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傀儡女帝之凰易凤-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煜煊倚在桃花树干上,絮絮讲着,似有诸多讲不完的话。儿子与墨肃未能相见,她想要让儿子知晓他父亲是何等英勇潇洒的一个男子。
墨昭筠与魏煜澈立在一侧细细听着,并不出声惊扰了煜煊。
衔泥归来为雏燕做巢的老燕啼鸣声低沉,惊醒了煜煊为自己幻起的一场梦。梦醒,她强逼着自己别了眼眸不去看平平如初却有着新翻痕迹的土地,而后扶着墨昭筠的手起身,步履沉重地离开了桃花林。
………………………………
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回行宫救殇子
因魏煜珩之死,驻扎在桃林行宫之外的官兵溃不成军,皆倒戈于二王子魏煜澈。魏煜澈带着河昌一半的官兵随扈煜煊前往帝都,欲令邢远带领手下官兵退出帝都城内。
帝都城门旌旗飘摇,城上、城下兵马成圈围列、威赫僵持着,魏煜澈虽告知邢远自己王兄已死,但邢远不信魏煜珩之死,扬言若兆泰王真死了、便屠城为他陪葬。一日僵持下来,他仍困着城中臣民,不开城门。
次日,万里长空唯有一轮红日,铁蹄铮铮下,滚滚狼烟令两侧苍翠树木蒙尘。墨肃所率领的兵马晚了煜煊一日到达帝都城外。五十万兵马黑压压似一张天网朝帝都而来,直看得城门远眺的河昌官兵对着一轮红日只觉天旋地转。
墨肃因有河昌兵马驻扎在城外,心中起了警惕,令自己的兵马驻扎在离河昌尚有一段路程的地方休整,恐行了多日的兵士无士气作战。
锦翠连绵的春日却飞沙淅沥,魏煜澈一身铁衣独自前来迎墨肃。见得前来迎自己的魏煜澈,似已无了往日仇恨之意,墨肃不知缘由,却更加担忧在河昌兵马中的煜煊。“元儿呢?”
魏煜澈面上牵强一笑,“我王兄死了,曾前往桃林行宫逼宫的官兵现在已归顺我手下,但帝都城中困城的是副将邢远所带的三十万河昌官兵。”
听得他讲魏煜珩已死,墨肃心中紧绷着计划苦战多日的一根弦落下,未至天子军帐中,他直直去了城门下,眺看着立于城门上的河昌官兵。
邢远躲在城门阁楼中瞧着与二王子所率领河昌兵马汇在一处的兵马,思忖着来着是何人?是兆泰王还是大司马墨肃?无法探清来者身份,邢远愈加不现身。
魏煜澈策马行在墨肃身侧,瞧着城上闲散却难攻下的河昌官兵,面带愁色道:“我那日告知邢远,我王兄已死,他便扬言要屠城给我王兄陪葬。我亦是不敢再说我王兄已死之事,恐他真大开杀戮屠杀城中百姓及帝都朝臣。”
墨肃剑眉舒展道:“这城中只有邢远一个副将统率,若无了他,那这城中的三十万兵马便成了散沙,军中无主,易失军心!”
魏煜澈叹道:“邢远从昨午后起,便不出来见我,只一心等着我王兄来此!不攻进城去,如何能杀得了他!”
墨肃思忖了一会儿,令魏煜澈带着大军撤退十余里,只留了墨家兵在城下。又令四万墨家兵举起墨家旌旗,大肆敲响战鼓,将士齐呼,“墨家铁骑踏天下,河昌兵马拦不下!”
