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之山寨英雄-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疯狂起来,什么都不会计较,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永远都是对的。
随着全国统一的局面,东北一系在全国教育上面开始大动手术,一方面是逐步开展义务教育,一方面是对现有大学进行改造。在这其中动了许多人的奶酪,比如东北大学的教育思想偏向于理工科和商科,对于大学教育文史、政治的力度不大,这让以前许多有些声名的大学教授们,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以前这些人拿着北洋政府的高工资,天天喝着茶水骂着政府,甚至鼓动学生闹事。把当年高高在上的段总理都弄得下跪向他们求情。
如今这些人的日子不好过了,第一他们在不向以前一样。打个报告上去就能拿到经费,弄到经费以后,去青楼逛一逛,作作歪诗,写两篇抨击国家政策的文章,小日子那真是舒服的直哼哼。如今大学每申请一笔经费都要交上预算书,经费申请下来如何开支,用于何处,期望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都要列出名目。等预算花掉后还要接受审计部门的审核,然后进行一次听证会。这样的政策把那些在大学里面教书,不干正事的人算是得罪死了。当然还不指如此,随着国家对理工科人才的重视,报考大学的生员都随着政策的变化,倾向于理工科、医科、政治科等学科。文史类的生员越来越少,这对于那些权威的打击是极大的。
这些人以前肚子里有怨气却没胆子骂政府,是因为他们畏惧李长庚的手段,如今却不同了。通过这次直十一师叛变,一些人开始在报纸、集会上声援冯基督等人,开始还小打小闹地进行试探,可见内政部门对这种声音不闻不问。渐渐的胆子大了起来,集会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些妄人还是有些小聪明的,他们知道。这种事情,一定要忽悠一些胆大、敢干、不计后果的人,这些人很好找。那就是学校里的学生,这些学生的世界观还不成熟,思维特别容易被人左右,在加上中国两千多年,尊敬师长的传统,对于老师特别是大学老师的话,有着极大的信任感。这些专家教授们自以为抓住了时机,开始借用上课之便,鼓动思维单纯的学生,见到效果后,便开始把受到他们洗脑的学生们组织起来,在学校里搞集会,在然后那些年少气盛的学生便自发地,上街游行、闹事。这种情况,很快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形成规模。
对于这样的情况李长庚的政府一反常态地反映迟顿,似乎变现出一种默认和妥协的态度,政府的这种表现让那些人,越发嚣张起来,要求也变得越来越无理,比如,不得对直十一师发动军事进攻,政府必须更民主更自由,李长庚的总统非民选政府,解散现在的人民代表大会,重新选举总统。政府必须以苏维埃道歉,偿还非法侵占俄国的领土。国社党不能在一党执政,必须要向美国一样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
种种声音,越来越嚣张,甚至连青楼一些妓女,也跟着起哄。对于这些人的声音,这些人的行为,政府即不与这些人对话,也不管这些人的行为。这让那些躲在幕后的聪明人、妄人们,觉察到了时机,集会的手段越来越多,强行让商人们罢市,强行冲击工厂,让工人们罢工。一些妄人被眼前的形势,冲昏的头脑,一位大学教授在一场集会中嚣张地说道“即然政府不与这些人谈判,那么我们就主动去找那些官老爷们谈,山不就穆罕默德,那么穆罕默德就去就山。被鼓动起来的学生、会党们兴奋的浑身颤抖,他们拿着棍棒冲向城市的政府,同样政府也如临大敌一般的在政府大楼外面拉起了铁丝网,架起了人墙。与游行示威的人群对质!”
