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廷-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正想了想,道:“我派人护送爹去。”

    虽然西北五省的民乱最为炽盛,但大明其实没有一处安稳,哪怕是繁华的南直隶也有各种匪乱、兵变,极其不安全。

    周清荔没有反对,站起来道:“你好好想想吧。”

    周正送他出门,站在屋檐下,神情沉凝。

    现在的大明,已经到了亡国的十字路口,很多迹象已经十分显著,朝野内外一片悲观。

    即便早就确定以及肯定现在的朝廷无可救赎,周正心里还是有种奇怪的压抑,空虚感,难受的呼吸不畅。


………………………………

第四百五十八章 危难时刻显身手

    当天晚上,周正没有睡觉,坐在屋檐下,摇晃着摇椅,细细的思量着当前的局势。

    明廷的重心已经从辽东转到了西北,匪乱已经糜烂整个西北五省,并且屡屡攻入山西腹地,逼近京师。

    朝野的悲观气氛极其浓烈,很多达官贵人已经举家南迁;街头巷尾传的都是亡国的各种流言蜚语,民心疲丧。

    周正看着寒意森森的月色,面上一片冷清,不断的思索,推敲,分析利弊,以及相关他的计划。

    上官清从里面出来,给周正披了一跳软被,轻声道:“慎儿睡了。”

    周正转头看了她一眼,拉了拉被子,道:“你怎么看爹今天说的事情?”

    上官清蹲坐在周正身边,眨着依旧清丽的双眸,道:“不要去。”

    周正一怔,不由笑着道:“我还以为你要说,我到哪你到哪。”

    上官清瞪了眼周正,道:“我们的根基在东面,涉入西北,不在你的计划里。”

    上官清是周正的枕边人,即便周正不刻意说什么,上官清也能从蛛丝马迹中看出一些来。

    周正收起调笑之色,转头看着黑漆漆的前面,点头道:“我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原本那个机会还要好些年。如果我去西北,是有可能加速这个时间,但也有可能折戟沉沙,多年计划付诸东流。最好的办法,还是在京城坐观风云,静静等着。”

    上官清看着周正的侧脸,依偎着他的手臂,轻声道:“我知道你不想等,不想虚耗时间。那就从别处想办法。”

    “别处?”

    周正微怔,继而若有所思,片刻,又摇头道:“没有别处。”

    大明这摊浑水,想要旁敲侧击是不可能,必须深入里面!

    周正双眼微微眯起,看着寒冷月关,自语的道:“没有别处,那就只能前进一步……”

    上官清看着周正坚毅的侧脸,知道他下定决心了,轻声道:“慎儿还小,再大一点,我就陪着你。”

    周正按着她的手,道:“嗯,你在家里我也放心一点。如果有一天京城有危险,记住我的话,带着爹还有你娘家人,以及其他亲朋好友,能带的都带,去天津卫暂避,不要心存侥幸,知道吗?”

    上官清眨了眨眼,道:“真的这么危险了吗?”

    如果乱匪攻入京城,那大明岂不是真的就亡国了?

    周正摇了摇头,道:“说不好。纵观古今,这像极了乱世,改朝换代仿佛就在眼前,京城人心惶惶,不是没有道理的。”

    上官清嗯了一声,依偎在周正身边,望着清冷的月色。

    ……

    第二天一早,周正在饭桌上与周清荔说了他的决定。

    周清荔倒是没有意外之色,叮嘱的道:“乱匪不是建虏,要谨慎应对。各路人马比辽东还混乱不堪,不能掉以轻心。你决定好了,去见一见张尚书,在朝廷中,需要他的支持。”

    周正嗯了一声,道:“待会儿我去兵部。”

    周清荔没有再说话,周正这样的决定在他意料之中,只是,他心里的担忧更多了。

    周正吃过早饭,等了一阵子,这才起身去兵部。

    这一次见到张凤翼,周正十分诧异。

    本来精神状态极好的张凤翼,现在两鬓斑白,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几十岁。

    张凤翼看着周正进来,笑着站起来,佝偻着身体,道:“我还以为你怨我,不肯来见我。”

    张凤翼说的是周正从旅顺回来,被抓入狱的事。

    周正抬起手,道:“大人说笑了,此事与大人何干,还要多谢大人从中周旋。”

    张凤翼摆了摆手,在一旁坐下,道:“我待会儿要进宫,直接说你的来意吧。”

    周正在张凤翼身旁坐下,看着他疲倦的神态,想着他的年纪,心情有些不太好,斟酌片刻,道:“大人,听说您举荐我出任西北五省总理?”

