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穿康熙换乾坤-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谢学姐!”弘毅更着急回自己的地盘了!

    尚有贵半夜出宫,回来还说起皇帝的事情,一定与昨日的御前会议有关。无论对自己是吉是凶,在这皇城大内,早掌握一点信息资源,就多占有一份胜算!

    “还有呢!”孔四贞一把拽着已经被梁功抱上轿辇的弘毅的衣袖,看了看身旁全是弘毅的自己人。这才压低声音道:

    “皇帝哥哥、你的阿玛。最近要准备在北地用兵,那套兵书,你可好好利用!”

    “嗯!”

    “还有,你昨夜辛苦。回去还是要好好休息一会子才好……”

    “嗯!嗯?”弘毅几乎是习惯性点头了。听到最后却不由自主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这么关心我?就因为我天降祥瑞?还是因为我英明神武?可我太小了呀。你也不会如此早熟吧,我的孔大小姐?

    “学姐嘱托,玄烨不敢忘!走了!”弘毅赶紧挣脱了小姑娘的芊芊玉手。头也不回落荒而逃。

    “玄烨,下午学姐我就去找你哈,开始教你武艺……”后面的孔四贞不依不饶,尽显军旅女儿的本性,站在那里高声嘱咐,全然不顾禁宫大内的百般禁忌。

    “学姐你还真挺能尽职尽责呢!”弘毅在轿辇内轻声细语调侃一句,知道孔四贞听不到,却被提醒起又一处早就有的想法——练武!

    前几日在骡马市遇险,要不是自己现在配备的一套婴儿骨骼韧性好、弹性大,真有可能伤筋动骨!将来要想主政六十一年之久,没有一副好身板更是不行。即使退一万步讲,自己总不能在大阿哥福面前显得太过文弱了吧,瞧那小子生龙活虎的,一看就是大将的材料!毕竟,现在大清第一顺序继承人“花落谁家”还没定论呢……

    凡此种种,忙里偷闲开始练练军中的技击之法也是正题!可武侠小说看过几本之后,弘毅早就暗自担心——武功底子很重要,孔四贞一个半大少女,别给我教成了花拳绣腿呀!开开蒙倒是可以,千万不要误入歧途!

    可找谁拜师学艺呢?按理说玛拉是首选,只可惜自己如今贵为皇子,若要正儿八经的开练,一个小小侍卫就当不了师傅了,陪练都没有资格……谁最有资格当皇子的“谙达”与“陪练”?自然是有“内大臣”头衔的诸位“侍卫头子”了!现如今的大清,又是谁最有资格?

    顺着这个思路滤下来,弘毅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大清第一巴图鲁鳌拜!这一想,可把弘毅惊得一个机灵!

    自己比起原本历史中的小玄烨那可是太过早熟了,如果为了练武就拜了鳌拜为师,一则后面的历史会不会改变太大?改动过大的话,自己还能不能当皇帝……二则,成了“谙达师徒”的关系,万一将来还是要“智擒鳌拜”,会不会留下“弟子欺师”的骂名?三则,若是真掌握了鳌拜的一身武艺,反过来看,自己再要对付鳌拜会不会容易许多……哎呀呀,改变历史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幸亏自己现在基本上都是在按照历史原本的套路借力打力、顺势而为,否则还真是难以想象……

    就在弘毅天马行空的这个功夫,自己的乾东五所之二所到了!

    一进门,玛拉、朴氏和三喜早就等在那里了,每个人都是兴高采烈的样子,似乎自己的小爷昨夜经历了什么血雨腥风一般,今天囫囵个回来简直是天大的喜事!

    还是梁功沉稳许多,借着小爷需要休息的由头,将众人逐一散去,这才将昨夜自己打探得知的种种情报,原原本本汇报了个遍,自然包括刘昌和胡世安、科尔昆和鳌拜、图海和安郡王岳乐的“互动”,以及西华门外季开生和张岁寒。

    “哦!我倒忘了季大人和张岁寒一直等在外面呢,惭愧!”

    弘毅没有惊讶这许多人的勾连串通。相反,知道了大概之后,心绪反而变得平静了许多。

    只要稍作分析,弘毅就可以断定:刘昌和胡世安在一起商议的,是自己和福临所代表的“慕汉”势力今后的走向,以及他们的应对;科尔昆和鳌拜,一定是满洲重臣的代表,说不定背后就有慈宁宫的授意;图海和岳乐,恰恰是代表满清“改革派”在紧急商议对策,尤其是在图海被皇帝莫名其妙训斥一番之后!

