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廷-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两人走了,崇祯轻轻吐了口气,随手拿过茶杯,就看到李忠端着一盘厚厚的奏本进来。

    不等崇祯问,李实连忙道:“万岁爷,这是刑部,工部,吏部的奏本。”

    崇祯顿时没有喝茶的兴致,放下茶杯,伸手拿过来,忽然抬头道:“你刚才说刑部?张永廉的案子怎么样了?”

    李忠被问的一愣,连忙低头翻找奏本。

    崇祯一见,没好气的道:“退开。”

    李忠连忙后退两步,一副战战兢兢低头请罪模样。

    崇祯翻找着奏本,找到了关于张永廉一案的奏本。

    张永廉是他钦定的死罪,已经斩首,但这道奏本里,以‘本案存疑’,请求重审,哪怕张永廉已经被处决了。

    崇祯眉头皱起,自语的道:“存疑?莫非周征云真的是携公假私,为权力构陷的?”

    李忠听着,仿佛将功补过的连忙道:“陛下,周征云奴婢不知道,但是好像没人弹劾张永廉,听说有阁老还称赞过他。”

    崇祯听着脸色微变,猛的看向他,道:“你说的是真的?”

    李忠一愣,似有些确定不了崇祯的态度,犹犹豫豫的道:“好像是这样……”

    崇祯神色有些难看,目光盯着眼前这道奏本。

    就算张永廉的案子存疑,但大部分事情是真的吧?为什么这么多年百官就没有几个人上书弹劾张永廉?

    反而是周正查处了张永廉,一堆人上赶着弹劾他?

    张永廉曾自供在朝廷有靠山,这靠山还是阁臣,是施鳯来吗?

    崇祯越想越愤怒,脸上一片青色,抬头看向李忠,道:“魏忠贤逆案进展到哪里了?”

    这件事崇祯一直命李忠盯着,听着崇祯的话,李忠有些喜色的道:“回万岁爷,施阁老已经定了三十七人为首罪,已经查实,另外还有六十多人附逆,基本查实了。”

    阉党曾权倾朝野,冠盖大明,从阁臣,到南北二京的六部九寺,再到地方的布政使,按察司,还有一些巡抚,总督,再加上内监,只有区区百人?

    哪怕崇祯心里的名单也远不止于如此!

    崇祯越想越愤怒,沉声道:“你去,派人命施鳯来致仕,六月,朕要晋李国普为首辅。”

    李忠心里一惊,眼前这位万岁登基不过十个月,已经换第三位首辅了。

    “奴婢遵旨。”李忠神色不动的道,心里却在琢磨周正的事,怎么再挑起来。

    崇祯说完这个,又看到郑青的奏本,有些厌烦的扔到一边。

    李忠看着心里立即松口气,周正这一关,算是暂时度过去了。

    周清荔出了宫,没有返回户部,而是径直回府。

    周方以及近四个月身孕的周丁氏都在等着了,一见他回来,周方连忙道:“爹,皇上怎么说,不会真的处置二弟吧?”

    周清荔看着二人担心的神色,道:“没事。”

    说完,他就直奔书房,多一句话也没有。

    周丁氏看着他的背影,转向周方,道:“横平,你说,二叔不会有事吧?”

    或许是将为人父,周方比以往沉稳不少,想着比过去还要多变的朝局,心里忧心,还是安抚着妻子道:“没事,二弟做事向来有分寸,再说还有爹在,最多就是罢官回家,没多大事。”

    周丁氏听着,这才轻轻点头。

    ……

    永平府。

    周正依旧忙于他的政务,不断的召集各路人来开会,总结问题,解决问题,推动他的革新向前走。

    或许是感觉到了周正的紧张,他手下的人分外卖力,每一项政务都推进的很快。

    永平府的每个村镇都是如火如荼的土地丈量以及筹备着再划分。

    被周正弹压的官吏,豪门以及地方宗族势力莫敢抬头,阻力已经被降低到最小。

    不过一日,周正就收到了来自京城的消息。

    姚童顺手里是郑青弹劾周正的副本,神色怒恨,递还周正道:“大人,这郑青留不得了!”

    上官烈则杀气腾腾,道:“大人,很多案子里都有他的影子,拿出来,淹也淹死他!”

