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成帝国-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术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袁术如此打趣皇甫嵩的目的是要分开他的注意力,以五虎阻止虎卫擒杀刺客这一点,皇甫嵩回去肯定会问的,只要一问,皇甫嵩一定会对袁术起疑心。
“想都别想。”皇甫嵩有点怒道,转头欲训斥虎卫。
袁术可不给他机会,接着道:
“将军难道没有看到?刚才吾使五虎调集他们时,他们不都来了么?”
“你们……”听到袁术的打趣,皇甫嵩对虎卫怒目而视,正要发话,袁术又道:
“老将军休要恼怒。小子如此行为,实在有些抱歉。不过是贪图将军帐下精锐尔。恰才陛下遇险,小子自知心有余而力不足,故叫五虎去虎卫中招数位昔日伴当前来护驾,不料五虎威望太高,尽数召来。由此可见,虎卫尽是忠义之士也。却不想触及将军逆鳞,实属大不应该,还请老将军见谅。”
这样一来,袁术把罪责全都揽在自己身上,一来虎卫解脱,二来封皇甫嵩的嘴。要是皇甫嵩真的不信任众虎,必定在虎卫中失去威信。要是信任那就更不用说了。加上皇甫嵩曾经说过,他百年之后,会留下两曲给袁术的,所以虎卫与五虎有交情,皇甫嵩也不是不知道。照此一来,袁术蛊惑虎卫,众虎也难分辨真伪。
果然见到皇甫嵩恨恨的轻叱袁术,然后到刘宏身边问安。
这时袁绍曹操也纷纷赶回来。结果引来的是张让的怒目而视:事情完了就回来了。
两人立即不再说话,唯唯诺诺。
看到曹操袁绍两人,袁术有些惋惜。经此一次,怕是两人出头更难,本来是要帮王越脱身,没想到却这样的结果。这样一来,历史还真不知道会不会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袁术有了要“帮帮”他们的想法。
晕倒,这丫真是的,自己才几斤几两,还想起“帮”别人么?
这时,刘宏已经有些惊慌失措,张让连忙吩咐尽快回宫。
于是在众虎卫的护卫下,袁术与五虎在前面开路,尽快回宫。
&nnsp;
………………………………
第九十五章 帮曹操
回到宫中,又是好久,这才安顿好刘宏。众人都候在宫外。
天快黑了,张让这才出来,告诉大家,刘宏受到惊吓,当晚要休息,叫众官回去。
众人应诺,唯有袁术留下,见到皇甫嵩也要离开,袁术上前道:
“将军。帝师未归,刺客亦未有消息。此时,吾等岂能擅离耶?”
额,袁术这么一说,皇甫嵩还真觉得像这么回事,想想又道:
“难不成这皇宫中亦不安全?”
“不是,只是刺客此时尚无此消息尔。以今日刺客的武艺,要进入此地,怕是不难……”
后面的,袁术不说皇甫嵩也能想到了,于是决定一并留下。
张让见此,也不多说话,只是心里认定袁术跟皇甫嵩一样,是个愚忠陛下的人,不过比皇甫嵩更加圆滑一些。有想要培养袁术的一些心思了。
随后,将皇甫嵩唤道内廷,袁术则坚持在外庭守卫,于是,皇甫嵩的虎卫被临时调用给袁术。
深夜,张让来唤袁术,只见袁术腰挎长乐未央,秉烛侍立。身边纪灵五虎一共六人与袁术两边巍然护卫,暗暗称奇:
真乃大汉良将也。
“将军,陛下请将军内廷议事。”
“恕下官斗胆,深夜时分,还有何机要须陛下亲自过问耶?陛下当静心休息才是啊。”
“老身亦想啊。只是事出突然,不得不如此……”
袁术马上想到,这应该是王越出事了,于是连忙紧跟张让进去,一边唤上纪灵跟随。
进入内廷,只见刘宏侧卧于龙床,袁术连忙施礼,上前问安。
“袁卿不是外人,阿父将朕意转达给袁卿吧!”