    非但如此。其他人没有提及。只能说梁功并未打探周全,而不能笃定他们就老老实实回家睡了一个晚上!比如说,尚有贵去了哪里……

    “小梁子,你去安排玛拉走一趟。去找季大人入宫来!”弘毅稍作思量。决定学着清宫戏的样子。先找如今自己最得力的幕僚“外脑”来集思广益一下。

    “嗻!奴才这就去安排,让玛拉悄悄去把季大人引入宫来。”说着,梁功返身就要走。

    “慢!”弘毅突然叫住了已经上了发条一般的梁功。

    “小爷?”

    “谁说要玛拉悄悄去办?”

    “这……”

    “告诉玛拉。光明正大、大张旗鼓的出宫,但凡遇到查问,就说本贝勒奉旨密查朝鲜私贩马匹一案,特请侦缉有功之臣季开生、张岁寒入宫拜谢!若他们为难,我就去皇仆局等着他们!”弘毅大声说道。

    “……嗻!”梁功不明白,别人都是极尽隐匿之能事,怎么到了小爷这里,就变得这么高调了?

    “对了,一并去请汤老玛法也过来求教!”

    “嗻!”梁功不再犹豫,急忙出去安排去了。

    只剩下一个人的弘毅,疲倦的倒在炕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了——现如今这个态势,你越是隐匿,别人盯着你的目光就越多!还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大张旗鼓操持起来,只要有个合理的理由,任凭慈宁宫还是位育宫,反而都不会对这个小小的东二所起什么太过的疑心和提防!也好让“两边”的上位者把主要精力放在“深挖硕鼠”的大事上去!

    *

    与此同时,弘毅眼中的“隐匿硕鼠”的确在各自忙碌着。

    天尚在蒙蒙亮之时,户部汉尚书戴明说府邸的前后门就开始频繁闭合:一会儿是出去采办用度的小厮,一会儿是出门游玩的家丁,陆陆续续出去了十几个人。若是门口街面上买杂货的小贩有闲情逸致留意一下的话,他一定会奇怪怎么这些人都是有去无回的……

    刑部汉尚书刘昌的府邸同样是进进出出,今日不上朝,刘尚书却似乎有好多公务要办,往来通传的下人忙的不亦乐乎,而且通达招呼的去处,大多是散落各处的汉人官吏的大小宅子……

    与此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兵部汉尚书李际期、工部汉尚书卫周祚的府邸,自打昨夜里老爷漏夜回府之后,直到日上三竿了,也没见宅门开启过一次,两家院落静悄悄的,似乎都集体睡了懒觉一般,连衙门大堂都不曾去点卯……

    还有另一类情形,那就是如刑部满尚书图海,二等公、内大臣鳌拜和安郡王、宗人府左宗正岳乐等人,照旧正点开府、按时入值当差,和所有的早晨一样平淡无奇……

    *

    经过一夜的无眠,季开生有些倦怠的坐在家中书房之内,却毫无心思去喝一口面前的茶汤。

    “天中,稍安勿躁。”对面的谈迁依旧还是昨夜那一句老生常谈。

    “谈老先生,你怎么就不着急呢?”季开生再也忍不住,“嚯”得一下站起,一边说一边朝外面走去:

    “不行,我要想办法进宫,至少把这个消息捎给贝勒爷!既然有人阿谀,就同样会有人掣肘了!”

    原来,今天季府一开门,门口就来了一个官家家仆模样的中年人,毕恭毕敬呈上了一封信,说是要转交季大人,然后头也不回的就走了,叫都叫不回来。

    看门的门房老汉自从前日放进去了一名额驸、一名侍卫之后,被莫名其妙的训斥了一顿,要求他今后一定要仔细当差,如今哪敢怠慢?三步并作两步就呈给了早已起床、或者说根本没睡的季老爷。

    季开生打开书信一看,吃惊不小!此信内容十分简单,其实就是一首粗陋不堪的“四六句”歪文,写得毫无文采。不过看字迹,却是工整有力,又不似不学无术之人所为。

    拿着这封不找边际的信,季开生自然敲开了谈迁的房门。

    谈迁皱着眉头看了一遍,立即换做了耻笑表情,不慌不忙解释起来:“中天你来看。这封信一共四八三十二个字,其实就是一封《卖身契》罢了。贺喜大人,马上左迁;松竹小友,鸡犬升天;伴日而升,神乌下凡;如梦眷顾,感恩戴德!哈哈”

