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廷-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正可不是周延儒,只是个简单的文官,一旦清议要他走,不走也得走。

    但,周正不同!

    周正除了是大学士,是阁臣,是文官,还是手握重兵的征西伯!

    不说西北剿匪的十多万大军,京城、皇宫内外,到处都是周正的兵马,把他惹急了,谋逆造反都是一句话的事!

    若是周正反了,那谁还能做第二个征西伯,谁还能救大明江山社稷?

    大明就真的亡了!

    大明若是亡了,他们这些人能有好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胆俱寒,那可怕的场景在脑海里怎么都挥之不去!

    六部九寺,一样的被这件事惊动了,官员的家丁,下人打个人,是常有的事,并不算大事情。

    问题在于,这件事是因为宗室俸禄引起,打人的又是周正这个征西伯,当今最有权势的人,有心人煽风点火,有意扩大事情影响的情况下,这件事如同野火一般,迅速燃烧到了整个京城,并迅速向外蔓延。

    不知道多少人议论纷纷,又有多少人正在忙着写奏本,上书参合周正。

    周正此时已经将小恪儿送回了周府,上官清相比于多年前,变得有些丰腴,少了年轻时候的冷清孤傲,多了不少的‘戾气’。

    她给小恪儿擦洗着,没好气的道:“跟你说过多少次,小孩子不要吃那么多,他还小,噎着卡着怎么办?还有,你今后不准带他去宫里,你是嫌我们周家的风言风语还少吗?”

    周正坐在一旁,一句话不敢反驳,否则后面就没完没了了。

    没一会儿,刘六辙就急匆匆来了,瞥了眼上官清,有些小心的靠过来,陪着笑道:“二少夫人。”

    “呜哇……”小恪儿与刘六辙还比较熟,在洗澡盆里挣扎向刘六辙打招呼。

    刘六辙迎着笑,目光有些惧意。

    这位二少夫人不发火还好,发了火,他也得跟着倒霉。

    上官清将小恪儿抱起来,擦了擦,正眼都没看周正与刘六辙,抱着孩子进屋。

    周正摸了摸脑门,看向刘六辙,道:“六辙,你媳妇也这样吗?”

    刘六辙一怔,瞥了眼里面,低声道:“二少爷,外面现在谣言纷飞,那些藩王进宫了,在告你的叼状。”

    周正双手抱着肚子,倚靠着椅子,看着前院火辣的阳光,目中冷漠,道:“还不够。他们不是要开朝议吗,那就开吧。”

    刘六辙凑近一点,道:“二少爷,现在对我们很不利,好像所有人,所有事情,都是冲着我们来的,得小心一点才行。”

    周正歪头靠近一点,低声道:“听着,到时候我会安排锦衣卫守卫在乾清宫前,你这样做……”

    刘六辙听着,忽然双眼大睁,面露惊色,好半晌,才呐呐道:“二少爷,这件事要是被发现,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周正淡淡道:“没有人会发现。事前你来安排,事后关入镇抚司狱。你的锦衣卫,东厂,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都是我的人。”

    刘六辙双眼浑圆,擦了擦脑门上的细汗,咬着牙,沉声道:“二少爷放心,交给我来做!如果事败,就是我一个人干的,与二少爷无关!”


………………………………

第五百五十四章 似曾相识

    现在的大明,谁能决定周正的生死?

    对于刘六辙的话,周正只是淡笑的摆了摆手。

    在周正与刘六辙说着的时候,京城内外已然成鼎沸之势,即便是周正的人,也有些心慌意乱,纷纷来找周正探问究竟。

    周正安抚着他们,宫里的诸王也在向着朱慈烺‘诉苦’,先是说在京城吃穿用度已经没钱,二来又说朝廷欺压他们,首辅周延儒避着不见,征西伯周正更是动手打人,宗室被欺负的颜面无存,堂堂的宗室亲王,连市井小民都不如!

    朱慈烺一直绷着小脸,可以从他眼神里看出愤怒。

    外廷太过分了!

    对待宗室,就是这样的态度吗?眼里还有没有他这个皇帝!

    李忠站在一旁,神色平静,心里却很是担忧。

    京城现在的局势,很少有人看清楚,都还以为是如以前,崇祯朝那般模样,再权势熏天的臣子,依旧是畏惧清议,皇帝一言而决。

    不是啊!

