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穿康熙换乾坤-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

    汤若望受凉水一激,终于苏醒过来。

    “神甫……”潘尽孝急切的呼唤着,观察洋老头的神智是否正在恢复。

    “哦,尽孝……我怎么了?”汤若望努力适应着教堂内的昏暗,眯着眼睛却扭动着嘴巴,问道。

    “神甫。您刚才晕过去了!”

    “我是说。我脸上怎么了?”汤若望不太敢动,只能有些焦急的问道。

    “哦,我看您一直昏迷,只好……只好在您的脸上喷了一口凉水……”潘尽孝听到这个十分合理的问题。终于放下心来。旋即又为自己的失礼感到抱歉起来。

    “哦。我不是和你说过嘛,要掐人中穴,而不是喷冷水!尤其是从你的口中喷出!”汤若望终于有些懊恼的抬手抹了一把脸庞。并尝试着坐起身来。

    一旁的潘尽孝急忙一手递上一条干毛巾,一手抵住汤若望的后背,帮助他坐在了祈祷长椅上。

    “我知道了。不过我刚才已经掐了好一会儿了,您还是没醒。我一时着急,就……”潘尽孝有些委屈的辩解着。

    “是吗?这次有多久?”汤若望明显有些吃惊,急忙问道。

    “神甫不必着急,比上次略久一些……”潘尽孝却想安慰老人家。

    “多久!”汤若望明显急了,用许久未曾有过的急促而严厉的口吻说道:“你要在圣母面前讲实话!若是放在二三十年前,我也许早就咒骂你了!说吧,我的孩子!”

    这是实话,年轻时的汤若望,的确是有着一副坏脾气的。

    “神甫,这次……这次足足有两刻钟!”潘尽孝只得说了实话。

    “两刻钟?”汤若望明显是吃惊不小,愣在那里了。

    “神甫!义父!我们还是找个大夫看一看吧,城里其他的教士不是也有懂医术的吗?”潘尽孝鼓足勇气,终于说出了好久以来的一个心愿。

    “我的孩子!你不知道,我不能生病!若是被别人知道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我是福音的传播者,我自然受到天主和圣母的保佑,又如何会真的生病?刚才是许久不见阳光,一时恍惚而已!”汤若望回过神来,说的无比坚定。

    “神甫……”

    “我再说一遍!刚才我只不过奉天主之命,去了一趟天国而已。圣母于我,也有吩咐。至于进入天堂,我的时日尚久!”汤若望来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希望化解仆人的焦虑。

    “可……”潘尽孝还要规劝一番。

    “彼得!不要再说了!我们的使命还没有完成,天主是不会急着让我去天国侍奉他的!”

    汤若望说着,就猛的站了起来,刚要绕过长长的祈祷椅会寝室更衣,脚下却没有跟上,差一点摔倒在地,急忙用手扶住了前排座椅的靠背,这才稳当下来。

    “义父!”潘尽孝大惊失色,就要伸手搀扶。

    “住手!我,自己来……”

    汤若望用近乎呵斥的声调制止了自己这位忠心耿耿的仆人的打算,还是一步一步拖着左腿,离开了潘尽孝,朝自己的寝室挪去。

    “唉……”潘尽孝无奈的叹了口气,默默走向圣像,虔诚的跪了下来。

    “仁慈的圣母啊,请您保佑亚当神甫的健康与智慧吧。您的旨意要在中国传播开来,离不开他的勤奋与忠诚……如果需要,就请您拿走我的健康与快乐,送给您最最忠诚的仆人、亚当神父吧!为了他,彼得做什么都愿意……”

    伴随着这颇具中国特色的许愿和祈祷,两行热泪早就滴落在圣像下的地砖上,激起些许尘埃……

    其实,年事已高的汤若望,此时健康状况已经出现了问题。单纯像今日这般的晕厥,已经发生数次了,而且每次的时间都会越来越久,从一开始的几分钟,直到今天的半个小时!不仅如此,随着次数的增加,汤若望的左腿慢慢开始变得迟钝,有时候甚至跟不上全身的节奏!

