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穿康熙换乾坤-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孔四贞才踏进皇太后的寝殿,就闻听小玄烨这一句字正腔圆的汉话,立即心花怒放――你果真来了!
“玄烨,我是叫你贝勒爷呢,还是叫你小阿哥?”四贞先是玩笑一句,同样是汉语。
“哈哈,你们姑侄两个,全然不把我这个老太太放在眼里,当着我的面不说国语,竟然尽说些汉话,你们欺负哀家不会说吗?”正中间的皇太后布木布泰也是用汉话调侃起来。看到自己最最心疼的小孙子,还有视若亲女的孔四贞,她这心里就高兴。
“皇太后,瞧您说的,这说国语汉话的,哪一个不是您说了算呀!您可是我们大清的砥柱,四贞可不敢得罪您呢!”孔四贞顺势给皇太后来了一个标准的汉家“万福”,把布木布泰乐得喜不自禁,却让弘毅看的口水直流!
“好你个小妮子,小心把我的小孙儿玄烨给带坏了哈,净学着那群汉家腐儒去整些个花架子!”皇太后作势嗔怪。
“谁说的,那您还让我学那些四书五经的。我看您可不真的这么认为吧,要不然您让玄烨和我一起学,可好?”说话间,孔四贞已经从皇太后身前起身,小鸟一般飘到弘毅身后,弯腰一把搂住了小爷的脖子!
那四溢的香气,让弘毅都忘了说个只字片语的,只在心里自语:“坏了!曾弘毅,你这心理早熟透了,实在没办法!可爱新觉罗?玄烨,你这生理未发育,不能如此猥琐呀!”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姑姑改学姐
弘毅被孔四贞在背后紧紧抱住,动弹不得,或者实在说,是不愿意动弹丝毫。两年间,孔四贞在弘毅的眼中的确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十岁的小姑娘,长成了十三岁的少女,所谓女大十八变,现在出落得水灵灵的,怪不得皇帝福临也开始乐在其中了。
弘毅有些扭捏、又有些享受的表情,在皇太后眼中却被理解为害羞和无奈的表现,于是她开口吩咐道:
“四贞啊,你快放开我的玄烨,你瞧瞧,都把他勒得没了主意了呢!别忘了,哀家的小皇孙现如今可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了。昨个儿尚有贵还和我说呢,说现如今咱们小爷可是什么‘一爵四职’的显贵了,我倒是第一次听说,看来这宫里宫外都传遍了我才最后知道呢。不过这四个衔职也不是诳语,都是皇帝实实在在给的……我说四贞,你怎么还拿着他不放呀,你看把我们大清贝勒爷给拘束的,你个小妮子,快松手啊你……咯咯……”布木布泰嘴上严厉,可最后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郡主,你就给奴婢个面子吧,放过我们家小爷,要不然过会儿皇太后可就要责罚我们了呢!”一旁的苏麻喇终于找到了机会,笑着走到两个人面前,轻轻从孔四贞怀里“解放”出小爷玄烨,可弘毅却有些怅然若失。
“好啊,苏麻喇姑也帮着皇太后欺负我呢!”孔四贞佯作懊恼,追在苏麻喇身后要抢回来玄烨一般。
“好了好了,四贞,你毕竟是姑姑,怎么还和小孩子一样不依不饶呢?呵呵……”皇太后看到后辈在自己面前其乐融融的,早已笑得前仰后合。
眼瞅着自己就要再一次“幸福地”被孔四贞俘获,弘毅突然想起一桩心事,如今却是最好的解决时机。于是,当自己的小手如愿被四贞“姑姑”抓住的时候。他却恢复了正常的睿智小孩模样,不由分说,拉着四贞的手,就往皇太后那里拖。
“哈哈,玄烨想跑呀,姑姑就不让你跑到皇太后怀里藏起来呢!”孔四贞也是笑的合不拢嘴,却又不敢在两岁小孩身上真下了力气。毕竟自己自小在军中习练弓马。力气可比一般的女孩子大了不少。于是,拉拉扯扯之间,弘毅早就如愿把“姑姑”拉到御座之前,还一边在心里盘算着:
姑姑?呵呵,以后叫你姑姑又何妨?杨过不就纳了自己的姑姑了吗?再说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还有一段呢——有个叫做柴廷宾的。老婆金氏先后弄死了他两个美貌小妾。于是柴廷宾就偷偷在外置办房子,准备纳个二房。有一次在朋友的葬礼上偶遇邵家女儿,于是派媒婆登门,与邵氏之母闲话,终于看见了他的女儿,于是媒婆惊赞说:“好个美姑姑!假到昭阳院,赵家姊妹何足数得!”这里的“姑姑”。是对未婚年轻女子的尊称,就像说“姑娘”一样的!我以后就算叫你“姑姑”,也就和叫“花姑娘”一个意思呢!
