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三国之吕布-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懿故而率先见礼道:“在下司马懿仲达,见过军师祭酒。”
戏志才处理青州军务方才回来,之前也未见过司马懿,因此现在也是仔细打量起这个年轻人,看过之后暗自点了点头道:“小兄弟当真一表人才。方才长文兄所言极是,你我同为主公效力,将来自该多多亲近才是。”
一番寒暄过后,戏志才突然不经意地开口道:“如今主公初定青兖二州,百业待兴。方才我与长文兄正在商谈此事,敢问仲达兄弟有何指教?”
司马懿连忙躬身行礼道:“指教不敢当,不过小弟此来之前却曾想过此事,有些拙见还请两位兄长指正。”
司马懿也是一机巧玲珑之人,戏志才虽然只是客气称他一声兄弟,但是他却打蛇随棍上亲切地将戏志才摆放在同陈群一样的亲近位置上,同时却又表现得没有一丝功利,让陈群和戏志才二人再次高看这个年轻人一眼。
司马懿见二人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的身上,当下也不再卖关子,缓缓踱步道:“其一,主公新近获军三十余万,虽然实力大涨,但是黄巾降卒良莠不齐,现如今即将大乱,若是指望这些兵卒,则我军危矣。因此当务之急乃是整备兵马,去其芜杂留其精华,三十万人马至少可为主公留存十五万精兵,再加上主公原先人马,则我军手握二十余万大军,足以雄踞。”
司马懿所说并无出奇之处,这一点也正是曹操现如今正在做的事情,因此司马懿提出来并无任何出奇之处。
司马懿接着说道:“其二,主公收留青州黄巾余孽百万民众,可安置开垦农田,择其青壮与淘汰下来的劣兵共同组建乡勇,陈于与豫州冀州交界之处进行屯田,既可解决我军粮草压力,又可抵挡二袁兵马侵犯,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听到这里,戏志才眉头一耸,方才他与陈群正在商议屯田之事,曹操连年用兵,如今虽然势力大涨,但是却也增加了府库压力,屯田之法正是适合此时使用,而司马懿所提将屯田乡勇驻扎在与豫州和冀州交界处,正是一步秒棋。
“其三,徐州陶谦年轻时为人刚勇,但此时年事已高,没有了往昔锐意进取之心,主公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稳定住此人,则我军后方无虞,有陶谦在侧,则扬州亦不敢轻举妄动。”
“其四,青、兖初定,人心浮动,此时当有强力人物刚柔并济执法平乱。长文兄精修律法,当可执掌。另外,在下愿保举一人,可为长文兄臂助。”
曹操早有心整顿吏治,青、兖二州虽然遭受黄巾之乱最为剧烈,导致不比其他州郡门阀林立,但是依然有着不少士家望族在此,并且随着曹操求贤令发布,不少士子前来投靠,连带着迁徙过来了许多的士族,还有新近投靠的青州黄巾、泰山臧霸等,可谓是错综复杂,若是不能安置妥当,将来必成大患,因此曹操才会重用陈群,不过此时因为刚入主青、兖,陈群也只是知道曹操准备如此安排,但是司马懿却能够想到此处,让二人高看一眼。
戏志才与陈群对望一眼,戏志才率先开口道:“你愿举荐何人?”
