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刘秀君临天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帝立刘欣为太子。

    其实成帝本来与刘康就是同父异母兄弟,二人感情一直很好,他也一直很喜欢刘欣这个侄儿,加上枕头风

    吹着,决定立刘欣为太子,自已将来不干了、或者干不了了,就把工作交给刘欣干。

    这里要说明的是,成帝这么做,也得到了他妈、皇太后王政君的同意。

    王政君虽然把治国理政的大活儿都交给娘家人干,但有个原则她一直把握得很紧,那就是自己任何时候都

    是刘家的媳妇,这些大活儿必须婆家人不干或者顾不得干时,娘家人再干;而且,娘家人拳头再硬,也不能让

    婆家的江山改姓。

    所以,元帝死了多年,王政君也没有改嫁。

    后来她侄儿王莽篡汉当一哥都成功了,她还坚持说自已永远是刘家的媳妇(“汉家老寡妇”)。

    刘欣就是哀帝,登基时奶奶傅氏、老妈丁氏都在,傅家、丁家立即成了显赫的外戚。

    这样,这两家新外戚与王家老外戚在利益分配上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但是,哀帝最大的悲哀在于,虽然成为一哥,却没有当一哥的起码的政治素养。

    史载哀帝自幼受过良好的儒家教育,擅长文辞和律法。同时,他生活十分简朴,不好女色和享乐,但生性

    缺乏阳刚之气。

    面对刘汉大厦将倾的颓势,他也一度想有所作为,但复杂的社会形势、恶劣的政治生态、繁重的国家事务

    都让他望而生畏。

    仅仅在两件事情的处理上,大家就可以看出他注定是帝国政治舞台上的过客。

    一件是他无节制地宠信大草包董贤,还跟董搞同性恋。

    董贤本是个郎官,因为长得象个漂亮女人,平时又很注意仪表,哀帝很宠爱他,形影不离,连吃饭睡觉都

    在一起。

    其实,人们对皇帝的私生活已经够宽容的了,但同性恋这个玩意儿太超前,当时很难取得人们认同。

    朝野广大干部群众议论纷纷。

    更使大家难以接受的是,哀帝不光跟小董玩儿酷,还把国家大政交给小董玩儿。

    哀帝不断地提拔董贤,直到让他取代王莽任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处理日常朝政。

    这还不算,哀帝仍然觉得对小董使用没到位,甚至打算把大位让给他;不断地奖赏他,成万上亿都不嫌多

    ;处处护着他,谁要说他一个不字,轻则斥责,重则免职。

    就连舅舅丁明刚表现出对董贤过份得宠不安,也被哀帝痛加斥责、削去官职。

    哀帝,一个罕见的被“爱情”冲昏头脑的一哥!

    但是,董贤实在只是个草包,除了陪哀帝吃饭睡觉,一无所用。

    朝政如何,可想而知。

    第二件事是处理与王氏家族的关系。

    由于王氏家族自成帝即位后,王政君为太后、王凤任大司马大将军辅政26年,在朝廷内外的势力非常强大

    ,与其他权贵的关系错综复杂、盘根绕节。

    跟王氏家族为敌,根本不是哀帝的选项。

    哀帝虽然惹了王莽一下,但是在下诏免他职务的同时,还大加赞扬王氏外戚辅政治国有功,同时还加封王

    莽食邑350户作为安慰。

    他对其他王氏势力没敢下手。特别对王政君,他更是没有敢丝毫触动,仍尊她为太皇太后,让她权威荣耀

    如前。

    这样无疑给王莽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留下了足够的机会和舞台。

    王莽回到南阳新野,十分低调儿。他觉得,只要有姑母在,自己政治上的冬天总会过去,走着瞧!

    所以,他一般情况下闭门不出,以免节外生枝惹出事端。

    他心里面很窝火,想来自已辛辛苦苦努力多少年,终于评上了最高级别伪君子的职称,但是刚刚在朝廷上

    露了一下脸,并没有落下多少实惠,涨的一点儿工资都用来笼络人了。即使没有这个职称,凭着姑姑是太后,

    不去争取也得有不错荣华富贵。

    他也很不死心,想想权力中枢是如此让人向往,坐在那个位子上的刘家爷儿们又如此不安心本职工作,急

    人啊!