    总理,总督,差不多一个意思,只是职权上有所偏重。

    张凤翼点点头,道:“我是有这个想法,不过能不能成还两说。你不想去?”

    周正道:“下官倒是想去,只是手里没有兵,还需要大人帮忙。”

    张凤翼听着皱眉,沉凝不语。

    周正看着他的神色,道:“大人,有难处?”

    张凤翼拿起茶杯,道:“喝茶。”

    周正心里转念,不动声色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有这个缓冲,张凤翼这才慢慢的道:“朝中的局势有些复杂,皇上对我没有以前那么信任。中都失陷,首推责任在我,或许,用不了多久我就要致仕,亦或者,是下狱。”

    周正这才惊觉,忘记了这一茬!

    周正放下茶杯,细细思忖。

    这样说的话,他想要去西北,就没那么容易了。

    张凤翼看着周正的表情,道:“我知道你忧心西北,朝中大人们也是一样。我虽然举荐了你,却也不能保证。卢象升也很不错,元辅等人很看好他。”

    论军功,周正是胜过卢象升的,但周正有‘污点’,坐过牢。还有就是,周正是举人,卢象升是进士。

    周正知道卢象升是死于剿匪,认真的想了想,道:“大人觉得,下官胜算几成?”

    张凤翼又拿起茶杯,道:“要是能在五月前定下,你胜算八成,超过五月,你一成都没有。”

    周正嘴角动了动,这还没出正月,这么大的事情,朝廷居然要拖个一年半载?

    张凤翼不多说,起身道:“有什么事情,直接来找我,不要擅自决定。你先回去吧,我得进宫了。”

    周正只得站起来,抬手道:“下官告退。”

    张凤翼摆摆手,转身在案牍上拿起几道奏本,就在周正前面出门。

    周正出了兵部,没有感慨于朝廷效率的低下,而是在思索着其他方法。

    回府后,周正与周老爹说了兵部的事。

    周清荔久久无语,最后也只能感慨道:“国事如此,夫复奈何……”

    “我再想点别的办法。”周正说道。既然决定涉入西北这场乱局,周正自然不会半路而终。

    周清荔没有再说话,还能再说什么?

    果然如张凤翼所说,西北越败,朝廷争斗的越凶,对于再选一个西北五省总理的事,朝廷迟迟不绝。

    这一争,就过了五月,到了八月,夏粮收上来之后,才有定案。

    那就是,卢象升担任五省总理,兼任湖广巡抚,洪承畴负责五省西北,卢象升主办东南。

    令人意外的是,赋闲近一年的周正被再次起复,任‘巡抚山东右副都御使’,也就是山东巡抚。

    周正则负责清剿山东,北直隶的大名府,保定府以及河南匪患。

    这道命令来的十分突然,连张凤翼之前都没有得到消息,仿佛是崇祯一个人,乾纲独断的结果。。

    周清荔对于这个人任命,满心忧虑。

    周正倒是从容自如,告别家小,快速的到山东上任。

    山东巡抚看似与西北没有关系,但随着西北之乱的演变,周正这个山东巡抚势必会入西北剿匪!

    周正到山东,没有废话,调集了旧部,迅速整军。

    登莱巡抚隶属于山东巡抚,金国奇,张存仁,何可纲等人依旧是他的部下。


………………………………

第四百五十九章 情势越发急迫

    ,!

    周正将一群人叫到登州,商讨目前的情势。

    周正坐在首位,孙传庭,孟贺州,金国奇,张存仁,何可纲等人分列两旁。

    孙传庭是周正的幕僚,一直扮演他的代言人,看了众人,与周正道:“大人,目前,我们有非常的多事情要做。第一,整肃军队,既要调兵,也要确保东江镇万无一失。第二,要摸清山东,河南等地的匪情,有针对性的征剿。第三,要对山东境内的民生进行恢复,需要梳理山东官场。第四,要筹措钱粮,做好剿匪的灾民、难民安置事宜。第五,我们要注意西北战场,决不能冒进,不能有大功。第六……”

    孙传庭早有准备,慢条斯理的说着,众人则默默的听着。

    现在的局势很复杂,剿匪迫在眉睫,偏偏他们不能放手去征剿,否则引起朝廷的注意,就会有言官疯狂弹劾。

    周正看着众人的表情,微笑着道:“你们无需紧张,凡事我在上头,你们尽管放手听令行事。”

    众人连忙倾身,道:“末将谨遵大人之令!”

