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穿康熙换乾坤-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舜笫拢俊被侍蟀凑蘸胍愕摹爸甘尽笨砦苛丝靛⑹疽馑阶约荷肀摺1暇梗钙咀庸罄际侨绱耍靛且煤檬章N核玫模膊荒苊桓霰叨桓鲅囟摹L岬侥歉觥把伺保褪且潮闾嵝芽靛械南附冢词鼓悴唤淮宄不故锹还约旱亩俊

    “媳妇儿记住了,以后都听婆婆您的!”康妃也不傻,顺杆爬的本事还成!

    “笑!笑!”弘毅继续用手指着窗外……

    “还笑呀,皇玛玛不是笑了吗?……”皇太后笑着向弘毅手指的方向看去,起先漫无目的,却突然将笑容凝固了……

    弘毅见了,心情大爽!再生娘救下来了,下面,就看自己的皇奶奶有没有那个悟性了!“孝庄啊,我可看好你!”弘毅暗道……

    命人送小皇子和康妃各回各宫后,皇太后和苏麻喇面面相觑,都没有说话。

    半晌,还是皇太后开口道:“苏麻,这小阿哥……不简单呀!”

    自从那天汤若望表现异常之后,她就开始理顺自己这小皇孙到来之后的种种异象:手持铜件而生、一个月开口说话、百天会讲洋文,到今天的翻身正坐,外加小功子说的“怒咬吴良辅”,每一样都让自己这个老人惊诧不已、难以理解!特别是今天这指着窗外让自己笑!那分明不仅仅是窗外呀,那是要我冲着这皇宫之外去笑!向谁笑?还能有谁?那个十一贝勒福晋“董鄂氏”!的确,强拧着来效果不佳,自己的两个亲侄孙女的遭遇就说明了一切,的确需要以柔克刚了!笑!未尝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难为这三个月大的小婴孩,竟想到了我的前头去了……难道说,这小皇子真的是我大清的福分,上天赠送的祥瑞?如果是这样,也只能是这样理解,那就要格外重视这个小家伙了,必须牢牢的为我所用才行!

    “皇太后,奴婢也是觉得,这二阿哥降生,的确是我大清的福分呀!他现在就如此聪颖,如果用心调教,加以恩宠,将来必定能成大事!”苏麻喇早就猜透这老姐姐的心思了,不过主仆有别,不能和盘托出。

    “嗯!我看以后你要经常去东二所亲自看看,不能有任何闪失,这小皇子,我们要亲自照拂住了!”

    “奴婢遵旨。”

    “还有,去问问今日宫直'4'的太医院院使,让他开出个章程,这**之内,妃嫔不宜常食之物,特别是那些个难以致孕的食材,要逐一列个明细出来,报与哀家。皇帝盛年,子嗣传承可是大事呀!”皇太后摆弄着手中的茶碗,悠悠说道。

    “……奴婢这就去办!”苏麻喇心中有些不忍,还是转身而出。这件事,她一定要亲自去办。

    看着苏麻喇离去,皇太后继续转而望着窗外,似乎看得更远……

    '1'又称“佛头妈妈”、“佛朵妈妈”、“万历妈妈”、“歪里妈妈”或“喜兰妈妈”、“喜勒妈妈”,是清代满族朝野上下普遍祭祀的女神。

    '2'满语,奶奶。

    '3'位育宫,建于顺治三年十二月,自那时起,顺治就居住在此,知道顺治十二年乾清宫重修完毕,才将乾清宫作为皇帝寝宫,顺治十三年位育宫改称保和殿。前文多用保和殿,有误,请读者原谅。

    '4'太医院御医在宫城之内值班待命,叫做宫直。
………………………………

第十九章 ——祖孙来深谈

    顺治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大阿哥满周岁了,但却是平淡的一天,尽管皇上下旨,让宗人府给大阿哥排定齿序,为皇长子,汉名为爱新觉罗・福全并记入《玉牒》'1',但是比起二阿哥小皇子“办满口”的优荣来说,实在是太过简单了。倒是因为坊间的种种小皇子天生祥瑞的传言,人们也不太在意这个皇长子,诺大的**,除了庶妃董鄂氏为此心烦之外,就是婴儿弘毅比较上心此事了。

    坐在炕上的弘毅此时正在玩弄一支毛笔。这支笔是刚才他看见小功子歪七八扭往账本上记着什么的时候,一句“来”唤过来人,加上一把抢过来的。正在思索怎么找个合适的机会开始练字,还不能吓着这些人,却听梁功和孙氏聊了起来。

