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廷-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湖致已经知道了,此刻正站在窗口,僵尸脸没有任何表情的看着下面的那些衙役。
“三叔,怎么办?”杨四有些惊恐的站在他身后。他在周正那下了注,但依旧寄希望于杨家能够扛过这一劫。
杨湖致身形很高,手里不知道何时多了一串佛珠,默默好一阵子才道“我已经通知了该通知的人,不用急。”
杨四顿时松口气,他知道,杨湖致在京城很有关系。
叶晓就坐在聚福楼大厅里,手里拿着茶杯,静静的等着。
他知道,与其将人带回去,等人找到都察院,还不如在这里等着,一次性解决。
没多久,就有一个人跑来了,急匆匆的,满头大汗。
“你就是佥都御史叶晓?”来人神色威严,以一种威严霸道的语气道。
叶晓瞥了他一眼,道“报上你主子吧?”
来人是曾友链,胡清郑的大舅哥,李国普的门生。
他鼻子哼了一声,道“不管我家大人是谁,就是周清荔见了也得乖乖行礼,你算什么东西,立刻给我走,这里不准你再来!”
叶晓直接转过头,摆了摆手。
都察院的衙役直接团抱住这个人,手铐脚镣全都上了,还用布堵住了他的嘴。
曾友链哪里受过这样的待遇,被扔在角落,剧烈挣扎,嘴里呜呜的叫唤。
杨湖致在窗口看着,眉头皱了下,没有说话。
杨四认识曾友链,曾在李国普府上见过,脖子不由得有些发冷。
叶晓浑然不在意,抱着茶杯,不知道喝了第几杯了,终于又有人来了。
这次来的人,是叶晓的熟人,大理寺寺丞,刘向天。
刘向天看着叶晓的架势,直接道“你知道我是谁派来的,那位大人说了,只要你今天撤回去,他保证两边井水不犯河水,再给你一个前程。”
叶晓自然知道刘向天在代谁传话,刘向天是徐大化的人,徐大化是首辅黄立极的人,徐大化已经辞官,那只能是代黄立极传话。
一下子,就出现了大明两个最有权势的人!
‘这帮盐商还真是不简单……’
叶晓心里自语,面上却不动,伸手指了指墙角的曾友链,道“你要是不想像他一样,现在走,我就当你没来过。”
刘向天脸色一沉,道“叶晓,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周清荔已经得罪了整个朝野,他是秋后蚂蚱,你一定要跟他一起陪葬吗?我们大人说了,礼部还缺一个右侍郎,你完全有资格。”
叶晓冷笑一声,道“谁是秋后蚂蚱还说不定,我家大人现在是皇上身前的宠臣,有几个比的了?我是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才好言相劝,否则休怪我不讲情面!”
刘向天见叶晓软硬不吃,表情有些难看,看着他道“你等着吧。”
叶晓完全不在意,喝了口茶,看着他的背影,自语道“应该没有了吧?”
令他诧异的是,他还没有起身,就又有一个人来了。
这是一个太监,穿着‘官服’,趾高气扬的进来,嚷道“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这副模样了?”
叶晓看着他,神情一怔,他没想到,这帮盐商连内监都请得动。
作为外廷的官员,他对内廷十分忌惮,有些不知所措。
这个太监瞥了眼叶晓,径直向里面走去,大声道“人都死哪去了,来客人了没看到吗?”
杨湖致站在窗口,看到叶晓的表情,凝重的眼神有些放松,对着身后的小二摆了摆手。
那小二连忙点头,转身跑下楼。
他刚刚踏出最后一个台阶,聚福楼门外,又想起一道声音“谁啊,口气这么大,这酒楼是你们家的吗?”
所有人都是一怔,这个声音有点尖锐。
刚刚还在酒楼里趾高气扬的那个太监,转身看到门口的人,神色一变,连忙跑过来,陪着笑脸道“满公公,您老怎么来了?”
这位满公公五十多岁,须发皆白,看着这个太监,淡淡道“小李子,没想到你在宫外还有这么大的威风,让我这个老不死的很羡慕啊。”
小李子笑容有些僵硬,道“满公公取笑小的了,小的只是出来给万岁爷买东西,恰好路过这里,来喝杯茶……”
满正丽看了眼这个奢华的酒楼,尖着嗓子,怪里怪气的道“这地方,要不是看到你来了,我都不敢进来,茶水,不便宜吧?”