“刚才收到密报,原来贼子埋伏了数百人,帝师此去,怕是很难回转。然宫中护卫却是不能少,所以想请袁卿来宫中护卫。”
额,糟糕,救了王越,把自己陷了进去。这下可要亏大了,袁术脑壳急转,嘿嘿,袁术的急智可不是盖的,马上想到对策:
“启奏陛下,非是微臣不尽力而,只是微臣只有纪灵护卫而已。其余五人亦是征羌回来后,寻皇甫将军讨要的。以区区数人,怕是护不得陛下周全。”
“如此如何是好?”张让又把难题推给袁术。
“若是皇甫老将军愿将虎卫赠与微臣,微臣当以死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老东西,居然不帮我,看老子不把你拉下水。袁术恨恨的想着。
这时,只见皇甫嵩道:
“微臣家中护卫皆是山野莽夫,怕是有辱陛下圣听。微臣有一法,愿献于陛下参详。”
“哦,老将军有何良策,快快道来。”刘宏见有法,立即上前道。
叫袁术和皇甫嵩来护卫,张让当然不会这么想,本是他一人控制刘宏,世家和元老一旦加入进来,势必影响到他的利益,这当然是他不允许的。要制服皇甫嵩这种愚忠的人倒是有点办法。可袁术这样的人太聪明了。见到不用招此二人,还有办法,自然愿意。只听皇甫嵩道:
“其实亦并不是什么良策。不过是请陛下于五营中挑选身强力壮之人,勤加训练,亦能达到护卫陛下的效果。只是时日稍微长点。”
“这……”听到最后一句,刘宏有些迟疑。
“这亦不难。微臣有法可以速成。”
听到皇甫嵩的办法,袁术灵机一动,一直以来,袁术想在刘宏身边也安插银狐进去,可是一直想不到办法。现在这样正是时机。人不是自己的,刘宏张让自然放心。再就是皇甫嵩的主意,自己只是帮忙训练而已。五营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啊?
要挑选几个真材实料还是有的,但要挑选护卫宫廷的数百上千,怕是无能为力哦。这时,袁术正好将自己的人安插进去。于是立即跟着皇甫嵩献计。
既然袁术有法训练士卒,那么当然会要袁术的人来训练。袁术叫谁来呢?身边不正好有纪灵么?这就是纪灵的作用咯。
“哦,袁卿有法?速速道来。”刘宏暗淡下去的眼光立即恢复光彩。
“微臣征羌时,部下亦不过数千,面对十万羌人,亦能战胜,皆是微臣帐下纪灵纪壮士之功劳也。只需将此人调进宫中,为陛下训练护卫,当是不难。”
“哦,快快有请纪灵壮士。”
“草民见过陛下。”纪灵毕竟以前也算一个小世家。礼仪还是有的。
“嗯!真乃壮士也。”晕,这刘宏也太会“相人”了吧。袁术不禁歪歪。
“今后就由纪壮士来宫中,为陛下训练护卫。”张让道。
“喏!纪灵当尽心护卫陛下,绝不辱命。”纪灵从容回答。
原本袁术只是想给纪灵混个小职位。不想出了变故。这是之前计划中没有的。但在变故面前,纪灵不亢不卑,从容应答,袁术更加欣喜。
“好,朕封纪灵壮士为南宫卫士丞。去五营挑选士卒,训练成军,护卫内廷。”
“喏。”纪灵昂声应诺道。
见到事情基本解决,皇甫嵩告退,袁术也跟着告退。纪灵连忙出宫来送袁术。
出得宫门,纪灵急道:
“公子,纪灵那两把刷子,公子之知道了,可如今要训练五营的那帮酒囊饭袋,难啊。还要速成,不是把灵……”后面的话纪灵说不出来了。
“呵呵,这有何难?五营人马不过是混功名而已,灵象征性的挑选百来人进行训练即可,尽量的加大难度。这样,这些人必定苦不堪言。然后,纪灵给他们出主意,要他们请人代为参加训练。也就是说,顶替他们的名字参加训练,生死不计,取得的功名也归他们所有,只是要花些钱财。这样一来必定人人愿意,说不定还十分感激。这时,纪灵将各人的资料全部拿到手,相信他们也会尽力相告。这时,只需去银狐雪狼中挑选人才过来顶替便好。”
“原来如此。灵谢过公子教诲。”
“好了,快去准备,挑选人马吧。”
见到纪灵退下,袁术也准备回去,握住腰间的长乐未央,心中窃喜,这长乐未央此时便是震慑宵小,救驾有功的名剑了。呵呵,宝剑啊……
看着长乐未央,袁术想起了三国是名动天下的倚天青釭,还有荆轲刺秦王的寒月,倚天青釭现在在曹操家中,寒月呢?
