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廷-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腔够钭牛僭缍寄芫境隼矗患庇谝皇薄!
马士英对这方面最是熟悉了,立即就道:“大人高明!这些人要么就不与大人作对,但凡冒头,就把这些事扯出来,包藏叛逆,那是大逆不道的死罪!”
寇槐壹等人看了他一眼,心里腹诽,征西伯岂会像你一样会算计?
周正自然与马士英想的不同,京城太乱了,不止现在乱,以前也乱,想要清扫这些乱,总要有些由头,并且一次是打扫不干净的。
张贺仪才不在意马士英的话,又道:“大人,我听说,元辅人到处走动,尤其是与军中的人,拉拢了不少。对了,元辅还与卢大人聊了一阵子,不知道说了什么。”
众人顿时神色微凝,看向周正。
这摆明是想要抢夺周正兵权了,若是真的让那些人成功,他们这些人,怕是要死无葬身之地!!
周正倒是神色如常,军情处盯着京城上下,这些早就汇报了过来。
周正拿起茶杯,笑了下,并没有立即说话,而是慢悠悠的喝茶。
孟贺州从外面进来,看了眼众人,来到周正身侧,低声道:“元辅给李邦华写信,敦促他尽快回京,带着兵。”
周正眉头一挑,没有喝,放了下来,思索片刻,笑着感叹道:“这一天,要发生多少事情啊……”
孟贺州的声音虽然低,但这里十分安静,在座的都听得清楚。
周方眉头拧紧,道:“要李尚书带兵回京,元辅这是要干什么?”
马士英冷哼一声,道:“显而易见,这位元辅是看到了机会,想要铲除我们大人,独揽朝政!”
寇槐壹心思敏锐,顿时想通了,太子殿下才十岁,若是托政于周延儒,那真是权倾天下,第二个张居正了。
张贺仪追随周正十多年,刚刚坐上兵部侍郎的位置,正是前程远大的时候,岂能容许有人要扳倒周正,突的站起来,沉声道:“大人,下官这就去拿人!元辅也不干净,趁着大人威望正隆,不如就扳倒周延儒,大人做首辅!”
如果周延儒现在倒台,那周正携带巨大声望,又是仅剩的阁臣,成为首辅,那是众望所归,理所当然!
众人听着神情大振,都看向周正。
这是一个无比激动的时刻,若是周正真的成了首辅,那就是‘托孤大臣’,大明的一切权力,几乎都在手里!
尤其是兵权在手,张居正都比不了!
现在,就差周正一句话!
一步之遥!
周正看着一群人的表情,淡淡道:“还不是时候。”
众人一怔,有些不解的看着周正。
京城控制在手,十多万大军,匡扶社稷的巨大声望,手持先帝遗诏,有名有道,没有任何的阻碍!
周正看着他们,微笑着道:“现在这个时候,谁在最顶端,谁就是靶子,稍有过错,天下共讨。”
众人先是楞了一会儿,旋即醒悟过来。
大明差点亡国,这次复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跳出来,新皇登基,甫定天下,新皇帝没有足够的威望与能力弹压,朝局必然是群蛇起舞,龙争虎斗,谁敢说就能屹立不倒?
而周正心里想的是,明朝的官僚体系十分健全,朋党横亘,世家如潮,勋贵公卿,宗室,军阀……他现在只是掌握了京城,那么大的天下,还不是拿起屠刀的时候。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挡在前面!
周延儒很合适。
并且,周延儒也愿意跳出来挡刀。
多好的事情啊。
周方看着周正,道:“元辅也不是好易予的,我们先做好事情,不要给他们机会,等理顺了京城,再慢慢计较。”
周正看了眼周方,这么多年过去,这位大哥还是有着君子之风,看人做事都想着堂堂正正。
周正看向孟贺州,道:“拨两千人给大哥,负责巡捕京城,尽快让京城恢复平静。”
孟贺州躬身,道:“是。”
周方轻轻点头,心里盘算着怎么行事了。
周正看向寇槐壹,道:“大理寺近来会很快,你拿稳了,再坐一年。”
寇槐壹听出周正的话外之音,有些激动的连忙起身道:“是大人。”
周正看向马士英,道:“你去都察院吧,资格够了。”
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与六部齐平,号称‘七卿’,乃是大明真正的高层,马士英更加大喜,道:“下官谢大人!”
