拿你是对的。
现在我拿不住你、你却要拿我,我也是无奈的。
不是兄弟无能,而是敌人太厉害!
算了算了,斗不过你,咱们和解吧。
只要你给我个台阶下,咋办都行。
面对刘秀大兵压境,面对出手必败的局面,在万般无奈之下,王郎只好硬起头皮,派他的谏议大夫杜威到
刘秀的军营里求降。
败将别讲价,就象弱国无外交一样。
在得到刘秀接见时,杜威首先反复说明王郎确实是成帝的儿子。
这是王郎邯郸政权的血统渊源、思想基础和政治底线,王郎和他的追随者就是用这来忽悠大家的。
但这也一直是刘秀极为反感和忌讳的。
你王郎就是用这个平地坐大的,就是用这个号召部众拼命追杀我的,就是用这个一次次把我逼入绝境的!
现在,邯郸在我的马前唾手可得,你再与我讨价还价还有意义吗?!
即使什么都可以商量,我要你王郎死也是不可以商量的。
消灭王郎、平定河北就是我的核心利益和既定方针。
核心利益是不能商量的,既定方针是不能讨论的!
刘秀之所以接待杜威,完全出于“两军交兵,不斩来使”的习惯和礼节,现在听他喋喋不休,很不耐烦。
他毫不客气地说:
“现在就是成帝复活,天下也不可能是他的了,何况是冒牌的刘子舆呢!”
(设使成帝复生,天下不可得,况诈子舆者乎!)
杜威不愧是王郎的忠实拥护者,转而请求刘秀封王郎万户侯。
刘秀坚决地说:
“他能保全性命,就是不错的结局了。”
杜威听了很恼火,说:
“邯郸虽然弱小,如果将士合力坚守,也不是十天半月就能打下来的,也不至于君臣只是个保全性命。”
说着,杜威甩手告辞而去。
杜威受王郎影响太深,而且不不见得有什么眼光。他不明白我们刚才说的“败将别讲价”的道理。他更不
明白刘秀的“核心利益”之所在。
当然,在刘秀看来,杜威和他的主子王郎生不生气,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杜威一走,刘秀立即催促将士抓紧攻城。
猛攻了20多天,王郎集团内部有人撑不住了。
公元24年5月的一天,王郎集团的少傅李立打开城门,迎接刘秀的兵马入内,刘秀立即控制了邯郸。
王郎见大势已去,连夜逃出邯郸。
刘秀的大将王霸立即率轻骑兵追击,没跑多远,擒获了王郎,把他就地斩首。
王霸回到邯郸城里,把王郎的脑袋连同他身上佩带的所谓天子玺绶进献刘秀。
刘秀很高兴,当下封王霸为王乡侯。
(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封王乡侯。)
这样,在河北一带纵横一时的王郎,彻底结束了他逐鹿天下的美梦。
由于法人代表覆灭,王郎与刘林等人发起的一哥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迅速解体。
王郎如果不是心气过高,继续以算卦为生,混个温饱是没有问题的,说不定嘴皮子再勤快点儿,还能发个
小财。
过去的事实说明,他是很会忽悠的。但他不安心算卦工作,非要竞争一哥的职位,这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
范围。
加上竞争对手刘秀太出色,他只能怪自己生不逢时了。
他从试探着称帝,到被王霸割下脑袋,满打满算不过半年时间。
他的脑袋搬家,标志着刘秀在河北最大政敌的覆灭。
这里有个事情我们也要顺便说一下,因为它能说明很多东西。
刘秀驻扎在邯郸,缴获了一大批王郎的档案文书。
在整理这些档案时,刘秀竟然发现其中有自己的手下人私下与王郎勾结、诽谤诋毁自己的书信材料,多达
数千份。
(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
这些当然都是通敌的铁证。
缴获这些书信,刘秀手下有的人确实惶恐不安,而要顺藤摸瓜,肯定还可以追究不少人。
也难怪,这半年多以来,发生的事情太多,形势变化太快。
刘秀身处险象环生的政治军事环境,大批的粉丝纷至沓来,其中不乏耿弇、耿纯这样的铁杆,也肯定有人
暗中悄悄为自己准备后路。
对此,刘秀早有预料,也早有准备。
他曾安排冯异、铫期等人,秘密调查了解身边的、乃至于河北有关郡县干部的政治倾向和思想状况,体现
了他对秘密工作的高度重视。
现在,铁证在手,又刚刚取得大胜利,不少人认为他要清理门户。
但是,刘秀并没有这样做。
当着各位将领的面儿,刘秀命令军士把那些书信搬来,看也不看,一把火烧掉!