想到这里,袁术想起白天的事情,袁术决定“帮帮”曹操,于是立即转回刘宏的寝宫。
听到袁术还有机密事件要报,刘宏决定再见袁术,于是叫张让将袁术迎进宫内。
“陛下,微臣刚刚想起,除纪壮士护卫还不够,当须上古神物震慑宵小才行。”
“哦,宫中虽然传言有先皇赤霄宝剑,可朕亦不曾见过。不知袁卿所言神物为何物?”
自己家的东西自己没见过,袁术自然不信。不过袁术也懒得计较:
“微臣曾闻,前朝荆轲刺秦王时,秦王腰中所持利剑乃是上古神物,干将莫邪也。故一代剑客终不能刺杀秦王。此乃神物之威力也。高祖定天下时,有传说当年秦王子婴向高祖投降时,乃是高祖之近臣夏侯婴将军受降的。只是不知当时的两把神剑下落……”
袁术也不管这样的真实性,既然倚天青釭是两把宝剑,干将莫邪也是,那牵强附会一下不是不可以,既然曹操有两把宝剑,那就就跟夏侯家族有干系。这样,就让刘宏张让有了想象的空间,至于他们怎么决定,袁术当然不会再多想。其实结果不用想也知道的。
刘宏肯定会婉转地要他们去寻找。找不到就是欺君,找到了就要上交。如此一来,曹操必定会因为找到神物而立功了。这样曹操就被袁术“帮助”了嘛。
见到刘宏张让接受了建议,袁术这才告辞出门。
曹操的父亲是曹腾的养子,所以曹腾不知道这件事的。但曹操是夏侯家族的人啊,那就必定知道咯。次日刘宏就下令曹操去找宝剑。护佑皇室安全。
曹嵩更是苦不堪言,这是传家之宝。从来都不会有外人知道。知道这个秘密的都是继承家族族长在临终时告诉下一代。这样曹嵩才知道的。现在怎么陛下会知道呢?
曹嵩当然不想交出去,可是不交又能怎么办?说是让他去找,不过是说得好听点而已。要是刘宏发怒,别说他一个世家,给他定个隐匿前朝投降时的贡品,那是要灭族的。想到这些,曹嵩是无可奈何。
曹操也想过用普通宝剑门缝过关,可朝堂上的武将可不是白痴,若是当场指出来,那他曹家就是欺君啊。那更不得了。
再三权衡,曹嵩只好选择上交。可上交也不能白交了,决定给曹操弄个好官身。最好做陛下身边的侍卫,这样这剑有可能还在自己手中。
不过这都是一月以后的事情了,事后曹操得封太史令。与原计划有些偏差。张让不喜欢曹操,当然不会将他安排在身边。只给了他一个闲置。管天时星历。
皇城的事情已了,袁术可不想老呆在这里,浪费光阴。决定回南阳去。
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宛城令了,应该接母亲七享享福了。
家宴上,袁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袁逢有点不是很赞同,但是袁术一片“孝心”,袁逢也不想打击,勉强同意。
晚上,袁术叫五虎给袁财传信,在洛阳城郊外建一个马车店铺,制作马车出售。
临走,袁术送给三老将军一人一辆全钢马车,只不过小了一点。并嘱咐三人,如有任何问题,可以直接唤随从去郊外的xx店铺找人来修理。呵呵,所谓修理也很简单,不过就是上点润滑油而已。
袁术想,全城就只有刘宏一人坐马车,别人一定不敢仿效。但有三位将军带头,自然朝中的其他士卒也会学样。这样一来,城中世家豪族也必定不甘落伍。只有这样,袁术的“新生产业”才能发展起来。
在家呆了数日,再经过数日颠簸,袁术回到了宛城。
刚进县府,就远远看到一银甲小将站在院中炫耀,袁术不用看就知道,姜儿又在臭美了。毕竟,自己送她的那套铠甲穿在身上确实很合身的。
进得庭院,袁术看到在阳光熠熠生辉的铠甲和娇美飒爽的姜儿,不由想起了毛爷爷的诗词:
英姿飒爽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甄姜正在臭美,听到袁术吟诗,立马跑过来,要袁术再吟一次,袁术想想,改动一点再吟道:
英姿飒爽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大汉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妆爱武装。
“呵呵,自有吾儿,吾第一次闻吾儿吟诗也。”
袁夫人笑呵呵的,从车上走出来。
姜儿把武器丢给身边的丫头,上前来扶袁夫人,轻轻唤了一声“娘亲”。
不等袁夫人答话,袁术逗道:
“姜儿刚才说什么?声音太小,没听见啊?”