鼓声浩浩荡荡,旌旗遮蔽红日,令城上官兵知晓他墨肃带着墨家兵在此,且看轻河昌兵马,只以四万墨家兵攻城,以便引邢远现身。
武将在兵法谋略中皆有好胜之心,邢远听得昔日逢城必能攻下的墨肃在城下,又只以四万墨家兵攻城。果真现身于城楼上,对城下的墨肃道:“墨大司马倒是比邢某所想快了两日!不知这次可有良计攻城?”他扫看了一眼退避到外的四十余万兵马,心中愈加不屑城下的四万墨家兵。
墨肃策马游走在城下,抬冲城楼上讲些什么,邢远听不清楚,便微微前倾了身子。墨肃剑眉挑起,顷刻间,赤烈手中的弓弩便飞出三支箭,正中邢远眉心、喉咙、胸膛,他从城楼上跌落下来。
霎时万箭随着邢远的尸体而下,赤烈等下属为墨肃遮挡住了片刻的箭雨。城楼的河昌官兵因失了暂为主将的副将,攻打城下敌方兵马时亦无了军法,手上弓箭射完后,他们两两相望了一眼,邢副将死了,王爷又不知在何处,且二王子说王爷已薨逝。
他们踌躇间,城下传来高呼声,“河昌的官兵,兆泰王及你们的副将邢远已死,打开城门,迎皇上进城!皇上定不会问罪于你们!若再迟迟不开城门,待大司马墨肃攻下城门,皇上定会问罪于你们!”
墨肃又令人高呼了两声,便令全军待命等候着。
邢远双眼瞪得圆鼓死盯着墨肃,他下马替邢远合上了眸子。厚重城门紧闭,若是攻城,万夫皆举刀剑,长驱相持,只会令城中百姓受苦。他虽不喜歌楼舞榭,却也不想正值春日,便看得因战乱处处花凋积春愁民怨。且魏煜珩已死,河昌大军早已溃不成军,无须大动干戈,耗损大魏国兵力。
城门再无箭雨,半个时辰后,浚沉沉城门被拖拉开的声响令城外的官兵皆面容一松,墨肃令手下副将带领自己的兵马去城外安营扎寨,休整两日,待煜煊颁布了禅位圣旨后便即刻带她与墨昭筠回漠北。
魏煜澈让手下几个副将去安顿河昌的兵马,自己带了一路人马前往肃清帝都残余的河昌官兵,以便迎皇上回帝都皇城。
天子军帐中,煜煊端坐于主位,瘦弱身躯包裹在宽大的龙袍内,她眉眼因城门打开而舒展、愁绪却现于清秀面容上。本敲击在龙案上的手被她刻意收回,她不敢看自己曾杀过三条人命的苍白指节。
早有人禀告了她墨肃带兵前来,墨肃不来见她,她亦是不敢去见墨肃。若昔日同他离开,定能保住自己儿子的性命。她为了魏家江山、为了魏煜澈的性命,丢了自己儿子的性命,她无法原谅自己,更不奢求墨肃能原谅自己。
幕帘被人猛地掀开,她应着劲风起身,墨肃大步跨了进来,俊朗面容虽带病色倦意、顽劣笑意却溢着光彩。他修长身躯穿着铁衣愈加显得高大挺拔,似一座崇山峻岭,似昔日的墨凡,可震得大魏国万里疆土的安然无恙。
她噙泪的眸光从墨肃身上移到他身后的薛漪澜,薛漪澜迎上她眸光,单膝跪地,抱拳道:“末将薛漪澜拜见皇上!拜见皇后娘娘!”
煜煊颔,挥手令她起身,亦令候立在军帐中的宫人皆退了去。
墨肃不顾军帐中尚有薛漪澜及墨昭筠,上前揽了煜煊入怀,沉声道:“从今日起,你便不再是大魏国的国君,而是我墨肃的妻子元儿!”
柔肠中的愁意与悔意寸寸缕缕缠绕成结,每绕一寸,煜煊都觉得心如刀绞。她清秀面容贴在墨肃胸前,一层凉薄的铁衣令她面上泪痕愈加冰冷。
怀中的煜煊低泣不断,身侧的墨昭筠亦是满面泪流,墨肃渐渐察觉出二人有些不妥,忙松开怀中煜煊,盯看着她憔悴病态的面容,柔声问道:“生了何事?”
昔日清灯孤壁,她夜思执剑良人。今日良人执剑归来,她却羞于面见。煜煊嘴巴张合几次,说不出一句话。
墨肃皱起剑眉,问一侧的墨昭筠道:“你嫂嫂怎么了?”