“皇玛玛,孙儿要和姑姑一起学四书五经!”弘毅趁着自己的脖子再次落入温柔乡之前,脱口而出。
“这……”皇太后布木布泰被冷不丁提出如此一问,有些措手不及。本来,她是为了让孔四贞取代那个董鄂氏在儿子福临心中的位置,所以投其所好。让自幼长于军营的四贞抓紧学习汉学。未料想刚才四贞的玩笑话,却被小玄烨当了真。你小子再潜心慕汉,岂不又成了第二个福临?那可不行!
“玄烨,此事不要再提了。你皇阿玛不是早就下了旨意,永停宗室子弟习汉字诸吗?你可不能带头坏了规矩。”皇太后思量再三,搬出了儿子的旨意。
“可孙儿早就问过几位龙兴圣迹日讲官了。皇阿玛的旨意是针对那些在宗学里的十岁以上的宗室子弟【清实录记载如此】,可玄烨年纪不到,还没有入了宗学,为何不可和姑姑一起先学一点呢?”弘毅有备而来。
“这个……”
“皇玛玛。再说了。皇阿玛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无论满汉,大臣们都是敬佩不已。如果孙儿不学汉学,皇阿玛的高谈阔论我就懂不了,那样一来,如何参谋助力?又如何能和皇玛玛一起襄助皇上呢?”弘毅这是在表明自己和皇太后的统一战线。如果不理解福临的举动言行,又怎么能够和皇奶奶你及时通报情况呢?
布木布泰心中受用,微微点头,可还是没有出言首肯。
“还有一处,孙儿现在和汤老玛法一起管带着火器营。要想让大清的火器独步天下,前明的火器专著就必须了然于胸。光靠汤若望老玛法,终归还是假人以手,不如我自己心中明了来得方便。而且,汤老玛法还是西洋那一套,他对前明的火器到底了解多少,孙儿也不好贸然做一定语。可如果在学习汉家儒学的同时,能够广为收拢前明兵书战策,那与我们大清八旗,岂不是如虎添翼?”弘毅这一段的意思,是从自己的政绩方面入手,也就是表明自己也有私心,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未料想,皇太后听了此话还没有什么进一步表态呢,背后的孔四贞却是有些异样了。紧紧贴着“姑姑”的胸膛,弘毅的小脑袋正好在她心口位置,就在大家都不说话、皇太后沉思不语的时候,一片寂静之中,弘毅却能听到少女的心跳似乎一下子骤然加快,“噗通通”就像揣了一只兔子!
奇怪了,为何我一说火器,她就激动?弘毅想起上午在位育宫的时候,自己一提到火炮,孔四贞就急不可耐失声插话的情节,心中更是疑惑。
“是啊,皇太后,四贞每日里按你的懿旨潜心读五经就是兵书战策,枯燥的很,而且偌大后~宫之内,除了四贞之外,其他的妃嫔娘娘都不用学它的。女儿好无聊呢!如果小玄烨愿意和我一起来学,岂不是有了许多乐趣?”孔四贞在后面帮腔。
“唉,哀家让你学那些四战策,还不是因为你虽是我的女儿,却也是汉人呀,你学好了汉儒大家的学问,不也就让那些说我冥顽不化的人都可以闭了嘴巴?”皇太后说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却不好再深入说下去——派你去接近、魅惑皇帝,后面学了兵法还要把你父王的“天佑兵”替我皇家揽在手里!
“也罢,后~庭这些妃嫔学那些的确是没用,自然不会好陪你哈……玄烨年纪还小,正好可以和你做个伴儿吧。既然如此,苏麻。你明个儿和皇帝说一声,就让范承谟做玄烨、福全的龙兴圣迹日讲官的同时,悄悄给玄烨开蒙授课吧,顺便连着四贞一起教了吧!至于兵法嘛,等洪承畴从南边得胜回朝,再一并教了你们吧,别忘了。他可是前明的进士,学问好,后来还做过崇祯的兵部尚书、蓟辽总督,也是懂得兵法的。”皇太后终于开了尊口。
“玄烨谢过皇玛玛!”
“四贞谢过皇太后!”