    李忠心里默默的道,不说周延儒把持朝政,看似专心剿匪,无力顾及朝政的周正,那才是无声的猛虎,得罪他,即便是皇帝也会有好日子过的!

    李忠看向朱慈烺,心里想说:陛下,您仔细的看看,这宫里的内监,宫女,那些侍卫,可都是周正的人。

    再看看京城,到处都是周正的人,他想要做什么,没人拦得住的!

    这些话,李忠自然不敢说出口,否则必是大祸!

    鲁王等人哭诉了半晌,看着朱慈烺道:“陛下,不能这样下去了,今天是我们,明天是谁啊,臣等听说,连宫里的用度,那些外臣都不肯给了啊……”

    朱慈烺脸色绷的越紧,双眼的愤怒就要藏不住。

    他近来吃穿用度也有些不好,他甚至亲自让李忠派人去找周延儒,可周延儒还是没将银子送进来!

    赵王一脸的悲痛,咬牙道:“陛下,开大议吧,让百官,让天下臣民都看看,外廷这些人,是怎么欺负皇上,欺负皇家的,他们眼里到底还有没有皇上,有没有大明!”

    朱慈烺内心也是愤怒无比,刚要脱口答应,又硬生生止住,看向一旁的李忠。

    李忠躬身,瞥了眼那几位王爷,走近低声道:“陛下,现在朝廷,大部分是周首辅的人。”

    周正的人向来低调,隐藏的比较好,偶尔冒头,除了周延儒之类,很少有人会了解周正在朝廷里的具体势力。

    朱慈烺眉头皱了皱,不等他说话,代王不满的嚷嚷道:“那又怎么样?我们怕什么?我们是苦主,皇上是苦主,他们能粉饰黑白,难不成还能蒙的住天下人的眼见,耳朵不成!?”

    朱慈烺怒气彻底被点燃,喝道:“李公公,传话,明天开朝议,三品,不,五品以上的官员尽皆入宫!”

    李忠想要再劝,见朱慈烺一脸坚定,怒容就要绷不住,只得道:“奴婢遵旨。”

    鲁王,赵王,代王等顿时大喜,对视一眼,都是迫不及待之色。

    李忠很快回来,立在朱慈烺身后。

    诸王明显轻松了不少,现在谈论的是如何‘维护皇上天威’,一群宗室藩王慷慨陈词,一副要为国尽忠,不顾身前身后的慷慨模样。

    朱慈烺认真的听着,显然也从这件事上察觉到,他这个皇帝名不副实,想要做些什么了。

    李忠看着朱慈烺的侧脸,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有些像先帝崇祯,而且是越看越像。

    李忠又看向这些王爷,心里不禁担忧。

    似曾相识的画面啊。

    朱慈烺的旨意,很快就传到了内阁以及宫外。

    大部分人不觉得有什么意外,这件事闹的这么大,总该要有个章程以及说法。

    他们摩拳擦掌,准备在新朝的第一次朝议上,大展拳脚,扬名立万!

    自然,最好的踏脚石,就是周正!

    这件事,不管他们胜败,他们都将获得巨大的声望——不畏权贵!

    有了声望,那升官发财就指日可待!

    很多清醒的人开始为周正担忧,这个刚刚拯救大明江山的大功臣,可不能在这个时候折戟沉沙!

    在他们想来,周正倒了,西北的剿匪大业必然遭受不可预测的后果,闯贼复来也不是什么难料的事情!

    这是涉及江山存亡的大事啊!

    至于周正会撕破脸,谋逆,绝大部分人的想法中,没有这个选项。

    大明建国以来,确实有很多人谋反,但文臣武将未有过,至少从未有成功的!

    大明的体制以及整个士大夫阶层,不容于这样的事情发生,否则必然天下共讨!

    周延儒从内阁走出,径直出宫,回到了府邸。

    张四知,陈演等六部九寺,周延儒一系的高官几乎都在这里。

    张四知沉着脸,道:“元辅,这件事非同小可。若是征西伯真的是有意这么做,说明他不会继续伪装了,可能会做出出格的事情!”