    “姐姐,我听说上个月初九,皇上下旨,令宗室子弟停习汉字书了呢!”作为汉人,梁功虽然大字不识几个,却不妨碍对老祖宗的事情上心。

    “唉,我听我家官人说了,是因为满族老家大臣们觉得汉人的东西把咱们旗人的骑射老本事都弄到读书论道上了,所以才逼着皇上下旨的。”孙氏一个“咱们旗人”就站稳了立场,但是观点听着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弘毅想起这句话,貌似是孙中山老人家说的,现在看很有道理。满清八旗,过不了多久就该被同化得差不多了,就连自己那个皇阿玛,其实不也是潜心研究汉儒学问吗?不过此令一下,自己抓紧时间学习繁体字的计划恐怕要缓一缓了,需要想个周全的办法才好。

    正想着,那边隔壁的院子忽然热闹起来,皇子转头望去,小功子赶紧凑前说道:“小爷,那是宗人府过来给大阿哥定《玉牒》呢,一会儿就消停了。”其实面对这位小爷,梁功也不知道他到底能不能听明白,反正说的周全,伺候的尽心。

    “大阿哥?”看来历史和二月河先生的小说还是不一样呀,这原来自己牢记的二阿哥福全怎么就变成了大阿哥皇长子了呢?穿越容易,学习困难呀,后世好多东西都成了以讹传讹了,现在倒有很多东西都要好好学习才行!

    转念一想,不过貌似后世二月河的文章的确用开阔的思路给了自己好多再一次改变历史的机会呢!呵呵。二阿哥玄烨?三阿哥玄烨?有了!弘毅笑了,“福全阿福全,你还是要为我所用呢!”想到这里,弘毅已经有了自己满周岁时要实施的小小计划。

    “福全!”这是弘毅故意说得,吐字清楚、声音洪亮!

    “对对对!小爷真是奇了!您怎么就知道大阿哥赐汉名‘福全’呢?奇了,真奇了!”梁功和孙氏都是吃惊加欢喜,跟了这么一个大师级神人,自己将来一定错不了了呢!

    “去!”弘毅伸手指向东一所的方向,说明自己要过去的意思,另一只手随意抓了一样零食。一班人立即行动起来。他们早就习惯听从一个几个月大的小屁孩的指挥了,谁叫人家是皇子,偏偏还懂事早呢!

    “小皇子驾到'2'!”门口执事太监高声通报,屋里的宗人府官员都转过来请安,找来找去只有小皇子一个人,还是被抱在怀里的,不见任何嫔妃过来,也是松垮下来。请了安就继续按程序进行,很快也就功德圆满回家睡觉去了。

    庶妃董鄂氏一脸的失落。这皇长子入《玉牒》,**嫔妃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过来道贺,更不用说皇太后和皇上了。皇太后只是差人送过来一些赏赐,还下旨让董鄂氏过来和皇长子一叙天伦,也就仅此而已了,倒是苏麻喇姑来了一趟,寒暄几句也就走了,现在要抓周了,就剩下自己娘俩,外加一个看热闹的小皇子!

    弘毅就是来看福全抓周的。首先是熟悉一下自己下一步过周岁时的流程,另外就是看看那后世的大将军福全到底现在志向如何,自己也好早作打算。果然,坐在炕上的皇长子面对琳琅满目的东西犯了难,一会儿抓起这个,一会儿扔下那个,急的庶妃董鄂氏不行,也不敢帮忙,十三衙门的太监现在很是尽职尽责,生怕记漏了点什么给主子责骂的机会。

    最终,福全如愿握住了一把小刀,还有一枚铜钱,结束了艰难的选择。“哈哈,不仅爱打打杀杀的,还是个爱财的主呀!”弘毅大喜!赶紧开始按计划行事。

    “姨姨抱抱!”弘毅施展自己的超萌**,向董鄂氏伸出手来。对于一个庶妃来说,作为皇子,还没有必要称“娘亲”之类的那么肉麻,考虑到自己现在最好只采用单音节双字来表达,弘毅采取了后世小孩子常用的词汇。

    庶妃董鄂氏心情不好,但是也不能对不请自来的小皇子太过怠慢,就勉为其难从孙氏手里接过弘毅,却正眼也没瞧一下,继续关注自己的皇长子。小福全看到有人过来抢娘,急忙也爬过来要进怀里。董鄂氏同时抱着两个小孩,感触良多。同为皇子,而且自己的还是皇长子,为啥风头都被这个小的抢了去呢!实在是忿忿不平呀。