张贺仪,周方刚刚提拔过,无需再说。
周正说着,心里渐渐的有着一份名单,涵盖刘六辙,魏希庄,上官烈,丁琪,姚童顺,成经济等等,跟随他多年的人,陆陆续续都在名单上。
众人鸡犬升天,自然高兴,稍过片刻,马士英又道:“大人,六部之中,户部与吏部最为紧要,大人,是否有想法?”
………………………………
第五百二十九章 排排坐分果果
寇槐壹连忙道:“这两部确实关键,但也最为烫手。”
吏部不用说,吏部尚书号称‘隐相’,那是管天下官吏的帽子,牵扯最大,盯着的人是最多,这种情况下,看似谁上去就能掌握大权,实则也是最危险的位置。
户部,管钱粮,也是要害,但依照大明现在的情况,户部应该是最不好做的六部衙门,钱粮从哪来?
张贺仪笑着道:“那咱们就不争,给元辅。大人,用这两个位置,跟元辅做一笔大买卖!”
周正顿时笑了,这帮人,确实都不是善茬。
周正站起来,道:“去吧,这几天都会很忙,没事不用过来。”
众人见商议已定,纷纷站起来,告辞离开。
孟贺州等人走了,这才低声道:“大人,军中确实有些人不安稳。”
不管怎么说周正也不是首辅,周延儒要是稍加诱惑,引动一些人着实不奇怪。
周正背着手,看着外面,淡淡道:“翻不起浪来。现在京城是我们的了,我不止要京城安稳,还要天下安稳!”
孟贺州会意,思索片刻,道:“各军已经做好准备,三天后即可发兵,军情处在尽可能的调查西北所有情报……建虏还在关外,暂时没有异动。”
这一天,过的极其漫长,对很多人来是。相对的,对很多人来说,也过得很快。
比如周延儒等人,满京城的上蹿下跳,太忙了,时间根本不够用;比如知晓了京城已经收复,正在奋力进攻拦路的流寇,企图尽快回京,人还在湖广的李邦华;也比如说焦急的准备追击李自成的卢象升,曹文诏等人。
还有就是,一直在关外,坐观风云变幻的多尔衮,济尔哈朗。
天色渐黑,济尔哈朗与多尔衮烤着羊肉,喝着马奶酒,两人的目光时不时的看向南方。
越过长城,就是明朝地界。
再不远,就是明朝的心脏,京师。
在那里,正发生着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场景,却又能清晰的想到。
多尔衮扔下手里的小刀,万分不甘的道:“周征云忙着征讨李自成,没空理会我们,不如我们冲进去,劫掠一番吧!”
济尔哈朗看向一片石,脸色漠然,淡淡道:“那里,还有人在防备我们。真要冲进去,周征云可能掉头来对付我们。山海关有两万骑兵,虽然不是我们的对手,也够我们难受的。”
他们只有两万骑兵,固然可以肆意纵横,可要是被困,被缠住,或者遇到强敌,或者被堵住退路,他们可能就得交代在里面。
多尔衮深深的吐了口气,他极其不喜欢这种感觉,满脸的厌烦,道:“那也不能这样干看着!”
济尔哈朗道:“陛下虽然围住了右屯,却也奈何不了锦州。东江镇那边蠢蠢欲动,沈阳也不安生,我们得尽快回去。”
东江镇比以前强大,活动范围越来越广,他们粮食十分珍贵,不能随意大军征讨,可以说,他们大清国,现在的处境十分的尴尬。
有些,外强中干。
多尔衮十分的不甘心,站起来,看着长城方向,怒声道:“总有一天,本贝勒一定要打下京城,为父汗报仇!”
济尔哈朗面无表情,心里在想,现在黄台吉,会是什么感想。
远在辽东的黄台吉,带着三万人,包围了右屯,却没有什么动作。三万人,攻不下有两万人防守的右屯,徒增伤亡罢了。
这会儿,周正接受周延儒对于邀请,来到他的府邸做客。
周正的侍卫将周府包围,周正只带了几个人进去。
周延儒站在门口迎接,满面春风的笑道:“征云,可把你等来了,快来快来,我特地让人做了一桌好菜!”