    但,此时的汤若望又怎么甘心去做一个病人?要知道,他能在大清有今日的地位和影响,一切全赖于当年的他,神奇的医治好了废后孟古青的病症!汤若望清初,当时这位十三岁小姑娘、即将成为皇后的蒙古少女,不过是得了一场急症感冒,只要清心寡欲、仔细照顾,很快就能痊愈。而聪明的教士,当时却不失时机的、神神秘秘的送出了自己贴身佩戴的十字架,并且故弄玄虚一番,要求前来求医的宫内侍女带回去,将此“圣物”贴身佩戴在病人的肌肤之上。

    “此乃圣物,贴身佩戴,天主自然保佑他的子民平安无恙!”是的,当年汤若望就是这么说的,而且的确如愿以偿,“治好”了少女博尔济吉特氏的“重症”。如今轮到自己了,却如何能自破衣钵、让别人知道天主的忠实奴仆居然得不到上帝的庇佑、也病倒了?

    不知道汤若望在寝室里是如何调理自己的,大约又过了半个小时,早已是二品顶戴、穿着停当的大清钦天监监正,神采奕奕的出了门,丝毫不像有任何不适的样子。又过了两刻钟的光景,天主的仆人汤若望已经稳稳当当给小贝勒爷玄烨问安了。(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七章——年迈汤若望(二)

    “下官汤若望,琐事缠身,耽搁觐见,请贝勒爷赎罪!”

    坐在圈椅里的汤若望,气淡神定,为自己的姗姗来迟道歉。

    “老玛法言重了,是玄烨匆匆相请,竟然不顾老玛法昨夜辛劳,还请您赎罪才是呢!”

    弘毅满脸关切,直接从炕上跳了下来,径直走到汤若望的膝前,十分亲昵得拉起洋老头的一只手。

    “老臣无碍,小爷真是体贴!”汤若望受此关爱,十分受用,笑着双手捧住了小家伙白白胖胖的小肉手,也关心起这个孙儿辈的大请贝勒爷:

    “小爷您可休息好了?”

    “好着呢!”弘毅就这么站着,也不抽手,却突然说:

    “季大人,趁着阳光明媚,你我陪着老玛法到院子里走走吧!”

    说完,就不管不顾得猛一回身,拉着汤若望的老手就要走!果然,身后的汤若望明显有些吃力,身子在圈椅里晃了晃,这才迟钝得站起身来。

    “贝勒爷,汤大人年事已高,虽然身体依旧健硕,昨夜却毕竟操劳非常,还是坐着说话吧!”

    一旁的季开生似乎看出了些许端倪,知道今日的汤若望身子不是很清爽,急忙从中调和。

    “哈哈,老夫无碍无碍,多谢季大人关爱!小爷,我们出去走走吧!”汤若望努力挪动着左腿,脸上却是分外的轻松自若。

    “哦,季大人说的是。玄烨年幼无知,竟忘了老玛法操劳大半夜了。那我们还是坐着说话吧!”

    说完,弘毅不由分说,又转过身来使劲要将已经起身的汤若望按回到圈椅之内。这一次,弘毅分明观察到了汤若望的迟疑和迟钝,以及眉宇之间的一丝痛楚……

    “老臣谢过小爷关爱!”

    艰难落座的汤若望,还是若无其事的应对。此时,他只有一个念想――不能让任何人看出自己老了,生病了……包括天主的使者、小玄烨!

    “老玛法,您平日可吃‘牛排’?”

    弘毅一边回身爬到炕上。一边突兀用汉话问道。

    “牛排?”汤若望没反应过来。这句汉语每一个词他都懂,但组合在一起还是第一次听说。

    “哦,就是rieak。”弘毅不做解释,干脆用了一句德语。也不管汤若望的惊诧和季开生的无语。接着说道:“我说的可不是sitzel。不是咱们满洲的‘乌尔艮’!”

    这一句话,彻底将通宵母语德语和官话满语的汤若望征服了!

    所谓“sitzel”,小爷玄烨分明知道这在德语里是“煎猪肉”的意思。而满语“乌尔艮”,即ulgiyan【读作wu…er…gian】,也是“猪”的意思。【至于后人熟知的“阿其那”和“塞思黑”被赋予“狗”和“猪”的意思,其实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误解。此处可参见本文《附则》之34:《阿其那和塞思黑究竟什么意思》】

    这两年时间里小贝勒爷的种种神奇一股脑就涌上了汤若望的心头。是的,这不是女巫所具有的“异端”,而的的确确是“神奇”!