    丁琪则更为谨慎一点,道:“大人,还是直接弹劾他不作为,这样更稳妥,朝廷也更容易信服。”

    周正看着手里的这道抄录副本,是李忠给他送来的,里面还有一份信,大概内容是崇祯皇帝越来越难揣测,要周正小心行事,不要连累他。

    周正心里斟酌片刻,看向上官烈,语气冷漠的道:“既然他不识抬举,也没必要客气了,将他抓入司狱司!”

    上官烈神色激动,立即就道:“是,我这就去!”

    上官烈说着,掉头就跑了。

    丁琪连忙道:“大人,现在就这么做,会不会引来朝廷的不满……”

    周正拿起李忠的那封信,放到烛火上点燃,道:“施阁老,就要致仕了。”

    丁琪,姚童顺等人心头大惊,施鳯来这就致仕了?

    他暂代内阁,满打满算还不到三个月吧?

    不过,这对他们来说是好消息,朝廷那么闹腾,就没有多余的精力盯着他们了。


………………………………

第三百三十三章 海贸 

    上官烈带着刑房的人,迅速冲进了郑青的府邸。

    上官烈看着这个人,直接将他那道弹劾周正奏本的抄录本扔过去,道:“你写的不错嘛?”

    郑青见到上官烈带人冲进来就预感到不好,翻开一看见是他的那道奏本,神色大变。

    周正,居然这么快就拿到了他奏本的抄录本,他在京城有这么大的势力吗?就算他爹是户部侍郎也做不到吧?

    郑青突然就想到了一直被他忽略的传言,‘百官厌弃’,能被百官厌弃又不死的,这是一般人吗?

    郑青唇干舌燥,想要说些什么,上官烈却完全不给他机会,忽然大喝道:“这个人有罪,抓回司狱司!”

    刑房的人都是上官烈亲自招募的,都是他的人,一听就如狼似虎的扑过去,将郑青捆了个结实。

    郑青剧烈挣扎,大声喝道:“我是朝廷命官,周征云不能这样抓我!他这是打击报复,这是构陷,我要告他……”

    他还没说完,上官烈一脚就踹了过去,训斥道:“你以为你的那些事我们就不知道?张永廉那些事,少了你的份了?你那些家产,凭空来的啊……”

    郑青咬牙切齿,怒声道:“我就算有罪也是朝廷问罪,他周征云凭什么拿我,放开我,我要进京告御状……”

    上官烈又是一脚,踹的他冷汗直冒,道:“告御状?就凭你?你能活着走出永平府再说……”

    听到这句话,郑青脸色大变,盯着上官烈,道:“你们,你们要谋害朝廷命官不成,这是抄家灭族的死罪……”

    上官烈哪里理会他,又是一脚,道:“带回去。”

    刑房的衙役带着郑青径直返回府衙,送入司狱司。

    丁琪看着上官烈,道:“就这样关着吗?”

    上官烈一脸无所谓,道:“关着,他要是病死了就死了,又不打紧……”

    郑青听的是脸色变幻,这是要在牢里弄死他吗?

    丁琪看着郑青难看的神色,道:“嗯,那我就随便关了。”

    丁琪真的是随便,将郑青扔到了一间单独的牢房,就再也不管了。

    郑青站在空荡荡的牢房里,心神俱寒。

    他要是死在这里,周正报一个‘突发疾病暴毙’,朝廷又能怎么样?谁会为他喊冤吗?

    “我要见周正,不,我要见巡按大人……”郑青忽然抓着牢门,向着丁琪的背影大叫。

    丁琪理都不理。

    摆平了朝廷以及内部的潜在威胁,周正越发专心的推动他在永平府的革新计划。

    知府衙门的人,甚至于周正都亲自下去,督促各地的土地丈量,划分。

    到了六月,京里传来消息,暂代首辅的施鳯来致仕,朝廷廷推李国普担任首辅,又新晋了两位阁臣,六部尚书一下子也走了三个。

    朝野瞩目的‘魏忠贤逆案’,即便换了三任首辅,依旧迟迟得不到推进,一些阉党之人甚至于又登上了高位。

    朝局就更加混沌了。

    崇祯元年,六月十二日。

    周正与一群人出现在昌黎县,乐亭镇。

    镇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他陪着周正走在乡间,看着百姓们在拉线丈量土地,一脸热切道:“巡按大人,我们镇进展的十分顺利,已经明确划分出了四个村子,四十个里,土地修整完毕,百姓们都在歌颂大人的贤德……”

    百姓们能得到土地,自然高兴万分,这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热情。

    周正一路看了不少,赞许的道:“嗯,你们做的不错,要继续努力,不能懈怠。告诉百姓们,朝廷定的赋税就是亩收一斗,本官不会多收一分,也不允许任何人多收半分!”