他解释说,这样做,就是“让心怀不安的人自安”。
(令反侧子自安。)
理解人、尊重人,设身处地地为朋友考虑,一般情况下不纠缠历史旧账和恩怨枝节,这是刘秀做人的魅力
所在。
对这件事儿的处理,就充分体现了他深邃的政治眼光和博大的人文胸襟。
这样,刘秀历经半年时日,取得了对决王郎的彻底胜利。
收拾王郎,是他君临天下之途上的第二个辉煌的里程碑,是继昆阳大捷之后又一个工作亮点。
从此,他有了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创业基地、一块比较稳固的政治军事腹地和战略大后方;同时,他的手
下有了一支经过实战考验和锻炼的、规模达数万之众的武装力量,成为他日后摆平群雄、统一中国的最重要的
工具;同样重要的是,他和他的同事们进一步坚定了逐鹿天下的决心和信心,那就是:再会忽悠的对手也不怕
,再强壮的对手也能扁他!
特别是,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在刘秀身边周围形成了一批德才兼备、文武兼备,而又对他至死忠诚的干部
,成为他建国大业的核心层成员。
后来名列云台28将的哥儿们,这时候已经有大多数归于刘秀的麾下。
只是由于工作特点各不相同,性格气质也不一样,加上机遇不同,他们的表现各有特色,有的威力四射,
有的则沉稳内敛。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追随刘秀、建功立业,刘秀也为他们提供了进一步发挥自己才干的平台。
刘秀与这些哥儿们在血雨腥风中建立了牢不可破的革命友谊,谱写了我国封建社会君臣关系史上罕见的佳
话,也为我们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
………………………………
94、 第二十一章 抗命
刘秀诛灭了河北最大的对手王郎,就可以准备当一哥了吗?显然不是。
王郎虽亡,河北还有数不清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军和地方豪强武装,单是有点名气的就有数十支、数百万
之众。如铜马、大彤、高湖、大抢、尤来、青犊等。
他们大多没有长远的奋斗目标和成熟的政治纲领,但打仗不惜力,战斗力很强,到处抢掠,见谁打谁,打
不过就跑。
同时,长安的更始王朝还竖在那儿没倒,还时不时地对刘秀做几个动作。
也就是说,刘秀离一哥的位子还有一段距离。
光是眼前,他面前就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要集中力量消灭上述地方武装,彻底平定河北;二是要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方式跟更始王朝
翻脸。
其实,更始王朝虽然无能,但对刘秀的戒备和钳制从没放松过。
前不久,刘秀打下并驻军广阿时,更始就派尚书令谢躬率领马武、吕植等6位将军和数万部队赶来,名义上
是帮助刘秀打王郎,实际上是在打王郎的同时,瞅机会把刘秀给黑了。
现在,更始知道王郎被刘秀灭了,立即加大了钳制刘秀的力度。
因为更始“劣币”们亡刘秀之心不死,对于刘秀在河北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包括最后完胜王郎,都怀有一
种复杂的、阴暗的心理:既高兴,又恐惧。
他们高兴的是,借刘秀之手除掉了王郎,扩大了统治区域和势力范围。
不好意思,看王郎来势汹汹,我们还真不一定能打得过他。刘秀能干,正好把这活儿干了。
他们恐惧的是,刘秀确实太厉害了,这样下去,他轻则尾大不掉,重则独树一帜,那就太可怕了。
看来,谢躬也对他没辙儿,到河北这些天了也没见有什么动静。
不行,必须加大力度立即算计刘秀、立即对刘秀再下狠手!
