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洛阳七日-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旻,一切围堵李三郎。

    终于来到了对方腹地,可李三郎却被对方十骑团团围住,别说向前继续突进,此刻就是想把鞠从缝隙中传出都困难。看台上传来了吐蕃使者的大喊声:“香要灭了,围住即胜!”

    吐蕃十骑见围住了李三郎,继续缩小包围圈,李三郎此刻连外面的陈玄礼和裴旻在哪都不能得见,更不用说传球了,眼下情急,他不免深感万分焦急!此时,裴旻大呼了一声“从上攻!”

    李三郎有了主意,只见他将鞠一挑,高高的飞到了空中,吐蕃一方不知他欲为何,一时都没有做出应对。紧接着,他学李客、裴旻一般,双脚踩上马背,奋力向上一跃,他终于看清了对方球门所在,于是用杖将鞠往球门一击,球终于再入。可李三郎的身手毕竟不似李客、裴旻二人,落地时重重的摔到了地上,加上前伤未愈,一时口中一咸,吐出了一口鲜血。

    但随着球进,却无人注意,众人皆忙于欢呼,同时高台之上也传来了一声鸣啰!比赛结束了,五比五!

    看台上的众人和场下的数万禁军大声呼喊:“万岁!万岁!”这惊天逆转确实惊诧了众人,谁都未能想到,以四敌十的比试竟然能如此翻盘,虽双方平局,但众人心中确已对李三郎等四人由衷敬佩。

    呼喊声持续了很久,终于停了下来,吐蕃使臣说到:“陛下,这平局如何处之?”不待女皇帝开口,武三思抢先答到:“以四敌十,扳回比分,谁胜谁负,这一目了然,使臣何以再问?”

    吐蕃使臣嗤笑一声,说到:“梁王此言差异,以四敌十是他们自己选的,怎可以此断定输赢?”

    女皇帝开口道:“那依使臣之见,加赛一局如何?”女皇帝知道此四人的实力,自然信心满满,加赛一局,必能取胜,故如此相问。吐蕃使臣自然也知晓加赛的结果,于是说到:“依吾之见,击鞠一事,到此为止,吾等加赛其它如何?”

    武三思大声问道:“今日本就是击鞠盛事,何以加赛其它?”

    女皇帝一摆手,示意武三思勿再开口,向吐蕃使臣问到:“朕之大周,凡是比试取胜,必让他人心服,汝欲比何事,尽快道来!”

    吐蕃使臣想了想,大声答到:“比武!既然他们击鞠场上未分胜负,就让其比试武艺!”

    武三思继续问道:“汝的意思是让他四人与十人比武?”

    吐蕃使臣肯定的答到:“正是!”吐蕃使臣此番要求,确有些无赖之举,欲仗着人多取胜,看台上不免发出了此起彼伏的倒彩声,但吐蕃使臣此刻只想这取胜,可管不了那么多公平。

    此刻,李三郎被陈玄礼搀扶着,四人一同来到了高台之下。女皇帝见李三郎口角有鲜血,定是受了伤,这身旁之人又是一老兵,那白衣之人又不知武艺如何,只剩下陈玄礼,如何能够以一敌十,料想吐蕃使臣敢提出此项比试,那十人想必武艺不弱,没有必胜的把握,女皇帝也一时不好表态,转向太子问道:“太子,以为此事如何?”

    太子李显自然知道李客的武功,但其此刻易容,不便透露身份出战,另外白衣之人他亦不识,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只好望向李三郎,询问他之意。李三郎与裴旻何尝不是初次见面,这击鞠技艺与武功不可相提并论,他自己就是实例,纵是击鞠高超,比武却未必有把握。

    众人正踌躇间,突然裴旻向前一步,拱手施礼,说到:“禀陛下、太子,比武之事何须四人,小人一人应战即可!”
………………………………

正月十二(十四)

    此语一出,众人莫不惊讶,之前击鞠以四敌十已不可思议,此时比武居然提出以一敌十,这到底是实力真的至此,还是口出狂言,一时间皇家马场内窃窃私语声不断。

    女皇帝打破了沉默,不禁问了到:“汝一人?”在女皇帝看来,此人素未谋面,武艺到底几何根本无从判断,若是比武输了,那之前的击鞠纵是精彩也成枉然,世人仅会记住胜利的一方,至于怎么取胜的倒是其次。也许此刻从太子帐下抽调数人,再派陈玄礼一同出战似乎更有把握,这总比以一敌十更有把握一些,但转念一想,若此人真能以一敌十,那岂不是赢得更加光彩,但真能把天朝颜面寄希望于请缨之人吗?女皇帝心中疑虑,不免相问。

    裴旻胸有成竹的大声说到:“在下一人足矣!”

