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廷-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一出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初阉党炮制东林党的‘东林点将录’,一时间甚嚣尘上,惹怒了不知道多少人。
复社很快反击,罗列了阮大铖三十条大罪,在整个京城散播。
阮大铖也不是吃素的,围绕在他身边的大有人在,更是上书列出了‘结社’的危险,请求朝廷予以取缔,并且追究一些人的‘大过’。
这下子,更是惹毛了复社,‘二张’的张博更是写了一篇:风骨论。追思东林先贤,痛批当今的奸佞,矛头直指阮大铖。
似乎有意将阮大铖作为突破口,以撬动变法的铁幕。
双方以京察为战场,迅速向全国各地蔓延。
随着不断的发表文章,上书,双方的观点也渐渐为人所知,朝野,士林迅速分化,双方的阵营日渐清晰,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是‘民间争论’,没有闹到朝堂上,双方在大江南北开战,各种各样的辩论会层出不穷,冒出了不知道多少个书院。
常常无法驳倒对方,撸起袖子就打群架,场面着实热闹。
阮大铖是不遗余力,除了正面交锋,暗地里的小手段层出不穷,将‘十害’的底全都给气了,而后添油加醋,满世界散播。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能归结到‘品德’二字上,不管事实怎么样,只要在品德上打倒对方,那就是绝对胜利!
‘二张’等人也不会坐以待毙,以复社庞大的力量,将阮大铖三代都给查了个遍,尤其是阮大铖的‘阉党’履历,更是成为攻击的最大把柄。
双方从政务上的相互敌视,攻击,转变到了人生攻击上,乌泱泱的一片混乱。
复社转移焦点,变成了一种‘内讧’,朝廷的压力骤然减轻,纷纷松了口气。
到了四月初,周正总览‘变法’,强力推进各项事宜,锦衣卫的缇骑纵横天下,抓了不知道多少人,单单流放到琼州的就高达六千人!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官绅,在变法上强硬阻挠,不知进退。
这一晚,阮大铖府。
阮大铖殷勤的给周正劝酒,一脸讨好。
他能从牢里出来,做到工部侍郎,全是周正一手操持。而今与‘复社’大战也是周正的意思,阮大铖不怕复社,却担心周正将他抛弃。
周正喝了几杯,道:“你做的不错,复社以及朝野都转移了注意力,给我腾出了不少时间。最迟明年,我会重新安排你。”
阮大铖大喜,连忙站起来,抬着酒杯道:“多谢大人,下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着,就一仰而尽。
周正只是微笑的抿了一口。
阮大铖重新坐下,看着周正,忽然双眼微动,道:“大人,下官听说大人好戏文,特意从苏州请来了名妓为大人演唱一番,如何?”
………………………………
第六百六十一章 利器在手
周正倒是无不可,道:“听一段吧。”
阮大铖立刻拍手,外面就走进来一队女子,一个个穿着青衫,衣着紧身,身姿窈窕,面容俏丽。
尤其领头的一个,面容温婉,一举一动带有水乡的清瑶柔情。
刘六辙站在不远处撇了撇嘴,这些江南文人就是喜欢这样,吃个饭喝个酒还要让人歌舞助兴。
一群女子在不远处屈身,而后就坐下,吹拉弹唱,还要几个在跳舞。
应该是江南青楼惯常的曲目,周正对这种曲调没什么兴趣,只是看了会儿就自顾的喝酒,与阮大铖说着事情。
阮大铖一边听着,一边暗暗观察着周正。
等时间差不多了,阮大铖挥退那些舞女,低声道:“大人,天色已晚,不如就在下官这住一晚,董小宛仰慕大人已久,时刻期盼着能伺候大人。”
周正一怔,看着阮大铖不语。
阮大铖知道周家一直没有纳妾,觉得猜到什么的暧昧的道:“大人放心,上官夫人绝对不会知道的。下官再给您准备个宅子,偶尔过去解解乏也好。”
周正不说话的原因,倒不是因为阮大铖的这一手,而是这个名妓的名字:董小宛。
这位是秦淮名妓,后世极其有名,周正怎么会不知道。
周正面色渐渐趋冷,道:“你这是拿我当枪使?”