按理说,司马懿初来乍到,本没有资格进行举荐,但是曹操本就是求贤若渴之人,所以在他的治下,只要是有才之人均可获得相应的位置,甚至可以自荐,正是因为这一风气的盛行,才使得曹操的求贤令一经发布,顿时引得无数英才前来投效。
司马懿顿了顿开口道:“山阳昌邑人,满宠字伯宁,中正刚直。十八岁时,在郡中任督邮。当时郡内的李朔等人拥兵自重为害百姓。太守遣满宠前去纠察,李朔等人问讯后,前来认罪表示不敢再作恶。后来,满宠试任高平县令。县中督邮张苞贪污受贿,干乱吏政,满宠派人将其抓捕并考问,张苞受刑而死,于是满宠弃官而归。此人刚正不阿,若是主公肯用此人,则吏治清平指日可待。”
戏志才点了点头将满宠这个名字记了下来。
“其五,逢迎天子!”司马懿再次开口,说出一句话语。
戏志才乍闻此言,长身而起,陈群也是一脸震惊。却见司马懿表情淡然,仿佛他只是说出了一句非常普通的话语。
………………………………
第129章 暗流涌动(二)
“逢迎天子?”戏志才丹凤眼微咪,凝视司马懿道。
司马懿转头直视戏志才的目光,却是没有丝毫畏惧,开口道:“没错,逢迎天子。董卓现如今权倾朝野,天下诸侯敢怒不敢言,虽然一方面慑于董贼实力强横,另一方面却是因为董卓挟持天子,占据大义之名。而今汉室衰微,皇统尊严虽然名存实亡,但是没有任何一方势力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何也?皇统尚在,故而主公若是能够逢迎天子,不但可立不世功勋,进而还可以……”
虽然后面的话语,司马懿没有说出来,但是另外两人都是心智超绝之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其中的好处二人都非常的清楚,董卓之所以如今能够安然稳坐长安,并且令天下敢怒而不敢言,正是源于此。
作为曹操最为倚重的谋主,戏志才更是明白,曹操依然还是心向汉室,想要效仿霍光做那中兴汉室之能臣。
司马懿此时提出的这一点正符合曹操的心思,同时也是对于他们来说有着无穷的好处,这并不是说曹操、戏志才、陈群等人不如司马懿,没有他考虑的长远。
只是因为所处的地位和角度不同,当局者迷罢了。司马懿初来乍到,很多思虑和筹谋方面要比他们身处局中之人要看得更加全面和透彻。
只是如今董卓势大,想要逢迎回天子,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司马懿自然也明白他此刻所说出的这最后一条只能作为一个中长期的目标来进行筹划,而且现如今他只是将这些想法说给戏志才、陈群二人,虽然是为了应对他们二人的考校,实质上,却是希望通过这二人之口传到曹操的耳中。
曹操若是听说了他的这一番言论之后,必然会对他另眼相看,那么他就可以从现在的一届县丞平步青云,获得能够进入曹操权力中枢的机会,这正是他语出惊人的原因所在。
当天夜间,昌邑城曹操将军府书房之中。
曹操斜躺在一张软塌之上,手边放着一卷书简,他身材矮胖短小,身高不及七尺,圆脸、大眼、短须,非但不阴险、也不威武,而且有点滑稽,但是自他身上却是有着一股英雄气概,让人望之心折。
戏志才垂手站在旁边,他连夜赶来这里,把日间与司马懿相见时的所见所闻全部和盘托出。
实际上,戏志才与司马懿的会面并非偶然,而是曹操听闻了司马懿前来投靠之后,有意让戏志才前去考量一番。
曹操生性多疑,他自知自己的名声在士族当中并不算多么好,因此似司马懿这边慕名前来投效的世家子弟,曹操都非常的谨慎。
曹操手指轻轻敲击着手边书简,方才戏志才转述的司马懿之话语令他陷入了沉思。戏志才知道曹操思考的时候不喜被人打扰,故而静静地伫立一边。
这一思考就是近盏茶的功夫,戏志才苍白的脸上隐现痛苦之色,突然抑制不住地咳嗽出声。
曹操立时惊醒,赶紧起身跳到戏志才身前,伸手扶住了戏志才瘦弱的身躯,将其搀扶到一旁坐下。
戏志才有心想要自己行走,奈何咳嗽愈发的剧烈,直觉喉头一阵腥甜之气袭来,顿时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曹操看在眼里,心痛异常。