于是,更始王朝委派侍御史黄党出行河北,宣布封刘秀为萧王,以示褒奖;同时,要求刘秀解散部队,率
领有功的将领即刻返回长安;此外,任命苗曾为幽州牧,韦顺取代耿况为上谷郡太守,蔡充取代彭宠为渔阳郡
太守。
当然,对更始的这些算计,刘秀了然于心。
………………………………
95、 劝进
面对更始的打压,面对河北逐渐好转的革命形势,在刘秀的心里,一个君临天下的中长期规划和行动方案
,已经逐渐成熟了:
眼下当务之急是消灭河北地区乃至于附近的地方武装,建立牢固的根据地;然后找个合适的机会跟更始翻
脸;待各方面都成熟以后再在徒弟和粉丝们的拥戴下称帝;坐上一哥位子后再以皇帝的名义挞伐一切割据势力
,完成统一全国大业。
这是4个相互关联、因果关系十分清楚、程序一点儿不能紊乱的步骤,每个步骤的具体目标、依靠力量、打
击对象和操作方法,都很明确,
他打算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好,决不动摇,绝不折腾,也决不懈怠。
在实施这个方案的过程中,他将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不愿意看到、也不会受制于其它任何干扰因
素。
在这些步骤中,最敏感的问题,就是刘秀跟更始翻脸、自己称帝了。
对于这个问题,刘秀与他的粉丝们是心照不宣的。只是要解决它,他还需要一定的时机和火候。
但是,在完胜王郎之后,刘秀的不少部下沉不住气了,希望他能快点儿称帝,自己也能水涨船高跟着加官
进爵。
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刘秀最亲近的心腹之一、护军朱祐。
这位朱祐大家见过了,刘秀对他十分信赖,经常留他在身边吃饭、休息。
有一次,刘秀安排朱祐在身边陪自己就餐。
面对大好形势,朱祐认为刘秀称帝的时机已到。
在餐桌上,他就乘机一本正经地对刘秀说:
“现在长安政局混乱,您有帝王之相,这是天命啊!”
(长安政乱,公有日角之相,此天命也。)
他知道称帝已经是刘秀的人生目标,自己先说出来,会得到刘秀的欢心。
谁知刘秀不领情,严肃地说:
“不用说了,要不我让刺奸将军拿办你!”
(召刺奸收护军!)
朱祐一怔,吓得不敢再说了。
(祐乃不敢复言。)
以中国语言文化的丰富微妙,说话、特别是说重要的话,是很有讲究的。
该说的话要在该说的时候才能说,不该说的话永远不能说,而同样意思的话由不同的人来说意义也大不相同。
这不,耿弇同样劝刘秀称帝,刘秀则十分高兴,从善如流。
一天,刘秀正在邯郸温明殿里卧床休息,耿弇进来,走到床前报告工作:
“我发现经过几场战斗,我们的将士吏员伤亡很大。请让我再回上谷一次,再征发一些人马过来。”
刘秀反问道:
“现在王郎已经消灭,河北已经太平,你还去征兵干什么?”
其实刘秀心中也是早有打算,想看看这个年青将军心里怎么想的。
耿弇说:
“王郎虽然败亡了,天下用兵才刚刚开始呢!现在更始的使者从西边来,让我们解散军队,千万不能听他
的!现在铜马、赤眉那样的武装还有几十伙儿,每伙儿都有数十万上百万人马,打起仗来所向披靡,更始帝是
对付不了的,他们的失败用不了多久。”
听了这话,刘秀忽地坐起,厉声喝道:
“嘿!你说错了,我下令处死你!”
(卿失言,我斩卿!)
耿弇并不惊慌,他很清楚刘秀的心思,就从容地说:
“大王对我就象父亲一般,所以我才敢把心里话说出来。”
刘秀顿了顿说:
“我给你开玩笑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我戏卿耳,何以言之?)
耿弇抓住机会,向刘秀慷慨陈词。
他的一番话既有对当前局势的精当分析,也有对刘秀的殷切建议,再次让刘秀对他刮目相看。
他说:
“现在天下老百姓吃尽了王莽当政的苦头,又重新想起刘家主政天下的好处。听说刘氏宗室起兵,老百姓
没有不欢天喜地、望风归顺的,就像脱离虎口,回到慈母身边一样。更始王朝胡作非为,君臣秽乱,权臣和贵
戚骄横不法,随心所欲地欺压百姓。老百姓苦不堪言,甚至想起王莽当政的种种好处来。所以,我断言,这样
的更始王朝一定会失败!主公您起于南阳,大战昆阳,挫败王莽的百万之师。现在您平定河北,又以人为本,
德义为先,惩恶扬善,自律甚严,您的功劳和名声人所共知。如果您继续以仁义征服天下、以正义战胜邪恶,
整个天下发一纸文书就可以平定。江山是最重要的,主公您只能自己得到,绝对不能让别人获得!”