    虽他如此说,女皇帝还是不免有些担忧的再次问到:“汝可有把握?此事事关重大!”

    裴旻双手一拱,再次答到:“在下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李三郎自然也是心里没底,他看向李客,希望从他那里获得答案,毕竟此人是他之友,他最是清楚;李客见李三郎望向自己,于是微微点了点头,小声说到:“请李司丞放心!”得到了李客的首肯,李三郎顿时信心十足,双手一拱,大声说到:“请陛下准许其为国出战!”

    吐蕃使臣见有如此机会,自是欣喜,于是还没等女皇帝开口,大声抢先说到:“陛下,既然他们有如此把握,请求以一敌十,还望恩准!但吾有言在先,这可是他们自行请愿,若是输了,可怪不得吾!”

    众人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女皇帝自是无法再拒绝,况且李三郎都已开口请战,那应是有十足把握,想到这里,她缓缓说到:“既然如此,那朕就允许出战!”

    见女皇帝应允,那吐蕃使臣自是心中暗自得意,双手一拱,施了一礼,大声说到:“谢陛下!”说罢连忙示意那十人迅速备战。

    李三郎心中还是有些许不安,他走到裴旻身旁,小声说到:“先生须小心才是,这万藩诸国皆在,务必保天朝颜面。”

    裴旻淡淡一笑,说到:“李司丞请宽心,裴某心中有数。”

    李三郎接着问到:“先生使何兵器,我速备来。”

    裴旻四下看了看,从一旁捡起了一根断落的树枝,说到:“使它即可。”

    李三郎心中大惊,连忙说到:“先生切勿儿戏,对方均是持兵器上阵,一根断枝如何匹敌?”

    不待裴旻答话,李客小声说到:“李司丞尽管放心,吾这故友武功卓绝,他自能应对。”

    虽然李客如此说,李三郎心中不免还是担忧,但再多劝说料想也是无用,只好说到:“那就有劳先生。”

    裴旻微微一笑,不再言语,手持树枝径自走入了击鞠场,吐蕃十人已穿好铠甲,手持刀剑,立于场中,随时准备应战,但见裴旻手持一根树枝前来比试,心中不免大怒,此举太过于藐视,他十人恨不得一开始就将其乱刀砍死。

    看台上的众人自也是看到了此幕,不免都被裴旻的行为所震惊,那吐蕃使臣终于坐不住了,大声喊到:“汝太狂妄,若有闪失,咎由自取!”

    张昌宗立于高台上大声说到:“今日比试,双方点到为止,时间一炷香,置香!”他刚说罢,场边的禁军又响起了巨大的助威声,此番比试令众人迫不及待,特别是吐蕃场上十人,此刻,恨不得立马开始将眼前之人大卸八块;裴旻却始终面带微笑,不露一丝惧色。

    高台之上,张昌宗令旗一挥,对决开始!吐蕃十人顿时如脱缰的野马,一拥而上,向裴旻袭来,可裴旻却纹丝未动,眼见十人的刀剑近在咫尺,裴旻身体一低,突然提起树枝向前一扫,树枝准确地打在了这几人持刀的手下,“哐、哐”刀剑应声落地,裴旻丝毫没有犹豫,跃起一脚直接踢在了一个胸前,力量甚巨,那人腾空向后飞去,撞翻了紧跟在他后面的几人。裴旻刚一落地,又是一个箭步向前一跃,用手中树枝在空中一挥,这一下刚好打在另外几人的咽喉处,几人顿感窒息,捂颈倒地;之前被踢到几人正欲挣扎着爬起,结果裴旻反手用树枝在空中一击,同样打在了几人咽喉处,几人再次倒地。霎时间,吐蕃十人已无人再次起身,只躺在地上抽搐,因所伤之处是咽喉,甚至也叫喊声都无法发出。裴旻,四周扫了一眼,将手中树枝一扔,拱手说到:“承让!”