    正要借机会把二阿哥扔了,却听到他说:“阿浑'3'!阿浑!”低头看,两个小家伙已经把手握在了一起!听到称呼,大一些的福全也奶声奶气的回道:“窦窦,窦窦毅又摊开手掌,里面放着一块奶糖,十分执着的送到了福全的口中,于是,两兄弟之间的友谊顺利搭建起来了……

    而这一幕,恰恰被门口的皇太后看在眼里,听在耳中!她也是刚进门,而且阻止了门口太监的通传。本来没有心情过来,听了苏麻说到庶妃董鄂氏的神情,也是于心不忍,毕竟皇长子也是自己的孙子,还是要一视同仁一些为好,所以才起驾东一所。刚进门,看到董鄂氏怀抱两个小孩子,兄谦弟恭、其乐融融,心下十分欢喜,只是更加得意那小皇子一些……

    逗弄了大阿哥一番,皇太后下了懿旨,特许董鄂氏带着皇长子回自己的寝宫亲近一晚,然后就抱着小弘毅上了自己的凤辇,不过不是去隔壁的二所,而是回了慈宁宫。

    皇太后相信自己的判断,那就是眼前的这个小男童,一定是什么神人转世之类的,绝对不可以等闲视之。她需要弄明白,这对大清、对自己、对皇帝来说,到底是福是祸,所以,临机决断,事不宜迟。

    望着坐在自己床上的二阿哥,此刻像所有的孩童一样,正摆弄着手里的玉如意,又时而看看自己,微微一笑,天真烂漫,却又意味深长,大玉儿'5'还真是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才好。

    偷偷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皇玛玛,此刻像所有精干老道的皇太后一样,正一脸慈爱看着自己,眼神里却充满了疑惑揣测、举棋不定,弘毅决定还是低调行事,见招拆招。

    “小孙儿呀,你喜欢你的大阿哥吗?”还是皇太后主动出招,否则一晚上也没个进展。

    “阿浑!阿浑!”

    好啊,首先说明听得懂!皇太后暗喜。

    “对呀,阿浑好吗?”追问。

    “用!”弘毅低头玩着那个价值连城的玉如意,差点走神去思考顺治朝的古董玉器是个什么价位,能不能在二环以里买个大点的宅子,好在及时收了心思,稍微一想,才简短作答。

    皇太后傻眼了。神人呀!一个用字就说明了一切!什么意思?用其所长呀!

    “那皇玛玛好吗?”继续追问。

    就知道你要来这个!弘毅早有准备,一甩手,玉如意生生摔在地上,借着那股惯性,顺势向前倒去!(破坏文物?谁让咱现在是富二代呢!但看着玉碎的古董,弘毅还是有些自责)

    旁边站着的苏麻喇吓了一跳,生怕二阿哥从床上掉下来,赶紧上前一步想要搀扶,却被皇太后一把死死拽住!

    于是,弘毅在炕上完成了一个现代人穿越之后的第一次磕头,虽然下半身是坐姿,但上半身却依然是标准的磕头。

    “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台……这一拜,报国安邦志慷慨,建功立业展雄才。”弘毅在心里唱着自己喜欢的《三国演义》插曲,倒也没有感觉自尊心有多大的伤害,本来嘛,面前这位是自己肉身的正宗奶奶,跪了就跪了,更何况这一跪可是安身立命、大展宏图的根本保证呢,不跪才傻呢!

    足足保持了四五秒钟,也不哭不闹,等着……皇太后终于笑了,不慌不忙抱起自己的好孙子,说道,“真是懂事!给哀家磕头呢!看这小模样,还真像那么回事呢!哀家受了!”回头望望苏麻,却在哪里恍然大悟、含笑不语。

    “苏麻,明天哀家要带着皇长子和小阿哥去太庙'6'祭祖,祷告苍天,我大清后继有人了!”

    成了!尽管是拉着福全陪衬,至少这一拜,值了!

    “嬷嬷嬷嬷!”弘毅秉承自己低调的行事原则,很自然的向孙氏伸出双臂,要求一键返回“吃奶模式”,以免太过刺激这些古人的分析能力,顺便结束了祖孙二人之间的第一次深入交谈,即使整个过程弘毅只说了一个字、做了一个动作而已!

    看着二阿哥在孙氏的怀中远去,皇太后如释重负。既然他有如此心思,以后就不再也不能把他当成吃奶的孩子来看待了,这大清的天下,还需要哀家这个“老太婆”提前入手规制才好呀!