甄姜眼睛一瞪,又不好生气,毕竟这是婆婆啊,羞羞地道:
“娘亲,夫君又欺负姜儿了。”姜儿只好撒娇。
“术儿,姜儿是好姑娘。为娘很喜欢呢,不许欺负她噢。”
袁术正要接话,袁琳出来拜见袁夫人:
“琳儿见过夫人。”小妾的称呼还是没变。但袁术不想这样:
“琳儿,以后跟姜儿一样,唤娘亲。”
“……”袁琳不好开口。袁夫人道:
“咦,不是叫莲儿吗?怎么……”
“孩儿改的。孩儿见她聪明伶俐,心中十分喜欢。故希望娘亲亦如同喜欢姜儿一样喜欢琳儿。”
“看你这孩子,哪有为娘不喜欢的。莲儿…额,不,琳儿很小就到了袁家,一直伺候你,可没被你少欺负。有时为娘也很心疼啊。以后要好好疼惜琳儿姑娘啊。”
转头又对袁琳道:“就依你夫君的。为娘的也很喜欢呢。”
“喏。琳儿见过娘亲。”
袁夫人乐呵呵的虚扶道:
“真想不到,吾儿眼光真不赖啊。不过,术儿,为娘等着抱孙儿哦。”
“呵呵,娘亲不用急,姜儿琳儿都很卖力呢。”说着乐呵呵的看向两女。两女想到袁术的雄风,不觉羞红了脸。
不觉进到屋中,袁术领两女再拜。随后,袁夫人拉着两女话家常。好不热闹。
晚间,共进晚餐。晚上,琳儿也一直伺候在袁夫人身边,姜儿则被袁术诱到了自己房间里造人去了。
&nnsp;
………………………………
猛火油
为了让大家能够理解文中的一些事件,特意在此处备注一下。
猛火油以前看小说,都喜欢提到猛火油,但据本人所知,在汉代,火油基本上没有用到战场上的,于是查找了一下文献。
最早发现石油的记录源于《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石油蒸气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此书在西周时(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771年)已编成,距今三千多年。
最早认识性能和记载石油产地的古籍,是一千九百年以前东汉文学家、历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的《汉书・地理志》。书中写道:“高奴县有洧水可燃”。高奴县指现在的陕西延安一带,洧水是延河的一条支流。这里明确记载了石油的产地,并说明石油是水一般的液体,可以燃烧。
最早采集和利用石油的记载,是南朝(公元420-589年)范晔所著的《后汉书・郡国志》。此书在延寿县(指当时的酒泉郡延寿县,即今甘肃省玉门一带)下载有:“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石漆”,当时即指石油。晋代(公元265-420年)张华所著的《博物志》和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往》也有类似的记载。《博物志》一书既提到了甘肃玉门一带有“石漆”,又指出这种石漆可以作为润滑油“膏车”(润滑车轴)。这些记载表明,我国古代人民不仅对石油的性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开始进行采集和利用了。
我国古代人民,除了把石油用于机械润滑外,还用于照明和燃料。唐朝(公元618一907年)段成武所著的《酉阳杂俎》一书,称石油为“石脂水”:“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可见,当时我国已应用石油作为照明灯油了。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我国古代人民对石油的认识逐步加深,对石油的利用日益广泛。到了宋代,石油能被加工成固态制成品…石烛,且石烛点燃时间较长,一支石烛可顶蜡烛三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公元1125-1209年)在《老学庵笔记》中,就有用“石烛”照明的记叙。
石油还是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药物之一。明朝李时珍(1522-1596年)的《本草纲目》曾经记载,石油可以“主治小儿惊风;可与他药混合作丸散,涂疮癣虫癞,治铁箭人肉”。
