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成帝国-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代将才还是有可能的。

    “以灵之眼看天下,可知天下之势耶?”

    “灵虽不才,幼时亦曾读圣贤书,今天子之为乃亡国之道,只是具体为何却道不明白,还请公子指点迷津,灵跟随公子,万死不辞。”

    “好了,灵有此悟已经难得了耶。我料天下乱在必在三至五年中,这样,灵可要加强锻炼也。不知现在灵愿如何学习也?”

    “灵见公子身边那一大汉甚是雄伟,欲跟其学习武艺,还请公子允许。”

    “此人勇武有加,但智略不足,我要的灵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将才,此谷中有一中年人,精通刀法,射艺无双,胸中亦有万千韬略。你可找此人挑战和推演兵法,这样,你就能成一个文武全才。现在不仅要给你带兵,以后还要教你阵法的。”

    “灵谢过公子。灵去也。”

    “嗯,刚才的军纪一定要牢记,一定改邪归正。”纪灵拱手行礼下去了。

    这时,贾诩又跑来:“请主公为酒赐名。”

    “赐名?不是叫汾酒吗?”

    “现在清澈如水晶一般明亮,怎么还能叫汾酒啊?”

    “嗯。”袁术想了想:“以后此酒将是文和的一利器,当以文和的字来命名。”

    “当不得当不得,此酒公子所创,怎么能用我的字呢?”

    “晕,用我的字就是公酒吗?你再给我想个母酒出来?”

    “额……那如何是好?”贾诩一下没了话。这时袁术想起有个叫董公酒的,灵机一动:

    “我们各取一字,叫文公酒。”见贾诩还要说话,袁术连忙道“就这么定了。头锅太烈,需要稍作勾兑。此就命名文公酒,这样的酒要仔细过滤再用上好的酒坛盛储。二锅的命名文青酒,三锅以下命名汾公酒。就这么定了。文和先生是吾之梁柱,不须为此小事劳神也。不过在酒的价钱上,文和要费点心思了。”

    贾诩还想说什么,但还是忍住了,深深一礼,回去了。

    次日,袁术带着汾公酒下山,去拜见朝中的一些掌管各司的官员。嘿嘿,袁术折节拜访朝中各司,各司自然礼待有加。袁术直言想学习百家之长,各司自然配合。袁术又送上美酒做礼物,各家要回礼的,袁术都拒绝,直言要借术观看。走访三日,拜访10多位要员。有些本来跟袁逢关系不怎么样的,听到皇甫嵩三将军的评价,都对袁术的看法有很大不同,于是,出于真心结交的也好,出于想攀附袁家的也好,都愿意和袁术交往。因此袁术三天时间得书数十本之多,其中就有关于农业的汜胜之书,夏小正,四民月令等等,还有星相(这是古代天文啊)占卜,祭祀等,其他还有墨家道家的部分书籍。有一本袁术很喜欢,那就是九章算术,这都是好书啊。可袁术没有在书中找到吕氏春秋和诗经类的书籍,想想应该在皇城的书库中,于是决定再去见张让,张让这人只要有宝贝就什么都会答应的。袁术召来羌人送的那个玉马,再带上五坛文青酒就去拜访张让。

    张让本来懒得见,一来本是士人子弟,二来袁术不掌兵,一听有宝送来,又来了兴趣,于是立即召见,先看到玉马,再见到好酒。尝了尝,觉得不错,想要袁术献上酿酒的方子。袁术告知是西羌战败时缴获的战利品,自己也曾试着酿过,但要清淡许多,没这味,应该是成分和水质不行,于是又解释什么叫原料和水质,全用21世纪的专业术语,最后把张让搞得云里雾里,只知道这酒大汉几乎是酿不出的,只能购买,但西羌粮食产量又很低,几乎没有余粮来酿酒,所以购买也很难,只能再想办法去别的胡人那里购买,再就是自己慢慢研究,总之一句话就是让张让知道,这是稀世珍品,袁术自己没舍得喝,送给张让了。然后张让郁闷了,不知道要如何给袁术一点奖赏,升官吧,袁术没去西园交钱,别的赏赐吧,要刘宏说话,只好问袁术要什么赏赐。袁术就说想多读些书,想在鸿都看几天书,再抄录几本就行。张让发现不要花钱,立马答应。袁术就带着贾诩等几人进了书库,用金子贿赂看库房的太监,要来帛纸,将有用的书都抄录出来,尤其是吕氏春秋和诗经礼记,山海经,商君书,老子等,还有一些道家杂家等一些重要典籍。前前后后忙了近半个月。袁术还知道蔡邕的书也不少,就跑到蔡邕那里,领着顾雍张既一起抄书,看得蔡邕喜欢的不得了。

