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廷-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祁连抓捕的人遍布河间县,不说地痞无赖,富二代官二代的纨绔更是不少,甚至于,还有一些皇亲国戚,勋贵之后,一股脑不分青红皂白的抓了,这是要捅破天的!
周正放下茶杯,抬头看向卫重与贺龚,道:“本官要换了府衙的六房与司狱司,经历司,你们有没有意见”
两人连忙抬手,道:“下官没有意见。”
他们两人早就商量好了,他们的态度就是‘没有意见’,将来周正要是被朝廷问罪也与他们无关。
周正不在乎他们,只要不给他添乱就行。
周正嗯了一声,道:“将各县知县,县丞,六房,经历司,司狱司等所有人叫到这里来见本官,只要不来,不管什么理由,一律罢除。”
六房等吏员,完全是知府,知县任命,不算官,只是吏,在大明官场是最底层的存在,最接近于官,却不是官。
贺龚,卫重犹豫了下,还是道:“是,下官这就去传令。”
在周正与胡清郑喝茶下棋的时候,河间县县衙却一片闹腾。
一个中年妇人哭喊着向中年人,泣不成声的道:“老爷老爷,您可就岩儿一个儿子啊,不能被抓走啊……”
中年人就是河间县知县,宁山。
宁山倒竖着眉,一脸怒容的喝道:“我平时怎么跟你说的他做了那么多混账事你全都替他遮掩,以为有我就万事大吉,无法无天了,现在知道哭,晚了!”
“老爷,我知道错了我知道错了,求你救救岩儿吧,他才二十岁,他还是个孩子,你不能救死不救啊……”妇人哭的撕心裂肺,满脸泪水的瘫软在地上,紧紧抱着宁山的腿。
宁山拧紧眉头,想骂又骂不出声,满腔怒气发泄不出来,越发的恼怒。
这个时候,一个白发老太太在丫鬟搀扶下,快步迈进来,看着宁山就哭腔的急声道:“老二,你一定要救出岩儿,我们宁家可就这一根独苗,你不能让宁家断了后啊……”
宁山看着老娘都来了,满心怒气也化作有气无力的无奈,道:“娘,我去想想办法。”
老太太连忙道:“快去快去!”
那地上的妇人慌忙起来,一脸紧张不安的看着宁山。
宁山看着一家人的表情,心里难受无比,大步出了门。
还没出衙门,就有一群人堵上来。
一个大腹便便的商人模样的中年人急吼吼的道:“宁大人,我儿子向来本分,从来规矩,宁大人,求求你放他出来吧,我平日可没少孝敬,多少银子您随便说……”
“宁大人,我孙子才十九岁,一直乖巧,肯定是得罪了什么人,还请宁大人明察秋毫,放我孙子出来。宁大人,您可是从县学出来的,我还教过你几天……”白发苍苍的县学教谕,颤巍巍的说道。
“宁大人,我们家那几个仆从虽然平时惹些事,但从未出过人命官司,算得上是守法,还请宁大人开恩。县里不是要修河,我捐一千两……”说话的人文质彬彬,一看就是书香门第之后。
来了十几个人,七嘴八舌的话向宁山砸过来,都是河间府有头有脸的人物。
宁山绷着脸,还嘴都不行。
怎么说,说他儿子也被抓走了说抓人的虽然是河间县的兵差,却不归他管他也管不了
宁山无话可说,憋着一肚子气甩手转身就进门,门房慌忙将门关上,将要涌进来的一群人死死堵了回去。
宁山听着外面的叫喊声,又看到迎面而来的老娘与夫人,眉头一皱,什么也没说,大步向后门走去。
宁山自然没别的地方可去,直奔府衙。
………………………………
第三百六十八章 就拿你立威
周正与胡清郑还在下棋,说着一些有的没的。
胡清郑看着凌乱的棋盘,十分无奈的道:“你今后还是别下棋了。”
周正自然知道他的棋力,心里多少有些尴尬,脸上却不动分毫,依旧自顾的落子。
贺龚,卫重仿佛没有看到,眼观鼻鼻观心。
这时,有衙役来报:“大人,宁知县求见。”
胡清郑看了眼周正,见他不说话,便道:“让他进来吧。”
周正仿佛没有听到,继续盯着棋盘,思索着赢之道。
宁山进来,见周正与胡清郑在下棋,暗自拧眉,上前抬手道:“下官见过二位大人。”
胡清郑到底是河间府知府,转过身,摆着官仪道:“你找本官有什么事情吗?”