耿弇说的与刘秀心里想的完全一致,只是刘秀引而不发,自己不说、也不想让别人随便说破罢了。
朱祐莽撞,首先把话说破,被刘秀熊了一通。
在这个时候,我们没有发现邓禹、冯异等人劝说刘秀称帝的明确的记录,很可能他们觉得这个问题实在太
敏感,不到火候不能提;也有可能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暗示或者委婉地提过,因为总的来说,刘秀称帝的准备工
作目前还处于只能做、不能说的阶段。
而年仅22岁的青年干部耿弇果断而明确地向刘秀建言,其机智之高明、谋虑之深远,确非常人能比。
完全可以肯定的是,刘秀抗命自立的想法蓄谋已久,耿弇力劝并自告奋勇北上发兵,坚定了他的信心、加
快了他的节奏。
劝刘秀称帝的亲信,当然并非仅仅是朱祐、耿弇,意见被刘秀乐于接受的,也并非耿弇一人。
铫期,他作为我们的熟人,也对刘秀提出了称帝的建议。
他是刘秀在攻打颍川时,亲自征召的人才。他从基层军职干起,完全凭着自己的德行和才干脱颖而出,在
剿平王郎的多个郡县、攻克邯郸时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侠肝义胆和机智勇敢,立下汗马功劳,刚刚被封为虎牙大
将军。
他对刘秀誓死忠诚,也得到了刘秀几乎绝对的信任。
有一天,铫期求见刘秀,在汇报工作的同时,乘机劝刘秀拥兵自立,称帝当一哥。
他说:
“河北这一带,与边塞毗邻,人们习惯打仗,向来以勇猛著称。现在更始王朝不修政治,国势危在旦夕,
天下百姓,无所归依。主公您拥有山河之固,拥有精锐之师,所作所为顺应老百姓思汉之心,如果称帝,天下
谁敢不从?!”
刘秀听了,笑道:
“你想让你上次传跸的事儿成为事实吗?”
(卿欲遂前跸邪?)
大家可能还记得,4个多月前,在王郎的追杀下,刘秀率众逃离蓟城。
由于老百姓围观拥堵,刘秀一行几乎无法走动。关键时候,铫期跃马挺戟,怒喝一声“跸!”硬是冲出一
条路来。
这个“跸”字就是为皇帝车驾开道才能喊的专门用语。
好了,反正抗命更始、自立为帝只是时间问题,本来就不是什么秘密,又被下属说破,说破就说破吧!
刘秀对铫期的劝进,报以幽默的反问,而不是象熊朱祐那样严肃和谨慎。
他这样做除了对铫的高度信任(他也同样信任朱),也有顺应部下要求,从而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地称帝
的考虑。
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确实不能再客气了,干吧!
于是,刘秀立即与更始翻脸:向更始派来的使者回话,河北尚未平定,不能去长安!
从此,刘秀与更始王朝彻底决裂。
(光武辞以河北未平,不就征。自是始贰于更始。)
紧接着,刘秀立即封耿弇为大将军,北上幽州征调10郡的兵马。
由于耿弇此行关系重大,刘秀觉得应该加派人手。
事不宜迟,他找来邓禹,商量意见。
邓禹推荐了吴汉。
刘秀立即封吴汉为大将军,让他与耿弇一起到幽州出差,征调兵马。
………………………………
96、 斩苗曾
这就是刘秀,慎思敏行,考虑问题深入、细致、周密,而一旦拿定主意,立即就干。
刘秀从此对耿弇的信任一生未改,而耿弇对刘秀也赤胆忠诚,至死不渝。
在我国封建社会,在纷纭复杂、尔虞我诈的政治军事斗争中,这种君臣之间相知相守的感情融合是极其罕
见的。
刘、耿之间的这种信任和忠诚很典型,集中体现了刘秀为人处世的风范,说明了刘秀为什么粉丝这么多的
原因,也告诉人们:
君子能走多远。
趁着耿弇、吴汉出差,我们不妨多说几句。
具体地说吧,刘秀之所以终其一生对耿弇和他的老爸耿况信任不改,大概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耿弇爷儿俩对刘秀超级忠诚,这是最重要的。
这爷儿俩都是未曾谋面就慕名崇拜刘秀的。
儿子崇尚刘秀的德才,放弃优裕的生活,甘冒生命危险、甘受颠簸之苦追随刘秀。
老爸也不简单,为了帮助儿子实现追星的目的,其实也就是为了帮助刘秀,把自己的政治前途乃至于身家
性命放在一边,联合渔阳太守彭宠,在关键时候给与刘秀宝贵的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