    镇长连声道:“是。大人乃是少有的清官,我们百姓都盼着大人长命百岁……”

    周正摆了摆手,道:“下一步,官府会对水利,耕牛,耕犁等作出安排,确保百姓能种出粮食,有口安稳饭,你们也要上心,光官府出力是不够的……”

    镇长立马接着道:“大人的举措都是为了百姓,我们都知道,一定全力配合大人,绝不敢怠慢……”

    周正微笑着,在田头走了一圈。

    回来的时候,他与身边的姚童顺,丁琪道:“现在督导,日后还有轮番核查,决不能让有心人钻了空子,我们辛辛苦苦,给他们做了嫁衣……”

    姚童顺,丁琪神色一肃,道:“大人放心,我们已经有安排。”

    周正点头,道:“吃过中饭,顺定流河南下,去新桥。”

    姚童顺一怔,道:“大人,去新桥做什么?”

    新桥是昌黎县下的一个镇,在定流河出海口,新桥并不在周正的预定计划中。

    周正道:“去看看。”

    他话没有说尽,实则是另有安排。

    上官勋去江南,除了与十六家盐商的事,还有就是继续南下广东,去澳门。

    澳门有一个小佛郎机人(葡萄牙人)聚集点,除了小佛朗机人,还有西夷的诸多商人。

    大明的海禁是断断续续,在万历年间几开几禁,天启年间开了海运,但对海贸朝廷一直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态度。

    尤其是福建地区,一旦商人偷偷出海,就很难再回来,家里的产业会被抄没;若是在海外出事,朝廷也是一律不管。

    周正心里一直在打算,悄悄的撕开一个口子,永平府虽然地理位置不太好,但也有出海口,若是能加强海贸,对大明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

    只是,这些暂时还不宜对外人说,哪怕是几个心腹。

    这件事十分敏感,危险,即便是周正也要小心筹划,以求万全。

    到了新桥海口,周正认认真真的考察了一遍,很是满意。

    这里目前是渔民出海的地方,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码头,停靠不了后世那样的大船,但现在的船却是完全没有问题。

    姚童顺,丁琪等人不知道周正所想,一脸的莫名其妙。

    周正却看着海面,踌躇满志的道:“回去之后,我给你们一份草图,给我将这里好好修建一番。对了,不远处的那个祥云岛,也要休整一番,安排一些百姓上去。”

    姚童顺刚想问,周正忽然转头问道:“对了,我上次让你向兵部要的铠甲,兵器怎么样了?”

    姚童顺连忙道:“兵部那边回信了,说是兵部没银子,要我们自己想办法。”

    周正嘿笑一声,如果是别人肯定愁死了,到了他这里,却是正中下怀。

    “我要的火器呢?”周正又道。

    姚童顺道:“工部回信说,要户部拨银子他们才能造,或者他们军器局有些库存,但要我们出银子买。”


………………………………

第三百三十四章 首辅再换

    听着姚童顺的话,周正点点头,大明朝廷也就是这样的德行了。

    “既然如此,你给工部一点银子,做做样子,其他的,我们自己来。”

    周正其实早就料到了这一点,沉吟片刻,又道:“军器局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我给你几封信,你带着回去,再带三万两银子。”

    姚童顺是在底层混的太久的人,一听就明白了,上前低声道:“大人,您是要私自购入吗?”

    周正瞥了他一眼,道:“本官是奉命整顿永平府军备,要兵甲也是正常的,再说,兵部的批文,很难拿到吗?”