    现场一片死寂,这一切发生太过突然,刚才负责燃香的小太监甚至还未来得及离开铜鼎,这场以一敌十的比试居然已经结束了。

    众人瞪大了双眼,不敢相信刚才眼前所发生的一幕,世间竟有如此武功高深之人,特别是李三郎,几日前他刚被李客的武功所震惊,本以为李客当世无人能敌,可眼前居然又出现一人,武功绝不在李客之下;他心中暗暗感慨到,这世间奇人竟如此之多。

    终于,天子高台上的传来一阵掌声,拍掌之人是张昌宗!这掌声打破了现场的死寂,众人终于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看台上下终于再次发出山呼海啸的喝彩声、夸赞声。女皇帝心中暗暗称奇到,眼前之人真乃神人!

    许久过后,鼎沸的声浪终于小了下来,女皇帝向吐蕃使臣问到:“此番比试,汝等可服?”

    那吐蕃使臣自也是被裴旻的武功所震惊,一时竟然无言。武江大声说到:“汝等安能不服?幸得用树枝比试,若是用剑,想必那十人已亡!”

    武江这一说,吐蕃终于回过神来,颤声答到:“吾。。。吾等拜服!”

    吐蕃使者刚说罢,禁军齐呼“万岁!必胜!”此番胜利可谓大胜,远远超出预期,女皇帝可谓心中大喜,裴旻回到了天子高台之下复命,女皇帝双手一抬,全场顿时安静。

    女皇帝欣喜地望着裴旻问到:“汝姓甚名谁?师从何人?”

    裴旻答到:“小人裴旻,自幼好武术,无师自通!”

    女皇帝大声笑道:“天纵英才,无师尚能如此,朕今日封汝为。。。”

    裴旻连忙跪地,大声说到:“陛下,小人有话禀报!”

    这女皇帝话未说完就被打断,心中自有些不悦,说到:“何事?”

    裴旻答到:“小人山野之人,慵懒涣散,不谙世事,恐有负所托,请陛下收回封赏!”

    裴旻如此一说,自是令女皇帝深感意外,自古以来,封侯拜将皆是世人竭力所求,今当众封赏居然遭拒。此刻,除了意料之外,女皇帝心中更多的是愤怒,这不是明摆着抗旨吗?

    裴旻拒封,是李客能预料到的,但他此刻不便替其进言,即使说了也是人轻言薄,毫无作用。但对太子和李三郎来说却是深感意外,按理来说,主动请缨,难道不是为的建功立业吗?太子知道女皇帝的脾性,这当众封赏,若是拒绝,那等于是埋下了祸事,日后必定有难,甚至因为李三郎的关系会危及到自己,见女皇帝尚未开口,于是连忙大声说到:“裴旻,陛下封赏,无上荣耀,汝何以拒之?还不快受赏谢恩!”

    裴旻聪慧,自是知道拒封的后果,但他的信念又岂会如此轻易更改,于是说到:“谢陛下、太子大恩,并非裴某不识抬举,确是小人疏懒成性,难堪大任!”

    此言一出,场面一时间更是凝重,裴旻顿了顿继续说到:“但请陛下、太子宽心,习武之人,当知保家卫国、锄强扶弱的大义,它日如百姓蒙难,朝廷召唤,裴某定舍生忘死,前往相助。”

    不论裴旻如何自圆其说,但这拒赏一事确是事实,女皇帝心中甚怒,只是不便于宣泄而已。终于,一旁的张柬之开口解围到:“好!好!好!侠之大者,保家卫国!确实有侠义之风!禀陛下,依老臣之见,裴大侠虽不愿入朝为官,但守土之心责无旁贷,此心可诚!就成全其所愿吧,免得世间妄议,吾等强人所难!就封赏他一些别的吧。”

    张柬之的话算是给了女皇帝台阶下,女皇帝也知此刻不宜过多纠缠,免得在众人、特别是万藩面前失了威严,来日方长,可事后再作打算,于是缓了缓语气,说到:“朕也是通情达理之人,既然人各有志,朕也不强求,但今日之功却是有目共睹的,那依张阁老之见,朕该作何赏赐?”

    不待张柬之开口,裴旻抢先说到:“江湖之人,嗜酒如命,就请陛下赐裴某一些好酒吧。”

    听裴旻如此说,女皇帝脸上终于再次露出些许笑意,说到:“果然性情中人,那就赐御酒百坛!”

    裴旻大声说到:“谢陛下隆恩!”

    张柬之再次说到:“禀陛下,依老臣之见,仅御酒百坛恐不足以表今日之功,老臣还有一个建议。”

    “哦?张阁老但说无妨!”

    “老臣素闻这行走江湖须有一个名号方能立威!今日裴大侠用树枝即能击败吐蕃十人,想必剑术高超,卓尔超群,故老臣特请旨御封其为“剑圣”,以彰显其功!他日凡提及其名号者,必能想起今日之事,以此弘我国威,流传万世,岂不美谈!”