周正看着他不作假的笑容,故作的看了眼四周,道:“元辅,你这里没有埋伏刀斧手吧?”
周延儒一怔,旋即拿手点了点周正,笑着道:“拿我开心,就算有刀斧手,那也对着闯贼,哪有对你周征云的,走!”
周延儒十分热情,还揽了周正的肩膀。
周正神色不动的眯了眯眼,笑着与他走进去。
见客厅里空空荡荡,显然只有他们两人。
宾主落座,周延儒拿起酒杯,站起来,一脸肃色的沉声道:“征云,你这次挽救社稷于倾颓,于国有大功!我这个首辅,代表皇上,代表天下人,谢谢你!”
周正盯着周延儒的脸,拿起酒杯站起来,凑近一点,低声道:“元辅,这酒里,没毒吧?”
周延儒大义凛然的脸上顿时抽了下,眼神冷芒一闪,旋即遮掩着摇头轻叹一声,语气十分坚定的道:“我知道征云你不喜名利,但这杯酒,无论如何我也要敬你!”
说完,他一仰而尽,浑身上下充满了一种慷慨决然的味道。
周正见周延儒唾面自干,心里不屑,不动声色的感慨一声,道:“既然元辅要喝,下官就陪一杯吧,有毒也认了。”
周延儒不管周正说什么,周正喝了这杯酒,就说明他们还有的谈。
周延儒完全没有将周正的话放在心上,坐下后,一脸唏嘘感慨的道:“征云哪,这一次不止是太子殿下以及亿万黎民要感谢你,我也要感谢你啊……闯贼入京,死难无数,若不是你,我也死了……”
周正心想,留下你自然是有点用处,不然早就给你丢出去了。
这周延儒,一口一个‘征云’,完全将周正当做了小辈,丝毫不觉得,周正也是阁臣,还是征西伯。
周正对于他的话也完全不在意,道:“元辅,闯贼在山西,似有复来的之势。建虏在关外不远,随时可能打进来,这钱粮,您得想办法啊……”
周延儒见周正完全不接茬,嘴角动了下,只得道:“户部尚书李侍问被闯贼严刑拷打,重伤在身,已经与我说要辞官,我也在愁新尚书的人选。”
周正见他入正题,这才神色正经一分,道:“史可法我觉得不错。”
史可法也曾在周正麾下,参与西北剿匪。
这在周延儒看来,自然是周正的人,果断摇头道:“史可法确实不错,我希望他任山西巡抚,拱卫京畿,不适合。”
周正更加干脆,语气坚定道:“我觉得他合适。”
………………………………
第五百三十章 暗戳戳的交易
周延儒眉头皱了下,周正现在声望巨大,朝野相望,若是他与周正执,未必有胜算。
周延儒自然不会放手户部这个钱袋子,虽然早有腹稿,还是故作沉默,暗自观察着周正的神色,道:“你可以举荐一个阁臣。”
周正对内阁完全不在意,县官不如现管,当然实际权力才最重要,张口却是道:“阁臣,下官也有几个人选,还请元辅斧正。”
周延儒见周正胃口这么大,直接道:“我只能给你三个位置,阁臣,六部尚书,你任选三个。”
“五个。”周正眼也不眨的道。
“四个,不能再多了。”周延儒道。
“五个,一个不少。”周正道。
周延儒看着周正,脸角硬朗,眉头紧皱,目光灼灼。
周正看着周延儒,气定神闲,眉宇平静,眼中深不见底。
周延儒见周正不让步,顿了顿,道:“吏部,户部,必须在我手里。”
周正好整以暇,道:“那我还要三个侍郎,六个郎中,我之前任命的不算在内。”
周延儒脸角鼓动了下,眼神恼怒一闪。他本来与周正在谈判,却不想周正给他的简直是一个通知!