政府表现现来的软弱,让那些人躲在幕后的聪明人和那些冲在前面的妄人开始走到一起,聚集起来,共同造事。之前被鼓动起来的多是些学生,闹事都是凭着一腔热血。虽然闹得有些过份,行为还是有一定尺度的,但那些聪明加主进来后,他们闹事的方法就不一样了,这些聪明人,要么是地主,要么是商人,要么是一些政客,这些人的头脑和手段要比那些在学校里当专家教授的妄人们强得多了。
闹事游行的人,开始被组织起来,从单纯的学生游行,扩大加入了一些流氓、帮会成员、投机者,游行队伍开始变了味道。冲击政府的行为,从以往的人员对质喊话,开始升级出一些攻击行为,向政府大楼,投扔石块、砖头、木棒等手段。
民国似乎随着直十一师的叛变,这个国家一夜之间,变得一团糟。而被称为虎狼手段的内政部却好像失去了作用,一些头脑清醒的聪明人发现事情不太对劲。便开始偃旗息鼓,但更多的人越发地疯狂起来,似乎所这个国家弄得越乱越好,一些人已经开始变成暴徒,开始向政府投扔土炸弹,杀害对质的警察。
失去控制的游行队伍开始遭到市民的愤恨,一些社会公正力量也开始指责政府的不做为,随着社会反对闹事的声音越来越大,那些冲到前台的聪明人开始害怕,他们发现事情弄得有些失控。想要抽身隐退,却是不可能了,他们已经被那些妄人们的行为绑架了。
上海这座民国最繁华的城市,成了这些闹事者的大本营。闹事已经进行一个月了,昨天传来直十一师被全歼的消息这让闹事的人感觉到了不妙,特别是政府开始强硬地与这些人对话。感受到威胁的这些人聪明人妄人们,终于坐到了一起。他们要想出一个应付眼前局面的办法。但此时参与聚会的人发生了争论,聪明人认为,应该借坡下驴。与政府谈些有实际义意的事情,比如民国要减少进口粮食的数量,民国政府要限制一些大企来的行业垄断,实行货币开放政策。实行多党制,保证不对这次闹事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等等还算合理的要求。可有句话不是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聪明人选错的合作的对象,就等于是选了这群猪一样的队友。
妄人们的思维是奇葩的,这些人认为目前的游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他们应该增加更多的与政府谈判的筹码,只要在这样乱下去,就会向当年的辛亥革命一样,推翻李长庚的统治。
其中一个北大姓陈的教授,在会场发言台上,挥舞着手臂,大声吼叫道:“现在的民国政府说到底还是一个军阀政府,实行的是李长庚独裁这个国家的黑暗统治,在这个国家,人民没有自由,政府勾结外国财团打压民国的农业生产,看似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实际上低粮价正在让那些赖以土地生存的农民、地主破产,土地被贱买给那些东北来的垄断企业。农民们被迫离开赖以生存的农村,衣食无着地走进城市。
做为一名教授我们不能在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要团结起,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我们的行列,我们不需要政府对我们妥协,我们要做的也不仅仅是示威,我们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进行反抗,让那些军阀看到我们的力量,看到我们的正义,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地与这个军阀独裁政府进行对抗。”
讲台上的陈教授口沫横飞,声情并貌的演讲,引来与他同路人的一次次掌声,口号声。这与之前集会的口号声大有不同,以前口号杂乱,声音多是针对政府,极少有针对李长庚的声音。但今天的集会开始变了,所有集会的口号开始针对李长庚,军阀、独裁者、卖国贼,一声高过一声,一些人叫嚣的越来越疯狂,越来越歇斯底里。但另一些人的心却越来越冰冷,这些人是作死的节奏啊。虽然李长庚得罪了一些人,但拥护他的人更多啊,尤其是那些东北人。只会比这些人更疯狂,那些东北人和关里人不同,他们可都是合法带枪的,每年都会有几起,因为诬蔑大总统而引发东北人开枪杀人的恶**件。在之后就是不计其数的顶罪者,然后审理将被无限期的拖延下去。
此时会场当中一些涉及不深的聪明人,开始悄悄离开会场,而另一些被裹挟太深又没了底气的聪明人,开始想着种种办法向政府投降,这样做至少可以保住小命。这些人三五成群地聚拢起来,也悄悄离开会场。
仍有一些人,头脑清醒,但被裹挟的太深,虽不是妄人,但也不算聪明人,但多少还有几分理智。这些人数量最多,他们虽然听信陈教授的鼓动,但却有着自己的一些理智看法。
