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洛阳七日-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年久病缠身的唐肃宗李亨亦驾崩。

    (本章完)
………………………………

番外篇:李客父子与裴旻(上)

    碎叶城,属条支都督府,贞观年间在此设镇,全镇仿长安城而建,是大唐西部边陲的一座重要商镇,一直以来,此处水土丰盛,随着人流迁徙至此,渐渐地开始变得繁华。

    因地处边塞,常有外族入侵,为了自保,碎叶城中尚武,在此处生活,即便富有金银财帛也并不让人觉得稀奇,反而是身怀绝世武功才会真正受人尊敬。

    乌古斯家族祖上是突厥人,后迁徙至此生活,慢慢的也就成了大唐子民。乌古斯老爷子有四名儿郎,每一个都是骁勇善战的勇士,在抵御入侵者的几次战役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乌古斯老爷子虽不担任官职,家中也不算富裕,可在碎叶城之中却享有极高的声望,受人敬重。

    乌古斯老爷子四十五岁喜得一女,于是奉为掌上明珠,因在月圆之夜所生,故取名月娃。除了乌古斯老爷子,四名兄长也是对这个妹妹照顾得疼爱有加。

    十多年后,月娃已是出落得亭亭玉立,因其祖上有突厥血统,月娃生得也是异常貌美,鼻梁高挺,眼眶深邃,一双大眸子上的睫毛甚至可以接住天空中落下的雪花,于是“碎叶城之花”的美名不胫而走,众人纷纷叹道,谁若是娶了月娃,真不知是要多少世才能修得的福份。

    一日,月娃眉头不展,正坐于溪水边。可突然响起一马鸣声,月娃听声连忙抬头望去,只见不远处一马突然止步,马上之人反应不及,从马上跌落了下来。月娃见状,怕那人伤得严重,连忙起身上前询问,只见那人迅地爬了起来,似乎并未受伤,月娃走近了些才看清,此人约有二十多岁,高大、清瘦,但相貌英俊,此时见了月娃,竟一下子满脸通红。

    月娃眨了眨美丽的大眼睛,轻声问道:“汝没事吧?”

    那人却突然脸变得更红了一些,声音结巴地答到:“没。。。没事!”

    月娃看了看身旁的马,又望了望眼前之人,继续问到:“好端端地怎么从马上跌了下来呢?”

    那人有些难为情地说到:“方才。。。看见。。。姑娘,一时。。。分了神。。。故。。。”说着说着连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眼神开始四处躲避。

    月娃满脸疑惑,问到:“看见吾?”

    那人继续答到:“嗯。。。姑娘的眼睛。。。好看!”

    月娃一听,也一下子脸红了起来,许久,答到:“若是汝没事,吾便先走了。”说罢,转身欲走。

    那人连忙说到:“姑娘,等等。”

    月娃缓缓转过身,问到:“汝还有何事?”

    那人上前了一步,说到:“其实吾。。。经常路过此处见到姑娘,今日不知为何姑娘愁眉不展,是遇到不开心的事了吗?”

    这一问,却又让月娃眉头紧锁了起来,原来乌古斯老爷子今年已年满六十,他想给月娃定一门亲事,也好双喜临门,可月娃不愿意,万一不能嫁给心仪之人,那岂不是毁了自己的幸福?于是今日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吵着逃出了家门。此时突然被问及此事,不知为何,眼前之人月娃虽第一次相见,却倍感亲切,于是便将此事悉数说了出来。

    那人听罢面色大惊,脱口道:“什么?婚姻大事,岂能如此儿戏?”

    月娃被他这么一喊,不免诧异,望了望他,问到:“吾的婚事,汝为何如此紧张?”

    被月娃这么一问,那人反而更紧张了,支吾到:只是觉得。。。婚姻大事。。。对了,有选好的人家了吗?”

    月娃轻轻摇了摇头,答到:“这倒是不曾听父亲提起,料想还没有吧。”

    那人听罢,突然长抒了一口气,喃喃道:“还好。”

    月娃抬头问到:“什么?”

    那人连忙答到:“吾是说。。。还好!此事尚有转机。”

    月娃疑惑地望着他,问到:“转机?什么转机?”

    那人望着月娃,一下子竟呆住了神,犹豫了半天,突然灵机一动,开口说到:“汝可以让汝的父亲举办一场比武招亲,这样一来,便可自己选一个心仪的勇士了!”

    月娃听罢,小声重复道:“比武招亲?”