    出格的就比较多了,即便排除那谋逆,周正要是复制东林党或者阉党,那将会是十分可怕的局面。

    陈演近来想要辞官,听着张四知的话,低声道:“明日上朝,也不全是我们或者征西伯的人,三品以下人数众多,不那么容易控制。”

    即便周延儒,周正把持了朝局,瓜分了重要的位置,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他们的人,不可能,也做不到。

    吏部尚书李日宣脸上出现一抹阴鹜,道:“元辅,如果趁此机会,赶走征西伯,也不是没有可能。让左良玉,刘六辙入京,以防不测!”

    众人听着顿时拧眉,他们与周正还有着一丝的默契,保持平衡。要是左良玉等人带兵入京,那就是撕破脸了。

    与周正撕破脸,后果他们不敢想。

    周延儒淡淡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李日宣知道失言,不再说话。

    工部尚书李觉斯道:“元辅,现在,我们该是什么态度?是出手,还是壁上观,亦或者,与征西伯站在一起?”

    众人齐齐开口,他们与周正的关系向来不好,说不到水火不容,却也不会出现两个‘首辅’,怎么会帮周正?

    大部分人是觉得应该壁上观,也有不少人希望出手,借此机会,扳倒周正。

    张四知,陈演等人不敢说话,要是逼急了周正,两败俱伤,他们的下场好不到哪里去。


………………………………

第五百五十五章 由不得你

    周延儒的客厅内,一群人吵吵嚷嚷,态度不一。

    张四知,陈演,李觉斯这样的中坚又不说话,周延儒目光扫过众人,站起来,淡淡道:“明日见机行事。”

    众人登时不说话,周延儒这个方法,确实也是最好。

    一群人又商量了几句,便鱼贯的出了周府。

    而这时,京城的热闹依旧在持续,不知道多少人打算在这场乱局中获取名与利,踩着周正上位。

    包括田珍疏,郑守理等人,各个势力都在计较着,想要在即将到来的乱局中,分一杯羹。

    晚间。

    周方少有的回府,在餐桌上,他忍了好几次,还是道:“你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要对宗室做什么?”

    上官清抱着小恪儿,正在小心喂饭,听着大哥的问话,也抬头看向周正。

    周正近来胃口不是很好,更喜欢喝汤,放下勺子,砸了砸嘴,道:“嗯,既然来了,我就不打算放他们回去。”

    周方对周正的势力已经知晓大半,神色沉思,道:“宗室占据着我大明最好的田亩,分毫不交税,还每年不断的、大量的俸禄,严重拖累国库,这件事从万历年间就不断的在说,天启时也曾要对宗室俸禄进行限制,熹宗也同意了,但最终还是流于表面……你真的要是留下这些藩王,面对的是u昂首,整个朝廷,整个天下百姓。”

    宗室是大明的支柱,皇帝不允许动,士大夫不允许,百姓也不允许,可以说,天下人都不允许!

    动了宗室,就威胁大明国本,没人愿意或者敢答应。

    周正擦了擦嘴,道:“我知道,不用担心,我已经安排好了。”

    周方见周正神色平静,想来是真安排好了,索性就不再多劝,道:“要我帮什么忙吗?”

    周正看着门外,双眼闪烁着冷漠之色,道:“多准备一些人手,明天之后,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忙。”

    周方看着周正前所未有的决然表情,心里忽然一动,道:“左良玉,刘良佐还在东直门外,要不要调一些兵过来,以防不测。”

    周正看了眼周方,顿时一笑,道:“大哥放心,京城里有两万,天津卫有两万,真要有什么事情,他们会第一时间赶到,左良玉等翻不了浪来。”

    周方这才点头,道:“小心无大错。这些人为了点银子,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周正心里推敲着明天的事,道:“大哥,你明天按照六辙的安排行事,莫要多做什么。”

    周方轻轻点头,脸上的忧虑减了不少。

    两兄弟又说了一阵子,周方借口有事先走了。

    上官清看着周正,抿了抿嘴角,轻声道:“小心。”

    周正看向她,微笑着道:“明晚回来吃饭,烧条鱼。”