戏志才自幼体弱多病,虽然在颍川书院学业有成,但是他的身体却是每况愈下,曹操爱惜起才将他接出来后寻访各地名医为他医治。
但找来了无数的名医,都说戏志才这是先天顽疾,且已经病入膏肓,药石已然无用,最多也就是能够为其续命一些时日。
为此曹操大为震怒,甚至接连斩杀了好几位医生,但却也是无能为力。
曹操手脚利落地为戏志才端来一杯温茶,细心地轻轻拍打戏志才的后背,口中低声道:“志才,都怪我,方才想得出神。你最近太过操劳了,可惜我曹孟德无用,累得你拖着带病之躯还要为我奔波劳苦。”
也不知是心中感动所致还是方才那一顿剧烈的咳嗽引起,戏志才的眼角布满泪痕,借着喝茶的动作悄悄拭去泪水。
戏志才待气息平缓之后这才开口道:“志才本一贫贱之人,承蒙主公抬爱,古人尝言‘士为知己者死’,能为主公效命,实在是志才之幸。这残破之躯委实不知还能够维持多少时日,只是可惜志才无能,非但不能陪伴主公完成夙愿,至今为止都无法为主公举荐一名大才,着实惭愧。”
曹操摇了摇头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转而说道:“志才,切莫在多言,你需要好好休养。”
戏志才颤巍巍的从怀中拿出一个小玉瓶,打开之后一股奇异的带些腥味的异香扑面而来,曹操见状眼神一缩,面上隐现心痛的神色,他知道,这个玉瓶之中存放的乃是五石散,它的主要成分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此外还有一些辅料,故而谓之五石散。
这种散剂是由长沙太守张机张仲景所研制,本意是为了治疗伤寒。
因为这个散剂性子燥热,据说这种药吃到肚子里以后,要仔细调理,非常麻烦。
首先,服散后一定不能静卧,而要走路。除了走路,饮食着装上也要格外注意。服散之后全身发烧,之后变冷,症状颇象轻度的疟疾。但他们发冷时倘若吃热东西穿厚衣物,那就非死不可了。一定要穿穿薄衣,吃冷东西,以凉水浇注身体。
所以五石散又名“寒食散”。按照书上的说法,就是“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冻出肺炎来,那是你散发的好。
但是有一样例外,就是喝酒。一定要喝热酒,而且酒还要好要醇。
五石散对酒非常挑剔,一般的劣酒,它也会有激烈反映。而且还服散之后还不能不吃东西,一定要大量进食,“食不厌多”。
总之,吃散之后,一定要散步,大量吃冷东西,喝热酒,穿薄衣服,洗凉水澡。
原本是医圣张仲景研发出来治疗伤寒的特效药,可是由于其功效还可以提神醒脑,令人精神亢奋,“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从《世说新语》的这段描述上看,五石散真真算作中原出产的一种毒品了。
大夫尝言戏志才乃是先天虚弱导致身体虚寒,加之后期调理不当,故而无力回天。服用五石散正是续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他总是随身携带着。
可是这五石散效果虽好,毒性也甚烈,尤其是容易令人喜欢上那种刹那间神清气爽的感觉,令人成瘾,因此曹操每次见戏志才服用此药都倍觉心疼,可是却有无可奈何。
心中暗叹一口气,曹操转身拿来一壶好酒,他本就是嗜酒之人,身边自然不会缺少好酒,前些时日,甄氏商队途经兖州时,还专门为他送来几坛名为‘琼玉液’的好酒,曹操一尝之下顿时爱上了这奇异的纯白酒水,直呼‘天上琼浆不过如此’。
曹操对着琼玉液一直非常珍惜,自己平时都不舍得多喝,可是此时却顾不得许多,为戏志才拿来一壶,递到他的手中。
戏志才早就知道曹操私藏着好酒,此时拿到酒壶,那酒液之清香将五石散的怪异味道都冲散了不少,虽然此时难受至极,仍然忍不住开口道:“咳咳咳,哈,哈哈,咳,咳,若不是志才有,咳咳,有此病,还无法品尝,品尝到这人间,咳咳,仙酿!”