阮大铖心里微惊,连忙道:“大人,下官绝无此意!是这董小宛找到下官,说是愿意伺候大人,下官调查再三,确保没有问题才敢给大人引荐,绝不敢有任何欺瞒大人啊!”
周正心里冷笑,这阮大铖果然是个小人!
算算时间,董小宛应该与冒辟疆正你侬我侬,怎么会突然要献身给他?
无非是阮大铖拿捏了冒辟疆的软处,逼迫董小宛如此做!
这里面的糟烂事周正懒得管,却也不想董小宛被阮大铖糟蹋,淡淡道:“六辙,你带去安排在外面。”
刘六辙一直在不远处,本以为周正会大骂阮大铖,不由得愣住了,上前低声道:“二少爷,真的要藏?”
刘六辙在周家长大,与二少夫人上官清相处也不是一年两年,要是上官清知道周正藏了个外宅,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周正不想解释,摆手道:“安排吧。”
阮大铖欣喜若狂,忍不住的道:“大人,不如,下官来安排吧?”
周正看了他一眼,起身漠然的道:“下不为例。”
阮大铖立即诚惶诚恐的应着,心里却喜滋滋,在他看来,周正收了人,无非是面子上坐坐,用不了多久,送上董小宛的回报就会到他身上!
周正出了阮府,坐在回府的马车上,暗自摇头。
这阮大铖,终究是不可大用。
刘六辙骑着马,跟在马车边上,犹豫再三,还是低声道:“二少爷,真的要藏吗?”
周正叹了口气,只好解释道:“那董小宛是冒辟疆的相好,阮大铖弄来,明显是包藏祸心。冒辟疆作死,这董小宛却是无辜的,你给她安排个地方,找个时间让她走就是了。”
刘六辙顿时长松一口气,嘿笑一声,道:“我就说嘛,二少爷即便看上谁,也不会看上一个妓女……”
周正懒得多说什么,道:“阮大铖给我盯紧了,我总觉得他会给我惹麻烦,必要的时候你要出手抓人。”
刘六辙神情正经,道:“是。二少爷,我这就让人盯着。”
或许是喝了点酒,周正头有些晕,道:“科举的事情,让所有人都盯一下,不要到时候出什么乱子。”
科举,向来是朝廷最重要的一向活动,围绕这件事也出了太多的事情。周正不怕出事情,而是担心会影响他选材。
刘六辙应下,忽的道:“票号被挤兑的有些厉害,他们只要旧银,新币一概不要。本来还想铸新币,结果大部分被挤兑出去。票号今年本来计划扩张到所有上等府,也被迫暂停了。”
周正揉了揉头,道:“再等等,下半年内阁会出文,禁止铜钱,散银的流通。”
刘六辙应着,没有再说话。
周正回到府里,上官清给他擦拭了一番,坐在床边,轻声说道:“爹又来信了,想将几个孩子接到天津去,大哥那边有些意动,大嫂倒是舍不得。”
周正今天有些累了,点点头道:“送过去住一阵子再接回来吧,爹一个人在天津卫,想孩子也是正常的。”
上官清摸着他的头,冷不丁的道:“听说,你在外面收了一个女人?”