    同时,王莽觉得自己的机会还多的是,决定目前多做些符合伪君子身份的事情。

    他努力保护自己伪君子的形象,结交士人,沽名钓誉,又每时每刻都在窥视着朝廷的动静。

    有一天,他的二儿子王获杀死了自家的一个奴婢。要在今天,杀人偿命。但是在当时浑浊世道下的权贵之

    家,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王莽怕授人以柄,影响伪君子形象,逼迫王获自杀谢罪。

    王莽在履行伪君子职责时的所做所为,为他赢利了很大的声誉。再把他跟那些无德无才还身居高位的家伙

    比较比较,越来越多的人为他被免职鸣不平。

    公元前2年,日食出现,按照时尚的说法,这不是吉兆。

    在朝廷对策的周护等人大做文章,借机为王莽评功摆好,说是对这样的干部不好好用,老天爷都看不下去。

    哀帝本来就没有打算、也没敢打算对王莽下狠手,目前迫于與论压力,也只好召王莽回京。

    但是,哀帝也留了一手,只是让他侍奉太皇太后,并没有给他安排职务。

    公元1年,王莽返京一年多,在位仅6年的哀帝去世了,才26岁。在这以前,哀帝的奶奶、太皇太后傅氏和

    他老妈、太后丁氏都已先后去世。

    过客哀帝和傅、丁外戚就此在帝国政治舞台中央消失。

    哀帝去世的当天,王莽姑侄儿俩就放抢了!

    朝廷是如此羸弱,权力是如此诱人,王家对什么都不能客气!

    先是王政君亲自来到未央宫收取皇帝的印玺,接着又立即派人召王莽入宫,让他控制住朝政。

    王莽也不甘落后,迅速收取董贤的印信,安排人赶紧找理由治他的罪。

    他立即向姑姑申请,自荐要重返工作岗位。

    王政君在第一时间批准了侄儿的报告。

    由于哀帝无子,王政君姑侄儿俩又紧急商议,决定从其他刘氏子孙中挑个年龄小、好欺负的抱上大位,以

    便自己随意把玩儿。

    就是中山王刘兴的儿子刘衍了!

    你们别愣着,快让这孩子登基,称为平帝。

    王政君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朝廷的日常工作由王莽处理。

    本来我们老王家把握权柄20多年,一直作威作福也没弄出来大的事故,偏偏哀帝从中插一杠子!

    都忍了6年了,实在太急人!

    既然权力是这么好的东西,又这么容易失去,姑侄儿俩觉得真的不能再谦让、再客气了!

    王莽比他姑还急:

    对不起大家了,权力如此诱人,我情愿丢掉最高级别伪君子的职称,也得当一哥!
………………………………

12、 卷欲重来

    王莽这次重掌国柄,决心大干一票,以最高级别伪君子兼帝国ceo的身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其实是一种专家型高级政治流氓的身份。

    他和王政君觉得刘氏皇室己经到了最可欺负的时候。

    由于成帝、哀帝都没有儿子,近亲中有条件当一哥候选人的成年男丁反而更多、选择余地更大。而王莽姑

    侄之所以选择年仅9岁的刘衍作平帝,完全因为他年龄小、好欺负、有利于当傀儡,他妈卫氏又是个偏房,控制

    起来方便。

    王莽想到,要是皇室再出来个哀帝那样的一上来就拿自己开刀,不光窝心,还误事儿啊。

    当然,王莽这时候做梦都不会想到,社会人生大戏的总导演老天爷再次把他推向帝国政治舞台中央的同时

    ,也准备了接替他的另一位主要演员:刘秀。

    公元前5年,也就是哀帝登基的第3年,刘秀在他爸刘钦当县长的济阳县城的那座汉武帝行宫中降生。

    当这次王莽姑侄儿俩重掌国政、立了平帝时,刘秀已经5岁了。

    我国古往今来在民间,要是谁嫌小孩儿长得慢,就有人安慰说:

    有小不愁大,就怕没有啥。

    刚才说了,王莽要放手干了。

    由于毕竟是专家型政治流氓,与其他人相比,他的政治野心更加膨胀,整人手段更加凶残,玩权方法更加

    阴险。

    他独揽大权,为所欲为,玩弄平帝于股掌之上,不断向太皇太后索要更尊贵的名号。

    他一方面慷国家之慨广施恩惠,到处做沽名钓誉的事情;另一方面又结党营私、排斥异已,把亲信爪牙全

    部安排在重要岗位上,层层控制政权。

    王莽觉得自已在虚伪专业上、在个人政治进步上都己经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还必须以自已的风格

    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他的个人风格,有大阴谋家都会的“规定动作”,更有独创的“自选动作”,那就是在大搞“附顺者拔擢

    、忤恨者诛灭”等勾当时,眼泪汪汪地装出一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样子。

    这样,王莽只走了几步,仅用几年,就把前汉帝国玩儿死了。
………………………………

13 第一步 排除异已;杀人不避亲

    王莽整人的手法变化多端,因不同的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哀帝已经挂了,王莽就直接对傅氏、丁氏外戚和董贤动手,凡其亲友在朝为官的,一律免了,找个理由发

    配远方。

    董贤草包自知是重点打击对象,吓得自杀了。

    但王莽仍不放过,他认为早年哀帝收拾自己,大多是董贤在搞鬼。

    于是,他指使人罗列其罪状,开棺暴尸,没收全部家产。

    董贤的财产被变卖,竟然价值43亿钱!

    哪儿来的?

    对于自已不喜欢、但位高权重的人,王莽也有办法。

    他见大司徒孔光很得太皇太后的敬重,就注意笼络孔光,提拔孔的女婿甄邯为侍中、奉车都尉。

    他给那些看着不顺眼的权贵先一一罗织罪名,再落实证据,自已不出面,让甄邯报给岳父孔光,孔再奏呈

    太皇太后。看看火候差不多了,自已再到太皇太后那儿加以说明、提出意见。

    就按照这样的套路,将军何武、公孙禄等都被他找理由罢了官。

    王莽的这一招屡试不爽,连他的亲伯父、红阳侯王立也没有躲过。

    王立是王政君同父异母的弟弟,曾于公元前27年某一天,与王政君的其他4位同父异母兄弟封侯,并称“五侯”的那个。

    这时,王立己因年龄因素告老休息,并不在朝廷为官。

    由于二人在淳于长案子中结下隔阂,王莽觉得是对这个伯父下手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王莽先是指使孔光上奏王政君,说红阳侯过去犯过法,由于种种原因没被追究。现在新帝刚立,要整肃吏

    治,他虽然退休了,但住在京城,影响还在,广大干部群众议论纷纷,意见很大。应该让红阳候离开京城。

    起初,王政君不以为然。

    于是,王莽亲自出面。

    他态度恳切地对王政君说:

    “如今汉朝衰弱,已经接连几代没有嫡亲的皇位继承人了,要由太皇太后来代替年幼的皇帝君临天下,这

    是很值得担心的事。我们王家就是一心一意地为天下公行大义,还要担心老百姓心里不服气我们。如果我们顾

    及私情而不顾大家的意见,下面的人就要为非作歹,天下也就从此大乱!我看还是先让红阳侯暂时回自己的封

    地,等过一段时间人们的议论平息了,再召他回来。”

    王莽这话说的冠冕堂皇,既是为国家着想,也顾及了王氏家族的利益,还尊重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

    王政君实在无话可说,只好同意了。

    只要你红阳侯离开京城,我有的是办法收拾你!

    王莽不仅对自己的亲叔伯这样,对亲生骨肉也是如此。

    前面,我们说了他逼二儿子王获自杀的事,这次,长子也载在他手里。

    如果说王莽逼死老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最高级别伪君子的职称,那么这次逼死老大是为了“即使丢掉最高

    级别伪君子职称,也要当一哥”的梦想!

    平帝的母亲是中山王后,王莽很担心她一旦进京入朝会形成新的外戚集团,对王氏家族不利,就不许她和

    卫家其他人进京。

    王莽的大儿子王宇一向对老爸的做法不满,觉得这样割断人家母子恩情实在不近人情,将来会遭报应的。

    于是,王宇与卫氏的哥哥卫宝通信商议,让卫王后赶紧上书太皇太后谢恩,表明自己一定不会象过去傅氏

    和丁氏家族那样“忘恩负义”。

    王莽看了,当然明白什么意思。

    他请王政君回信,数落傅、丁两家不知天高地厚,自以为当年哀帝即位,就想与太皇太后平起平坐,败坏

    国家法度,结果不仅自己不能长命,连哀帝也短命身亡。同时,冷漠而严厉地警告她,要吸取傅、丁两家的教

    训,以免身败名裂!