好在,户部,吏部他握在手里,只要这两个在,其他的都好商量。
周延儒脸上故意表露出不满,语气也有些愤怒,道:“我可以答应,不过其他的事,你得听我的。”
周正道:“军务归我,政务归你,我们井水不犯河水。”
周延儒自然不肯放弃军务,但眼下他也确实没有办法强夺,道:“暂时可以归你,太子登基之后,须由皇上决定。”
周正哪里不知道这老家伙打的什么主意,李忠都已经告诉他,无非是因为与李忠结盟,就能操纵小皇帝。
周正装作不知,道:“好。但我要五十万钱粮,十天之内,必须到齐。”
周延儒神色一惊,怒道:“闯贼刚刚败走,我从哪里给你筹集这么多钱粮?”
周正拿起酒杯喝了一口,淡淡道:“我不管政务,我只要剿匪,剿匪需要钱粮,如果你不给我钱粮,刚才的话就当我们没说。”
周延儒气的胡子一翘一翘,脸色铁青。
周正这分明是敲诈!
周正放下酒杯,神色如常,却又坚定如铁。
实际上,周正并不缺钱,尤其是拿到了李自成的巨额‘遗产’,虽然还没有清点完,但现银少说有两千万,其他的金银珠宝等贵重之物,折算出去,可能会高达近五千万!
这么一大笔银子,可以买多少粮食!
周正现在是前所未有的肥,丝毫不为钱粮发愁!
但他就是要给周延儒一点事情做,这老家伙以及身后的人,几乎都出自江南,富得流油,不榨一点出来怎么能行?
周延儒见周正坚持,眉头皱起,左思右想,虽然这笔钱不是小数字,但相比于‘天下宰辅’四个字,还是不值一提,暗暗咬牙的沉声道:“好,我答应你!但你要遵守约定!”
周正顿时展颜一笑,道:“元辅放心,我只要剿匪,钱粮到位,其他的我一概不管。”
说完,周正从怀里拿出一份名单,递给周延儒,道:“这是我拟定的名单,我要刑部,都察院,礼部,两个阁臣暂留。其他官员,都在名单上。山东,天津卫,辽东,还都是我的人。”
周延儒见周正早就拟定名单,眉头皱了下,看着名单上的几十人,确定周正确实没有打户部,吏部的主意,心里稍松,淡淡道:“那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其他事情,就由我来做了。”
周延儒说的其他事情,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登基大典,如果周延儒主持了登基大典,他就是新朝的第一功臣,首辅宝座,稳如泰山!
加上李忠的协助,他能操纵的空间太大了,整个大明几乎都在他手里!
他虽然现在答应了周正这些要求,但心里盘算的是,待登基大典之后,他就能慢慢的削除周正的兵权以及威望,彻底掌控所有的权力!
现今可不比万历初年,他完全可以比张居正走的更远,掌握的权力更大!
真正的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想到这里,周延儒内心澎湃,苍老的脸上出现了一抹红晕。
周正看着周延儒难以抑制的表情,心里嘲讽不已,这位老大人完全沉浸在权力美梦中不可自拔了。
周延儒很快压住情绪,又满面春风的与周正说笑,这次是真的说笑了,完全放开,轻松自如。
周正哪里有空与他闲扯,一杯酒之后,又拿出一张纸,道:“登基大典之外,就是封赏功臣了,这是这次收复北京,击溃闯贼的部分将领名单,还请元辅过目。”
周延儒神色不动,眼神警惕一闪,他现在最为担心的就是周正的兵权,周正要封赏部下,怎么不令周延儒忧心。
周延儒低头看着名单,神情渐渐凝重。
名单上,卢象升加兵部左侍郎衔,太子太保,总理西北五省。满桂,赵率教,曹变蛟,曹文诏,金国奇等人,悉数拔升,分别任山西,山西,河南,四川等总兵官,还有征西将军,镇南将军,平辽将军等封号,地位大大提升,兵权也随之扩张。
简而言之,西北五省的兵权,都被周正这些部下牢牢把控!
另外,张贺仪这个兵部右侍郎,统领京城防卫,执掌除禁军外的所有兵马。
上官烈任禁军统领,护卫紫禁城。
而山东,天津卫,辽东的武将,一样赫然在列。
周延儒目光闪烁,心里越发的警惕,以前没有发觉,现在才悚然,周正的权力,不知不觉有这么大了吗?
辽东,天津卫,山东成了他的地盘?