    含着吃食坐进撵'niǎn'里,弘毅也是如释重负。既然打定主意,穿越而来就不能碌碌而为,那还不如乘势而上,现在的形势,只有暂时倚重自己的这位皇奶奶了。但只怕有些事情的发展,不会就那么顺利的随了这位年仅四十一岁的“老太太”的心愿了,“玉碎”的环节您留意了没有呀?哼哼!

    心中一使劲,嘴上不自觉用了力气,直到听到孙氏又在轻声呻~吟~,弘毅才很不好意思的做回吃奶屁孩的乖乖样子……

    '1'自皇太极称帝后的崇德三年八月,清皇家制定人口登录制度,由礼部负责,并命宗室子女“每得一岁,将其年龄、名字记于档册交来”。这种档册登录,为以后皇太极的子女将夭殇者也记入《玉牒》留下了素材。清入关后于顺治九年设立宗人府,皇家人口登录制度正规化,此后,《玉牒》所记皇家子女也更完整,排序也更准确。顺治、康熙两朝,皇室子女在日常实际称呼时,并不是按计殇统排法,而是以成育者排行。如顺治皇帝的皇子,《玉牒》虽记为:第一子牛钮(或作钮钮),顺治八年十一月生,3个月后夭殇。第二子福全,顺治十年生,后来封裕亲王,康熙四十二年51岁时亡故,而福全的弟弟康熙皇帝在这一年为福全所作的碑文中,则称其为是“皇考世祖章皇帝之长子”。所以,本文大阿哥都是指福全,二阿哥为玄烨,和后世小说中的“习惯用法”不一致,再次做一说明!

    '2'此时玄烨还未排定齿序,正式场合暂且只能叫做小皇子,私下里称作二阿哥,也含有德寿长久的祝福之意。

    '3'满语,哥哥。

    '4'满语,弟弟。

    '5'孝庄皇太后小名“大玉儿”。

    '6'清朝皇室的祭祖场所是在奉先殿,不过那要等到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奉先殿之后了。
………………………………

第二十章 ——苏麻教阿哥

    祖孙“深谈”的第二天,顺治十一年七月十八日,皇太后携两位皇子,出了宫城,来到皇城'1'东南的太庙“告祭”祖先。其实七月初一、婴儿弘毅过“百岁”那一天的上午,皇帝已经来过太庙进行每个季度首月的“时享”,半个月之后皇太后又来一次,名义上是昨日皇长子刚刚入《玉牒》,要到列祖列宗面前禀告一番,保佑爱新觉罗家族血脉不断、繁衍昌盛,可真正的用意,倒没有几个人眼下就能参透的明白。

    作为幕后的主角,小弘毅被苏麻喇亲自抱在怀中,在皇太后的引领下,陪着皇长子走进了太庙。看着大阿哥懵懵懂懂的样子,弘毅实在是提不起把他作为将来继承皇位竞争者的兴趣,反而是对比着后世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陈设,津津有味的细细观察。

    为了突出祭祖的主旨,太庙四周围以三道红墙及层层松柏,衬托起金碧辉煌、错落有序的建筑,营造出一种神秘肃穆的气氛。建筑群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琉璃门、汉白玉石拱桥、戟门、三大殿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井亭、神厨、神库、配殿依次排列于两侧。祖孙三人正顶着烈日走在太庙的中轴线上,一会在各处配殿前叩拜、一会儿又在燎炉前焚烧祝帛,可怜刚满一岁的小福全,早已是满身臭汗、晕头晕脑的了。于是他也要享受弘毅的待遇,非要身后的人抱着,皇太后眉头紧皱,却不搭理,只是拉着福全的小手继续前行。“唉,一点爱心都没有,他才一岁,穿着厚厚的朝服,大太阳底下这么规矩,太可怜了。福全小家伙呀,谁让你生在了帝王家呢!谁又让你生在我的前头当了老大呢!”弘毅看着心疼,想着皇太后和自己的老谋深算,却无可奈何。

    好不容易走进亭殿(前殿),皇太后率先跪下,福全和弘毅(被抱着)也分跪左右。皇太后正要开始重头戏的时候,却听见左边的二阿哥不安分起来,很是失望的扭头一看,原来他正努力从苏麻喇的怀里要挣脱,还一边轻声说着“下、下!”皇太后示意苏麻放下二阿哥,只见他努力坐在跪垫之上,又是往前一扑,再也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了!