    “烦请谈老先生解惑。”

    “‘贺喜大人’,这句不必赘述。‘马上左迁’,岂不说得是朝鲜私贩之马,大人因马而将左迁?‘松竹小友’,可是说贝勒爷命名松竹斋之张岁寒?‘伴日而升,神乌下凡’,那不就是说小贝勒爷跟着皇帝老子,如日东升?这‘感恩戴德’嘛,你可知道昨夜御前会议之人中,有姓戴的吗?”

    “您是说戴明说!”

    “估计不差!感恩而戴德,姓戴的希望得到你的念想和垂顾罢了!哈哈!难为此人了,学问是有的,而且颇深,却能‘深入浅出’编出这么一串粗陋文字来掩人耳目,实在是勉为其难了,哈哈!”谈迁笑的十分开心。

    两人嬉笑怒骂着分别落座,可季开生越想越觉得事情远非这么简单,终于决定去找玄烨说个清楚。这才有了刚才一幕。

    “中天,你若再能忍耐片刻,皇二子自然会找你过去!”谈迁只好说出自己的判断。

    “这是为何?”季开生果然停住脚步。说实话,他要是自己想进宫,可比登天还难。

    “从信中看,昨夜会议,这私贩御马一事定然彻查!你作为参与稽查其中隐匿的骨干,自然脱不了干系。皇二子一定会找你再行商议的!”

    “谈老先生,你就如此笃定?可我却如何不急?”

    “我劝你现在要想着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帮着皇子在皇太后和皇帝这两边都能讨得周全!”

    “啊?”

    “难道你看不出来,皇子一直在努力权衡着两边?”

    “这……开生如何做?”

    “现如今有一事就可为之,皇子身边也只有你堪能为之!”

    “何事?”

    “明日乃是九月十一日,你可记得大明殉国的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孟允吉?”

    “此人,此人乃是家父的同年、前明天启壬戌科进士……”

    “哈哈,正是!明日乃是孟侍郎殉明十一周年了!”

    “先生是要……”季开生似有所悟,又不甚明白。

    “为了皇子周全,恐怕要请中天抬出令尊的旗号一用了!”谈迁此时已经起身,肃然一揖到地!

    季开生的确没想到,一串狗屁不通的“四六句”,竟然引领出自己老父亲的一番任务!

    《打油诗一首。看每句首字》

    看遍近史皆失意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图之外已砥砺

    去来乾坤难自知

    起身已穿六甲子

    点尽天下苦与乐

    中华辉煌万人痴

    文武皇朝唯大清(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章——三方满汉洋

    慈眉善目的大清皇太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满眼温柔的目送自己的小孙子爱新觉罗。玄烨,在义女孔四贞的“牵引”下离开了慈宁宫的正殿,却还在那里凝神观望着,良久才自言自语的说道:

    “我们小的时候,在科尔沁草原,不也是这么快活……”

    “太后,那时候您可是对奴婢十分照顾呢,全然没有主子的架子。”一旁的苏麻喇知道这时候只有自己才可以说话,而且每一句话都至关重要。

    “苏麻,和你说了多少遍了,咱姐两个说话,不要‘奴婢奴婢’的……”皇太后没有回头,语气中也没有丝毫的责怪之意。

    “嗻,苏麻永远忘不了姐姐这许多年对我的眷顾与寰护!”苏麻喇急忙顺着上位者的意思改了口。

    “老姐姐我以及老了,当年咱们年少时候的种种无忧无虑,早就被送回到长生天那里去了……唉……”布木布泰终于收回了那深邃而温柔的眼神,转过头来看着苏麻喇。

    “姐姐,您不老,您是永得长生天保佑的……”苏麻喇脸上起了一丝淡淡的忧伤,恰好配合皇太后的唉声叹气,嘴中的话语却说得异常坚定。

    “你们都下去吧,我们说会子话!”皇太后挥了挥手,一旁的宫女太监纷纷告辞而出。

    “苏麻,坐。”

    “谢太后!”