    这些人都是跟随周正日子不短,之所以愿意追随,除了钱粮等问题外,最重要的就是周正从不诿过于下,一力扛起责任。

    这样的抚帅,谁人会不愿跟随?

    周正又看向孙传庭,道:“我们眼下要做什么?”

    孙传庭道:“我听说大人正准备建立军情处?可以命军情处尽快收集山东境内的匪患,豪强,以及与贪官污吏勾结等的情况,以待大军从容征剿。”

    周正嗯了一声,看向孟贺州,道:“你即刻安排。”

    孟贺州倾身,道:“下官领命!”

    孙传庭继续道:“第二,大人以巡抚的身份,召集山东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三司,以及各级知府,命他们前来觐见大人,陈述山东匪患等情况,必要的,大人可以杀鸡骇猴,确立大人在山东的权威,为剿匪,民生等扫除障碍。”

    孟贺州看了眼孙传庭,没有说话。

    周正在永平府,河间府搞的那些,不能如法炮制的拉到山东来,山东涉及的官员,勋贵公卿,甚至宗室亲王不少,一个不好,绝对没有好下场。

    山东不是永平府,现在的朝廷也不是当初的朝廷,周正也不是当初的小小的监察御史了。

    周正沉吟片刻,道:“除去兖州府,其他的应该问题不大,我找机会,拿下一两个知府立威。”

    兖州府,是鲁王的封地,鲁王的地位不一般,要是他弹劾周正,现在的崇祯,没那么轻易就会放过周正的。

    孙传庭道:“是。大人是巡抚,拿下一两个知府问题不大。压制住山东的官场,大人可以分做两路清剿,动作要慢,不要争抢什么功劳,半年后出山东,清扫大名府,保定府,然后,再坐观风向,看朝廷的意思。”

    周正是‘戴罪之身’,凡是都得谨慎,一个不小心,言官们翻旧账,朝廷以及皇帝,肯定不会客气分毫。

    周正听懂孙传庭的意思,点点头,道:“我们不能不动,金总兵,你的一万人,分做三路,出莱州府,向青州府等做试探,主要清剿山匪等,大股的以及白莲教,先别着急动。”

    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大明现在各处风雨飘摇,装神弄鬼的东西到处都是,白莲教,是其中最为出名的。前些年,在北直隶河南交界,有一个白莲教头头甚至还公然称帝,拥众数十万,震动朝野,最后被卢象升给剿灭。目前,白莲教主要据点在山东,河南一带,人数零零散散依旧十数万。

    金国奇出列,抱拳道:“末将领命!”

    周正又看向孙传庭,沉声道:“以巡抚衙门的名义,传令山东三司以及各府,要求各级官员立刻来见我,商讨剿匪之策,凡是告假、推脱的,没有切实理由,让他们写好辞官奏本!”

    “是!”孙传庭道。

    周正站起来,道:“其他事项,交由孙先生统筹,务必尽速整顿军队以及钱粮各项,随时准备全力剿匪!”

    一群人齐齐站起来,抬手道:“遵命!”

    周正一声令下,登莱两府迅速动作起来。

    山东三司以及各府官员收到周正的命令,态度各异,纷纷串联,窃窃私语。

    周正的‘凶名’在外,永平府,河间府杀了多少士绅官吏,带兵也只打硬仗。现在巡抚山东,是他们最上级,不敢不理,却又害怕周正来永平府,河间府那一套。

    不少人磨磨蹭蹭,不敢去登州府。

    周正则不理会那么多,他有太多事情要做,单整肃军队,筹备钱粮,摸清山东的匪情就足够他忙的了。

    周正这边正忙碌着,再次发生了一件大事情。

    倒不是明朝,却也是明朝。

    建虏大汗黄台吉囚禁四大贝勒中的中阿敏,彻底扫除障碍。与崇祯八年九月底,改族名为‘满’,改国号为‘清’,正式登基称帝,年号‘崇德’。

    建虏的这一举动深深的刺激到了大明朝廷以及大明皇帝崇祯,据说崇祯在金銮殿上,怒吼不止,训斥百官。

    ‘满’?‘清’?又‘崇德’,这是何意?桩桩件件全都冲着大明去的!这是意图要吞下大明啊!