说完仰头将五石散就着琼玉液灌入腹中,甫一下肚,顿觉一股暖流沿着喉咙一直向下延伸至肚腹之中,而后在肚内顿时升起一阵暖洋洋的感觉,瞬间发散至全身,紧接着感觉到浑身燥热不已,就连精神都爽利了许多,并且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这燥热的感觉正是五石散见效之后的感觉。
由于体寒,故而戏志才即便在烧着火炉的屋内都穿着厚重的衣物,此刻连忙起身,将外面所披的羊毛大氅脱将下来,在屋内快步走了起来。
行走了两息之后,戏志才开口说道:“这酒果然厉害,竟然令得五石散的效力都发散的如此之快。”
曹操见到戏志才恢复了过来,也终于放下心道:“这等绝世好酒现如今我可就只剩下七坛了,既如此那我便赠予你五坛琼玉液,你可要好好给我将养身子。”
戏志才也是好酒之人,闻听之下开口笑道:“哈哈哈,谢谢主公,那志才可就却之不恭了!”顿了顿,戏志才面容一肃,再次开口道:“主公,陈纪有大才亦心系汉室,但经历董贼祸国之后,其人心灰意懒醉心学问,虽然现在主公手下做事,不过此时的他仅能作为一郡太守;其子陈群倒是继承乃父之风,然机变不足,可为治而不可为谋;程昱仲德公可为主公分忧,然仲德公性格过于刚猛,刚则易折。”
曹操默然不语,这种话也就只有戏志才敢说出来,而且曹操也能够听得进去,曹操知道,戏志才因为自己身体的缘故,一直在挖空心思的为自己找寻一位能够接替他的谋主,只是这谋主岂是容易寻找的,这么长时间都依然没有所得。
戏志才摇了摇头叹口气道:“可惜那昔日同窗荀彧荀攸二人还有郭嘉郭奉孝都已投奔并州,否则他们三人不论是谁都远超志才。”
曹操开口问道:“那司马仲达如何?”
戏志才眼神微凝:“此人可堪大用,但不可离主公太远。”
曹操立即便明白了戏志才的言外之意,微微一怔之后,神色反而变得有些缓和了下来。
………………………………
第130章 暗流涌动(三)
武关,古晋楚、秦楚国界出入检查处。位于现代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成为“秦之四塞”。
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即以建置,名曰“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
关城周长1。5公里,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西门上有“三秦要塞”四字,东门有“武关”二字,内门额上有“古少习关”四字。
关西地势较为平坦,唯出关东行,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因此武关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董卓迁都长安之后,武关也成为关西通往关东的重要门户之一,对于这里,董卓也是非常的重视,派遣麾下大将李傕、郭汜领兵五万驻扎此地,为其把守东南门户。
这李傕原本为董卓部将,有因带兵有方性格勇猛,为董卓所喜,遂提拔为牙门将,而后一路升迁至步兵校尉司马,秩千石,隶属于北军所辖,受董卓的器重。
郭汜原本是西凉作乱的马贼,后来为董卓所俘虏。投降董卓之后由于善于用兵,为董卓所重用,此时担任越骑校尉司马一职,秩千石,隶属北军所辖。
此二人一个性格勇猛,一个性格阴柔,原本性格截然相反的二人却成为了莫逆之交,在董卓军中自成一股势力,代表着最早跟随董卓的一部分人马,深得董卓的信任。
此时关东各路诸侯都在忙着扩张自身的势力,没有任何一个人会不自量力地前来攻打实力最为强横的董卓,因此武关也是相当的平静。
李傕郭汜二人每日在武关除了巡视城防,操练士卒之外,就是喝酒吹牛,倒也是显得颇有些无聊。
洛阳被毁,不少流民西迁,来到武关之后停留在这里生活,因此现如今的武关倒也是颇有些繁华。
这一日,李傕、郭汜二人照例在醉春楼内喝酒买醉,武关这等要塞原本不会有这等休闲娱乐场所,只是始终没有战事,这二人实在感到无聊,这才令亲戚在这里开办了一家酒楼,说是招待来往宾客,实际上却是为二人享乐所设。
二人此刻正在推杯换盏,身旁还有歌姬美婢此后,好不逍遥快活。
突然外面传来敲门的声音。
李傕眉头一皱,他最讨厌在这种时候被人打扰,立即开口说道:“那个不开眼的混蛋,这个时候前来打扰,可是活得不耐烦了不成?”