    那人再次肯定地说到:“嗯!碎叶城之中,武功杰出的必是大英雄,一定会让汝喜欢的。”

    月娃陷入了沉思,过了许久终于面露笑容,点了点头,答道:“也许这是个办法,若是没有人能胜得过吾,那吾也不用嫁了。”

    那人听罢一笑,道:“汝这个小姑娘好大的口气,碎叶城中安会没有能胜汝之人?”

    月娃脸一红,答道:“若是真有人能胜吾,那也是。。。吾的命了吧。”说罢,便转身准备离去。

    那人突然再次喊到:“汝还没有告诉吾汝的名字呢!”

    月娃停住了脚步,回头一笑,答道:“吾叫月娃!谢谢汝今日之计!”

    那人听罢大惊,连声问到:“月娃?汝的父亲可是乌古斯老爷子?”

    月娃点了点头,答道:“正是!对了,汝的名字呢?”

    原来眼前如此貌美的女子正是那传说中的“碎叶城之花”,那人许久终于缓过了神,一拱手答到:“吾叫李客!”

    月娃点了点头,答到:“记住了!”说罢便不再回头,径自跑着离开了。

    李客正望着月娃远走的背景呆,突然不远处传来了笑声,并大声道:“古有西施浣纱沉鱼,今有李客望月娃落马!”

    李客听罢,大声喝道:“谁?给吾出来!”

    只见一白衣之人缓缓从树后走出,年龄与李客相仿,笑道:“恕在下唐突,吾路过此处,本打算到河边取些水喝,不料撞到了李兄这一幕,又不便打扰,只好躲在暗处静观了,还请原谅。”

    李客自问武功高强,刚才只顾着月娃,竟然没现树后有人,现在被他这么一说,顿觉不好意思,于是大声喝道:“暗中窥视,此非君子所为,吾今日非得教训汝!”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罢,便抽出身后之剑,朝白衣之人攻了过去。

    李客出剑其快,一个响指便到了白衣人身前,白衣人自知此时讲理已经来不及了,故连忙拔剑迎战。二人就这样不由分说地打了起来,十个回合、二十个回合、三十个回合。。。直到一百多个回合,双方仍不分胜负,白衣人终于向后退了几步,连声说到:“好了,不打了,吾认输好不好?吾真的只是想取些水喝便走!”

    李客虽二十出头,可自幼习武,行走江湖以来,与人交手就没有人能接他十招的,可眼前之人居然百招之后,居然仍与自己不相上下,顿时心生敬意,于是拱手答到:“适才是吾无状了,请原谅,敢问兄台大名。”

    白衣人听罢,连忙拱手还礼到:“在下裴旻!李兄之名吾刚才已知。”

    李客突然笑道:“原来是裴兄,刚才一场误会,裴兄就不要取水了,李某请裴兄喝酒如何?”

    裴旻惜英雄,也爱吃酒,眼前之人武艺精湛,又相邀饮酒,当即大喜,答到:“此提议甚妙!”说罢,二人便一同离去。

    月娃回到家中,兄长四人正与乌古斯老爷子为月娃的婚事争论不休,月娃当即把比武招亲的想法告知了众人,众人听罢,纷纷表示同意。只是乌古斯老爷子有些顾忌,月娃自小性情温和,但这并不影响她习武,月娃虽年仅十六岁,又是女儿身,可一直以来,家里人对她悉心调教,她的武功已是精进,普通人根本不能取胜,到时万一无人能胜之又当如何?

    四兄弟可管不了那么多,相反他们也不愿意月娃随便嫁一普通之人,于是说干就干,连忙召集人手,敲锣打鼓地在碎叶城中四处宣传,并定于三日后一大早便设擂比武招亲,只是把规矩稍微改了一些,不由月娃上擂台,而是由兄弟四人代劳,只有战胜其四人之后,月娃又心仪,方可同意此门亲事。

    李客与裴旻一见如故,在李客的小屋中竟喝酒叙谈了整整一夜。第二日大早,听闻乌古斯家比武招亲一事,更是喜出望外,李客当即对裴旻说到:“裴兄不知,李某中意月娃已久,只是不知如何开口,今日终于有了机会,若是能娶得月娃,李某此生无憾!”

    裴旻当即答到:“李兄武艺高强,此番擂台招亲定是无碍,裴某在此祝李兄旗开得胜,有情人终成眷属!”

    李客听罢大喜,顿觉与裴旻有相逢恨晚之感,二人就这样在小屋之中,比武、饮酒,又度了两日。

    第三日清晨,李客从醉梦中醒来,昨夜与裴旻又是喝到了深夜,李客揉了揉惺忪地睡眼,望了望窗外,不惊大喊了一声:“完了!怎么就到了这个时辰了!”