    姚童顺转瞬明白了,道:“是大人,下官领命。”

    兵部之所以卡着他们,一来确实是没钱,二来就是打点不到位,只要到了京城,稍微运作一下,批文就会畅通的拿到,然后再将银子送入军器局,有周正事先安排的人,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

    周正思忖片刻,道:“再走几个地方,七月回府。”

    姚童顺与丁琪等抬手,道:“是。”

    永平府到底不算一个大府,加上周正是打着清算张永廉以及剿匪的旗号展开的土地革命,京城朝廷纷纷扰扰之下他勉强顶得住,这才算没有引起多大祸事,换作他人,早就被抓入京城大牢等着问罪了。

    周正几乎是走完三个县,这才返回。

    周正回转永平府已经快到七月,但他没有进城,而是到了曹变蛟的军营中。

    曹变蛟拿着一本花名册,单膝跪地道:“大人,一个多月了,目前只招募了五千多人,加上还在四处剿匪的两千,总数七千多,还不到一万,末将办事不力,请大人治罪!”

    周正站在他身前,接过他的花名册,又扶他起来,道:“永平府民心疲惫,现在当兵又危险,招募不到也正常,起来。”

    “谢大人。”曹变蛟站起来,道:“大人,永平府人口不多,并且又紧邻蓟辽二镇,百姓不愿当兵,可否从外地征召?”

    周正坐在椅子上,翻着花名册,摇了摇头,道:“我没有这个权力。这样,我们一边训练,一边继续招募,争取在年底招齐一万人。对了,兵甲之类,也会在年底之前送来,现在先委屈一阵子。”

    曹变蛟久在辽东,深知朝廷的浆糊,道:“是。”

    周正翻了一阵子,起身道:“走,去看看训练情况。是按照我的训练手册安排的?”

    曹变蛟陪着周正向外走,道:“是,末将也做了些细微的调整。”

    周正嗯了一声,与曹变蛟走向训练场。

    还没有进去,就听到一阵阵大喝声。

    待走进简易的围墙,就看到一队二十多人,赤裸着上身,踢着正步,大喝着向前。

    “服从命令!无畏无惧!忠于皇上!保卫大明!”

    “服从命令!无畏无惧!忠于皇上!保卫大明!”

    在不远处,还有十几队人,做着相同的动作,喊着一样的口号。

    周正看着他生疏的动作,迈步向前走,低声与曹变蛟道:“要继续加强训练,另外,组建几个扫盲班,教士兵认字,读书,强化他们的服从命令,忠君为国的理念……”

    曹变蛟听着,道:“是。”

    有几个人跑过来给曹变蛟行礼,曹变蛟介绍,这些人连忙又给周正见礼。

    周正笑着夸奖几句,就让他们继续训练了。

    周正两人一边走,一边看,待看到几队士兵在劈砍木桩,周正又道:“除了在军营训练,必要的拉练也不可少,要轮流出去剿匪,锻炼实战……”

    曹变蛟认真的听着,不时的‘是’一声。

    曹变蛟的叔叔曹文诏已经是大同总兵,但曹变蛟年龄小,资历低,在辽东一直没有什么作为,现在被周正委以重任,统帅一万兵马,哪里敢不尽心,此刻也是心潮澎湃,想要做些成绩给周正看。

    府衙太多的事情,周正无法多待,在军营待了三天,对一些事情做出调整,规划,又与士兵们同吃同住三天,这才离开。

    回到府衙,周正就是各种公文,看的他头昏脑涨,麻木的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到了近八月,周正才算松口气,自语的道:“难怪老朱最后还是搞出了大学士,这真不是人干的活……”

    张贺仪从外面进来,也是一脸疲惫,急匆匆的道:“大人,从各地汇总的情况来看,土地丈量,划分的差不多了。”

    周正一直在盯着,这跟他估算的差不多,道:“嗯,耕牛,耕犁这些也要跟上,每个镇都要有耕牛的培养场,每个里都必须保证有两头耕牛,各个里,村互帮互助也要做到位……”

    张贺仪听着,记着,又道:“大人,这些都不是问题,现在问题是大旱大涝,河渠堵塞……”

    周正轻轻点头,沉吟一阵子,道:“这样,每个里抽出二十个壮丁,对各村的河渠就行整修,九月之后,集中对全府的大河进行疏浚,银子从本官这出,先拨付一万两。”

    张贺仪一怔,犹豫着道:“大人,直接摊派不好吗?”