门外传来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道:“京兆尹司马防省亲归来,途经武关,前来拜会二位将军。”
李傕、郭汜二人相视一眼,双方都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司马防他们是知道,董卓为了稳定关东士族,提拔了一大批士族子弟,这司马防就是其中之一,被擢升为京兆尹,听说前一段时间过年回家省亲,为何回来还会突然在这里拜访自己二人。
李傕忘了忘郭汜,对方也是有些茫然,不过郭汜还是点了点头。
李傕明白郭汜的意思,挥挥手,让其余的人都退了下去,两人共事已久,许多事情上李傕都会询问郭汜的意见,这已经成为了他们二人之间的默契。
不多时,所有闲杂人等都退出去之后,一个长袖飘飘的中年人走了进来,带着一脸和煦的笑容,离着老远就双手抱拳行礼道:“司马防见过二位将军,突然造访还请恕罪。”
李傕和郭汜二人连忙起身还礼,司马防身为京兆尹秩中两千石,可比他们二人的官职都要高上许多,虽然董卓把持朝政以后,朝廷官员在他们西凉官员面前都不敢抬头,不多李傕、郭汜二人对于这些士家门阀的人还是面子上保持着敬意。
郭汜的声音就如同他的性格一般有些阴柔,率先开口询问道:“不知京兆尹大人此来何为?若是有何吩咐,只管派遣下属传唤我二人就是。”
司马防脸上微笑更甚,仿佛没有听出郭汜话中揶揄的意味,开口道:“不瞒二位将军,老朽素来敬重二位将军,此次返回长安路过武关,特意前来与二位将军相交。”
郭汜心中疑惑更深,他二人与这司马防从来都没有任何交情可言,这些关东士子从来也都是部将他们这些西凉武夫看在眼中,此时突然主动前来说想要交往,这不得不让二人心中戒备。
司马防似乎看出了两人的戒备之意,爽朗的笑道:“哈哈哈,看来老朽来得太过突然让二位将军心生疑窦,这却是错在老朽。老朽说话比较直截了当,观两位将军也是爽快之人,老朽便明言了吧。”
郭汜再次与李傕交换了一个眼神,而后看向司马防,开口道:“还请先生名言。”
司马防左右环视一圈,郭汜见状说道:“先生但说无妨,这里是我二人的地盘,不会再有第四个人能够听见我们的话语。”
司马防这才点了点头,开口道:“老朽此来实是向二位将军求助来的。”
“向我二人求助?”郭汜疑惑地开口。
“没错。”司马防收起了微笑,脸上浮现羞愧的颜色,开口道:“还不是老朽的那几个不孝逆子惹出的祸事。”
“令公子?”
“正是,这几个不肖子在伯达的带领下偷偷逃出了家族。”司马防似是不好意思地说道。
郭汜仔细地看着司马防,此刻他的心中感觉到怒火在慢慢的燃烧,司马防虽然嘴上说的客气,可是言语之中哪里有半分的认真,倒像是在和他二人开玩笑一般。
郭汜看了一眼李傕,发现对方的脸色已经变得非常难看,显然若是这司马防再如此这般戏弄他们二人,李傕就会出手教训这个老家伙。
司马防眼见二人的神色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装作很慌乱地说道:“实不相瞒,我的那几个不肖子分别投向了关东诸侯。”
“什么!司马老儿,你莫非是嫌命长了不成!”李傕愤而起身,就想要拿出佩剑。
郭汜突然起身按住李傕,回首怒视司马防道:“司马防,我二人敬重你尊称先生,可你莫要得寸进尺,须知我们并不是你可以随意戏耍的。”
“将军,二位将军冤枉啊。唉!实不相瞒,老朽本是我司马家族的族长,可是就因为我应召了太师给予的京兆尹,被家中长老罢去了族长的职务,此次回乡正是为了处理此事,却不想不但没有任何结果,族中长老还将几个儿子分别送往他处投效。而老朽,老朽更是被驱逐出了家族……”话语说完,司马防禁不住老泪纵横,一张脸上顿时堆出一道道深深的皱纹。
司马防这一番话语说出之后,李傕顿时愕然,郭汜则是拧眉陷入了沉思。
自汉开始,选拔官员采用举孝廉制度。
孝廉,即孝子廉吏。举孝察廉原为察举二科,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两汉通常的情况下,孝廉则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晋升的正途,汉武帝以后,迄于东汉,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
数百年下来,士族门阀林立,势力越来越庞大,几乎所有官员全部出自于士族,故而有了士族与寒门之分,士族讲究家国天下,凡事都以家族利益为第一前提,故而为了保存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