墨昭筠哭泣时额前梅花花钿因她蹙眉走样,似画舫搅了春水中的红霞。两个女子一见自己皆泣不成声,墨肃心中越急躁,不免加大了声音,“到底生了何事!”
墨昭筠被墨肃的厉声惊得身子一颤,还神泣声埋怨道:“大哥,你为何来这么晚,你同嫂嫂的儿子,出生不到一月,便被魏煜珩和阮凌锡杀了!你只比我们晚了一日,若是早一日,孩子就不会死!”
儿子?被魏煜珩和阮凌锡杀了?
墨肃箍在煜煊双肩上的手倏地收紧,她却受不到那股痛楚,只泪眼婆娑的望着墨肃面上的惊诧转为愤怒及悲痛。他松了禁锢在煜煊双肩上的手,俊朗面容病色被痛色覆盖,他身躯不觉震着后退了一步。
薛漪澜面带惊诧与不可置信,她上前扶住了后退的墨肃,恐他病重之下受不住未曾谋面的儿子已夭折的噩耗。
墨肃剑眉星目皱起,他扶在薛漪澜手上的手握拳。有先行兵探探得皇上已从桃林行宫起驾回帝都,他并未令大军前往桃林行宫,而是直驱来了帝都。魏煜澈先前才告知他魏煜珩及阮凌锡死了,他只当二人密谋何事起了争执自相残杀而至,不曾想却是杀了自己的儿子。
他星目看向煜煊,带了些许厉色,“你怀有身孕为什么不告知我?我墨肃还活在世上,为什么要让我刚出世的儿子为魏家的江山丢了性命!”
煜煊身子孱弱站立不住,要依靠着墨昭筠方能站稳,噙泪的双眸盯看着薛漪澜扶住了墨肃。她嫣红唇瓣弯起转瞬即逝的笑意,唇瓣张合几次,亦是不知该说什么。“墨肃,是我对不起你,对不起儿子!”
墨昭筠见自己的大哥与薛漪澜举止亲密,便为煜煊鸣起不平,“大哥,孩子没了,嫂嫂亦是伤心得肝肠寸断,你何故还要责问她!”她眸光看向扶着墨肃的薛漪澜,带了些敌意。
薛漪澜眸光看向别处,并不松开手上的墨肃。明知自己身份立于这里尴尬,但她实在放心不下墨肃。墨肃在塞北便受了风寒,病正重时率领大军从塞北出赶往桃林行宫救元儿,兵探探得皇上回帝都后,他便日日思虑如何攻城,如何与魏煜珩大军抗衡。军中兵士尚有歇息的时候,他却终日带兵忧思。
经墨昭筠一番训言,墨肃把手从薛漪澜手中抽出,上前揽了煜煊入怀。语气缓和了许多,心痛令他本就嘶哑的嗓音更加干哑,“我儿子现在在何处?”
身侧环起热气,煜煊却觉心中彻骨冰寒,她木讷着身躯,并未听进墨肃的话。
墨昭筠替煜煊答道:“我与嫂嫂把他葬在了桃林行宫桃花林江畔,一棵不开桃花的树下,嫂嫂说十里桃林在你们二人心中,大哥······”她未说完,墨肃便把怀中的煜煊扶于她怀中,厉色叮嘱道:“好好照顾你嫂子!”
薛漪澜见手上无了墨肃的手,本转了身子离开;已行至军帐幕帘处,墨肃却先他一步出了军帐。她回看煜煊时,听得墨肃在外吼人给他牵快马来,便追了墨肃出去。
墨肃已经从兵士手中接了缰绳欲策马而走,薛漪澜上前拉住了马鞍,急急道:“墨肃,你要做什么?你不带元儿走了?”