当陈教授的演讲告一段落的时候,一位身着黑色西服的中年人站起来说道:“陈教授,你刚刚讲的那些话,让我十分钦佩,但我们在发动集会,要更加的有手段,你刚刚也提到了,李长庚是一个反动独裁的军阀。他手中是有枪有军队的,他们对集会外一采取强硬手段的话,我们要想出如何应对的办法。”
陈教授似乎对这位提问的人很不满,这是在打击听他讲话那些年轻人的信心,他知道这些年轻的人信心并不坚强。如果这些人碰上政府采取狠历手段的话,那么坚持不了多久,就会作鸟兽散。
陈教授对西装男,点点头示意他坐下,然后,在次歇斯底里地喊道:“我们不怕。在正义面前,什么机枪大炮,都将微不足道玩意。我们经过这些天的游行,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的懦弱,他们没底气对我们怎样,如果他们向我们开枪,那么全民国,全世界的人都将看到他们的残暴,所以他们不敢这样做。我们要坚定对自己的信心,要坚定我们心中的正义与强大,水可载舟,变可覆舟。我们要让更多的人民,站到我们这一边。到时候,他们的军队,将没有给养。政府将会收不到税收。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李长庚政府的未日。让那个住在大明宫中的李总统瑟瑟发抖地等待着我们的审判,等待着送上断头台的结局!”
陈教授的蛊惑。撤底引爆了会场的狂热。一声高过一声嘶吼,打倒军阀,打倒李长庚。这样的嘶吼另那些还在观望的聪明人毫不犹豫地离开会场,能量大的已经在想着庇祸海外,能量小的也开始准备遣散家人。除了那些仍在歇斯底里游行的人,所有人都感受到那种天要下雨时的压抑。
游行还在继续,队伍也还在不停地壮大,但却少了许多面孔,游行人员的组成也越来越复杂,一些仍是那些被蛊惑起来的学生,一些是会党人员,一些是投机者,还有一些是暗中给中国使坏的各国的间谍,当然其中一些是内政部的暗探,这些人一边偷偷观察闹事的组织者,一边分辩那些人是别有用心者,那些人是被裹挟进来的。同时这些暗探会对一些并没有什么坏心,只是忙从的学生进行劝说。
闹事学生的数量正在减少,但那些会党人员正在增多,特别是向在成都、武汉这样的中部城市,帮会势力对游行的控制越来赶大。甚至发展到一些城市的游行队伍,干脆就是帮会在掌握,游行人群都是被裹挟进来的学生和市民。
就在闹事游行进入到最**的时候,民国发行最大的报纸,复兴日报头版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安定的民国才是繁荣的民国,繁荣的民国就必须坚持在李长庚总统的正确领导之下。
文章开始篇,便列举了李长庚自从担任民国总统以来,带给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文章详细简述了,中国每年进口粮食有数量,解决了多少人的温饱问题,然而抵制中国从国外进口粮食的都是些什么人,是在灾年,屯聚齐货的黑心商人,是世世代代压迫农民的地主。而且民国政府掌握了粮食的定价权,伤到了这些人的利益,但这天下的老百姓眼睛是雪亮的,大家会发现,粮食价格已经五年都浮动在五分钱之内,大部分国人已经不必在关心粮价,而是需要的时候,随时都可以买到足够的粮食。如果政府放弃从国外进口粮食,那么大家就会回到出台这项政策之前的生活,每天都担心粮价会不会涨,粮价会不会跌。
随着中国这些年的工业发展,成长起了一大批垄断企业,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企业,才有了一个个走出国门的中国制造。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企业,国民才有了极为丰富的工业产品,中国人可以用到自己国家生产的火柴、肥皂、锅、碗、瓢、盆,丰富的工业产品给国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曾经的中国,有几个人能坐上汽车,可当今的中国,买一辆便宜的国民汽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一件事情。
如果国家把这些垄断企业搞黄,大家的生活将再回到从前的日子,用着洋火,洋钉,看着街道上跑着自己一辈子也买不起的汽车,花上十年时间可以向银行贷款买上一所楼房的事情,也将消失。城市里的工人、商人随时要面对失业……。民国能有今天是谁的功劳,是大总统李长庚带领他的国社党。
这篇文章就像风向标一样出现,当天的发行量就创下纪录,紧接着,各家报纸开始发力,一篇篇反对游行的文章开始出现。
接着复兴日报在次发表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什么人在破坏?