小李子越发陪笑,道“满公公想吃什么喝什么,今天小的请您。”
满正丽咯咯一笑,道“咱家可不受这贿赂,回了。”
说着,他就转身离去。
小李子看着满正丽的背影,眼神转了转,忽然跟着跑出来,大声道“满公公,小的跟您一起回宫。”
在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之前,那趾高气扬的内监,就走了。
叶晓有些愣神,旋即就若有所悟,多半是周清荔在背后做了安排,以防万一。
到了这一步,他越发自信,抱着茶杯,眼神幽幽的看向一直十分安静的二楼。
杨湖致的僵尸脸这一刻也无法镇定了,面沉如水,双眼都是阴鹜的厉色。
他能用的王牌今天都用了,却没想到,这件事背后的人势力这么大,全数挡了回来!
会是谁?
是周征云吗?改朝换代了,他在宫里还有这么强的势力吗?
杨湖致阴沉着脸,心里飞转。
他原本以为,有首辅黄立极,阁臣李国普,新旧两代大佬的关系,就能无视周正,没想到刚刚准备拿掉盐课提举司提举马士英,就迎来周正如常强烈的反弹。
如果周正抓了他,再取消了杨家的纲本,只怕身在扬州的杨家人就要坐不住了。
杨四站在杨湖致背后,看着他少见的阴沉之色,脸上出现丝丝冷汗。
他在恐惧,如果周正力量这么强大,会不会知道他蛇鼠两端,两面下注,会怎么收拾他?
杨四没有那杨九少,杨七少的狂妄自大,在京城这么长时间,他深知这些当官的可怕。
“三叔……”杨四声音忍不住的发出颤音。
楼下的脚步声密集响起,都察院的那些衙役冲上来了。
杨湖致的表情陡然恢复,僵尸脸上没有一点表情,转过身,看着叶晓走上来。
………………………………
第两百八十九章 天听之言
叶晓带着一群人上来,看着杨湖致,好整以暇,还颇为期待的道:“杨掌柜,还有没有其他手段?没有的话,您可就得跟我走一趟了。”
杨湖致身旁的杨四等人神情紧绷,他们在江南横行惯了,还是第一次有人上门抓他们,还是都察院的人!
杨湖致看着叶晓,淡淡道:“替我给周公子带个话,我的态度始终没变,凡事好商量。”
叶晓掏了掏耳朵,仿佛听不懂,道:“那,跟我走吧。”
杨湖致看了杨四等人一眼,迈步向前走。
他的僵尸脸没有表情,给人一种十分从容淡定的感觉。
一群人衙役上来,给他们带上手铐脚镣,押解着他们返回都察院。
盐商在京城的势力网特别多,不说高层的黄立极,李国普,就是中层的何齐会,钱中庭等人,听到杨湖致被抓,都是惊的六神无主,飞速跑动起来。
杨湖致等人刚刚被收押在都察院,黄立极就进宫了。
黄立极站在朱由检身前,道:“陛下,我大明的盐政实行纲法,每年进项二十万,涉及到盐户,军户数十万人,还有无数百姓的食盐生计……而今接近年底,是盐课最为忙碌的时候,臣听说,不止盐课提举司那边正在准备替换纲本,周远山更是大肆抓捕盐商,臣担心影响国社安稳,请陛下圣裁……”
朱由检还是第一次听到黄立极长篇大论说这么多,面无表情的好一阵子,道:“你是怀疑,周远山结党营私,公器私用?”
黄立极枯瘦的脸上动了下,道:“臣有这个怀疑。”
朱由检眼神冷漠,道:“据朕所知,盐课提举司的马士英是李阁老举荐,首辅首肯的,怎么跟周远山扯上关系了?”