墨肃回望了一眼天子军帐,沉色道:“我先去看一看我儿子,我墨肃都是从棺椁中出来的,我的儿子又如何肯安睡棺椁中!”他勒紧缰绳强行从薛漪澜手中挣脱,策马而离去。
薛漪澜恐墨肃见了自己儿子的尸身,承受不住悲痛,便策马追了他而去。
煜煊扶着墨昭筠的手立于天子军帐外,望着策马双双离去的墨肃及薛漪澜。闺中待夫君归来的女子,虽心在军营,又如何比得过身心皆在军营的薛漪澜,可在墨肃身侧嘘寒问暖,日日相伴。
墨昭筠见煜煊双眸垂泪,嘴角弯笑,自己也不知晓大哥着急离去是为何,亦是不知该如何宽慰她。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凰凤不分罪己诏
收编了帝都皇城中四处横蹿的河昌官兵,魏煜澈令被困于皇城中十余日的大臣们先行回府上沐汤除尘,明日早朝再谒见皇上。皇位即日便是魏煜澈的了,煜煊对他的决定亦是无甚意见。
待魏煜澈迎得煜煊回皇城,已是暮色深沉。行至皇城内,星河弯月下,皇城宫阙楼台的金黄琉璃瓦若往昔般灼灼生辉。
虽舟车劳顿几日,但煜煊身体无困乏之意。乘着金辂,她并未回勤政殿,而是令宫人直接去了长寿宫。
如今帝都内、皇城中伴着她二十余载,同她夺权,同她相争相杀的人只余了阮太后一人。
长寿宫殿庭中的两株荷叶玉兰花开正妍,煜煊脚步踟蹰在殿庭中,借着月色与灯盏盯看了一会儿那宛若荷花的玉兰花。世间多种花皆逃不了花入金盆叶作尘的命数,也唯有那湖中的绿叶红菡萏出淤泥而不染,年年岁岁卷舒开合任凭本心。
一株荷叶玉兰,却把水间菡萏困于金盆中。但玉兰是玉兰,菡萏是菡萏,纵使再相像,可以假乱真,却终不是真的。正如她是凰易做的凤般,终究成不了那威赫四方的真龙天子。
她低声叹了一口气,双手束于身后进了阮太后寝殿,依旧浓郁草药味道混着沉水香味令人鼻息间有些不适、欲作呕。煜煊轻掩着鼻息,行至内寝殿。
殿内只有一个宫女珍儿,手托金盘中放有一个白洁玉瓷碗,跪拜着向她请安,“奴婢见过皇上!”
梳着朝天髻、身着太后朝袍的阮太后像是未看到煜煊般,依旧端起了金盘中的汤药一饮而尽。她余光瞥看到煜煊有些不适的神情,心中自嘲着,这般多年过去了,她已呕吐的不会再呕,更是闻不见寝殿内的药味与香味混着是多怪异。虽络尘早已不在,她每日仍旧喝着催孕汤药,只有喝药时,她方觉得无了权势、无了太后头衔,她仍是女人一个。
待阮太后喝完药,煜煊轻挥了挥手,令殿内的宫人皆退了下去。
阮太后朝天髻下的蜡黄面容依旧涂抹着厚重脂粉,她冲煜煊讪笑时道道沟壑褶皱落下碎粉,煜煊面无表情的坐于她身侧,低声道:“阮凌锡死了,是我亲手杀的!”
玉几上放着火凤烛台,红烛红焰却遮不住阮太后面上的蜡黄,似侵入骨血的病患般,难以祛除。
煜煊只看到她面上的惊诧与不可置信转为了更大的讪笑,便不忍再去看这个昔日被自己唤为母后的女子。
耳边听入她聒噪的嘲讽声,“你竟亲手杀了他?你可知他为了助你安然产子,在哀家与魏煜珩之间是如何艰难游刃的!”
煜煊面色冷淡地瞥看她一眼,“她杀了我的儿子!”
烛焰后的阮太后面带愕然,“你生的竟是个儿子,而非公主?”她哈哈笑了两声,似幽静雨夜下夜枭低鸣声尖锐刺耳,听得煜煊心中一惊,随即明白过来阮凌锡昔日也是想要保自己儿子一命的。可那又如何,毒药是阮凌锡给魏煜珩的,他非祸,亦是帮凶。
沉思往日,芳蕙落落成殇,亦随着春夏秋冬转换时节零落成尘土。孽缘因她女儿身登基为皇始,便可以她禅位终。煜煊看向阮太后,诚恳道:“魏煜珩也死了,明日我就会下罪己诏,禅位于魏煜澈。你手中尚有四道兵符,你留存着也无用了,便交出来吧。六川军镇是我父皇用性命建下的,不可落入了大齐国的手中。”规劝后,她不抱希翼,亦不忍再看阮太后蜡黄的面容,起身朝外走去。
“皇儿!”