周正浑身冰冷,咳嗽一声,道:“没有,要收了今晚我就不回来了,具体的,你去问六辙。”
上官清还在摸着周正的头,道:“问过了。”
周正长松一口气,没好气的道:“老夫老妻的了,不要这样,太惊悚了。”
上官清一笑,而后道:“你要真收什么人,我也不拦着,你得告诉我一声,不能瞒着我。”
周正看着她,摇了摇头,叹气道:“还需要我告诉你吗?我都不知道你在我身边安插了你。”
上官清在他脑门上轻轻拍了下,道:“我哪有那本事,六辙主动找我说的。”
周正唔了一声,道:“这件事,倒是会提前给我排雷啊。”
上官清听不懂‘排雷’是什么意思,眼神疑惑。
周正摆了摆手,道:“早点睡吧,过一阵子就是科考,我得有一阵子回不来了。”
上官清嗯了一声,有些心疼的摸了摸他的脸。
不管大江南北再如何闹腾,科举事关太多人的前程,尤其是‘复社’,不得不在前一阵子在慢慢消停,准备科考。
所谓的‘复社’,就是科考失败的人,要复考的人组成的社团。这些失败一次,两次,冒辟疆失败六次的大有人在,哪个敢不在乎。
没有科举功名,就无法入仕,在外面喊的再大声,终究是‘白衣’。
所谓的四大才子也没空跟阮大铖撕了,早早地开始准备,甚至于一些人暗地里打听考题,想要购买。
在如此纷乱的情况下,各种买卖考题,泄露考题的事情在京城里暗暗流传。
刘六辙一直盯着,见没有真的泄露,也就任由他们胡闹,封锁着考场,静静等待时间。
………………………………
第六百六十二章 科举之咎
任由外面滔天大浪,周正自顾忙着他的事情。
在北京的临时‘贡院’内,周正,礼部尚书李觉斯,孙传庭三人在一群人拱卫下,正在视察各个考场。
李觉斯神情十分拘谨,道:“征西伯,按照你的要求,考场都是通透的,时间为每天两个时辰,总共三天,从报名的名录上看,总数为七千二百四十七人。”
孙传庭接话道:“其中,北方两千十一人,其余为南方。复试者有两千,其余为应试者。年三十以上有三千余,二十以下八百余。按照南六北四的原则,今年大致录取四百二十人,又有才疏,南方会接近三百……”
周正背着手,静静的听着。
大明的科举,很早就呈现了南方一面倒的形式,若非有‘南六北四’的录取规则,怕是朝堂上几乎没有北方人的立锥之地!
李觉斯看了眼四周,继续说道:“按照征西伯的要求,策问中,是关乎商鞅,王安石变法的得失,原本的字数在三百到七百之间,这次没有限制。考题是由吏部,礼部共同所出,绝无外泄的可能,征西伯请放心。”
试题泄露在京中是如火如荼,不知道多少人在忙着买试卷,朝野的非议声不断。
顺天府,刑部不断的追查,却也查不出什么,无非就是有人趁机行骗。
周正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我看的清楚,不会借机打击异己,放心吧。”
李觉斯哪敢大意,陪着笑,道:“是是,下官向来钦佩征西伯,断不会如此想。阅卷是由我以及翰林院的十位翰林共同阅卷,预计五天之后出结果,到时候会呈送内阁,请元辅与征西伯阅览。”
周正在考试走廊慢慢走着,道:“听说,你们心里已经有了计较?打算怎么录取的?名额大量给那些复社,反对变法之人?”
李觉斯神色陡然严肃,沉声道:“征西伯宽心。变法图强,是当朝重中之重,断然不会给任何宵小可乘之机!下官等会公平公正的录取,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周正自然不信,道:“外面之前有人说我要做董卓,后来说我要做王莽,再后来,又说我要做曹操,都是想着有个十八路诸侯讨周,你们会不会想着借他们的力,送我一程啊?”
李觉斯浑身冰冷,立即道:“此乃宵小之言,元辅以及朝廷都是相信征西伯的,征西伯切勿多想!”
李觉斯是真的害怕,连忙又道:“征西伯如果想要做王莽,或者董卓,之前就可以很轻松的做到,明眼人都看得出征西伯对大明的忠心,也知晓征西伯对社稷的忧心,请征西伯切勿多想。”
周正摆了摆手,道:“你们怎么录取,我不管,试卷我都要看,如果有遗珠,我会破格的。”
所谓的‘破格’,就是抽出试卷,重新定名次。
李觉斯倒是不担心,道:“征西伯有这个权力,下官也会谨慎行事。”
周正点点头,道:“刑部,都察院,联合监考,但凡舞弊,一律永远革除并重罚。”
李觉斯抬手应着,之前只是革除,这重罚,怕是要牵连家族了。
逛了一圈,周正停在一个小门口,斟酌着道:“我们扯点题外话。这科举的规矩得变一变,一些人一考考一辈子,白发苍苍了还在考,为名为利,失去了科举的本心。偌大的天下,不能将当官作为唯一的出路,不能一味的贬低士人以外的路,你说呢?”