    不过此时袁术也听到了一个不是很好的消息,就是酒楼基本没生意。袁术忽然想起一个问题,那就是那时代是卖官鬻爵的时候,太学的学生基本没有真才实学,应该进去的都是花钱买进去镀金的。真真的文人士子是不屑一去的。想通此节,袁术苦思良策…要是能把几大名人带到酒楼,就有办法了。这时,还真来了一个机会:

    蔡邕性格很直,对待问题常常很尖锐的提出来,在朝堂上,很不给刘宏的面子,尤其打击张让等一众宦官太监,于是常常和刘宏在大殿上起争执,袁术推测在这时候,张让等人一定很想把蔡邕整下去,会连连给刘宏进谗言,诽谤蔡邕。于是找到蔡邕道:

    “恩师,危险就在身侧,难道您不知道吗?”

    “我是大汉忠臣,会有人想害我吗?”

    “吾闻恩师常常直言劝谏陛下,而且常常与陛下顶撞,甚至直击张让一党的利益。如此,以张让等小人之心,难道不会对陛下进谗言诽谤恩师?”

    “如此,吾当再进皇宫,面呈陛下,除去阉竖……”

    “恩师,奈何儒也?”见蔡邕不知厉害,袁术抢道,“既然恩师能想到除去阉竖,难道阉竖不知道要除去您吗?阉竖常在君之侧,说话比您要多得多,加上现在陛下呼张让为父,以恩师之明智,现陛下会听谁之言也?”

    “不行,纵然万死,吾亦不足惧也。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如此畏惧耶?”

    “公路自然知晓恩师气节和凌风之傲骨,可恩师曾想过昭姬?昭姬妹妹尚在襁褓之中,您愿她如此弱小就受此大难?”这话一出,蔡邕动摇了:

    “昭姬啊…为父对不住你啊……”看到蔡邕动摇,袁术趁热打铁:

    “恩师新的两得意门生,正是求学之际,难道恩师愿看着爱徒同受罪否?”

    “公路不才,尚不曾聆听恩师教诲,恩师就忍心离吾等弟子而去耶?”袁术不等蔡邕有思索的余地,接着加码,说到此处,还真的感到好悲凉的,蔡邕对自己也是有恩啊。不觉真的掉下眼泪。

    “额……这……这如何是好?难道我等就要看着阉竖横行还不闻不问耶?”

    “恩师可曾想过曲线救国否?”(这里不是要蔡邕做汉奸啊)

    “曲线救国?此为何意?请公路明言。”

    “请恩师藏于民间,发表文书著作,号召天下士子口诛笔伐阉竖,造成舆论,迫使陛下废除阉竖,或朝中士子共讨佞臣,只有君侧已清,才能听进忠言,大汉才能真正复兴强盛也。请恩师思之。是时,就算阉竖欲加害恩师,而恩师却在山林,田野之间,或者偏居一隅,焉惧阉竖哉?”

    “这……难道……唉……”蔡邕难下决心,叹了口气。显然已经没了主意。

    这时,门被推开,顾雍张既闯进来,跪倒在地下:“公路说得在理,还请恩师三思。”

    说着磕头,这时,一妇人进来,袁术看见夫人怀中抱一婴儿,想必就是昭姬妹妹吧。

    “大人,妾身命薄,请大人看在昭姬的份上,听袁公子一言吧。”说着大哭而拜。一时间,好不凄凉。额,配合得真好,敢情都是学演员的?看看各位,好像不是演戏啊。

    “唉…你们带着昭姬逃命去吧,吾乃汉臣也。”

    “恩师,若是恩师不在,县中一吏也能将他们抓回的,若恩师在,以恩师之贤名,尚可保众位平安啊……”

    “啊……”蔡邕终于忍不住伤心的哭了,看来防线已破:

    “公路,我知你是圆滑之人,但你务要忠于大汉。吾之事,你为我处理罢。”

    “公路谨记恩师教诲,只要天下有天子,公路一定誓死尽忠陛下。”

    “好好好……”说着在顾雍张既的搀扶下回房了。

    &nnsp;
………………………………

第四十三章 将军楼

    袁术回到自己府上,立即召来贾诩,拟一份罪己诏,自己再抄写一份,印上蔡邕的私印,而后叫连夜叫太监送往张让处。自己却又去鸿都,袁术知道,张让会去找他的,他要装作不知道。果然,张让找到袁术:

    “你的恩师要辞官,老身允否?”张让本是给袁术出一难题,想看看袁术心里想什么?