周延儒神色转瞬恢复平静,放下这份名单,抬起头道:“我不会同意。”
周正知道周延儒不会同意,却不管他会不会同意,道:“无非早晚,晚同意没有早同意的好。”
周延儒想着他已经与李忠结盟,周正在宫里的路已经被堵死,没有与周正直接起冲突,道:“这件事我做不了主,需要朝臣同意,新皇允准。”
周正笑容满面的拿起酒杯,道:“元辅说的是。”
周延儒看着周正,跟着拿起酒杯,心里警惕万分。他已经决定尽快掌握朝局,不但不会同意周正这些要求,还会尽可能的削减周正的兵权。
周延儒不知道是,在他们说话的当口,李忠拿着一道内容与周正这份名单大同小异的奏本进了太子朱慈烺的房间。
………………………………
第五百三十一章 定大局
崇祯对朱慈烺十分关注,从小就悉心教导,虽然然只有十岁,识文断字已没有问题。
朱慈烺接过来看了一眼,抬头看向李忠道:“公公,征西伯这是要去西北剿匪了吗?那京城怎么办?”
朱慈烺还在惊魂未定中,依旧惧怕不已,他不希望周正离京。
李忠有些心疼朱慈烺,温声安抚道:“殿下不用担心,奏本您也看到了,是卢象升复任西北五省总理,征西伯不离京。”
朱慈烺这才轻轻松口气,紧绷的小脸缓和,道:“那就好。”
说完,看又看向这道奏本,片刻,觉得没有问题了,就伸手拿过玉玺。
李忠在一旁看着,没有说什么。
他也不觉得这道奏本有什么问题,一来,卢象升是复职,他在崇祯年间就是西北五省总理;二来,这次收复京城,击退闯贼,封赏有功将领也是理所当然,何况还需要他们继续去剿匪。
砰
朱慈烺用力的盖上,而后又有些犹豫的道:“公公,我还没有登基,现在用玉玺是不是不太好?”
李忠一怔,想了想,道:“是有人会嚼舌根,那,奴婢就先给征西伯,命他先藏着,等殿下登基之后,找合适的时间,再公布出去。”
朱慈烺笑了,道:“就这么办。”
朱慈烺说完,又看向屋外,抿了抿嘴,惙惙欲泣,道:“公公,我想父皇与母后了。”
李忠表情一窒,看向窗外,乾清宫方向,轻声道:“奴婢也想万岁爷了。”
……
周延儒哪里能想到周正还有这样一个后手,在拒绝周正之后,心里盘算着怎么削周正的权,面上则笑嘻嘻的说其他的事情。
周正懒得与他东拉西扯,告辞离开了。
周正刚走没多久,张四知出现在客厅里,看着黑漆漆的外面,忧虑道:“元辅,征西伯的胃口不小啊。”
周延儒顿时冷哼一声,道:“他犯了大忌!当年于谦立下的功劳不比他小,落得是什么下场?他如此肆无忌惮,必然是粉身碎骨的结局!”
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瓦剌俘虏,于谦力主留京抵抗,拒绝了那些南迁人的建议,而后更拥立代宗继位,完全的抵抗住了瓦剌,并将他们赶了出去,最后还迎回了英宗。
可以说,当时的明朝处境,不比之前周正遇到的好多少,于谦立下的功勋是非同小可!
但随着代宗驾崩,英宗复辟,于谦遭到了反攻倒算,不止自身被斩决,还差点满门抄斩!
结局可谓凄惨!
张四知瞥着周延儒,低声道:“大人,还得徐徐图之,周征云现在如日中天,海内相望,切不可轻举妄动。”
周延儒自然也知道,不剪除周正的羽翼,怎么能下手?
他默默思忖一阵,道:“李邦华得尽快回京,左良玉,刘良佐的军队要带回京,拱卫京畿。”
张四知应着,也清楚周延儒的目的。
京城的兵权都在周正手里,李邦华回来,要分周正的兵权,辖制可能存在的不可预测的危险!
周正出了周延儒府邸,转身回周府。
京城还在戒严,到处是巡逻的士兵,见到周正连忙停下行礼。
周正一路微笑点头,回到府邸。
周府现在灯火通明,似乎都在等着周正回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