李觉斯察觉到周正话里有话,谨慎的道:“征西伯说的有理,但士农工商乃是千年的规矩。”
周正知道,一时间是难以改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背着手,道:“不断的复试,年复一年,名额又有限,这样对后来者十分的不公平。这样,我建议,复试只能两次,年龄不得三十,候补的官职,要有半年以上的实习期……”
李觉斯听着,有限迟疑,道:“征西伯,这个,事关重大,还得再商议。”
这条规矩要是放出去,复社得炸开,复社复社,就是复试科举的人,要是只能复试两次,三十岁以下禁止再考,复社的几千号人,可能会掀翻内阁大院!
李觉斯看着周正的背影,猜测周正是故意针对复社,心里越发的小心谨慎。
周正自然不会是真的针对复社,小小的复社,没有让他费尽心思算计的必要。
周正迈步向前走,道:“你们合计一下,然后写一个科举改革的条陈给内阁,我们几个看看。”
李觉斯连忙应着,陪着周正继续视察考场。
出了考场,李觉斯走了,孙传庭这才道:“大人,想要改革科举,还得用些力气。”
当今的朝廷官员都是现有科举的既得利益者,与复社或者天下士子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真的同意周正的想法,等于是‘断绝’相当一部分人的仕途之路,怎么能轻易赞同?
周正点头,道:“我来想办法,对了,又发现什么可用的人才吗?”
孙传庭跟在周正身侧,道:“未科举的,通过各种渠道,我们也都见了一些,确实不少人有些想法,但毕竟未科举,未做事,还得观察一下。倒是不少在职的一系县令,县丞,府丞,不再主官位置上的,下官等看出不少人能做事的……”
周正点点头,孙传庭等倾向于已经展现能力的,也没有什么不对,道:“挖掘现有的确实应该是我们当前的主要方向,储备后续人才也是重点,都不能放松。下半年,要大举的对地方进行换血,勇于提拔位置低的,尤其是年轻人,保守古板不能用事,尸位素餐没必要留……”
孙传庭应着,道:“吏部与各省巡抚总督联络十分密切,他们也提交了很多名单,吏部这边无法一一考核,暂时先通过,慢慢删减,太多的事情,无法一蹴而就……”
周正两人慢慢的在街上走着,对当前的事情进行‘闲聊’。
………………………………
第六百六十三章 考试
周正这边忙着准备科举,那些要考试的人,自然更忙碌。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复社声势浩大的关系,复社展现了前所未有的乐观。
‘四大才子’在京城大肆宴请,各种聚会不断,俨然是高中在即,胜券在握!
考试的前一天晚上。
侯方域与冒辟疆坐在一处酒楼喝酒,两人皆是江南才子,又有美姬在旁,明天又要应试,自然是兴奋异常,诗酒连篇。
夜过半,冒辟疆忽然看着侯方域道:“侯兄,我知道你家与那阮大铖有旧,还请帮我找找小婉。”
侯家是显贵之家,侯方域之父侯恂曾任兵部右侍郎,与东林党关系深厚,在江南久负盛名。
侯方域表情动了动,道:“我去问过,阮家人说,被送给了一位显贵,具体是谁,则语焉不详。”
冒辟疆神情忧虑又愤恨,道:“朝廷尽皆如此小人,强抢民女,究竟还有什么作为!”
冒辟疆与董小宛纠缠不清,家里死活不同意他纳娶一个妓女。侯方域与李香君也是如此,闹的家里鸡飞狗跳。
两人同病相怜,侯方域轻叹道:“能让阮侍郎相送的,无非是那几人,科举之后,我托人挨家去问。”
冒辟疆心里虽然惦记董小宛,却更在意仕途,当即问道:“我听说,周延儒,钱谦益对我复社态度暧昧,变法又是征西伯所为,会不会……”
侯方域与冒辟疆等都是复社领袖,一面自信于才华,也担心朝廷作弊,刻意不录取他们。
侯方域心里也有些隐忧,毕竟这段时间,他们与朝廷的关系极其僵硬,一度传出朝廷要取缔复社的声音。
侯方域神色平静,笑着道:“这些无需担忧,朝廷要是刻意不录取我们,那会失去天下士人之心,再说了,考卷会公开,真要是有人舞弊,不会有好结果。”
冒辟疆这才轻轻点头,又想起董小宛,不由喝了口酒闷酒。
在城南,离周记不远处的一个小院子,董小宛坐在阶梯前,静静的看着月色。
他身旁一个婢女,轻声道:“姑娘,明天,冒公子应该举试了吧?”