    “恭喜公公,贺喜公公!”袁术连忙给张让送恭喜。

    “喜从何来?”张让让袁术一下整得迷糊了,自己的老师没官做了,还恭喜啊?

    “恩师辞官,不又为公公谋得二百万钱耶?此外恩师思想迂腐,该是安享天年之时,此时辞官,正合天意也。此不皆大欢喜耶?”

    “公子慎言,此钱是陛下的,不是老身的。”

    第二天,袁术就听到了蔡邕免官的事,蔡邕免官了,就不会按历史上的被发配到朔方去了,虽然皇甫嵩卢植等一干忠臣不知其意,只觉可惜,于是决定在洛阳城外相送。蔡邕陈留人,要从洛阳开阳门出洛阳会陈留,路上会要经过太学灵台等地方,于是悄悄约了三位将军于太学旁边置酒以待。

    袁术则备一车,送蔡邕,结果蔡邕物件不多,可书不少,袁术又叫来五个车才把书装下。大约到了中午才到太学附近。

    见面,叙礼毕,袁术给几位倒酒,完了,袁术一尝,没味。八成他们没想到今天这事,几人在一起,把那几坛酒喝完了。袁术正愁没话说:

    “好你个老东西,这时候都舍不得拿出好酒来送吾恩师。真小气……”

    “袁小子,你怎么说话的?”皇甫嵩有点急了“怎么我不拿好酒?”

    “我送你绝世珍品,连陛下都不送,送给你。你倒好,这时候还藏私,哼…”

    “我怎么藏私啦?我……怎么这就不是好酒了?这是陛下赏吾的酒…”

    说着两人眼看要起争执了,蔡邕一脸的茫然。卢植连忙出来打圆场。

    “我说两位都是国之栋梁之人,怎么这么不通礼仪?”

    见到卢植说话,袁术想跟卢植也拉拉关系,皇甫嵩也不说话了:

    “公路,此事真怨不得皇甫将军,实在是我们嘴馋,本来义真留了三坛的,可被我们逼着拿出来了,我们逼他不交出酒就绝交,他也是无奈啊。公路,我们实在是爱惜蔡先生的。”

    “嗯,这样吧,吾闻附近有一酒楼,好像也有那酒卖,只是不算那上等极品,去尝尝不?不过要我喝这没口味的酒,我是不要的。”

    “你小子,还真刁钻。这里有卖怎么不说?走,快去看看。”

    蔡邕还没搞得很明白,就被三人拽着跟着袁术一起找酒楼,袁术正好看到贾诩在做事,立刻进去,高喊:

    “店家,可有上好的酒卖?”

    贾诩一看袁术,立即会意,停下手中的活:

    “近有幸得西凉好酒,只是很贵也。”

    “但请拿来,吾给得起钱,只要酒好,还有赏赐。”

    “好嘞,贾善,上好酒。”晕,假善就是恶啊,这家伙取名字还真能掰。

    一行五人坐定,贾诩做店老板样,低头哈腰来到近前,给五人摆上酒碗,倒酒,退在一旁,再叫从人上肉食点心。

    “今蔡先生欲归家安享天年,吾等羡慕,祝蔡先生一路顺风。干。”

    “额…这酒比起你小子送我的还是要淡点。可惜了,老夫真该留的。”皇甫嵩惋惜道。

    袁术见机会来了,把碗“啪”的一下砸地上,“店家,这就是好酒么?”

    袁术这一动作将四人惊了一下,连忙来拉他。这时贾诩连忙上前赔礼:

    “这已经是很好的了,这是五金一坛的汾公啊。”

    “很好的?那就还有更好的和最好的咯?”

    “啊,公子不要拆我的店啊……”(还没有招牌)

    “那就上最好的。酒不好就不要怪我。”这时四人又来拉他。

    “本店只有一坛最好的,要三十金。是本店的镇店之宝啊,别的还可以自己学着酿,这只能从千里之外的羌人那里购买啊。这要在以前是买不到的,幸得上天将平虏校尉降于我大汉帝国,追杀西羌胡虏一千八百多里,一直追到羌人老巢湟水,使得羌人说起平虏校尉就怕,这才以重金购得此酒,要是将此酒喝完,只恐怕小老儿买不到此酒了。路途遥远,怕是路费都不够啊。”

    额,我有那么厉害?