    崇祯怒不可遏,朝廷百官自然更是愤怒。

    崇祯,明廷接连下了十几道诏书以及命令,其中要求辽东继续北进,做好平辽准备,还下旨给周正,命东江镇不得抽调士兵,要持续威慑建虏,整军备战。

    建虏正式建国称帝,列土封疆,真正的与明朝对峙,展露野心,深深的刺激了明朝。

    但明朝无力平辽,注意力依旧在西北,尤其是中都凤阳。

    崇祯接连下旨给卢象升,严令他限期收复凤阳。

    卢象升调集重兵,从多路出击,准备进攻凤阳一带的流寇,乱匪。

    整个大明都瞩目这件事,朝廷上下忧心忡忡,周正也接到命令,要他尽快率兵,进入河南,协助剿匪。

    随着乱匪的不断获胜,朝廷失去掌控的府县越来越多,乱世征兆越发明显,明廷虽然依旧占据攻势,还是人心惶惶,惶恐难安,甚至传出崇祯皇帝日日以泪洗面,恐做亡国之君的流言。


………………………………

第四百六十章 襄阳之战

    崇祯八年,九月初,登州府。

    周正这个巡抚发布了命令,前来觐见的山东官员寥寥无几,多数是‘公务繁忙’,派了下属代表而来。

    孙传庭随着周正在检查军队,看着士气蓬勃的军队,孙传庭与周正道:“大人,从各处的消息来看,应该是串联了,鲁王也在里面。”

    周正冷哼一声,道:“先让他们得意着。凤阳府那边怎么样了?”

    孙传庭神色忧虑,道:“卢总督还在凤阳,据说胜算无疑,但西北之乱已经如火如荼,官军并不足以应对,我担心还会有其他变数。”

    孙传庭说的变数,指的是官军的大败。

    如果西北官军大败,流寇的气势必然更上一层楼,明朝这边也必然受创,此消彼长,后果难料。

    周正轻轻点头,道:“兵部以及卢总督都给我来信,要我尽快进入河南,堵住流寇北上进入京畿的路。”

    孙传庭跟在周正身侧,道:“我还听说,朝廷向各省摊派了二百万两银子,用于剿匪,各省怨言颇多。”

    周正早就听说了,不在意的道:“我们钱粮,军队都调集的差不多,山东的情况摸了大概,是时候可以出手了。”

    孙传庭看着周正的侧脸,道:“大人,一旦我们进入河南,那五省总督必然要求我们听令于他们,西北是不进也得进了。”

    周正停下脚步,看着训练场内大声吆喝着跑步的士兵,神情忽然冷冽几分,道:“进吧,在我意料之中,我也想看看,这些流寇,有没有建虏那么结实!”

    孙传庭心里微动,道:“是,我这就去安排,规划路线。”

    周正道:“我们要进去,就不能只是扫匪,盯住高迎祥,我要拿他开刀!”

    孙传庭一怔,顿时明白了,沉色道:“是!”

    随着周正准备齐全,一声令下,两万大军齐聚,分做五路,开始在山东境内势如破竹的清扫所有匪寇。

    不过五天,就剿灭了二十多个山头,同时抓了牵扯其中的豪强以及贪官污吏数十人,包括了青州府知府!