    要知道,即使把全大清所有几十位教士集合在一块儿,也没有几位是他的德国老乡,故而平日里亚当神甫极少有机会说出只字片语的母语。即便是在心中自言自语,也是很少能够想到适才小玄烨所说的这两个德语单词的!

    也就是说,在现如今的大清,没有几个人是懂德语的!更别说知道这“牛排”和“煎猪肉”两个词的区别!两岁的小玄烨无师自通,而且通的是远在欧罗巴自己家乡的语言,不是天使圣徒所为,又有什么解释才算合理?汤若望脑筋飞转着,根本就忘了分析小贝勒爷为何有此一问。

    弘毅早就吃定了汤若望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刚才这突然地“一起一坐”,弘毅就是故意试探。为何试探?因为他的迟迟不来,也因为正史里的多年之后,汤若望会因为脑溢血而落得一个半身不遂的毛病!算算时间,如果不加任何干预的话,汤若望最多还有十一年的活头!

    至于这两句“餐厅德语”的底子,就要归功于当年弘毅和女友小艾数次“光顾”王府井附近的“德国餐厅”,以及学英文专业、“二外”还是德语的小艾的不吝赐教!

    不仅如此,弘毅还受教于小艾,在享受“女友秀色”和“牛扒美味”的同时,知道了牛扒、牛排的前世今生――欧洲中世纪的时候,猪肉及羊肉才是平民百姓的食用肉,而牛肉则是王公贵族们的高级肉品,并且只在特殊场合出现,以彰显主人的尊贵身份。

    至于中国叫法――“牛排”或者“牛扒”,“资深吃货”小艾当年一边小口吃着经过弘毅之手切成小碎肉丁的牛肉,一边用手戳着“壮劳力”弘毅的脑门,谆谆教导说:牛扒或者牛排是到了清末才出现的西菜菜名,究其愿意,可能是因形似上海“猪大排”【猪丁骨】,故名为“排”。而在上海话里,“排”发'ba'音,疑被广东人误听为“扒”'pa',因此又作“牛扒”。

    现在弘毅可顾不上回味当日与女友的种种“浓情蜜意”,他必须把健康问题用一个适当的话题说出来,并引起汤若望的高度重视,以求这位洋人能够更久一点“为我所用”。

    “啊!小爷,天主显圣啊!老臣年少之时,的确时常品尝自家厨娘所做的……‘牛排’!”汤若望似乎也回忆起年少时候家中胖厨娘的手艺之美味,咽了一口唾沫――好久没有吃到正宗的德国美味了啊!

    弘毅笃定身为贵族之子的汤若望,一定是会经常吃牛排而不是猪排的!于是接着说道:

    “牛排的精妙,首推酸牛肉了!”弘毅全然不顾一旁呆若木鸡的季开生,只按照自己的既定方略说开去。

    “小爷您知道酸牛肉!”汤若望也几乎就快要“瞬间石化”了!

    这“酸牛肉”,可是德国牛排中的特色产品,身为二十一世纪吃货的弘毅如何不知?

    “嗯,酸牛肉用料十分考究呢!要选用上等的sirloin【沙朗牛排,即“西冷”】,附之以白胡椒、黑胡椒、茴香、丁香、香叶和红酒、洋葱、芹菜、胡萝卜、蒜苗、番茄糊等等,才能烹制而成。”

    弘毅搜肠刮肚,把当日小艾的教导说了个大差不差,简直让汤若望顶礼膜拜的意思都快出来了!这还不算完,弘毅慢慢悠悠说了最后一句话:

    “却唯独不要放盐!”

    “什么?小爷您说……不放盐?”汤若望傻了,不过他的确不知道,当年自家的厨娘在做酸牛排的时候,到底放没放过盐!毕竟,那时候自己还太小。

    “嗯,因为盐吃多了,血压就会升高!”其实正儿八经的酸牛肉既可以放盐,又可以放糖,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弘毅暗自心想。

    “血压?”

    “嗯,bloodpressure,bp!”

    弘毅知道“血压”这个词在顺治十二年是谁都不会懂的,但英语你汤若望通晓的吧?

    “嗯……哦!血液循环?”

    可怜的德国老头依旧一头雾水,不知道天使玄烨为何对医学突然如此在意,却还是一番搜肠刮肚,终于想起了自己1618年来华前夕,在罗马学院学到的那点西方医学的最新前沿!