宁山一路上想好了措辞,不卑不亢的道:“回大人,‘安定行动’在河间县闹的民怨沸腾,谣言四起,官吏人心惶惶,无心用事,下官敢问大人,这‘安定行动’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被抓之人,该如何处置?还请大人示下,给下官一个章程,下官也好给河间县上下一个交代。”
胡清郑刚要张口,周正捏着棋子,淡淡道:“什么人散播谣言?什么人信谣传谣?哪些官吏人心惶惶,无心用事?你给本官列一个名单来,本官亲自处置。”
宁山看着周正的侧脸,神情不由微凝。
他与周正只见过一次,就是河间府欢迎钦使到来的接风,其他时候,包括陈武咏去天津卫见周正他都没去,没见过周正。
这是第二次。
周正脸角分明,神色从容,淡漠的语气中听不出任何情绪。
宁山瞥了眼胡清郑,见他不说话,只好道:“大人,现在有几十士绅堵在县衙,要求下官给个说法,还请大人示下。”
周正依旧没有看他,道:“要说法?让他们来找本官,来人,将府衙打开,让他们进来,本官在这里等他们。”
立即就有一个衙役应着,快速去开门。
周正身后的楚金使了个眼神,有四十多个侍卫在各处涌出,在路两旁侍立,从府衙大门一直排到了宁山身后。
宁山看着这一幕,嘴角抽了下,知道再多说无益,只好抬起手,道:“周大人,下官之子也被官差抓了,不知所犯何罪?”
周正本来捏好的棋子,慢慢的放了回去,转头看向宁山,目光冷漠,道:“将卷宗拿来。”
贺龚看了眼宁山,心里暗叹,答应一声,快速让人调来。
刑房的人一直在梳理,宁山之子是排在前十的人,自然好找,卷宗很快就拿来了。
周正翻看着卷宗,给宁山念道:“天启七年,宁涛与宁家豪仆在青楼与人争风吃醋,打伤七人,青楼走水,烧死三人。同年,宁涛打死县学生员,你以童试要挟,要家属息事宁人。崇祯元年,宁涛强抢民女,打死其丈夫,将告状的父母推下楼,一死一伤,案子悬而未决。崇祯二年,宁涛为了做生意,勒索官绅三万两,将进省,进京告状的人关入大牢,打死三人,现在还有十几人在牢里。今年,一个月前,宁涛纵火,烧毁民宅十六间,烧死五人,案子还是不了了之。半个月前,强迫良家妇人卖人青楼,逼死三人。宁知县,你给本官解释一下?”
宁山听着耳后冒出冷汗,脸角绷的铁直。
这些事情,有的他知道,有的他不知道,而今不管知道不知道,心里悔恨无比,只怪当初没有严厉约束那孽子,任由夫人、老娘宠溺,犯下如此多的大错!
宁山是个孝子,也是个好丈夫,也希望做个好父亲,他满脸痛苦,双眼里都是挣扎,良久,噗通一声跪地,道:“大人,是下官糊涂,让这孽子造下这么多孽。下官愿意赔偿受害之人,下官即刻辞官归乡,再不入仕,只求大人放过小儿一命,下官永世不忘大人恩德。”
周正冷哼一声,道:“你这轻飘飘的几句话,就抵消了那么多任命?抵消了宁涛所做的所有恶行?还行,你徇私枉法,因私废公,有什么脸面做官?来个,给本官拿下!”
四个侍卫顿时扑上来,将宁山按倒,旋即锁链脚铐全都给他加上。
宁山大惊,完全没想到周正不按官场规矩,直接就来的狠的,急声道:“周大人!本官乃是朝廷命官,即便你是钦差也不能随便拿我!”