两人不约而同一起施礼。
“贺喜皇太后了!贺喜贝勒爷!贺喜孔郡主!”苏麻喇也是满心欢喜,连着给三人半蹲儿施礼。
“呵呵,小玄烨,我现在可是你的学姐了!还不给我见礼?”孔四贞又一次展现自己的伶俐活泼。
“哦!玄烨见过姑姑学姐!”弘毅大喜过望,连忙做呆萌装。转身就给孔四贞打千儿。
“哈哈,什么姑姑学姐的,玄烨,你个傻孩子,这不乱了辈分?哈哈……”皇太后被逗得又是一阵乱颤。
“对了,汉学兵书你可以悄悄去学,但是。弓马骑射乃是……”皇太后突然想起什么似地,收住笑容开始训诫。
“弓马骑射乃是我大清立国根本,万万不可荒废!”孔四贞却抢过话题,自己在那里背着手、踱步到弘毅面前。一本正经教训起来。
“孙儿尊……尊皇太后懿旨,遵照学姐所言!”弘毅故意瞪大了眼睛做为难状,而后顺势而为,先谢了皇太后的教诲,也改了对孔四贞的称呼。
“你个小死妮子,抢了我的话,来啊,看打!”皇太后嬉笑怒骂,全是心爱之意。
“皇太后,您就放心吧,小玄烨神行健硕,必定是弓马好手!他年纪还小,给了谙达来教习反而遭罪,不如就从我这里学起吧,我们孔家的大刀之法,四贞还是学了一点的。”【孔有德用何兵器?弘毅一时没有查到,看官可以指点一二】
我的好姑姑好姐姐呀!你真是我的亲亲好姐姐!你怎么就知道人家现在就想学一点传统武术强身健体、自我保护呢?
“孔王的大刀?我的万历妈妈呀,四贞,你可别肆意妄为哈,玄烨还不到三岁呢,你们汉人都说那个什么‘苗’的……怎么说来着?有贵?”皇太后望向尚有贵。
“回皇太后的话,是‘揠苗助长’不是?”尚有贵忙收了满脸笑容,恭恭敬敬回答。
“对,是揠苗助长!你小妮子先从拳脚给他提点一二就好了,过了四五岁,我再从侍卫大臣中寻一两个马上功夫堪用的,做玄烨的谙达就好了。那时候,再看看你们孔家刀厉害,还是满洲弓马了得呢!”皇太后还是对满人的功夫更看重,对汉人的花拳绣腿不太感冒。【花拳绣腿是一个汉语词汇;属于汉语成语;出自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9回:“只见张国乾缚得花拳绣腿,戚光祖、戚继祖两个教师在后面跟着,走上台来,两边坐定。”所以此处不能出自布木布泰的口中,只能出现在弘毅的揣掇之中】
“那自然是咱们满洲的弓马厉害,我的孔家刀法也只是学了个皮毛而已呢!就是皇太后现在亲自提刀跨马的,又有几个能够匹敌呢?是不是,苏麻喇姑?”孔四贞急忙迎奉皇太后,展示了自己的机灵劲儿。
苏麻喇只是笑,不能接话。
“老太婆我还提刀跨马呢?我不成了,老了!哈哈!要是哀家还和你一般大小,现在提三匹快马,三天三夜我也不用下马,直接就奔回科尔沁草原去了呢……哈哈,你小蹄子就知道拿我寻开心,哈哈……”皇太后真是十分开心,看得弘毅不由得不佩服这位自己刚刚认得学姐实在是冰雪聪明,真会巴结人!