    他连忙取剑,此刻也顾不上熟睡的裴旻,一推门便冲了出去。

    今日可谓是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一天,若是有失,必定抱憾终生,想到此处,他不禁加快了自己的度,策马飞奔而去。

    (本章完)


………………………………

番外篇:李客父子与裴旻(下)

    可事情往往是这样,越是有急事,而途中往往更容易生事耽搁。

    李客骑马走到了半道,远远望去,路上突然有二、三十人拦住了去路,在他们身前跪有十余人,神色惊恐,不用多想,李客瞬间明白,这又是遇上劫道的山贼了。

    李客心中暗暗骂道,怎么此刻偏偏遇上了这种事,他不能放手不管,可若是在此刻耽搁了时间,错过了月娃比武招亲那又该如何是好?正思虑间,李客已经到了众人面前,刚才还在犹豫的李客,此刻却已拿定了主意,侠义的血缘早已流淌在他的身体里,让他真正做到置之不理,对他来说那才真的是强人所难。

    众山贼见有人骑马而来,也自是做好了应战的准备,李客见状二话不说,直接从马上一跃而下,拔剑出手,二十多个响指的时间,山贼已悉数倒地;李客来不及多想,一跃又上了马,策马开始赶往了擂场,身后传来了两个年轻人的声音:“敢问大侠姓名!”李客不敢耽搁,头也不回地继续赶路了。

    听闻“碎叶城之花”要比武招亲,这可算得上是碎叶城的一大盛事,一来是月娃家的声望,二来则是月娃的美貌,众人都想看看到底是哪个有福分的人今日能娶了月娃。故一大早,擂台四周早已是挤得水泄不通,人满为患,估计半个碎叶城的人都到了此处。

    月娃身穿一身红衣,装扮精致,坐于擂台旁,比往日看起来更加美艳动人,众人无不看得啧啧称叹,今日哪怕不看比武,只是得看一眼月娃也兴许是足够了。

    月娃的大哥站上了擂台,大声说着今日比武的规矩,说罢便一拱手请有意的勇士上台比试。一时间人人跃跃欲试,可真正有实力的却没有几人,一个时辰的功夫,已有十余人被月娃的大哥打下了擂台,月娃看得是拍手叫好,可乌古斯老爷子却是看得心焦,如此一来,谁还能娶得了月娃。

    渐渐地,月娃也失去了一开始的兴奋劲,甚至觉得有些无聊,这时他不由地想起了一人,李客为何没来?想到这里,她不禁面颊泛红,脸上开始有些烫,为何想到此人自己会有如此反应,她自己也不知道。可月娃的变化却看在了自己母亲的眼里,母亲凑了过来,面带微笑,小声问到:“月娃,汝这是怎么了?是不是看上哪个勇士了?”

    被母亲这么一问,月娃满脸娇羞,语气紧张地说到:“母亲胡说!哪有?”说罢,脸变得更加红润,母亲见状轻轻摇了摇头,目光开始在人群众搜索,到底谁让月娃如此心仪。

    随着台上之人落地,已是第二十个挑战者了,皆不能胜!此时台下也没有人敢再上台比试,月娃突然开始变得有些心焦,暗自骂道:“李客,汝到底是去哪了?”

    月娃的大哥四下望了望,有些无奈地说到:“若是今日再无上擂者,要不改日。。。”

    “还有吾!”月娃大哥话未说完,只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群中挤进一人,一跃跳上了擂台,来人正是李客!他没有先理会月娃的大哥,反而望向了月娃,支吾地说到:“姑娘。。。莫怪。。。路上遇到了劫匪,耽搁了点时间,刚才台下人又多,这。。。才挤了上来。。。”

    月娃望着李客,轻轻一笑,没有答话,可早已是满脸通红,娇羞地低下了头,这一幕却看在月娃母亲眼中,她顿时明白了女儿的心思,只见李客器宇轩昂、一表人才,母亲也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

    月娃的大哥上前一步拱手说到:“得罪了!”说罢便出招攻向了李客。

    李客从与月娃的对视中回过了神,见月娃的大哥已经出手,于是连忙应战,可接下来的一幕却令众人震惊,仅仅是交手的第二招,月娃的大哥已被李客击倒在地,李客连忙问到:“汝。。。没事吧!”