煜煊刚行至帷幔处,阮太后一声柔情的低唤从她身后传来,她止住了脚步,却不曾转身往后看她。
“襁褓中的你很讨人喜欢,小脸颊粉嫩若桃花,哀家终日看不够。正因爱怜你,哀家才未驱赶你母妃离开你身侧。可是哀家担忧你终不是哀家所生,有朝一日她隐忍不住爱女之情会告知你一切······”
阮太后一番柔情话语被煜煊厉色打断,“可你却毁了我母妃的容貌,又多次百般羞辱她!”
十八载的母女情分,阮太后自认曾真心待过煜煊,不然她又怎能活到羽翼丰满、与阮家为敌。但这份母后对皇儿的情分,她却从未在话语中告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煜煊对自己的恨意竟到了听不得柔情话语的地步。
阮太后仰笑了几声,她即将年逾四十,心里万般多的愁苦无人诉,无人懂。唯有络尘懂她,却只是为了利用她,为了这假意的心有灵犀,她宁愿被他欺骗利用。
她弯起唇瓣,“魏煜煊,你知道是谁毁了你母妃的容貌么?是你!昔日是茗萼握着你的手毁了你母妃容貌,李昭仪忍着面容灼烧的疼痛不惊吓到你的模样亦是美艳不可方物!你母妃为了让你远离我阮家,当日自己杀了自己陷害阮凌锡,阮凌锡恐你心中愧疚自责方没有告知你实情。那日你假死的灵柩回帝都,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抱你离去,中了兆泰王三箭,差点丢了性命。你只觉是我阮家欠你许多,殊不知阮凌锡为你所做,早已还清一切。你抄了我阮家,令我阮家败落,也亲手杀了他!魏煜煊,此生余年,你能安然言笑么!”
心中怪责自己为何要来长寿宫,煜煊握拳,猛地掀开帷幔离开了长寿宫,匆匆上了龙辇,行了很远依旧能听到阮太后非哭非笑夜枭般的声响,似荒野乱葬间凄凉的低诉。
回到勤政殿,静夜阑珊,墨昭筠回了月央宫歇息,煜煊仍是盘膝坐于昔日常坐的小憩木榻上,受着漫长黑夜的孤零。无人知晓墨肃跟薛漪澜去了何处,魏煜澈告知她,以墨肃的性子定要去亲眼见得孩子尸身方能死心。她无法去细想有关孩子的人或事,每想一次,便似冰凌穿透肌肤,寒冷刺骨。
江山易主,乾坤空落,不似她昔年所盼的那般三人团聚,成了她一人卸掉重担的孤欢聚。
她已记不清从何时身侧的人皆渐渐死去,母妃薨逝,萧渃被人杀害,宇文绾中毒而死,阮灵鸢自缢,赵忠替她而死,兆泰王被自己所杀,郑太傅病死,春风秋雨被阮凌辗侮辱而死,墨凡战死,阮家被炒,阮凌锡与魏煜珩被自己所杀。自己怀胎十月,存世不到一月的儿子亦死了。
年少时,她便害死多数俊美少年,却唤不上他们的名讳。细细算来,尚不知有多少她记不得名讳的人因她而死。煜煊伏在玉几上,身上似有万千冰凌削就的冷箭刺来,刺透血脉的疼痛令她合眸。郑太傅曾告知过她,皇权虽至高无上,却是无数人的血与肉堆砌的,其中亦不乏自己的至亲血脉。方今,她才深刻领悟郑太傅所言。
一夜漫长煎熬,一身的血腥罪孽凝固成一座囚牢,把她牢牢困在里面。待晨曦初露,煜煊被窗棂外青梅树上的杜鹃叫声引了去。杜鹃啼暮春,可暮春未至,应是来啼自己的吧。她嘴角弯起讪笑,扶着玉几,动了动酸麻的双腿,缓缓朝殿庭外走去。