    主仆二人又变作了姐妹一双,就这么相向而坐,和这许多年每一天发生的情况一模一样。

    “多少年了,也就你能陪着我说个贴己话儿,我也不必防着你出去乱说……今儿个咱姐两个唠些什么呢?”皇太后笑着端起茶杯。全然无意的开始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唠嗑”。

    “姐姐,昨夜您睡的轻,要不我去给您煮一壶马**,您提提神?”苏麻喇岂能听不出来其中的言外之意?这时候接过来话题,不好;解释一番自己一定会一如既往“口风严实、守口如瓶”。更是不妥。

    “昨夜你不是也一样没睡好?就别去费力费神了,喝点茶水就好。你瞧那四贞小妮子,是越来越讨人喜欢了。”布木布泰也巧妙的转换了话题。

    讨人喜欢?你喜不喜欢不重要,难道是说皇帝福临?那是自然了,皇太后的妙招果然有用!其他人呢?分明看得出,玄烨这么大点儿。是不会“喜欢”上孔四贞的,反而有种“躲都躲不及”的意思,倒是孔四贞越来越喜欢玄烨是真的——苏麻喇心中盘算一番,接着说道:

    “可不是嘛!孔格格是越来越出落的美貌惊艳了,皇上那边几乎是每日都要见上一面的……”

    “呵呵,他们若是合得来。那就好!”

    皇太后如愿听到了自己的如意之处,笑着呷了一口茶,又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一般,慢慢问道:

    “襄亲王府上那边,你们照顾的可好?”

    “回太后,一切都是按您的吩咐,每日进项不曾差池。”

    苏麻喇知道。皇太后这不是惦记和硕襄亲王博穆博果尔,而是惦记他的襄亲王福晋——董鄂氏!

    “嗯。希望一切都太太平平的,过些日子就风轻云淡了不是?”

    “太后所言极是!”

    “可你说,咱们的小玄烨是不是和他阿玛一样,也是太过喜欢汉学、汉人了呢?”布木布泰再一次抬起头,目光落在远处的慈宁门外。

    “呵呵,老姐姐,依苏麻看,小爷他不但喜欢汉学,咱们满洲的学问、蒙古的老话儿他都是孜孜不倦。就连朝鲜的事项他也时常和朴氏问上一二,很是好学呢!非但如此,就连汤若望那里的西洋学问,他也隔三差五就和他的‘老玛法’讨教一番。”

    苏麻喇很是机敏,急忙用大而化之的手法来给“视若己出”的小玄烨化解一番。

    “哦?他倒是一个好学的小子?”皇太后收回了目光。若有所思的说道。

    “嗯!太后和皇上有小爷,大清国祚长久着呢!”苏麻喇给个吉利话,有意无意触犯了一个大大的禁忌——国祚传承!

    “嗯……”皇太后岂能听不出来,却也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玄烨聪慧,又天降祥瑞,的确是大清之福。我也知道你和我一样,现如今可是心疼着他呢。”布木布泰盯着苏麻喇,一字一句说道。

    “奴婢可不敢把您的孙儿说成是‘咱们’的。他是大清的贝勒、皇上的子嗣、太后的血脉!”苏麻喇急忙站起来,毕恭毕敬回话。

    “你瞧瞧,我一说正事儿你就又‘奴婢奴婢’的,烦人不烦人呀?”皇太后佯作恼怒,嗔怪自己早已情同姐妹的使唤人。

    “奴婢……哦不!苏麻错了,姐姐息怒!”苏麻喇讨巧的承认错误,接着给桌上的杯盏斟满了茶水。

    “可毕竟皇帝还值盛年,今后子嗣繁茂也是一定的……”皇太后试探着说了一句。

    “太后圣明!”苏麻喇知道自己没有重新坐回去是对的,这样才不能让自己的老姐姐一眼就看出此时脸上的失落和惆怅。

    “可偏偏福临他就不喜欢这一后~宫形形色色的满蒙女子,要不然玄烨都快三岁了,这许久,谁的肚子都不见动静!”

    布木布泰不用回头,就知道身后的苏麻喇脸上是何种表情,故而继续说出自己的想法。

    “……”

    苏麻喇心中一动,明白就如同自己十分了解皇太后一样,太后对自己也是丝丝入扣、了如指掌的。于是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重新做回太后对面。

    “可惜四贞是个汉女,虽然入了汉军,但即使将来她随了我的愿,有了名分,给爱新觉罗家生下一男半女。可也不是我们博尔济吉特氏的后人了……”布木布泰继续剖析当前的“国祚承继”态势。

    “苏麻我……小爷他……”

    “苏麻,你听我说。”皇太后果断打断苏麻喇勉勉强强重新开启的话语,接着说道:

    “玄烨虽然不是我们博尔济吉特氏女子所生,但姐姐我却不在意了!他降生以来种种作为,不是忘恩负义之辈!”