“好了好了,让你们这一闹,我这老骨头都笑散了架子了呢……哎哟……累了、乏了,我这晌午觉要享用了,你们都去玩去吧。”皇太后及时打住了这小半个时辰的嘻嘻闹闹。她才五十来岁,自然不会真像她说的那样劳乏了,而是在开心之后,要及时找回自己“母仪天下”的威严,不好总是被孔四贞逗引的前仰后合的,有失尊严。
“那四贞就恭祝皇太后睡个好觉喽!在梦中回科尔沁大草原纵横驰骋了呢!”孔四贞急忙再道万福。
“好,你们去吧!”皇太后欣然接受。
“玄烨,到学姐那里去玩去吧,我给你个好东西悄悄!”孔四贞起身之后,不由分说拉过弘毅的小手,就往殿外走。
好东西?什么好东西呀?难不成……?好姐姐,我还小呢!弘毅心中犯嘀咕,脚下却不含糊,紧紧抓着少女的玉手,就往偏殿而去。
这段故事详见《聊斋志异。邵女》。
母仪:人母的仪范。多用于皇后。出自《<古列女传>小序》:“惟若母仪,贤圣有智,行为仪表,言则中义。”母仪天下,唐。赵璘《因话录。宫》卷一:“〔贞懿皇后〕母仪万国,化洽六宫。”宋司马光《论后妃封赠札子》:“皇后敌体至尊,母仪四海。”《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淑德、懿德……盖未尝正位中宫,母仪天下,配飨之礼,诚为未允。”但“母仪天下”最早的出处是北魏。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当时太后正号崇训,母仪天下,号父为秦太上公,母为秦太上君。为母追福,因以名焉。”
………………………………
第一百一十四章——学姐送宝书
弘毅十分情愿的被孔四贞裹挟进了慈宁宫东边的一处偏殿之内,而且十分知趣的要求随行的小梁子、朴氏和孙氏在殿外休息。
难道真的会发生什么?那是自然!不过,弘毅却清醒异常,那些个空想只不过是自我娱乐而已。如果没有什么正事,上午在皇帝的位育宫、刚才在皇太后的慈宁宫,这位孔四贞不会一而再提醒有什么东西要给自己看。
无论是什么东西,都会和孔四贞的身世有关系!而这一点,才是最能引起弘毅兴趣的。
先不说后面孔四贞如何自觉自愿还是被动无助的卷入历史上的“三藩之乱”,因为弘毅不知道三藩之乱还不会不如期上演,也不管她是否能重返康熙时代的北京城安度晚年,单凭现在被朝廷引为助力的、他老爹孔有德留下的那几万“天佑兵”,就足够引起弘毅的重视了。
“四贞姑姑,弘毅上午在皇阿玛那里就想和姑姑攀谈一二,可是当时有皇差在身,只好延宕到此时了。”进门之后,未等孔四贞开口,弘毅先挣脱了一直被她抓住的小手,恭敬施礼道。
“呵呵,玄烨,你我虽然差着辈分,可刚才不是说了吗,就叫我姐姐呗。再说了,皇太后都同意了,以后四下无人,我们姐弟相称如何?”孔四贞回过身来,蹲在弘毅面前,很是亲切地说,用的却是汉语。
“哦,玄烨遵命就是!”弘毅却坚持用满语。
“你不拿我当自己人么?”孔四贞有些失落,汉语相问。
“姐姐为何有如此一问?”弘毅瞧见眼前的少女神情落寞,花痴毛病不由自主,不得不换做了汉语。
“我就说嘛,你娘康妃都和我用汉语说天道地好久了呢。她家其实是入关前从龙的汉人,难道你是她的儿子,还不会汉话?”孔四贞这才有些舒坦起来。一边说话,一边重新拉起弘毅的手,一前一后坐在了南边窗下的炕上。
“你们都先下去吧,我有些话要和贝勒爷讲。”这是孔四贞吩咐自己屋内的宫女丫鬟们的。
“是……”两个贴身宫女告辞而出。
弘毅不动声色:你屏退左右,的确是有些要紧事要办了!
“玄烨,你我同有汉家血脉,而且你又天赐奇瑞,自然是那些凡夫俗子的乳儿不可比拟的。所以。四贞今日有一请,不知你能都答应?”孔四贞等着奴婢退下之后,开门见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姑姑,玄烨年幼,大事不可擅为,但这后~宫之内,我和我娘却可以为你做些帮衬。”弘毅闻听此言,些许领悟出她话里话外还有一些满汉优劣的意思,于是转换一个话题。说出让康妃上午去说给孔四贞听的话,以此步步为营,慢慢观察。
原来穿越以来,弘毅虽然时常出入慈宁宫,也与孔四贞早就相熟,但每次遇到朝堂大事,这位汉家少女却都是有意无意的回避的,所以,对于孔四贞的胸怀气魄,以及城府机智。也就是最近一段时间她经常和皇帝福临出双入对之后才有所关注的。特别是今天这几番折冲之后。弘毅判断正史上记录的悲悲切切的孔四贞,有着原来不为自己所知的睿智和主意。关键就是在于这种想法是什么,自己现在只可以猜,却不能说。
“后~宫之内的确需要康妃姐姐和你的照拂,四贞自然仰仗。刚才在景仁宫,四贞也听闻佟姐姐所言,就知道是你已经有意在观照我了。”好一个聪明的孔四贞!一句话。就将弘毅揪到了台前,让你不得不实话实说。
“姑姑不要误会!早晨在位育宫,玄烨看您像是有话要对我说,故而才请额娘先代为融洽的。”弘毅微微有些脸红,却还是话说一半,看你到底有何想法。你是汉女不假,也有皇太后的宠爱和皇帝的眷顾,但。如果你突然来一句类似“反清复明”的表态,现如今的时候。我弘毅也救不了你。
“唉,四贞孤苦伶仃,这肚子里的千言万语,向谁去诉说呀!”孔四贞开了个头,却不再多说,任凭自己的眼眶噙满泪水。
“姑姑,你可是思念定南王的世子、你的弟弟了?”弘毅女落泪,自然有些不忍,但知道这也是那些心思灵动女孩子的不二法宝,所以还是稍加安慰。
孔四贞一边抹泪,一边点头道:“胞弟孔廷训,年仅十岁,却深陷李定国那老贼手中,不知生死。我这做姐姐的,只能在深宫之内独自垂泪,无法施以援手,如何不叫人心碎?”