    青州知府被抓,一下子就撬动了山东官场,那些躲着不见周正的三司以及各级知府,纷纷写信,请求觐见,同时迅速的与各种关系开始切割。

    自然,不少人更是上书弹劾周正,指责他‘纵兵如匪,劫掠百姓,侮辱官吏’云云。

    周正早有准备,抢先一步就上书朝廷,各种罪证摆的那叫一个详实,并且请求朝廷追究山东各级官员的责任。

    不知道是因为急切要求周正进入河南剿匪,还是周正证据确凿,朝廷站在了周正一边,崇祯皇帝下旨,严厉斥责了山东布政使。

    周正勉强的压制住山东官场,但对于各项民生事宜还难以插手,也没有时间多管。

    他带着金国奇,张存仁在山东拉网式剿匪,对于几股大势力,包括白莲教在内,进行着重打击。

    山东境内的匪患相对来说没有西北那么严重,毕竟孔有德叛乱刚刚过去没多久,山匪,豪强居多,官军未到就望风而逃。

    倒是白莲教声势浩大,在一些奇怪的口号鼓动下,对官军进行抵抗。

    白莲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乱匪,乱匪以流寇居多,直接奔着劫掠去的,白莲教则是诈骗,没有多少战斗力。

    不到十二月,周正就完成了对山东境内匪患的清扫,大军一面在济南府整顿,一面注视着河南的动静,一面又安置灾民,难民。

    周正的扫匪行动给了地方巨大的压力,周正不同于其他的巡抚总督,只盯着匪患,他更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总是不会顾及那么多,凡是贪官污吏,一并拿下,顺手整顿民生。

    或许是周正杀鸡骇猴在前,山东官场风声鹤唳,都期盼着周正早点走,并没有坚持弹劾他,反而是一脸笑容的感谢周正,送钱送粮,希望他早点走。

    周正屯兵在济南,命军情处调查收集河南的情况,并请示朝廷下一步动作。

    这个时候,卢象升才勉强汇集诸将在凤阳外,粮草到了一半,正准备大举进攻,却又被迫喊停。

    因为延绥总兵在安定被李自成大败,各路乱匪气势大胜,四处告急。

    朝廷经过了一系列争论,在十二月中,终于下旨各路军队,定明方略。

    卢象升出兵凤阳,大败高迎祥,收复中都,高迎祥,张献忠等人退向湖广。

    洪承畴在秦豫交界大败混天王,其他如满天星等惧怕官军,逃亡延绥,与李自成汇合。

    官军爆发了强大的战力以及气势,洪承畴,卢象升两人协调步伐,对五省匪寇进行有节奏的清剿。

    随着官军整顿有序,乱匪受到了强大的压力,不能继续单打独斗,在进行有意识或者是无意识的整合,吞并,日益壮大。

    周正也被要求率军进入河南,清扫河南的匪患。

    或许是卢象升的强大压力,各路匪寇在向西北五省逃窜,河南的情形稍好,却也有大大小小十多万的匪患。

    周正上书兵部,抽调了曹变蛟到麾下。

    曹变蛟有五千人,还有两千骑兵。

    有曹变蛟的骑兵配合,周正以‘闪电战’的策略,急速行军,在河南境内疾风厉雨的扫荡。

    崇祯九年元月二十日。

    张献忠率军五万,围困湖广襄阳,朝廷急令周正驰援。

    周正此刻的军队正在河南南阳府,追击射塌王,不得不回头,转向襄阳。

    崇祯九年一月,周正与张献忠,罗汝才,老回,蝎于块等大战在襄阳外。

    匪寇拥众十多万,人多势众,气势浩大。

    周正佯败退走,设伏于陶山镇,张献忠中伏,大败而走,襄阳得解。

    周正率军追击,逼迫张献忠逃入四川,遭遇秦良玉狙击,转向陕西凤翔府。

    周正刚要追击,朝廷再次急令周正北上,有匪寇从山西窜入河南,威胁开封府。

    周正又不得不调头,赶赴开赴。

    路上,孙传庭,曹变蛟,金国奇等人紧拧眉头,一个个脸色凝重,欲言又止。

    他们的战场一直在辽东,是第一次涉入平叛,这才发现,乱匪比他们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尤其是他们,才短短个把月,他们已经马不停蹄的转战六省十六府,疲惫至极,休息片刻的时间都没有!

    在行军休息,用饭的空隙,孙传庭来到周正身前,沉色说道:“大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


………………………………

第四百六十一章 对战高迎祥

    周正摆手,让他坐下,道:“你说。”

    孙传庭在周正身侧坐下,与周正一样,一边撕扯着馒头,一边说道:“大人,匪寇太多,涉及太广,我们这样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尽数剿除。还有,士兵疲惫,粮草也是个大问题。”

    周正咀嚼着馒头片,看着不远处疲累的士兵,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