    “此酒你们不能酿吗?”皇甫嵩不解。

    “不能,必须用湟水的水才行。用本地水只能是刚才的那样。”

    这下皇甫嵩不说话了,这时袁术做老好人了:

    “今天这酒我真要了,我给你五十金,以后你再去买时,多买些回来。”

    “喏!小老儿谢公子大恩!”说着跪拜。

    于是。贾诩上前给众人倒酒,皇甫嵩忍不住先呷一口:“好酒好酒。照这么说来,你小子用二百五十金换走我的虎卫和甲卫啊?”

    一边说一边笑,蔡邕见众人都夸酒好,忙试试味,果然好酒啊,一下着了迷: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忽听袁术作诗,大家仔细聆听。

    原本这首诗是王维通过写送友人归隐,表达了王维也想归隐的心情和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这下被袁术盗版过来,众人听得心中也觉凄凉。但蔡邕的看法不一样。抚掌大叫道:“好诗好诗。店家,拿纸笔来。”贾诩忙递上纸笔。

    蔡邕记录下来,暗暗吟诵,竟忘记了是送自己。

    这时,蔡邕下榻这家酒楼的事,贾诩早派人传出去了,这倒是袁术没想到的。

    不多会,接二连三看见文人士子骑马来到来酒馆。

    晕死啊,当朝的大学士,三位儒家大将军,还有新起之秀平虏校尉。有认识袁术的有不认识袁术的,皆奔走相告,人渐渐的多起来。喝的都是五金一坛的酒,酒之浓烈激起士子雄心,酒之甘醇,焕发文人激情。袁术看到此景,又想起一诗:

    西凉美酒斗十千,

    洛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这里的 多少年 应该理解为:很多青年才俊少年儿郎)

    这里讲的是少年英雄才俊啊。于是许多士子一起欢呼起来,场面高涨起来。

    贾诩乐呵呵的将诗文记下,并在一旁注记:

    光和元年冬月初,蔡大家和皇甫嵩,卢植,朱儁以及平虏校尉光顾小店,并赠诗鼓励学子。等等。

    事后还要袁术再写一份,算是袁术的真迹,装裱后悬挂在酒楼里。使得以后的生意一日比一日好。

    这时,三位将军又称赞袁术,恭喜蔡邕教得好弟子。此时蔡邕的心情也是倍儿爽。

    最后的杀着该出手了:

    “恩师,弟子实不忍您离去,弟子亦尚未聆听恩师教诲,还望恩师留下来,让术侍奉恩师。”说着恭谦下拜,然后大哭。搞得场面又一冷。

    “就算我想留下,何处是我家耶?”

    “恩师,我愿在洛水河畔置一庄园予恩师,或在南阳建一书院,朝夕相伴恩师,聆听教诲。还望恩师不弃。”

    “这如何是好?”

    “还请蔡先生不要推辞,公路之言有理,若能好好教导公路,则日后将是国之栋梁也。”皇甫嵩,卢植,朱儁一同施礼道。

    “还请蔡先生不要推辞,平虏校尉言之有理。还请蔡先生留下。”这时贾诩带领众学子挽留蔡邕。贾诩这家伙真机灵啊…这下士子同心,蔡邕推不掉了。果然:

    “好吧,我就遵从众士子之心,公路之意。术儿,洛阳令我伤心,就依你所说,南阳去吧。只是陛下……”

    “不须恩师忧虑,我同三位将军一定竭力说服陛下的。”

    “店家,我以百金买下此楼,在吾接走恩师前,烦请店家照料几日。”

    “谢公子垂怜。小店蓬荜生辉啊。如此,请将军为小店赐名。”

    “皇甫将军,店家请你为酒楼赐名呢。”

    “不是你买了吗?怎么是我啊?”

    “刚店家说了啊,请将军赐名啊,现在我又不是将军,也不领兵。当然是说你了。”

    说着哈哈一笑,把众人都逗乐了。

    “你小子觉得取啥名好呢?以酒名命名?不好,以蔡大家命名?不好?怎么办呢?”

    拍拍脑袋,百思不得其解。袁术见三人已然中标,说到:

    “今日众位所见的是我大汉帝国的三位柱石将军,皇甫将军。卢将军,朱将军,我意将此命名将军楼。大家说如何啊?”