    这“剑圣”二字不可谓不重,按往常女皇帝定不愿为之,但今日女皇帝被张柬之最后几乎话说动了,她就是要让世人记住今日之事,每当提及“剑圣”都让世人臣服于天朝的国威。想到此处,女皇帝大声说到:“裴旻剑术高超,武艺超群,朕今日欲当着王公贵族、文武朝臣及万藩使节的面,封裴旻为“剑圣”,可有不服?若有不服者,此刻可上前比试!”

    这裴旻的武功众人是看在眼里的,哪还有人敢在此刻自取其辱,于是不约而同地齐声大呼:“吾等拜服!”裴旻见状,连忙跪地,说到:“禀陛下,此封号令小人惶恐!还望。。。”

    此次,是女皇帝打断了裴旻的话,说到:“朕已询问众人,无人不服,汝就不必再作推脱,此事已定!”

    裴旻知道,此次女皇帝是铁了心,如自己再加推诿,那必定犯了大忌,于是也不再作声。

    女皇帝大声说到:“朕今日赐裴旻封号“剑圣”!愿其今后行侠仗义,保我大周百姓无虞!”

    裴旻心中无奈,跪地大声说到:“裴某领旨,谢陛下!”

    在一片“裴旻!剑圣!”的欢呼声后,女皇帝再次说到:“今日盛事已毕,朕深感欣喜,英勇之士,朕后会加赏!起驾回宫。”说罢,整个皇家马场在女皇帝带领下,有序离场。

    此刻,日已快落西山,戌时将至。
………………………………

正月十二(十五)

    太平公主马车之内。太平面色铁青,一言不发,一旁的高戬此刻也不敢作声,老实的在一旁安坐。他知道太平这次是真的愤怒了,哪怕平日里再受恩宠,此刻如不慎言,定会成了太平发泄不满的对象,到时自己可算是倒霉了。

    此次击鞠盛事,太平种种所为,只要明眼人迟早都能看清,这只是瞒得了一时的事情。首先是那次自杀式的爆炸,为的就是让击鞠实力最强的李三郎不能出战,如果运气好一些,直接把李三郎给杀了,也算是断了太子的一臂,她不是没考虑过进行暗杀,但那样太费周章,万一对方有所警惕,或是留给李三郎的时间充裕,再组一队,那也是得不偿失,故她只能铤而走险,在距离比赛不久前再下手,如此一来,李三郎就不得不退出比赛。

    其实在之前,太平就秘密派人调查了诸国的击鞠实力,最后她选定了实力相对最强的吐蕃,并与其密谋,在最后的车轮战时再行出战;至于天朝一方,她自是清楚,除了太子之外,那必定是梁王出战。在最后一战中,若是吐蕃胜,则天朝一方颜面尽损,首先归罪的当是太子和梁王,她坐享其成;若是梁王胜,那她帮忙除掉了太子队,让梁王大显风头,梁王自是欠下了她天大的人情。如此一来,无论何种结局,只要她今日铤而走险,便可坐享其成!可她千算万算,却始终没有算计到李三郎能临时组建四人应战,并且翻盘了,最后还上演了一个以一敌十的比武,那人又是出自太子一方,这次太子可谓是大赚!在朝廷上下、诸国面前风光无限,反观她却是血本无归。女皇帝无比睿智,午时自己在集仙殿的那出苦情计,怕此刻早已被女皇帝洞悉,想到这里,她心中不免盛怒!但此事必须要有所挽回,精心策划的一盘棋,绝不能竹篮子打水,白忙活一场,终于,她厉声开口到:“去梁王府!”高戬一直战战兢兢,此刻太平终于开口,他也不敢多问,连忙吩咐车夫朝梁王府驶去。

    皇家马场外。裴旻走到李三郎身前,双手一拱,施以一礼,说到:“禀李司丞,此事已了,裴某告退!”李三郎心中一惊,此时裴旻居然就来辞行,不久前他还满心欢喜,这帐下又多了一员可用之人,可这怎么突然就要辞行了,于是连忙说到:“裴大侠,今日居功至伟,万不可此时离去,请随我入东宫,另行拜谢!”裴旻淡然一笑,答到:“适才在陛下面前,裴某已经说了,吾是山野之人,不愿受拘束,今日之事,全因相助故友,无为其它,此刻确该告辞了。”