    “嗯……对,血液循环!也就是太医常说的气血亏虚、肝阳上亢!”弘毅汤若望想到“血液循环”是对的,却不太明白这里面的原委,只能套用21世纪常见病――“高血压”的中医论述,进一步阐述自己的意思。

    其实误打误撞的曾弘毅还真是“不学无术”!他所说的“血压”这个概念;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医生威廉?哈维于1616年4月,在英国骑士街圣保罗教堂附近的学堂中讲学时,第一次提出的。在这次著名的讲学中,哈维首次提出了关于血液循环的理论,并引起了欧洲医学界的极大重视。而这个时候,汤若望就在罗马学院苦读,也涉猎了不少医学知识。

    汤若望恍然大悟,原来是这句英文,翻译成汉话就是“气血亏虚”的意思啊!当然,明白过来的汤若望就这样愣住了……

    绕了如此一个大大的圈子,从美食到德语,从德语到英语,又从英语到医学,又从西医牵扯到中医,总算是绕到正题上了!望着愣在那里,慢慢冒出一头汗水的汤若望,弘毅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对的――汤若望老了,身体出了问题了!

    如果是这样,聪明的汤老玛法,你可知道我对你的亲切关怀了?你是我弘毅的有力臂膀,将来是要有大用处滴!不过,现在的你,必须注意健康保健了,好吧?

    《打油诗一首?看每句首字》

    看遍近史皆失意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图之外已砥砺

    去来乾坤难自知

    起身已穿六甲子

    点尽天下苦与乐

    中华辉煌万人痴

    文武皇朝唯大清(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八章——西医与中医

    弘毅之所以敢于大胆揣测出汤若望病了;是经过了一番缜密思考的。

    首先,昨夜御前会议,到了后半夜,特别是被福临提别点到留下来开小会的时候,汤若望频频呷一口面前的参汤,而且不时抚摸两侧的太阳穴,一看就是在头疼。

    其次,想来谨小慎微的汤若望在政务之上可谓尽心尽职,无论什么时间,只要宫内有请,从来都是好不耽搁,第一时间就暗示就位的。但今日却姗姗来迟,其中必然有难以克服的隐情。而这个难以克服的困难,对于将“守时”视为生命的严谨的德国人来说,只能是“不可抗力”,身体原因就成为首选!

    最后,有了初步判断之后,弘毅好一个折腾洋老头起来坐下的,更是从他的动作迟缓和面部表情中得到了印证。

    不仅如此,根据以后正式的发展,罹患半身不遂的汤若望,其病因很有可能就是高血压引起的,这对于身兼述职,既要做好政务、又要操心教务,既要精通科学技术、又要谙习中国官场文化的汤若望来说,身体吃不消是早晚的事情!

    不过,如今却不能直接点破人家患病的现实。贵为二品大员、皇帝“玛法”,要治病还不是方便得很?但为何汤若望却极力掩饰?究其愿意,弘毅认为只能是勤劳的汤若望不敢生病,不敢在这纷杂的朝局角力中有一时半会儿的缺席,这是为了福临,也或许是为了玄烨,但归根结底,是为了他方心未艾的所谓“传教大业”!

    既然如此,弘毅只好旁敲侧击点醒汤若望,一则是告诉汤若望必须重视身体健康,二则就是顺便再一次展示自己的“神异”,用真才实学牢牢抓住不信邪、不迷信的老神甫亚当,让他将自己继续奉若神明一般的圣徒、使者!

    这一切努力在好一场“左右旁顾而言他”之后。终于用中医的常用词汇“气血亏虚”来点醒了汤若望,弘毅得偿所愿。

    看着愣在那里冒冷汗的汤若望,弘毅还是偷眼看了看一旁总算是明白一些的季开生,冲着他说道:

    “天中兄,你们身为朝廷命官,自然日夜操劳国事,却需要仔细调养身子,切不可积劳成疾。真要是病倒了,自家遭罪不说,朝政也是耽搁不起的。若是那天有个小小的不舒服。就一定要尽早医治。‘忌医讳药’万万要不得啊!”