    “好!”众人一声大喝。

    “你小子又算计我啊?都有主意了,还拿我找味。”

    “各位学子,今日之名谁取的啊?”

    “皇甫将军。”贾诩带头附和。

    “你……你小子厉害啊……只是太张狂了点吧?”

    “以三位将军的威望,是不算张狂,以后还请三位将军常来坐坐,我亦有遣人去西凉收购上等好酒的心思,来日收得好酒,还请三位将军多来坐坐啊。可别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啊。”

    这时贾诩将一块做好的招牌拿过来,递给袁术,袁术又递给皇甫嵩:

    “皇甫将军,借下您的墨宝?”

    “朱将军来吧,他写得好些。”于是又交给朱儁。

    朱儁也不客气,接过笔,沾上金汁,挥毫而就。贾诩急忙去挂上。

    嘿嘿,本来伤心的送别宴,袁术一折腾,诸事都做好了。

    第一, 注明了酒楼的归属,但与袁术又没多少关系。以后抢生意,别人也不能来打主意。

    第二, 留下了蔡邕,为建书院打下了基础。

    第三, 在文人士子中树立了形象。为以后招揽人才奠定了基础。

    第四, 有了这些做掩护,在这里建立秘密基地,可是方便很多了。

    想通这一节,袁术高兴的笑了。决定开展下一步的计划。

    &nnsp;
………………………………

第四十四章 军法

    安排好蔡邕,袁术又赶回山谷。现在雪狼,银狐,鹰眼都正式成军,在分批开展训练。这时,袁郎袁英已经回来了,田丰已经在上郡正式上任,展开了一系列的惠民运动,于是,袁术令人将手里关于农业,星相方面的书抄录一份,送往田丰处!现在酒楼有了名气,会生意越来越好,酒的作坊要加大规模了。但现在银狐队伍也要开始动作了。尽管贾诩很忙,但银狐也要开始锻炼一下了。第一是要检测一下真正的实力和能力,第二是袁术想真正看看银狐的威力。再就是要抓紧建立南阳书院,现在书院有了蔡邕做顶梁柱,又有顾雍张既震山,不怕没人来。想着将来的郭嘉戏志才,袁术就开始歪歪,嘿嘿…于是命人去南阳选址。

    这时贾诩找到袁术,建议道:

    “主公既然准备成大事,就要开始准备研究武器了。”

    袁术有点郁闷,自己炼钢就是准备打造钢刀钢枪等的。那时代百炼钢都很少的,一把利器要反复敲打。而一旦找到炼钢诀窍的人一生也只打几把武器作传世珍品,而且他们的技术也不外传。所以,只要琢磨出炼钢,就能打造利器啊。于是道:

    “吾命人炼钢,就是要在琢磨打造精兵利刃。这还不算吗?”

    “钢刀是近战武器,两军对阵,还要有远攻的,霹雳车杀戮过重,需要小型的武器,例如弓箭,手弩等。”

    “哦…吾忘记了耶。你带人回山谷,去看看我的图纸,我一会安排人去山谷共同探讨。”袁术这才恍然大悟。

    “公子有法了?”

    “不是,我曾经也想过,但一时忘却,但一切都要从好的钢甲做起。而制造弓箭,则要真正懂得弓箭的人才能做,吾谷中有一神射手,他应该懂得做弓箭的。只要他归心,做弓箭不难也。”

    “主公智计百出,要他归心应该不难啊?”

    “智计百出?少给我带高帽子,我有那能耐,我还要你做什么?不过,此人只有一法可用,就是将此人膝下独子治愈。否则万难归心也。唉…”

    贾诩无语,这样只能看天意了!袁术则不一样,这是时间问题。

    袁术对贾诩道:

    “吾欲在南阳建立书院,你参与选址,要寻易守难攻之地势,若异日天下乱时,要能坚守。此外,还要有众多山谷之地,吾将在那里练兵,建立庄园。此事你参与我放心。”

    回到山谷。袁术又去看看酒,纸,钢铁的作坊。

    酒已经直接移到藏谷了,增加了十几个酒窖和煮酒大锅,照此下去,酒会源源不断的出来。再就是纸张,已经琢磨出新的原料的造纸术了,只是纸张发黄,有些粗糙,袁术觉得做手纸算是不错了,但是,就产量而言,做手纸的话,还是会有很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