    听裴旻这么一说,心中有些焦急,他可不愿白白失去这样一位难得的人才,但他心里自知,这种不世之材绝不能以利相诱,反而容易引起其反感,于是语气一缓,接着说到:“吾知裴大侠之志不在仕途,但眼下神都有难,裴大侠真愿袖手旁观,陷百姓于危险之中吗?”李三郎这么一说,倒是令裴旻有些心动,他的侠义之心自是为解万民之难,但他实不愿在此时受朝廷所调派,况且,他刚当着众人的面拒绝了女皇帝的封赏,转而又投向太子,那不仅给自己,甚至会给太子带来祸事,有心之人定会构陷太子一个结党营私的罪名,想到这里,裴旻坚决地说到:“裴某谢李司丞的好意,但裴某此刻确有不便,但还望李司丞宽心,若裴某有能够相助之处,定当万死不辞!”说罢,看了一眼一旁的李客。李客自是知道裴旻何意,李客的妻儿尚在茅屋之中,裴旻须及时返回护佑才是,另外,他也希望自己出来为他开脱几句。

    李客心领神会,说到:“禀李司丞,吾这故友料想也是有为难之处,今日就暂且让他先回吧,他日有事吾定会让其相助。”

    听李客如此说,李三郎自知是难以留下裴旻,于是悻悻地说到:“既然如此,吾也不强人所难,他日神都百姓若需相助,还望裴大侠施以援手。”

    裴旻再次一拱手,答到:“那是当然,裴某告辞。”不待李三郎再答话,旋即转身离去,一会便消失在人群之中。望着裴旻离开的身影,李三郎不自觉地摇了摇头,心中暗暗想到,为何世间能力出众之人皆不愿为朝廷效力,之前的李客如此,此时裴旻亦是如此,难道真的是朝廷错了吗?他日,若自己能够改变这朝廷局面,定让众人归服,为百姓谋求福祉。想到这里,他再次叹了口气,转身对李客说到:“出发吧,先回东宫。”

    李三郎与李客并行骑乘而去,李三郎不知怎的,突然问了李客一句:“李都尉与裴旻谁人武功更高一些?汝二人是否比试过?”李客淡然一笑,答到:“吾二人习武成痴,相识十余载,比试无数次,从未分出胜负,也许正因如此,吾二人才彼此不敢丝毫懈怠,一直苦练吧。”

    李三郎语重心长地说到:“人生得遇一对手,相互成全,那也可谓是人生一大幸事。”李客听罢,默许地点了点,二人不再言语,连忙朝东宫而去,这击鞠盛事算是结束了,可这神都的危机却并没有消除。

    二人到达东宫时,太子等人尚未返回,可张九龄却早已到了东宫。见李三郎至,连忙起身相迎,小声说到:“吾知李司丞定会先至此处,故前来相报硝、硫所查结果。”李三郎看了看周围并无他人,于是说到:“所查结果如何?”张九龄答到:“这上元将至,为保神都安全,这硝、硫本就是严控之物,除了必须使用外,均严令限制。今日吾已查探了所有登记在册的使用处和库房,均一切正常,除了。。。”

    李三郎焦急地问到:“除了什么?”张九龄继续答到:“除了日前太平公主少量购入,说是用于制造烟火,但此事未登陆在册,吾也是听经办人口述才得知此事。”

    听罢,李客语气坚定地说到:“果然如此!”李三郎与李客对视一眼,顿时也心理神会。此时,太子与张柬之刚好入了东宫,三人连忙相迎。

    太子喜笑颜开,今日之事对于东宫来说可谓是大捷,见三人已在东宫,于是转身向下人吩咐到:“快备宴席,吾要好好犒赏几位功臣!”太子扫了一眼四周,于是问到:“怎么不见那位英勇的剑圣,裴。。。裴旻?”

    李三郎小声答到:“回禀太在殿下,裴旻已先行离开了。”

    太子听罢,心头一惊,有些失落地说到:“吾尚未对其犒赏,他怎么就离开了?”

    李三郎没有太子那么好的兴致,他也无心什么庆功宴,有些焦虑地说到:“禀太子殿下,今日之事诸多可疑,还望太子容臣禀报!”

    太子见李三郎如此说,刚才的兴致顿时少了一大半,收起了笑意,开口问到:“三郎,何事?”

    李三郎答到:“今日吾之击鞠队伍未能出战,皆因太平公主所致,现此事已得到确认。”

    太子听罢,不免一惊,适才一直不知其中缘故,现正欲相问,不料李三郎却已先开口,于是说到:“三郎,速禀!”紧接着,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