黄立极顿了片刻,道:“臣只是怀疑,还需查证。”
朱由检心里对黄立极极度不满,哪里会听信他的话,从桌上拿过一道奏本,以及几张供状,道:“你看看。”
黄立极有些不明所以,接过来看去。
没看多久,他的脸色就十分难看。
这是魏钊,侯国兴,客光先等人的供状,里面详细的记录了三人与杨家等盐商的交易,每个人每年收盐商五万两,他们则为盐商摆平官场麻烦以及商业对手,其中涉及到户部,吏部,都察院,漕运,盐课提举司,转运司,再到地方衙门,关系网庞大的不可想象。
尤其是最后还附着一份名录,是各地大商人与魏公府的关系以及每年的‘进贡’,短短三年,各类项数额就高达五百万两!
这份名录,只有‘魏公府’一系,并没有涉及到其他朝廷官员。
黄立极表情凝重,手微微发抖,他哪里不知道这张名录的威力,若是真的彻查下去,朝廷没几个人能逃脱得了干系!
或许,已经查了,只是皇帝没有给他看!
黄立极额头出现丝丝冷汗,恭恭敬敬的将手里的东西放到朱由检的御桌上,抬手低头,道:“臣昏聩,未发现这**商对朝廷渗透如此之广,之深,危害如此之大,请陛下治罪!”
朱由检看着他的表情,心里快意非常,神色不变的道:“这里只有魏忠贤,与朝廷有什么关系?”
黄立极抬着手,一动不动,道:“臣失言。”
朱由检心里冷哼,淡淡道:“还有其他事情吗?”
黄立极放下书,沉默片刻,道:“陛下,建虏新酋来信,盼与我大明修好,还请陛下示下。”
朱由检脸色骤沉,道:“辽东乃是我大明国土,建虏乃是叛逆!这一点,你与朝臣一定记清楚,如果不清楚,就去问周征云!”
黄立极没想到这位新皇帝态度如此鲜明,坚决,抬起手道:“臣遵旨。”
朱由检讨厌黄立极,直接道;“没事就去吧,对了,内阁积务态度,来宗道,钱龙锡暂时入内阁帮忙。”
黄立极明白朱由检的意思,心里轻叹,早就料到这一天,没想到来的会是这么快。
“臣遵旨。”黄立极脸上有些黯然的抬手道。
这些人入阁,待过明年,用不了多久他就得走人了。
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自古定理,谁也改变不了!
黄立极走了,没多久李国普又来了。
作为朱由检的第一心腹,未来的首辅人选,朱由检对他有些失望。
李国普来给那群盐商求情,本质上是给魏忠贤求情,这件事,是朱由检容不得的!
“你现在应该尽快熟悉政务,掌握政务,不要关心这些无所谓的事情,知道吗?”朱由检看着李国普,沉声说道。
李国普没想到皇帝居然是这个态度,心神一凛,慌忙道:“是,臣遵旨。”
朱由检看着李国普的背影,眉头皱起,神色不耐。
他感觉到,朝臣就没有一个是一心为国,合他心意的,全都自私自利,各有所图!
同时他也明白,朝廷的政务竟如此混沌,一个盐政居然让内阁首辅,阁臣亲自来说情,其他地方呢?
……
此刻,在宫外,都察院的动作依旧在继续,并不只是针对‘杨家’,十六家大盐商在京城的势力,以及所谓的‘八大皇商’的人,挨个被抓入了都察院。
这些人不同于杨湖致,他们被抓的有些莫名其妙,即便是牵扯入‘魏忠贤’、‘崔呈秀’的案子,但来的也太突然了,之前没有半点风声。
都察院突然的动作,黄立极,李国普都紧张,何况其他人。
田珍疏约周正在一个茶楼,一脸凝色的道:“你老实告诉我,令尊到底要做什么?这两个案子,是否会扩大?”
田珍疏不能不紧张,阉党,东林党看似泾渭分明,互相攻讦,恨不得立即置对付于死地,但到了现在,除了以前那些大佬,剩下的,还在朝廷的,已经很难清楚的分辨,骑墙派占了多数。
比如袁崇焕,比如王在晋,比如阎鸣泰,又比如可能很快会入阁的来宗道,施鳯来等人。
更何况,如果两案无节制的扩大,朝野谁能讨得了好?