    在利用王政君申斥卫氏的同时,王莽则给了她丰厚的赏赐。

    王宇是个书呆子,让卫王后再次上书,王莽仍不理睬。

    于是,王宇找来自己的老师吴章和妻舅吕宽商议,说老爸很迷信鬼神,不妨吓唬吓唬他,然后再跟他谈让

    卫王后进京的事儿。

    有一天夜里,在王宇安排下,吕宽拿了血洒在王莽家门前,不料被看门人捉个正着!

    这还了得!

    王莽大怒,很快查明真相。

    这下王莽毫不考虑自己最高级别伪君子的职称,决心将凶残进行到底!

    王莽当然很了解大儿子王宇的秉性为人。

    这件事情嘛,说大了是个一般治安案件,说小了是个恶作剧而已。

    但是,王莽决心拿这事儿做一番文章。

    他太需要做一番文章来立威了!

    他迅速安排得力爪牙扩大调查。

    经过进一步调查,有关爪牙还发现,王宇、吴章、吕宽等人还密谋劝谏太皇太后贬谪王莽。

    王莽极为震怒!

    王莽铁下黑心:为了下一步的前程,为了那个梦想,我一定要把这篇文章做大!!

    王莽亲自安排把王宇铐进监狱,责令他饮毒酒自杀。

    这时王宇的妻子正身怀六甲,王莽不顾多人哀求,也把她打人死牢,安排待她分娩之后立即处死。

    对自己的亲生骨肉都这样了,对其他人当然也不能心慈手软。

    王莽宣称吴章结党营私、阴谋篡权,下令把他处以残忍的腰斩,并在长安东门碎尸示众。

    吴章是一代名儒,弟子数以千计,王莽筛选其中看着不顺眼、听着名字刺耳的千余人,宣布其为结党营私

    之徒,永世不得做官。

    话已至此,在这一片腥风血雨中,我想请大家记住一个人,他叫云敞。

    大家知道,前面我们也说过,前汉经元、成、哀三帝爷儿几个折腾,加上王氏外戚弄权肥私,已经败象丛

    生,其中表现之一就是朝野上下虚伪奸诈之风盛行,官场、民间卖义求利之徒当道。

    没办法,高尚者死路一条,卑鄙者处处绿灯。

    这阵子,王莽一宣布吴章的弟子不得为官的政策,这些人立即转投别人门下当学生,纷纷表示与吴章没有

    关系,或者划清界限。

    但是,这位云敞,正做着大司徒府的掾吏,也就是丞相府的主管一个方面工作的高级官员吧,他主动上书

    ,自称是吴老师的学生,说按规定不能再在丞相府工作了,自愿辞职回家。

    云敞把吴章的尸骨收拢在一起,抱回家棺殓下葬。

    云敞的做法受到很多人称赞。

    这确实是一个胸有明灯、知道坚守的人!

    由于吴章是个大儒,加之他的学生中象云敞者太少,而见风使舵、滑如泥鳅者太多,案件在他身上不好扩

    大,王莽就把这篇文章的主要笔墨放在吕宽身上。

    王莽充分调动司法力量,深入查究吕宽之狱。他把平时与吕接近的人都打成吕宽一党,让他们相互揭发,

    从中发现符合自己政治需要的蛛丝马迹。

    他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安排爪牙在朝野内外认真排查对自己有威胁、乃至于自己不喜欢的人,一律指为吕宽党羽,逮捕治罪。