    这一过程被殿内所有的王公大臣看得一清二楚,纷纷点头称奇,一时间殿内有些嘈杂。皇太后心中大喜,也轻轻咳嗽一声,大殿瞬间恢复了应有的宁静。在继续进行繁琐的祭祀活动之后,皇太后的“重要讲话”开始了――

    “列祖列宗在前,太祖太宗皇帝在上,媳妇博尔济吉特氏率爱新觉罗・福临之子前来贡祭。想我大清入关今已十年,弓马骑射、安定天下,休养生息,万民敬仰,华夏四夷,共奉一主,天威浩荡、继往开来。承蒙祖宗庇佑,昨日,爱新觉罗・福全已记入《玉牒》,小皇子也已安。今日,媳妇就带他们来告祭祖宗,请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保佑他们早日成才,为我大清帝业、也为天下苍生,立下千秋伟业!待到他日,择其良者,大统永续、万世永昌!呜呼!”

    一段颇具皇太后风格的祭文读完,身后的大臣跟着颂唱“大统永续、万世永昌!”皇太后满意的两边望望,那二阿哥正趴在地上有模有样的三叩九拜;这边厢,那皇长子经过一番折腾,却早已歪斜在跪垫上,睡的正香!

    也罢,就是让你们这些臣子知道,两位皇子的天壤之别!

    果然,众位大臣望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皇子,自有一番计较在心中了。

    陪着皇太后返回宫城的路上,第一次出门的弘毅仔细打量四周的景致,早晨天没亮就起床准备这场“告祭”了,黑乎乎啥都没看清楚。这才发现后世的故宫现在还是一片废墟之上的大工地,却似乎也是刚刚开始重新动工的样子。仔细一想,才记起1644年李自成匆忙撤出京师之际,一把大火几乎将宫城烧成废墟,现在什么太和殿、乾清宫之类的,正在抓紧重建。他和小艾流连忘返的诺大故宫,许多都是康熙时期在顺治朝的基础上返修而出、后来自己的孙子乾隆又大兴土木而来的。恰恰是祖孙三人祭祖这一天,坐在位育宫的福临下旨,以卓落为吏部尚书,伊图为刑部尚书,郭科为工部尚书,阿克善为左都御史'2'。这一纸诏书,停了顺治十年七月初五日“暂停宫殿及各项工程”的命令,工部尚书郭科开始主持修建乾清宫宫殿、坛庙工程,也才有了后世的恢弘故宫。“好好修吧,这些都是给小爷我做准备滴!哈哈!”弘毅不禁暗自喜悦一番。

    回到东二所,弘毅美美的睡了一觉。来到大清已经四个月了,但他每天的梦里都会见到自己的小艾,要么嬉闹,要么哭诉,没有一次不是这样。尽管每次醒来,都会无助的惆怅好久,但只要一睡下,就必定会和小艾在梦中相会。

    “奴才见过苏麻大姑姑!”孙氏和小功子给刚进门的苏麻喇请安。看到熟睡的小皇子,苏麻喇轻轻止住他们,悄悄坐在旁边,继而斜躺下来,凑近那张白皙、泛着奶香的小胖脸,就那么慈祥的看着,也不说话。眼前的这个小婴儿,睡着的时候才真的像一个婴儿,时而咯咯发笑,时而紧皱眉头,时而挥动小手,时而喃喃自语,没有一丝心机,却是惹人疼爱。可是你生在了这皇宫,就必定要经历太多太多,尽管你天生奇瑞,但你可知道,前路险恶呀!想想当年的小小福临,也是如此可爱,自己恨不得天天抱在手里,含在口中,可现如今,皇上的位置已经把他改变的自己都不认识了,那份亲爱,早已成为尘封的回忆……

    “唉……”苏麻喇情不自禁叹了一口气,正要拭去眼角的泪水,却发现小皇子的小手已经伸了过来,正替自己柔柔抹去了两滴眼泪。

    “小爷,你醒了呀!奴婢失礼了!”不管是在皇太后、皇上,还是在这小阿哥面前,苏麻喇总是以奴婢自称,从来没有僭越半步。

    “姑姑~抱抱”弘毅现在这一路数可谓一招鲜了,只要这**的女人,谁也逃不过!何况苏麻喇其时才三十八岁,虽未婚嫁,却也是风姿绰约、韵味十足,一想到后世人们对自己和这位苏麻喇姑的种种猜测,弘毅甚至认为不搞一点小小暧昧都对不起历史、对不起观众了!

    “奴婢不敢让小爷如此称呼呢,奴婢只是一个奴才……”还说还说,赶紧抱抱!弘毅干脆自己爬起来,直接拱进苏麻喇的怀中。

    苏麻喇笑着说:“小爷虽是襁褓之中,却独享天意,大器早成,皇太后命奴婢打今儿个起就开始教授小爷满文满语,小爷可愿意?”

    弘毅把脑袋埋在苏麻喇的怀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