殿庭中两株青梅树枝叶青青,尚未孰的果子沉甸甸地压弯了枝桠,莺燕鸣叫声亦不似初春在桃林行宫听得那般稚嫩嘤嘤,十里桃花还开在心中,煜煊不知为何春已渐老。
宫人为青梅树浇灌时浇露出了一块红绸布,清理时却顺着红绸布从青梅树下挖了一个瓦翁出来,黑黢黢沾满了湿哒哒的泥土。
小哼子见得陶瓷瓦翁,低叹了一声,禀告道:“皇上,这是去岁,大司徒令我等人酿下的青梅果子酒。说是今岁,皇上身子骨好了,就能饮这青梅酒了。”
煜煊抬眸,看了一眼那陶瓷瓦翁,耳侧萦绕出阮太后的话语来。她别了眸子去,瞧着从宫门处先后进来的魏煜澈及赵信河。
二人行礼后,魏煜澈对煜煊拱手禀告道:“启禀皇上,城外我河昌兵马照皇上之意留了二十万拱卫帝都,其余皆已连夜归回河昌。”
煜煊颔,眸光看向身侧托着金盘的赵信河,赵信河立即禀告道:“启禀皇上,太后娘娘昨夜驾崩了,是悬了白绫自缢的,这是在她凤体侧现的物件,想来是太后娘娘想要交给皇上的。”
煜煊闻言掀开了那金盘上的白绸帕,四道汉玉白雕刻的龙符齐齐躺于金盘中,她与魏煜澈眉眼皆是一惊,带了欣慰之色。
煜煊扔掉手中白绸帕,唤来了小哼子从他手中接过了三道圣旨,一道禅位于魏煜澈,一道罪己诏,一道归还墨昭筠女儿清白之身。
她垂思忖了一会儿道:“澈儿,让我母妃替了阮太后入太后陵寝,阮太后生死皆是无法面见我父皇了。昔日她留了赫连夏尸身葬在大魏国,把她同赫连夏葬在一处吧。”
魏煜澈颔,看了一眼金盘中遮掩了汉白玉龙符的三道明黄圣旨锦布,盯看着煜煊,“皇姐有何打算?若皇姐仍想做这个皇帝,王弟自当尽心辅佐你。”
她嘴角弯起讪笑,与她夺权的皆人死了,助她夺权的人皆走了,凄冷皇城,只余了这身龙袍伴着她,她要至高皇权何用。
嗅着青梅味道,煜煊看向了青梅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她眸前显出五岁那年与墨肃一同伏案吃冰碗的模样,青梅枝桠影在汉白玉屏风上幻化成竹影,青梅与竹马不可辨清。
她本是凰却作了二十二年的凤,凰之身子,凤之秉性。二十二年岁来,她已记不清有多少时日,连自己都无法认清自己到底是凰或是凤,正如不知是青梅换了竹马,还是竹马易了青梅。
跪于青梅树下的太监仍在清理着陶瓷瓦翁上的泥泞灰尘,渐渐显出白洁的陶瓷瓦翁,水痕泛着寒光,与阮凌锡寒玉气势相同。
小太监把白洁陶瓷瓦翁抱走,煜煊思绪回转,看向了盯看着自己的魏煜澈。“澈儿,你恨皇姐么?皇姐亲手杀了你至亲的两个人。”
魏煜澈俊秀面容满是苦笑,“得知父王是皇姐所杀,王弟曾恨过!而我王兄,若非皇姐丧子在先,王弟会恨!那日,我听闻大齐国大王子赫连英五马分尸了赫连夏,只是为了两座城池,我更加不想涉足皇权之争。却不忍皇姐为了我带着孩子不能与墨肃团聚。不曾想,害了皇姐的孩子,亦令我王兄丧命。”
煜煊伸手碾平了魏煜澈紧皱的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