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三国之吕布-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估计整个九原郡包括旁边的朔方郡都以沦为鲜卑铁蹄下的猎物。
吕布和吕中二人担心鲜卑游骑随时可能回转,来不及一一掩埋亲属尸体,只得就地焚烧,收殓好父母的骨灰后,将吕良夫妇合葬在乌拉山附近。
主仆二人昼伏夜出,星夜兼程,一路所见许多地方村落尽皆被毁,还不时遇到小股鲜卑游骑追杀逃难的汉民。
敌人不多时,吕布上前冲杀,凭借武勇倒也救下了不少难民,同时收拢了近百名零散的兵卒。
由于吕布少年时大力神童的名声以及越骑校尉之子的身份也为人熟知,这些兵卒大都甘愿追随吕布。
这一日终于接近了并州地界。
吕布指着前面一座小树林道:“先在前方稍事歇息,好好养足精神,一口气进入并州。”
就待众人在林中食用干粮时,不远的官道上传来阵阵喊杀声。
不用吕布示意,吕中自行前去查探起了情况。
不多时吕中回转道:“少爷,是一伙鲜卑游骑,大概数百人,正在围攻一个车队,车队随身护卫此刻正和鲜卑人交战,不过境况不太乐观。”
吕布追问道:“可曾看得何人旗号?”
“旗号上是董字。”吕中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看其随行护卫异常悍勇,而且皆是骑兵,不像是中原人士。”
“这会是谁的部队呢?难道是董卓的部队?可是董卓远在凉州,他的部队怎会出现在这里呢?”
吕布摇了摇头,不在多想,招呼手下众人决定援救这队人马。
官道上两方人马混战在一起,一方是铠甲鲜明的大汉军兵,一方是杂乱无章的鲜卑游骑。
此刻双方正杀的难分难解,汉军虽勇,但人数不及对方的一半,还要分心护卫马车,逐渐落入下风。
吕布一马当先冲在最前方,手中一柄长戟左挑右砍,在乱军中横冲直撞,大声喝道:“九原吕奉先在此,贼人休得猖狂。”
自从获得无双戟法后,短短月余时间无双劲的功法就已学会,剩余的只是勤加习练令内力逐渐深厚。
随着无双劲小成,吕布也开始学习无双戟法,但是学习之后才知其中艰难。
半年时间不过只学得一些皮毛,但就是这些皮毛已经让吕布大为受益。
平日里同父亲手下军卒对练时几乎未逢敌手,哪怕是一些低级将官都无法与之匹敌。
经过这几天来实战演练之后更是熟练不少,此刻在乱军之中竟无一合之敌。
将是兵之胆,吕布身先士卒大发神威,也使得随后跟上的兵卒士气大振,奋勇争先。
不多时,杀得鲜卑骑兵节节败退。
被包围在中间的车队护卫看见援军出现,也是振作起精神。
在里应外合之下,不多时就将鲜卑骑兵杀得丢盔弃甲,最后仅剩十余骑落荒而逃。
车队中间一辆马车上下来两名文士,在护卫首领的陪伴下来得近前。
为首一名文士身材瘦削,容貌俊朗,嘴角挂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气度斐然,仿佛刚才的危机并没有影响到他。
另外一名文士年岁要稍大一些,一样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容貌平平,但是眼中偶尔闪过的精光令人心惊不已。
旁边的护卫首领更是高大雄壮,身高八尺有余,铜铃大的双眼精光湛然,手持一柄开山刀威风凛冽。
为首文士走得吕布面前,长揖道:“在下西凉戊己校尉董公帐下从事李儒,这二位乃是军侯华雄,文书贾诩。谢过少将军救命之恩。”
后面贾诩也是恭声行礼。
只有那华雄不愿向一小孩行礼,但似乎很是害怕李儒责怪,瓮声瓮气地说了句:“谢了。”
听到三人的名头,吕布心中大惊,没想到竟然是这三人。
吕布赶紧下马回礼道:“大人谬赞了,小子吕布,家父乃是九原越骑校尉吕良。将军之名勿要再提,小子不过一介布衣,并无军职在身。至于相助一事,我等同为汉民,本就是份内之事,勿需挂怀。”
李儒看见吕布回答得体,心中不由得对这个年轻人产生好感。
他笑道:“原来竟然是忠良之后,吕校尉父子两代为我大汉驻守边关,御草原蛮夷于塞外,实是我等军人之楷模,今日见吕氏后人少年英豪,真是虎父无犬子呀。”
就连华雄在一旁听说吕布的来历后也稍微收起了轻视的态度。
吕布见状只得谦虚道:“愧不敢当先生谬赞。董校尉驻守西凉有功,数次平定西凉羌人叛乱,是我大汉朝太尉段颍之后又一民族英雄。布虽不才,欲效仿董戊己,驱逐草原鞑虏,恢复我大汉荣光!”