    “苏麻替小爷谢太后垂恩!”苏麻喇终于忍不住。还是把自己主动和小玄烨挂起钩来。

    “苏麻啊,我知道这许多年,你孑然一身陪着老姐姐,没有过上一天人伦之日。所以当日我才要你去看护小玄烨。一来你是我的亲姐妹,我放心。二来就是要在我百年之后,给你找个好的依靠……我知道。玄烨懂事体贴、深明大义,是个念旧的人,你待他如母,他必定不会弃你于不顾……”

    “姐姐!”

    苏麻喇终于再也端坐不住,早已泣不成声,哭倒在皇太后膝前!

    “苏麻。别哭,老姐姐对你必须要想得周全。起来,听我把话说完。”

    布木布泰也已经留下了温情的泪水,当着苏麻喇的面,任由它一滴滴打落在自己的胸前。

    “所以,博尔济吉特家的前路如何,以致‘满蒙一家’前路如何。在我的助力,也在你的鼎力!”

    “太后,苏麻知道怎么做了!”

    “嗯!昨夜我为何一夜难眠?还不是怕小玄烨不谙朝局,一旦有个差池,得罪了老家人?汉人不是有句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他们那些满洲老臣一旦烙下定论,到那时,你我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是回天乏力了!”布木布泰两眼噙着泪水,目光却异常的深远!

    “苏麻今日始知太后深谋远虑。一定事事听从太后吩咐!”苏麻喇伏在布木布泰的膝盖上,抬起头郑重发誓。

    “我自然信得过你!苏麻,坐着说话吧,天儿已经凉了,地上寒气重。你毕竟也不是小姑娘了……”皇太后姐姐一般拉起自己的妹妹,把她扶在对面的宫凳上坐稳,继续说道:

    “现如今看来,皇帝这慕汉的心气儿是改变不了了,玄烨却是极聪明的,两边都不得罪。我也知道,要让大清永世稳固,汉人不可不用。但满汉一体若是做过了,却只能是满汉一家的结果!若满汉一家了,仅凭八旗数十万人,岂不是将天下拱手让给了数万万的汉人?”

    “太后……”苏麻喇瞪大了眼睛,细想一下就果然出了一身冷汗。

    “为今之计,我也不能干政。毕竟福临幼年之事,让他如今颇为自负,见不得别人指手画脚。我是他的额吉,也不忍心看他伤心。但,汉人到底不能完全依仗……”皇太后说到此处,却有意停了一下。

    “太后,苏麻有机会一定会对小爷循循善诱,与他说明这个道理的。”苏麻喇即使泪流满面,脑子里却没有进水,依然聪慧非常!

    “嗯,有些话我去说给他听,不出半个时辰就到了皇帝耳中了。我这周边,历来不清净。你却不同,东二所那边也都算是他玄烨的自己人了……”布木布泰点着头,低声说的真真切切!

    “苏麻明白!”

    “毕竟如今朝局,也不全是满蒙汉三家、或者说满汉两家把持,还有一处,也可运用。”皇太后老谋深算,志得意满的样子。

    “还有一家?”苏麻心中早就猜出几分,却还是要一脸的不解,等着主人说出唯一的正确答案。

    “对,还有一家,首推的,就是我的义父汤若望、玄烨的老玛法!”

    “太后是说那些西来之人?”苏麻喇“恍然大悟”!

    “不错!汤若望对我们有恩,却能谨小慎微,可为大用。你刚才说玄烨也是时常向他的汤老玛法讨教一二,我看这个道理他也是早就懂了的。”皇太后十分满意自己的分析,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苏麻喇现在做忠实听众是十分的尽职尽责。

    “西来之人位置超脱,又多有奇才,这西学可是大有学问。汉学若要一家独大,我看不要我们满蒙出来反驳,到了时候,西人自然给他们猛力一击!”

    闻听此言,苏麻喇心中却是一沉——小小的玄烨啊,这其中的利害你可曾想到?

    “如此一来,满人、汉人、西人,三家就是一个互为依附、相互掣肘的关系了,也不怕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