早在一千四百年以前,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看到石油在军事方面的重要性,并开始把石油用于战争。《元和郡县志》中有这样一段史实:唐朝年间(公元578年),突厥统治者派兵包围攻打甘肃酒泉,当地军民把“火油”点燃,烧毁敌人的攻城工具,打退了敌人,保卫了酒泉城。石油用于战争,大大改变了战争进程。因此,到了五代(公元907~960年),石油在军事上的应用渐广。后梁(公元919年)时,就有把“火油”装在铁罐里,发射出去烧毁敌船的战例。我国古代许多文献,如北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对如何以石油为原料制成颇具威力的进攻武器――“猛火油”,有相当具体的记载。北宋神宗年间,还在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设立了军器监,掌管军事装备的制造,其中包括专门加工“猛火油”的工场。据康誉之所著的《昨梦录》记载,北宋时期,西北边域“皆掘地做大池,纵横丈余,以蓄猛火油”,用来防御外族统治者的侵扰。
&nnsp;
………………………………
袁术
袁术
在三国时代,最风光的家族,当属袁氏一族,这是个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袁术和袁绍的高祖父袁安是袁家第一个“三公”,早在章帝时代就是司徒,从此老袁家一发不可收拾。从高祖袁京为和帝时期司空,从曾祖袁敞接着当安帝时期司空,祖父袁汤在恒帝时期干脆把“三公”挨个全部当了回,父亲袁逢为灵帝时期司空,成为的四世五人三公的老牌“资本主义”家族。当然,这仅是计算了“三公”级别的官员,其他袁氏官员远的不可考,近靠近三国时期的袁绍与袁术的叔父袁隗当了太傅,两少爷的哥哥袁基,再差也是“九卿”之一的太仆。这样的荣耀,综观中国历史上也极其罕见。
这次的主人公,是这个家族的嫡出公子哥袁术。由于他出生的家族实在太荣耀,而且他老爸袁逢似乎不善于教育子女。所以,我们的袁二少对“学而优则仕”不感兴趣,整天不读书,舞枪弄棒,拈花惹草,按照古人的惯用说法:飞鹰走狗。他似乎平时不跟他兄长袁绍和当地孩子王曹操一起玩,估计是他从小就觉得作为嫡子不能低贱了身份。首先,他不用像曹操那样低下头颅,低三下四地恳请名士相见,借此抬高名望。也更不用像他老哥袁绍一样,一天到晚空空叫“四世三公”,并通过自我努力拼命往权利中心挤。做为家中最受宠爱的嫡子,更有老袁家这个金字招牌,袁术根本不用任何担心,也不需要付出什么努力,大可以天天在家里吃吃玩玩,走走看看,谁做错了事情他就负责批评谁。然后,做为袁大家族的后人代表,有什么好事可以优先沾光。
由于当时名门嫡出有很优先权,所以,我们的袁二少爷似乎连古人家家遵守的双亲六年守丧制度都没履行(袁绍就守了六年丧)。马上就被国家相关部门推为孝廉,然后当郎中。由于家庭原因,他的仕途再顺不过,马上就转为折从校尉,虎贲中郎将,还干过一阵子河南尹混资历。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董卓之乱,袁术必定是老袁家第六个“三公”。
但是,在董卓到来后,袁家所有的人几乎都成了政坛失意者。董进京后,把他明生暗降,升为后将军,但他手上至少兵没原来那么多。看到京城没戏,袁术做出了与他哥哥袁绍和曹操一样的选择,逃出了洛阳。从此,袁家再也没有人重新踏入这个当初让他们风光无限的城市。
如果说,袁绍对董卓废立皇帝还有一丝异议的话,而袁术,作为名门出身的嫡子,并没有对董的做法有任何意见。这不奇怪,尽管袁家是老牌大家族,但至少他本人不是一个忠心于朝廷的人。
袁术先奔到了他人生的第一站……鲁阳,他和他的部队在该地休整了近一年。190年,反董同盟开始酝酿,长沙市长孙坚和荆州刺史王睿联合起兵,但孙坚马上逼迫王吞金自杀,然后又杀了不送军粮的南阳市长张咨。在这一系列大动作后,孙在马上投靠了袁术(孙实力其实在袁之上,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