    周正看着他,道:“这些壮丁,农忙时种地,闲暇的时候,要进入军营接受不低于半年的军事训练。”

    张贺仪顿时明悟了,恍然的道:“是大人,下官这就安排!”

    周正嗯了一声,又道:“户房对各项税务要进行细化,在九月底前,要进行运作,通传各县,全面的执行。”

    张贺仪知道税收是周正最在意的事情之一,连忙抬手道:“下官遵命。”

    周正点点头,没有再多说。

    永平府的商税,农税以及杂税等细则早就出台,现在要精细化,全面执行,一旦有个一两年时间,就能完全上正轨,成熟。

    周正在永平府忙的脚不沾地,京城的朝廷就是如烙铁入水,沸腾翻涌不休。

    李国普刚上位内阁首辅还不足三个月,就传出乾清宫对他不满,将要致仕的消息。

    最大的不满就是‘魏忠贤逆案’始终还是得不到有力的推进,没有朝着崇祯想要的方向发展,甚至于为阉党翻案的声音不断涌现,令崇祯十分恼怒。

    崇祯元年,八月二十二,永平府府衙。

    周正与胡清郑对坐,两人的表情各异。


………………………………

第三百三十五章 建虏来犯

    胡清郑坐在周正对面,不停的眨眼间,胖脸一副无辜之色。

    周正好一阵子才反应过来,道:“你是说,你要来永平府做知府?”

    胡清郑有些小心翼翼的拿起茶杯,没敢喝,道:“元辅要致仕了,有人弹劾我。”

    也就是李国普将要致仕了。

    周正听出味道了,道:“所以,你来我这里避祸?”

    胡清郑小眼睛眨啊眨,道:“我在官场没什么信得过的朋友,你还算可以。”

    周正倚靠在椅子上,又有些不解,道:“以元辅能力,你的资历,直接任命就行了,你跑过来做什么?”

    胡清郑小心翼翼的喝口茶,道:“我想让你举荐我,不然会有很多麻烦。”

    周正哦了一声,随手拿过茶杯。

    李国普要致仕,很多人会跟着走,自然有些人要被政敌攻击,胡清郑要是有周正的举荐,即便不说周正本身的威力,周清荔这个低调的新贵也会让不少人顾忌。

    周正看着胡清郑,心里若有所思。

    胡清郑这个人是一个十分‘中庸’的人,若是他来做这个永平府知府,总比其他人来的好,周正也好控制。

    “投名状?”周正放下茶杯道。

    胡清郑一听,连忙道:“元辅说了,他帮你压下了对你所有不利的弹劾奏本,还说,你要是有什么事情,就尽快上奏,他会尽快给你过。”

    周正眉头挑了挑,这位李阁老对手下人这么好?

    胡清郑看着周正的表情,道:“咱们也是有交情的人,我之前可帮过你不少,你不会见死不救吧?”

    周正想了想,道:“我可以举荐你,但在永平府得听我的。”

    胡清郑连忙道:“你是巡按,当然听你的。”

    周正这才点头,起身来到他的书桌内,开始写奏本。

    第一道,就是他招募的军队的‘合法性’问题,这需要朝廷明确的确认,日后即便他这个巡按被撤销或者调走,这支军队依然可以存在。

    第二道,就是兵甲以及火器等问题,周正需要朝廷的批准,而后才能正大光明的‘私下运作’。

    第三道,就是争取一些特权,包括税收,商贸,田亩等问题上,需要朝廷的公开允准。

    周正将能想到,能争取的好处,都一股脑子写上了。

    胡清郑看着周正笔头不停,有些惊慌的道:“你别写那么多,元辅会为难的……”

    周正意犹未尽的收笔,而后才给胡清郑写举荐书。

    胡清郑见周正写完,有些急切的接过来看了几眼,看完这才松口气,胖脸笑成一团,道:“还是你够意思!”

    周正喝了口茶,忽然问道:“对了,李阁老之后,谁是首辅?”

    胡清郑顿时皱眉,道:“好像是叶向高。”

    周正点点头,道:“嗯,回去吧。”

    胡清郑将周正的举荐书塞进怀里,有些踌躇的道:“我就这样走了?”

    周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