    “嗯。”上官清点头。一如往年周正每次离开的模样。

    小恪儿还不懂事,抓着一个鸡腿,小嘴吃的满满当当。

    这一夜,注定是无眠的。

    不知道多少人辗转反侧,在喜与忧中挣扎徘徊。到了这种时候,已经没有旁观者,周正若是败,朝局动荡,社稷不安。若是周正渡过了这一劫,那宗室决然不会罢休。

    ‘希望他们能折中……’

    这是更多的人的期盼。

    ……

    天色未亮,京城四周就接二连三的响起钟声,这是上朝的声音。

    各个衙门无数的灯笼在闪烁,脚步声密密麻麻,此起彼伏。

    五品以上的皆要入朝,这个人数就有点多了。

    周正穿戴整齐,在一众护卫下入宫。他是阁臣,要在内阁入宫。

    内阁门前,周延儒已经站着了。

    周正对侍卫摆了摆手,站到了他的身侧。

    周延儒抱着手,天色漆黑,看不清表情。

    周正也没有说话,整个内阁,安静无声。

    他们要一直这样站着,等候宫里的钟声。

    内阁偶尔有脚步声响起,也是一闪而逝,人头攒动,盯着这两位大人物的背影,心里自然是浮想联翩,忐忑不安。

    也不清楚过了多久,周延儒忽然开口,道:“你想好怎么应对了?”

    周正睁开眼,瞥向他,淡淡道:“不想受牵连,告诉你的人,谨言慎行。”

    周延儒慢慢睁开眼,转头看向周正,语气波澜不惊的道:“宗室是国本,你要是轻动,我不会答应。”

    “由不得你。”周正淡淡说道,再次闭上眼。

    周延儒眼中厉色一闪,苍老的脸角抽动了下,鼻子喷出两道气,冷哼了一声。

    与此同时,六部九寺等大衙门的官员也在准备着,等待着。

    鲁王,代王等一百多个宗室王爷,齐齐的穿戴整齐,到了大明门外。

    刘六辙站在大明门正中,身穿鲜亮的鱼龙服,目光冷峻的扫过这些亲王,一挥手,沉声道:“开始。”

    两旁的数十校尉上前,开始对这些宗室进行检查。

    因为今天人数比较多,本来在乾清宫门前的检查,放到了大明门外。

    都察院的监察御史也站在两旁,依次在这些宗室身前慢慢走过。

    锦衣卫检查的安全问题,监察御史为的则是仪表。

    刘六辙面无表情的在慢慢的走着,观察着。

    不多时,一个校尉从人群中抬起头,与刘六辙对视,暗暗点头。

    刘六辙视若无睹,继续向前后走。

    鲁王,代王等人对这些检查倒是无所谓,还在交谈着。

    “咱们待会儿一定要先声夺人,不能让那些文官抢了先手……”

    “不错,声音要大,理要足,镇住他们!”

    “不管是周延儒,还是周征云,只要一说话,立马抢断,大声呵斥。”

    “对!我们的银子,一分不少,半个月内必须付齐,我还等着修王府。”

    “昨天我们已经与皇上说好了,只要逼得外臣说不出话就行!”

    “待会儿进宫,都看我眼色行事,不能乱了章法!”

    这些王爷们,在封地无所顾忌,在京城这里仿佛也是如此,旁若无人的讨论着。

    刘六辙充耳不闻,只是来回的走动,检查。

    没多久,锦衣卫撤回,一个校尉来到刘六辙身前,大声道:“大人,没有问题。”

    说完,对他使了个眼色。

    刘六辙神色不动的一挥手,道:“开门。”