所以,他们希望朝局平稳,即便是恨之入骨的阉党,他们也不急着攻击了。
“这件事不在家父,在天心。”周正道。
田珍疏眉头紧皱,看上去很不安,道:“你给我透一句实话,皇上对阉党到底是什么态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由检再怎么隐忍也露出了丝丝獠牙,朝野很多人感觉到了心慌与忧惧。
………………………………
第两百九十章 崇祯元年
田珍疏是周正在官场上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他这么忧心忡忡而来,周正沉思着。
好一阵子,周正拿起茶杯,给田珍疏倒了杯茶,道:“我是听到一些风声,明年,可能要发生一些大事。”
田珍疏知道周正向来嘴严,谨慎,听他这么说,铜铃大眼顿时睁大了几分。
大事,多大的事算大事?
他看着周正,知道也问不出更多,越发心头沉重,站起来道:“我先回去了,想想对策。”
周正嗯了一声,起来送他。
周正刚回来,就被周老爹叫进了书房。
周方也在,两人显然已经讨论了一会儿。
等周正坐下,周方接着话头,道:“爹,你打算趁此机会,重整盐政以及漕运等事?”
周正有些诧异的看了眼周老爹,心里顿明,原来周老爹不单纯是为了帮他,还有为朝政的考虑。
周正没有接话,仔细的思索。
盐政自嘉靖起就一变再变,到了现在,基本上就是形同虚设,从盐场到最终的销售,都已经不在朝廷手里,税收也流失了九成九,这里面涉及的太多,想要改革,难如登天!
皇帝多变,朝局混沌,势力交错,人言可畏……
这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
周正看着周老爹,神情有些肃然。
周清荔没有看到周正的神色,穿着厚棉衣,抱着茶杯,道:“我大明这十多年的混乱,归根结底是国库空虚,若是能将盐税重新收回来,那国库必然十分充盈,很多事情可以从容去做……”
周方听着道:“我也是这么看的,不过元辅,诸位阁老几乎都是出自江南,与商人关系错综复杂,怕是很难。”
周清荔神色沉凝,抱着茶杯,没有接话。
他知道黄立极,李国普相继进宫的事,连最高层都袒护盐商,他一个人能做成什么?
周正默然,周老爹说朝廷缺钱是没错,但问题的症结不是朝廷缺钱,朝廷缺钱是吏治败坏引起的后果之一。
如果吏治不清,再多的钱也填不满这个坑,反而会促进吏治的败坏,直接的导致大明更快速的亡国。
吏治,能解决吗?
到了这个时候,除非推倒重来,大明没有中兴的希望。
周正看了眼周老爹,暗自摇头。
周老爹心里应该也是清楚的,只是避讳这个问题。
“爹,要谨慎。”周正轻声说道。
周老爹想要整顿盐政等事,必然会得罪无数人,而朱由检不是一个有长远目光的皇帝,他的善变,可能会给周老爹带来杀身之祸!
周清荔抬头看了周正一眼,道:“嗯。”
周方看着他俩,总觉得他们似乎更加默契,不由得不满道:“爹,你与征云在打什么哑谜?”
周清荔喝了口茶,道:“你们大理寺卿就要换人了,你谨慎一点。”
周方哦了一声,神情越发的不高兴。
但这些很快就过去了,随着年关将近,很多事情都暂时的消停下来。
比如,‘魏忠贤一案’,‘崔呈秀一案’都因为没有定性,暂时被压住了,那些大人们也暂时松口气。
天启七年很快就结束了,改元的钟声如期敲响。
崇祯元年,到了。
崇祯元年有很多好消息,比如,建虏试探性攻打大小凌河,被祖大寿强势阻挡了回去。
四川的土司之乱,被秦良玉一击大败,收复了二十多县城。
陕西的民乱被招讨使马世龙关在陕西境内,扫灭主力,没能进入山西,遏制了燎原之势。
朝廷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毕自严复起,任户部左侍郎,这位,就是周清荔曾经的后台之一,是一个极力避于党争的实干型官员。
毕自严只是一个缩影,崇祯在内阁,六部,军政两界,甚至是地方都在有条不紊的布局,静等着某个时刻。
崇祯元年,元月十五,上元节。
周家也迎来了好消息,周家四口人,都聚集在周方的房间里。
周丁氏脸色微红,有些羞涩的双手捂着小腹。
周方则激动的语塞,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周清荔黝黑的脸上都是笑容,郎笑道:“好!我们周家总算有后了,我这就去翻族谱,取名字!”