董小宛裹了裹衣服,轻声道:“只希望冒公子不要因为我而分心。”
就在这个时候,大门开了,一直守着的一个侍卫进来,漠然道:“明天起,你就可以出去了。去哪,回不回来,都是你的事情。记住了,不管什么时候,不要提及征西伯一个字,否则,你,还有你那冒公子都承受不起。”
董小宛一怔,刚要问,那侍卫一招手,带着人径直走了。
那婢女愣着,道:“姑娘,这是什么意思?”
董小宛也是皱眉,她是江南名妓,声名在外,姿色上佳,那征西伯就真的这么放她走了?
不管是真是假,守着的人真的就走了。
第二天一早,贡院门口就排满了人,都是要考试的,拖家带口,带着不知道多少东西。
多少人殷勤嘱咐,声声叮咛,场面混杂一片。
周正,李觉斯,孙传庭站在门口不远处,看着这些人挨个被检查后放进来。
“学生见过征西伯。”
“学生见过征西伯。”
“学生见过征西伯。”
每个人看到周正都连忙行礼,不管情愿不情愿,周正都是这一次的主考,他们要是中第,都算是周正的门生,日后就算不交集,见面了一声‘老师’是少不了。
冒辟疆,侯方域,方以智,陈贞慧等人联袂而来,门外的‘二张’等人欢笑着说着什么。
李觉斯看着他们,眉头一皱,冷哼道:“这还未考,就如此张扬,可见品性!”
周正也不知道李觉斯这句话的真假多少,笑着道:“年轻人就是要张扬一些,且看看他们的答卷再说。”
李觉斯一脸冷色的点头,仿佛真的很生气。
孙传庭笑了笑,道:“这一届的考生倒是有些少,嘉靖年间一度有四万余,万历二十年还有一万五千人,而今却只有六七千了。”
李觉斯眉头一皱,叹气道:“都是西北之乱惹的祸,若是太平年间,四万人,还是少的。”
周正却道:“是有一方面,却不是根本,根本在于财富悬殊。”
实则上,这个问题有些大,即便是‘正常’的王朝更替,也能归结为这个原因。
李觉斯神色若有所思,却又暗自摇头,没有说话。
没多久,一个郎中来报:“征西伯,二位大人,时间到了。”
周正点头,道:“撕开封条,分发试卷,各考场交叉巡视,时辰一到就收卷。”
李觉斯,孙传庭连忙抬手道:“是。”
二人说完,急匆匆离开。
试卷需要他们二人共同打开,确保无误才能分发出去。
试卷慢慢发出去,各个考生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
这是安和元年的恩科,是新朝第一次科举,若是能一举中第,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冒辟疆,侯方域等四大才子拿到考卷,都是面带微笑,自信的从容落笔。
周正坐在主房的屋檐下,慢慢的喝茶,看书。
偶尔他也会出去转一圈,没发现什么,就继续回来喝茶,看书。
两个时辰,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时间。
不一阵子,贡院里就陆陆续续的吵嚷起来。
不时有郎中,员外郎来报。
“禀征西伯,有人作弊,以及捉拿。”
“禀征西伯,有人相互传递,已被发现。”
“禀征西伯,有人病倒。”
“禀征西伯,有人企图纵火。”
“禀征西伯……”
对于这些,周正一点都不奇怪,只是挥手,表示已经知道了。
李觉斯,孙传庭则不会,神情厉色,在各个考场转悠,加强了对考场的监视。
一些人心怀忐忑,倒是冒辟疆等复社之人从容不迫,淡定自如,挥洒依旧。
两个时辰之后,收完卷,这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