周正端起茶杯,淡淡道:“这些你不用跟本官说,到了京城刑部大牢,你尽管喊冤。贺通判,这是你的分内事,尽快落案,呈送刑部。”
贺龚知道,真要送去京城,宁山即便不是处斩,少不了牢狱之灾了。
贺龚也了解这不是官场的通行办法,正常来说,应该放宁山走,大家彼此留个体面,说不定日后还能见面。
不过,周正不按常理出牌,谁也阻止不了,贺龚面色如常的抬手道:“是。”
贺龚话音落下,周正的侍卫就拖着宁山往府衙的大牢。
宁山似乎还有些没反应过来,被拖走好几步才突然大声道:“周大人,你有什么条件就直接说,何必如此……”
周正根本就没有与宁山废话多说的意思,一个小小知县,用得着他费口舌?
他之所以要拿下宁山,一来是立威,二来就是堵朝廷的嘴,宁山这个河间府河间县知县,是再好不过的人选!
胡清郑见周正就这么拿下了宁山,胖脸纠结再三,道:“我给朝廷写奏本,阐明此事。”
周正看了他一眼,没有阻止,道:“那些叫嚣着冤枉,想方设法捞人的士绅豪族,你不要管,我来处置。”
胡清郑知道周正在永平府是怎么干的,胖脸越发纠结了。
在胡清郑纠结的时候,宁山被抓的消息在河间府炸开。
那商人还堵在河间县县衙,听到消息,双眼大睁,不敢相信的道:“宁大人被抓了?怎么可能?他为官向来清正廉洁,怎么会被抓?”
老教谕震惊异常,颤巍巍的道:“我曾经教过他,他克己守礼,为人谦逊,不会乱来的,肯定是那个什么巡按搞的鬼,他这是要乱我河间府啊……”
那书香之后的中年人听着,神色一沉,道:“我这就回去写奏本给朝廷!”
一群人七嘴八舌,在县衙门口‘交流’着,没多久,居然找出了十几个有资格上书朝廷的人!
:。:
………………………………
第三百六十九章 朝廷又能拿我怎么样
河间县知县宁山被抓,在河间府自然掀起了巨大的动静。
没人再敢说周正来河间府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是做做样子,不止是那些士绅豪商惊醒,整个河间府的官吏更是为之惊悚。
不过三天,就有六个知县(州),给胡清郑来信,准备辞官,更有数十大小官吏直接辞官,跑出了河间府。
这就省了周正很多手脚,通过河间府任命了六房等众多官吏,进一步的控制河间府上下。
现在的大明全境,除了南直隶好一些,其他各处盗匪无数,大小山头林立。
曹变蛟的剿匪行动不断深入,由外而内,穿州过府,不止剿匪,顺带着对一些与盗匪勾连的官绅也是一锅端。
祁连的动作很快,在河间县快速清扫,同时在其他各州县也准备着,布置人手。
到了五月中,整个河间府都在剿匪,展开‘安定行动’,各县府抓了超过五百人!
不知道多少怨气在聚集,沸腾,多少道奏本送入了京城。
周正并不管这些,河间府的六房,司狱司等通通换了他的人,河间府的知县更是除了投靠的他三人,辞官,被抓的有十二个之多!
通过六房控制了各个州县,河间府,已经完全被他掌握!
‘行商准则’,‘田亩重整’,‘户丁登记’等等事情,有条不紊的拉开。
凡是遇到阻力,周正十分暴力的借用‘安定行动’,剿匪等扫除,以最快的速度在革新河间府。
河间府不同于永平府,激起的反对声浪一层高过一层,无数谣言在河间府散播。
如周正倒行逆施,必然活不过而立之年、知府胡清郑不满周正扰乱河间府,已上书弹劾周正、朝廷要派钦差来调查周正,周正即将被下狱等等。
周正坐镇河间府,仿佛听不到这些,甚至牺牲效率,追求速度,要求姚童顺等人尽快完成大体改革框架。
姚童顺等人自然也感觉到了磅礴的压力,咬牙的推动着各项事宜。
在河间府,没人是周正的对手,但凡冒头都被周正以各种借口打压下去。在河间府奈何不得周正,那自然就上升到了朝廷。
河间府离京城非常的近,其实很早朝廷就收到了奏本,但因为各种奇怪的原因,耽误了好些天。
这一天,崇祯看着堆满弹劾周正的奏本,将首辅周延儒叫到了跟前。
崇祯看着这些奏本,神色有些厌烦,道:“你怎么看?”