李儒夸赞到:“有志不在年高,小兄弟少小年纪有此凌云之志实乃国之幸事啊!能与小兄弟萍水相逢实乃人生一大快事,只是我等需要前往并州处理些许事。不知小兄弟意欲何往,若是方便我等共同前行一程可好?”
吕布思索片刻道:“在下正好要前往并州求见并州刺史,传达军务。能与先生同行,布之幸也。”
说罢,指挥兵卒跟随车队之后一同上路,而吕布本人则被李儒邀请到马车上。
………………………………
第六章 吕布论战
马车中,李儒说道:“不知令尊如今身体如何,可还康健?”
听到李儒问起,吕布不由想起双亲惨状,不禁悲从中来。
沉痛地说道:“谢先生挂念,日前,鲜卑异族突袭我九原,父亲力战而死,母亲亦追随父亲而去。布因外出得以苟延残,爹,娘,孩儿不孝啊!”
说到悲痛处,不禁痛哭流涕。
听到这里李儒贾诩相视一眼,大惊失色。
贾诩说道:“曾闻鲜卑出现一名领袖名曰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力压匈奴乌孙等族,难道传言为真。难怪竟然会在并州境内碰见鲜卑游骑。”
李儒沉思片刻后说道:“文和,此事干系重大,你速派快马报与董公知晓,我等也需加快行程,速速回归。”
顿了顿又转首安慰吕布:“小兄弟,过于悲伤以是无用,不若重振精神,为你父母家人报仇。”
吕布回答道:“布本欲追杀鲜卑贼子,为父报仇,然收殓父母遗体时发现父亲遗书,命我传讯给并州刺史丁原伯伯,故而苟活于世,血海深仇以图后报。”
此时贾诩正好传令回来,出声问道:“不知奉先小兄弟想要如何报仇呢?”
“勤学武艺,修习兵法战阵,学成以后,投身军伍,上阵杀敌。”吕布斩钉截铁的答道。
“说得不错,可是你想的这些都太过简单,要知道匈奴边患由来已久,秦始皇建长城也正是为了防范草原诸族。想当初卫霍荣光致使四周夷国皆来臣服,可如今国力渐衰,天听不明,游牧民族又居无定所,无处可寻,如之奈何呢?”
吕布知道这是李儒贾诩二人在考校自己,他认真的闭目思索起来。
李儒贾诩二人也不打扰,静坐一旁等待吕布自己想出一个答案。
思考良久之后,吕布张开双眼,一脸凛然地说出一个字“杀!”
虽然单单一个字,但其中蕴含的杀气和惨烈也让李儒和贾诩这两位见惯生死的人不寒而栗。
还是贾诩出声问道:“愿闻其详。”
吕布结合前世从历史上学到的知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游牧民族性格野蛮未经教化,当以强军击之。待击退进犯之敌后,领一铁骑,深入草原,以杀止杀,以战养战,以犁庭扫穴之姿,先杀草原异族之蛮性,再杀破其胆,掠其牛羊等命脉,伤其元气,可保数十年边关无患!”
如果说先开始李儒和贾诩二人只是欣赏吕布的武勇和壮志,那么此刻他们二人却是被他这一番话彻底震惊。
贾诩不由得出声赞叹道:“以杀止杀,以战养战。好,好,好!有此儿郎,我大汉中兴有望啊。”
李儒一直在追随董卓南征北战,扑灭凉州附近羌人叛乱十余次,吕布所说方法与董卓包括之前太尉段颍等人手段近似,都是以武力压服夷族。
但是此法旦夕可见效,却不能持久,也令他们为之苦恼,眼前的少年,不及弱冠却能说出如此有见地的话语。
激动一下他不禁问出困扰已久的问题:“此计能保我边关数十载无忧,然数十载之后呢?莫非还要重蹈覆辙?”