文章大量披露闹事的主导者都是什么人,首批上榜的二十人,一个一个的被举例。(未完待续。。)
………………………………
第二零一章 李长庚访问日本
复兴日报首批通报的二十个人中,陈教授便榜上有名,他这辈子做过的好事坏事,都有介绍,最为重点的就是这位陈教授成就学业之前,曾得一位妓女的资助,而等他功成名就之后,他就把这位妓女给抛弃了,做为一个私德有亏的人,有什么资格标榜自己的正义。
这件事情对他的名誉影响很不好,但陈教授做为一个妄人,他自己不这么看,在他的观念里,他是永远都是正确的,那个妓女,当时资助他无非是为了扬自己的名声罢了,自己当初向他许下的若言也无非是捧场作戏当不得数。现在他是一名大学教授,怎么可以娶一个千人骑万人上的妓女回家,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一个人的私德有什么关系,他现在闹的是国家大义,他李长庚一介武夫,篡权夺位,巧取豪夺有什么资格成为大总统。
陈教授的观点还别说,真得到一群壅蔽的称赞。可第二天某报纸就报道出,陈教授在北京时接受一笔日本人的捐赠,捐赠的要求就是,他必须发表一些反对这个国家的言论。而这个日本组织的捐赠对象有很多,都是一些大学教授和报社记者。这篇报道内容十分详细,从捐款对象到捐款金额,时间地点,都有明确的记录。这样一来,明白人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隔了一天,复兴日报在次发榜,又是二十名组织社会动乱的人员名单。还和上次的套路一样,对这些人的情况进行了一次批露。紧接着又是某张报纸上,出现了这些人的黑暗面。
同一天国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临时通过反、国、家、分、裂、法,随后,对仍在闹事的那些人进行了大规模拘捕,紧接着司法部通过一项。加强治安管理规定,严厉打击扰乱社会治安事件的个人和组织。将哥佬会等会党定性为黑社会组织。
沉默了若干天的军警开始走上街头,这次对那些仍在闹事的人可就没那么宽容了,反抗者按据捕袭警处理,轻则强行治服,重则就地打靶。这时那些跟随陈教授的那些人傻了眼,官府不是不敢对他们这些如何吗,怎么就开枪了,怎么就抓起人了。都闹了一个来月了,怎么突然就变了脸呢。这只能说明这些人的智商确实有问题。尤其是那些参与闹事的学生。他们就没发现当他们在街上时候,那些帮会分子打砸店铺的举动,公报私仇,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刑事案件。
其实这就是人性的一面,开始大家的想法可能都是好的,虽然被一些居心不良的给鼓动起来,可一旦事情大了以后,就不单纯了,特别是那些地痞流氓帮会成员加入进来以后。这些人夹在人群当中,就会公报私仇。地痞甲欠了一家商店的钱还不上,当闹事的时候,他带着几个人冲进他欠钱的那家商店。安上一个罪名后,就开始打砸抢劫。而当他做出这种事情后,杀人放火也就随之而然地发生了。
这种事情当有了第一起,那么很快就有第二起、第三起。连锁事件一系列的发生。已经让这些人遭了万人恨。如果说事件刚上开始,老百姓还在观望看热闹,甚至还觉得那些大学生说的有道理。但一个多月时间的酝酿,老百姓们的心态都变了,大家都希望过安定的日子。这时侯受闹事影响的已经不光是商家、工厂了,老百姓上街也很难买到日用品。
这次风潮起的很突然,平静的也很突然,那位前段时间呼风唤雨的陈教授已经被抓进了内政部的大牢,在里面被教育了几天之后,陈教授在次出现在记者会上。在会上他做了深刻的反醒与检讨,并对自己收受日本社团的捐款,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党。内政部的官员并向记者表示,陈教授完全是自我反醒,良心发现,内政部的审讯人员,只是对他做了说服劝导工作,并没对他进行任何的身体上的伤害。