周延儒入阁没多久,却极其擅于揣摩崇祯的心意,故作沉吟了一阵,神色沉着的道:“陛下,从周征云押入京城的河间县知县宁山等人来看,河间府确实腐败丛生,贪官污吏不少,他带有圣恩,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崇祯神色似有不满,道:“这么多弹劾的奏本,就是这样?”
周延儒神色镇定,不疾不徐,道:“陛下,臣担心冲着周征云去是假,可能是冲着户部去的。”
崇祯一怔,道:“户部?此话何解?”
周延儒外表给人一种从容镇定,老成谋国的感觉,他看着崇祯,面上肃容,道:“一个周正,在河间府即便真的有些出格,也不至于让朝野这么愤怒,这么多人弹劾他,更像是有人在背后操纵。户部正在推行对皇田,皇庄的整肃,周远山在主持,他们知道陛下对周远山十分信任,不会轻易弹劾。所以,从他儿子入手,表面上是冲着周征云,怕是冲着户部,冲着毕尚书与周侍郎去的。”
崇祯听着顿时神色难看,他也想到了。
毕自严在崇祯眼里,是一个寡言少语,却能做大事的人。这个人,不计名利,埋头做事,不朋不党,是少有的能臣,忠臣。
尤其是户部近年税收不断增加,弊政减少,令崇祯十分满意。
加上周清荔不为官位只想做事,更是让崇祯赞许。听到有人幕后操纵这件事,崇祯的脸色自然难看了。
“是谁?”崇祯盯着周延儒道。
周延儒道:“陛下,弹劾的人,仿佛什么人都有,横亘朝野,难有脉络,臣难以推断。”
崇祯轻轻点头,换了这么多首辅,就周延儒最让他舒心。一来,周延儒听话,二来周延儒肯说话,会告诉他很多以前那些首辅不肯说的事。
崇祯想了片刻,道:“你觉得该怎么办?”
周延儒又想了一阵,道:“陛下,臣建议,对周征云下旨申斥。这有两个好处,第一,堵住言官的嘴。告诉朝野,陛下圣明,没有偏私;第二,周征云其他不变,也不会寒了毕尚书,周侍郎的心。”
周延儒这个办法很让崇祯高兴,远比那些只字不言,或者将麻烦推到他头上的前任首辅,阁臣,六部堂官强太多!
“好,就这么办。”崇祯舒心的笑着说道。
周延儒抬手应下,刚要走,崇祯忽然脸色微沉,道:“袁崇焕的案子,怎么样了?”
袁崇焕已经被下狱几个月了,蓟州总督刘策两个月前就被弃市,但袁崇焕的案子迟迟没有结果。
周延儒眉头皱了下,犹豫着道:“陛下,袁崇焕的案子,三司那边争议颇大,臣在内阁开了九次大议,始终难以定夺下来,不止朝廷内部难以平衡,朝野议论声也颇多。”
崇祯自然知道,他收到的为袁崇焕求情的奏本已经过百,当面与他争辩的更不在少数。
但建虏差点破城,他差点成为亡国之君这件事一直令他如鲠在喉,彻夜难眠,心里对袁崇焕恨极。
“朕不管什么议论声,朕要尽快审结!”崇祯严令道。
周延儒抬手,道:“是,臣遵旨。”
崇祯这才没多说,继续埋首案牍。
他越来越勤奋,对自身要求十分苛刻,通宵达旦的忙于政务。
周延儒出了乾清宫,脸上依旧是那副镇定从容之色,看着送他的李忠,笑着道:“还没有谢过李公公在皇上面前为我美言,公公得空出宫,一定要找我。”
李忠微笑又保持距离的道:“元辅说笑了,咱家就是据实说话,可不敢承元辅的情。”
周延儒笑容越多,道:“这个情,公公可一定得承。”
李忠笑而不语,伸手道:“元辅请。”
周延儒也是会意的表情,向着外面走去。
李忠送走周延儒,返回崇祯的东暖阁。
“首辅跟你说了什么?”崇祯头也不抬的淡淡道。
李忠神色一慌,连忙道:“元辅说,承奴婢在万岁爷面前说他好话的情,还让奴婢出宫了一定去找他。”
官笙说
抱歉,吃药睡过了,道歉道歉~
………………………………
第三百七十章 壮志豪情
崇祯听着李忠的话,没有什么反应,漠然道:“去吧。”
李忠恭谨的道:“是。”
他没敢隐瞒,越发的小心翼翼,眼前这位陛下,似乎对内监也越来越不信任,哪怕他是在信王府就跟随的人。
没多久,乾清宫的消息就传了出来。
正在户部忙着的毕自严,听到消息,有些感慨的抬头看向不远处的周清荔,道:“咱们这位元辅,倒是有胸怀,也有眼光,敢于承事。”
周清荔从浩瀚的公文里抬起头,一脸疲惫的摇了摇头,道:“难说呐,且行且看吧。”
毕自严也深知朝局,管你是奸佞还是能臣,都别想在首辅的位置上待太久!