吕布正待说出后世民族大融合之法时,突然想起这个法子太过超前,眼前两人虽是绝世智者也未必能够理解。
这就是时代局限性所导致,胡思乱想之间忘了答话。
贾诩却误解为吕布答不出来,解围道:“文优,奉先小兄弟不及弱冠,何苦为难于他。”
李儒这才意识到自己太急切了,这吕布才不过一个十六岁的小娃娃,以此考校实在过于严苛。
不禁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吕布也猛然惊醒,现在自己的身份只是普通的孩子,若是言语太过惊世骇俗恐怕引起他人怀疑。
幸好之前所答与强汉时期卫青等人驱逐匈奴之法近似,到也不算太过骇人。
当下,吕布掩饰道:“小子愚钝,实在答之不出,希望先生原谅则个。”
李儒笑道:“奉先何处此言,是我苛求了。文优以茶代酒,自罚一杯,哈哈。”
庞大的车队,终于在第二天的午前赶至并州治所晋阳城。
晋阳城,始建于公元前497年,由当时的晋国公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在西依悬瓮山,东临汾河地带据险筑城。
因在晋水之阳,取名晋阳。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将雁北和太原郡划归一起,称代国。
晋阳为代国都城,封刘恒为代王,刘恒是汉高祖刘邦四子,即位后,称晋阳为“龙潜”之地。
汉光武帝年间,实行设立十三州行政区域,其中并州治所就是晋阳。
晋阳城东西宽九里,南北宽七里,城高三丈七尺,设有护城河,宽两丈,深一丈有余。分为外城,瓮城。
由于并州一直地处抗击匈奴,鲜卑,乌桓等草原游牧民族的第一线,故而治所晋阳城修建的异常宽阔,坚固。
此刻正是午前时分,晋阳城外官道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李儒等人直接去了晋阳城的官驿,而吕布则带领着百多名军士直接去到城主府求见丁原。
当丁原听得下人传唤是吕布求见时,亲自来到府外迎接。
丁原走到门口扶住正要下拜见礼的吕布说道:“世侄快快免礼。你能安全到达我就放心了,来来来,我们先进屋说话。”
一边说着,一边将吕布等人让进门来,至于那随行的军士,自有下人带去安顿。
进入丁原书房后,两人分主次做好。
吕布向丁原说明了发生在九原的事情。
原来在吕布到来的两天前,丁原已经接到了边关的快马传书,并且下令让其余所有的边将撤回到并州治所附近,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丁原唏嘘道:“哎,人死不能复生,可叹吕贤弟一生忠良,能够为国尽忠,也算是泰山之重了。贤侄,你可要节哀,不要被仇恨蒙蔽了心神,大丈夫报仇十年未晚。”
吕布平息了一下心神回道:“伯伯,奉先记下了。”坐在一旁,垂首不再言语。
丁原低头沉吟了一会道:“奉先,不知今后你有何打算呢?”