其实这位内政部的官员说的还是有些夸大的,审讯陈教授的人员,连劝导都没有,只是把陈教授装在一个大木箱子里面,木箱子上下都是棉花,陈教授夹在里面一动也动不了,除了能够正常呼吸。一天之后陈教授出来的时候,人已经完全崩溃了,他自己有什么说什么,连自己小时候趴女厕所的事情都招了。记者会结束后,等待陈教授的是去外蒙古某矿厂挖一种发光的石头。两年后陈教授的头发掉光了,牙齿一棵棵的脱落,在之后大小便带血,官府对他还是很负责任的,把他送到全国最好的医院,进行治疗,可惜陈教授因医治无效不久离开了人世。向陈教授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都获得了应有的惩罚。
歼灭直十一师的战斗十分艰难的打了一个多月,三十八师也遭受了巨大的人员损失,开始三十八师打的十分顺利,冯基督和他十一师的一半人员,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歼灭了。冯基督的军事指挥能力是不错,可他突然面对的是与三十八师配合无间的空军与陆航的连翻轰炸。
然而剩下的二十八天就转入的城市作战,直十一师的两个团在径井县城,根本就没有打野战的意思,在县城布下了层层工事,让居民都留在房屋里。城外的另一部分在矿厂绑架了大批矿工和家属,以至于三十八师根本不敢用重武器进攻,于是这场仗打城了艰难的攻坚战。
三十八师几呼是一所房屋一所房屋地向前推进,而且疯狂起来的直十一师竞用老百姓组成人墙,来阻档三十八师的进攻。前指的张作霖气得把办公室桌上的水杯摔了一个又一个。
最后三十八师采用瓦斯攻击,小队突袭战术,才取得了效果,直十一师虽然配备了防毒面具,但由于直系是老北洋的底子,对于这种东西并不重视,而十一师是匆忙跑出来的,大部分防毒面具都还在驻地的仓库里。
这次突发事件。持续了一个多月的事情,终于尘埃落定,李长庚在电报里面说道:“这次事件,没有谁有功,大家都有错。”随着大总统的一言而定,大家也明白此事不可在提,三十八师也没有集体功劳,只是给一些个人授予应有的奖励。此次事件牺牲的战士给以烈士待遇。
然而这次事件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直系校级以上的军官几呼都被清理掉了。校级以下的军官也都被送到军校学习,各部士兵打乱重分进行整训。
一些有染此次事件的各级官员,慢慢开始清算,军队官场处处风声鹤唳,大家觉得头上都悬着一把剑随时将要落下来。
李长庚此时已经登上日本东京的土地,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前来迎接。李长庚慢慢地从始皇大帝号走下舷梯,此时码头上,国社党党、卫军,已经与日本仪仗队同时列队。码头外面的中国舰队军舰都已经除了炮衣。中**舰似呼缺少了些礼节。炮口并没有指向外海,也没有特定指向。这让一干迎接李长庚的日本官员,心理十分不好受。一是觉得中国人不懂礼节,二是觉得中国的舰队应该属于日本。
近几年中日关系还算不错的。两国虽然有些摩擦,但都还保持着一定的克制,特别是随着中国海军的成长,日本对中国的警惕也日益提高。所以日本目前处在隐忍时期。
田中义一是那种比较老牌的政客,虽然心里不好受,但面子作的还是满足的。上前向李长庚来了个90度的大鞠躬,李长庚就那么站着受了,然后上前热情地与田中义一握手。
就在上车的时候打脸的事情来了,日本目前还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汽车都是从中国进口的红旗轿车,但他们接待的轿车是红轿部长级,而李长庚的轿车是总统级。日本到是有一辆总统级轿车,还是李长庚送给裕仁的生日礼物,他们这些大臣自然是不好拿来坐的。如果是一个小国也就罢了,自比脱亚入欧科技发达的日本,却要忍受使用中国的汽车接待中国总统,而且接待的车还是两外档次。这让自尊心非常敏感的日本人很受伤,这种感觉就好像是被脱光了衣服被扔在闹市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