………………………………

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銮殿行刺

    随着刘六辙下令,大明门缓缓被拉开,发出刺耳的嘎嘎声。

    这些藩王的话声顿时一停,纷纷整理服饰,准备入宫。

    他们有些等不及了。

    时间不断过去,宫里的钟声断断续续的响起,预示着进宫的时间。

    天色未亮,各大衙门的官员陆陆续续的来,在都察院监察御史的安排下,整齐的排序。

    锦衣卫则负责守卫,管控场面。

    这些官员过来,不知是因为规矩,还是气氛所致,没人再说话,或看着前面,或瞥着四周,或闭目养神。

    刘六辙一直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其中几个,在人群中来来回回。

    天色渐亮,宫里的钟声再次响起,大明门外的人,开始陆陆续续的向宫里进发。

    内阁也有动作,有内监领着周正与周延儒出了会极门,来到大道上。

    他们刚到,后面的鲁王等人也到了,恰好落在周延儒,周正两人身后。

    鲁王等诸位藩王齐齐冷哼一声,因为周正打了那些讨要说法的士子,一个个对周正颇为怨恨。

    周正懒得理会他们,在内监的指引下,慢慢走向皇极门。

    刘六辙如常的走在四周,悄悄对周正微不可察的点头。

    周正深吸了一口气,目光湛湛的看向前方。

    这一次上朝,着实算是前所未有,高达两百多人,队伍迤逦的十分的长。

    张四知,陈演,李觉斯,以及马士英,寇槐壹,周方等人都在队伍里。

    还有就是田珍疏等第三方势力,包括一些勋贵公卿。

    这里的人,几乎是大明中高层的所有!

    谁也说不清楚他们现在到底是什么心态,只期望尽早进入金銮殿。

    金銮殿的大门还没有打开,黑沉沉的,极具压迫感。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安静的等着。

    监察御史与锦衣卫站在两边,这个时候如果有人不规矩,锦衣卫,监察御史有权‘请回’。

    又等了不知道多久,金銮殿的大门终于打开,里面传出内监的声音。

    两百多朝臣,依次进入。

    内监在一旁引导,两百多人,分做两边,六排,近乎挤满了大殿。

    周延儒与周正自然站在最前面,即便是那些藩王也得靠后。

    又等了好一阵子,李忠的一声尖锐长叫,身着龙袍的朱慈烺,缓缓从侧门走出来。

    朱慈烺从侧门出来,转头看着满大殿的人,身形一晃,忍不住的要后退。

    李忠不动声色的抵住,轻推着他向前走。

    朱慈烺脸角绷直,继续向前走,坐到了他父亲曾坐的龙椅上。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二百多人,齐齐抬手而拜,声音如雷,在金銮殿回荡。

    朱慈烺身形又是一晃,显然很是紧张。

    李忠站在一旁,无声的以眼神安抚。

    朱慈烺这才定神,一抬手,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众臣又是一拜,而后起身。

    当当当

    就在众人起身后,安静的大殿忽然响起了金属落地的清脆声,一连有三个。

    大殿里都是一怔,进来都是被检查过的,不允许带其他东西进来,不由得转头向后看去。

    明晃晃的匕首,三把,一把落在队伍中间,另外两把在人群中若隐若现。

    大殿静!

    静的呼吸声都能够听到。

    所有人都盯着那三把匕首,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匕首!刺客!来人,护驾!”忽然间,大殿之上的李忠厉声大喝,挡在朱慈烺身前。

    朱慈烺被吓了一跳,慌忙站起来,躲到李忠身后。

    “来人!来人!来人!”

    “有刺客!”

    “有刺客!”

    大殿里的人陡然反应过来,纷纷惊恐万状的躲避,大殿里陡然显得空旷,那三笔匕首明晃晃的趟在地上,明显开过锋的刀刃,闪烁着凄厉寒芒。

    那些宗室的藩王一个个吓的要往金銮殿上跑,周延儒等人挤在台阶下,面露惊骇的看着那三把匕首。

    那里没人,不知道是谁带进来的!

    也就是说,刺客可能还藏在人群中。

    所有人都惊慌失措,大喊大叫,跑来跑去。

    这个时候,刘六辙带着锦衣卫迅速冲了进来,沉声道:“所有人不准动,护驾!”

    数十锦衣卫冲进去,拔出刀,二十多个更是冲入丹陛之上,护卫在朱慈烺身前。

    李忠吓坏了,想起了李自成带兵抓他与朱慈烺的情景,尖锐着喊道:“抓起来!抓起来!”

    李忠不知道谁是刺客,只能恐惧的大喊。

    锦衣卫冲进来的足足有一百多人,将人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在丹陛之上,另外两边是文臣武将与宗室,锦衣卫拔出刀,虎视眈眈的盯着所有人。

    刘六辙大马金刀的站在丹陛正中,冷眼扫过众人,转身抬手向李忠背后的朱慈烺,沉声道:“陛下,已控制住,请勿忧!”

    李忠心惊胆战,转身抱着朱慈烺,依旧颤声道:“将刺客抓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