“我想要寻一僻静所在,为父母守孝三年,同时潜心研习武功,待得三年后孝期满习艺有成,再报名参军,为父报仇!”吕布坚定地回答道。
丁原直视这吕布明亮的双眸,从这双眼睛中看见的是坚定不移的决心以及掩藏在深处那熊熊燃烧的复仇怒火。
丁原欣慰地说道:“好,好孩子。既然如此,不如你就在这晋阳附近寻一处地方吧。将来有任何需要也都可以过来找我,从今往后,你就将这里当做自己家一样吧。”
吕布感激地答道:“谢伯伯厚爱。”
晋阳城东南方有座山,山名乌金。乌金山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层林覆盖,郁郁葱葱。
曾有碑记:“春萝摆月,孤猿群鹿,因芬芳而踪迹于白卉林中;夏鲜飘风,山鸡野雉,呈馨郁而翱集于万花丛里;秋则黄花被径而红叶妆林;冬则六花霁晓而孤根暖津”。
吕布就在这乌金山中觅得一处山清水秀的僻静所在,将父母的骨灰埋葬于此。
在父母坟旁建得一间木屋,在此住了下来。所有日常所需物品,皆由吕中出山置办。
吕布便在这里,一边为父母守灵,一边潜心研修无双戟法,或者研习兵书谋略。
身为穿越者,吕布深刻的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同时他还有着宝贵的历史知识,知道后来历史的大概走向,再有不到十年,就会有张角高举义旗,带领广大农名起义军进行黄巾起义。
这是汉末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农民起义,它不但将大汉这个延续了四百多年风雨飘摇的王朝推上了最后的悬崖。
同时也拉开了汉末群雄割据的序幕。最终迎来了那段让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三国鼎立的历史。
吕布很庆幸自己能够穿越到这个向往已久的年代。
同时,他在这里生活了半年之后,习惯了,适应了现在这个没有电气化,没有网络化的年代。
从一个现代的历史系大学教授,慢慢地,逐渐地向着一个不凡的,在风起云涌的年代中翻云覆雨的时代弄潮儿蜕变。
他不满足于重复历史上吕布的生命轨迹,他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心愿活出另一个吕布的人生。
而想要做到这些,珍惜现有的宝贵时间努力的充实发展自己,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就在吕布紧张而繁忙的生活中,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公元178年6月
吕布今年已经19岁,用美男子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
身高九尺有余,虎背蜂腰,身穿一袭蓝色的武士衫,腰间一条白玉腰带,脚上穿着一双白鹿皮靴。
乌黑的头发在头顶梳着整齐的发髻,套在一个精致的白玉发冠之中,两条冠带从脸庞两侧垂下。
五官轮廓分明,面如冠玉,目似朗星,唇若涂朱。好一个风流倜傥的英俊儿郎。
此刻的他正站在丁原的对面,拱手道:“奉先见过丁伯伯。”
丁原细细打量了一遍吕布,越看越是喜爱,接口道:“好孩子,越发的英武了。三年孝期已经过去,心情已经平复许多了吧。”
吕布答道:“谢伯伯挂念,奉先甚好。只是。”说罢,却突然住口不言,神色间有些歉然。
“奉先啊,因何事困扰,但说无妨。”丁原点出道。
吕布略微顿了下后道:“父母深仇一日不敢或忘,然奉先已知,父母之仇是私仇,亦是国恨,非一力可为之。故而想出去游历一番,一方面检验这三年来武艺的进展,另外一方面也想要借此机会见识下天下英雄,恳请伯伯准许。”
丁原听罢,大笑起身道:“好,好男儿志在四方!贤侄有此志向,我怎能不应?”
边说边走到吕布身边,突然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我也有一事想与你商量,我与你父亲也是知交,如今你孤苦无依,伯伯我也一直苦于没有子嗣,其实早有此念,只是当时你在守孝,直到如今方才告诉与你,我想收你做我义子,你看可好?”
吕布目视丁原,心想:这一天终于还是来到,丁原此人光明磊落,忠肝义胆,而且守卫边关抗击匈奴,董卓乱政时也敢直谏,是位英雄人物,对我吕布也确实以诚相待。
只是可惜,在原本的历史中,却被真正的吕布所杀,不过现在自己才是吕布,一定不会让悲惨的历史重演。
心思电转之间,吕布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在丁原面前,重重磕下三个响头。
“伯伯对我吕布厚恩,吕布心中明白。今日伯伯错爱,实令布欣喜,义父在上,请受孩儿叩拜。”
丁原急忙上前扶起吕布,老怀大慰道:“孩子,快快起来,快快起来。得我儿奉先,原此生无憾了!哈哈哈哈!好孩子,择日不如撞日,今晚就举行仪式吧!来人哪!”