“哦,的确是让人揪心!不过吉人自有天相,姑姑也不必过于忧伤。”弘毅嘴上安慰,心中却知道,如果按照历史原来的脉络,再过三年多,也就是顺治十五年,随着清军向南明永历政权所在地――云贵的推进,当了6年阶下囚的孔廷训,也就成了南明向清朝实施报复的牺牲品,被李定国在当年年底处死了。
对于家破人亡的孔四贞,现在只能将最后生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这世上唯一的亲人身上了。弘毅断断不能说一些预测未来吉凶的大实话。
“但愿如此!可如果照此下去,恐怕廷训将来只能是凶多吉少!”孔四贞此话一出,弘毅十分惊讶,不自觉问了一句:
“你是怎么知道的?”
说完了,却好觉不妥,好像盼着人家弟弟早死一般。好在这句话单纯就是一句问话而已。
“家父旧将线国安现在正在云贵黔一代收拾旧兵,与南明孙可望、李定国之流纠缠,自然有些家书送来告我。”孔四贞说的严丝合缝。
“哦,可那也不能证明令弟就是凶多吉少呀?况且朝廷正在西南用兵,八旗将士也在全力剿除那些乱匪,估计用不了多久,姑姑就能得到令弟安然北返的好消息了。”弘毅决定施以安慰的同时,再一问究竟。
“玄烨不必安慰我了。恰恰就是朝廷在西南大举用兵,我弟弟廷训才性命堪忧。待到朝廷真的荡平西南之时,估计就是他……”孔四贞泪流不止。
“为何?”
“现如今战事胶着。李定国老贼尚有一丝颜面,自然不会加害我弟弟。可一旦朝廷大兵压上、势如破竹,他难以支撑的时候,恐怕就会拿廷训撒气了呀!呜呜……”孔四贞终于失声痛哭。
“姑姑……姑姑,这也未必……”弘毅惊叹于小小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却又如此分歧判断的能力,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她说的十分在理,所以安慰起来也是力不从心了。
“姑姑。玄烨实在是……唉……”
“不,贝勒爷却能救他!”孔四贞突然挺住哭泣,直勾勾盯着小玄烨!
“我?……”弘毅一头雾水。
“贝勒爷,请您救我弟弟廷训一命吧!”孔四贞不再观望,一下子从炕沿上跪在弘毅面前。
“姑姑快些请起!快些请起!玄烨虽然是一爵四职,可都是京师闲职,并不统兵,更无法亲往前线作战,如何施救?”弘毅急忙也从炕上蹦了下来。伸手相搀。
“此事不必贝勒爷亲往!你不是下五旗宗室总理吗?”孔四贞没有起身,而是抓着弘毅的手追问。
“是,可这与西南战事何干?”
“今早你不是说你的罗刹队在西安门与护门军校起了争执?”
“不错。”弘毅还是没有头绪,只好频频点头。
“那西安门却是镶红旗在驻防?”
“不错呀?”
“贝勒爷今日可是化解了和镶红旗的纠葛?”
“仰赖皇阿玛天威,也算是化干戈为玉帛了。”
“镶红旗自然要给你这个总理大臣的面子了!那镶红旗满洲都统卓罗,可是正带着麾下镶红旗在云贵黔三省作战?”
“正是……”弘毅突然有些开窍了,这孔四贞身居大内,却对外边的事情访听了不少,难不成……
“他罗卓不是姓佟佳吗?”
“这,的确是。”这是实话。镶红旗满洲都统罗卓原名佟佳?罗卓。可人家是地地道道的满洲人,和自己“再生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