“不管怎么说,你家那麒麟子的这一劫是渡过去了。”毕自严笑着说道。
周清荔没有说话,顺手拿起茶杯。
在周正离京前,周正与他私聊,曾经借给一个人一大笔银子,这个人或许今年就会入阁。
虽然周正没有提是谁,周清荔这会儿已经能猜到,多半就是这位新首辅。
这位新首辅从入阁到位列首辅不过几个月,之前的位置十分低,若是早有安排,倒是极有可能。
周延儒的名声相当不好,这次能位进首辅,一个是朝廷无人,有资格,资历的不多,矮子里拔高个。另一个就传言甚广——行贿内监。
毕自严与周清荔就是顺嘴一说,继续忙于政事。
宫里要下旨斥责周正,这满足了很多人的心愿,在他们想来,用不了多久,周正就应该被下狱问罪!
于是,他们拼力弹劾周正,不知道多少奏本飞入通政使司。
但却石沉大海,再没有动静。
旨意到了河间府,一群人先是一惊,转而就大喜。
这么大动静朝廷就一道斥责旨意完了,这不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没有问罪的意思吗?
于是,河间府的动作越发猛烈,速度更快,泰山压顶般在河间府推动周正的革新政策。
不管河间府有多少怨言,外有气势汹汹一万剿匪大军,内有数以千计的兵差,真凭实据也好,诛连也罢,没有朝廷的干预,他们根本反抗不了周正。
周正在河间府待到了六月份,眼见大势已定,便转身返回天津卫。
天津卫,真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不止有运河直接可以下南直隶,也有河道入海,是一个交通要枢。
周正在六月中,来到了天津卫的出海口,大沽。
成经济陪在周正身旁,站在一高处大石头上,居高临下的看着海面,有些激动的道:“大人,这天津卫不止是南上北下的要道,商贸发达,还有出海口,尤其是大人的地盘,若是能将周氏商会的总部移到这里,比在京城好上太多,所有条件都好!”
周正看着海面,吹着海风,心情舒爽,道:“你能想到这个,我倒是十分高兴。原本永平府就不错,但没想到我还能来天津卫。”
成经济连忙道:“是啊,谁能想到大人回主政天津卫,这个位置,简直绝佳!如果经营得好,大人今后就再也不用担心银子的事了!”
周正仿佛没有听到成经济的话,语气少有的激昂的道:“我要疏通天津卫,河间府内的所有湖泊,河道,海道!我要在这海口建一个大港口,每天几千艘几万艘舰船来来往往,每天都有无数的货物进进出出,这里遍布客栈酒楼,长街纵横交错,彻夜灯火通明……”
成经济知道周正是有大胸怀的人,听着他的慷慨激昂,激动的抬手道:“大人,小人愿倾全力助大人心想事成,将天津卫经营的比扬州,苏州还要繁华十倍!”
周正转头看向他,哈哈哈大笑着道:“好!”
周正与成经济站在大石头上,望着海面,在他们的谈笑声中,不过半月,就有数百万两银子投入到天津卫!
从永平府到天津卫,再到河间府,农忙时是百姓们忙于劳作;空闲则是有士兵召集在村头操练,壮丁高达十多万人!
从白洋淀往北,到三角淀,再沿着卫河向东一直到大沽出海口,不知道多少人在整顿湖泊,河道,一眼看去,热火朝天,轰轰烈烈。
在周正忙着整顿河间府,施行他期待已久的计划的时候,陕西民乱越演越烈,甚至于蔓延到了山西十几个州县,惊动京师。
陕西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