………………………………
第七章 冀州遇袭
当天夜间,丁府张灯结彩,府内一片欢声笑语。
大厅内许多人正在饮宴,为庆祝丁原收的吕布为义子。
不过丁原此人颇为清廉,因此所谓仪式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后和家人以及亲朋一起吃了个饭而已
丁原已经年过四旬,苦于膝下无子,有道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吕布是知交好友吕良之子,收容照顾也是分内之事,再加上吕布本人聪敏好学,文武双全,丁家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对其喜爱不已。
因此丁原想要收吕布作义子已是思虑许久,今日终于得偿所愿,异常开心。
此刻在宴席上,不论是谁,但凡有上前敬酒者,丁原一律仰头就干。
酒过三巡之后,丁原已是面色酡红,好在神智还算清醒。
这还是吕布来到古代后第一次喝这个时代的酒水。
对于喝惯了现代酒水的吕布,在喝第一杯时就差点吐了出来,还被旁人好一阵嘲笑,以为吕布不会饮酒。
但实际上是这个所谓的美酒对吕布来说太过难喝,又酸又涩,甚至还比不上醪糟。
盖因这个时代制酒业的加工程序都比较粗糙简单,很少有蒸馏提纯的手艺。
即使有少数的经过提纯过的酒,也都是专门供给皇帝等人饮用。
因为这时的提纯技术非常不成熟,对原料的浪费十分严重,因此市面上的酒都很浑浊是名副其实的浊酒,而且度数也不高。
吕布拿起酒樽想道:“难怪古代人动辄几斤的量,甚至直接用酒坛喝,这点度数也不比青岛啤酒高到哪去。”
“我也是爱酒之人,在这里却喝不到真正的美酒,是在可惜呀。咦,对了。曾经上大学的时候在业余时间和化学系的朋友大概学习过酒精的提纯过程”
“或许,利用原料酒糟,我也能够提纯制作出真正的美酒。不光要自己喝,将来还要量产,然后贩卖,想象后世的那些酒业公司,几斤粮食才不过十几块钱,生产出来的一瓶酒,最少也得几十块钱,高档酒甚至上千,简直就是抢钱啊。这要是在这里自己也能够成立个酒公司,哈哈,财源滚滚来啊。”想到开心处吕布不自觉的笑了出来。
丁原看到吕布满脸笑意说道:“奉先,今日义父甚是高兴,你我爷俩一定不醉不归,来来来,再干一杯!”
在丁原府上休息了两日后,吕布终于还是辞行。
临走时,丁原送给吕布一个包裹还有一个令牌。“孩子,这是我并州府令牌,包裹中有一些盘缠还有一些文牒,以备你不时之需。此去一路顺风。”
“谢义父,孩儿这次出去游历,多则两年,少则一年,定当归还。望义父珍重,我走了!”
吕布离开丁府后没有急着出发,他先是回了一趟乌金山,祭拜了一下父母陵墓,同时接上了贪狼,带着吕中一起出发。
并州地处边关,吕布印象中的知名人物并不算太多,高顺等人似乎已经加入了并州军,暂且不着急。
几番思量之后,吕布决定先去往并州东面的冀州,这里可是三国时期最为繁华的地区之一,人才济济。
其中在后世最出名的就要数常山赵子龙了,不过此时的赵云不到10岁,还只是一个孩童。
吕布此行并不算着急,因此行程并不算快,一边游览沿途风光,一边赶路倒也惬意。
两骑一狼的阵容再加上吕布鹤立鸡群的身材和样貌,走到哪里都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
走走停停的花费了月余功夫,一直到八月左右才刚刚进入冀州地界。
吕布正在一小树林中打猎,打打牙祭顺便让贪狼好好玩耍一下。
不多时,吕布射中一只小鹿的后腿,也不着急去追。
身边的贪狼已经撒着欢的追了过去,相信不多时就会把猎物带回来。于是和吕中下的马来,准备就地休息。
可是半天不见贪狼回转,过不多时,又听得隐隐传来贪狼的嚎叫。
“少爷,你听狼儿嚎叫,莫不是有什么猛兽在?”吕中问道。
吕布点点头:“嗯,应该是如此,快,咱们过去查看一番。”
顺着声音走了一会发现不远处一块空地中贪狼正在搏斗。
不过对手却不是其他猛兽,而是四个精壮的大汉,左手拿着圆盾右手拿着长刀。
其中三个人正在围攻贪狼,两个人身上已经略微有点挂彩,贪狼除了略微有些气喘倒也没有什么伤口。
剩余一人似乎是带头的,旁边倒着一头奄奄一息的小鹿,后腿上还挂着吕布之前所射的那支羽箭。
为首的汉子孔武有力,环眼豹头,此刻正在旁边骂道:“你们这群废物,都是干什么吃的,连这么一条畜生都收拾不了?”
一边说着一边提起长刀走上前去:“都给我滚开,看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