    “下官拜谢贝勒爷提点!”季开生知道这不是说给自己的。却要感念非常才行。

    汤若望欲言又止。他清楚自己并非小爷所说的忌医讳药,而是情非得已。“高血压”他还不懂,但身体的血脉流通系统出了问题却是一定的。时常头晕眼花不说,晕厥已是常有之事。近来甚至有一条腿都开始拖拖拉拉的了,一定是血液系统的问题。

    应当说,在经过漫长黑暗的中世纪之后,欧洲医学已经逐渐摆脱将一切疾病归因于神祗的荒谬理解,医学领域的研究开始围绕科学的方法展开。特别是到了汤若望所处的文艺复兴后期的十七世纪,欧洲医学有了长足进步,突出表现就是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得以在医学上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诸如人体解剖、外科手术、化学疗法等等。是的欧洲医学知识得到了蓬勃发展。

    但对于高血压的认识,当时仍然是空白。就连系统学习过基本医学常识的汤若望,也只能大体认识到自己的血液出了问题,却苦无良方。在疾病的侵扰下,这位孤独的神甫日复一日的祈祷与赎罪。却见效甚微。万般无奈之下,他甚至依据当时在欧洲内科学还颇为流行的“四体液学说'1'”,使用了中世纪恐怖的“放血疗法”和怪异的“催吐法”,以寻求奇效。可惜,效果依旧不很明显,甚至每况愈下起来。

    弘毅注意到汤若望的样子,继续说道:

    “再者说了,玄烨还小,将来少不了要时常咨询你们这班朝廷重臣,延年益寿,才能为国尽力啊!小功子!”

    “奴才在!”门外的梁功十分迅捷而轻巧的来到了小玄烨的膝下。

    “你去通传太医院一声,就说汤老玛法日夜为君分忧、为国操劳,但毕竟年事已高,让他们置办一些常用的填补气血、明目健脾的药材补品,先送到东二所来。改日我亲自去南堂奉上。”弘毅认真布置道。

    “嗻!”

    “哦,还有,这些个补剂切记不可用那些操之过急的药材,只能慢慢滋补。你可记下了?一定给我老老实实通传、原原本本布置。若是出了岔子,我第一个不饶你!”弘毅再三叮嘱道。

    “嗻!”梁功起身匆匆而去。

    “小爷……”汤若望实在是沉默不下去了,唤了一声玄烨的官称,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老玛法,您有恩于我皇家,更是我的长辈,又如恩师一般,万万要爱惜身体,饮食要注意,休息更要重视!毕竟,满臣、汉臣是肱骨,你西来之人,却在很多地方自有独特长处,甚至是不可或缺!在玄烨看来,满汉洋三者,不可偏废!满洲血性、汉学教化、西学科技,皆是正途。”

    弘毅却不知道,自己又一次和慈宁宫的皇玛玛想到一出去了,尽管“着力点”和“着眼点”大相径庭。

    “老臣……”

    汤若望心中早就融化了,以至于瞬间无语——入华以来,自己学着中国人的样子说汉话、着汉服,努力融入到这篇文明之内;入清以来,又如此照搬、从头来过一番,不可谓不用心良苦、饱受煎熬!可时至今日,却是第一次有一位“上位者”明确说到西学与华学的“并驾齐驱”!

    “哦,对了!还有您的教义,其实也是让天下万民得以化解苦楚、平静心灵的良方!对天主的祈愿和崇拜,如果化作一种精神力量,可以战胜天灾**所带来的种种困惑。若是有您这样的得力之人善加引领,福音东传自然会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只是……要提防为他人所用……”

    弘毅见汤若望没有说话,还以为他是自责自己神甫教士的工作没做好,急忙补充了天主教的作用,却不知歪打正着!

    此时的汤若望。听到玄烨说自己是“得力之人”,第一反应是早晨自己和博穆博果尔说起的“宗座代牧”!“我的圣母我的主啊,这件事天使玄烨自然是会从您那里得知的!看来我的教职自然是会有着落的了!”作为一名虔诚的教士,亚当神父心中感念着天主的恩典,终于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却忽略了弘毅最后一句意味深长的提醒。

    “老玛法,别激动。这一切都将会成为现实,只有一个前提,好好保重身体!”弘毅及时将谈话拉回主旨。

    “是!我的小爷!若望一定不负重托,一定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为天主、为大清、为您,多服侍几年!”汤若望终于拭去泪水。信誓旦旦。

    “嗯。先从清淡的食材做起。少用肉类,特别是猪肉。还要少喝酒,红葡萄酒却可以每日稍饮一杯,多了可不好……”

    弘毅按照后世治疗高血压的常用办法。好一个讲解,也无非是“注意忌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