    这样人就多了。

    比如,曾与他竞争大司马职务的前将军何武、忠于汉室而不依附他的司隶鲍宣、与卫氏关系密切的护羌校

    尉辛通等,立即杀掉。

    为了更方便地控制平帝,他把卫王后的兄弟姐妹和其他近亲全部杀掉。

    同时,他还怕事没做绝,借口查究卫氏党羽,又冤杀数百人。

    剩下卫王后孤苦伶仃地活下来,没多久也被废掉了。

    王莽就是王莽,作为具有最高级别伪君子职称的政客,他杀人的方式是不拘一格的。

    对于至亲,他稍加优惠:逼迫其自杀。

    他在淳于长案中放了一马的叔父红阳侯王立、堂弟平阿侯王仁,就享受到了作为至亲的优惠,在此案中被

    安排自杀。

    元帝的妹妹,也是太皇太后的婆妹敬武长公主也被指为吕党,享受了这种被逼迫自杀的优惠待遇。

    吕宽之案,被牵扯的人不计其数,仅被以不同方法处死者就达数万人。

    但通过做大这篇无耻的文章,王莽进一步排除了异己,包括自己的骨肉至亲。
………………………………

14、 第二步、骗来荣誉;晋位“安汉公”

    在这里我们要稍加说明,这时的王莽虽然已经实际上控制了国柄,但他也知道,全国人民还没有完全放弃

    汉室。

    也就是说,他知道自己虽然有能力一巴掌把平帝打哭、打跑,可要是自己直接坐上那个位子,大家仍然还

    没有做好思想准备,还可能一时接受不了。

    既然暂时还不能放弃为汉室打工的身份,那就还要暂时尽量保留最高级别伪君子的职称。

    眼巴巴地看着身边的一哥大位,实在让人心急啊!

    王莽排除了异己,权势熏天,周围自然少不了趋炎附势之徒。

    谁顺从王莽就可以青云直上,谁得罪了他就会很快灭亡。

    王莽要的就是这样的局面。

    当然,他还要进一步做得更绝。

    王莽党同伐异,大量提拔使用那些愿意效忠的人。

    与其他阴谋家不同的是,每当他要做什么事,总要摆出一副一心为汉室、一心为公的样子。他有私人要求

    ,就让党羽上奏王政君,自己则叩头流泪,一再推让,蒙蔽太皇太后,也欺骗广大干部群众。

    (“上以惑太后,下以示信于众庶”)。

    公元1年,王莽指使心腹上奏王政君,说他治国理政的功绩比得上周公,至少应该得到象萧何、霍光那样的

    封赏,应该尊他为“安汉公”。

    王政君就此询问大臣,自然是叫好声一片,于是就安排走组织程序、办手续。

    这时,王莽则站出来谦虚地说,现在国家形势这么好,工作是大家干的,自己与孔光、甄丰等人安汉室、

    定天下,是应该做的,希望多表彰大家,不要为自己表功了。

    他多次推让,直到王政君把孔光等人都加官晋爵,他才接受“安汉公”的称号。

    但与此同时,王莽则要求把加封给自己的土地还给朝廷,说是想把这些土地分给更需要它的老百姓。

    怎么样,看懂了吧?

    要是到这儿您就看透了王莽,我说的不仅仅指正史和教科书记载的那样,恭喜您,您是高人。

    要是到这儿您还没有看透他,我说的也不仅指正史和教科书记载的那样,没关系,咱接着看。

    王莽一边把土地还给朝廷,一边安排亲信鼓动广大干部群众上书为自己鸣不平。

    根据史书记载,这时因王莽推让加封的土地,给朝廷上书鸣不平的干部群众多达487572人。

    没办法,有关资料记载的就是这么精确。

    这些上书纷纷说,王莽同志一心为公,功高盖世,本应得到国家最高的褒奖,现在他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所

    得,国家不能亏待这样的好领导啊!

    更有甚者,一些王公重臣面见王政君,纷纷叩头请求,要求朝廷进一步加大对安汉公的褒奖力度。

    而王莽呢,仍然是一个劲儿苦苦推让:过奖了过奖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王政君听政多年,史家对她褒贬不一,但我们要说的是,她充其量是个利益攫取者和分配者。

    她的政治底线是:婆家的江山不能改姓,要不然自己没处摆、面子太难看;娘家的利益要确保,为了这谁

    碍事就收拾谁。

    谁没有私心?我不过更重一些。

    所以,她始终反对任何给刘家汉室改姓的行为,至死都坚称自己是“汉家老寡妇”;她也始终在为娘家谋

    取最大利益,把几乎所有重要的职位交给娘家的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