    月娃的大哥疼得直不起身来,摇了摇手,捂着胸口自己走下了擂台。

    月娃的二哥见状,笑道:“大哥不会是故意的吧?”

    月娃大哥缓了口气答到:“汝自己上去试试!”

    就这样,月娃的二哥、三哥、四哥接连上台比试,但没有一个能过三个回合,皆被李客打翻在地。乌古斯老爷子当即大声笑道:“少侠好本领,敢问少侠高姓大名?何方人士?年方几何?可曾婚配?”

    从一连串的问题之中也能看出乌古斯老爷子对李客也是非常满意,李客连忙一拱手答到:“在下李客,年方二十五,碎叶城人士,未曾婚配!”

    乌古斯老爷子走到月娃身前,小声问到:“女儿,意下如何?”

    月娃听父亲这么一问,早已是满脸羞红,头都不好意思抬起,娇羞地小声答到:“全凭父母做主!”

    于是,乌古斯老爷子又兴奋地走回擂台之上,大声说到:“诸位乡亲,今日小女擂台比武招亲一事已有结果,小女相中之人正是这位少侠——李客!”

    李客听到此处,早已是高兴得有些喜出望外!台下瞬间爆出了喝彩声,不仅仅是祝贺,更多的是被李客精湛的武艺所折服。

    擂台下人群中一个年轻人缓缓地说到:“三郎,原来咱们的救命恩人,名叫李客!”另一个年轻人听罢轻轻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就这样,李客与月娃择良辰成了亲,一年后他们的孩子出世了,取名李白,字太白。

    神龙政变后,李白随父母入了川蜀,因李客惧怕被李三郎继续追杀,故一家人始终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李白自幼聪慧,李客对其也是悉心调教,并反复告诫李白,无论何时切不可轻易提及自己父亲的姓名。

    开元三年,李白十五岁,李客因终日奔波,心中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终于病倒,久病不治,最终与世长辞;月娃承受不了此番打击,终日郁郁寡欢,没过多久,也随着李客走了,临终前,托付李白即刻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动身,前往神都寻找其师傅裴旻。

    可此时的李白除了好剑术,更喜赋诗,年纪轻轻却已是远近闻名,加上其为人洒脱,好交友,故即便没有了父母,靠他人接济,也能勉强度日。

    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已是十年之后,此时的裴旻已年过五旬,早已是双鬓斑白。自神龙政变之后,裴旻鲜少外出,曾因突厥入侵,亲赴镇守北平郡,参与了对奚人、契丹和吐蕃的战事,官拜左金吾大将军,可每次退敌后,裴旻又再度隐世。

    裴旻见了李白,心中大为感慨,年方二十五的李白站在自己身前,正如当年自己第一次见到李客时一般,英气逼人、风华正茂,唯一不同的是李客嗜剑如痴,谈论武学,滔滔不绝,而眼前的李白却更好诗文,虽武艺卓绝,可比起他的父亲,剑术上确实有所不及。

    裴旻兑现了与李客的十五年之限的约定,悉心调教了李白五年剑术,可二人正打算一决高下之时,裴旻却一病不起,最终只能含恨在小茅屋中悄然离世,“剑神”与“剑圣”之战,谁高谁低,终无结果。

    裴旻去世后,李白黯然神伤,不久后想要入仕,可奈何始终无门,不得已只能继续仗剑游历天下,先后结识孟浩然、杜甫等人,可相较之下,李白的才华更令诸人拜服,数年间,李白已名声大噪,名满天下。

    天宝元年,贺知章对李白交口称赞,李三郎方才看了李白的诗赋,顷刻间,对其十分钦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日,李三郎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李三郎向其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李三郎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可好景不长,后来李三郎识得了李白身份,自此态度一冷,渐渐疏远;虽偶有相聚,但已大不如前,只是欣赏其诗文才华,却不托于实事。

    李白虽继承了父亲的优点,为人洒脱、才华出众、天资聪慧、武艺卓绝,侠义心肠,人称“诗仙”,可奈何却始终郁郁寡欢。

    李三郎曾邀李白入宫奉宴,让其为杨玉环作诗,虽然李白写出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千古名篇,可李三郎对李白却也如往日一般淡漠。

    李白无奈,只能继续仗剑走天涯,游历山川大河,期望活出自己的一份洒脱。

    上元二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此时,年事已高的他,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临终歌》交给了李阳冰,最终与世长辞,享年六十一岁。

    到了此刻,经历了神都七日那场劫难的所有人,皆归于了尘土,我们的故事也就讲到了这里。

    (全书毕)

    (本章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