周丁氏抿着嘴,道:“爹,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呢。”
周清荔一挥手,道:“我取二十个,到时候好好选。”
说完,周清荔还转头看向周正,道:“你这个做二叔的,有没有什么表示?”
周正一怔,这就要有表示了?
看着周方夫妇的表情,周正咳嗽一声,想了一会儿也没想出什么好主意,只好道:“男孩的话,我给我大侄子找个大儒拜师,是真正的大儒。女孩的话,那就是咱们周家的小公主。”
私底下的话,周清荔也没计较,道:“凑活吧。”
说完,他就转身走了,脚步有些快,像似赶回去取名了。
周正一时间也想不到说什么,与周方夫妇道:“大哥大嫂,你们等着,我去找人给我大侄子打一个金锁,保他长命百岁。”
周方现在高兴的是语无伦次,道:“去吧去吧,我陪你大嫂说说话。”
周正心里十分高兴,跟着周老爹出了周方的房间。
“来,快坐,让我听听我儿子。”周方扶着周丁氏就要坐下。
周丁氏轻轻拍了他一下,道:“别闹了,快去做你的事情吧。”
周方哪里听她的,直接按她坐下,脸就要贴她小腹。
周方夫妻俩的闺房话周正是不知道,心情愉悦的出了府,前往周记,九江阁。
大明最热闹的不是过年,而是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他要安抚一下员工,拜访一些人。
上元节的第三天,毕自严被请到了周府,周清荔亲自招待,两人是相谈甚欢。
周正与周方礼数的露面,又退了出来。
周方与周正并肩出府,周方低声道:“我听说,朝廷里不少大人都准备辞官了,这位毕侍郎很快就会成为毕尚书了。”
周正轻轻点头,崇祯越来越强势,阉党步步后退,就快了。
“爹最近怎么样?”周正忽然问道。魏忠贤,崔呈秀的案子都没有定性,一旦崇祯决定定为‘逆案’,那周老爹必然会成为清算阉党的一员。
这个位置很重要,却也很危险。
………………………………
第两百九十一章 动手了
周方没有听出周正话里的其他味道,道:“爹很忙,也很累,对了,我还听说,爹会被调去户部,是皇上的意思。”
周正嗯了一声,倒也不算意外。
两兄弟一边走一边聊,说的都是朝野大事。
去年周家还只是七品清贵小户人家,转眼间就要成为豪门了。
崇祯元年,元月二十九。
朝廷开朝,采取‘枚卜’的方式,遴选了三位阁臣,分别是钱龙锡,来宗道,施鳯来三人。
所谓的‘枚卜’,大概就是类似于抛硬币,压中谁就是谁。
周正在内阁里,对这些事情知晓的清清楚楚,看着一道道诏书颁布,一个个官员走马上任,心里渐渐有了一丝紧张。
这场大清洗,谁能完全避开,谁是最大赢家?
是新党,东林党吗?是中立派,还是崇祯?
周正暗自摇头,没有赢家,却有最大的输家——大明。
旷日持久的党争,内讧,在不断的耗尽大明两百年的根基。
而他们周家,则在这场风暴的正中心!
周正是参倒崔呈秀,拉开大幕的人;周清荔在‘魏忠贤一案’,‘崔呈秀一案’的主事人,一样备受关注。
崇祯在有条不紊的布局,元月还没有结束,不止内阁阁臣得到补充,黄立极,冯铨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六部堂官几乎悉数换人。
吏部尚书王永光,户部尚书毕自严,礼部尚书何如宠,兵部尚书王洽,刑部尚书乔允升,工部尚书薛凤翔。
阉党铁杆几乎全数被换了,其他如九寺等重要部门的头头脑脑一样换了,速度快的吓人!
京城里,弥漫着一股风雨欲来的飘摇之势。
九江阁。
周正只有下班时间才来这里,他桌上堆了十几本他想看的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